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联轴器,法兰和接头 / 联轴器 / 一种带联轴器的伺服驱动马达

一种带联轴器的伺服驱动

阅读:757发布:2021-08-10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带联轴器的伺服驱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 联轴器 的伺服驱动 马 达,包括 电机 本体,电机本体的 转轴 上连接有固定联轴器,固定联轴器包括弹性段、 螺纹 段、锥套和 锁 紧圈,螺纹段一端固定在弹性段内部,弹性段与电机本体的转轴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螺纹段另一端连接有锁紧圈,弹性段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弧形槽,螺纹段的内表面设置为向锁紧圈端逐级变大的圆锥面,螺纹段的外圆面上设置有 外螺纹 ,锁紧圈与螺纹段之间设置有锥套,锥套的一端与锁紧圈的内端面相 接触 ,锥套的另一端与弹性段的圆锥面相接触。该带联轴器的伺服驱动马达方便随时中断和传输与负载之间的动 力 ,方便电机移动,便于控制,适合应用于自动化行业。,下面是一种带联轴器的伺服驱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带联轴器的伺服驱动达,包括电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的转轴上连接有固定联轴器,所述固定联轴器包括弹性段和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一端固定在弹性段内部,所述弹性段与螺纹段连接处设有台阶,所述弹性段与电机本体的转轴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段另一端连接有紧圈,所述弹性段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螺纹段的内表面设置为向锁紧圈端逐级变大的圆锥面,所述螺纹段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锁紧圈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螺纹段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锁紧圈与螺纹段之间设置有锥套,所述锥套的一端与锁紧圈的内端面相接触,所述锥套的另一端与弹性段的圆锥面相接触,所述锥套中心位置设置有供传动轴通过的通孔以及供传动轴上传动键通过的通槽,所述锁紧圈中心位置设置有供传动轴通过的通孔且通孔直径大于锥套中心通孔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联轴器的伺服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包括转子芯,所述转子铁芯上设置有计数齿圈,所述计数齿圈上相对应设置有光电计数器,所述光电计数器通过信号线与电机编码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联轴器的伺服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材料为尼龙材料,所述锥套中心的通槽宽度大于传动轴的传动键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联轴器的伺服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与锁紧圈固定配合端设置有环形凸起。

说明书全文

一种带联轴器的伺服驱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驱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带联轴器的伺服驱动马达。

