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齿轮 / 齿根圆 / 踏溜车

踏溜车

阅读:87发布:2022-06-15

专利汇可以提供踏溜车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可站立踩踏行使的踏溜车,它的结构是采用在 车身 架上的一端连接一踏 力 驱动机构,其中此踏力驱动机构是采用双踏杆结构作为力驱动机构,并且此踏力传动装置还与车身架后侧左端的 驱动轮 相连接,从而通过在踏力传动装置中的双踏杆上施加踏力后,就可以通过其带动车身架后侧左端的驱动轮转动,从而为整个车体提供行使动力的同时能够使双脚同时得到运动,由于采用了两级增速机构,从而提高了车体动力机构对于驱动力转换的使用效率,并且提升了车体整体的行使速度。,下面是踏溜车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 一种踏溜车,其包括:一车身架,一把杆,一踏驱动装置和一前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架包括:一前头管,一桥形架,一主架和一轴承座,所述桥形架一端固定连接着所述前头管,其另一端连接着所述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管体内设有轴承,其外表一侧一体连接着一主架,并且所述主架一末端处上设有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呈贯穿所述主架状,所述主架靠近末端的所述贯通孔处连接有一轴套管,所述轴套管向左侧伸出,所述轴套管内部通口呈贯通所述主架状,其中连接在所述桥形架一端上的所述前头管可转动连接着所述把杆,所述把杆包括:一手把部其位于所述把杆上部,一前叉其位于所述把杆下部,所述前叉与所述主架上连接有一所述前行装置,所述前行装置包括:一驱动轮,一个被动轮,一方向轮,一驱动轴,一后件,与一被动轴,所述驱动轮与所述驱动轴一末端呈固定链接;所述被动轮与所述被动轴的一末端利用轴承旋转连接,之后通过所述驱动轮上固定的所述驱动轴,插入所述主架上的所述轴套管中并从另一侧穿出,从而使其位于所述主架左侧,所述后件一端设有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上设有一孔,其中连接在所述被动轮上的所述被动轴穿过所述后件的所述第二构件上的所述孔,并利用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后件的外侧,之后利用所述后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架一末端,从而使所述被动轮可旋转固定在所述主架右侧,同时所述方向轮可旋转连接在所述把杆的所述前叉上,所述车身架上还连接着所述踏力驱动装置,所述踏力驱动装置包括:一踏力驱动机构,一传动增速机构,所述踏力驱动机构包括两驱动单元,其中每个驱动单元包括:一定位轴,其以一体构造方式连接在所述桥形架两侧,一踏杆,所述踏杆一末端旋转连接有一踏脚,其下侧一体各连接有一连接臂,所述的连接臂上利用销件旋转连接着一旋转臂,所述旋转臂两端各设有一轴承,所述位于车身架右侧的所述旋转臂的一端所述轴承孔上连接有一第二轴单元,所述第二轴单元包含:一第二中心连件,一第二轴端与一曲柄部,所述第二中心连件连接在所述曲柄部的一侧末端上,同时所述第二轴端连接在所述曲柄部另一侧与所述第二中心连件相反方向上的一末端上,所述第二轴端通过插入所述旋转臂一端所述轴承孔内形成旋转连接,从而使所述第二轴单元连接在所述旋转臂上,所述位于车身架左侧的所述连接臂的一端所述轴承孔上连接有第一轴单元,所述第一轴单元包括:一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一侧面中心位置上一体连接着,一第一中心连件,其中心位置设有一贯通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一中心连件的贯通连接口,其中通过利用所述第一中心连件从所述主架左侧插入所述轴承座内,从而通过所述轴承座内的轴承内孔与所述第一中心连件表面配合从而使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一中心连件一同达到与所述轴承座旋转连接状态,之后用所述第二轴单元上的所述第二中心连件,从所述主架右侧伸入所述轴承座内,与所述第一轴单元的所述第一中心连件的贯通连接口做固定链接,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轴单元与所述第二轴单元呈固定链接,并分别位于所述车身架上的所述轴承座的两侧,并同轴与所述轴承座呈可旋转连接状,之后所述第一链轮另一侧面上还连接有,一第一轴端,所述第一轴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链轮非中心位置,同时靠近所述第一链轮上轮齿齿根处,因此用所述第一轴端插入所述旋转臂上的所述轴承内孔进行连接,从而使所述旋转臂连接在所述第一轴单元上,之后通过在所述第一链轮轮齿上啮合连接有,一传动链,其呈封闭环形,其通过与所述第一链轮上的轮齿相互啮合从而可以使所述踏力驱动机构提供的的驱动力传导至所述传动增速机构上,所述传动增速机构包含:一齿飞轮,一齿轮与一第二链轮,所述齿飞轮具有单向带转,反向空转特性,其一侧面中心位置上设有一齿飞轮轴,并且所述齿飞轮轴可旋转连接在所述主架上后侧所述第一贯通孔中,并且所述齿飞轮轴一端固定连接着所述第二链轮,同时通过利用所述驱动轮上固定的所述驱动轴插入所述轴套管中并从另一侧穿出,并在该驱动轴穿出端上固定连接着所述齿轮,从而使所述驱动轮可旋转固定在所述主架左侧,并且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飞轮得以相互啮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溜车,其中所述踏力驱动机构中其各 个元件之间的定位关系,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踏溜车所述踏力驱动装置中当所述车身架左侧踏杆踩到 最底下时,此时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旋转臂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旋转臂与 所述第一轴端连接处中心点位置,所述轴承座的中心位置,上述三个 中点位置呈在一条直线"L"上,并且所述踏杆一端连接着所述定位 轴的中心点位置与所述旋转臂与所述第一轴端连接处中心点位置所 形成的一条直线"L1"与"L"之间的夹最佳角度"oc"为90度至 105度, ,同时当所述车身架右侧踏杆踩到最底,左侧的踏杆翘起时,此时 所述旋转臂与所述连接臂连接处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旋转臂与所述第 一轴端连接处的中心位置所形成的一直线"L2"与"L"之间所形成 的夹角"P"大于"90度"小于"150度",由此而形成的连接形态 能够使所述第一链轮呈单一方向旋转。