离心

阅读:641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离心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 流体 的流动不会产生压 力 损失、 泵 效率也不会降低、并且也不会产生异响等噪声、耐久性、静音性优异从而能够保持所期望的目的的泵性能的 离心泵 。离心泵(10)具备:由 叶轮 部件(16)和设于叶轮部件(16)的 转子 磁体(32)构成的旋转 叶片 部件(12);容纳旋转叶片部件(12)的主体壳体(34);以位于转子磁体(32)的周围的方式配置且使旋转叶片部件(12)旋转的线圈部;以及设于主体壳体(34)且将旋转叶片部件(12)轴支承为在轴部件(64)的周围旋转的轴部件(64),该离心泵(10)中,轴部件(64)在主体壳体(34)的轴部件(64)的轴向的转子磁体(32)侧的端部固定。,下面是离心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离心,具备:
旋转叶片部件,其由叶轮部件和设于叶轮部件的转子磁体构成;
主体壳体,其容纳上述旋转叶片部件;
线圈部,其以位于上述转子磁体的周围的方式配置,且使旋转叶片部件旋转;以及轴部件,其设于上述主体壳体,且将旋转叶片部件轴支承为在上述轴部件的周围旋转,上述离心泵的特征在于,
上述轴部件的、在主体壳体中的轴部件的轴向的转子磁体侧的端部被固定,上述轴部件的、在主体壳体中的轴部件的轴向的转子磁体侧相反侧的端部不被固定,上述主体壳体具备叶片壳体,该叶片壳体形成流体导入流路,并且容纳旋转叶片部件,上述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以从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向流体导入流路侧露出的方式突出设置,
上述叶轮部件的轴承部构成为与叶轮部件一起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
上述叶轮部件的轴承部与叶轮部件一体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形成有从外径侧向内径侧倾斜的锥形引导面,该锥形引导面将从流体导入流路导入了的流体从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向容纳旋转叶片部件的旋转部容纳空间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的外周,形成有向外径方向突出设置的突出设置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
上述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形成为对轴部件进行覆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的开口缘形成有引导突出设置部,该引导突出设置部将从流体导入流路导入了的流体从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向容纳旋转叶片部件的旋转部容纳空间引导并朝旋转部容纳空间侧突出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
上述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以与主体壳体抵接的方式延伸设置,并构成为形成旋转滑动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
上述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与主体壳体之间的轴向的距离H1、以及上述叶轮部件的叶片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与叶片壳体之间的轴向的距离H2被设定为H1<H2的关系。

说明书全文

离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例如空调、冷冻机等的制冷剂循环回路所使用的制冷剂、发热的部件或设备等的冷却循环回路所使用的冷却流体在闭合回路内循环的离心泵

背景技术

[0002] 图10表示了这样的以往的离心泵的纵剖视图。
[0003] 如图10所示,以往的离心泵100具备旋转叶片部件102。该旋转叶片部件102在圆管状的轴承部104的上部具备向外周方向放射状地延伸设置的多片叶轮部件106。
[0004] 此外,本说明书中,表示“上侧”、“上部”、“上方”、“下侧”、“下部”、“下方”等上下方向的用语在各附图中表示上下方向,且表示各部件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并不表示绝对的位置关系。
[0005] 叶轮部件106由如下部件构成:向轴承部104的下部外周方向延伸设置的基端部分108;从该基端部分108向上方并向外周方向扩径的扩径部110;以及从该扩径部110向外周方向延伸设置的外侧叶片部112。
[0006] 并且,旋转叶片部件102在基端部分108的外周设有由环状的永久磁构成的转子磁体122。
[0007] 此外,转子磁体122与叶轮部件106之间成为相对于叶轮部件106防止转子磁体122的无法转动、脱落的构造,叶轮部件106构成为与转子磁体122一起绕轴部件154旋转。
[0008] 另外,如图10所示,离心泵100具备容纳旋转叶片部件102的主体壳体124。主体壳体124具备上侧主体壳体126,上侧主体壳体126由顶壁128、和从顶壁128的外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侧周壁130构成。
[0009] 在上侧主体壳体126的侧周壁130,以密封状态固定有吸入侧接头部件(吸入侧导管)132。由此,吸入侧接头部件132构成为与主体壳体124内连通。
[0010] 并且,在上侧主体壳体126的侧周壁130,以与吸入侧接头部件132对置的方式以密封状态固定有排出侧接头部件136。由此,排出侧接头部件136构成为与主体壳体124内连通。
[0011] 并且,如图10所示,主体壳体124具备下侧主体壳体(转子壳体)138。而且,在上侧主体壳体126的侧周壁130的下端141的内壁,以密封状态固定有下侧主体壳体138的外周凸缘142。由此,在主体壳体124内形成有由上侧主体壳体126和下侧主体壳体138围起的内部空间S1。
[0012] 如图10所示,该下侧主体壳体138具备:从下侧主体壳体138的外周凸缘142向内周侧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叶片容纳部144;以及从该叶片容纳部144向下方延伸的转子磁体容纳部146。另外,在该转子磁体容纳部146的下方形成有有底筒状的下侧轴承部件容纳部148。
[0013] 而且,在下侧轴承部件容纳部148,例如通过压入等嵌装有下侧轴承部件150。在形成于该下侧轴承部件150的轴孔152,以轴支承的方式固定有轴部件154的下端部156。
[0014] 并且,在该旋转叶片部件102的轴承部104内,以旋转叶片部件102能够旋转的方式插通有轴部件154。
[0015] 另外,主体壳体124具备叶片壳体158。该叶片壳体158在吸入侧接头部件132侧,该叶片壳体158的外周凸缘160以密封状态固定于上侧主体壳体126的侧周壁130的下方。
