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齿轮 / 齿轮 / 一种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

一种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

阅读:425发布:2021-09-1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外 齿轮 跨棒距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在检测台的背面设有支腿,在检测台的 正面 设有放置齿轮的检测工位,在检测工位处设有调整齿轮高度以便测量不同 位置 跨棒距的调整 垫片 ;在检测工位的正上方设有检测部件,在检测工位的正下方设有与检测部件配合 支撑 齿轮用的顶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测量可靠,节约了测量时间:每件检测时间不超过大约在30-40秒,提高了5-6倍的测量效率;此种设计以及去除了量棒磨损、千分尺磨损、放置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减少了测量过程的误差,达到准确测量的目的。,下面是一种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台,在检测台的背面设有支腿,在检测台的正面设有放置齿轮的检测工位,在检测工位处设有调整齿轮高度以便测量不同位置跨棒距的调整垫片,调整垫片通过紧固螺栓与检测工位处检测台固定相接,在调整垫片上设有与紧固螺栓的螺栓头配合的沉孔,在检测工位处检测台上设有与紧固螺栓螺纹杆配合的内螺纹;在检测工位的正上方设有检测部件,在检测工位的正下方设有与检测部件配合支撑齿轮用的顶杆,顶杆通过横向设置的下调节支架与检测台相接,所述检测部件包括百分表和与百分表配合的测量杆,测量杆通过横向设置的上调节支架与检测台相接,在检测工位一侧的检测台上设有上下布置的滑轨,所述上、下调节支架的一端均滑动安装在滑轨内;所述测量杆远离百分表的一端设置为测量头,在测量头处安装有测量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设置在调整垫片的中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包括与检测台背面上部固定相接的上支腿和与检测台背面下部固定相接的下支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腿的长度小于上支腿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下调节支架之间的滑轨内安装有向检测工位一侧延伸调整齿轮中心的对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包括外套筒和沿外套筒内壁滑动的内套杆,所述外套筒通过连接螺栓与上调节支架固定相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齿轮传动中,需保证齿轮副的侧隙,而侧隙受一对齿轮运行时的中心距以及每个齿轮的实际齿厚所控制,因此必须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控制齿轮的齿厚。控制齿轮齿厚的方法有几种,而跨棒距M值是反应齿轮分度圆齿厚的一项测量指标,因测量精度较高,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广泛。
[0003] 齿轮齿厚可通过测量齿厚及跨棒距等方式控制,具体测量方式如下:由于分度圆弧齿厚不便于测量,所以通常说的齿厚偏差是以分度圆弦齿厚来评定的。测量分度圆弦齿厚常用齿厚游标卡尺测量,其优点是携带方便、使用简便。由于弦齿厚测量以齿顶圆为基准,齿顶圆柱面的精确度和同心度将直接影响其测量结果,因此直接测量齿厚难以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采用量柱法测量齿轮的跨棒距来控制齿轮的齿厚,避免了定位误差,较测量齿厚灵敏度高,可测量高精度齿轮,因此,在齿轮测量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测量齿轮的跨棒距。
[0004] 目前,一般采用的是“量柱法”测量跨棒距,这种方法可以达到较准确的测量,但是也有一些局限性:现在零部件都是批量加工,采用量棒、外径千分尺测量就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因为每个零件都要放量棒,然后千分尺测量;每件要圆周分别测量3点,这样下来每件需要2-3分钟的测量时间,不适合大批生产检验过程的需求,也不能满足企业对高生产效率的要求,同时,这种测量方法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还会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确:如量棒磨损、千分尺磨损、放置位置等。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测量可靠,可广泛应用测量批量生产的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
