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单位和数量 / 比吸收率 / 层压装置及层压方法

层压装置及层压方法

阅读:366发布:2022-03-12

专利汇可以提供层压装置及层压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提供一种对被记录介质的 层压 处理之后无需进行端缘处理,能够圆满地完成层压处理的层压装置及层压方法。本 发明 使尺寸大于被记录介质的层压材 覆盖 、重叠于该被记录介质来进行加 热压 接,使从被记录介质露出部分的层压层转印到被配置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相 反面 一侧的被转印手段,若使被转印手段向被记录介质的相反面侧分离,则层压层被拉入向被记录介质的相反面侧,其结果是,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形成的层压层的端缘形成为沿着被记录介质的端缘的美观的结构。,下面是层压装置及层压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层压装置,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形成层压层,其特征在 于,被构成为:
具有压接部,所述压接部使尺寸大于被记录介质的层压材覆盖、重叠 于该被记录介质来进行加热压接,
且使从被记录介质露出部分的层压层转印到被配置于被记录介质的 记录面的相反面一侧的被转印手段,
具有使紧贴有层压层的被记录介质及被转印手段相对地分开的分离 部,以使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相反侧的面与被转印手段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被转印手段是下部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压接部由加热压接被记录介质并进行搬送的一对搬送部件构成, 并且所述被转印手段,是该一对搬送部件中的在被搬送的被记录介质的记 录面侧的相反面一侧配置的搬送部件,是在加热压接时转印层压层的转印 搬送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转印搬送部件是辊子部件或带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具有除去手段,所述除去手段用于除去被转印到所述转印搬送部件的 层压层。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转印搬送部件可拆装地设置于所述压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层压材是薄板状的基材可剥离地层叠于层压层的结构,而且,具 有剥离部,所述剥离部使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处于紧贴状态的层压层及 基材相对分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在层压了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状态,层压层对记录面的紧贴 被设定为大于对基材的紧贴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被转印手段是薄膜,层压材及被转印手段被切割为大于被记录介 质的片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被转印到所述被转印手段的层压层的转印宽度为3mm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在所述压接部(第一压接部)之外,还具有进行再次的加热压接的第 二压接部。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具有对剥离了基材的层压材进行再次的加热压接的第二压接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压接部的加热温度及/或压接力被设定为:小于所述压接部 (第一压接部)的加热温度及/或压接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压接部(第一压接部)及/或所述第二压接部,由产生压接作用的 辊子对构成,该辊子对中的、至少作用于层压层的一侧的辊子是由在硬质 的辊子的表面具有软质层的辊子构成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压接部(第一压接部)及/或所述第二压接部,由产生压接作用的 辊子对构成,该辊子对中的、至少一方的辊子被构成为,外径随着从轴心 方向的大致中央部朝向两端而缩小从而形成为鼓状,并且因力的作用而弹 性变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压接部(第一压接部)及/或所述第二压接部,作为产生压接作用 的一对压接手段中的、作用于层压层的一侧的压接手段,采用作用面具有 凹凸的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具有向所述压接部供给被记录介质的被记录介质供给部,该被记录介 质供给部被构成为,能够以在朝向压接部先行的被记录介质与后续的被记 录介质之间空出规定的间隔的方式供给被记录介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具有:被记录介质供给部,其向所述压接部供给被记录介质;和层压 材供给部,其沿一方向供给层压材,所述层压材被设定为,一方向的长度 比被记录介质的一方向的长度长、且与一方向垂直的另一方向的长度比被 记录介质的与一方向垂直的另一方向的长度长,被记录介质供给部被构成 为,能够以朝向压接部先行的被记录介质与后续的被记录介质在供给方向 大致密接的方式供给被记录介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具有:被记录介质供给部,其向所述压接部供给被记录介质;和层压 材供给部,其供给层压材,所述层压材被设定为,一方向的长度比被记录 介质的一方向的长度长、且与一方向垂直的另一方向的长度与被记录介质 的与一方向垂直的另一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被记录介质供给部或层压材 供给部被构成为,能够以层压材的另一方向的两端与被记录介质的另一方 向的两端大致一致的方式供给被记录介质或层压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层压材供给部具有可供给压接部地贮留层压材的贮留手段,该贮 留手段被构成为,为了对应于从被记录介质供给部供给的被记录介质的尺 寸,能够与贮留了另一方向的长度对应于被记录介质的另一方向的长度的 层压材的其他贮留手段进行更换。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贮留手段是由卷绕为滚筒状的一方向枢轴支承长条的层压材的 支架构成的。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被记录介质供给部及所述层压材供给部被构成为,能够以层压材 及被记录介质的一方向成为供给方向的方式朝向压接部进行供给,为了限 制层压材及被记录介质向另一方向的移动,至少在压接部的上游侧具有限 制导板,所述限制导板对层压材及被记录介质的另一方向的两端进行引 导。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压接部由加热压接被记录介质并进行搬送的一对搬送部件构成, 而且具有预热部,所述预热部在加热压接之前,对层压材及下部薄膜中的 至少一方进行预热。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一对搬送部件中至少一方的搬送部件,是为了加热压接而被加热 并且为了搬送而表面移动的辊子部件或带部件,在该辊子部件或带部件侧 配置的层压材或者下部薄膜、或层压材及下部薄膜中的至少一方被构成 为,为了在辊子部件或带部件的表面移动方向、在加热压接的位置的上游 侧能够得到规定宽度的预热区域,而通过部分地被卷绕于辊子部件或带部 件,从而在预热区域内被预热。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还具有自由辊子,其对应于所述搬送部件中的被加热的部件,旋转自 由地被配置在能够受到来自该被加热的部件的热的影响的区域内,在该被 加热的部件侧配置的层压材或者下部薄膜、或层压材及下部薄膜中的至少 一方被构成为,在加热压接之前,通过被卷绕于自由辊子,被受到来自被 加热的部件的热的影响的自由辊子进一步预热。
2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压接部被构成为,其由加热压接被记录介质并进行搬送的一对搬 送部件构成,具有形成为被配置在该一对搬送部件的搬送方向上游侧、且 被加热的结构的自由辊子,层压材及/或下部薄膜被构成为,在加热压接之 前被卷绕于自由辊子。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一对搬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搬送部件是为了加热压接而被加 热的结构,并且所述自由辊子被构成为,通过被配置在能够受到来自该搬 送部件的热的影响的区域内而被加热。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自由辊子被构成为,在辊子主体的表面具有热吸收率高于该辊子 主体的表层。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分离部,在由所述压接部进行加热压接之后经过规定时间,然后 使紧贴有层压层的被记录介质及被转印手段相对分开。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具有强制冷却手段,所述强制冷却手段对通过在所述压接部的加热压 接而形成的层叠体进行冷却。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具有搬送路径,所述搬送路径用于搬送通过在所述压接部的加热压接 而形成的层叠体,该搬送路径被引导层叠体的导向体划分,该导向体具有 散热性而构成所述强制冷却手段。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具有导向体,所述导向体被设置于所述分离部的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 分的分离位置的上游侧,在分离位置的上游侧限制层压部分及非层压部分 的向与一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具有导向体,所述导向体对应于所述分离部的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 的分离位置及其附近位置而被设置,在分离位置及其附近位置,限制层压 部分向相对于在该分离位置的下游侧移动的非层压部分的移动方向的相 反侧的移动。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具有导向体,所述导向体以跨越所述分离部的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 的分离位置的方式,从该分离位置的上游侧到下游侧地被设置,在分离位 置的上游侧限制层压部分及非层压部分的向与一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 并且在分离位置及其附近位置,限制层压部分向相对于在该分离位置的下 游侧移动的非层压部分的移动方向的相反侧的移动。
3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被构成为,所述被转印手段的分离在剥离了基材之后进行。
3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被构成为,所述基材的剥离在分离了被转印手段之后进行。
3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被构成为,所述被转印手段的分离及基材的剥离大致同时地进行。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被构成为,在所述被转印手段的分开方向的被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及后 端侧中的至少前端侧,分离速度变慢。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是在所述被记录介质的搬送过程进行加热压接及分离的层压装置,被 构成为,通过暂时地降低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减慢被记录介质的前端 侧及后端侧的被转印手段的分离速度。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在所述被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的分离点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的规定位 置配置传感器,为了切换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所述传感器检测被记录 介质的前端及后端。
4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被构成为,在所述基材的剥离方向的被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及后端侧中 的至少前端侧,剥离速度变慢。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是在所述被记录介质的搬送过程中进行加热压接及剥离的层压装置, 被构成为通过暂时降低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减慢被记录介质的前端侧 及后端侧的基材的剥离速度。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在所述被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的剥离点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的规定位 置配置传感器,为了切换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所述传感器检测被记录 介质的前端及后端。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被转印手段是薄板状的被转印材,所述分离部被构成为,使被转 印材相对于被记录介质向倾斜方向分开。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是在搬送所述被记录介质、所述层压材及所述被转印材的状态下进行 加热压接、转印及分开的层压装置,被构成为,相对于搬送方向倾斜地供 给被记录介质,并且使被转印材向与搬送方向平行的方向分开。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是在搬送所述被记录介质、所述层压材及所述被转印材的状态下进行 加热压接、转印及分开的层压装置,被构成为,相对于搬送方向平行地供 给被记录介质,并且使被转印材向相对于搬送方向倾斜的方向分开。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分开是经由长条的分离导向体进行的,所述分离导向体沿着搬送 方向的宽度方向配置,且具有相对于该搬送方向的宽度方向倾斜的端缘。
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被转印手段是薄板状的被转印材,所述分离部被构成为,经由沿 着搬送方向的宽度方向配置的长条的分离导向体,使被转印材向被记录介 质的记录面的相反面一侧分离,而且,该分离导向体的端缘形成为非直线 状。
4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在所述分离部,在被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 相反侧的面和被转印手段分开的分开位置的下游侧附近,设置导向部件, 该导向部件是以如下状态被配置的,即:至少上游侧端部从该导向部件的 上游侧的被记录介质的搬送路径向被转印手段的分开方向变位。
5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在所述分离部,在被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上,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 的相反侧的面和被转印手段分开的分开位置的下游侧附近,设置导向部 件,所述导向部件具有在搬送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向面、和从该第一导向 面的分开位置侧向记录面的相反面侧并以相对于该第一导向面呈钝地 倾斜的第二导向面,该导向部件是以如下状态被配置的,即:第二导向面 的上游侧端部从该导向部件的上游侧的被记录介质的搬送路径向被转印 手段的分开方向变位。
5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具有层压材供给部,所述层压材供给部从滚筒作为连续薄板地向被记 录介质的记录面上供给基材可剥离地被层叠于层压层的层压材,该层压材 供给部的层压材的滚筒采用的是层压层被朝向内侧卷绕的滚筒。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具有:剥离部,其从层压材的层压层剥离基材;和回收部,其使层叠 有层压层的一侧朝向内侧地滚筒状卷取并回收被剥离的基材。
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具有连续地供给长条的层压材的层压材供给部,所述压接部可转换压 接的状态/不压接的状态而构成,只有以不压接的状态供给的层压材的规定 进给长度部分可拉回到层压材供给部而构成。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被转印手段是长条的下部薄膜,具有连续地供给该下部薄膜的下 部薄膜供给部,并被构成为,随着层压材的拉回,向下部薄膜供给部只能 够拉回:在不压接的状态下供给的下部薄膜的规定进给长度部分。
5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被构成为,在不压接的状态下,压接部与被供给的层压材不接触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具有辊子,所述辊子被配置在所述层压材供给部与所述压接部之间, 在该压接部不压接的状态下,限制为该压接部与被供给的层压材不接触。
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是在框体内内置所述压接部、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形成层压层的 层压装置,框体被开闭自由地构成,并且为了限制压接部的温度在规定的 设定值以上成为开状态而具有定手段。
58.一种层压方法,是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在被记录介质 的记录面上形成层压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尺寸大于被记录介质的层压材覆盖、重叠于该被记录介质来进行加 热压接,
且使从被记录介质露出部分的层压层转印到被配置于被记录介质的 记录面的相反面一侧的被转印手段,
为了切开:层压层和记录面紧贴了的层压部分、与层压层与被转印手 段紧贴了的非层压部分,使被转印手段向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相反面一 侧分开地进行分离。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层压方法,其中,
采用薄板状的基材可剥离地层叠于层压层的层压材,从加热压接了的 层压材的层压层剥离基材。
60.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层压方法,其中,
被转印到所述被转印手段的层压层的转印宽度为3mm以上。
61.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层压方法,其中,
在所述加热压接后进行再次的加热压接。
62.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层压方法,其中,
在从加热压接了的层压材的层压层剥离了基材之后,进行再次的加热 压接。
63.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层压方法,其中,
在先行的被记录介质与后续的被记录介质之间空出规定的间隔,顺次 供给多个被记录介质,并进行加热压接。
64.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层压方法,其中,
采用如下的层压材,即、所述层压材被设定为:一方向的长度比被记 录介质的一方向的长度长、且与一方向垂直的另一方向的长度比被记录介 质的与一方向垂直的另一方向的长度长,
使先行的被记录介质与后续的被记录介质大致密接,沿一方向供给被 记录介质及层压材,并进行加热压接。
65.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层压方法,其中,
采用如下的层压材,即、所述层压材被设定为:一方向的长度比被记 录介质的一方向的长度长、且与一方向垂直的另一方向的长度与被记录介 质的与一方向垂直的另一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
使层压材的另一方向的两端与被记录介质的另一方向的两端大致一 致,供给被记录介质及层压材,并进行加热压接。
66.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层压方法,其中,
作为被转印手段采用下部薄膜,在加热压接之前,对层压材及下部薄 膜中的至少一方进行预热。
67.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层压方法,其中,
在加热压接后经过规定时间,然后分离被转印手段。
68.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层压方法,其中,
在基材的剥离工序之后进行被转印手段的分离工序。
69.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层压方法,其中,
在被转印手段的分离工序之后进行基材的剥离工序。
7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层压方法,其中,
大致同时地进行被转印手段的分离工序及基材的剥离工序。
71.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层压方法,其中,
在被转印手段的分开方向的被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及后端侧中的至少 前端侧,减慢分离速度。
72.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层压方法,其中,
在基材的剥离方向的被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及后端侧中的至少前端侧, 减慢剥离速度。
73.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层压方法,其中,
作为所述被转印手段采用薄板状的被转印材,使被转印材相对于被记 录介质向倾斜方向分开。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在记录有图像的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形成层压 (laminate)层的层压装置及层压方法

背景技术

所谓喷墨记录方式或热转印记录方式的记录方式,对其记录装置(打 印机)或被记录介质施加各种改良以来,结果是能够获得与盐(silver salt)彩色照片相媲美的图像质量,近年,多用作对由数码相机、数码摄 像机、扫描仪等获取的图像信息或计算机中的电子图像信息进行硬拷贝的 技术。
此外,在这些记录方式中,以保护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并赋予持续的 耐久性、以及提高记录面的光泽度和平滑度等并进一步提高图像品质为目 的,图像记录后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层压层压层的技术也广为所知。
作为层压到记录面上所使用的装置,存在下述层压装置:向记录面上 供给由基材、和可剥离地形成在该基材上的层压层构成的层压材,对层叠 的被记录介质及层压材进行加热压接,由此,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转 印了层压层之后,从层压层剥离基材(专利文献1)。
然而,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层压装置,每次替换为宽度尺寸不 同的被记录介质,都必须替换为适当的宽度尺寸的层压材,另外,若想省 去该更换的工夫,则使宽度尺寸比较大的层压材兼用于宽度尺寸不同的各 种被记录介质,但在该情况下,在层压处理后需要沿着被记录介质的端缘 切除层压层的多余的部分(记录面没有被层压的部分:非层压部分),无 论如何也无法改变繁琐的情况。
为此,还存在能够省去切除非层压部分的工夫的层压装置(专利文献 2)。图54表示该层压装置的概略结构,经由薄膜导向滚筒F对:被切断 为规定进给长度的片状的被记录介质A、和形成为连续薄板并由滚筒供给 的层压材B进行层叠,在通过压板滚筒G及被加热的中间滚筒H之间时 被加热压接,然后,基材C被配置在下游侧的剥离滚筒I从层压层D剥离, 在这一点上与专利文献1公开的层压装置大致相同,但在专利文献2公开 的层压装置中,在剥离基材C时,非层压部分Db被从层压部分Da分开, 与基材C一同被除去。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昭58-2247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平10-211651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2公开的层压装置,通过从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分离 基材C,将基材C和非层压部分Db一同提起,并利用此时产生的非层压 部分Db与层压部分Da的边界附近的拉引,强行地使(强行地撕开) 该部分断开。
因此,如图55所示,在层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的边界附近, 存在如下问题:非层压部分Db的一部分残留在层压部分Da侧,或者层 压部分Da的一部分被从被记录介质A剥离,从非层压部分Db分离的层 压部分Da的端缘没有形成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的形式,而是形成为 不均匀的形状,所以不得不进行层压处理结束后的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处 理。