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踏溜车,其中所述车身架上还包括:一 第三链轮,主架一端靠近所述轴承座处还设有一贯通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槽呈贯穿所述主架状,所述第三链4仑,通过一端带小轴的螺 栓与一螺帽对拧固定连接在所述贯通槽内,第三链轮可旋转套接在该 螺栓的小轴上,从而使所述第三链轮可旋转连接在所述主架上,并通 过所述第三链轮挤压并与通过与此处的传动链啮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溜车,其中所述把杆底部.的所述前叉,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前叉其呈弯曲状,同时所述方向轮与前叉连接处的中心点位置点"p4",必须较把杆旋转轴心线"L3"位置靠后。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 所述齿飞轮,与所述第三链轮的制作材料是采用高强度塑料材料制 成,同时所述第二链轮,所述齿轮,其材料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同时 依上所述的第一链轮,所述齿飞轮,所述第三链轮与所述传动链,所 述齿轮,采用金属与塑料材料啮合的形式。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踏溜车,其中所述把杆还包括: 一折叠 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折叠部设置在所述手把部与所述前叉之间,其通过连接 在所述折叠部上的 一折叠装置做分离与连接运动,从而使得所述手把 部与前叉相分离或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所述把杆。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踏溜车,其中所述把杆上还包含: 一刹 车部,所述刹车部连接在所述前叉上,所述刹车部还包含: 一刹车片, 其利用杠杆原理使其上部一支点通过销件旋转连接在所述前叉上,一固定片其固定在靠近所述刹车片上方的所述前叉上,并且其上 部设有一个小孔,之后通过在所述刹车片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剎车线, 所述刹车线一端穿过所述固定片上的小孔连接在一刹车把上,所述刹 车把安装在所述把杆上的所述手把部上,所述刹车片与所述固定片之 间的所述刹车线上套有一弹性元件,从而通过利用所述刹车把拉扯控 制所述刹车线,从而带动下部所述刹车片与所述方向轮做挤压摩擦, 并且通过所述弹性元件在刹车柄松开时使所述刹车片做回位运动。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踏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增速 机构由一传动链, 一第一链轮, 一第二链轮, 一齿飞轮, 一齿轮构成, 所述的第一链轮的轮齿数倍于所述第二链轮,通过传动链的啮合传 递,形成了一级增速,所述的齿飞轮与所述的第二链轮同轴,所述的 齿飞轮齿数数倍于所述的齿轮,所述的齿飞轮与所述的齿轮啮合,形 成二级增速,所述的齿轮固定在所述驱动轴的一端,所述驱动轴的另 一端固定连接一驱动轮,形成了驱动轮与所述齿轮的同轴,同转速。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踏溜车,其特征在于:其中与所述第一 链轮一体的所述第一中心连件一端孔呈非圆形的孔,在所述第 一链 轮的一端是圓形孔,而所述第二中心连件为非圆柱体的榫型体,由此 其可与所述第一中心连件的一端的榫孔相配合,所述第二中心连件的 中心有一螺紋孔,当所述第二中心连件上的榫型体与所述第二中心连 件一端的榫孔相榫时,从所述第一链轮一端的圆孔中穿入一螺栓,与 所述第二中心连件的中心螺紋孔对拧固定,使得所述第 一链4&和所述 曲柄部成为同轴的两个端面,从而使与所述所述第一链4仑固定一体的 所述第一轴端和与所述曲柄部固定一体的所述第二轴端成为曲轴上 的两个端点。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臂 是由两端各镶一轴承的高强度塑料材质制成,其形状呈8字状。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 被动轮,方向轮均为塑料轮毂的实心轮,所述驱动轮中间设有金属嵌 件,所述驱动轮是通过其中间的金属嵌件来和所述长轴作固定连接的,同时所述被动轮和所述方向轮中间各镶有两轴承。
1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踏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轮位 于车身架的右侧,所述被动轮中心的两个侧面各镶有一轴承,所述被 动轴的 一端穿入所述被动轮中心的两轴承内孔,所述被动轴的另 一端 带有螺牙,穿入所述车身架上所述后件并用螺母拧紧固定。
1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踏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件呈 L形的槽形件,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上设有一孔, 所述孔用于安装连接所述被动轮的所述被动轴,其中部与所述车身架 上所述主架的末端作固定连接,其左端与安装所述驱动轮的所述轴套 管的左端呈固定链接。
1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踏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链 轮,第二链轮与第三链轮,均为3分轮齿的链轮,与其啮合的所述传 动链为3分传动链条。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溜车,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两踏 杆的下方位置,和位于所述车身架的上部表面覆盖有一罩壳,其通过 小螺钉与所述车身架固定。

