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扣件 / 紧固件 / 铆钉 / 盲铆钉 / 心轴 / 轴头 / 同轴插头

同轴插头

阅读:594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同轴插头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的同轴插头能够对容易从同轴插座脱离的情况进行抑制。该同轴插头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外部导体部,其包含形成为从上侧俯视时在圆环状的一个 位置 设有切断部的形状的第1外部导体,以及从第1外部导体向下侧伸出的第1外部 端子 以及第2外部端子;以及第1中心导体部,其包含从上侧俯视时,设置于被第1外部导体包围的区域内的第1中心导体。上述第1外部端子以及上述第2外部端子从上侧俯视时在相对与第1线 正交 且通过上述第1外部导体的中心的第2线靠该切断部侧,以彼此隔着上述切断部的方式设置,其中,上述第1线连结上述中心和上述切断部。,下面是同轴插头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同轴插头,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外部导体部,其包含形成为从上侧俯视时在圆环状的一个位置设有切断部的形状的第1外部导体、以及从该第1外部导体向下侧伸出的第1外部端子以及第2外部端子;以及
第1中心导体部,其包含从上侧俯视时设置于被上述第1外部导体包围的区域内的第
1中心导体,
上述第1外部端子以及上述第2外部端子,从上侧俯视时在相对与第1线正交且通过上述第1外部导体的中心的第2线靠该切断部侧,以彼此隔着上述切断部的方式设置,其中,上述第1线连结上述中心和上述切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插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外部端子以及上述第2外部端子在从上述第1线延伸的方向俯视时,在第2线延伸的方向不从上述第1外部导体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轴插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外部端子从上侧俯视时,向从上述第1外部导体的中心朝向该第1外部端子与该第1外部导体的连接部分的方向延伸后,以向与上述第1线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弯曲,
上述第2外部端子从上侧俯视时,向从上述第1外部导体的中心朝向该第2外部端子与该第1外部导体的连接部分的方向延伸后,以向与上述第1线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插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中心导体部包含从上侧俯视时,向从上述第1外部导体的中心朝向上述切断部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的第3外部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插头,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4外部端子以及第5外部端子,它们从上述第1外部导体向下侧伸出,设置于从上侧俯视时相对上述第2线靠上述切断部侧的相反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插头,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切断部不设置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插头,其特征在于,
向上述第1外部导体插入同轴插座的筒状的第2外部导体,上述第1中心导体与上述同轴插座的第2中心导体连接。

说明书全文

同轴插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同轴插头,具体来说涉及具备形成为圆环状的外部导体的同轴插头,该外部导体上设置有在一个位置被切断的切断部。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现有的同轴插头,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同轴插头。图16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同轴插头510的外观立体图。
[0003] 如图16所示,同轴插头510具备外部导体部512、中心导体514a以及绝缘体516。外部导体部512包含外部导体512a以及外部端子512c、512d。此外,由于外部端子512c隐藏于外部导体512a而未图示。
[0004] 外部导体512a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外部端子512c、512d从外部导体512a的下侧伸出,从上侧俯视时,向远离外部导体512a的方向折弯,并且,隔着外部导体
512a对置。
[0005] 绝缘体516形成为具有彼此对置的一对边的板状,外部导体512a的下端与绝缘体516的上表面接触,并且,一对的外部端子512c、512d分别在一对边处与绝缘体516的下表面接触,由此绝缘体516被外部导体512从上下方向夹持。中心导体514a安装于绝缘体
516,并且,设置于被外部导体512a包围的区域内。