另外,在层压部分Da与被记录介质A的紧贴力及/或非层压部分Db 与基材C的紧贴力在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附近不均匀的情况、或不够的 情况下,在层压材B的搬送速度、层压层D的特征、基材C相对于被记 录介质A的剥离度不适当的情况下等,还存在如下问题:层压部分Da 与非层压部分Db没有被分离,层压部分Da整体被非层压部分Db拉伸而 从被记录介质A剥离,或者包括记录面的表层被非层压部分Db拉伸而从 被记录介质A剥离。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使层压在被记录介质上的层压层从记录面(层压面) 分离,从而分开层压部分和非层压部分的方式,是鉴于现有的层压装置存 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发明,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被记录介质的层压处 理后无需进行端缘处理,能够圆满地完成对被记录介质的层压处理的层压 装置及层压方法。
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1发明所述的层压装置,在被记录介质的记 录面上形成层压层,其特征在于,被构成为:具有使尺寸大于被记录介质 的层压材覆盖、重叠于该被记录介质来进行加热压接的压接部,且使从被 记录介质露出部分的层压层转印到被配置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相反 面一侧的被转印手段,具有使紧贴有层压层的被记录介质及被转印手段相 对地分开的分离部,以使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相反侧的面与被转印手段 分开。
另外,本发明的层压方法,如第59发明所述的层压方法,是利用第1 发明的层压装置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形成层压层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使尺寸大于被记录介质的层压材覆盖、重叠于该被记录介质来进行加 热压接,且使从被记录介质露出部分的层压层转印到被配置于被记录介质 的记录面的相反面一侧的被转印手段,为了切开:层压层和记录面紧贴了 的层压部分、与层压层与被转印手段紧贴了的非层压部分,使被转印手段 向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相反面一侧分开地进行分离。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被记录介质上加热压接尺寸比其大的层压材, 层压材的层压层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整个面紧贴,并且从该记录面露 出的部分与被转印手段紧贴。
在该状态下,若使被转印手段向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相反面一侧分 离,则层压层被朝向被记录介质的相反面侧拉引(拉入),此时,由于拉 引力沿着存在被记录介质的部分与不存在的部分的边界(即,被记录介质 的端缘(边缘))集中地作用,所以压接有层压层和记录面的部分(在记 录面上层叠了层压层的层压部分)、与压接有层压层和被转印手段的部分 (未层叠在被记录介质上的非层压部分)当然被分离,在被记录介质的记 录面上形成的层压层的端缘,形成为沿着被记录介质的端缘的美观的结 构。
在该情况下,如果想要在被记录介质的层压处理之后不进行人手的端 缘处理,而是自动地圆满地完成对被记录介质的层压处理,则本发明的层 压装置如第2发明所述,采用的结构是,具有使紧贴有层压层的被记录介 质及被转印手段相对地分开的分离部,使得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相反侧 的面与被转印手段分开。
作为所述被转印手段,如第3发明所述,可采用下部薄膜。根据由所 述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若由压接部使层压材加热压接于被记录介质的记 录面及下部薄膜,则层压材的层压层紧贴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整个 面,并且从该记录面露出的部分与下部薄膜紧贴。而且,由于具有分离部, 所以能够加热压接层压材、被记录介质及下部薄膜,并通过一系列的工序 (自动)进行分离被层压了的被记录介质及下部薄膜的作业。
另外,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4发明所述,还可采用如下结构:所 述压接部由加热压接被记录介质并进行搬送的一对搬送部件构成,并且所 述被转印手段,是该一对搬送部件中的配置在被搬送的被记录介质的记录 面侧的相反面一侧的搬送部件,是加热压接时转印层压层的转印搬送部 件。
根据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由于压接部被构成为:记录面与层 压层相面对地、使被记录介质介于层压材及转印搬送部件之间,在该状态 下,一对搬送部件使层压材加热压接于被记录介质及转印搬送部件并搬送 被记录介质,所以通过该加热压接,层压材的层压层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 面的整个面紧贴,并且从该记录面露出的部分与转印搬送部件紧贴。
并且,随着被记录介质的搬送,被记录介质相对于紧贴有层压层的转 印搬送部件的表面相对地分离。于是,层压层和记录面压接了的部分(层 压部分)与层压层和转印搬送部件压接了的部分(非层压部分)被分离。 即,随着转印搬送部件的表面与记录介质的相对的分离,通过被记录介质 的端缘上的拉引力的作用,能够分开(分离)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在 此,能够使该压接部起到分离部的作用。由此,形成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 面上的层压层的端缘不经过人手而形成为沿着被记录介质的端缘的美观 的结构。
作为所述转印搬送部件,作为代表例如第5发明所述,可例举辊子部 件、带部件等。
另外,如第6发明所述,可具有除去手段,其用于除去被转印到所述 转印搬送部件上的层压层。于是,能够去除附着并堆积在转印搬送部件上 的多余的层压层,由此,能够维持包括转印搬送部件的所述一对搬送部件 的均匀的加热压接性和良好的搬送性等。
此外,如第7发明所述,所述转印搬送部件能够可拆装地设置于所述 压接部。于是,在无法容许所述一对搬送部件的均匀的加热压接性和良好 的搬送性等之前,例如可定期地取下并清扫转印搬送部件,或者更换成新 的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8发明所述,可采用如下结构:作为所 述层压材,采用薄板状的基材可剥离地层叠在层压层上的结构,而且,具 有剥离部,所述剥离部使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处于紧贴状态的层压层及 基材相对分开。
根据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由于采用的是在层压层上可剥离地 层叠有薄板状的基材的层压材,所以若用压接部使层压材加热压接于被记 录介质的记录面及被转印手段,则层压材的层压层在防止损伤及褶皱的产 生的基础上,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整个面紧贴,并且从该记录面露出 的部分与被转印手段紧贴。即,通过层压材形成为层压层与基材的层叠构 造,层压层被基材保护,并且对该层压材施加腰身、如上所述在被加热压 接时,防止因加热压接的按压而引起的层压层的损伤,该层压层不产生褶 皱等而与记录面的整个面及被转印手段紧贴。
另外,通过具有剥离部,所述剥离部使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处于紧 贴状态的层压层及基材相对分开,由此能够自动地剥离基材。
在该情况下,如第9发明所述,优选在层压了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记录 面的状态下,层压层对记录面的紧贴力被设定为大于对基材的紧贴力。根 据由所述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在从层压层剥离基材时,层压层不会成为 被基材拉引而从记录面剥落的形态,可以在不损伤层压层、被记录介质的 状态下顺利地剥落基材。
另外,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10发明所述,还可使用:所述被转 印手段是薄膜,层压材及被转印手段被切割为大于被记录介质的片状。
根据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即使不特别设置分别供给层压材、 被记录介质及薄膜的装置,也可通过人手使它们容易地重合。即,通过形 成将层压材及被转印手段切割成片状的薄膜,层压材、被记录介质及薄膜 的处理性良好,即使通过人手也能够容易地使被记录介质介于层压材及薄 膜(被转印手段)之间。因此,如果这样在由人手使层压材、被记录介质 及薄膜重合的状态下,通过压接部进行加热压接,则能够使该层压装置的 结构简单化。
在此,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及方法,如第11及第62发明所述,作为被 转印到所述被转印手段上的层压层的转印宽度优选为3mm以上。被转印 到被转印手段上的层压层的转印宽度对于其上限并无特别限制,但对于其 下限宗旨是规定宽度以上。作为规定宽度,还基于被转印手段与层压层的 粘接性,例如可例举约为3mm~8mm。这是由于:若小于该值,则所述 被转印手段与层压层的粘接性容易降低,存在如下情况:层压层和记录面 压接了的部分、与层压层和被转印手段压接了的部分无法圆满地被分开。
然后,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及方法,如第12及第63发明所述,可采用 多次进行加热压接的结构。
根据上述结构,加热压接并非只进行一次,而是多次进行,由此层压 层对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紧贴性增加。另外,因紧贴性增加,即使被记 录介质与层压层之间混入有空气,该空气也不会变为气泡而残留,可被适 当地除去。
此外,在设置剥离工序的情况下,剥离部可配置在第一压接部与第二 压接部之间,或者也可配置在第二压接部的下游侧。在前者的情况下,在 第一压接部、在刚性比层压层高的基材被层叠在层压层上的状态下进行加 热压接,在第二压接部、在基材被剥离了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压接。在后者 的情况下,第一压接部、第二压接部都在基材被层叠在层压层上的状态下 进行加热压接。
另外,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及方法,如第13及第64发明所述,可采用 对剥离了基材的层压材进行再次的加热压接的结构。
根据上述结构,在剥离工序的前段进行加热压接,在剥离工序的后段 进行再次的加热压接。在前段,由于在刚性比层压层高的基材被层叠在层 压层上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压接,所以由该基材防止在加热压接时层压层受 到损伤或在层压层产生褶皱等。然后,在后段,在基材被剥离了的状态下 进行加热压接,但由于基材的约束被解除而使得层压层变柔软且压接力直 接作用于层压层,所以层压层对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紧贴性增加。因此, 在被记录介质上层叠层压材时,即使被记录介质与层压层之间混入有空 气,也能够适当地除去该空气,从而能够获得美观的精加工面。
在该情况下,本发明的层压装置,从精加工处理的观点出发,如第14 发明所述,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压接部的加热温度及/或压接力被设定为:小 于所述压接部(第一压接部)的加热温度及/或压接力。
然后,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15发明所述,可采用如下结构:所 述压接部(第一压接部)及/或所述第二压接部,由产生压接作用的辊子对 构成,该辊子对中的、至少作用于层压层的一侧的辊子是由在硬质的辊子 的表面具有软质层的辊子构成的。
根据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通过以辊子对的压接力作用于层压 层的一侧的辊子的软质层产生弹性变形,由此压接作用面的面积增大。因 此,层压层对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紧贴性增加。因此,即使被记录介质 与层压层之间混入有空气,也能够可靠地挤出该空气,或者能够在被记录 介质的记录面上分散到观察不到的程度,所以不会变为气泡而残留。此外, 如果软质层的壁厚过厚,或者辊子整体具有软质性,则沿着成对的另一方 的辊子的表面形状,辊子表面凹状地凹陷,辊子对之间的接触面相对于被 记录介质的搬送面形成为圆弧面,所以阻碍被记录介质的搬送直线前进 性,另一方面,如果软质层的壁厚过薄,则由于无法适当地发挥弹性变形 的作用,所以软质层的厚度优选大约1mm。
另外,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16发明所述,可采用如下结构:所 述压接部(第一压接部)及/或所述第二压接部,由产生压接作用的辊子对 构成,该辊子对中的、至少一方的辊子被构成为,外径随着从轴心方向的 大致中央部朝向两端而缩小从而形成为鼓状,并且因力的作用而弹性变 形。
根据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在通过辊子的两端部的施力按压层 压材时,首先,辊子的中央部与层压材接触。于是,通过两端部的施力辊 子弹性变形,辊子的外周面遍及全长地与层压材接触,层压材被均匀地按 压于被记录介质,从而将层压材均匀地加热压接于记录面。
因此,即使由辊子加热层压材并将其按压于被记录介质,也能够使层 压材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均匀地加热压接,能够提高精加工的质量。
另外,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17发明所述,可采用如下结构:所 述压接部(第一压接部)及/或所述第二压接部,作为产生压接作用的一对 压接手段中的、作用于层压层的一侧的压接手段,采用作用面具有凹凸的 结构。
根据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通过加热压接压接手段的表面图案 被转印到层压层上,该层压层的表面也变为凹凸,成为所谓无光泽格或 绸纹风格的半抛光加工或无抛光加工的层压处理。
然后,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及方法,如第18及第65发明所述,可采用 如下结构:在先行的被记录介质与后续的被记录介质之间空出规定的间 隔,顺次供给多个被记录介质并加热压接。
根据上述结构,若用压接部使层压材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及被转印 手段加热压接,则在先行的被记录介质与后续的被记录介质之间,层压层 与被转印手段可靠地紧贴。
并且,通过空出间隔供给被记录介质,在先行的被记录介质与后续的 被记录介质之间,对层压层与被转印手段进行加热压接,能够增大层压层 与被转印手段的紧贴区域,从而能够提高层压层与被转印手段的紧贴力, 在使紧贴有层压层的被记录介质及被转印手段相对分离时,能够可靠地防 止层压层与被转印手段的紧贴被解除(层压层从被转印手段剥离)。由此, 能够可靠地分开:层压层和记录面压接了的部分(记录面上层叠有层压层 的层压部分)、与层压层和被转印手段压接了的部分(未层叠在被记录介 质上的非层压部分)。
或者,与此相反,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及方法,如第19及第66发明所 述,可采用如下结构:采用被设定为一方向的长度比被记录介质的一方向 的长度长、且与一方向垂直的另一方向的长度比被记录介质的与一方向垂 直的另一方向的长度长的层压材,使先行的被记录介质与后续的被记录介 质大致密接,沿一方向供给被记录介质及层压材,并进行加热压接。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使被记录介质介于尺寸大于被记录介质的层压 材与被转印手段之间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压接,层压材的层压层与被记录介 质的记录面的整个面紧贴,并且从与该记录面的供给(搬送)方向垂直的 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端缘露出的部分与被转印手段紧贴。
并且,通过具有能够顺次连续地供给被记录介质的功能,可大致不空 出被记录介质之间的间隔地进行加热压接。因此,能够在先行的被记录介 质与后续的被记录介质大致密接的状态下使层压层形成(紧贴)于双方的 记录面。因此,大致不形成被记录介质之间的非层压部,能够节约该部分 的层压材,实现运转成本的降低。
此外,在被转印手段的分离后,先行的被记录介质与后续的被记录介 质形成为经由层压层而连结的状态,但例如可假设在被转印手段的分离工 序之后设置的切断工序使二者分割。在该情况下的切断工序中,可采用使 处于连结状态的两被记录介质相对分离,使连结被记录介质彼此的层压层 断开,由此将二者分割的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及方法,如第20及第67发明所述,可采用 如下结构:采用被设定为一方向的长度比被记录介质的一方向的长度长、 且与一方向垂直的另一方向的长度与被记录介质的与一方向垂直的另一 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的层压材,使层压材的另一方向的两端与被记录介质 的另一方向的两端大致一致,供给被记录介质及层压材,并进行加热压接。
根据上述结构,若用压接部使层压材加热压接于被记录介质及被转印 手段,则在被记录介质及层压材的另一方向的两端彼此大致一致的状态 下,从被记录介质的一方向的两端露出的层压材(层压层)与被转印手段 紧贴。
另外,在用压接部加热压接之后,被记录介质及层压材的另一方向的 两端彼此大致一致,且形成只是从被记录介质的一方向的两端露出的层压 材(层压层)紧贴于被转印手段的层叠体,因此,可以使没有被使用于记 录面的层压的非层压部分的形成得少,从而能够尽量抑制层压材的消耗。
在该情况下,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21发明所述,可构成为:所 述层压材供给部具有可供给压接部地贮留层压材的贮留手段,该贮留手段 被构成为,为了对应于从被记录介质供给部供给的被记录介质的尺寸,能 够与贮留了另一方向的长度对应于被记录介质的另一方向的长度的层压 材的其他贮留手段进行更换。于是,可以进行与从被记录介质供给部供给 的被记录介质的尺寸相对应的层压。在该情况下,如第22发明所述,优 选所述贮留手段是由卷绕为滚筒状的一方向上枢轴支承长条的层压材的 支架构成的。于是,通过在一方向上引出层压材,可使另一方向的两端与 从被记录介质供给部供给的被记录介质的另一方向的两端大致一致地顺 次供给层压材。
作为另一形式,如第23发明所述,所述层压材供给部及所述被记录 介质供给部被构成为,能够以层压材及被记录介质的一方向成为供给方向 的方式朝向压接部进行供给,为了限制层压材及被记录介质向另一方向的 移动,至少在压接部的上游侧具有限制导板,所述限制导板对层压材及被 记录介质的另一方向的两端进行引导。于是,可在使另一方向的两端可靠 地大致一致的状态下向压接部供给被记录介质及层压材。
然后,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及方法,如第24及第68发明所述,优选采 用如下结构:在加热压接之前,对层压材及下部薄膜中的至少一方进行预 热。
根据上述结构,在比被记录介质的平面区域更宽阔的区域内形成有层 压记录面的层压层的薄板状的层压材、与被配置在被搬送的被记录介质的 记录面的相反面一侧的下部薄膜之间,在记录面与层压层相面对地夹有被 记录介质的状态下,一对搬送部件将层压材加热压接于被记录介质及下部 薄膜并搬送被记录介质,因此,通过该加热压接,层压材的层压材与被记 录介质的记录面的整个面紧贴,并且从该记录面露出的部分与下部薄膜紧 贴。
而且,由于在加热压接之前,对层压材及下部薄膜中的至少一方进行 预热,所以被预热的层压材及/或下部薄膜,在这些层压材或下部薄膜被加 热到期望的温度的加热压接的位置,容易被加热到该期望的温度,因此, 在进行加热压接时能够得到稳定的加热温度。
在该情况下,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25发明所述,可构成为:所 述一对搬送部件中至少一方的搬送部件,是为了加热压接而被加热并且为 了搬送而表面移动的辊子部件或带部件,在该辊子部件或带部件侧配置的 层压材或者下部薄膜、或层压材及下部薄膜中的至少一方被构成为,为了 在辊子部件或带部件的表面移动方向上、在加热压接的位置的上游侧能够 得到规定宽度的预热区域,而通过部分地被卷绕于辊子部件或带部件,从 而在预热区域内被预热。在所述结构中,采用用于加热压接的辊子部件或 带部件,在预热区域,对被卷绕于该辊子部件或带部件的层压材及/或下部 薄膜进行预热,因此,也可在辊子部件或带部件之外不设置预热部,由此 能够使结构简单化,还能够降低成本。
进而,如第26发明所述,还可以还具有自由辊子,其对应于所述搬 送部件中的被加热的部件,旋转自由地被配置在能够受到来自该被加热的 部件的热的影响的区域内,在该被加热的部件侧配置的层压材或者下部薄 膜、或层压材及下部薄膜中的至少一方被构成为,在加热压接之前,通过 被卷绕于自由辊子,被受到来自被加热的部件的热的影响的自由辊子进一 步预热。于是,被预热的层压材及/或下部薄膜更加容易被加热到期望的温 度,因此,在进行加热压接时能够获得更加稳定的加热温度。另外,由于 自由辊子的加热利用来自搬送部件中的被加热的部件的热,所以也可在被 加热的部件的加热手段之外不设置加热手段,由此海能够降低成本。作为 自由辊子的至少可使用于表面的材料,可例举出热吸收率及热传导率高的 材料,例如暗色系的金属材料(具体为黑色的耐酸)。
在该情况下,自由辊子并不限定于是否能够受到来自搬送部件中的被 加热的部件的热的影响。即,如第27发明所述,可采用如下结构:所述 压接部被构成为,其由加热压接被记录介质并进行搬送的一对搬送部件构 成,具有形成为被配置在该一对搬送部件的搬送方向上游侧、且被加热的 结构的自由辊子,层压材及/或下部薄膜在加热压接之前被卷绕于自由辊 子。
如第28发明所述,所述一对搬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搬送部件是为 了加热压接而被加热的结构,并且所述自由辊子被构成为,通过被配置在 能够受到来自该搬送部件的热的影响的区域内而被加热。
另外,如第29发明所述,所述自由辊子被构成为,在辊子主体的表 面具有热吸收率高于该辊子主体的表层,作为例示,如上所述,可举出将 黑色的耐酸铝用于自由辊子的表面的情况。
然后,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及方法,如第30及第69发明所述,可采用 如下结构:在加热压接之后经过规定时间,然后分离被转印手段。
根据上述结构,若用压接部使层压材加热压接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 及被转印手段,则层压材的层压层活性化而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整个 面紧贴,并且从该记录面露出的部分与被转印手段紧贴。例如,在层压层 由热可塑性树脂等构成的情况下,通过加热使层压层软化并发挥粘接作 用,由此利用该粘接作用及压力的附加,层压层与被记录介质及被转印手 段紧贴。
并且,在压接部的加热压接之后不久或规定时间内,由于层压材处于 活性状态,所以虽然发挥着粘接性或粘结性等,但由于是具有粘性等的状 态,所以若对层压材施加外力(例如,层压材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剥离 (分离)的方向的力、或使层压材在记录面的面方向上移动的力),则有 可能在层压材与记录面之间产生偏移(滑动),或层压材从记录面剥离, 但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设置有使紧贴有层压层的所述被记录介质及被转印 手段相对移动的分离部,所以使得在用压接部加热压接之后经过规定时间 (粘结稳定之后),然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相反侧的面与被转印手段 分离,因此在防止了层压处理中的层压材与被记录介质的偏移或剥离等的 产生的基础上,能够分开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从而形成使在被记录介 质的记录面上形成的层压层的端缘沿着被记录介质的端缘的美观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31发明所述,可采用如下结构:具 有强制冷却手段,所述强制冷却手段对通过在所述压接部的加热压接而形 成的层叠体进行冷却。
根据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由于采用在比被记录介质的平面区 域更宽阔的区域形成了层压层的层压材,所以若用压接部使层压材加热压 接于被记录介质及被转印手段,则层压层活性化而发挥粘接作用或粘结作 用等紧贴功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该层压层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整个 面及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露出的被转印手段紧贴的层叠体。并且,通过 用强制冷却手段强制地冷却层叠体,由此层压层与记录面的紧贴更加可 靠。
此外,由于构成为用压接部使层压材加热压接于被记录介质及被转印 手段,所以层压材的层压层可采用:通过加热来发挥对记录面及被转印手 段的紧贴作用(粘接性或粘结性)的物质,例如热可塑性树脂那样通过加 热软化而发挥(活性化)粘接性的物质。
于是,在压接部的加热压接之后不久,层压层因余热而处于活性状态, 所以在对层压材施加外力时(在使紧贴有层压材的被记录介质及被转印手 段相对移动时),在层压层与记录面之间产生剥离或偏移(滑动),但在本 发明的层压装置中,由于设置有对层叠体强制地冷却的强制冷却手段,所 以通过该强制冷却手段的冷却能够抑制层压层的活性状态,即便使被转印 手段与被记录介质相对移动,也能够防止层压层与记录面之间产生剥离、 或产生偏移等,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在记录面上形成端缘沿着被记录面的 端缘的完成的美观的层压层。另外,由于强制地冷却层叠体,所以相比于 在加热压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层叠体自然冷却的情况,能够在短时间内 冷却层叠体而使其形成为近似通常的平衡状态,并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对 被记录介质的层压处理。
作为另一形式,如第32发明所述,具有搬送路径,所述搬送路径用 于搬送通过在压接部的加热压接而形成的层叠体,该搬送路径被引导层叠 体的导向体划分,该导向体具有散热性而构成所述强制冷却手段。于是, 在层叠体被导向体引导时,层叠体的热传导给导向体,该热从导向体向外 部扩散,从而可由简单的结构冷却层叠体。
另外,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33发明所述,可采用如下结构:具 有导向体,所述导向体被设置于所述分离部的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的分 离位置的上游侧,在分离位置的上游侧限制层压部分及非层压部分的向与 一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