[0006]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检测台,在检测台的背面设有支腿,在检测台的正面设有放置齿轮的检测工位,在检测工位处设有调整齿轮高度以便测量不同位置跨棒距的调整垫片,调整垫片通过紧固螺栓与检测工位处检测台固定相接,在调整垫片上设有与紧固螺栓的螺栓头配合的沉孔,在检测工位处检测台上设有与紧固螺栓螺纹杆配合的内螺纹;在检测工位的正上方设有检测部件,在检测工位的正下方设有与检测部件配合支撑齿轮用的顶杆,顶杆通过横向设置的下调节支架与检测台相接,所述检测部件包括百分表和与百分表配合的测量杆,测量杆通过横向设置的上调节支架与检测台相接,在检测工位一侧的检测台上设有上下布置的滑轨,所述上、下调节支架的一端均滑动安装在滑轨内;所述测量杆远离百分表的一端设置为测量头,在测量头处安装有测量球。
[0007]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沉孔设置在调整垫片的中心处。
[0008]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支腿包括与检测台背面上部固定相接的上支腿和与检测台背面下部固定相接的下支腿。
[0009]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下支腿的长度小于上支腿的长度。
[0010]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上、下调节支架之间的滑轨内安装有向检测工位一侧延伸调整齿轮中心的对心
[0011]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测量杆包括外套筒和沿外套筒内壁滑动的内套杆,所述外套筒通过连接螺栓与上调节支架固定相接。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测量可靠,节约了测量时间:每件检测时间不超过大约在30-40秒,提高了5-6倍的测量效率;此种设计以及去除了量棒磨损、千分尺磨损、放置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减少了测量过程的误差,达到准确测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在检测工位处调整垫片,可调整齿轮高度以便测量不同位置的跨棒距;利用滑动安装在滑轨内的上、下调节支架,可达到测量各种规格的同类型齿轮。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一种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8,在检测台的背面设有支腿,在检测台的正面设有放置齿轮的检测工位,在检测工位处设有调整齿轮高度以便测量不同位置跨棒距的调整垫片4,调整垫片4通过紧固螺栓与检测工位处检测台固定相接,在调整垫片上设有与紧固螺栓的螺栓头配合的沉孔,在检测工位处检测台上设有与紧固螺栓螺纹杆配合的内螺纹;在检测工位的正上方设有检测部件,在检测工位的正下方设有与检测部件配合支撑齿轮用的顶杆6,顶杆6通过横向设置的下调节支架5与检测台8相接,所述检测部件包括百分表1和与百分表1配合的测量杆2,测量杆2通过横向设置的上调节支架3与检测台8相接,在检测工位一侧的检测台上设有上下布置的滑轨7,所述上、下调节支架3、5的一端均滑动安装在滑轨7内;所述测量杆远离百分表的一端设置为测量头,在测量头处安装有测量钢球。所述上调节支架与下调节支架互相平行设置,滑轨与下调节支架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根据齿轮不同模数的要求,在测量齿轮时,需要更换不同直径的测量钢球,以保证接触到齿轮公法线处的位置,通过更换不同的测量钢球,通过调整滑轨可以达到各种规格的同类型齿轮,实现了检具的通用性;通过调节调整垫片的厚度,已达到测量不同位置的跨棒距;本实用新型为对比测量,通过标准样件将百分表指针按照跨棒距要求调为零,就可很方便测出加工件的跨棒距,这样,可方便直接读数,减少操作盒所需计算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0016] 所述沉孔设置在调整垫片4的中心处。所述支腿包括与检测台背面上部固定相接的上支腿11和与检测台背面下部固定相接的下支腿10;所述下支腿10的长度小于上支腿11的长度。在上、下调节支架之间的滑轨内安装有向检测工位一侧延伸调整齿轮中心的对心块9。利用对心块9使每次测量的位置相同,进一步保证待测齿轮其中心始终处于测量的中心处,所述测量杆包括外套筒和沿外套筒内壁滑动的内套杆,所述外套筒通过连接螺栓与上调节支架固定相接。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需将待检测齿轮放置在检测工位处,通过调节上、下调节支架分别将检测部件以及顶杆安装到合适位置,后再用对心块将齿轮的中心与检测中心重合即可。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齿轮 2020-05-12 54
齿轮轴 2020-05-12 691
一种齿轮 2020-05-12 414
一种齿轮 2020-05-13 978
齿轮装置 2020-05-11 113
一种齿轮 2020-05-11 869
一种齿轮 2020-05-11 684
齿轮 2020-05-11 107
齿轮箱 2020-05-11 657
降噪齿轮 2020-05-11 616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