[0016] 另一方面,叶片壳体158在排出侧接头部件136侧且在其侧周壁162形成有开口部,该侧周壁162的开口部的周围与排出侧接头部件136一起以密封状态固定于主体壳体124的侧周壁130。
[0017] 并且,叶片壳体158具备:从外周凸缘160向上方延伸的侧周壁162;以及以沿着叶轮部件106的外侧叶片部112的方式从侧周壁162向水平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部164。
[0018] 通过成为这样的形状,从而能够在叶片壳体158与下侧主体壳体138的叶片容纳部144之间容纳叶轮部件106。
[0019] 而且,在向下方突出地设于上侧主体壳体126的顶壁128的中央部分的突出设置部128a,通过固定支架161在叶片壳体158的延伸设置部164的内周侧开口部164a内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固定有上侧轴承部件168。
[0020] 在形成于该上侧轴承部件168的轴孔170,以轴支承的方式固定有插通于旋转叶片部件102的轴承部104内的轴部件154的上端部172。
[0021] 并且,利用叶片壳体158分隔出由上侧主体壳体126和下侧主体壳体138形成的内部空间S1,在上方形成有流体导入流路174,并且在下方形成有容纳旋转叶片部件102的旋转部容纳空间S2。
[0022] 并且,如图10所示,以往的离心泵100具备线圈部204,该线圈部204以位于转子磁体122的周围的方式配置于下侧主体壳体138的转子磁体容纳部146的外周,并使旋转叶片部件102旋转。线圈部204的由卷绕于线轴壳体206的卷线208构成的多个线圈210沿周向以一定间隔分离地设置。
[0023] 而且,这些线圈210在大致圆筒形状的线圈罩主体214的内部,以嵌合于主体壳体124的下侧主体壳体138的转子磁体容纳部146的外周的方式安装。
[0024] 此外,如图10所示,通过将主体壳体侧固定金属零件186和线圈侧固定突出部216卡合,来构成为将容纳有线圈部204的线圈罩主体214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安装于主体壳体124的下方。
[0025] 图10中,符号226表示连接器,228表示引线,230表示用于检测转子磁体122的旋转方向和旋转位置的磁极传感器
[0026] 在像这样构成的以往的离心泵100中,通过向线圈部204的线圈210流动电流,来对线圈210进行励磁,由此,作用于旋转叶片部件102的转子磁体122而旋转叶片部件102能够绕插通于轴承部104的轴部件154旋转。
[0027] 由此,如图10的箭头N所示,从吸入侧接头部件132吸入了的流体从由叶片壳体158和上侧主体壳体126形成的流体导入流路174起在叶片壳体158的延伸设置部164的内周侧开口部164a通过。而且,通过内周侧开口部164a后的流体被导入由叶片壳体158和下侧主体壳体138形成的旋转部容纳空间S2。
[0028] 并且,因旋转叶片部件102的叶轮部件106的旋转,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S2了的流体如图10的箭头O所示地从主体壳体124的旋转部容纳空间S2经由排出侧接头部件136排出。
[0029] 现有技术文献
[0030]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099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31]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32] 然而,这样的以往的离心泵100中,在形成于下侧轴承部件150的轴孔152,以被轴支承的方式固定有轴部件154的下端部156。
[0033] 并且,在形成于上侧轴承部件168的轴孔170,以被轴支承的方式固定有轴部件154的上端部172。即,以往的离心泵100中,成为所谓的“两端支承形式。
[0034] 因此,这样的“两端支承形式”中,在例如通过压入将轴部件154的两端部(下端部156和上端部172)固定于轴承部件(下侧轴承部件150和上侧轴承部件168)时,有轴承部件彼此不同心的情况。
[0035] 由此,存在轴部件154倾斜地被固定的情况,泵的工作效率降低,并且组装需要细心的注意,从而要求精密性。
[0036] 并且,这样的以往的离心泵100例如在利用流体的循环来辅助发热部件、设备等的冷却的系统中使用,根据组装的系统的用途,而有不仅用于产业工业用也用于家庭用设备(家电)的情况。
[0037] 近几年,家庭用设备发展小型化、静音化,为了实现该目的,对于进行流体循环的泵也需求相同的规格。
[0038] 然而,如图10所示,这样的以往的离心泵100中,上侧轴承部件168通过固定支架161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固定在叶片壳体158的延伸设置部164的内周侧开口部164a内。
[0039] 因此,如图10所示,作为该轴固定部的固定支架161位于叶片壳体158的延伸设置部164的内周侧开口部164a的中心部分。
[0040] 因此,如图10的箭头P、图11的箭头Q所示,当从吸入侧接头部件132吸入了的流体从流体导入流路174起在叶片壳体158的延伸设置部164的内周侧开口部164a通过而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S2时,会与作为轴固定部的固定支架161碰撞。
[0041] 由此,流体的流动产生损失,而无法顺利地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S2,从而泵效率降低。并且,因这样的与作为轴固定部的固定支架161的碰撞,也成为异响等噪声的产生要因,并且,耐久性也变差。
[0042] 因此,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09981号公报)中,提出了用于抑制抽水的流动的紊流所产生的泵动作音的循环式泵的构造。
[0043] 即,专利文献1的循环式泵300中,如图12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所示,具备用于将轴承302固定于罩304的轴承保持部306的推力承受部件308。而且,如图12的箭头J所示,在该推力承受部件308设有从轴承保持部306的外周面切削脊线那样的形状的倾斜面310。
[0044] 提出了,通过像这样构成,防止抽水的流动的紊流,而将流体顺利地导入泵室312,由此抑制由抽水的紊流引起的泵动作时的噪声。
[0045] 然而,该专利文献1的循环式泵300中,与上述的图10、图11的以往的离心泵100相同,从导入流路314导入了的流体不可避免地与轴承保持部306碰撞,流体的流动产生损失,而泵效率降低,并且成为异响等噪声的产生的要因,并且耐久性也变差。
[0046] 鉴于这样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离心泵,流体的流动不会产生压力损失,泵效率不会降低,而且也不会产生异响等噪声,耐久性、静音性优异,从而能够保持所期望的目的的泵性能。
[0047] 本发明是为了实现上述那样的以往技术中的课题以及目的而发明的,本发明的离心泵具备:
[0048] 旋转叶片部件,其由叶轮部件和设于叶轮部件的转子磁体构成;
[0049] 主体壳体,其容纳上述旋转叶片部件;
[0050] 线圈部,其以位于上述转子磁体的周围的方式配置,且使旋转叶片部件旋转;以及[0051] 轴部件,其设于上述主体壳体,且将旋转叶片部件轴支承为在上述轴部件的周围旋转,