说明书全文

踏溜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溜板车,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双脚站立踩踏 提供动驱使车体行驶的 一种脚踏式踏溜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平也在逐渐的提高,越 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提倡健康环保生活的重要性,注重对自身身 体的锻炼,为了满足人们对于运动和娱乐的热爱与需求。

先煎有人发明出一种"滑板车,,,这种滑板车的主要结构是采用 在一个长踏板的一端连接有一个方向轮,方向轮上部还连接有一个把 杆,同时长踏板另一端连接有一个从动轮,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 用者一只脚支撑在踏板上,另一只脚向后猛蹬地面,依靠蹬力作为推 进力,驱使滑板车行使。

这种滑板车对于人体驱动力的转换使用率非常的低下,同时行使 时速也较慢,此外此类滑板车对于路况的依赖性较高,只.能够使用于 專交平坦的^各况。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创作者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认为需要有一种技术 手段来解决,并消除并改进先前技术中的种种缺陷,而设计出的一种 踏溜车。

其中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踏溜车,以 此来达到使使用者可以更好的依靠双脚踩踏力为踏溜车提供动力来源,让使用者的双脚同时得到相同运动量的运动,使之达到可以匀速 行使的目的,并且提高了踏溜车整体爬坡能力,与行使速度,满足了 不同环境与路况的适应需求,可以成为 一种适用于中短途路程的代步 交通工具。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踏溜车来说,要达到其目的的方法

是通过,提供一种踏溜车的驱动和传动技术方案,其包括: 一车身架, 一踏力驱动装置, 一前行装置, 一把杆, ..

