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表面工艺 / 帆骨 / 抗震混凝土楼梯设计方法

抗震混凝土楼梯设计方法

阅读:83发布:2021-03-02

专利汇可以提供抗震混凝土楼梯设计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抗震 混凝土 楼梯 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楼梯模板搭设,包括测量放线确定标高,搭设立杆及 横杆 ,铺设底模木楞,铺设楼梯底模,( 钢 筋绑扎后)安装梯段板侧模,安装踏步侧模,模板 支撑 加固和成品保护;步骤二:楼梯 钢筋 绑扎,包括楼梯平台,梯柱子钢筋绑扎,梯梁钢筋绑扎和板钢筋绑扎;步骤三:混凝土工程浇筑,浇筑柱混凝土之前,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c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 水 泥 砂浆 结浆,用 铁 锹均匀入模;在浇筑楼梯板砼时。该种抗震混凝土楼梯设计方法设计而成的混凝土楼梯,结构抗压强度高,能够抵抗震动对其造成的损坏,保障了 地震 过程中楼梯的 稳定性 ,整体性,为人员从楼梯逃生提供了稳定通道,适合广泛推广。,下面是抗震混凝土楼梯设计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抗震混凝土楼梯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步骤一:楼梯模板搭设,包括测量放线确定标高,搭设立杆及横杆,铺设底模木楞,铺设楼梯底模,(筋绑扎后)安装梯段板侧模,安装踏步侧模,模板支撑加固和成品保护;
1)按要求制作好施工缝处锯齿型模板;
2)所有楼梯板底模以木胶合板为主,采用12mm厚整木胶合板下设40mm×90mm方木楞,木楞间距150mm,木楞下为48钢管牵杠,牵杠间距600mm,支撑采用48钢管整体排架,间距
800mm×800mm,拼缝处粘设密封胶带,相邻模板缝处粘设海绵条防止漏浆产生孔洞,木模板涂刷隔离剂后不再浇湿润,防止浇水后在模板上有积水使楼面板背面产生蜂窝麻面;
3)施工缝处模板架设在施工缝处支模及设置锯齿型挡板,既提高了施工缝处的质量又保证了钢筋的保护层;
4)确定施工缝位置,架设背部挡板,挡住板筋上部混凝土;架设锯齿型挡板,挡住板筋下部混凝土;为钢筋保护层厚度,加钉水平撑板100mm宽,撑住挡板,三块板形成施工缝处的整体侧模;
步骤二:楼梯钢筋绑扎;
(1)楼梯平台
在每层墙体钢筋绑扎时先把平台预埋筋埋入墙体,待墙体砼浇筑完毕后施工楼梯时将预埋筋凿出;对于非楼层标高处的修息平台梁,采用预埋木盒留出平台梁支座洞口的方法进行施工;
1)工艺流程:画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2)施工顺序:a、向上梯段的预留插筋;b、楼梯平台梁在与墙交接处在墙上留洞;c、楼层处楼梯平台与下部的梯段筋同时施工;
3)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注意梯梁筋接头数量、位置均要符合在板跨边1/3处搭接,接头按50%错开;
4)对于休息平台筋绑扎时,将凿出的预埋筋与平台筋搭接绑扎完毕后,再用电焊将平台筋上下网片隔根将进行搭接单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5)楼梯均落后一层施工,对于楼梯梁钢筋,如锚入剪墙,则采用在剪力墙上预留梁洞法进行施工;
(2)梯柱子钢筋绑扎
1)绑扎时,按设计要求的箍筋间距和数量,先将箍筋按弯钩错开要求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再立起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与搭接筋绑好,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向里,便于箍筋向上移动;
2)绑扎接头的位置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区段范围内(且不小于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3)在绑扎好的柱主筋上用粉笔标出箍筋间距,再将套好的箍筋向上移置,由上往下用缠扣绑扎;
4)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或交错绑扎,箍筋的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成梅花式交错扎牢,以防骨架歪斜;
箍筋的接头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并位于箍筋与柱角主筋的交接点上,但在有交叉式箍筋的大截面柱子,其接头可位于箍筋与任何一根中间主筋的交接点上;
5)柱的主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下层钢筋的伸出部分在绑扎梁钢筋之前收缩准确,不在楼面混凝土浇筑后再扳动钢筋;
6)柱筋控制保护层用塑料卡绑在柱立筋外皮上,间距1000mm,以确保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正确;
(3)梯梁钢筋绑扎
1)按以下次序进行绑扎:将主筋穿好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弯起筋和主筋—穿次梁弯起筋和主筋并套好箍筋—放主筋架立筋、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2)梁中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扎牢;
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交错绑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为135°;
3)弯起钢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正确;梁与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4)纵向受力钢筋为双排或三排时,两排钢筋之间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
5)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有边梁时,必须支承在边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之上;
(4)板钢筋绑扎
1)绑扎前修整模板,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清扫干净,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的间距;
2)楼梯板底钢筋不允许搭接,下料时必须考虑一跨楼梯底筋一次到位;3)在楼梯支好的底模上,弹上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按设计主筋和分布筋的排列,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绑扎,遇到楼梯梁时,先绑扎梁,后绑扎板钢筋,板筋锚固到梁内;
4)底板钢筋绑扎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并垫好塑料垫块
步骤三:混凝土工程;
1、浇筑柱混凝土之前,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c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结浆,用锹均匀入模;
2、在浇筑楼梯板砼时,按由下而上施工顺序,砼不能直接冲入柱的模板内,要用木板在管口前设挡板,再让砼下落至浇筑点,每次的浇筑高度都不得超过0.5m,浇筑时选用和易性较好的砼,通过现场的调度与安排,对柱砼在终凝前进行下一次的浇筑;
3、楼梯处的混凝土的下料点分散布置,连续进行施工缝均留成水平线与竖直缝;
4、在浇筑振捣砼时,振动棒交错有序,快插慢拔,不漏振,不过振,每次的移动距离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时间控制在20-30秒,在有间歇时间差的砼界面处,为使上、下层砼结合成整体,振动器伸入下层砼5cm,特别加强柱接槎处及钢筋较密处的振捣,以确保砼无烂根、蜂窝、麻面等不良现象,整个振捣作业中,不振模振筋,不碰撞各种埋件、铁件等;
步骤四:楼梯的养护,本设计方案采用自然养护方式进行;
1、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致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再继续保湿至规定龄期;
2、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包覆期间,包覆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保湿养护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混凝土楼梯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采用抗压强度为5的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混凝土楼梯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混凝土养护时间为3-5天一次。