[0052] 上述离心泵的特征在于,
[0053] 上述轴部件在主体壳体中的轴部件的轴向的转子磁体侧的端部固定,
[0054] 上述主体壳体具备叶片壳体,该叶片壳体形成流体导入流路,并且容纳旋转叶片部件,
[0055] 上述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以从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向流体导入流路侧露出的方式突出设置。
[0056] 本发明的离心泵中,由于轴部件在主体壳体中的轴部件的轴向的转子磁体侧的端部固定,所以轴部件不在主体壳体中的轴部件的轴向的转子磁体侧的端部的相反侧固定,成为所谓的“悬臂形式”。
[0057] 因此,不会存在轴部件倾斜固定的情况,从而泵的工作效率不会降低,组装不需要细心的注意,从而也不要求精密性。
[0058] 另外,由于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以从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向流体导入流路侧露出的方式突出设置,是所谓的“悬臂形式”,所以不会如以往的所谓的“两端支承形式”那样在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存轴固定部。
[0059] 因此,不会如以往那样因流体与轴固定部的碰撞而引起流体的流动产生压力损失,泵效率也不会降低,而且也不会产生异响等噪声,耐久性、静音性优异,从而能够保持所期望的目的的泵性能。
[0060] 并且,本发明的离心泵的特征在于,上述叶轮部件的轴承部构成为与叶轮部件一起旋转。
[0061] 通过像这样构成,从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向流体导入流路侧露出的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与叶轮部件一起旋转。
[0062] 因此,当流体从流体导入流路起在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通过而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时,与该叶轮部件一起旋转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旋转,通过该旋转而成为旋转流(整流),从而顺利地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
[0063] 并且,本发明的离心泵的特征在于,上述叶轮部件的轴承部与叶轮部件一体地形成。
[0064] 将叶轮部件的轴承部例如由与叶轮部件相同的部件构成,或者例如将金属与树脂一体成形等来一体形成即可。通过像这样构成,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会与叶轮部件一起旋转。
[0065] 由此,从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向流体导入流路侧露出的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与叶轮部件一起旋转。
[0066] 因此,当流体从流体导入流路起在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通过而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时,与该叶轮部件一起旋转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旋转,通过该旋转而成为旋转流(整流),从而顺利地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
[0067] 并且,本发明的离心泵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形成有从外径侧向内径侧倾斜的锥形引导面,该锥形引导面将从流体导入流路导入了的流体从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向容纳旋转叶片部件的旋转部容纳空间引导。
[0068] 通过像这样构成,由于在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形成有从外径侧向内径侧倾斜的锥形引导面,所以从流体导入流路导入了的流体从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顺利地被导入容纳旋转叶片部件的旋转部容纳空间。
[0069] 并且,本发明的离心泵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的外周,形成有向外径方向突出设置的突出设置部。
[0070] 由此,向流体导入流路侧露出的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与该突出设置部一起旋转,从而当流体从流体导入流路起在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通过而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时,通过该突出设置部的旋转而成为旋转流,从而更加顺利地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
[0071] 并且,本发明的离心泵的特征在于,上述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形成为对轴部件进行覆盖
[0072] 这样,若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形成为对轴部件进行覆盖,则轴部件不会露出,从而当流体从流体导入流路起在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通过而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时,也加上不使该轴部件露出的部分的旋转,而更加顺利地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
[0073] 并且,由于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形成为对轴部件进行覆盖,所以能够减少流体的阻力,流体的流动不会产生压力损失,并且泵效率也不会降低。
[0074] 由于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形成为对轴部件进行覆盖,所以流体中的异物不会侵入轴部件与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间隙,而叶轮部件顺利地旋转,从而泵效率不会降低。
[0075] 并且,本发明的离心泵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的开口缘形成有朝旋转部容纳空间侧突出设置的引导突出设置部,该引导突出设置部将从流体导入流路导入了的流体从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向容纳旋转叶片部件的旋转部容纳空间引导。