分离部被构成为,使非层压部分向与送出方向(一方向)不同的另一 方向移动,使得被转印手段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相反侧的面分离,由 此分离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因此,在分离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时, 随着非层压部分的移动方向的变更,层压部分被非层压部分拉引而追随。
即,如上所述,在分离部沿着被记录介质的端缘使拉引力集中,从而 使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分离,对于位于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的分离位 置的上游侧的层压部分及非层压部分,以下游侧的非层压部分成为规定角 度(优选为锐角(90°以下))的方式使该非层压部分的移动方向变更为 另一方向,因此,随着该非层压部分的移动方向的变更,以层压部分与非 层压部分的移动方向被分开的位置(分离位置)为支点,在分离位置的上 游侧的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产生翘起或抖动等。
若如此,则如上所述,即使考虑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的分离性,以 规定角度改变下游侧的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的方向性,也存在因上游侧 的层压部分及非层压部分的翘起,而无法担保分离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 所必要的角度的情况,但根据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在分离部的层 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的分离位置的上游侧,设置有限制层压部分及非层压 部分向与一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的导向体,因此,如上所述,即使层压 部分与非层压部分的移动方向不同,也能够抑制位于分离位置上游侧的层 压部分及非层压部分的翘起、或抖动,从而能够可靠地分离层压部分与非 层压部分。
或者,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34发明所述,可采用如下结构:具 有导向体,所述导向体对应于所述分离部的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的分离 位置及其附近位置而被设置,在分离位置及其附近位置,限制层压部分向 相对于在该分离位置的下游侧移动的非层压部分的移动方向的相反侧的 移动。
分离部被构成为,使非层压部分向与送出方向(一方向)不同的另一 方向移动,使得被转印手段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相反侧的面分离,由 此分离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因此,在分离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时, 随着非层压部分的移动方向的变更,层压部分被非层压部分拉引而追随。 尤其,在层压部分(被记录介质)的后端部要通过分离部(分离位置)时, 容易追随比分离位置更靠下游侧的姿势变更了的非层压部分,最终层压部 分与非层压部分的边界因集中的拉引力而被分离,此时,层压部分的弹性 产生作用,在该层压部分的后端部产生抖动,分离后的层压部分的搬送稳 定性受到损害。
在此基础上,还存在如下问题:因层压部分的后端部的抖动,该层压 装置内尘埃(在被记录介质是纸的情况下附着在该被记录介质的端面上的 纸粉等)飞舞,该尘埃附着在加热压接前的层压材等上,形成夹有尘埃的 层压部分。
然而,根据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由于设有导向体,所述导向 体对应于分离部的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的分离位置及其附近位置而被 设置,在分离位置及其附近位置,限制层压部分向在分离位置的下游侧移 动的非层压部分的移动方向的相反侧的移动,所以在层压部分的后端与非 层压部分被分离时,即使层压部分的后端通过自身的斥力要向分离位置的 下游侧(分离后)的非层压部分的移动方向的相反侧摆动,该移动也会被 导向体限制,从而能够最小限度地抑制层压部分的后端部的抖动,可以维 持层压部分的搬送稳定性,并且可以防止在层压装置内的尘埃的飞散,从 而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能够形成非常美观的层压层。
或者,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35发明所述,可采用如下结构:具 有导向体,所述导向体以跨越所述分离部的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的分离 位置的方式,从该分离位置的上游侧到下游侧地被设置,在分离位置的上 游侧限制层压部分及非层压部分的向与一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并且在 分离位置及其附近位置,限制层压部分向相对于在该分离位置的下游侧移 动的非层压部分的移动方向的相反侧的移动。
分离部被构成为,使非层压部分向与送出方向(一方向)不同的另一 方向移动,使得被转印手段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相反侧的面分离,由 此分离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因此,在分离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时, 随着非层压部分的移动方向的变更,层压部分被非层压部分拉引而追随。
即,如上所述,在分离部沿着被记录介质的端缘使拉引力集中,从而 使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分离,对于位于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的分离位 置的上游侧的层压部分及非层压部分,以下游侧的非层压部分成为规定角 度(优选为锐角(90°以下))的方式使该非层压部分的移动方向变更为 另一方向,因此,随着该非层压部分的移动方向的变更,以层压部分与非 层压部分的移动方向被分开的位置(分离位置)为支点,在分离位置的上 游侧的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产生翘起或抖动等。
若如此,则如上所述,即使考虑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的分离性,以 规定角度改变下游侧的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的方向性,也存在因上游侧 的层压部分及非层压部分的翘起,而无法担保分离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 所必要的角度的情况。
另外,在层压部分(被记录介质)的后端部要通过分离部(分离位置) 时,容易追随比分离位置更靠下游侧的姿势变更了的非层压部分,最终层 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的边界因集中的拉引力而被分离,此时,层压部分的 弹性产生作用,在该层压部分的后端部产生抖动,分离后的层压部分的搬 送稳定性受到损害。在此基础上,还存在如下问题:因层压部分的后端部 的抖动,该层压装置内尘埃(在被记录介质是纸的情况下附着在该被记录 介质的端面上的纸粉等)飞舞,该尘埃附着在加热压接前的层压材等上, 形成夹有尘埃的层压部分。
然而,根据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由于设有导向体,所述导向 体以跨越分离部的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的分离位置的方式,从该分离位 置的上游侧到下游侧地被设置,在所述分离位置的上游侧限制层压部分及 非层压部分的向与一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并且在分离位置及其附近位 置,限制层压部分向相对于在该分离位置的下游侧移动的非层压部分的移 动方向的相反侧的移动,因此,即使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的移动方向不 同,也能够抑制位于分离位置的上游侧的层压部分及非层压部分的翘起或 抖动,并能够可靠地分离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在此基础上,在层压部 分与非层压部分被分离时,能够最小限度地抑制层压部分的抖动,维持层 压部分的搬送稳定性,并且防止在层压装置内的尘埃的飞散,从而在被记 录介质的记录面上能够形成非常美观的层压层。
然后,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及方法,如第36及第70发明所述,可在基 材的剥离工序之后进行被转印手段的分离工序。或者,与之相反,如第37 及第71发明所述,可在被转印手段的分离工序之后进行基材的剥离工序。
根据上述结构,对于利用剥离部进行的基材的剥离(剥离工序)及利 用所述分离部进行的被转印手段的分离(分离工序),通过形成在任一方 的工序之后进行另一方的工序的结构,由此分离的拉引力不会分散,而能 够沿着被记录介质的边缘集中地作用。另外,由于能够防止法线方向上的 抖动等,所以能够进行被记录介质的稳定的搬送。
在所述情况下,首先进行哪个工序是任意的,但假如在紧贴有基材的 状态下进行被记录介质的分离(若首先进行分离工序),则因上述分离的 拉引力,存在紧贴力弱的基材与层压层部分地剥落的可能性,于是,在之 后的剥离工序中,在剥落基材时的拉引力有可能不能连续均匀地施加从而 降低表面的质量(精加工状态)。为了防止所述问题点,形成使所述被转 印手段的分离(分离工序)在剥离了所述基材之后(剥离工序之后)进行 的结构是有效果的。另外,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在不存在基材的约束的状 态下进行分离工序,所以还可期待分离的拉引力不影响基材,而沿着被记 录介质的边缘集中地施加的效果。
另一方面,若构成为,所述基材的剥离(剥离工序)在分离了所述被 转印手段之后(分离工序之后)进行,则由于直到该剥离工序之前,基材 紧贴于层压层,所以可期待被记录介质的图案面(记录面侧表面)不易受 损的效果。另外,由于图案面受到保护,所以还可考虑到例如可使用廉价 的搬送用的导板等来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等的优点。
虽说这样,但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及方法,如第38及72发明所述,也 可以大致同时进行被转印手段的分离工序及基材的剥离工序。由此,例如 能够使所述剥离部及所述分离部配置在被记录介质的搬送路径上的大致 同一位置(隔着搬送路径相面对),也可以使各自的功能部(例如,剥离 部的基材回收部、分离部的被转印手段回收部等)配置在它们的附近。如 此,通过集约配置剥离工序及分离工序的各功能部,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 化。
另外,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及方法,如第39及73发明所述,可采用如 下结构:在被转印手段的分开方向上的被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及后端侧中的 至少前端侧,减慢分离速度。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被转印手段向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相反面一 侧分离,由此从被记录介质分离被转印手段,在被转印手段的分开方向上 的被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及后端侧中的至少前端侧,减慢分离速度地进行控 制。如果以在前端侧及后端侧的两方减慢分离速度的情况为例来具体地进 行说明,则进行控制使得:在被记录介质的前端的近前分离速度变慢,若 经过被记录介质的前端则分离速度变快(例如,返回到原样),然后,在 被记录介质的后端的近前分离速度再次变慢,并且,若经过被记录介质的 后端则分离速度再次变快(例如,返回到原样)。
并且,通过在被转印手段的分开方向上的被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及后端 侧减慢被转印手段的分离速度,由此容易沿着被记录介质的前端缘及后端 缘的层压层进一步集中拉引力,从而能够使层压层的前端缘及后端缘进一 步形成美观的结构。尤其在被记录介质的前端侧,若不减慢被转印手段的 分离速度,则拉引力经由层压层还作用于被记录介质的前端侧,该前端侧 追随被转印手段而被拉入,能够引起无法沿着搬送路径稳定地搬送被记录 介质的情况,但根据上述结构,这种问题也不会产生。而且,由于在除此 之外的位置被转印手段的分离速度不会变慢,所以还能够防止生产率的 平降低。
在该情况下,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40发明所述,可采用如下结 构:是在被记录介质的搬送过程中进行加热压接及分离的层压装置,通过 暂时地降低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减慢被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及后端侧的 被转印手段的分离速度。根据由所述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进行控制使得: 被记录介质的前端或后端在靠近分离点的近前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变 慢,若被记录介质的前端或后端经过分离点,则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变 快。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41发明所述,最好采用如下结 构:在被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上的分离点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的规定位置配 置传感器,为了切换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所述传感器检测被记录介质 的前端及后端。根据由所述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可以进行控制使得:如 果分离点的上游侧的传感器检测到被记录介质的前端,则被记录介质的搬 送速度变慢,如果分离点的下游侧的传感器检测到被记录介质的前端,则 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变快,然后,如果分离点的上游侧的传感器检测到 被记录介质的后端,则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再次变慢,并且,如果分离 点的下游侧的传感器检测到被记录介质的后端,则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 再次变快。
另外,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及方法,如第42及74发明所述,可采用如 下结构:在基材的剥离方向上的被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及后端侧中的至少前 端侧,减慢剥离速度。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基材向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侧分离,由此从层 压材的层压层剥离基材,在基材的剥离方向上的被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及后 端侧中的至少前端侧,减慢剥离速度地进行控制。如果以在前端侧及后端 侧的两方减慢剥离速度的情况为例来具体地进行说明,则进行控制使得: 在被记录介质的前端的近前剥离速度变慢,若经过被记录介质的前端则剥 离速度变快(例如,返回到原样),然后,在被记录介质的后端的近前剥 离速度再次变慢,并且,若经过被记录介质的后端则剥离速度再次变快(例 如,返回到原样)。
并且,如果在基材的剥离方向上的被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及后端侧,减 慢基材的剥离速度,则由于不会对被记录介质的端缘的层压层施加过度的 拉引力,所以不存在形成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的层压层从被记录介质 的端缘无意地剥落的情况,能够可靠地只剥离基材,圆满地完成对被记录 介质的层压处理。尤其在被记录介质的前端侧,还存在如下情况:若不减 慢基材的剥离速度,则随着基材的剥离的拉引力经由层压层作用于被记录 介质的前端侧,该前端侧具有从被转印手段翘起的倾向,在因弹性复原力 而返回到原样时的冲击力的作用下,层压层被从被记录介质的端缘揭下而 剥落,被记录介质的端缘形成外观差的加工质量,但根据上述结构,这种 问题也不会产生。而且,由于在除此之外的位置基材的剥离速度不会变慢, 所以还能够防止生产率的水平降低。
在该情况下,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43发明所述,可采用如下结 构:是在被记录介质的搬送过程中进行加热压接及剥离的层压装置,被构 成为通过暂时降低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减慢被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及后 端侧的基材的剥离速度。根据所述结构,进行控制使得:被记录介质的前 端或后端在靠近剥离点的近前,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变慢,若被记录介 质的前端或后端经过剥离点,则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变快。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44发明所述,最好采用如下结 构:在被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上的剥离点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的规定位置配 置传感器,为了切换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所述传感器检测被记录介质 的前端及后端。根据所述结构,可进行控制使得:如果剥离点的上游侧的 传感器检测到被记录介质的前端,则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变慢,如果剥 离点的下游侧的传感器检测到被记录介质的前端,则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 度变快,然后,如果剥离点的上游侧的传感器检测到被记录介质的后端, 则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再次变慢,并且,如果剥离点的下游侧的传感器 检测到被记录介质的后端,则被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再次变快。
另外,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及方法,如第45及75发明所述,可采用如 下结构:作为所述被转印手段采用薄板状的被转印材,向相对于被记录介 质倾斜方向分离被转印材。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向相对于被记录介质倾斜的方向分离被转印材, 使得拉引力只作用于:层压层的存在被记录介质的部分与不存在的部分的 边界(即,区划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的层压层上的矩形边界)、与分离 线(被转印材被分离前的部分与还没有被分离的部分的边界)的交点,因 此层压层形成为沿着矩形边界被局部地切除的形态(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 分从该矩形边界上的一个角部到对角的角部被逐渐地分开的形态)。因此, 形成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的层压层的端缘更加可靠地形成为美观的 结构。
在该情况下,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46发明所述,可采用如下结 构:是在搬送所述被记录介质、所述层压材及所述被转印材的状态下进行 加热压接、转印及分离的层压装置,被构成为,相对于搬送方向倾斜地供 给被记录介质,并且使被转印材向与搬送方向平行的方向分离。通过相对 于搬送方向倾斜地供给被记录介质,并且使被转印材向与搬送方向平行的 方向分离,使被转印材相对于被记录介质向倾斜方向分离。
与此相对,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47发明所述,还可采用如下结 构:是在搬送所述被记录介质、所述层压材及所述被转印材的状态下进行 加热压接、转印及分离的层压装置,被构成为,相对于搬送方向平行地供 给被记录介质,并且使被转印材向相对于搬送方向倾斜的方向分离。通过 相对于搬送方向平行地供给被记录介质,并且使被转印材向相对于搬送方 向倾斜的方向分离,与前者的情况同样地,使被转印材相对于被记录介质 向倾斜方向分离。
另外,在后者的情况下,如第48发明所述,优选采用如下结构:所 述分离是经由长条的分离导向体进行的,所述分离导向体沿着搬送方向的 宽度方向配置,且具有相对于该搬送方向的宽度方向倾斜的端缘。根据所 述结构,通过将分离的被转印材卷绕到相对于搬送方向的宽度方向倾斜的 分离导向体的端缘,由此被转印材形成为相对于搬送方向倾斜,通过在该 状态下拉引被转印材,该被转印材相对于被记录介质向倾斜方向被分离。 通过设置分离导向体,能够实现被转印材的分离的稳定性。
作为另一形式,如第49发明所述,可采用如下结构:所述被转印手 段是薄板状的被转印材,所述分离部被构成为,经由沿着搬送方向的宽度 方向配置的长条的分离导向体,使被转印材向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相反 面一侧分离,而且,该分离导向体的端缘形成为非直线状。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拉引力只作用于:层压层的存在被记录介质的部 分与不存在的部分的边界(即,区划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的层压层上的 矩形边界)、与分离导向体的端缘的交点,因此层压层形成为沿着矩形边 界被局部地切除的形态(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被逐渐地分开的形态)。 因此,与第46发明同样地,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形成的层压层的端 缘更加可靠地形成为美观的结构。
然后,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50发明所述,可采用如下结构:在所 述分离部,在被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上,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相反侧 的面和被转印手段分离的分离位置的下游侧附近,设置导向部件,该导向 部件是以如下状态被配置的,即:至少上游侧端部从该导向部件的上游侧 的被记录介质的搬送路径向被转印手段的分开方向变位。
或者,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51发明所述,可采用如下结构:在 所述分离部,在被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上,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相反 侧的面和被转印手段分离的分离位置的下游侧附近,设置导向部件,所述 导向部件具有在搬送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向面、和从该第一导向面的分离 位置侧向记录面的相反面侧并以相对于该第一导向面呈钝角地倾斜的第 二导向面,该导向部件是以如下状态被配置的,即:至少第二导向面的上 游侧端部从该导向部件的上游侧的被记录介质的搬送路径向被转印手段 的分开方向变位。
根据这些由各个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例如,即使在分离位置与导向 部件之间存在间隙,被记录介质的前端也不易进入该间隙,由此,能够良 好地引导从分离位置到来的被记录介质,进而能够良好地分离被转印手段 与记录介质。
另外,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52发明所述,可采用如下结构:具 有供给部,所述供给部从滚筒作为连续薄板地向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供 给基材可剥离地被层叠于层压层的层压材,该供给部的层压材的滚筒采用 的是层压层被朝向内侧卷绕的滚筒。
根据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作为供给部的层压材的滚筒,由于 采用的是层压层被朝向内侧卷绕的滚筒,所以层压层不会在表面露出,始 终处于被基材覆盖的状态,在被供给到被记录介质之前的期间,层压层上 不会附着尘埃等。因此,在通过加热压接而被层叠了的被记录介质的记录 面与层压层之间完全不存在尘埃等,从而能够获得美观的精加工面。
在该情况下,从自动处理的观点出发,如第53发明所述,优选具有: 剥离部,其从层压材的层压层剥离基材;和回收部,其使层叠有层压层的 一侧朝向内侧地滚筒状卷取并回收被剥离的基材。层叠有层压层的一侧, 由于之前层叠有层压层,所以残留有某种程度的粘接性。因此,如果使其 朝向内侧地滚筒状卷取基材,则层叠有层压层的一侧不会在表面露出,在 该滚筒上不可能附着尘埃等,从而被回收的基材保持美观的状态能够有效 地再利用。
另外,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54发明所述,可采用如下结构:具 有连续地供给长条的层压材的层压材供给部,所述压接部可转换压接的状 态/不压接的状态而构成,只有以不压接的状态供给的层压材的规定进给长 度部分可拉回到层压材供给部。
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能够起到防止无用的层压材的消耗的效 果。对于该点举具体例子进行说明。例如,在只处理一张被记录介质时, 在用压接部层压后,直到在后续的工序中基材被从层压层剥离之前连续供 给层压材,但如果在这期间也使压接部处于压接状态,则有可能层压层紧 贴于被转印手段,层压材被无用地消耗掉。因此,根据由上述结构构成的 层压装置,若被记录介质在压接部被层压,则手动或自动地解除压接部的 压接状态,防止层压层与被转印手段的不必要的紧贴。然后,在后工序的 基材剥离后,暂时将供给的层压材的进给长度设为最大限,通过以手动或 自动只拉回规定的进给长度部分,由此对于下次投入的被记录介质可再次 使用,实现层压材的有效的使用。
