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吸屏蔽

阅读:135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双吸屏蔽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吸 屏蔽 泵 ,涉及一种大流量、低扬程的双吸 屏蔽泵 。包括双吸泵、屏蔽 电机 ,双吸泵与屏蔽电机通过 法兰 连接,并做好密封;双吸泵泵体的出口装有出口法兰接有循环管A和循环管B,循环管A的另一端与泵盖相连通,循环管B的另一端与后泵盖相连通;泵体经出口法兰、循环管A、泵盖、泵体、出口法兰形成一个循环;泵体经出口法兰、循环管B、后泵盖、屏蔽电机、泵体、出口法兰形成一个循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使用方便、无 泄漏 、效率高、使用和维修成本低等优点,故属于一种集经济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新型双吸屏蔽泵。,下面是双吸屏蔽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双吸屏蔽;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吸泵、屏蔽电机,双吸泵与屏蔽电机通过法兰连接,并做好密封;双吸泵泵体(5)的出口装有出口法兰(7)接有循环管A(1)和循环管B(21),循环管A(1)的另一端与泵盖(2)相连通,循环管B(21)的另一端与后泵盖(20)相连通;泵体(5)经出口法兰(7)、循环管A(1)、泵盖(2)、泵体(5)、出口法兰(7)形成一个循环;泵体(5)经出口法兰(7)、循环管B(21)、后泵盖(20)、屏蔽电机、泵体(5)、出口法兰(7)形成一个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吸屏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电机包括前连接法兰(9)、前轴承座(8)、前轴套(10)、前轴承(11)、屏蔽电机壳体(12)、定子组件(13)、转子组件(14)、电机轴(15)、后轴承(16)、后轴套(17)、后轴承座(18)、副叶轮(19)、后泵盖(20);电机轴(15)加工有前、中、后三个轴承台,在中轴承台和后轴承台上分别装上前轴套(10)和前轴承(11)、在后轴台上装有后轴套(17)和后轴承(16);在前轴承(11)与后轴承(17)之间的电机轴(15)上装有转子组件(14),电机轴(15)插入到装有定子组件(13)的屏蔽电机壳体(12)内;前轴承(11)装在与前连接法兰(9)相连接的前轴承座(8)上;后轴承装在后轴承座(18)上,后轴承座(18)装在屏蔽电机壳体(12)与后泵盖(20)之间;在后轴承(16)与后泵盖(20)之间的电机轴(15)上装有副叶轮(19);电机轴(15)的前端深入到泵体(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吸屏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吸泵包括泵盖(2)、辅轴套(3)、辅轴承(4)、泵体(5)及叶轮(6);泵体(5)与屏蔽电机壳体(15)通过前连接法兰(9)相连接;电机轴(15)的前端伸入到泵体(5)中,并装有,叶轮(6);电机轴(15)的前轴台上装有辅轴套(3)和辅轴承(4),辅轴承(4)装于泵体(5)的辅轴承座上;泵体(5)的前端装有泵盖(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吸屏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A(1)及循环管B(21)与出口法兰(7)通过双向接头连接,双向接头上设置有节流孔。