[0006] 在上述那样的同轴插头510安装同轴插座。具体而言,同轴插座具备形成为圆筒状的外部导体以及设置于外部导体的中心的中心导体。而且,同轴插座的外部导体被插入于同轴插头510的外部导体512a内。此时,同轴插头510的中心导体514a与同轴插座的中心导体连接。另外,外部导体512弹性变形使得设置于外部导体512a的狭缝稍稍扩张,外部导体512a压接于同轴插座的外部导体的外周面。由此,同轴插头510与同轴插座被固定。
[0007] 然而,同轴插头510中存在降低高度的需求。因此,外部导体512a的上下方向的高度逐渐降低。但是,若外部导体512a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变低,则外部导体512a的刚性降低。因此,无法利用足够的使外部导体512a压接于同轴插座的外部导体的外周面。结果,同轴插头510容易从同轴插座脱离。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181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对同轴插头容易从同轴插座脱离的情况进行抑制的同轴插头。
[0010]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同轴插头具备:第1外部导体部,其包含形成为从上侧俯视时在圆环状的一个位置设有切断部的形状的第1外部导体、以及从该第1外部导体向下侧伸出的第1外部端子以及第2外部端子;以及第1中心导体部,其包含从上侧俯视时设置于被上述第1外部导体包围的区域内的第1中心导体。上述第1外部端子以及上述第2外部端子,从上侧俯视时在相对与第1线正交且通过上述第1外部导体的中心的第2线靠该切断部侧,以彼此隔着上述切断部的方式设置,其中,上述第1线连结上述中心和上述切断部。
[0011]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同轴插头容易从同轴插座脱离的情况。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同轴插头10的外观立体图。
[0013] 图2是同轴插头10的外部导体部12的外观立体图。
[0014] 图3是从z轴方向俯视外部导体部12的图。
[0015] 图4是同轴插头10的中心导体部14的外观立体图。
[0016] 图5是同轴插头10的绝缘体16的外观立体图。
[0017]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同轴插座110的外观立体图。
[0018] 图7是同轴插座110的外部导体部112的外观立体图。
[0019] 图8是同轴插座110的中心导体部114的外观立体图。
[0020] 图9是同轴插座110的绝缘体116的外观立体图。
[0021] 图10是安装前的同轴插头10以及同轴插座110的剖视结构图。
[0022] 图11是安装后的同轴插头10以及同轴插座110的剖视结构图。
[0023] 图12是第1变形例的同轴插头10a的外观立体图。
[0024] 图13是从z轴方向俯视第1变形例的同轴插头10a的图。
[0025] 图14是第2变形例的同轴插头10b的外观立体图。
[0026] 图15是第2变形例的同轴插头10b的制造过程的外观立体图。
[0027] 图16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同轴插头510的外观立体图。
[0028] 附图标记
[0029] C…中心、L1,L2…直线、S…切断部、10,10a,10b…同轴插头、12…外部导体部、12a~12g…外部端子、14…中心导体部、14a…中心导体、14b…外部端子、16…绝缘体、
16a…基部、16b…突起、16c~16f…卡合部、110…同轴插座、112…外部导体部、112a…外部导体、112b~112d…外部端子、114…中心导体部、114a…中心导体、114b…外部端子、
116…绝缘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同轴插头进行说明。
[0031] (同轴插头的构成)
[0032] 首先,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同轴插头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同轴插头10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同轴插头10的外部导体部12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从z轴方向俯视外部导体部12的图。图4是同轴插头10的中心导体部14的外观立体图。图5是同轴插头10的绝缘体16的外观立体图。
[0033] 后述的同轴插座从下侧被安装于同轴插头10。即,使用同轴插头10时,同轴插头10以开口朝向下方的状态被使用。但是,为方便起见,将图1的上方做为铅垂方向的上方,图1的下方为铅垂方向的下方。而且,将图1的下方定义为z轴方向的正方向,将图1的上方定义为z轴方向的负方向。
[0034] 另外,同轴插头10从z轴方向俯视时为长方形。因此,将从z轴方向俯视同轴插头10时,同轴插头10的2边延伸的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正交。
[0035] 同轴插头10被安装于可挠性印刷电路基板那样的电路基板上,如图1以及图2所示,具备外部导体部12、中心导体部14以及绝缘体16。
[0036] 外部导体部12通过对具有导电性以及弹性的1张金属板(例如磷)进行冲裁加工以及弯曲加工而制作。另外,对外部导体部12实施镍、镀或者镀金。如图1至图3所示,外部导体部12包含外部导体12a以及外部端子12b~12f。如图1至图3所示,外部导体12a形成为沿z轴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