其中通过利用在该车身架后侧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驱动轮,一 被动轮,之后通过利用所述把杆连接在车身架前端,并在其底部连接 有一方向轮,从而达到保持车身整体平衡与前行效果,并且能够通过 对把杆施加转动力的同时达到控制整个车身行使,确定方向的目的, 之后利用在车身架上连接着所述踏力驱动机构,其中此踏力驱动装置 是采用双踏杆结构作为力驱动机构,并且此踏力驱动装置还与车身架 后侧左端的驱动轮相连接,从而通过在踏力驱动装置中的双踏杆上施 加踏力后,就可以通过其带动车身架后侧左端的驱动轮转动,从而为 整个车体提供行使动力,达到了双脚同时运动的目的,由于采用了改

进过的力传动机构,从而提高了对于驱动力转换的使用效率,并且提 升了行使速度。以下将结合图示与详细描述,为了让审查员更加了解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踏溜车的结构示意图,是用来表达踏溜车具体结 构形态。'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踏溜车踏力驱动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用来进 一步表达图1中踏溜车的结构连接情况。

图3:是本实用新型踏溜车的侧视图,用来进一步表达图1中踏溜车 的整体结构形态。

图4a:是本实用新型踏溜车踏力驱动机构的形成原理与使用状态的 局部示意图。 • 图4b:是本实用新型踏溜车踏力驱动机构的形成原理与使用状态的 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踏溜车的防止侧翻把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籍图式说明本创作之内容,特色实施例,供审查人员对本 案有进一步的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a,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踏溜 车的较佳实施例,

首先请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包括: 一车身架'(l),. 一把杆 (2), —踏力驱动装置(3),和一前行装置(4)。

所述车身架(1)其包括: 一桥形架(11)其呈弧状管形,其一 端连接有一前头管(19),其另一端连接有一轴承座(13)所述轴承 座(13),呈贯通管状体,其管体内设有两轴承,其管体外表一侧连 接着一主架(12),所述主架(12)靠近一末端处平行设有第一贯通 孔(151),第二贯通孔(152),所述第一贯通孔(151)呈贯穿所述 主架(12)状,其内部镶有两轴承,此外所述主架(12)另一末端所述第二贯通孔(152 )处还连接一轴套管(16 ),所述轴套管(16 )呈管状向左侧一方伸展,其内部通口呈贯通所述主架(12)状,两端各镶有一个轴承。其中位于所述车身架的上部表面覆盖有一罩壳(5 ),其通过小螺钉与所述车身架(1)固定。

所述前行装置(4)包括: 一驱动轮(41), 一被动轮(44),一方向轮(42), 一驱动轴(43), 一后件(45), —被动轴(431),

所述驱动轮(41 ),所述被动轮(44 ),与所述方向轮(42 )均为塑料轮毂的实心轮,所述驱动轮(41)中间设有金属嵌件,所述驱动轮(41)是通过其中间的金属嵌件来和所述驱动轴(43)作固定连接的,同时所述被动轮(44)和所述方向轮(42)中间各镶有两轴承,

所述驱动4仑(41 )与所述驱动轴(43 ) —末端呈固定《连^接,所述被动轮(44 )利用镶嵌在其中心的轴承与所述被动轴利用镶嵌在其中心的轴承与所述被动轴(431)的一末端呈旋转连接,.之后通过利用连接在所述驱动轮上的所述驱动轴(43 )安装在所述主架(12 )上的轴套管(16 )中从而可以使所述驱动轮(41)可旋转固定在所述主架(12)左侧,所述后件(45)呈L形,其一端设有第一构件(453 ),第二构件(451),所述第二构件(451)上设有一孔(452 ),其中连接在所述被动轮(44 )上的所述被动轴(431)通过穿过所述后件(45 )的所述第二构件的所述孔(452 ),并利用螺母固定在所述后件(45)的所述第二构件(451) —侧上,之后利用所述后件(450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架(12 ) —末端,从而使所述被动轮(44 )可旋转固定在所述主架(12 )右侧,所述方向轮(42 )连接在所述把杆(2 )上,所述把杆(2)包括: 一手把部(21), —折叠部(22), —前叉(23 )与一刹车部(24 ),所述手把部(21 )设置在所迷把杆(2 )顶端用乎控制所述把杆(2 )旋转方向,所述前叉(23 )设置在所述把杆(2 )底部,所述折叠部(22 )设置在所述手把部(21 )与所述前叉(23 )之间,其通过在所述折叠部(22 )上安装一折叠铰链(221)使得所述手把部(21 )与所述前叉(23 )得以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把杆(2 ),同时其分离时还可以起到折叠功效,所述前叉(23 )可旋转连接着所述方向轮(42 ),所述刹车部(24 )连接在所述前叉(23 )上,所述刹车部(24)包含: 一刹车片(241),其利用杠杆原理使其上部一支点可旋转连接在所述前叉(24)上, 一固定片(242 )固定在靠近所述刹车片(241)上方,并且其上部设有一个小孔,之后通过在所述刹车片(241 )—端连接有一刹车线(243 ),所述刹车线(243 )一端穿过所述固定片(242 )上的小孔连接在一刹车把(244 )上,所述刹车片(241)与所述固定片(242 )之间的所述刹车线(243 )上套有一弹性元件(245 ),从而通过利用所述刹车把(244 )牵拉控制所述刹车线(243 )从而带动下部所述刹车片(241 )与所述方向轮(42 )做挤压摩擦从而阻止车体移动,并且通过所述弹簧(245 )在刹车把(244 )松开时使所述刹车片做回位运动, .