[0076] 这样,由于在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的开口缘形成有向旋转部容纳空间侧突出设置的引导突出设置部,所以从流体导入流路导入了的流体从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顺利地被导入容纳旋转叶片部件的旋转部容纳空间。
[0077] 另外,通过向旋转部容纳空间侧突出设置的引导突出设置部的旋转,从流体导入流路导入了的流体顺利地被导入容纳旋转叶片部件的旋转部容纳空间。
[0078] 并且,本发明的离心泵的特征在于,上述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以与主体壳体抵接的方式延伸设置,并构成为形成旋转滑动部。
[0079] 由此,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由旋转滑动部支承,从而轴部件不会倾斜(振动),可靠地产生上述的旋转流(整流),而从流体导入流路导入了的流体从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顺利地被导入容纳旋转叶片部件的旋转部容纳空间。
[0080] 并且,本发明的离心泵的特征在于,上述轴部件直接固定于主体壳体中的轴部件的轴向的转子磁体侧的端部。
[0081] 这样,由于轴部件直接固定于主体壳体中的轴部件的轴向的转子磁体侧的端部,所以轴部件不会倾斜(振动),可靠地产生上述的旋转流(整流),而从流体导入流路导入了的流体从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顺利地被导入容纳旋转叶片部件的旋转部容纳空间。
[0082] 并且,本发明的离心泵的特征在于,上述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与主体壳体之间的轴向的距离H1、以及上述叶轮部件的叶片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与叶片壳体之间的轴向的距离H2被设定为H1<H2的关系。
[0083] 通过像这样构成,即使万一叶轮部件沿轴向移动,而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抵接于主体壳体,叶轮部件的叶片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也不会与叶片壳体抵接。
[0084] 由此,不会产生叶轮部件的磨损、破损、损伤,泵效率也不会降低,另外也不会产生异响等噪声,耐久性、静音性优异。
[0085] 发明的效果如下。
[0086] 根据本发明,由于轴部件在主体壳体中的轴部件的轴向的转子磁体侧的端部固定,所以轴部件不在主体壳体中的轴部件的轴向的转子磁体侧的端部的相反侧固定,成为所谓的“悬臂形式”。
[0087] 因此,轴部件不会倾斜地固定,从而泵的工作效率不会降低,组装不需要细心的注意,从而也不会要求精密性。
[0088] 另外,叶轮部件的轴承部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侧的端部是以从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向流体导入流路侧露出的方式突出设置的所谓的“悬臂形式”,因此不会如以往的所谓的“两端支承形式”那样在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存在轴固定部。
[0089] 因此,不会如以往那样因流体与轴固定部的碰撞而引起流体的流动产生压力损失,泵效率也不会降低,而且也不会产生异响等噪声,耐久性、静音性优异,从而能够保持所期望的目的的泵性能。

附图说明

[0090] 图1是本发明的离心泵的纵剖视图。
[0091]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92]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流体的流动的图1的I-I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93]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实施例2的与图2相同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94]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实施例3的与图3相同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95]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实施例4的与图2相同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96]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实施例5的与图2相同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97]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实施例6的与图2相同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98]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实施例7的与图1相同的纵剖视图。
[0099] 图10是以往的离心泵的纵剖视图。
[0100] 图11是切开了以往的离心泵的II-II线的一部分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101] 图12是专利文献1的循环式泵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102] 图中:
[0103] 10—离心泵,12—旋转叶片部件,14—轴承部,14a—上端部,14b—端部,16—叶轮部件,18—基端部分,20—扩径部,22—外侧叶片部,22a—端部,24—转子磁体容纳部分,26—螺纹部件,32—转子磁体,34—主体壳体,36—上侧主体壳体,38—顶壁,40—侧周壁,
42—吸入侧接头部件,46—排出侧接头部件,48—下侧主体壳体,51—下端,52—外周凸缘,
54—叶片容纳部,56—转子磁体容纳部,58—下侧轴承部件容纳部,60—下侧轴承部件,
62—轴孔,64—轴部件,64a—上端部,66—下端部,66b—扩径部,68—叶片壳体,70—外周凸缘,72—侧周壁,74—延伸设置部,76—内周侧开口部,76a—开口缘,84—流体导入流路,
86—锥形引导面,88—突出设置部,90—覆盖部,92—引导突出设置部,94—旋转滑动部,
100—离心泵,102—旋转叶片部件,104—轴承部,106—叶轮部件,108—基端部分,110—扩径部,112—外侧叶片部,122—转子磁体,124—主体壳体,126—上侧主体壳体,128—顶壁,