在该情况下,如第55发明所述,还可采用如下结构:所述被转印手 段是长条的下部薄膜,具有连续地供给该下部薄膜的下部薄膜供给部,并 被构成为,随着层压材的拉回,向下部薄膜供给部只能够拉回:在不压接 的状态下供给的下部薄膜的规定进给长度部分。
于是,与上述的层压材的情况同样地,在被记录介质的层压之后,手 动或自动地解除压接部的压接状态,防止层压层与下部薄膜的不必要的紧 贴。并且,在基材剥离后,暂时将供给的下部薄膜的进给长度设为最大限 度,通过以手动或自动只拉回规定的进给长度部分,由此对于下次投入的 被记录介质可再次使用,实现下部薄膜的有效的使用。
而且,如第56发明所述,更优选的是,被构成为,在不压接的状态 下,压接部与被供给的层压材不接触。具体地说,如第57发明所述,具 有辊子,所述辊子被配置在所述层压材供给部与所述压接部之间,在该压 接部不压接的状态下,限制为该压接部与被供给的层压材不接触。
在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中,在压接状态解除时,形成为压接部 与层压材不接触的结构。由此,能够防止压接部的热传导到层压材(层压 层)中。因此,由于压接状态解除后供给的层压材(层压层)不受到压接 部的热的影响,所以可在完全不损害质量的状态下再次使用。
并且,限制辊子在不压接的状态下,接触压接部到达前的层压材,在 从该接触点到搬送路径的进入路径上,被配置在层压材能够不与压接部接 触的规定位置。
此外,也可构成为:上述限制辊子在压接状态下,接触压接部到达前 的层压材,还具有使层压材与压接部在适当的点接触的功能。
另外,本发明的层压装置,如第58发明所述,可构成为:是在框体 内内置所述压接部、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形成层压层的层压装置,框 体被开闭自由地构成,并且为了限制压接部的温度在规定的设定值以上成 为开状态而具有定手段。
根据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层压装置,直到压接部的温度达到低于规定的 设定值之前,框体不会成为开状态,如果低于规定的设定值,则能够成为 开状态。因此,作业者也不会无意地接触变热的压接部的构成要素。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使尺寸大于被记录介质的层压材覆盖、重叠于该 被记录介质来进行加热压接,通过向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相反面一侧拉 引(拉入)该层压材的层压层,由此使拉引力沿着存在被记录介质的部分 与不存在的部分的边界集中地作用,从而分离层压部分与非层压部分,因 此,能够使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形成的层压层的端缘形成为沿着被记 录介质的端缘的美观的结构,因此,在被记录介质的层压处理之后无需进 行端缘处理,能够圆满地完成对被记录介质的层压处理。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立体图;
图2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侧视图;
图3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含有一部分剖面的立体图;
图4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含有一部分剖面的侧视图;
图5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第一压接部附近的主要部分放大侧 视图;
图6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第一压接部的压接辊子的主要部分 放大剖面图;
图7表示层压材及下部薄膜分别被部分地卷绕于压接辊子及驱动辊 子,由此在到达加热压接点之前被预热时的状态图;
图8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第二压接部及剥离部附近的主要部 分放大侧视图;
图9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第二压接部及分离部附近的主要部 分放大侧视图;
图10表示层压材的剖面图;
图11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A)是层压了层压材的层叠体的 俯视图,(B)表示(A)的I-I线剖面图;
图12表示下部薄膜被该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分离部从被记录介质 分离时的状态图;
图13是通过应用例1获得的完成品的剖面图,(A)是根据通常的抛 光加工的层压处理得到的完成品,(B)是根据采用了半光泽性的被记录介 质的半抛光加工的层压处理得到的完成品,(C)是根据采用了半光泽性的 被记录介质的抛光加工的层压处理得到的完成品;
图14表示应用例2的层压装置的搬送速度变化图;
图15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侧视图;
图16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侧视图;
图17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侧视图;
图18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侧视图;
图19表示被记录介质通过该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压接部时的状态 图;
图20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侧视图;
图21表示通过手工作业从层压材剥离由该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处理 了的层叠体的下部薄膜时的状态图;
图22表示另一实施方式(4)、即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 第一压接部附近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23表示该实施方式(4)、即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侧 视图;
图24表示该实施方式(4)、即相当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侧 视图;
图25表示该实施方式(4)、即相当于第四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侧 视图;
图26根据该实施方式(4)的层压装置,(A)是层压了层压材的层叠 体的俯视图,(B)表示(A)的I-I线剖面图,(C)表示(A)的II-II 线剖面图;
图27表示下部薄膜被该实施方式(4)的层压装置的分离部从被记录 介质分离时的状态图;
图28表示该实施方式(4)、即相当于第五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侧 视图;
图29表示被记录介质通过该实施方式(4)的层压装置的压接部时的 状态图;
图30表示通过手工作业从层压材剥离由该实施方式(4)的层压装置 处理了的层叠体的下部薄膜时的状态图;
图31表示另一实施方式(5)、即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 侧视图;
图32表示该实施方式(5)、即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侧 视图;
图33根据该实施方式(5)的层压装置,(A)是层压了层压材的层叠 体的俯视图,(B)表示(A)的I-I线剖面图;
图34表示下部薄膜被该实施方式(5)的层压装置的分离部从被记录 介质分离时的状态图;
图35表示该实施方式(5)、即相当于第五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侧 视图;
图36表示被记录介质通过该实施方式(5)的层压装置的压接部时的 状态图;
图37表示另一实施方式(6)的层压装置的立体图;
图38根据该实施方式(6)的层压装置,(A)是层压了层压材的层叠 体的俯视图,(B)表示(A)的I-I线剖面图;
图39表示下部薄膜被该实施方式(6)的层压装置的分离部从被记录 介质分离时的状态图;
图40表示下部薄膜被该实施方式(6)的层压装置的分离部从被记录 介质分离时的状态图;
图41是该实施方式(6)的层压装置的分离部所采用的刀刃的俯视图, (A)表示端缘为锯齿状,(B)表示端缘为山形,(C)表示端缘为谷形, (D)表示端缘为波形
图42表示另一实施方式(7)的层压装置的压接辊子的主视图;
图43是使该实施方式(7)的层压装置的驱动辊子及压接辊子压接的 状态、即表示驱动辊子及压接辊子挠曲了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44表示另一实施方式(9)、即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 侧视图;
图45表示另一实施方式(14)的层压装置的第一压接部在加热压接 时的状态图;
图46表示另一实施方式(21)、即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 侧视图;
图47表示该实施方式(21)、即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侧 视图;
图48表示下部薄膜被该实施方式(21)的层压装置的分离部从被记 录介质分离时的状态图;
图49表示基材被该实施方式(21)的层压装置的剥离部从被记录介 质剥离时的状态图;
图50表示另一实施方式(22)、即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 第二压接部、剥离部及分离部附近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51表示利用该实施方式(22)的层压装置的剥离部及分离部,从 被记录介质剥离基材且从被记录介质分离下部薄膜时的状态图;
图52表示该实施方式(22)、即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侧 视图;
图53表示另一实施方式(25)的层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54表示以往的层压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图55表示以往的层压装置的层压处理的最终工序的说明图。
图中,
1-框体;10-被记录介质供给部(供给部);11-载置板;100-搬 送辊子对;150-完成品排出部(排出部);151-载置板;20-层压材供 给部(供给部);21-支架(层压材卷筒纸保持体、贮留手段);30-下部 薄膜供给部(供给部);31-支架(下部薄膜卷筒纸保持体);40-第一压 接部(压接部);41-驱动辊子;43-压接辊子;45-压接力调整机构; 46-压接·解除机构;50-第二压接部(压接部);51-驱动辊子;53- 压接辊子;55-压接力调整机构;60-剥离部;61-刀刃(剥离导向体); 70-基材回收部(回收部);71-支架(回收基材保持体);80-分离部; 81-刀刃(分离导向体);85-刮刀(除去手段);90-下部薄膜回收部(回 收部);91-支架(回收下部薄膜保持体);A-被记录介质;B-层压材; C-基材;D-层压层;Da-层压部分;Db-非层压部分;D’-粘接层; D”-保护层;E-下部薄膜(被转印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及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外观形象简单地进 行说明。层压装置的结构是:在框体1内内置了各种功能部(对此后述), 在框体1的一方侧具有被记录介质供给部(供给部)10,其为了进行层压 处理而供给完成了图像记录的被记录介质A,并且在框体1的另一方侧具 有完成品排出部(排出部)150,其排出完成了层压处理的被记录介质A。
框体1由:配置在左右的侧方框架1a、1b;和配置在该侧方框架1a、 1b之间的适当位置并以规定间隔连结侧方框架1a、1b的连结框架1c构成。 另外,侧方框架1a、1b分别被分为上部和下部,由上部的侧方框架1a、 1b及连结它们的连结框架1c构成上部框体1A,另一方面,由下部的侧方 框架1a、1b及连结它们的连结框架1c构成下部框体1B。
因此,框体1可上下分离。更详细地说,上部框体1A的一部分1d 由下部框体1B旋转自由地支承,相对于下部框体1B自由开闭地摆动。另 外,为了维持对合了上部框体1A和下部框体1B的闭位置,例如在框体1 上设有由电磁锁构成的锁定手段2。即,锁定手段的一方的构成要素被安 装于上部框体1A,另一方的构成要素为下部框体1B,并被安装于与一方 的构成要素相对的位置。并且,在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期间(对此后述), 因通电而被励磁,在锁定手段的一对构成要素之间产生有电磁吸附力,从 而无法使框体1成为开状态。
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在框体1的一方侧具有被安装在上部框体1A 和下部框体1B的边界部分的载置板11。另一方面,完成品排出部150, 在框体1的另一方侧也具有被安装在上部框体1A和下部框体1B的边界 部分的载置板151。载置板11被旋转自由地安装于上部框体1A,可处于 能够载置被记录介质A的水平位置和不能载置被记录介质A的垂直位置。 载置板151被固定安装于下部框体1B。此外,优选的是,在载置板11上 设置在宽度方向上相对接触分离的一对宽度限制导板,从而不管被记录介 质A的宽度尺寸为多少,始终可配合于被记录介质A的宽度方向中心。
联系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和完成品排出部150的被记录介质A的搬 送路径,与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的载置板11及完成品排出部150的载置 板151同样地,沿着上部框体1A和下部框体1B的边界部分被设定。因 此,在使上部框体1A向上方摆动的开位置,搬送路径被开放,能够取出 搬送路径上的被记录介质A。
如图3及图4所示,若对功能部大致区分,则可大致分为:层压材供 给部(供给部)20,其从在搬送路径上搬送的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上 表面)侧,供给层叠了成为基底的基材C和层压层的薄板状的层压材B; 下部薄膜供给部(供给部)30,其从在搬送路径上搬送的被记录介质A的 记录面的相反面(下表面:基底面)侧,供给作为被转印手段的薄板状的 下部薄膜(under film)E;第一及第二压接部(压接部)40、50,其向被 供给的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之间供给被记录介质A,对层叠了的层叠体 (使被记录介质A介于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之间的状态的物体)进行 加热压接;剥离部60,其从加热压接后的层压材B剥离基材C;基材回收 部(回收部)70,其回收被剥离了的基材C;分离部80,其使加热压接后 的下部薄膜E从被记录介质A分离;以及下部薄膜回收部(回收部)90, 其回收已分离的下部薄膜E。
如图5所示,层压材供给部20从滚筒朝向第一压接部40供给形成为 连续薄板的层压材B,并具有能够向第一压接部40供给层压材B而贮留 层压材B的贮留手段21。本实施方式的贮留手段21是由能够在长度方向 上引出层压材地保持层压材B的滚筒的支架(层压材卷筒纸保持体)构成 的。作为该贮留手段21的支架,被可拆装地构成、且能够与另外的支架 21进行更换地构成。即,该层压材供给部20可拆装地构成支架21,使得 能够更换成与从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供给的被记录介质A的尺寸相对应 的层压材B的滚筒。另外,层压材供给部20除了具有所述支架21之外, 还具有配置在支架21与搬送路径之间的自由辊子(free roller)22。
支架21与自由辊子22的两端一同被侧方框架1a、1b旋转自由地支 承。自由辊子22,通过被配置于在支架21安装的滚筒及后述的压接部的 辊子43的共同切线的内侧(搬送路径侧),由此在直到搬送路径的规定区 间、以规定角度范围卷绕从滚筒放出的层压材B,并确定层压材B相对于 搬送路径的进入角度。另外,该自由辊子22如后所述,被配置在能够受 到来自成为加热辊子的第一压接部40的压接辊子43的热的影响的区域 内。并且,自由辊子22的至少表面所采用的材料是热吸收率及热传导率 比较优良的黑色的耐酸铝。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使用的层压材B具有层压被记 录介质A的记录面的层压层D。该层压层D形成为层叠构造,所述层叠 构造由:与记录面粘接的粘接层D’;和形成在该粘接层D’上、保护记录 面的保护层D”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层D”由具有透过性的丙烯酸系树 脂形成。粘接层D’为了维持与保护层D”的粘接性,而经由具有透过性的 接合(joint)用的结合层(anchor coat)D””与保护层D”形成层叠状态。 该粘接层D’对下部薄膜E的粘接力大于基材C对保护层D”的紧贴力,且 由具有透过性的树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通过加热来发挥粘接力的热可塑 性树脂:聚酯系树脂)形成。
此外,为了防止在加热压接或搬送时损伤层压层D的情况,并且为了 防止在加热压接时层压层D上产生褶皱等情况,层压材B在层压层(保 护层D”)D上可剥离地层叠有薄板状的基材C。换而言之,该层压材B 被构成为:通过在层压层D上层叠基材C,能够防止该层压层D的表面 受到损伤,并且对该层压材B本身施加腰身(增加厚度、降低该层压材B 的挠曲的自由度)、能够防止因加热压接时的压力等的影响而在层压层D 上产生褶皱的情况。基材C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的薄膜构 成,利用自身保有的粘接性而可剥离地紧贴于层压层(保护层D”)D,与 层压层D一同形成层叠结构。
上述结构的层压材B被设定为大于被记录介质A的尺寸,即、在使 层压层D相面对于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的状态下,能够由该层压材B (层压层D)覆盖被记录介质A的尺寸。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层压材B 的尺寸是,在与被记录介质重叠时的至少规定方向的尺寸,例如图11所 示,搬送方向及宽度方向的尺寸是比被记录介质A的搬送方向及宽度方向 的尺寸大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层压材B是长条的物 体,所以层压材B在从被记录介质A的纵横的两方向露出了的状态下覆 盖被记录介质A时,一方向(搬送路径上的前进方向)的尺寸不是问题, 宽度(与搬送路径上的前进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大于搬送路 径上的被记录介质A的宽度。因此,被记录介质A相对于搬送方向平行 的情况自不必说,即使在稍许倾斜的情况下,被记录介质A也不会在宽度 方向上从层压材B露出,从而用层压材B(层压层D)能够可靠地覆盖被 记录介质A的整个面。此外,上述结构的层压材B的滚筒,使基材C朝 向外侧、使层压层D朝向内侧地进行卷绕,因此,基材C与自由辊子22 接触。
另一方面,回到图5,下部薄膜供给部30,从滚筒供给形成为连续薄 板的下部薄膜E,除了具有保持下部薄膜E的滚筒的支架(下部薄膜卷筒 纸保持体)31之外,还具有被配置在支架31与搬送路径之间的自由辊子 32。
支架31与自由辊子32的两端一同被侧方框架1a、1b旋转自由地支 承。自由辊子32,通过被配置于在支架31安装的滚筒及后述的压接部的 辊子41的共同切线的内侧(搬送路径侧),由此在直到搬送路径的规定区 间、以规定角度范围卷绕从滚筒放出的下部薄膜E,并确定下部薄膜E相 对于搬送路径的进入角度。另外,该自由辊子32如后所述,被配置在能 够受到来自成为加热辊子的第一压接部40的驱动辊子41的热的影响的区 域内。并且,自由辊子32的至少表面所采用的材料,与自由辊子22同样 地是热吸收率及热传导率比较优良的黑色的耐酸铝。
下部薄膜E起到作为在被层叠了的状态下成为基底的被转印材(被转 印手段)的作用,采用由具有与层压材B的粘接层D’的热粘接性的材质 乃至与该粘接层D’同质的材质构成的树脂薄膜。该下部薄膜E可采用单 层结构、层叠结构的任一种,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PET(聚对苯 二甲酸乙二醇酯)制的单层薄膜。另外,使用的该下部薄膜E的宽度尺寸 与层压材B的宽度尺寸相同或大于层压材B的宽度尺寸,使得在层叠的状 态下层压材B(层压层D)不会从下部薄膜E的侧缘向侧方露出。
第一压接部40具有驱动辊子41和压接辊子43。驱动辊子41被配置 在被记录介质A的基底面侧,压接辊子43被配置在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 面侧,它们的两端都由侧方框架1a、1b旋转自由地支承,并被设为相互 的轴心彼此平行乃至大致平行。在两辊子41、43之间,对层压材B、下 部薄膜E以及二者之间由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供给的被记录介质A(以 下,将层叠了被记录介质A、层压材B(构成层压材B的各层)、及下部 薄膜E的至少两个以上的结构总称为“层叠体”)。
两辊子41、43对层叠体(A+B+E)产生压接作用,例如,驱动辊子 41采用金属辊子或极薄橡胶辊子,压接辊子43采用系的耐热橡胶辊子。
更加优选的是,驱动辊子41及压接辊子43都采用极薄橡胶辊子(更 加具体地说,是在金属辊子的表面具有软质层(例如硅系的耐热橡胶)的 辊子)。图6是压接辊子43的放大剖面图。通过作用于层压层D的一侧的 压接辊子43的软质层43a产生弹性变形,压接作用面的面积增大。因此, 层压层D对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的紧贴性增加。因此,即使被记录介 质A与层压层D之间混入了空气,也由于能够可靠地挤出该空气,或者 由于能够在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上将空气分散到观察不到的程度(如果 被记录介质A是喷墨纸等打印机用纸,则在形成于记录面(墨液受理层) 的墨液点之间微细地分散空气),因此,不会变为气泡而残留。这里,软 质层43a被设定为大约1mm的厚度。其理由如下:如果软质层43a的壁 厚过厚,或者压接辊子43整体具有软质性,则该辊子表面沿着驱动辊子 41的表面形状而凹状地沉陷,由于两辊子41、43之间的接触面相对于被 记录介质A的搬送面形成为圆弧面,所以被记录介质A的搬送直线前进 性受到阻碍,另一方面,如果软质层43a的壁厚过薄,则无法恰好地发挥 上述弹性变形的作用。
另外,回到图5,两辊子41、43,在轴芯部存在加热器42、44,从而 形成为加热辊子。辊子41、43的表面的加热温度,对于驱动辊子41,被 设定在60~120℃的范围内,对于压接辊子43,被设定在80~120℃的范 围内。驱动辊子41被配置在对被记录介质A、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三 者进行加热压接的点(辊子41、43的理论的切点)之前,以便以规定角 度卷绕由下部薄膜供给部30供给的下部薄膜E,并能够在到达加热压接 点之前对下部薄膜E进行预热。另外,压接辊子43被配置在加热压接点 之前,以便以规定角度卷绕由层压材供给部20供给的层压材B,并能够 在到达加热压接点之前对层压材B进行预热。而且,自由辊子22、32由 于受到来自辊子41、43的热而被加热,所以还具有作为加热辊子的功能, 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在辊子41、43的预热之前,还在自由辊子22、32 被预热。此外,第一压接部40的下部薄膜E侧的辊子(驱动辊子)41也 被作为加热辊子且设定为低于层压材B侧的辊子(压接辊子)43的在辊 子表面的加热温度,这是为了抑制对下部薄膜E的热影响,并使层压层D 及下部薄膜E之间的热熔敷性活性化。
若参照图7对此进一步进行说明,则该层压装置具有预热部,所述预 热部在到达加热压接点T之前,分别对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进行预热。 即,配置在压接辊子43侧的层压材B及配置在驱动辊子41侧的下部薄膜 E,部分地以规定角度被卷绕于压接辊子43及驱动辊子41,这样在压接 辊子43及驱动辊子41的表面移动方向X1、X2上的加热压接点T的上游 侧,在接触开始位置S1、S2与加热压接点T之间能够分别得到规定宽度 的预热区域ST1、ST2。另外,配置于被加热的辊子43、41侧的层压材B 及下部薄膜E,在加热压接之前,被卷绕于能够受到来自该辊子43、41 的热的影响的自由辊子22、32。
此外,在分别接近于辊子41、43的位置(更加详细地说,接近于辊 子表面的位置),即在不会对层压处理产生妨碍的位置,配置有作为温度 测量手段的温度传感器(未图示)。
另外,回到图5,驱动辊子41相对于侧方框架1a、1b不能相对移位, 与此相对,压接辊子43经由压接力调整机构45可以相对于侧方框架1a、 1b(及驱动辊子41)进行相对移位。该压接力调整机构45具有:安装在 侧方框架1a、1b上的基架450;安装在该基架450上、在与搬送路径垂直 的方向上具有轴心的轴451;沿着该轴451滑动的可动体452;向搬送路 径侧对该可动体452施力的弹性体453;以及调整该弹性体453的弹性复 原力的手柄(调整部件)454。通常,两辊子41、43之间的压接力被设定 在50~120kgf的范围内。
如图8所示,第二压接部50具有驱动辊子51和压接辊子53。驱动辊 子51被配置在被记录介质A的基底面侧,压接辊子53被配置在被记录介 质A的记录面侧,它们的两端均被侧方框架1a、1b旋转自由地支承。层 叠体(A+B+E),在位于比第二压接部50更靠搬送路径的上游侧的剥离部 60剥离基材C,因此,在两辊子51、53之间供给层叠体(A+B+E-C)。
两辊子51、53对层叠体(A+B+E-C)产生压接作用,例如,驱动辊 子51及压接辊子53均采用硅系的耐热橡胶辊子。更加优选的是,驱动辊 子51及压接辊子53均采用极薄橡胶辊子(更加详细地说,是在金属辊子 的表面具有软质层(例如硅系的耐热橡胶)的辊子)。压接辊子53的软质 层也与第一压接部40的压接辊子43同样,所以省去详细的说明。
另外,压接辊子53,在轴芯部存在加热器54,从而形成为加热辊子。 辊子表面的加热温度被设定在80~120℃的范围内。驱动辊子51没有形成 为加热辊子。第二压接部50的加热温度(基于压接辊子53的加热温度) 在精加工处理的意义上,被设定为低于第一压接部40的加热温度(驱动 辊子41、及压接辊子43的总计的加热温度)。即,出于如下理由:例如在 被记录介质A与层压层D之间混入有气泡的情况下,若不加热而压接, 则在层压层D的粘接层D’处于硬化的状态下进行压接,所以不能有效地 挤出气泡,但若形成加热的状态,则粘接层D’软化,通过在该状态下压接, 气泡从墨液的间隙被挤出到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而被适当地除去,并 且,若加热温度过高,则层压层D(的粘接层D’)从被记录介质A的记 录面偏离或剥落,因此,在第二压接部50也进行加热,并且设定该第二 压接部50的加热温度低于第一压接部40的加热温度。另外,不将第二压 接部50的驱动辊子51作为加热辊子是出于:如上述那样是为了不使第二 压接部50的加热温度过高,并且若对已加热过一次的层叠体再次过度加 热,则被记录介质A和层压层D的品质有可能会劣化;并可省去加热器 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以及可减少耗电并降低运转成本。此外,在接近 于辊子53的位置(更加详细地说,接近于辊子表面的位置),即在不会对 层压处理产生妨碍的位置,配置有作为温度测量手段的温度传感器(未图 示)。另外,第二压接部50的压接力,对于没有基材C的部分,被设定为 小于第一压接部40的压接力。