-之后通过所述把杆(2 )连接在所述前头管(19 )上,并形成可旋转连接,从而结合所述连接在位于所述主架(12 )左侧的所述驱动轮(41 )与右侧的所述被动轮(44 ),就可为所述车身架(1)提供平衡支点,同时起到前行效果,并且通过对所述手把部(21)施加旋转力时就可以带动所述前叉(23)上连接的所述方向轮(42) —同旋

转,从而可以达到自由操作整个车体行使方向的目的,'

所述踏力驱动装置(3)包括: 一踏力驱动机构(31), —传动增速机构(32),所述踏力驱动机构(31)包括两驱动单元(310),其中每个驱动单元(310)包括: 一定位轴(311),其以一体构造方式连接在所述桥形架(11)两侧,

一踏杆(312 )其呈杆状,其通过在所述踏杆(312 )的一端设有一贯通孔(3121),从而使得连接在所述桥形架(11)两侧的所述定位轴(311)可以插入所述贯通孔(3121 )中, -使各个所述iE喬杆(312 )分别套接到所述车身架(1)左右两侧并达到可旋转连接效果,同时也为所述踏杆(312 )做旋转定位,所述各个踏杆(312 )'另一末端连接有,' •

一踏脚(313 ),所述踏脚(313 )与所述踏杆(312 )利用螺栓连接在一起,呈可旋转自由连接状,所述的每个踏杆(312)下侧各垂直固定着,

一连接臂(314 ),所述连接臂(314 )下部各利用销件寸旋转连接着,

一旋转臂'(315 ),所述旋转臂(315 )具有第一旋转端(3151 )和第二旋转端(3152 ),并且所述旋转臂(315 )是由两端各镶一轴承的高强度塑料材质制成,其形状呈8字状, .

所述位于车身架(1)左侧的所述旋转臂(315 )具有第一旋转端(3151)和第二旋转端(5152),所述第二旋转端(3152)的孔内连接有,第一轴单元(317b),所述第一轴单元(317b)包括:第一中心连件(3161),第一链轮(3162),第一轴端(3171),所述第一轴端(3171) —体固定于所述的第一链轮(3162)的边缘轮齿的根部。

所述第一链轮(3162 ) —侧面中心位置上一体连接着,所述第一中心连件(3161)其中心位置设有贯通所述第一链轮(316)与所述第一中心连件(3161)的一贯通连接口 (3162),其中通过利用所述第一中心连件(3161 )从所述车身架(1 )上的所述轴承座(13)左侧方向插入所述轴承座(13 )内,从而通过所述轴承座(13 )内的轴承与所述第一中心连件(3161 )表面配合从而使所述第一链轮(316)与所述第一中心连件(3161) —同达到可旋转连接状态,

所述位于车身架(1)右侧的所述旋转臂(315 )的一端所述第二旋转端(3152)的内孔上连接有,

一第二轴单元(317a),其包含一第二轴端(3171,), 一第二中心连件.(3172)与一曲柄部(3173),所述第二轴端(3171,)连接在所述曲柄部(3173 )的一侧末端上,同时所述第二中心连件(3172 )连接在所述曲柄部(3173)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轴端(3171,)相反方向上的一末端上,其中通过所述第二轴端(3171,)插入所述旋转臂(315)的一端所述第二旋转端(3152)内,形成可旋转自由连接,之后通过利用所述第二中心连件(3172)伸入所述车身架(1)上右侧的所述轴承座(13)内,与所述第一中心连件(3161)'上的所述贯通连接口 ( 3162 )做固定链接,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轴单元(317a )与所述第一轴单元(317b)呈固定链接,并分别位于所述车身架(1)上的所述轴承座(13 )的左右两侧并同时与所述轴^R座(13 )呈可旋