[0037] 另外,如图1至图3所示,外部导体12a形成为从z轴方向俯视时,在圆环状的一个位置设有切断部S的形状。切断部S在外部导体12a沿z轴方向延伸。另外,外部导体12a形成为在切断部S开口的结构,形成为所谓的C字型。以下,如图3所示,将从z轴方向俯视外部导体12a时的外部导体12a的中心称为中心C。另外,将连结中心C和切断部S的直线称为直线L1。此外,直线L1通过切断部S的中央。将通过中心C且与直线L1正交的直线称为直线L2。直线L1与y轴方向平行,直线L2与x轴方向平行。
[0038]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外部端子12b~12f与外部导体12a连接。外部端子12b~12f从外部导体12a向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伸出,并且,从z轴方向俯视时,向远离外部导体
12a的方向延伸。
[0039] 外部端子12b向外部导体12a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伸出并且向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折回。更详细而言,从z轴方向俯视时,外部端子12b在相对中心C靠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与外部导体12a连接,向从中心C朝向切断部S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即,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延伸。
[0040] 如图1至图3所示,外部端子12c,12d设置于从z轴方向俯视时相对直线L2靠切断部S侧的相反侧(即,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更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外部端子12c在从z轴方向俯视时以中心C作为中心使切断部S朝逆时针方向仅旋转135度的位置与外部导体12a连接。而且,外部端子12c向外部导体12a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伸出。另外,外部端子12c在从z轴方向俯视时,向从中心C朝向外部端子12c与外部导体12a的连接部分的方向延伸后,向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折弯。
[0041]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外部端子12d在从z轴方向俯视时以中心C作为中心使切断部S朝顺时针方向仅旋转135度的位置与外部导体12a连接。而且,外部端子12d向外部导体12a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伸出。另外,外部端子12d在从z轴方向俯视时,向从中心C朝向外部端子12d与外部导体12a的连接部分的方向延伸后,向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折弯。
[0042] 如图1至图3所示,外部端子12e,12f在从z轴方向俯视时隔着切断部S设置于相对直线L2靠切断部S侧(即,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更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外部端子12e在从z轴方向俯视时以中心C作为中心使切断部S朝逆时针方向仅旋转45度的位置与外部导体12a连接。而且,外部端子12e向外部导体12a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伸出。另外,外部端子12e在从z轴方向俯视时,向从中心C朝向外部端子12e与外部导体12a的连接部分的方向延伸后,向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折弯。
[0043]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外部端子12f在从z轴方向俯视时以中心C作为中心使切断部S朝顺时针方向仅旋转45度的位置与外部导体12a连接。而且,外部端子12f向外部导体12a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伸出。另外,外部端子12f在从z轴方向俯视时,向从中心C朝向外部端子12f与外部导体12a的连接部分的方向延伸后,向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折弯。
[0044] 如图3所示,上述那样构成的外部端子12c~12f在从直线L1延伸的方向(即y轴方向)俯视时,在直线L2延伸的方向(即x轴方向)不从外部导体12a突出。
[0045] 中心导体部14通过对1张金属板(例如磷青铜)进行冲裁加工以及折弯加工而制作。另外,对中心导体部14实施镀镍、镀银或者镀金。如图1以及图4所示,中心导体部14具备中心导体14a以及外部端子14b。
[0046] 如图1所示,中心导体14a设置于从z轴方向俯视时被外部导体12a包围的区域内(更详细而言为外部导体12a的中心C)。另外,如图4所示,中心导体14a形成为沿z轴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在中心导体14a设置3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狭缝。由此,中心导体14a能够向平方向稍稍地扩张。如图4所示,外部端子14b与中心导体14a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连接,并且,朝向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直线状地延伸。