128a—突出设置部,130—侧周壁,132—吸入侧接头部件,136—排出侧接头部件,138—下侧主体壳体,141—下端,142—外周凸缘,144—叶片容纳部,146—转子磁体容纳部,148—下侧轴承部件容纳部,150—下侧轴承部件,152—轴孔,154—轴部件,156—下端部,158—叶片壳体,160—外周凸缘,161—固定支架,162—侧周壁,164—延伸设置部,164a—内周侧开口部,168—上侧轴承部件,170—轴孔,172—上端部,174—流体导入流路,186—主体壳体侧固定金属零件,204—线圈部,204—线圈部,206—线轴壳体,208—卷线,210—线圈,
214—线圈罩主体,216—线圈侧固定突出部,300—循环式泵,302—轴承,304—罩,306—轴承保持部,308—推力承受部件,310—倾斜面,312—泵室,314—导入流路,226—连接器,
228—引线,230—磁极传感器,240—螺纹部件,H1—距离,H2—距离,R—外径,S1—内部空间,S2—旋转部容纳空间,α—倾斜度。

具体实施方式

[0104] 以下,基于附图,更加详细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例)进行说明。
[0105] (实施例1)
[0106] 图1是本发明的离心泵的纵剖视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流体的流动的图1的I-I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107] 图1中,符号10整体表示本发明的离心泵。
[0108] 此外,图1的本发明的离心泵10中,为便于说明,省略了已在图10所示的以往的离心泵100中说明的、以位于转子磁体122的周围的方式配置于下侧主体壳体138的转子磁体容纳部146的外周、并使旋转叶片部件102旋转的线圈部204等构成部件进行图示。
[0109]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离心泵10具备旋转叶片部件12。该旋转叶片部件12在圆管状的轴承部14的上部具备向外周方向放射状地延伸设置的多片叶轮部件16。
[0110] 此外,该叶轮部件16的片数根据离心泵10的用途、需要的泵能力来选择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0111] 如图1所示,叶轮部件16由如下部件构成:向轴承部14的外周方向延伸设置的基端部分18;从该基端部分18向上方并向外周方向扩径的扩径部20;以及从该扩径部20向外周方向延伸设置的外侧叶片部22。
[0112] 通过使叶轮部件16的形状成为这样的形状,能够利用叶轮部件16的旋转所产生的外侧叶片部22的作用来提高排出能力。
[0113] 并且,在旋转叶片部件12且在轴承部14的下部形成有向外周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子磁体容纳部分24。
[0114] 而且,在转子磁体容纳部分24嵌装有由环状的永久磁铁构成的转子磁体32。而且,作为防止叶轮部件16和转子磁体32的脱落的防脱机构,该转子磁体32通过螺纹部件26成为防止转子磁体32相对于叶轮部件16无法转动、脱落的构造,叶轮部件16构成为与转子磁体32一起绕轴部件64旋转。
[0115] 此外,该实施例中,作为防止叶轮部件16和转子磁体32的脱落的防脱机构,通过螺纹部件26对转子磁体32与叶轮部件16之间进行了固定,但固定方法没有限定。
[0116] 并且,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离心泵10具备容纳旋转叶片部件12的主体壳体34。主体壳体34具备上侧主体壳体36,上侧主体壳体36由顶壁38、和从顶壁38的外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侧周壁40构成。
[0117] 而且,如图1所示,在上侧主体壳体36的侧周壁40,形成有用于固定吸入侧接头部件42的开口部。如图1所示,在该开口部,例如通过焊接硬钎焊、熔敷等以密封状态固定有吸入侧接头部件42。由此,吸入侧接头部件42构成为与主体壳体34内连通。
[0118] 在上侧主体壳体36的侧周壁40形成有用于固定排出侧接头部件46的开口部。
[0119] 如图1所示,在该开口部,例如通过焊接、硬钎焊、熔敷等以密封状态固定有排出侧接头部件46。由此,排出侧接头部件46构成为与主体壳体34内连通。
[0120] 并且,如图1所示,主体壳体34具备下侧主体壳体48。而且,在上侧主体壳体36的侧周壁40的下端51的内壁,例如通过焊接、硬钎焊、熔敷等以密封状态固定有下侧主体壳体48的外周凸缘52。由此,在主体壳体34内形成有由上侧主体壳体36和下侧主体壳体48围起的内部空间S1。
[0121] 如图1所示,该下侧主体壳体48具备:从下侧主体壳体48的外周凸缘52向内周侧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叶片容纳部54;以及从该叶片容纳部54向下方延伸的转子磁体容纳部56。另外,在该转子磁体容纳部56的下方形成有有底筒状的下侧轴承部件容纳部58。
[0122] 而且,在下侧轴承部件容纳部58,例如通过压入等嵌装有下侧轴承部件60。在形成于该下侧轴承部件60的轴孔62,例如通过压入等以被轴支承的方式固定有轴部件64的下端部66。
[0123] 此外,该情况下,如图1所示,形成于下侧轴承部件60的轴孔62的深度L(即,固定长度)优选相对于下侧轴承部件60的外径R成为R<L。
[0124] 通过像这样设定轴孔62的深度L(即,固定长度),来确保强度,并且确保轴部件64的同心,从而轴部件64不会倾斜(振动)。
[0125] 其结果,可靠地产生上述的旋转流(整流),从流体导入流路84导入了的流体从叶片壳体68的内周侧开口部76顺利地被导入容纳旋转叶片部件12的旋转部容纳空间(内部空间S1、旋转部容纳空间S2)。
[0126] 并且,在该旋转叶片部件12的轴承部14内,以旋转叶片部件12能够旋转的方式插通有轴部件64。
[0127] 另外,如图1所示,主体壳体34具备叶片壳体68。该叶片壳体68的外周凸缘70以被夹持在上侧主体壳体36的下端51与下侧主体壳体48的外周凸缘52之间的状态,例如通过焊接、硬钎焊、熔敷等以密封状态固定于它们之间。
[0128] 并且,叶片壳体68具备:从外周凸缘70向上方延伸的侧周壁72;以及以沿着叶轮部件16的外侧叶片部22那样的形状从侧周壁72向水平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部74。
[0129] 通过成为这样的形状,能够在叶片壳体68与下侧主体壳体48的叶片容纳部54之间容纳叶轮部件16。
[0130] 并且,如图1所示,叶片壳体68的侧周壁72的直径形成为比上侧主体壳体36的侧周壁40的直径小,并且叶片壳体68的侧周壁72的高度形成为比上侧主体壳体36的侧周壁40的高度小。
[0131] 由此,利用叶片壳体68分隔出由上侧主体壳体36和下侧主体壳体48形成的内部空间S1,在上方形成有流体导入流路84,并且在下方形成有容纳旋转叶片部件12的旋转部容纳空间S2。
[0132] 像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离心泵10如下那样动作。
[0133] 首先,通过向线圈部204的线圈210流动电流,来对线圈210进行励磁,由此作用于旋转叶片部件12的转子磁体32,而旋转叶片部件12能够绕插通于轴承部14的轴部件64旋转。
[0134] 由此,旋转叶片部件12旋转,而如图1的箭头A所示地从吸入侧接头部件42吸入了的流体从由叶片壳体68和上侧主体壳体36形成的流体导入流路84起在叶片壳体68的延伸设置部74的内周侧开口部76通过。