转连接状,其中与所述第一链轮(316) —体的所述第一中心连件

(3161) —端孔呈非圆形的孔,在所述第一链轮(316)的一端是圆形孔,而所述第二中心连件(3172)为非圓柱体的榫型体,由此其可与所述第一中心连件(3161 ) —端的榫孔相配合,所述第二中心连件(3172)的中心有一螺紋孔,当所述第二中心连件(3172)的榫型体与所述第一中心连件(3161) —端的榫孔相榫时,从所述第一链轮

(316) —端的圓孔中穿入一螺栓,与所述第二中心连件(3172)的中心螺紋孔对拧固定,使得所述第一链轮(316 )和所述曲柄部(3173 )成为同轴的两个端面,从而使与所述所述第一链轮(316)固定一体的所述第一轴端(3171 )和与所述曲柄部(3173)固定一体的所述第二轴端(3171')成为曲轴上的两个端点。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所述第一轴端(3171),与所述第一链轮

(316)的这种特殊连接位置关系,与所述第二轴端(3171,)与曲柄部(317.3)的这种特殊连接位置关系,可以形成一种类似于所述曲轴的驱动功能,之后通过所述第一轴端(3171)插入所述车身架(1)左侧的所述旋转臂(315)的一端所述第二旋转端(3152)内孔进行可旋转连接,因此当所述第一轴单元(317b)与所述第二轴单元(317a)连接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差动现象,从而使其与所述第二轴单元

(3Ua )和所述第一轴单元(317b )相连接的各个所述踏杆(312 )之间可以形成交替运动的现象,为所述第一链轮(316)提供旋转动力,之后通过在所述第一链轮(316 )轮齿上连接有,.

16一传动链(319),其呈环形,其上部设有链齿,其中通过所述链

齿与所述第一链轮(316)上的轮齿相互啮合从而可以使所述踏力驱动机构(31)提供的的驱动力传导至所述传动增速机构(32)上,

所述传动增速机构(32 )包括: 一齿轮(323 ), —齿飞轮(322 ),一第二链轮(321 ),所述齿轮(323 )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轮(41 )上的所述驱动轴(43)的一末端处,从而使所述驱动轮可旋转固定在所述连接在主架(12 )上的轴套管(16 )的左侧并能防止其从所i^主架(12 )左侧脱出,所述齿轮(323 )与所述齿飞轮(322 )呈相互啮合状,

所述齿飞轮(322 ),其呈正向带转,反向空转特性,其一侧面中心位置上连接有一齿飞轮轴(3221 ),其中通过所述齿飞轮轴(3221 )从所述车身架(1 )右侧插入并穿过设在所述主架(12 )上的所述第一贯通孔(151)内的轴承内孔,并且从另一侧轴承内孔穿出固定连接着所述第二链轮(321 ),从而可以使所述齿飞轮(322 )与所述第二链轮(321)同轴连接并可旋转安装在所述的主架(12 )上,

所述第二链轮(321)上的齿数少于所述第一链轮(316 )上齿数,从而其通过所述传动链(319 )与所述第二链轮(321 )上部轮齿相互配合时可以提高比速传输效果,之后通过所述齿飞轮(322 )和所述齿轮(323 )之间旋转啮合,从而由此当所述踏力驱动机构(31)所提供的驱动力通过所述传动链(319 )传递至所述第二链轮(321)上时,可以通过第二链轮(321)带动与其同轴连接的所述齿飞轮(322 )转动,从而使得所述齿飞轮(322 )可以与所述齿轮(323 )啮合,由于