[0047] 绝缘体16由树脂等绝缘性材料制作,如图5所示,包含基部16a、突起16b以及卡合部16c~16f。如图5所示,基部16a在从z轴方向俯视时为形成圆形的板状部件。另外,将基部16a的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主面称为上表面S1,将基部16a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主面称为下表面S2。
[0048] 突起16b相对基部16a设置于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相对基部16a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突出。
[0049] 卡合部16c~16f从z轴方向俯视时以基部16a为中心呈放射状地突出。更详细而言,卡合部16c从基部16a向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以及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卡合部16d从基部16a向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以及x轴方向的正方向侧延伸。卡合部16e从基部16a向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以及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卡合部16f从基部16a向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以及x轴方向的正方向侧延伸。
[0050] 中心导体部14安装于绝缘体16。更详细而言,如图1所示中心导体部14和绝缘体16通过嵌入成形而一体成形。由此,中心导体14a在基部16a的中心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突出。另外,中心导体部14的外部端子14b在突起16b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从绝缘体16向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伸出。
[0051] 另外,外部导体部12安装于绝缘体16。更详细而言,如图1所示,外部导体12a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与基部16a的上表面S1接触。另外,外部端子12c~12f分别与卡合部16c~16f卡合。更详细而言,外部端子12c从卡合部16c的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向卡合部16c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伸出。外部端子12d从卡合部16d的x轴方向的正方向侧向卡合部16d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伸出。外部端子12e从卡合部16e的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向卡合部16e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伸出。外部端子12f从卡合部16f的x轴方向的正方向侧向卡合部16f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伸出。另外,外部端子12b在卡合部16c和卡合部16d之间向绝缘体16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伸出。由此,绝缘体16相对外部导体12a设置于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
[0052] 另外,如图1所示,突起16b位于切断部S内。即,突起16b作为覆盖切断部S的盖部件发挥功能。但是,突起16b不与外部导体12a接触。即,突起16b与外部导体12a之间存在细微的间隙。由此,外部导体12a能够向其直径变小的方向发生细微的变形。
[0053] (同轴插座)
[0054]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安装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同轴插头10的同轴插座进行说明。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同轴插座110的外观立体图。图7是同轴插座110的外部导体部112的外观立体图。图8是同轴插座110的中心导体部114的外观立体图。图9是同轴插座110的绝缘体116的外观立体图。
[0055] 以下,在图6中,将绝缘体116的法线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将从z轴方向俯视时与绝缘体116的2边平行的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彼此正交。另外z轴方向为铅垂方向。
[0056] 但是,同轴插座110被从下侧安装于同轴插头10。即,使用同轴插座110时,同轴插座110以开口朝向上方的状态被使用。因此,令图6的上方为铅垂方向的上方,图6的下方为铅垂方向的下方。因此,将图6的上方定义为z轴方向的正方向,图6的下方定义为z轴方向的负方向。
[0057] 同轴插座110安装于可挠性印刷电路基板等电路基板上,如图6所示,具备外部导体部112、中心导体部114以及绝缘体116。