[0135] 而且,通过内周侧开口部76后的流体被导入由叶片壳体68和下侧主体壳体48形成的旋转部容纳空间S2。
[0136] 并且,因旋转叶片部件12的叶轮部件16的旋转力,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S2了的流体如图1的箭头B所示地从主体壳体34的旋转部容纳空间S2经由排出侧接头部件46排出。
[0137] 然而,以往的离心泵100中,如图10、图11所示,在形成于下侧轴承部件150的轴孔152,以被轴支承的方式固定有轴部件154的下端部156。并且,在形成于上侧轴承部件168的轴孔170,以被轴支承的方式固定有轴部件154的上端部172。即,以往的离心泵100中,成为所谓的“两端支承形式”。
[0138] 因此,这样的“两端支承形式”中,在例如通过压入将轴部件154的两端部(下端部156和上端部172)固定于轴承部件(下侧轴承部件150和上侧轴承部件168)时,有轴承部件彼此不同心的情况。
[0139] 由此,存在轴部件154倾斜固定的情况,泵的工作效率降低,并且组装需要细心的注意,而要求精密性。
[0140] 因此,本发明的离心泵10中,不设置以往的离心泵100那样的上侧轴承部件168,如图1、图2所示,轴部件64的上端部不被轴支承,轴部件64经由下侧轴承部件60固定于主体壳体34的下侧轴承部件容纳部58。即,轴部件64成为在轴部件64的轴向的转子磁体32侧的端部固定的所谓的“悬臂形式”。
[0141] 因此,不存在轴部件64倾斜固定的情况,从而泵的工作效率不会降低,组装不需要细心的注意,而也不要求精密性。
[0142] 并且,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0中,叶轮部件16的轴承部14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84侧的端部、即轴承部14的上端部14a以从叶片壳体68的延伸设置部74的内周侧开口部76向上方露出于流体导入流路84的方式突出设置。
[0143] 因此,是所谓的“悬臂形式”,从而不会如以往的所谓的“两端支承形式”那样在叶片壳体的内周侧开口部存在轴固定部。
[0144] 由此,如以往那样,不会因流体与轴固定部的碰撞而引起流体的流动产生压力损失,泵效率也不会降低,另外也不会产生异响等噪声,耐久性、静音性优异,从而能够保持所期望的目的的泵性能。
[0145] 并且,通过像这样构成,如图3的箭头C所示,旋转叶片部件12旋转,而从吸入侧接头部件42吸入了的流体从由叶片壳体68和上侧主体壳体36形成的流体导入流路84起在叶片壳体68的延伸设置部74的内周侧开口部76通过。
[0146] 此时,流体沿叶轮部件16的上端部14a的旋转运动(例如,图3的箭头K的方向的旋转)而通过该旋转成为旋转流(整流)(参照图3的箭头C)。
[0147] 由此,变得容易顺利地经由作为流入孔的内周侧开口部76向内部空间S1、旋转部容纳空间S2流入,其结果,构成为能够减少压力损失。
[0148] 因此,流体的流动不会产生压力损失,泵效率也不会降低,也不会产生异响等噪声,并且耐久性、静音性优异,从而能够保持所期望的目的的泵性能。
[0149] 此外,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叶轮部件16的轴承部14构成为与叶轮部件16一起旋转。
[0150] 通过像这样构成,从叶片壳体68的内周侧开口部76向流体导入流路84侧露出的叶轮部件16的轴承部14的轴承部14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84侧的端部、即轴承部14的上端部14a与叶轮部件一起旋转。
[0151] 因此,当流体从流体导入流路84起在叶片壳体68的内周侧开口部76通过而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S2时,与该叶轮部件16一起旋转的轴承部14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84侧的端部、即轴承部14的上端部14a旋转,通过该旋转而成为旋转流(整流),从而能够顺利地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S2。
[0152] 并且,该情况下,叶轮部件16的轴承部14优选与叶轮部件16一体形成。
[0153] 将叶轮部件16的轴承部14例如由与叶轮部件16相同的部件构成、或者例如将金属与树脂一体成形等来一体形成即可。当然,轴承部14和叶轮部件16也可以是一个部件。通过像这样构成,叶轮部件16的轴承部14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84侧的端部、即轴承部14的上端部14a与叶轮部件16一起旋转。
[0154] 并且,该实施例中,通过树脂来一体成形叶轮部件16和轴承部14,但并不限定于此,相对于轴部件64适当地选择滑动性良好的材料,而将叶轮部件16的轴承部14与叶轮部件16一体形成即可。
[0155] 由此,从叶片壳体68的内周侧开口部76向流体导入流路84侧露出的叶轮部件16的轴承部14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84侧的端部、即轴承部14的上端部14a与叶轮部件一起旋转。
[0156] 因此,当流体从流体导入流路84起在叶片壳体68的内周侧开口部76通过而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S2时,与该叶轮部件16一起旋转的轴承部14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84侧的端部、即轴承部14的上端部14a旋转,通过该旋转而成为旋转流(整流),从而能够顺利地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S2。
[0157] 另外,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0中,如图2所示,叶轮部件16的轴承部14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84侧的端部14b与主体壳体34之间的轴向的距离H1、以及叶轮部件16的外侧叶片部22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84侧的端部22a与叶片壳体68之间的轴向的距离H2被设定为H1<H2的关系。
[0158] 通过像这样构成,即使万一叶轮部件16沿轴向移动,而叶轮部件16的轴承部14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84侧的端部14b抵接于主体壳体34,叶轮部件16的外侧叶片部22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84侧的端部22a也不会与叶片壳体68抵接。
[0159] 由此,不会产生叶轮部件16(外侧叶片部22)的磨损、破损、损伤,泵效率也不会降低,另外也不会产生异响等噪声,耐久性、静音性优异。
[0160] (实施例2)