17所述齿轮(323 )与驱动轮(41)为同轴连接,并通过所述齿飞轮(322 )与所述齿轮(323 )之间齿比啮合达到增速效果,从而高比速驱使整个踏溜车前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釆用齿飞轮(322 )与所述齿轮(323 )啮合,因此当所述踏力驱动机构(31 )停止提供动力传动时,依靠惯性,此时的所述驱动轮(41)仍然会继续转动,并带动同轴连接的所述齿轮(323 )继续旋转,然而此处利用所述齿飞轮(322 )的自身特性,因此其可以与所述齿轮(323 )进行空转啮合,从而消除了反向传递旋转力至所述第二链轮(321)上的可能,保护了所述踏力驱动机构(31 )不被反向传递的旋转力破坏,并且也截断了传导至所述踏杆(312)上的力,保护了使用者的安全,同时依靠之前所述把杆(2 )控制所述方向轮(42)旋转方向,从而控制整个车体移动方向,完成整个踩踏行使功能。

所述主架(12 )—端靠近所述轴承座(13 )处还设有一贯通槽(14 ),所述贯竭槽(l4 )呈贯穿所述主架(l2 )状,其中通过提供一第三链轮(318),其一侧旋转连接有一螺栓,其通过利用此螺栓插入所述贯通槽(14)内并通过螺帽对拧固定,从而使所述第三链轮(318)可旋转连接在所述主架(12 )上,并通过所述第三链轮(318 )挤压并与通过与此处的所述传动链(319 )啮合,从而绷紧所述传动链(319 )防止其脱落,同时也可以移动所述第三链轮(318 )在所述贯通槽(14 )两端位置,从而达到调节所述传动链(319)松紧度的效果。并且所述的第"^链轮(316),第二链轮(321)与第三链轮(318),均为3分轮齿的链轮,与其啮合的所述传动链(319)为3分传动链条,请参阅图4a,图4b,所述踏溜车踏力驱动装置(31)中,当所述右侧踏杆(311 )翘起时,此时所述连接臂(314 )与所述疾转臂(315 )连接处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旋转臂(315)与所述第一轴端(3171)连接处中心位置,所述轴承座(13)的中心位置,上述三个中点位置呈在一条直线"L"上,并且所述踏杆(311) —端连接着的所述定位轴(311)的中心点位置与所述旋转臂(315)与所述第一轴端(3in)连接处中心位置所形成的一条直线"L1"与"L"之间的夹最佳角度"a"为90至105,由此角度所产生的配合结构能够很好的提供对踏力的传递效率,同时也符合人体最佳踩踏舒适角度,

此外当所述右侧踏杆(311)踩到最底,左侧踏杆(311)翘起时,此时所述连接臂(314 )与所述旋转臂(315 )连接处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旋转臂(315)与所述第一轴端(3171)连接处的中心位置所形成的一直线"L2"与"L"之间所形成的夹角"P" —定是大于"90度"小于"150度",由此而形成的连接形态能够使所述第一链轮(316)呈单一方向旋转。

所述第一链轮(316 ),所述齿飞轮(322 )与所述第三链轮(318 )的制作材料是采用塑料,尼龙塑料,树脂材料此类高强度轻质制成从而可以降低踏溜车整体重量的同时保持一定的使用强度需求,并且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所述第二链轮(321),所述齿轮(323 )由于其尺寸较小为了提高耐磨性能与寿命其材料采用,铅,不锈钢合金材料制成,由此当所述第一链轮(316),所述齿飞轮(322 ),所述第三链轮(318)与所述传动链(319),所述齿轮(323 )之间产生产生,从而达到一定的环保无噪音污染效果,使得使用者可以更加舒 适的使用。

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踏溜车的又一较佳实施例,所

述把杆('2 )底部的所述前叉(23,)呈向后弯曲状叉状,同时所述方 向轮(42)与所述前叉(23,)连接处的中心点位置点"p4",必须專支 所述把杆(2)整体轴心线"L3"位置靠后,因此当踏溜车左右转弯 时,由于所述前叉(23,)向后弯曲,所述方向轮(42)后靠,因此 此时所述方向轮(42 )左右转弯时的位置会向着转弯方向相反方靠近, 从而使得车体转弯时的重心偏向转弯方向,同时转弯时所形的离心力

却向着转弯方向的相反处,从而通过这种原理使得转弯时产生的离心 力与转弯'时所产生的重心偏向力达到平衡,从而有效的防止了踏溜车

转弯时侧翻的现象产生,从而消除了转弯时所会造成的安全隐患,极 大的保护了使用者的安全,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