[0058] 外部导体部112通过对具有导电性以及弹性的1张金属板(例如磷青铜)进行冲裁加工以及弯曲加工而制作。另外,对外部导体部112实施镀镍、镀银或者镀金。如图6以及图7所示,外部导体部112包含外部导体112a以及外部端子112b~112d。如图6以及图7所示,外部导体112a形成为向z轴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
[0059] 外部端子112b~112d与外部导体112a连接,并且,设置于外部导体112a的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外部端子112b从外部导体112a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伸出,并且向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折回。外部端子112c从外部导体112a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伸出,并且向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折回。另外,外部端子112c从z轴方向俯视时为T字型。外部端子112d从外部导体112a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伸出,并且向x轴方向的正方向侧折回。另外,外部端子112d从z轴方向俯视时为T字型。
[0060] 中心导体部114通过对1张金属板(例如磷青铜)进行冲裁加工以及弯曲加工而制作。另外,对中心导体部114实施镀镍、镀银或者镀金。如图6以及图8所示,中心导体部114具备中心导体114a以及外部端子114b。
[0061] 如图6所示,中心导体114a设置为在外部导体112a的中心沿z轴方向延伸。即,中心导体114a从z轴方向俯视时被外部导体112a包围。而且,如图8所示,中心导体114a形成为沿z轴方向延伸的圆柱形。
[0062] 如图6所示,外部端子114b与中心导体114a的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连接,并且,向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如图8所示,外部端子114b从z轴方向俯视时隔着外部导体112a的中心与外部端子112b对置。
[0063] 绝缘体116由树脂等的绝缘性材料制作,如图6以及图9所示,从z轴方向俯视时为矩形。但是,在绝缘体116设置切口C4。切口C4通过除去绝缘体116的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边的中央部分而形成。
[0064] 外部导体部112、中心导体部114和绝缘体116通过嵌入成形而一体成形。由此,外部导体112a在绝缘体116的中央向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突出。另外,外部导体112a的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被绝缘体116覆盖。外部端子112b经由切口C4向绝缘体116外侧伸出。另外,外部端子112c、112d分别从绝缘体116的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边以及正方向侧的边向绝缘体116外侧伸出。另外,中心导体114a在被外部导体112a包围的区域内从绝缘体116向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突出。另外,外部端子114b从绝缘体116向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伸出。
[0065] (同轴插座向同轴插头的安装)
[0066] 以下,参照附图对同轴插座110向同轴插头10的安装进行说明。图10是安装前的同轴插头10以及同轴插座110的剖视结构图。图11是安装后的同轴插头10以及同轴插座110的剖视结构图。
[0067] 如图10所示,同轴插头10以外部导体12a的开口朝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状态被使用。而且,如图11所示,同轴插座110从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被安装于同轴插头10。具体而言,外部导体112a从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被插入外部导体12a。外部导体112a的外周面的直径被设计为比外部导体12a的内周面的直径稍大。因此,外部导体112a的外周面压接于外部导体12a的内周面,外部导体12a被外部导体112a向水平方向推动。即,外部导体12a被扩张为切断部S整体的宽度变大。而且,外部导体12a的内周面的凹凸与外部导体112a的外周面的凹凸卡合。由此,外部导体12a保持外部导体112a。使用时,外部导体12a、112a被保持在接地电位。
[0068] 另外,中心导体14a与中心导体114a连接。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中心导体114a被插入于圆筒形状的中心导体14a内。中心导体114a的外周面的直径被设计为比中心导体14a的内周面的直径稍大。因此,中心导体114a的外周面压接于中心导体14a的内周面,中心导体14a被中心导体114a推动为偏离水平方向。由此,中心导体14a保持中心导体114a。使用时,在中心导体14a,114a流过高频信号电流
[0069] (效果)