说明书全文

双吸屏蔽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吸屏蔽泵,涉及一种大流量、低扬程的双吸屏蔽泵。

背景技术

[0002] 大流量泵,要求其叶轮进口直径较大,叶轮外径必须大于叶轮进口直径,所以其外径也就会比较大,当泵流量较大,又要求扬程很低时,就很难满足要求,有时应就会采用将扬程适当提高来使用,这样,配备的屏蔽电机功率就会加大,增加成本,使用单位还会浪费能源。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双吸屏蔽泵,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双吸屏蔽泵,从而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吸屏蔽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吸泵、屏蔽电机,双吸泵与屏蔽电机通过法兰连接,并做好密封;双吸泵泵体的出口装有出口法兰接有循环管A和循环管B,循环管A的另一端与泵盖相连通,循环管B的另一端与后泵盖相连通;泵体经出口法兰、循环管A、泵盖、泵体、出口法兰形成一个循环;泵体经出口法兰、循环管B、后泵盖、屏蔽电机、泵体、出口法兰形成一个循环。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屏蔽电机包括前连接法兰、前轴承座、前轴套、前轴承、屏蔽电机壳体、定子组件、转子组件、电机轴、后轴承、后轴套、后轴承座、副叶轮、后泵盖;电机轴加工有前、中、后三个轴承台,在中轴承台和后轴承台上分别装上前轴套和前轴承、在后轴台上装有后轴套和后轴承;在前轴承与后轴承之间的电机轴上装有转子组件,电机轴插入到装有定子组件的屏蔽电机壳体内;前轴承装在与前连接法兰相连接的前轴承座上;后轴承装在后轴承座上,后轴承座装在屏蔽电机壳体与后泵盖之间;在后轴承与后泵盖之间的电机轴上装有副叶轮;电机轴的前端深入到泵体内。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吸泵包括泵盖、辅轴套、辅轴承、泵体及叶轮;泵体与屏蔽电机壳体通过前连接法兰相连接;电机轴的前端伸入到泵体中,并装有,叶轮;电机轴的前轴台上装有辅轴套和辅轴承,辅轴承装于泵体的辅轴承座上;泵体的前端装有泵盖。
[0008] 循环管A及循环管B与出口法兰通过双向接头连接,双向接头上设置有节流孔。
[0009] 双吸屏蔽泵工作时,液体的流动方向如下:
[0010] 主流液体:泵体入口→叶轮→泵体出口
[0011] 循环液之一:泵体出口→循环管A→泵盖→辅轴承与辅轴套之间隙→叶轮入口,完成对轴承的冷却润滑。
[0012] 循环液之二:泵体出口→循环管B→后泵盖→副叶轮→后轴承座小孔→后轴承与后轴套之间隙→定、转子屏蔽套之间隙→前轴承与前轴套之间隙→叶轮入口,完成对轴承的冷却润滑及对电机的冷却。
[001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0014]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输送大流量、低扬程介质;
[0015] 2、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无泄漏、效率高;
[0016] 3、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吸叶轮,转子的轴向推几乎为零,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延长了屏蔽泵的检修周期,节省了使用、维修成本。
[0017]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使用方便、无泄漏、效率高、使用和维修成本低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
[0018] 本实用新型共有1幅附图,其中:
[0019] 附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0] 在图中:1、循环管A 2、泵盖 3、辅轴套 4、辅轴承 5、泵体 6、叶轮 7、出口法兰8、前轴承座 9、前连接法兰 10、前轴套 11、前轴承 12、屏蔽电机壳体 13、定子组件 14、转子组件 15、电机轴 16、后轴承 17、后轴套 18、后轴承座 19、副叶轮 20、后泵盖 21、循环管B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双吸屏蔽泵包括双吸泵、屏蔽电机,双吸泵与屏蔽电机通过法兰连接,并做好密封;双吸泵泵体5的出口装有出口法兰7接有循环管A1和循环管B21,循环管A1的另一端与泵盖2相连通,循环管B21的另一端与后泵盖20相连通;泵体5经出口法兰7、循环管A1、泵盖2、泵体5、出口法兰7形成一个循环;泵体5经出口法兰7、循环管B21、后泵盖20、屏蔽电机、泵体5、出口法兰7形成一个循环。
[0022] 屏蔽电机包括前连接法兰9、前轴承座8、前轴套10、前轴承11、屏蔽电机壳体12、定子组件13、转子组件14、电机轴15、后轴承16、后轴套17、后轴承座18、副叶轮19、后泵盖20;电机轴15加工有前、中、后三个轴承台,在中轴承台和后轴承台上分别装上前轴套10和前轴承11、在后轴台上装有后轴套17和后轴承16;在前轴承11与后轴承17之间的电机轴
15上装有转子组件14,电机轴15插入到装有定子组件13的屏蔽电机壳体12内;前轴承11装在与前连接法兰9相连接的前轴承座8上;后轴承装在后轴承座18上,后轴承座18装在屏蔽电机壳体12与后泵盖20之间;在后轴承16与后泵盖20之间的电机轴15上装有副叶轮19;电机轴15的前端深入到泵体5内。
[0023] 双吸泵包括泵盖2、辅轴套3、辅轴承4、泵体5及叶轮6;泵体5与屏蔽电机壳体15通过前连接法兰9相连接;电机轴15的前端伸入到泵体5中,并装有,叶轮6;电机轴15的前轴台上装有辅轴套3和辅轴承4,辅轴承4装于泵体5的辅轴承座上;泵体5的前端装有泵盖2。
[0024] 循环管A1及循环管B21与出口法兰7通过双向接头连接,双向接头上设置有节流孔。
[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