另外,与第一压接部40同样地,驱动辊子51相对于侧方框架1a、1b 不能相对移位,与此相对,压接辊子53经由压接力调整机构55可相对于 侧方框架1a、1b(及驱动辊子41)进行相对变位。该压接力调整机构55 的结构与第一压接部40的压接力调整机构55相同,所以不进行特别说明。 通常,两辊子51、53之间的压接力被设定在50~120kgf的范围内。
剥离部60被配置在:位于搬送路径的上游侧的第一压接部40、与位 于比该第一压接部40更靠搬送路径的下游侧的位置的第二压接部50之 间,并具有与搬送路径相对配置的刀刃(剥离导向体)61。
即,剥离部60为了在由第一压接部40加热压接并经过规定时间之后 从层压层D分离基材C,而在从第一压接部40向下游侧间隔规定的距离 的位置具有刀刃61。如此,从第一压接部40间隔规定的距离而配置有剥 离部60是为了:通过由第一压接部40加热压接而活性化(发挥粘性等) 了的层压层D,形成为通常的平衡状态(粘接力增强的状态),之后,对 层压材B(层压层D)作用外力。
换而言之,如果从第一压接部40的加热经过规定时间,则成为如下 状态:层压层D对被记录介质A的粘接力相比于基材C与层压层D的紧 贴力可靠地增加,如果在该状态下进行基材C的剥离工序,则层压层D 不会从被记录介质A不慎剥落,而只是基材C圆满地剥落,因此,设有 剥离部60与第一压接部40的间隔。因此,设定剥离部60与第一压接部 40的间隔(规定距离),使得:从通过第一压接部40到到达剥离部60的 时间,与使层压层D从活性状态返回到近似通常的平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规定时间),大致一致或者在其之上。
刀刃61被支架62保持,使得其前端部在搬送路径侧且相对于搬送路 径以锐角倾斜。若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刀刃61具有:下表面61a,其与剥 离部60处的搬送路径相对;和倾斜面61b,其与该下表面61a的在搬送方 向上的下游侧的端缘连接,相对于该下表面61a成为锐角地向上方延伸(朝 向基材回收部70延伸)。另外,下表面61a与倾斜面61b的连接线(棱线), 在与搬送路径上的被记录介质A的搬送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另外,剥离部60还具有导向板63,所述导向板63具有导向面,所述 导向面与刀刃61的作为导向面的倾斜面61b具有规定间隔而相对,从层 压层D剥离的连续薄板状的基材C,穿过刀刃61的倾斜面61b及导向板 63的导向面之间而被送到基材回收部70。
进而,剥离部60在刀刃61的前端部(剥离点)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的 规定位置,配置有用于检测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缘及后端缘的传感器64、 65。即使被记录介质A被夹在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之间,由于层压材B 及下部薄膜E是透明的,所以不管该传感器64、65为透过型、反射型的 任一个,也能够检测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缘及后端缘。
基材回收部70,使层叠有层压层D的一侧朝向内侧地、滚筒状地卷 取并回收从层压层D剥离的连续薄板状的基材C,并具有保持基材C的滚 筒的支架(回收基材保持体)71。支架71的两端被侧方框架1a、1b旋转 自由地支承。另外,支架71被配置为其卷取面成为比刀刃61的前端部更 靠搬送路径的上游侧,由此将从搬送路径剥离的基材C卷绕在刀刃61的 前端部,并确定基材C相对于搬送路径的剥离角度。
如图9所示,分离部80被配置在比压接部(第二压接部50)更靠搬 送路径的下游侧(更加详细地说,是在该第二压接部50、与用于向完成品 排出部150搬出层叠体(A+B-C:完成品)的搬送辊子对100之间)的 位置,具有与搬送路径相对配置的刀刃(分离导向体)81。
即,分离部80为了在由第二压接部50加热压接并经过规定时间之后 从被记录介质A分离下部薄膜E,而在从第二压接部50向下游侧间隔规 定的距离的位置具有刀刃81。如此,从第二压接部50间隔规定的距离而 配置有分离部80是为了:通过由第二压接部50加热压接而活性化(发挥 粘性等)了的层压层D,形成为通常的平衡状态(粘接力增强的状态), 之后,对层压材B(层压层D)作用外力。
换而言之,如果从第二压接部50的加热经过规定时间,则成为层压 层D对被记录介质A的粘接力可靠地增加了的状态,如果在该状态下进 行下部薄膜E的分离工序,则层压层D不会从被记录介质A不慎剥落, 因此设有分离部80与第二压接部50的间隔。因此,设定分离部80与第 二压接部50的间隔(规定距离),使得:从通过第二压接部50到到达分 离部80的时间,与使层压层D从活性状态返回到近似通常的平衡状态所 需要的时间(规定时间),大致一致或者在其之上。
此外,在图3及图4中,从第二压接部50到分离部80的距离小于从 第一压接部40到剥离部60的距离是由于:第二压接部50的加热温度被 设定为低于第一压接部40的加热温度,除此之外,使在第一压接部40与 剥离部60之间在搬送路径上通过的层叠体(A+B+E)自然冷却,与此相 对,在第二压接部50及分离部80之间(实际上是隔着分离部80(刀刃 81)的前端部而跨过搬送路径的上游侧及下游侧)设有划定搬送路径的板 状的导向板83,该导向板83提高层叠体(A+B+E-C)的搬送性,并且 起到作为强制地使层叠体(A+B+E-C)的热放出(强制地冷却)的强制 冷却手段的作用。并且,缩短从第二压接部50到分离部80的距离,能够 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离部80与第二压接 部50的间隔是基于搬送路径上的层叠体(A+B+E-C)的移动速度、导向 板83的冷却效率等的相关关系而设定的,以使从通过第二压接部50后到 到达分离部80的时间,成为使层压层D从活性状态返回到近似通常的平 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规定时间)。
回到图9,刀刃81被支架82保持,使得其前端部在搬送路径侧且相 对于搬送路径以锐角倾斜。若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分离部80的刀刃81具 有:上表面81a,其与该分离部80的搬送路径相对;和倾斜面81b,其与 该上表面81a的在搬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端缘连接,与该上表面81a成为 锐角地向下方延伸。另外,上表面81a与倾斜面81b的连接线(棱线), 在与搬送路径的搬送方向大致呈直角的方向上延伸。
另外,分离部80具有所述导向板83,所述导向板83为了划定搬送路 径而被内置于框体1内,且形成为隔着刀刃81的前端部而跨过搬送路径 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的形状。更加详细地说,导向板83的形状为:其前端 部延伸设置到压缩部(第二压缩部50)的附近,另一方面,其基端部越过 刀刃81的前端部而延伸设置到搬送路径的下游侧。进而,分离部80还具 有导向板84(导向部件的一例),所述导向板84具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 与导向板83中的、比刀刃81的前端部更靠搬送路径的下游侧的部分的内 表面(导向面)具有规定间隔而相对。
两导向板83、84构成为:前端部(搬送路径的上游侧的端部)以规 定角度向远离搬送路径的方向弯曲,形成锥状的扩开的入口侧开口,在比 该入口侧开口更靠下游侧的位置,限制在搬送路径上搬送的层叠体向与该 层叠体的搬送方向(一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超出规定范围地移动)。 另外,导向板84以刀刃81的上表面81a为基准被偏置向远离搬送路径的 方向,被设定在比刀刃81的上表面81a低的位置,因此,导向板83、84 的导向面间隔大于导向板83的导向面与刀刃81的上表面81a的间隔。即, 划定比刀刃81更靠下游侧的搬送路径的导向面间隔被设定成:在下部薄 膜E分离后的方向大于分离前的方向。
进而,分离部80,在刀刃81的前端部(分离点)的上游侧及下游侧 的规定位置,配置有用于检测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缘及后端缘的传感器 86、87。即使被记录介质A被夹在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之间,由于层 压材B及下部薄膜E是透明的,所以不管该传感器86、87为透过型、反 射型的任一个,也能够检测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缘及后端缘。
下部薄膜回收部90是滚筒状地卷取并回收使多余的层压层D转印了 的下部薄膜E的连续薄板的部分,具有保持下部薄膜E的滚筒的支架(回 收下部薄膜保持体)91。支架91的两端被侧方框架1a、1b旋转自由地支 承。另外,支架91被配置为其卷取面成为比刀刃81的前端部(棱线)更 靠搬送路径的上游侧,由此,使从搬送路径分离的下部薄膜E卷绕在刀刃 81的前端部,并确定基材C相对于搬送路径的剥离角度。
各功能部的结构如以上所述。回到图1~图4,层压材供给部20、剥 离部60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基材回收部70被配置于同一框体(位于被记录 介质A的记录面侧的上部框体1A),另一方面,下部薄膜供给部30、分 离部80的主要构成要素及下部薄膜回收部90也被配置于同一框体(位于 被记录介质A的基底面侧的下部框体1B)。另外,第一压接部40、第二 压接部50及搬送辊子对100跨过两方的框体(上部框体1A及下部框体 1B)而配置。
另外,第一压接部40、第二压接部50及搬送辊子对100的各个驱动 辊子41、51、101被配置于一方的框体(下部框体1B),各个压接辊子(从 动辊子)43、53、102被配置于另一方的框体(上部框体1A)。
进而,不仅对于第一压接部40、第二压接部50及搬送辊子对100的 驱动辊子41、51、101,对于基材回收部70及下部薄膜回收部90的支架 71、91的全部,利用链轮、链条、齿轮系等周知的驱动力传递手段(参照 图1及图2,这里,结构从图中可明确,所以不进行解释),同时传递电动 机(驱动源)3的驱动力。根据它们的同步驱动,从层压材供给部20拉引 层压材B,从下部薄膜供给部30拉引下部薄膜E,且层叠体(A+B+E; A+B+E-C;A+B-C)沿着搬送路径被搬送到下游侧。
但是,为了搬送层压材B(的层压层D)这样的薄的薄膜,第二压接 部50的驱动辊子51相比于第一压接部40的驱动辊子41,进行3%以下 的超速传动而对压缩部40、50之间的层压材B施加反张力(backtension)。 此外,设为3%以下是由于:若反张力过小,则第一及第二压接部40、50 之间产生松弛导致被记录介质A产生变形、或在因加热而软化了的层压层 D产生褶皱,该褶皱残留在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上,另一方面,若反张 力过大,则因该反张力使得层压层D被延长而产生纵向褶皱,该纵向褶皱 也显现在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上。
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由以上的结构构成,下面,对本装置的层压处 理的各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在对被记录介质A进行层压处理之前,预先从层压材供给部 20引出层压材B,将该层压材B卷挂在自由辊子22上并插通第一压接部 40(驱动辊子41与压接辊子43之间)及第二压接部50(驱动辊子51与 压接辊子53之间),预先将前端部卷绕在基材回收部70的支架71上。另 外,从下部薄膜供给部30引出下部薄膜E,将该下部薄膜E卷挂在自由 辊子32上并插通第一压接部40(驱动辊子41与压接辊子43之间)及第 二压接部50(驱动辊子51与压接辊子53之间),将前端部卷绕在下部薄 膜回收部90的支架91上。
此时,如所述那样,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部分地以规定角度被卷 绕于压接辊子43及驱动辊子41,这样分别在压接辊子43及驱动辊子41 的表面移动方向X1、X2上,在加热压接点T的上游侧,能够分别得到规 定宽度的预热区域ST1、ST2,因此,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能够分别在 预热区域ST1、ST2,进而在压接辊子43及驱动辊子41的比该预热区域 ST1、ST2更靠上游侧的附近被预热。对于这样被预热的层压材B及下部 薄膜E,这些层压材B和下部薄膜E容易在被加热到期望的温度的加热压 接点ST被加热到该期望的温度,因此,在进行加热压接时能够获得稳定 的加热温度。
另外,若使用用于加热压接的压接辊子43及驱动辊子41,分别在预 热区域ST1、ST2对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进行预热,则也可不必在压接 辊子43及驱动辊子41之外另外设置预热部,由此,能够使结构简单化, 由此还能够降低成本。另外,具有被配置在能够受到来自压接辊子43及 驱动辊子41的热的影响的区域内的自由辊子22、32,层压材B及下部薄 膜E在加热压接之前被卷绕到自由辊子22、32上,由此,因为被受到来 自辊子43、41的热的影响的自由辊子22、32进一步预热,所以该被预热 的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更加容易被加热到期望的温度,因此,在进行加 热压接时能够获得更加稳定的加热温度。
另外,由于自由辊子22、32的加热利用来自压接辊子43及驱动辊子 41的热,所以不必在该辊子43、41的加热手段之外另外设置加热手段, 由此还能够降低成本。此外,该情况,与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也一样,并 且除了有关下部薄膜的事项之外对于后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也一样。因此, 在后述的第二及第三实施方式中,省略相关说明。并且,在该状态下,在 第一压接部40与分离部60之间的搬送路径上,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形 成为互相重叠的状态。
如图5所示,在该状态下,使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朝向供给层压材 B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于层压材供给部20的配置,上方侧), 由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顺次供给被记录介质A。即,该层压装置对多个 被记录介质A连续地进行层压处理,在先行的被记录介质A与后续的被 记录介质A之间隔开了间隔的状态下,由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顺次供给 这些被记录介质A。于是,被顺次供给的各被记录介质A在记录面与层压 层D相面对的状态下形成为介于层压材B与下部薄膜E之间的状态,由 第一压接部40加热压接层压材B、被记录介质A及下部薄膜E。如此, 以从被记录介质A的搬送方向及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缘露出的方式供给层 压材B,因此,若由第一压接部40加热压接,则层压层D软化而变形为 覆盖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及端面。
于是,如上所述,由于层压材B与下部薄膜E被设定为大于被记录介 质A的尺寸,所以被记录介质A被层压材B以及下部薄膜E夹持,如图 11(A)所示,从被记录介质A露出的层压层D被转印到下部薄膜E上, 从而形成: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上紧贴有层压层D的层压部分Da、和 包围该层压部分Da的被记录介质A而在下部薄膜E上紧贴有层压层D的 非层压部分Db。
即,如图11(B)所示,若由第一压接部40加热压接层压材B、被记 录介质A及下部薄膜E(层压材B、被记录介质A及下部薄膜E这三者通 过第一压接部40),则能够获得形成有:层叠了被记录介质A、层压材B 及下部薄膜E的层压部分Da、和层叠了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的非层压 部分Db的层叠体(A+B+E、B+E)。此外,转印到下部薄膜E上的层压层 D的转印宽度Db被设定成约为3mm以上。这是因为:若小于该值,则下 部薄膜E与层压层D的粘接面积少而使得粘接力不够,所以下部薄膜E 与层压层D有可能会剥落,出于这个原因,存在无法圆满地分离:压接有 层压层D和记录面的部分(层压部分)Da、与压接有层压层D和下部薄 膜E的部分(非层压部分)Db的情况。
然后,如图8所示,在第一压接部40得到的层叠体(A+B+E、B+E) 被搬送到剥离部60。该层叠体(A+B+E、B+E)被第一压接部40加热后, 随着时间(规定时间)的推移而处于被某种程度地冷却了的状态,因此, 层压层D的粘接层D’开始固化(正在从活性状态返回到通常的平衡状态), 其结果是,粘接层D’形成为近似固化或某种程度固化了的状态(近似通常 的平衡状态),到达剥离部60的层叠体(A+B+E、B+E),基材C与层压 层D的紧贴力变得小于层压层D与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的紧贴力和层 压层D与下部薄膜E的紧贴力(层压层D与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的紧 贴力和层压层D与下部薄膜E的紧贴力变得大于基材C与层压层D的紧 贴力)。因此,即使经由刀刃61朝向搬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上方拉引基材C, 也能够可靠地只剥离基材C,不会出现如以往的层压装置那样层压层D的 一部分或全部与基材C一同被除去的情况。
而且,在剥离部60,由于刀刃61的前端部处于与层叠体(A+B+E) 滑动接触的状态,所以防止层叠体(A+B+E)随着基材C的剥离而翘起, 并稳定基材C的剥离角度。
然后,被剥离部60剥离了基材C的层叠体(A+B+E-C)被搬送到 第二压接部50,在此进行第二次加热压接。如此,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 采用的结构为:最初在存在基材C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压接,然后在除去了 基材C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压接,由此,能够提高层压层D相对于被记录 介质A的记录面的紧贴性,另外,例如,即使在第一压接部40的层叠时 气泡混入到被记录介质A与层压层D之间,也能够除去该气泡而获得美 观的精加工面。
然后,如图9所示,由第二压接部50进行了第二次的加热压接的层 叠体(A+B+E-C)被搬送到分离部80。该层叠体(A+B+E-C)通过第 二压接部50的加热压接而使得层压材B的层压层D再次活性化,但随着 在第二压接部50加热压接之后的时间(规定时间)的推移,由自然散热 及导向板83的散热作用进行强制冷却,层压层D的粘接层D’固化(从活 性状态返回到通常的平衡状态同时)同时朝向分离部80移动。其结果是, 在粘接层D’成为近似固化或某种程度固化了的状态(近似通常的平衡状 态)的状态下,层叠体(A+B+E-C)到达分离部80,在此下部薄膜E被 分离。
如此,粘接层D’形成为近似通常的平衡状态,到达分离部80的层叠 体(A+B+E-C)在分离部80的刀刃81的上表面上滑动接触,同时向下 游侧移动,在通过该刀刃81的棱线时,在下部薄膜E被卷挂到刀刃81的 前端部的状态下,由下部薄膜回收部90的支架91卷取下部薄膜E。此时, 如图12所示,被记录介质A及下部薄膜E相对移动,使得被记录介质A 的基底面与下部薄膜E分离。即,被记录介质A在导向板83、84之间(搬 送路径)进一步朝向下游侧移动,与此相对,下部薄膜E被向与被记录介 质A的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远离被记录介质A的基底面的方向)拉引, 由此,剥离了基材C的非层压部分Db的层压层D与下部薄膜E也被向该 方向拉引(拉入)。因此,由于剥离了基材C的非层压部分Db的层压层D 与下部薄膜E也向该方向移动,所以在存在被记录介质A的部分与不存在 的部分的边界(即,非层压部分Db与层压部分Da的边界),集中地作用 有拉引力(在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中,在基于分离部80的下部薄膜E 的该分离前,进行基于剥离部60的基材C的剥离,这样预先剥落基材C 在进一步提高所述拉引力的集中性方面具有效果)。于是,只有非层压部 分Db被可靠地切除,成为层压部分Da的端缘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 的美观的结构。
层压部分的端缘美观地被精加工,其一个理由在于被记录介质A的端 缘发挥如切断刃那样的作用。即是指:在层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 的边界,因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作用剪断力(在分离下部薄膜E时,利用 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部的反作用力及非层压部分Db与下部薄膜E的紧贴 力的相互作用,以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部为界产生的层压层D的剪断力), 层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被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切断。尤其可 以认为,本实施方式的刀刃81,由于上表面与倾斜面形成为锐角,所以搬 送路径上的下部薄膜E的移动方向与从刀刃81的前端(棱线)朝向下部 薄膜回收部90移动的下部薄膜E的移动方向形成为锐角,因此,被记录 介质A的端缘起到非常锐利的切断刃的作用。
或者,如图11(B)所示,作为另一理由认为在于,因被记录介质A 的厚度,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的层压层D的极小宽度区域形成为从 下部薄膜E稍稍翘起了的状态。由于分离下部薄膜E时的拉引力集中地作 用于该翘起的部分,所以在该翘起的部分层压层D破裂,层压部分Da及 非层压部分Db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被切断。或者,作为又一个理由 认为在于,由于使用尺寸被设定为大于被记录介质A的层压材B及下部 薄膜E,在夹有被记录介质A的状态下由压接部40、50对层压材B及下 部薄膜E进行加热压接,所以层压材B的层压层D成为沿着被记录介质A 的记录面及端缘部等的形状变形的形态,其结果是,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 端缘的层压层D的极小宽度区域的厚度变薄。由于分离下部薄膜E时的拉 引力集中地作用于该变薄的部分,所以在该变薄的部分层压层D破裂,层 压部分Da及非层压部分Db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被切断。
此外,理所当然,从层压部分Da分离了的非层压部分Db的层压层D, 与下部薄膜E一同被除去。
另外,如图9所示,在该分离部80中,由于设置有隔着刀刃81的前 端部而横贯搬送路径的上游侧及下游侧来划定搬送路径的导向面(导向板 83、84的内表面、刀刃81的上表面81a),所以即使在下部薄膜E的分离 中,也能够沿着搬送路径稳定地搬送层叠体(A+B+E-C;A+B-C),其 结果是,能够抑制层叠体(A+B+E-C;A+B-C)向法线方向的抖动, 并且能够实现下部薄膜E的分离角度的稳定化。进而,在下部薄膜E被拉 引到下部薄膜回收部90侧时,虽然在初期阶段被记录介质A的前头部分 要追随下部薄膜E的移动,但在被记录介质A完全弯曲之前,即,由于在 能够通过自己的弹性恢复姿势的状态下,切断层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 Db的边界,所以被配置在刀刃81的下游侧的导向板84构成为刀刃81侧 弯曲而扩大搬送路径,由此,被记录介质A的前头部分被导入到导向板 83、84之间(搬送路径),该被记录介质A被搬送到下游侧的完成品排出 部150。因此,在完成品排出部150排出被层压层D层压了的被记录介质 A,所述层压层D具有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的美观的端缘,且在与被 记录介质A之间没有夹杂空气等的状态下与记录面紧密接触。
可是,在导向板84的搬送方向最上游侧端部被配置成位于该导向板 84的上游侧的被记录介质A的搬送路径上的情况下,在下部薄膜E被卷 挂到刀刃81的前端部的状态下,被记录介质A的基底面与下部薄膜E分 离,在分开非层压部分Db与层压部分Da时,由于非层压部分Db的层压 层D与下部薄膜E要向同方向移动,所以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随着下部 薄膜E的移动被朝向下部薄膜E的分开方向拉引,由此,该前端从被记录 介质A的搬送路径向下部薄膜E的分开方向侧转移,进而变得容易进入分 离点(刀刃81的前端部)与导向板84之间的间隙。这一点,在本实施方 式中,由于导向板84被配置成如下状态:即、以该导向板84的上游侧的 被记录介质A的搬送路径为基准,在朝向远离该搬送路径的方向被偏置, 因此即使分离点与导向板84之间存在间隙,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也很难 进入该间隙,由此,能够将从分离点到来的被记录介质A顺利地引导至导 向板84,进而能够良好地分离下部薄膜E与被记录介质A。
在此,万一由于在层压处理中被记录介质A或层压材B等被卡在搬 送路径上,所以为了取出它们要打开上部框体1A。或者在运转结束后, 为了维修要打开上部框体1A。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中,如果 第一压接部40及第二压接部50的各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不低于规定的设 定值(例如60℃),则锁定手段2的电磁锁不被解除,无法使上部框体1A 形成为开状态。因此,不存在作业者无意地接触变热的辊子的顾虑,成为 安全设计。
<应用例1>
上述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以第一次在剥离基材C之前、第二次在剥 离基材C之后这样的状态分两次进行加热压接。在第二次加热压接中,解 除基材C的约束,层压层D变得柔软且压接力直接地作用于层压层D, 因此层压层D对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的紧贴性增加。而且,通过第一 次加热压接,层压层D与被记录介质A紧贴而稳定化,所以即使对层压 层D直接加热并施加压接力,层压层D也不会受到它们的影响。因此, 图13(A)所示的通常的抛光加工的层压处理(对于具有光泽的记录面(平 滑度高的记录面),表面(更加正确地说是保护层D”的表面)具有光泽地 形成层压层D的层压处理)自不必说,也可进行如下的层压处理。
应用例1(其1):如图13(B)所示,对于所谓无光泽风格或绸纹风 格的半光泽或无光泽的记录面(具有凹凸的记录面),表面成为半光泽或 无光泽地形成层压层D的层压处理(半光泽加工或无光泽加工的层压处 理)。在该情况下,层压层D的保护层D”必须具有通过加热压接而沿着被 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的凹凸的柔软性。此外,由于压接辊子53表面为软 质,所以可使层压层D追随被记录介质A的凹凸面。因此,若软质层的 厚度过薄,则其效果降低,所以软质层的厚度如上述那样至少需要为1mm。