[0070]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同轴插头10,能够抑制同轴插头10容易从同轴插座11脱离的情况。更详细而言,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同轴插头510中,若实现降低高度,则外部导体512a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变低。但是,若外部导体512a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变低,则外部导体512a的刚性降低。因此,无法利用足够的力使外部导体512a压接于同轴插座的外部导体的外周面。结果,同轴插头510容易从同轴插座脱离。
[0071] 其中,在同轴插头10中,外部端子12e,12f通过焊接等被固定于电路基板的板面。因此,安装同轴插座110时,在外部导体12a中的外部端子12e,12f和切断部S之间的部分弹性变形。因此,如图1至图3所示,在同轴插头10中,外部端子12e,12f从z轴方向俯视时在相对直线L2靠切断部S侧以隔着切断部S的方式设置。由此,在外部导体12a中的外部端子12e,12f和切断部S之间的部分变短。因此,在外部导体12a中的外部端子12e,
12f和切断部S之间的部分难以发生弹性变形。结果,外部导体12a稳固地压接于外部导体
112a,能够抑制同轴插头10容易从同轴插座110脱离的情况。
[0072] 另外,能够在同轴插头10中实现小型化。更详细而言,如图1至图3所示,在同轴插头10中,外部端子12e,12f在从z轴方向俯视时在相对直线L2靠切断部S侧以隔着切断部S的方式设置。由此,如图3所示,外部端子12c,12d在从y轴方向俯视时不从外部导体12a突出。由此,能够使同轴插头10的x轴方向的宽度变小。另外,由于外部端子14b向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因此从y轴方向俯视时不从外部导体12a突出。因此,从这一观点来看,也能够使同轴插头10的x轴方向的宽度变小。
[0073] 另外,在同轴插头10中,外部导体12a通过外部端子12b~12f被固定于电路基板。由于外部端子12b~12f与外部导体12a连接,因此外部导体12a被固定于5个位置。另一方面,在同轴插头510中,外部导体512a被固定于3个位置。结果,同轴插头10的外部导体12a与同轴插头510的外部导体512a相比难以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同轴插头10容易从同轴插座110脱离的情况被抑制。
[0074] (第1变形例)
[0075]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1变形例的同轴插头10a进行说明。图12是第1变形例的同轴插头10a的外观立体图。图13是从z轴方向俯视第1变形例的同轴插头10a的图。
[0076] 同轴插头10a在外部导体部12代替外部端子12c,12d而具备外部端子12g的点上与同轴插头10不同。以下,以上述不同点为中心对同轴插头10a进行说明。
[0077] 外部端子12g从z轴方向俯视时为T字型。外部端子12g从外部导体12a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伸出,并且向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折回。
[0078] 以上那样构成的同轴插头10a也与同轴插头10相同,容易从同轴插座110脱离的情况被抑制。
[0079] (第2变形例)
[0080]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2变形例的同轴插头10b进行说明。图14是第2变形例的同轴插头10b的外观立体图。图15是第2变形例的同轴插头10b的制造过程的外观立体图。
[0081] 如图14所示,同轴插头10b在切断部S不设置间隙这点上与同轴插头10不同。这样,通过在切断部S不设置间隙能够抑制外部导体12a的内径变动。
[0082] 更详细而言,在将外部导体部12安装于绝缘体16时,如图15所示,通过从x轴方向的两侧向打开后的状态的外部端子12c~12f加压,使外部端子12c~12f埋入卡合部16c~16f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此时,对外部导体12a也施加力。但是,在同轴插头10b中,由于在切断部S不存在间隙,因此即使外部导体12a变形,切断部S的间隙的大小也不变动。因此,在同轴插头10b中,外部导体12a的内径变动的情况被抑制。
[0083] 另外,在同轴插头10b中,相比同轴插头10,在将外部导体部12安装于绝缘体16时外部导体12a的变形小。因此,对外部端子12c~12f施加的力不用于外部导体12a的变形,而用于外部端子12c~12f的变形。结果,外部端子12c~12f更可靠地变形。
[0084] (其他的实施方式)
[0085] 本发明的同轴插头不限定于上述同轴插头10,10a,10b,能够在其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0086]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同轴插头,特别在能够对同轴插头容易从同轴插座脱离的情况进行抑制的点上优良。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轴头式轴承座 2020-05-11 435
同轴连接器插头 2020-05-13 135
同轴连接器插头 2020-05-13 90
一种双头车主轴 2020-05-13 534
平行轴钻头 2020-05-11 812
五轴铣头 2020-05-11 545
双轴动力头 2020-05-12 810
挠性轴接头 2020-05-12 716
轴头带螺纹孔的转轴 2020-05-12 621
轴接头 2020-05-11 87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