[0161]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实施例2的与图2相同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162] 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0是与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1的离心泵10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对于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163] 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0中,在叶轮部件16的轴承部14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84侧的端部、即轴承部14的上端部14a,形成有从外径侧向内径侧倾斜的锥形引导面86。
[0164] 此外,该锥形引导面86也可以遍及轴承部14的上端部14a的整周形成,并且也可以局部形成。
[0165] 如图4的箭头D所示,通过该锥形引导面86,从流体导入流路84导入了的流体从叶片壳体68的内周侧开口部76被顺利地引导至容纳旋转叶片部件12的旋转部容纳空间(内部空间S1、旋转部容纳空间S2)。
[0166] 因此,流体的流动不会产生压力损失,泵效率也不会降低,而且也不会产生异响等噪声,耐久性、静音性优异。
[0167] 此外,该情况下,如图4所示,若考虑这样的引导效果,锥形引导面86的倾斜角度α优选为10~80°,更加优选为45°。
[0168] (实施例3)
[0169]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实施例3的与图3相同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170] 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0是与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1的离心泵10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对于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171] 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0中,在叶轮部件16的轴承部14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84侧的端部、即轴承部14的上端部14a的外周,形成有向外径方向突出设置的突出设置部88。该情况下,该实施例中,以在旋转方向上以一定间隔分离(中心角度90°分离)的方式设有向外径方向突出设置的四个突出设置部88。
[0172] 通过像这样构成,叶轮部件16的轴承部14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84侧的端部、即轴承部14的上端部14a与该突出设置部88一起旋转。
[0173] 由此,当流体从流体导入流路84起在叶片壳体68的内周侧开口部76通过而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内部空间S1、旋转部容纳空间S2)时,如图5的箭头E所示,通过该突出设置部88的旋转而成为旋转流,从而更加顺利地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
[0174] 此外,该情况下,该实施例中,以在旋转方向上以一定间隔分离的方式形成有向外径方向突出设置的四个突出设置部88,但其个数是一个以上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0175] (实施例4)
[0176]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实施例4的与图2相同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177] 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0是与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1的离心泵10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对于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178] 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0中,叶轮部件16的轴承部14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84侧的端部、即轴承部14的上端部14a形成为具备覆盖轴部件64的上端部64a的覆盖部90。
[0179] 通过像这样构成,因轴承部14的上端部14a的覆盖部90,轴部件64的上端部64a不会露出。
[0180] 由此,当流体从流体导入流路84起在叶片壳体68的内周侧开口部76通过而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内部空间S1、旋转部容纳空间S2)时,如图6的箭头F所示,也加上不使该轴部件64露出的覆盖部90的旋转,而更加顺利地被导入旋转部容纳空间。
[0181] 并且,由于利用轴承部14的上端部14a的覆盖部90来覆盖轴部件64的上端部64a,所以能够减少流体的阻力,流体的流动不会产生压力损失,并且泵效率也不会降低。
[0182] 并且,由于叶轮部件16的轴承部14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84侧的端部、即轴承部14的上端部14a形成有覆盖轴部件64的上端部64a的覆盖部90,所以流体中的异物不会侵入轴部件64与叶轮部件16的轴承部14的间隙,而叶轮部件16顺利地旋转,从而泵效率不会降低。
[0183] 此外,虽未图示,但在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0中,也能够构成为,如图4的实施例2所示地形成锥形引导面86,如图5的实施例3所示地形成向外径方向突出设置的突出设置部88。
[0184] (实施例5)
[0185]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实施例5的与图2相同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186] 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0是与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1的离心泵10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对于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187] 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0中,在叶片壳体68的内周侧开口部76的开口缘76a,形成有向旋转部容纳空间(内部空间S1、旋转部容纳空间S2)突出设置的引导突出设置部92。