应用例1(其2):如图13(C)所示,对于所谓无光泽风格或绸纹风 格的半光泽或无光泽的记录面(具有凹凸的记录面),表面具有光泽地形 成层压层D的层压处理(抛光加工的层压处理)。在该情况下,层压层D 的保护层D”必须具有即使通过加热压接也不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 的凹凸的刚性。
<应用例2>
上述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始终使层叠体(A+B+E;A+B+E-C;A+B -C)的搬送速度一定,从而进行剥离工序及分离工序。然而,也可进行 如下的处理。
应用例2(其1):在剥离工序中,例如遵从图14(A)~(C)所示 的形式的任一个,控制层叠体(A+B+E)的搬送速度,使得在被记录介质 A的前端侧及后端侧剥离速度变缓。即,采用如下的控制:如果位于刀刃 61的前端部的上游侧的传感器64检测到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缘,则减慢 搬送速度,如果位于刀刃61的前端部的下游侧的传感器65检测到被记录 介质A的前端,则使搬送速度复原,然后,如果上游侧的传感器64检测 到被记录介质A的后端,则再次减慢搬送速度,并且,如果下游侧的传感 器65检测到被记录介质A的后端,则使被记录介质A的搬送速度再次复 原。其结果是,不会对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缘及后端缘的层压层D施加 极端的拉引力,从而不会产生被层叠在被记录介质A上的层压层D从被 记录介质A的端缘无意地剥落的情况。
应用例2(其2):在分离工序中,例如遵从图14(A)~(C)所示 的形式的任一个,控制层叠体(A+B+E-C;A+B-C)的搬送速度,使 得在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侧及后端侧分离速度变缓。即,采用如下的控制: 如果位于刀刃81的前端部的上游侧的传感器86检测到被记录介质A的前 端缘,则减慢搬送速度,如果位于刀刃81的前端部的下游侧的传感器87 检测到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则使搬送速度复原,然后,如果上游侧的传 感器86检测到被记录介质A的后端,则再次减慢搬送速度,并且,如果 下游侧的传感器87检测到被记录介质A的后端,则使被记录介质A的搬 送速度再次复原。其结果是,由于在搬送速度变缓的区间拉引力缓慢地作 用,所以该拉引力容易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侧及后端侧的层压部分 Da与非层压部分Db的边界(即,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缘及后端缘 的层压层D的极小宽度区域)进一步集中。其结果是,能够使层压层D 的前端缘及后端缘形成更加美观的结构。而且,通过在被记录介质A的前 端侧减慢层叠体(A+B+E-C;A+B-C)的搬送速度,能够防止被记录 介质A的前端侧追随下部薄膜E而被拉入的情况,因此,即使在下部薄膜 E的分离中,也能够沿着搬送路径稳定地搬送被记录介质A。
<第二实施方式>
图15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不 同点在于:配置在压接部的下游侧的导向体的结构不同的这一点;将两个 压接部设为一个的这一点;以及相对于驱动辊子可以接触分离地构成压接 部的压接辊子的这一点。除此之外,由于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 以对于这些,适用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乃至技术性替换第一实施方式的说 明,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采用同一符号,省去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具有导向体47,所述导向体47从压接部40 的下游侧到分离部80的下游侧,朝向下游侧引导通过了压接部40的层叠 体(A+B+E)。该导向体47由:与压接部40邻接地设在该压接部40的下 游侧的一对上游侧导向板47a、47b;和隔着剥离部60的刀刃61设在一方 的导向板47a的下游侧的下游侧导向板(导向板)83构成。
一对上游侧导向板47a、47b设在压接部40与分离部80之间。该一 对上游侧导向板47a、47b相隔规定间隔而上下相对地配置,划定有朝向 下游侧搬送层叠体(A+B+E)的搬送路径。即,一对上游侧导向板47a、 47b,在该上游侧导向板47a、47b之间形成有搬送路径,在各上游侧导向 板47a、47b的内表面引导层叠体(A+B+E)的至少任一方的面(对层叠 体限制其向面交叉方向的移动),防止伴随该层叠体(A+B+E)的搬送的 向面交叉的方向(与搬送层叠体(A+B+E)的一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摇摆、 或伴随在分离部80的分离的抖动。
下游侧导向板83被形成为:其隔着剥离部60的刀刃61的前端部, 而被设置在位于上方侧的一方的上游侧导向板47a的下游侧,在与分离部 80的刀刃81的上表面81a相隔规定间隔而相对的状态下,以该刀刃81的 前端部为基准向搬送路径的上游侧及下游侧延伸(夹着刀刃81的前端部 横贯搬送路径的上游侧及下游侧)。该下游侧导向板83的前端部(搬送路 径的上游侧的端部)向远离搬送路径的方向以规定角度弯曲,在该下游侧 导向板83与分离部80的刀刃81之间形成有锥状的扩开了的入口侧开口 及由规定间隙构成的搬送路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完成品排出部150的载置板151隔着分离部 80的刀刃81而被设置在另一方的上游侧导向板47b的下游侧,以刀刃81 的上表面81a为基准被朝向远离搬送路径的方向偏置,被配置在低于刀刃 81的上表面81a的位置。由此,下游侧导向板83的导向面与载置板151 的上表面的间隔,变得大于一方的下游侧导向板83的导向面与刀刃81的 上表面81a的间隔,在由分离部80分离了非层压部分Db之后,完成了层 压处理的被记录介质A(层压部分Da)被排出到载置板151上。
这样设在压接部40的下游侧的导向体47(上游侧导向板47a、47b、 下游侧导向板83),由热传导率高且散热性优异的材质(例如,铝合金合金等)构成,层叠体(A+B+E)的搬送稳定性的提高自不必说,还起 到随着层叠体(A+B+E)的通过,使由压接部40的加热引起的层叠体 (A+B+E)的热向外部扩散的散热器(强制冷却手段)的作用。由此,从 压接部40到达分离部80的层叠体(A+B+E)的层压层D,从活性状态形 成为近似通常的平衡状态,在分离部80即便使被记录介质A与下部薄膜 E相对移动,在层压层D与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之间也不会产生偏移或 剥离等,能够顺利且可靠地分离层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
将压接部设为一个是因为还存在如下情况:即使一次加热压接,层压 层D对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的紧贴性的提高效果、以及被记录介质A 与层压层D之间混入的气泡的除去效果,也能够在产品级别上容许。
压接部的辊子对的接离机构(压接·解除机构)46具有:在第一部位 旋转自由地支承辊子(压接辊子43)、在第二部位被框体1摆动自由地支 承的臂(凸轮从动件)460;和与该臂460的第三部位接触、并在压接辊 子43压接于驱动辊子41的第一位置和压接辊子43远离驱动辊子41的第 二位置转换该臂460的摆动位置的凸轮461。若该臂460的摆动位置达到 第一位置,则通过两辊子41、43之间的压接力对层叠体(A+B+E)产生 压接作用。通常,该压接力被设定在50~120kgf的范围内。
压接·解除机构46被构成为,使压接辊子43远离到:在没有压接辊 子43时获得的层压材B的轨迹B’的外方,因此,处于压接解除位置的压 接辊子43不会与层压材B接触。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在例如只对一张被记录介质A进 行层压处理时,如果在该被记录介质A穿过压接部40的时刻解除压接辊 子43的压接,则直到该被记录介质A作为完成品被排出之前,从层压材 供给部20放出的层压材B不会被层压于同样从下部薄膜供给部30放出的 下部薄膜E,因此,通过分别将该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重绕,能够使用 于接下来的被记录介质A的层压处理,实现层压材B的有效利用。
对此以下进行详细说明。若由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供给的被记录介 质A穿过压接部40,则由作业者等操作压接·解除机构46,臂460的摆 动位置被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于是,臂460的第一部位移动(本 实施方式中向上部方向移动),在第一部位被旋转自由地支承的压接辊子 43的位置也一同向上部移动(符号43’)。由此,在压接辊子43与驱动辊 子41之间产生的压接力被解除。因此,以后,到被层压的被记录介质A 被完成品排出部150排出的期间,从层压材供给部20放出的层压材B不 会被层压于同样从下部薄膜供给部30放出的下部薄膜E。
另外,在上述压接力解除时,进行调整使得压接辊子43不与层压材B 接触。即,在臂460的摆动位置处于第二位置时,压接辊子43位于层压 材B的轨迹B’的外方(上方)(符号43’),不与层压材B(层压层)接触, 防止了向层压层的热传导。由此,层压层不会热变形,能够维持质量。
另外,在所述调整(非接触调整)中,臂460的第二位置(臂460的 变位量)及自由辊子22的配置位置可以成为其参数(要素),但例如,在 自由辊子22的配置位置基本被固定时(压接时的层压材B的进入角度的 容许宽度小的情况等),能够由臂460的变位量进行调整,与此相反,在 自由辊子22的配置位置存在某种程度的容许宽度、臂460的变位量基本 被固定时,自由辊子22的配置位置成为调整要素。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不以自由辊子22作为非接触调整用的参数, 而将非接触调整专用的新的辊子作为限制辊子而设置。具体地说,使该限 制辊子配置在自由辊子22与压接辊子43之间,使其成为压接时的自由辊 子22与压接辊子43的共同切线的外侧(本实施方式中为上方侧),在压 接力解除时,层压材B与该限制辊子接触,使压接辊子43远离而使其位 于直到经由限制辊子的搬送路径的层压材B的轨迹的外侧(本实施方式中 为上方侧),由此能够防止与层压材B的接触。
然后,若被层压的被记录介质A被完成品排出部150排出,则对没有 被层压就被放出的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进行拉回处理。在该处理中,通 过使支架21(支架31)向与供给层压材B(下部薄膜E)的方向相反的方 向旋转(反旋转),没有被层压就被放出的层压材B(下部薄膜E)被沿着 搬送路径拉引到上游侧,从而被卷取(被重绕)于支架21(支架31)。
此时,既可以作业者等通过手动使支架21(支架31)反旋转,可构 成为,对于支架21(支架31),利用链轮、链条、齿轮系等周知的驱动力 传递手段(未图示),传递未图示的电动机(驱动源)的驱动力,利用该 电动机的驱动力使支架21(支架31)反旋转。在后者的情况下,既可共 用支架21及支架31的驱动源,也可分别驱动。另外,也可利用电动机只 驱动任意一方。
另外,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的拉回量(重绕长度),是将分别在没 有被层压的状态下被放出的量设为最大限度的任意的量,双方不必必须一 致。另外,也可只拉回任意一方。
若拉回处理结束,则由作业者等再次操作压接·解除机构46,臂46Q 的摆动位置被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形成为可对接下来的被记录介 质A进行层压处理的状态。
此外,通过在搬送路径上的适当位置设置传感器等检测手段,还可以 形成为自动地进行上述一系列处理(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切换、从拉 回处理及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切换)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规格。
另外,压接·解除机构并不限于摆动式,也可为直动式,另外,压接·解 除机构不管什么方式,还可适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第一压接部 40及/或第二压接部50。
顺便而言,在第二实施方式(后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也一样)中,对应 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导向部件的一例即导向板84的部件是载置板151,所 述载置板151被设置于:在被记录介质A的搬送方向上、被记录介质A 的记录面的相反侧的面和下部薄膜E分开的分离点的下游侧附近,并且所 述载置板151具有在搬送方向上延伸的导向面。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也 具有与如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导向部件84同样的优点。即,在载置板 151的搬送方向最上游侧端部被配置为位于该载置板151的上游侧的被记 录介质A的搬送路径上时,在下部薄膜E被卷挂到刀刃81的前端部的状 态下,被记录介质A的基底面与下部薄膜E分开,在切开非层压部分Db 与层压部分Da时,非层压部分Db的层压层D与下部薄膜E向同方向移 动,因此,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随着下部薄膜E的移动而被朝向下部薄膜 E的分开方向拉引,由此该前端从被记录介质A的搬送路径向下部薄膜E 的分开方向侧转移,进而容易进入分离点与载置板151之间的间隙中,但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中,将载置板151配置成如下状态,即:使其 向远离该载置板151的上游侧的被记录介质A的搬送路径的方向偏置,由 此,即使分离点与载置板151之间存在间隙,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也很难 进入该间隙中,由此,能够将从分离点到来的被记录介质A顺利地引导至 载置板151,进而能够良好地分离下部薄膜E与被记录介质A。
<第三实施方式>
图16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与第一实 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不同点在于:构成为能够机械地控制 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供给被记录介质A的时刻的这一点。除此之外,基 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对于这些,适用乃至技术 性替换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并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 施方式的构成要素采用同一符号,省去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具有:载置板11,其 被安装成,在框体1的一方侧从下部框体1B的上端部朝向外方延伸;和 被记录介质通过阻止手段13,其在框体1的一方侧、由形成在上部框体 1A与下部框体1B之间的被记录介质供给口12来切换容许被记录介质A 通过的状态和阻止通过的状态。
载置板11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载置板11同样地构 成。本实施方式的被记录介质通过阻止手段13采用的是:杆13b相对于 汽缸管13a可进退地构成的电动汽缸。该被记录介质通过阻止手段13,在 汽缸管13a连结于下部框体1B、杆13b伸长了的状态下,该杆13b存在 于被记录介质供给口12乃至其附近的被记录介质A通过的搬送路径上, 由于存在该杆13b,可以形成为如下状态,即:能够阻止被记录介质A从 被记录介质供给口12朝向第一压接部40的移动即被记录介质A的供给。 另外,该被记录介质通过阻止手段13构成为:在杆13b退避在汽缸管13a 内的状态下,该杆13b不存在于被记录介质供给口12乃至其附近的被记 录介质A通过的搬送路径上,形成为能够进行被记录介质A从被记录介 质供给口12朝向第一压接部40的移动、即能够进行被记录介质A的供给 的状态。该被记录介质通过阻止手段13构成为:基于在被记录介质供给 口12与第一压接部40之间的搬送路径上的规定位置检测被记录介质A的 有无的透射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等检测传感器(未图示)的检测结果,使 杆13b进行伸缩。
具体构成为:配置于规定位置的检测传感器判断为在搬送路径上存在 被记录介质A,在此期间,杆13b为伸长状态,从而阻止被记录介质A的 供给,另一方面,在检测传感器判断为在搬送路径上不存在被记录介质A 时,杆13b为缩短状态,从而容许被记录介质A的供给。
由此,只有在被记录介质A完全通过了在被记录介质供给口12与第 一压接部40之间的搬送路径上的规定位置(检测传感器的配置位置)之 后,才能够供给后续的被记录介质A,在先行的被记录介质A与后续的被 记录介质A之间空出间隔,能够在第一压接部40及第二压接部50将层压 材B(层压层D)完全地加热压接到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乃至后端的全部 区域上,并且能够在被记录介质A、A之间大致完全地加热压接下部薄膜 E和层压层D。由此,在层压部分Da与包围被记录介质A地形成的非层 压部分Db的边界附近,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层压层D与下部薄膜E的非 紧贴区域,在分离部80,在使下部薄膜E远离被记录介质A的基底面时, 能够使其拉引力集中而作用于与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边缘)附近对应的 区域,从而能够圆满地加工非层压部分Db分离后的层压部分Da的层压 层D的端缘。
<第四实施方式>
图17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与第一~ 第三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不同点在于:构成为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可 自动供给被记录介质A的这一点。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第一~第三实施方 式相同,所以对于这些,适用乃至技术性替换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说明, 并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采用同一符号,省去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具有:分类器14,其 在框体1的一方侧被连设于下部框体1B的外表面;和所述被记录介质通 过阻止手段13,其利用被记录介质供给口12来切换容许由分类器14供给 的被记录介质A通过的状态和阻止通过的状态。
分类器14由收容部15以及进给辊子16构成,所述收容部15在堆积 状态下收容多张被记录介质A、A…;所述进给辊子16将被该收容部15 收容的被记录介质A、A…中的最上面的被记录介质A一张一张地朝向被 记录介质供给口12送出。
收容部15形成为箱状,在与下部框体1B连结的壁部,对应于被记录 介质供给口12而形成有切口状的开口。在该收容部15内内置有载置板17 和施力手段18(本实施方式为螺旋弹簧),所述载置板17在上下方向可移 动地被收容、并载置多张被记录介质A;所述施力手段18为了在该收容 部15内向上方对载置板17施力,而介于该收容部15的底部与载置板17 之间地被安装。
进给辊子16被配置为:利用由施力手段18对载置板17的施力,对 载置于载置板17上的多张被记录介质A、A…中的最上面的被记录介质A 进行压接,使该最上面的被记录介质A形成为对应于收容部15的切口(被 记录介质供给口12)的配置。换而言之,该进给辊子16被配置为:利用 由施力手段18的施力,限制最上面的被记录介质A,使其不会达到从切 口(被记录介质供给口12)的形成位置偏移的位置。该进给辊子16被构 成为:为了在先行的被记录介质A与后续的被记录介质A之间留有间隔 地顺次送出被记录介质A,通过计时器切换旋转及其停止。于是,该分类 器14在使进给辊子16旋转时,因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与该进给辊子 16的外周面的摩擦,向被记录介质供给口12只送出最上面的被记录介质 A。
并且,被记录介质通过阻止手段13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为: 基于在被记录介质供给口12与第一压接部40之间的搬送路径上的规定位 置检测被记录介质A的有无的透射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等检测传感器(未 图示)的检测结果,使杆13b进行伸缩,从而可切换:能够向被记录介质 供给口12供给被记录介质A的状态、与阻止被记录介质A的供给的状态。 不同于第三实施方式,设置该被记录介质通过阻止手段13是为了避免: 后续的被记录介质1,在从达成了自动进给的分类器14无意地与先行的被 记录介质A密接了的状态下,被朝向被记录介质供给口12送出。
由此,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只有在被记录介质A完全通过了在被 记录介质供给口12与第一压接部40之间的搬送路径上的规定位置(检测 传感器的配置位置)之后,才能够供给后续的被记录介质A,假如即使因 进给辊子16发生误动作等而使得在先行的被记录介质A与后续的被记录 介质A的间隔接近的状态下送出,通过在先行的被记录介质A与后续的 被记录介质A之间可靠地空出间隔,也能够在第一压接部40及第二压接 部50使层压材B(层压层D)完全地加热压接到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乃 至后端的全部区域,并且能够在被记录介质A、A之间大致完全地加热压 接下部薄膜E和层压层D。由此,在层压部分Da与包围被记录介质A地 形成的非层压部分Db的边界附近,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层压层D与下部 薄膜E的非紧贴区域,在分离部80、在使下部薄膜E离开被记录介质A 的基底面时,能够使其拉引力集中并作用于与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边缘) 附近对应的区域,从而能够圆满地加工非层压部分Db分离后的层压部分 Da的层压层D的端缘。
<第五实施方式>
图18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与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层压装 置的不同点在于构成为下述结构的这一点,即:不具有下部薄膜供给部30、 下部薄膜回收部90及分离部80,在覆盖了被记录介质A的状态下,代替 使从该被被记录介质A的周缘露出了的层压层D(成为非层压部分Db的 层压层D)紧贴(转印)到下部薄膜E,而是转印到相当于第一~第四实 施方式的第一压接部40的压接部40的辊子(位于被记录介质A的基底面 侧的辊子:驱动辊子41)的辊子表面,该压接部40还起到分割层压部分 Da与非层压部分Db的分离部的作用。其他基本上与第一~第四实施方式 相同,所以对于这些,适用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说明乃至技术性替换第 一~第四实施方式的说明,并与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采用同一 符号,省去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压接部40形成为:驱动辊子41及压接辊子43的辊子 宽度与层压材B的宽度大致一致或大于其宽度,与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 第一压接部40同样地,通过驱动辊子41旋转驱动,层压层D与被记录介 质A的记录面紧贴,并且从被记录介质A露出的层压层D与驱动辊子41 的表面紧贴,层压材B相对于被记录介质A以及驱动辊子41被加热压接, 驱动辊子41起到被转印手段的作用。并且,通过驱动辊子41旋转驱动而 被加热压接的层压材B及被记录材料A被朝向下游侧(完成品排出部150) 压接搬送,但若加热压接后处于层叠状态的被记录介质A及层压材B通 过被驱动辊子41及压接辊子43压接到被记录介质A的点,则驱动辊子 41及被记录介质A相对移动,使得在该点的下游侧驱动辊子41的外周面 与被记录介质A的基底面分离。
在该情况下,如图19所示,在驱动辊子41的外周面远离基底面时, 在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上紧贴有层压层D的层压部分Da、与从被记录 介质A的周边露出了的层压层D紧贴在驱动辊子41的外周面的非层压部 分Db的边界,产生拉引,与第一~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地,层压部分Da 与非层压部分Db的边界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被圆满地切断。因此, 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形成为:通过使驱动辊子41起到被转印手段的作 用来代替下部薄膜E,由此使压接部40起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分离 部80的作用。
如此,若在驱动辊子41的外周面上附着有多余的层压层D(非层压 部分Db的层压层D)的状态下驱动辊子41旋转,则每次到达压接层压材 B的点,层压层D都会附着并堆积下去,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 为了在将层压材B压接于被记录介质A的点的上游侧,刮掉并除去附着 于外周面的层压层D的残渣,而设置有前端部以规定压力接触于驱动辊子 41的外周面的刮刀(除去手段)85,从而能够进行被记录介质A的连续 的层压处理。
此外,回到图18,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如上所述,由于压接部40 构成为与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分离部80起同样的作用,所以在起到第 一~第四实施方式的分离部80的作用的压接部40的上游侧,设有留有规 定间隔地在上下方向上相对配置的一对导向板48、11(在本实施方式中, 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的载置板11兼用作下方侧的导向板),如上所述, 能够在层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被分离时、抑制层叠体的后端侧的 翘起或抖动。另外,该层压装置,为了抑制层压部分Db的后端与非层压 部分(驱动辊子41与层压层D紧贴的区域)被分离时的层压部分Db的 后端部的抖动,设置有在下游侧与压接部40邻接并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一 对下游侧导向板47a、47b同样的导向体(导向板49a、49b),以对应于压 接部40起到分离部的作用时的分离位置及其附近位置。