背景技术

[0002] 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因此伺服驱动器和联轴器一起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中,尤其自动化行业中,现有技术中伺服驱动器和联轴器都是分别装配的,这样在实现自动化配合时,还需要及时的更换电机上的连轴器,再重新装配,这样就会造成自动化程度低,且不适用于电机需要随运动装置一起运动的场合。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定心的带联轴器的伺服驱动马达。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带联轴器的伺服驱动马达,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转轴上连接有固定联轴器,所述固定联轴器包括弹性段、螺纹段、锥套和紧圈,所述螺纹段一端固定在弹性段内部,所述弹性段与螺纹段连接处设有台阶,所述弹性段与电机本体的转轴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段另一端连接有锁紧圈,所述弹性段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螺纹段的内表面设置为向锁紧圈端逐级变大的圆锥面,所述螺纹段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锁紧圈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螺纹段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锁紧圈与螺纹段之间设置有锥套,所述锥套的一端与锁紧圈的内端面相接触,所述锥套的另一端与弹性段的圆锥面相接触,所述锥套中心位置设置有供传动轴通过的通孔以及供传动轴上传动键通过的通槽,所述锁紧圈中心位置设置有供传动轴通过的通孔且通孔直径大于锥套中心通孔的直径。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本体包括转子芯,所述转子铁芯上设置有计数齿圈,所述计数齿圈上相对应设置有光电计数器,所述光电计数器通过信号线与电机编码器相连接。
[0007] 进一步地,所述锥套材料为尼龙材料,所述锥套中心的通槽宽度大于传动轴的传动键宽度。
[0008] 进一步地,所述锥套与锁紧圈固定配合端设置有环形凸起。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电机在运转过程中,输出的动能够自动锁紧负载输入的传动轴,且能够保证电机轴与负载输入的传动轴的同轴度要求,还能够自动脱去电机动力输入,使得电机带固定联轴器一起及时退出负载输入的传动轴。附图说明
[001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联轴器的伺服驱动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联轴器的侧视图;
[0013]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锥套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5] 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带联轴器的伺服驱动马达,包括电机本体1,电机本体1的转轴11上连接有固定联轴器2,固定联轴器2包括弹性段21和螺纹段22,螺纹段22一端固定在弹性段21内部,弹性段21与螺纹段22连接处设有台阶23,该台阶23可以起到限位作用,弹性段21与电机本体1的转轴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螺纹段22另一端连接有锁紧圈24,弹性段21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弧形槽25,螺纹段22的内表面设置为向锁紧圈24端逐级变大的圆锥面,螺纹段22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外螺纹,锁紧圈24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螺纹段22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锁紧圈24与螺纹段22之间设置有锥套26,锥套26的一端与锁紧圈24内端面相接触,锥套26的另一端与弹性段21的圆锥面相接触,锥套26中心位置设置有供传动轴通过的通孔以及供传动轴上传动键通过的通槽261,锁紧圈24中心位置设置有供传动轴通过的通孔且通孔直径大于锥套26中心通孔的直径。
[0016]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本体1包括转子铁芯12,转子铁芯12上设置有计数齿圈13,计数齿圈13上相对应设置有光电计数器14,光电计数器14通过信号线与电机编码器相连接,方便电机在运转时通过编码器精确自动控制所转圈数、所转的角度以及自动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信号和电机输出延迟信号,这样就能够精确控制负载的传动轴脱出固定联轴器2;锥套26材料为尼龙材料,锥套26中心的通槽261宽度大于传动轴的传动键宽度,方便负载的传动轴的脱出,且尼龙材料方便锥套26的滑入与滑出;锥套26与锁紧圈24固定配合端设置有环形凸起262,增加配合端的接触面积,增加接触应力,当环形凸起262抵住弹性联轴器的端面时,能够起到对锁紧圈24限位的作用;的弧形槽25高度为0.5-2mm,且弧形槽25半径大于弹性段21外圆面半径且小于外圆面直径的3/5,弹性效果更好,能够给很小幅度的变化,对负载传动轴和电机轴在运转时同轴度调节起到很好的效果。
[0017] 负载的传动轴通过锁紧圈24中心的通孔,置于锥套26内,负载的传动轴的传动键位于锥套26上的通槽261内,电机运转,带动螺纹段22旋转,带动锁紧圈24锁紧锥套26,锥套26相电机方向压入,锁紧负载的传动轴,完成动力传输过程,同时电机接受负载运转信号,记录所转圈数,当需要移动电机到既定场合工作时,控制电机反转,锁紧圈24带动推套向相反方向运动,负载的传动轴脱出,同时电机接受负载停转信号和记录所转圈数,停止工作,在外力作用,使得负载的传动轴彻底脱出锁紧圈24,电机技术到下一工位进行工作,电机可以根据所转圈数进行调控或者补偿,以确定负载的传动轴充分与电机轴断开动力传输,以便电机继续进行下一步工作。
[0018]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带涨套蛇簧联轴器 2020-05-13 19
高弹联轴器 2020-05-11 308
弹性联轴器 2020-05-11 425
鼓形齿联轴器 2020-05-12 661
磁性联轴器 2020-05-11 584
一种低速联轴器 2020-05-13 754
一种锁紧联轴器 2020-05-13 740
可拆装联轴器 2020-05-13 472
一种膜片联轴器 2020-05-13 102
联轴器 2020-05-11 95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