[0188] 此外,该引导突出设置部92可以遍及叶片壳体68的内周侧开口部76的开口缘76a的整周形成,也可以局部地形成于内周侧开口部76的开口缘76a。
[0189] 通过像这样构成,从流体导入流路84被导入了的流体从叶片壳体68的内周侧开口部76起如图7的箭头G所示地顺利地被导入容纳旋转叶片部件12的旋转部容纳空间(内部空间S1、旋转部容纳空间S2)。
[0190] 并且,通过向旋转部容纳空间(内部空间S1、旋转部容纳空间S2)侧突出设置的引导突出设置部92的旋转,从流体导入流路84被导入了的流体顺利地被导入容纳旋转叶片部件12的旋转部容纳空间。
[0191] 由此,能够减少流体的阻力,流体的流动不会产生压力损失,从而泵效率也不会降低。
[0192] 此外,虽未图示,但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0也能够构成为,如图4的实施例2所示地形成锥形引导面86,如图5的实施例3所示地形成向外径方向突出设置的突出设置部88,并且如图6的实施例4所示地形成覆盖部90。
[0193] (实施例6)
[0194]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实施例6的与图2相同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195] 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是与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1的离心泵10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对于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196] 如图8所示,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0中,叶轮部件16的轴承部14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84侧的端部、即轴承部14的上端部14a以与主体壳体34抵接的方式延伸设置,并构成为形成有旋转滑动部94。
[0197] 由此,叶轮部件16的轴承部14的轴向的流体导入流路84侧的端部、即轴承部14的上端部14a由旋转滑动部94支承,从而轴部件64不会倾斜(振动),如图8的箭头M所示,可靠地产生上述的旋转流(整流),而从流体导入流路84被导入了的流体从叶片壳体68的内周侧开口部76被顺利地导入容纳旋转叶片部件12的旋转部容纳空间(内部空间S1、旋转部容纳空间S2)。
[0198] 由此,能够减少流体的阻力,流体的流动不会产生压力损失,并且泵效率也不会降低。
[0199] 此外,虽未图示,但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0也能够构成为,如图4的实施例2所示地形成锥形引导面86,如图5的实施例3所示地形成向外径方向突出设置的突出设置部88。
[0200] 另外,也能够构成为,如图6的实施例4所示地形成覆盖部90,并且如图7的实施例5所示地形成引导突出设置部92。
[0201] (实施例7)
[0202]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实施例7的与图1相同的纵剖视图。
[0203] 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0是与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1的离心泵10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对于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204] 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1的离心泵10中,在下侧主体壳体48的下侧轴承部件容纳部58,例如通过压入等嵌合有下侧轴承部件60。在形成于该下侧轴承部件60的轴孔62,例如通过压入等以被轴支承的方式固定有轴部件64的下端部66。
[0205] 与此相对,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0中,如图9所示,轴部件64在轴部件64的下端部66的扩径部66b处直接固定于主体壳体34的轴部件64的轴向的转子磁体32侧的端部、即下侧主体壳体48的下侧轴承部件容纳部58。
[0206] 通过像这样构成,轴部件64不会产生倾斜(振动),而可靠地产生上述的旋转流(整流),而从叶片壳体68的内周侧开口部76顺利地被导入容纳旋转叶片部件12的旋转部容纳空间(内部空间S1、旋转部容纳空间S2)。
[0207] 由此,能够减少流体的阻力,流体的流动不会产生压力损失,并且泵效率也不会降低。
[0208] 并且,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0中,由于能够不设置下侧轴承部件60,所以能够减少部件件数,组装也变得容易,从而也能够减少成本。
[0209] 此外,虽未图示,但该实施例的离心泵10也能够构成为,如图4的实施例2所示地形成锥形引导面86,如图5的实施例3所示地形成向外径方向突出设置的突出设置部88。
[0210] 另外,也能够构成为,如图6的实施例4所示地形成覆盖部90,并且如图7的实施例5所示地形成引导突出设置部92,进一步如图8的实施例6所示地形成旋转滑动部94。
[0211]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上述实施例中,主体壳体34、上侧主体壳体36、下侧主体壳体48、叶片壳体68等的材质可以是金属制也可以是树脂制,根据用途来适当地选择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0212]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将吸入侧接头部件42、排出侧接头部件46的个数分别设为一个,但也能够将吸入侧接头部件42、排出侧接头部件46的个数设为多个等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0213]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214]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如下离心泵,用于使例如空调、冷冻机等的制冷剂循环回路所使用的制冷剂、用于发热的部件或设备等的冷却循环回路所使用的冷却水等流体在闭合回路内循环。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离心泵 2020-05-11 969
离心泵 2020-05-11 776
离心泵 2020-05-12 250
离心泵 2020-05-12 413
离心泵 2020-05-13 266
离心泵 2020-05-13 916
离心泵 2020-05-13 152
离心泵 2020-05-11 641
离心泵 2020-05-11 384
离心泵 2020-05-12 94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