并且,具有以上的结构、进行层压处理的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与 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同样,还具有:能够利用压接·解除机构46的 功能而有效地使用层压材B的特征。以下,对于该特征,以只对一张被记 录介质A进行层压处理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若由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供给的被记录介质A穿过压接部40,则由 作业者等操作压接·解除机构46,臂460的摆动位置被从第一位置切换到 第二位置。于是,臂460的第一部位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向上部方向移 动),在第一部位被旋转自由地支承的压接辊子43的位置也一同向上部移 动(符号43’)。由此,在压接辊子43与驱动辊子41之间产生的压接力被 解除。因此,以后,直到被层压的被记录介质A被完成品排出部150排出 的期间,从层压材供给部20放出的层压材B不会被转印到驱动辊子41的 辊子表面。
另外,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压接力解除时进行调整,使得压接 辊子43不与层压材B接触。因此,防止因压接辊子43的热的影响而损害 层压层的质量的情况。
然后,若被层压的被记录介质A被完成品排出部150排出,则对在没 有被层压的状态下放出的层压材B进行拉回处理。在该处理中,通过使支 架21向与供给层压材B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反旋转),在没有被层压 的状态下放出的层压材B沿着搬送路径被拉引到上游侧,从而被卷取(重 绕)于支架21。
对于所述支架21的反旋转,假定为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方法。即, 既可基于作业者等的手动,也可基于与支架21连结的未图示的电动机(驱 动源)的驱动力。
若拉回处理结束,则由作业者等再次操作压接·解除机构46,臂460 的摆动位置被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形成为可对接下来的被记录介 质A进行层压处理的状态。
此外,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在搬送路径上的适当位置设置传 感器等检测手段,还可形成自动地进行上述一系列处理(从第一位置到第 二位置的切换、从拉出处理及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切换)的一部分或全 部的规格。
<第六实施方式>
图20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对于层压 材及下部薄膜分别采用了被切割成片状的薄膜。随此,层压装置相对于第 一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的不同点在于:随着层压材及下部薄膜被设为片 状,而没有设置层压材供给部20、下部薄膜供给部30、剥落部60、基材 回收部70、分离部80及下部薄膜回收部90。除此之外的结构(第一压接 部40:压接部、第二压接部50:压接部等的结构)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 式相同,所以对于这些,适用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乃至技术性替换第一实 施方式的说明,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采用同一符号,省去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形成为:为了使被记录介质A介于片状的层压 材B及下部薄膜E之间,从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 的供给部10,供给预先作业者通过手工作业而重叠了的物体(被记录介质 A与层压材B在下部薄膜E上处于夹层状态的物体)。
由此,在通过第一压接部40时,层压材B的层压层D被加热压接到 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及从被记录介质A的周缘露出的下部薄膜E而 形成层叠体。之后,该层叠体被第二压接部50再次加热压接,介于被记 录介质A的记录面与层压层D之间的空气被近似完全地挤出,提高记录 面与层压层D的紧贴性。
并且,通过了第一压接部40、第二压接部50的层叠体,以如一张薄 板那样的形式被完成品排出部150排出。
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为了不在装 置内除去基材C及下部薄膜E,通过手工作业从被完成品排出部150排出 的层叠体剥离及分离基材C及下部薄膜E。如此,如果通过人手剥离及分 离基材C及下部薄膜E,则能够在使用者期望的时刻剥离及分离基材C及 下部薄膜E,因此,能够在基材C等被剥落之前由基材C保护层压层D, 从而能够防止层压层D轻易地损伤的情况。
如图21所示,对于分离下部薄膜E,作业者通过手工作业从层压材B 剥离下部薄膜E(揭下下部薄膜E),由此产生与第一~第五实施方式同样 的作用,能够切分层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此外,由于基材C相对 于层压层D通过自身的粘接性而维持粘贴状态,所以既可在除去了下部薄 膜E之后进行剥离,或者也可在除去下部薄膜E之前预先进行剥离。
如以上那样,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对于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 E采用切割成片状的薄膜,所以也可以不设置层压材供给部20和下部薄 膜供给部30等的结构,即使通过人手也能够容易地使层压材B、被记录 介质A及下部薄膜E重叠并向压接部(第一压接部40、第二压接部50) 供给,从而能够使该层压装置的结构简单化。进而,由于该层压装置构成 为预先通过人手使层压材B、被记录介质A及下部薄膜E重叠,然后将它 们供给到该层压装置,所以作业者能够预先确认层压材B、被记录介质A 及下部薄膜E的层叠状态,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以被记录介质A从层压材 B或下部薄膜E露出了的形式在层叠状态下被加热压接,能够进行可靠的 层压处理。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任一个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 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
(1)上述任一个实施方式均主要以由喷墨记录方式记录的被记录介 质A为层压处理的对象,但热转印记录方式自不必说,也可以是基于其他 的印刷记录方式的被记录介质,还将由银盐照片构成的被记录介质作为对 象。
(2)上述任一个实施方式均为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朝上的搬送方 式,但也可为朝下的搬送方式,还可为被记录介质A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 搬送方式。但是,如第二实施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那样,如果考虑设置压 接·解除机构46,则优选的是将压接辊子配置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侧, 将驱动辊子配置在被记录介质的基底面侧。
(3)上述任一个实施方式采用的都是因处理性良好而带有基材C的 层压材B,但基材在本发明中并非必须。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基材回收部 70。
(4)上述任一个实施方式采用的都是宽度大于被记录介质A的长条 层压材B,层压材B从被记录介质A的纵横露出,但例如也可采用与被记 录介质A的宽度(与被记录介质A的搬送方向(层压材B的引出方向) 垂直的方向的长度)同一宽度的长条层压B。在该情况下,如果在先行的 被记录介质A与后续的被记录介质A之间留有间隔地顺次供给被记录介 质A,在搬送路径上由宽度限制导板导向且搬送被记录介质A、层压材B (连续薄板)及下部薄膜E,则能够由层压材B覆盖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 面的整个面而进行层压,而且,能够减少层压材的消耗量。即使这样,通 过使下部薄膜E从被记录介质A分离,与上述任一个实施方式同样地,层 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以被记录介质A的前进方向的前端及后端的 端缘为界而被分开。
若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如图22~图25所示,在第一压接部40的上游 侧设有宽度限制导板47,所述宽度限制导板47限制从被记录介质供给部 10、层压材供给部20及下部薄膜供给部30供给来的被记录介质A、层压 材B及下部薄膜E向与供给方向(一方向)垂直的另一方向(宽度方向) 的移动。
宽度限制导板47由具有间隔而相互相面对的一对导向板构成。该一 对导向板47被构成为可相互接触分离,并构成为能够随时变更成:与从 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层压材供给部20及下部薄膜供给部30供给来的层 压材B、被记录介质A及下部薄膜E的尺寸相对应的间隔。
于是,被记录介质A成为如下状态:在另一方向的两端被宽度限制导 板47(一对导向板)引导的同时朝向第一压接部40移动,在宽度方向的 两端被该宽度限制导板47(一对导向板)引导的同时、在记录面与层压层 D形成为相对的状态下、被记录介质A介于被供给的层压材B与下部薄 膜E之间。并且,若在被记录介质A介于层压材B与下部薄膜E之间的 状态下、被记录介质A到达第一压接部40,则层压材B、被记录介质A 及下部薄膜E在搬送方向上被搬送且被顺次加热压接。若这样在第一压接 部40被加热压接,则由于设定为: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的一方向(搬 送方向)的长度比被记录介质A的一方向(搬送方向)的长度长,且另一 方向(宽度方向)的长度与被记录介质的另一方向(宽度方向)的长度大 致相同,所以层压层D软化而变形,覆盖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及一方 向的两端面。
于是,如图26(A)所示,在一方向(搬送方向)上留有规定的间隔 的多个被记录介质A,在使另一方向的两端与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的宽 度方向的两端大致一致的状态下,由该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夹持,交互 地形成:在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上紧贴有层压层D的层压部分Da、和 在下部薄膜E上紧贴有层压层D的非层压部分Db。
即,若在先行的被记录介质A与后续的被记录介质A之间留有间隔 地顺次供给被记录介质A,在第一压接部40对层压材B、被记录介质A 及下部薄膜E连续地进行加热压接(层压材B、被记录介质A及下部薄膜 E这三者通过第一压接部40),则如图26(B)((A)的I-I剖面图)所 示,在层压材B的宽度方向上,被记录介质A的另一方向的两端与层压 材B及下部薄膜E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大致一致,在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 面上只形成紧贴有层压层D的层压部分Da,另一方面,在层压材B的一 方向(搬送方向)上,如图26(C)((A)的II-II剖面图)所示,能够 获得层叠体(A+B+E、B+E),所述层叠体(A+B+E、B+E)在搬送方向 (一方向)上交互地形成有:层叠了被记录介质A、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 E的层压部分Da、和层叠了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的非层压部分Db。此 外,设定先行的被记录介质A与后续的被记录介质A的间隔(供给间隔), 使得被转印到下部薄膜E上的层压层D的转印宽度Db达到约为3mm以 上。这是因为,若层压层D的转印宽度Db小于该值,则下部薄膜E与层 压层D的粘接面积减少使得粘接力不够,所以下部薄膜E与层压层D有 可能会剥落,出于这个原因,存在无法圆满地分离:压接了层压层D和记 录面的部分(层压部分)Da、与压接了层压层D和下部薄膜E的部分(非 层压部分)Db的情况。
并且,在分离部80,下部薄膜E被卷取到下部薄膜回收部90的支架 91上。此时,如图27所示,被记录介质A及下部薄膜E相对移动,使得 被记录介质A的基底面与下部薄膜E分离。即,被记录介质A在导向板 83、84之间(搬送路径)要进一步朝向下游侧移动,对此,下部薄膜E 被朝向与被记录介质A的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远离被记录介质A的基 底面的方向)拉引。因此,为了使剥离了基材C的非层压部分Db的层压 层D也与下部薄膜E向该方向移动,在存在被记录介质A的部分和不存 在的部分的边界(即,非层压部分Db与层压部分Da的边界),集中地作 用拉引力。于是,只可靠地切除非层压部分Db,形成层压部分Da的端缘 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的美观的结构。
另外,如图28所示,如果是相对于第五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设有宽 度限制导板47的结构,则如图29所示,在驱动辊子41的外周面远离基 底面时,在层压层D紧贴在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上的层压部分Da、与 从被记录介质A的周边露出的层压层D紧贴于驱动辊子41的外周面的非 层压部分Db的边界上产生拉引,同样层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的边 界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被圆满地切断。
进而,如果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则如图30所示,作业者通 过手工作业从层压材B剥离下部薄膜E(揭下下部薄膜E),由此产生同 样的作用,能够分开层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
此外,限制导板47并非必须。即,一般被记录介质A自身具有腰身, 另外,在层压材B具有基材C的情况下,能够对层压材B赋予腰身,因 此,如果能够得到足够的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的被记录介质A的供给精 度(搬送方向性)及层压材供给部20的层压材B的供给精度(搬送方向 性),则即使不设置宽度限制导板47,也能够在使另一方向的两端一致的 状态下将被记录介质A及层压材B供给到压接部40。但是,为了可持续 进行可靠的层压,优选设置宽度限制导板47。
(5)上述任一个实施方式采用的都是宽度大于被记录介质A的长条 层压材B,并且在先行的被记录介质A与后续的被记录介质A之间具有 间隔地顺次供给被记录介质A,虽然层压材B(层压层D)要从被记录介 质A的纵横(周缘)露出,但例如,也可采用宽度大于被记录介质A的 长条层压材B,先行的被记录介质A与后续的被记录介质A密接地顺次 供给被记录介质A。这样也能够用层压材B覆盖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 的整个面来进行层压,而且,能够抑制层压材B无端的消耗。在该情况下, 通过使下部薄膜E离开被记录介质A,与上述任一个实施方式同样地,也 能够使层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以在被记录介质A的前进方向上延 伸的端缘为界而分开。但是,由于先行的被记录介质A与后续的被记录介 质A之间,层压层D及下部薄膜E没有被压接,所以先行的被记录介质 A与后续的被记录介质A经由层压层D而处于连结状态,但通过使这些 被记录介质A相对分离,能够使连结被记录介质A彼此的层压层D破裂, 从而可分割各个被记录介质A。
若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如图31~图32所示,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 具有在框体1的一方侧连设于下部框体1B的外表面的分类器14。分类器 14由收容部15以及进给辊子16构成,所述收容部15在堆积状态下收容 多张被记录介质A、A…;所述进给辊子16将被该收容部15收容的被记 录介质A、A…中的最上面的被记录介质A一张一张地朝向被记录介质供 给口12送出。
收容部15形成为箱状,在与下部框体1B连结的壁部,对应于被记录 介质供给口12而形成有切口状的开口。在收容部15内内置有载置板17 和施力手段18(在此为螺旋弹簧),所述载置板17在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被 收容、并载置多张被记录介质A;所述施力手段18为了在收容部15内向 上方对载置板17施力,而介于该收容部15的底部与载置板17之间地被 安装。
进给辊子16被配置为:利用由施力手段18对载置板17的施力,对 载置于载置板17上的多张被记录介质A、A…中的最上面的被记录介质A 进行压接,使该最上面的被记录介质A形成为对应于收容部15的切口(被 记录介质供给口12)的配置。换而言之,该进给辊子16被配置为:利用 由施力手段18的施力,限制最上面的被记录介质A,使其不会达到从切 口(被记录介质供给口12)的形成位置偏移的位置。进给辊子16被配置 为,其压接点成为最上面的被记录介质A的供给侧(框体1侧)的近似端 部位置,并且为了大致不空出先行的被记录介质A与后续的被记录介质A 的间隔地顺次送出被记录介质A,而被构成为始终被旋转。通过该旋转, 分类器14利用被记录介质A的端部附近的记录面与该进给辊子16的外周 面的摩擦,只将最上面的被记录介质A朝向被记录介质供给口12送出。 并且,被送出的被记录介质A,在后续的被记录介质A被送出之前到达后 述的第一压接部40,该第一压接部40以与分类器14的进给速度大致相同 的速度将该被记录介质A搬送到后段的工序。因此,能够以大致不空出间 隔地紧靠的状态连续供给被记录介质A。此外,优选在载置板17上设置 在宽度方向上相对接触分离的一对宽度限制导板,从而不管被记录介质A 的宽度尺寸为多少,始终可配合于被记录介质A的宽度方向中心。
于是,预先将应一次处理的被记录介质A、A…在堆积的状态下收容 于分类器14的收容部15。另外,此时,预先使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朝 向层压材B被供给的一侧(在此,对应于层压材供给部20的配置的上方 侧)
在该状态下,从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分类器14)顺次连续地供给 被记录介质A。即,该层压装置可以对多个被记录介质A进行连续的层压 处理,如上述那样在先行的被记录介质A与后续的被记录介质A之间大 致不空出间隔的状态下,从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分类器14)顺次供给 这些被记录介质A。于是,被顺次供给的各被记录介质A,在记录面与层 压层D相面对的状态下形成为介于层压材B与下部薄膜E之间的状态, 并在第一压接部40加热压接层压材B、被记录介质A及下部薄膜E。如 此,层压材B以从与被记录介质A的搬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宽度方向) 上的两侧端缘露出的方式被供给,因此,若在第一压接部40加热压接, 则层压层D软化而变形,覆盖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及两侧端面。
于是,如上所述,由于层压材B以及下部薄膜E被设定为大于被记录 介质A的尺寸,所以被记录介质A被层压材B与下部薄膜E夹持,如图 33(A)所示,从被记录介质A露出的层压层D被转印到下部薄膜E上, 形成:在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上紧贴有层压层D的层压部分Da;和在 被记录介质A的宽度方向上、以隔着被记录介质A的方式在下部薄膜E 上紧贴有层压层D的非层压部分Db。
即,如图33(B)所示,若在第一压接部40加热压接层压材B、被 记录介质A及下部薄膜E(层压材B、被记录介质A及下部薄膜E这三者 通过第一压接部40),则能够获得形成有:层叠了被记录介质A、层压材 B及下部薄膜E的层压部分Da、和层叠了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的非层 压部分Db的层叠体(A+B+E、B+E)。此外,转印到下部薄膜E上的层压 层D的转印宽度Db被设定成约为3mm以上。这是因为:若小于该值, 则下部薄膜E与层压层D的粘接面积少而使得粘接力不够,所以下部薄膜 E与层压层D有可能会剥落,出于这个原因,存在无法圆满地分离:压接 有层压层D和记录面的部分(层压部分)Da、与压接有层压层D和下部 薄膜E的部分(非层压部分)Db的情况。
并且,在分离部80,下部薄膜E被卷取到下部薄膜回收部90的支架 91上。此时,如图34所示,被记录介质A及下部薄膜E相对移动,使得 被记录介质A的基底面与下部薄膜E分离。即,被记录介质A在导向板 83、84之间(搬送路径)要进一步朝向下游侧移动,对此,下部薄膜E 被朝向与被记录介质A的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远离被记录介质A的基 底面的方向)拉引。因此,为了使剥离了基材C的非层压部分Db的层压 层D也与下部薄膜E向该方向移动,在存在被记录介质A的部分和不存 在的部分的边界(即,非层压部分Db与层压部分Da的边界),集中地作 用拉引力。于是,只可靠地切除非层压部分Db,形成层压部分Da的宽度 方向的两侧端缘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端缘的美观的结构。
可是,在基于分离部80的分离工序后,前后的层叠体形成为经由层 压层而连结的状态,但通过在搬送辊子对100的压接搬送,二者会被分割。 若对相关理由进行说明,则由于搬送辊子对100要以比其上游侧的搬送速 度更加快的速度搬送层叠体,所以在先行的层叠体与后续的层叠体之间产 生引搬送速度的差而引起的拉引力。所述拉引力集中于前后的层叠体的连 结部分的层压层(近似线状的区域)。其结果是,该连结部分的层压层沿 着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断裂,从而前后的层叠体被分割。
另外,如图35所示,如果是相对于第五实施方式的层压装置设有分 类器14的结构,则如图36所示,在驱动辊子41的外周面远离基底面时, 在层压层D紧贴在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上的层压部分Da、与从被记录 介质A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端缘露出的层压层D紧贴于驱动辊子41的外周 面的非层压部分Db的边界上产生拉引,同样层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 Db的边界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圆满地被切断。
(6)上述任一个实施方式均使被记录介质A相对于搬送方向平行地 进行供给,但也可使被记录介质A倾斜地进行供给。如图37所示,在供 给被记录介质A时,使该被记录介质A相对于搬送方向倾斜地进行设置。 此外,由于层压材B是长条的结构,所以层压材B在从被记录介质A的 纵横的两方向露出了的状态下覆盖被记录介质A时,一方向(在搬送路径 上的前进方向)的尺寸不是问题,宽度(与在搬送路径上的前进方向垂直 的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大于在搬送路径上被倾斜的被记录介质A的、 搬送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因此,即使在稍微偏离预先设定的倾 斜角度的状态下将被记录介质A设置于被记录介质供给部10,并在该状 态下进行搬送,被记录介质A也不会从层压材B向宽度方向露出,能够 用层压材B(层压层D)可靠地覆盖被记录介质A的整个面。
于是,如上所述,由于层压材B与下部薄膜E被设定为大于被记录介 质A的尺寸,所以被记录介质A被层压材B与下部薄膜E夹持,如图38 (A)所示,从被记录介质A露出的层压层D被转印到下部薄膜E上,从 而形成:在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上紧贴有层压层D的层压部分Da、和 包围该层压部分Da的被记录介质A地在下部薄膜E上紧贴有层压层D的 非层压部分Db。
即,如图38(B)所示,若在第一压接部40加热压接层压材B、被 记录介质A及下部薄膜E(层压材B、被记录介质A及下部薄膜E这三者 通过第一压接部40),则能够获得形成有:层叠了被记录介质A、层压材 B及下部薄膜E的层压部分Da、和层叠了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的非层 压部分Db的层叠体(A+B+E、B+E)。此外,转印到下部薄膜E上的层压 层D的转印宽度Db被设定成约为3mm以上。这是因为:若小于该值, 则下部薄膜E与层压层D的粘接面积少而使得粘接力不够,所以下部薄膜 E与层压层D有可能会剥落,出于这个原因,存在无法圆满地分离:压接 有层压层D和记录面的部分(层压部分)Da、与压接有层压层D和下部 薄膜E的部分(非层压部分)Db的情况。
并且,在分离部80,下部薄膜E被卷取到下部薄膜回收部90的支架 91上。此时,如图39所示,被记录介质A及下部薄膜E相对移动,使得 被记录介质A的基底面与下部薄膜E分离。即,被记录介质A在导向板 83、84之间(搬送路径)要进一步朝向下游侧移动,对此,下部薄膜E 被朝向与被记录介质A的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远离被记录介质A的基 底面的方向)拉引。因此,为了使剥离了基材C的非层压部分Db的层压 层D也与下部薄膜E向该方向移动,在存在被记录介质A的部分和不存 在的部分的边界(即,非层压部分Db与层压部分Da的边界),集中地作 用拉引力。于是,只可靠地切除非层压部分Db,形成层压部分Da的端缘 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的美观的结构。
而且,通过使下部薄膜E向相对于被记录介质A倾斜的方向分离, 只对:区划层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的层压层D上的矩形边界L与 分离线L’(下部薄膜E被分离前的部分与还没有被分离的部分的边界) 的交点X作用拉引力,因此,层压层D形成为沿着矩形边界L被局部地 切除的形式(层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从该矩形边界L上的一个角 部C1到对角的角部C2被逐渐地分开的形式)。因此,层压部分Da的端 缘更加可靠地形成为美观的结构。即,使被记录介质相对于搬送方向平行 地进行供给,并且俯视观察、使下部薄膜E向与搬送方向平行的方向分离, 由此,在使下部薄膜E向相对于被记录介质A平行方向分离的形式下,分 别对于矩形边界L上的相对两边的边界(搬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边界与下 游侧的边界),因与分离线L’平行地同时作用拉引力,因此,拉引力被分 散,但如上所述,在相对于被记录介质A向倾斜的方向分离下部薄膜E 的形式下,对于矩形边界L的任一边的边界,由于拉引力都是作用在点上, 所以层压层D由点被微细且连续地切除。因此,层压部分Da的端缘更加 可靠地形成为美观的结构。
此外,除了相对于搬送方向倾斜地供给被记录介质A、并且俯视(与 搬送面垂直的方向)观察使下部薄膜E向与搬送方向平行的方向分离之 外,也可以通过相对于搬送方向平行地供给被记录介质A(即,使层压材 B及下部薄膜E与被记录介质A平行),并且俯视观察、使下部薄膜E向 相对于搬送方向倾斜的方向分离,由此使下部薄膜E向相对于被记录介质 A倾斜的方向分离。具体地说,如图40所示,也可代替具有沿着搬送方 向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直线状的端缘的所述刀刃81,设置具有相对于搬送方 向的宽度方向倾斜的端缘的刀刃(分离导向体)81’,将下部薄膜E卷绕 到该刀刃81’的倾斜了的端缘上,拉引该下部薄膜E,由下部薄膜回收部 90回收该分离了的下部薄膜E。顺便而言,下部薄膜回收部90的支架91 的轴芯,需要与在平面观察相对于搬送方向具有角度的分离后的下部薄膜 E相对应地保持倾斜。具体地说,支架91的轴芯被设定为与刀刃81’的端 缘平行。
另外,如图41所示,也可代替具有沿着搬送方向的宽度方向平行的 直线状的端缘的刀刃81,采用具有非直线状的端缘的刀刃81”~81””’。 图41(A)是具有三角形状的突部连续的端缘的刀刃81”,图41(B)是 越是中央侧越向搬送方向下游侧移位的山形的端缘的刀刃81”’,图41(C) 是相反地,具有越是中央侧越向搬送方向上游侧移位的谷形的端缘的刀刃 81””,图41(D)是具有波形的端缘的刀刃81””’。无论哪个刀刃,由于 拉引力只作用于:区划层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的层压层D上的矩 形边界与分离线的交点,因此层压层D形成为沿着矩形边界被局部地切除 的形式(层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被逐渐分开的形式)。因此,层压 部分Da的端缘能够更加可靠地形成为美观的结构。
并且,这些考虑方法也可适用于基材C。即,在相对于搬送方向倾斜 地供给被记录介质A时,在俯视观察、向与搬送方向平行的方向剥离基材 C,另一方面,相对于搬送方向平行地供给被记录介质A时,在俯视观察、 可以向相对于搬送方向倾斜的方向分离基材C被转印材,另外,还可使剥 离部60的刀刃61形成为例如图41所示的结构。
(7)上述任一个实施方式均构成为,用近似正圆柱状的辊子将层压 材B加热压接到被记录介质A上,但并不限定于此。若具体地进行说明, 则如图42所示,可采用如下结构:作为压接辊子43,其两端部被压接调 整机构45(可动体452)枢轴支承,向与轴心垂直的方向(朝向搬送路径) 施加有力,在轴心方向上,外径随着从中央部朝向两端而缩小,外形形成 为鼓状,另外,在作用有力使得压接辊子43压接于驱动辊子41的状态下, 压接辊子43的轴体挠曲,并且通过采用橡胶辊子,外周面弹性变形。由 此,压接辊子43的外周面上的在轴心方向上延伸的线状或带状的区域可 靠地接触于层压材B。
并且,对于驱动辊子41,也可采用:在轴心方向上,外径随着从中央 部朝向两端而缩小,外形形成为鼓状的结构。通过这样形成为鼓状,在压 接调整机构45的施力经由压接辊子43而作用于驱动辊子41时,该驱动 辊子41的轴体及外周面弹性变形,从而能够与压接辊子43的外周面更加 均匀地接触。换而言之,如图43所示,若压接调整机构45的施力F作用 于压接辊子43的两端部,则压接辊子43及驱动辊子41的外径比两端侧 粗的中央部彼此接触,对施力F的反作用力等进行作用,驱动辊子41及 压接辊子43的轴体相对地挠曲,并且驱动辊子41及压接辊子43的外周 面弹性变形,从而压接辊子43及驱动辊子41的外周面彼此遍及全长地更 加均匀地接触。由此,能够更加均匀地压接介于驱动辊子41与压接辊子 43之间的层压材B及被记录介质A彼此。在此,两辊子41、43之间的压 接力被设定在50~120kgf的范围内,两辊子41、43被设定为压接力在该 范围内作用时各自的轴体具有挠曲的趋势的轴强度。
另外,第二压接部50的压接辊子53也可以与第一压接部40的压接 辊子43相同。即,可采用如下结构:作为压接辊子53,其两端部被压接 调整机构45(可动体452)枢轴支承,向与轴心垂直的方向(朝向搬送路 径)施加有力,在轴心方向上,外径随着从中央部朝向两端而缩小,外形 形成为鼓状,另外,在作用有力使得压接辊子53压接于驱动辊子51的状 态下,压接辊子53的轴体挠曲,并且通过采用橡胶辊子,外周面弹性变 形。由此,压接辊子53的外周面上的在轴心方向上延伸的线状或带状的 区域可靠地接触于层压材B。
并且,对于驱动辊子51,也可采用:在轴心方向上,外径随着从中央 部朝向两端而缩小,外形形成为鼓状的结构。通过这样形成为鼓状,在压 接调整机构55的施力经由压接辊子53而作用于驱动辊子51时,该驱动 辊子51的轴体及外周面弹性变形,从而能够与压接辊子53的外周面更加 均匀地接触。换而言之,与第一压接部40同样地,若压接调整机构55的 施力F作用于压接辊子53的两端部,则压接辊子53及驱动辊子51的外 径比两端侧粗的中央部彼此接触,对施力F的反作用力等进行作用,驱动 辊子51及压接辊子53的轴体相对地挠曲,并且驱动辊子51及压接辊子 53的外周面弹性变形,从而压接辊子53及驱动辊子51的外周面彼此遍及 全长地更加均匀地接触。由此,能够更加均匀地压接介于驱动辊子51与 压接辊子53之间的层压材B及被记录介质A彼此。在此,两辊子51、53 之间的压接力被设定在50~120kgf的范围内,两辊子51、53被设定为压 接力在该范围内作用时各自的轴体具有挠曲的趋势的轴强度。
此外,代替如下结构,即:将驱动辊子41(51)及压接辊子43(53) 形成为鼓状,通过作用于压接辊子43(53)的施力各自相对地弹性变形, 由此,压接辊子43(53)的外周面与驱动辊子41(51)的外周面更加均 匀地接触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由近似正圆柱状的辊子构成驱动辊 子41(51),即使压接调整机构45(可动体452)或压接·解除机构46 的施力产生作用,也不会弹性变形,另一方面,构成为只将压接辊子43 形成为鼓状,通过压接调整机构45(可动体452)或压接·解除机构46 的施力产生弹性变形。如果这样做的话,同样地,通过压接调整机构45 (可动体452)或压接·解除机构46的施力,压接辊子43(53)压接于 驱动辊子41(51),由此,压接辊子43(53)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能够使 压接辊子43(53)在线状或带状的区域与驱动辊子41(51)的外周面接 触,能够使层压材B更加均匀地压接(加热压接)到被记录介质A及下 部薄膜E。
或者,代替如下结构,即:通过压接辊子43(53)的轴体及外周面分 别弹性变形,驱动辊子41(51)及压接辊子43(53)的外周面彼此更加 均匀地接触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力作用于压接辊子43(53)时, 只有压接辊子43(53)的轴体挠曲(弹性变形),利用该压接辊子43(53) 的挠曲,能够在延伸于压接辊子43(53)的外周面的轴心方向上的线状或 带状的区域按压层压材B。另外,当然也可以提高压接辊子43(53)的轴 体的刚性,使得即使作用有力,压接辊子43(53)的轴体也不会弹性变形, 从而在作用有力时,只有压接辊子43(53)的外周面弹性变形。即使这样, 也能够在延伸于压接辊子43(53)的外周面的轴心方向上的线状或带状的 区域按压层压材B,从而能够将层压材B更加均匀地加热压接到被记录介 质A。
并且,代替驱动辊子41(51),可以旋转驱动压接辊子43(53),还 可以分别同步地使驱动辊子41(51)及压接辊子43(53)旋转驱动,其 中所述驱动辊子41(51)使受到作用于压接辊子43(53)的力的辊子旋 转驱动。
(8)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等,在剥离基材C之前进行一次加热压接, 在剥离基材C之后再进行一次加热压接,但也可分别进行二次以上。尤其 在分多次进行剥离了基材C之后的加热压接时,优选的是,例如逐渐减弱 压接力或加热温度等,使压接力及/或加热温度阶段地变化来进行加热压 接。
(9)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等,虽然使下部薄膜E起到被转印手段的作 用,但如图44所示,也可去掉下部薄膜供给部30、下部薄膜回收部90 及分离部80,取而代之,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使压接部(第一压接部 40)的辊子(驱动辊子41)起到被转印手段的作用,使压接部40起到分 割层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的分离部的作用。在该情况下,如图19 所示,在驱动辊子41的外周面远离基底面时,在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 上紧贴有层压层D的层压部分Da、与从被记录介质A的周边露出了的层 压层D紧贴于驱动辊子41的外周面的非层压部分Db的边界,也会产生 拉引,从而层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的边界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端 缘被圆满地切断。但是,若在驱动辊子41的外周面上附着有多余的层压 层D(非层压部分Db的层压层D)的状态下驱动辊子41旋转,则每次到 达压接层压材B的点,层压层D都会附着并堆积下去,因此,为了在将 层压材B压接于被记录介质A的点的上游侧,刮掉并除去附着在外周面 上的层压层D的残渣,优选的是设置前端部以规定压力接触于驱动辊子 41的外周面的刮刀(除去手段)85。
(10)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等,通过在第一压接部40的下游侧且第二 压接部50的上游侧(即,第一压接部40与第二压接部50之间)配置剥 离部60,在第一压接部40,在基材C被层叠到层压层D上的状态下进行 加热压接,在第二压接部50,在基材C被剥离了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压接, 但也可通过将剥离部60配置在第二压接部50的下游侧,在基材C被层叠 到层压层D上的状态下进行两次加热压接。
(11)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等,采用的结构是:通过将自由辊子22、32 配置在能够受到来自驱动辊子41及/或压接辊子43的热的影响的区域内, 由此进行加热,但也可以是自由辊子自身具有热源。
(12)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等,第一压接部40的驱动辊子41及压接辊 子43、第二压接部50的驱动辊子51及压接辊子53的任一个均采用硅系 耐热橡胶辊子,但如果考虑被记录介质A与层压层D之间混入的空气的 排出性,至少压接辊子43、53是硅系耐热橡胶辊子即可,因此,驱动辊 子41、51也可为金属辊子。
(13)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等,作为在硬质的辊子的表面上具有软质层 的辊子,采用了硅系耐热橡胶辊子,但只要辊子的表层通过压接而引起弹 性变形,因其增大了的压接作用面而使得层压层对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 紧贴力进一步增加,由此能够提高缓慢地挤出被记录介质A与层压层D 之间混入的空气的效果(空气的排出性),或者能够提高使混入了的空气 微细地分散到例如形成于墨液受理层的墨点之间的效果,那么作为软质层 的材质,除了硅之外,也可为丙烯酸橡胶(ACM)或氟化橡胶(FKM)。
(14)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等,压接辊子53的表面采用了平坦的结构, 但如图45所示,也可为表面形成了所谓无光泽风格或绸纹风格的凹凸的 辊子。在该情况下,在第二次加热压接时,层压材B的层压层D(更加正 确地说是层压层D的保护层D”)因加热而软化,而且,由于压接辊子(保 护层D”侧的辊子)53是表面形成了所谓无光泽风格或绸纹风格的凹凸的 辊子,所以辊子53的表面花纹被转印到保护层D”的表面上,从而形成表 面为半光泽或无光泽的层压层D。此外,在该情况下,并不限于具有存在 光泽的记录面(平滑度高的记录面)的被记录介质A,也可使用具有所谓 无光泽风格或绸纹风格的半光泽或无光泽的记录面(存在凹凸的记录面) 的被记录介质A。另外,作为产生压接作用的一对压接手段,也可以例如 是平板状的冲压体,来代替辊子51、53。在该情况下,作用于层压层D 的一侧的冲压体,准备的是内表面(压接作用面)形成了所谓无光泽风格 或绸纹风格的凹凸的结构。
(15)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等,作为锁定手段而使用了电磁锁,但当然 也可采用其它的公知乃至周知的锁定手段。总之,只要是在内部的温度达 到规定的温度以下之前不容许开状态,以便作业者在打开了框体的状态下 不会接触到变热的构成要素的锁定手段即可。或者,为了与内部的温度无 关地可以任意地开闭装置,也可采用通过人为的操作即可解除锁定的简单 的结构的锁定手段。
(16)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等,形成的结构是,上部框体1A被下部框 体1B旋转自由地支承,通过相对于下部框体1B进行摆动而自由开闭,但 也可为其它的形式,例如也可以是通过上部框体1A相对于下部框体1B 直线移动而自由开闭的结构。
(17)上述应用例1使用的是实施了光泽、半光泽或无光泽的表面处 理的被记录介质A,但例如只要是喷墨记录方式,也可通过控制在记录图 像时的墨液量,在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上制作凹凸以形成半光泽或无光 泽的结构。
(18)上述应用例2为了检测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缘及后端缘而设有 一对传感器64、65或传感器86、87,但也可在传感器检测到被记录介质 A的端缘之后到经过规定时间(考虑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成为通过了剥离 点或分离点的状态而设定的时间)的期间,进行降低搬送速度的控制,另 外,只要搬送路径上的被记录介质A的移动位置被特定,则也可利用其位 置信息,进行设定降低搬送速度的期间的控制。
(19)上述应用例2,虽然在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侧和后端侧降低到 相同的搬送速度,但也可使二者存在差值。此时,在剥离工序中,层压层 D从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剥落的问题,由于在被记录介质A的前端侧比 其后端侧具有更加强烈表现的倾向,所以优选的是前端侧的搬送速度低于 后端侧的搬送速度。另一方面,在分离工序中,若考虑到:在被记录介质 A的前端侧,被随着下部薄膜E的分离而被拉引的层压层D拖拽,被记录 介质A的前端缘并非完全不会受到损伤(例如,由层叠构造构成的被记录 介质A中的包括基底面的里层在前端侧从被记录介质A剥落等),则优选 的是前端侧的搬送速度低于后端侧的搬送速度。
(20)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经由分离部81从搬送路径引出下 部薄膜E、或将旋转的辊子表面作为被转印手段,由此自动地分开层压部 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但例如,也可以不设置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 中的基材回收部70、下部薄膜回收部90、分离部80等,至少在第一压接 部40压接被记录介质A、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并作为被记录介质A 被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夹持了的(被记录介质A处于夹层状态)长条 的层叠体而排出。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基材回收部70、下部薄膜回收部 90、分离部80等,在第一压接部40或第二压接部50的下游侧设置切断 被记录介质A、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的层叠体上的被记录介质A之间 的切断装置,以片状状态排出被记录介质A、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的层 叠体。于是,与第六实施方式同样地,如图21所示,作业者通过手工作 业从层压材B剥离下部薄膜E(揭下下部薄膜E),由此能够分开层压部 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此外,根据这种形式及第六实施方式的形式,即 使如第二及第五实施方式那样是只具有一个压接部40的层压装置,通过 使暂时排出的物体再次通过压接部40,能够二次进行加热压接。
(21)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下部薄膜E的分离部80被配置在 基材C的剥离部60的下游侧,但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也可将分离部 80(=压接部40)配置在剥离部60的上游侧,在还贴付有基材C的状态 下分开层压部分Da与非层压部分Db,然后从只成为层压部分Da的层压 层D剥离基材C。
若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如图46和图47所示,若将分离部80配置在 剥离部60的上游侧,则在压接部40得到的层叠体(A+B+E、B+E)被搬 送到分离部80,但由于在通过搬送路径上的期间被自然冷却,所以在粘接 层D’形成为近似固化或某种程度固化了的状态(近似通常的平衡状态)的 状态下到达分离部80,在此下部薄膜E被分离。此时,如图48所示,被 记录介质A及下部薄膜E相对移动,使得被记录介质A的基底面与下部 薄膜E分离。即,被记录介质A在搬送路径上要进一步朝向下游侧移动, 与此相对,下部薄膜E被朝向与被记录介质A的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远 离被记录介质A的基底面的方向)拉引,由此,非层压部分Db的层压层 D从基材C分离,与下部薄膜E被同方向地拉引(拉入)。因此,非层压 部分Db的层压层D与下部薄膜E向同方向移动,由此在存在被记录介质 A的部分与不存在的部分的边界(即,非层压部分Db与层压部分Da的 边界)集中地作用拉引力。其结果是,只有非层压部分Db的层压层D及 下部薄膜E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被可靠地圆满地切除。
下部薄膜E分离后,前后的层叠体(A+B)形成为经由基材C连结的 状态,并被搬送到剥离部60。在图46所示的层压装置中,该层叠体(A+B) 通过在第二压接部50的加热压接,层压材B的层压层D再次活性化,但 因在第二压接部50加热压接之后的时间(规定时间)的推移而引起的自 然散热及导向板的散热作用,通过这样引起的强制冷却,粘接层D’形成为 近似固化或某种程度固化了的状态(近似通常的平衡状态),到达了剥离 部60的层叠体(A+B),基材C与层压层D的紧贴力变得小于层压层D 与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的紧贴力(层压层D与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 的紧贴力变得大于基材C与层压层D的紧贴力)。因此,如图49所示, 即使经由刀刃61基材C被朝向搬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上方拉引,也能够可 靠地只剥离基材C,不存在如以往的层压装置那样、层压层D的一部分或 全部与基材C一同被去除的情况。图47的层压装置也一样。
因此,在完成品排除部150排出的是被层压层D层压了的被记录介质 A,所述层压层D具有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的美观的端缘、且与被记 录介质A之间不夹有空气等地与记录面紧贴。
另外,由于基材C的剥离工序成为最后的工序(下部薄膜E的分离工 序之前进行),所以在到达所述工序之前,由基材C保护被记录介质A的 图案面(记录面侧表面)。因此,该图案面不易受到损伤,能够实现质量 性的提高。另外,由于被记录介质A的搬送用的导板可使用廉价的结构, 所以还能够期待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
(22)另外,也可将剥离部60与分离部80配置在同一位置,同时乃 至大致同时地进行基材C的剥离与下部薄膜E的分离。
如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如图50所示,为了对搬送来的层叠体(A+B+E) 大致同时地执行剥离工序及分离工序,将剥离部60与分离部80配置在搬 送路径上的大致同一位置(刀刃61及刀刃81的前端部成为大致相同位 置)。另外,由于基材回收部70及下部薄膜回收部90也分别配置在剥离 部60及分离部80的附近,所以其结果是,使剥离工序及分离工序的各功 能部集约配置。通过所述集约配置,能够实现该层压装置整体的小型化。
并且,在第二压接部50被第二次加热压接、并被搬送到剥离部60及 分离部80的层叠体(A+B+E),通过在第二压接部50的加热压接,层压 材B的层压层D再次活性化,但随着在第二压接部50进行加热压接之后 的时间(规定时间)的推移而引起的自然冷却,层压层D的粘接层D’固 化且(从活性状态返回到通常的平衡状态且)朝向剥离部60及分离部80 移动。其结果是,层叠体(A+B+E),在粘接层D’成为近似固化或某种程 度固化了的状态(近似通常的平衡状态)的状态下,到达剥离部60及分 离部80,在此基材C及下部薄膜E被分离。
首先,若从剥离部60的剥离工序开始说明,则到达了剥离部60的层 叠体(A+B+E)的状态,如上所述,由于正在从活性状态返回到通常的平 衡状态,所以基材C与层压层D的紧贴力变得小于层压层D与被记录介 质A的记录面的紧贴力或层压层D与下部薄膜E的紧贴力(层压层D与 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的紧贴力或层压层D与下部薄膜E的紧贴力变得 大于基材C与层压层D的紧贴力)。因此,即使经由刀刃61将基材C朝 向搬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上方拉引,也能够可靠地只剥离基材C,不存在如 以往的层压装置那样、层压层D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基材C一同被除去的 情况。
而且,由于在剥离部60,刀刃61的前端部处于与层叠体(A+B+E) 滑动接触的状态,所以能够防止随着基材C的剥离的层叠体(A+B+E)的 翘起,从而能够稳定化基材C的剥离角度。
另一方面,在分离部80,在与上述剥离工序大致相同的时刻也执行分 离工序。具体地说,粘接层D’形成为近似通常的平衡状态的层叠体 (A+B+E),由于一边在分离部80的刀刃81的上表面上滑动接触一边向 下游侧移动,所以在通过该刀刃81的棱线时,在下部薄膜E被卷挂到刀 刃81的前端部的状态下,由下部薄膜回收部90的支架91卷取下部薄膜E。 此时,被记录介质A及下部薄膜E相对移动,使得被记录介质A的基底 面与下部薄膜E分离。即,被记录介质A要进一步朝向搬送路径的下游侧 移动,与此相对,下部薄膜E被朝向与被记录介质A的移动方向不同的方 向(远离被记录介质A的基底面的方向)拉引,由此,非层压部分Db的 层压层D也与下部薄膜E被同方向地拉引(拉入)。因此,由于非层压部 分Db的层压层D也与下部薄膜E向同方向地移动,所以在存在被记录介 质A的部分与不存在的部分的边界(即,非层压部分Db与层压部分Da 的边界),集中地作用拉引力。于是,只是非层压部分Db被可靠地切除, 层压部分Da的端缘成为沿着被记录介质A的端缘的美观的结构。
图51表示通过以上的剥离工序及分离工序从层叠体(A+B+E)剥离 基材C、并分离下部薄膜E的样子。
于是,对于大致同时地执行剥离工序及分离工序,可考虑到能够降低 对被记录介质的拉入的优点。换而言之,在剥离工序中,通过经由刀刃61 将基材C朝向搬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上方(基材回收部70侧)拉引,由此 相对于被记录介质A产生向基材回收部70侧的拉入力。另一方面,在分 离工序中,若下部薄膜E被拉引到下部薄膜回收部90侧,则相对于被记 录介质A产生向下部薄膜回收部90侧的拉入力。考虑到通过大致同时地 执行剥离工序及分离工序,所述两工序的拉入力可抵消、降低一部分。其 结果是,可不用特别设置搬送路径划分用导板等,就可抑制层叠体 (A+B+E;A+B-C)向法线方向的抖动,从而能够将该被记录介质A稳 定地搬送到下游侧的完成品排出部150。
图52表示另一层压装置。与图50所示的先前的层压装置的不同点在 于:将剥离部60和基材回收部70、以及分离部80和下部薄膜回收部90 配置在第二压接部50的上游侧的这一点。因此,该层压装置相比于先前 的层压装置,第一压接部40与第二压接部50之间的距离变长。这是为了: 通过在第一压接部40的加热压接而活性化(发挥粘性等)了的层压层D, 在形成为通常的平衡状态(粘接力增强的状态)之后进行剥离工序及分离 工序。因此,从第一压接部40到剥离部60及分离部80的间隔(规定距 离)被设定为:从通过第一压接部40之后到达剥离部60及分离部80的 时间,与使层压层D从活性状态返回到近似通常的平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规定时间),大致一致或在其之上。
由剥离部60剥离了基材C、由分离部80分离了下部薄膜E的层叠体 (A+B-C)被搬送到第二压接部50,在此进行第二次加热压接(此外, 第二压接部50的压接力,在没有基材C及下部薄膜E的部分被设定为小 于第一压接部40的压接力)。由此,能够提高层压层D对被记录介质A 的记录面的紧贴性,另外,例如即使在第一压接部40的层叠时被记录介 质A与层压层D之间混入有气泡,也能够除去该气泡而获得美观的加工 面。
并且,在第二压接部50进行了第二次加热压接的层叠体(A+B-C(完 成品))被输送到搬送辊子对100,由该辊子对100向完成品排出部150 搬出。
于是,在图52所示的层压装置中,相比于图50所示的层压装置,从 第二压接部50到搬送辊子对100的距离变短。这是基于如下理由:一个 理由是由于在这期间不进行剥离工序或分离工序,所以不需要只配置它们 的功能部的空间;另一个理由是由于不进行剥离工序或分离工序,所以也 可不设置使层压层D从活性状态返回到近似通常的平衡状态所需要的时 间(规定时间)的间隔(规定间隔)。
因此,若与图50所示的层压装置相比较,第一压接部40与第二压接 部50之间的距离变长,但由于可缩短从第二压接部50到搬送辊子对100 的距离,所以作为结果是,同样能够实现小型化。
(23)上述第五实施方式,将非层压部分Db转印到辊子41的辊子表 面上,但例如也可将非层压部分Db转印到无端旋转的带的带表面上。
(24)上述第五实施方式,用刮刀85除去被转印到辊子表面的非层 压部分Db,但例如也可定期地取下辊子41进行清扫,或者更换为新的辊 子41。
(25)上述第六实施方式构成为:使被记录介质A介于被切割成片状 的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之间,预先使它们重合之后、向层压装置内(压 接部)供给,由驱动辊子41(51)及压接辊子43(53)加热压接且向下 游侧搬送,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图53所示,也可代替驱动辊子41(51) 及压接辊子43(53),由至少任一方上内置加热器并可相对接离地构成的 一对冲压体400a、400b,对预先使层压材B、被记录介质A及下部薄膜E 重合了的物体进行加热压接。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 成按压层压材B及下部薄膜E的按压部分R,使得层压材B的层压层D 能够可靠地加热压接被记录介质A的记录面及下部薄膜E,且能够尽量防 止层压材B受到损伤。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