说明书全文

抗震混凝土楼梯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房建混凝土楼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抗震混凝土楼梯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楼梯是地震时逃生、救援的通道,宜形成安全岛,因此楼梯应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对于框架结构,楼梯间的布置不应导致结构平面特别不规则;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应进行楼梯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宜采取构造措施,减少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可见,现浇筋混凝土楼梯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不利影响,如果采取构造措施,减小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则可以减小对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小了楼梯构件的地震作用力,有利于楼梯构件的抗震。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抗震混凝土楼梯设计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抗震混凝土楼梯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0005] 步骤一:楼梯模板搭设。包括测量放线确定标高,搭设立杆及横杆,铺设底模木楞,铺设楼梯底模,(钢筋绑扎后)安装梯段板侧模,安装踏步侧模,模板支撑加固和成品保护。
[0006] 1)按要求制作好施工缝处锯齿型模板。
[0007] 2)所有楼梯板底模以木胶合板为主,采用12mm厚整木胶合板下设40mm×90mm方木楞,木楞间距150mm,木楞下为48钢管牵杠,牵杠间距600mm,支撑采用48钢管整体排架,间距800mm×800mm。拼缝处粘设密封胶带,相邻模板缝处粘设海绵条防止漏浆产生孔洞,木模板涂刷隔离剂后不再浇湿润,防止浇水后在模板上有积水使楼面板背面产生蜂窝麻面。
[0008] 3)施工缝处模板架设在施工缝处支模及设置锯齿型挡板,既提高了施工缝处的质量又保证了钢筋的保护层。
[0009] 4)确定施工缝位置,架设背部挡板,挡住板筋上部混凝土;架设锯齿型挡板,挡住板筋下部混凝土;为钢筋保护层厚度,加钉水平撑板100mm宽,撑住挡板。三块板形成施工缝处的整体侧模。
[0010] 步骤二:楼梯钢筋绑扎。
[0011] (1)楼梯平台
[0012] 在每层墙体钢筋绑扎时先把平台预埋筋埋入墙体,待墙体砼浇筑完毕后施工楼梯时将预埋筋凿出。对于非楼层标高处的修息平台梁,采用预埋木盒留出平台梁支座洞口的方法进行施工。
[0013] 1)工艺流程:画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0014] 2)施工顺序:a、向上梯段的预留插筋;b、楼梯平台梁在与墙交接处在墙上留洞;c、楼层处楼梯平台与下部的梯段筋同时施工。
[0015] 3)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注意梯梁筋接头数量、位置均要符合在板跨边1/3处搭接,接头按50%错开。
[0016] 4)对于休息平台筋绑扎时,将凿出的预埋筋与平台筋搭接绑扎完毕后,再用电焊将平台筋上下网片隔根将进行搭接单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0017] 5)楼梯均落后一层施工,对于楼梯梁钢筋,如锚入剪力墙,则采用在剪力墙上预留梁洞法进行施工。
[0018] (2)梯柱子钢筋绑扎
[0019] 1)绑扎时,按设计要求的箍筋间距和数量,先将箍筋按弯钩错开要求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再立起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与搭接筋绑好,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向里,便于箍筋向上移动。
[0020] 2)绑扎接头的位置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区段范围内(且不小于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0021] 3)在绑扎好的柱主筋上用粉笔标出箍筋间距,再将套好的箍筋向上移置,由上往下用缠扣绑扎。
[0022] 4)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或交错绑扎,箍筋的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成梅花式交错扎牢,以防骨架歪斜。箍筋的接头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并位于箍筋与柱角主筋的交接点上,但在有交叉式箍筋的大截面柱子,其接头可位于箍筋与任何一根中间主筋的交接点上
[0023] 5)柱的主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下层钢筋的伸出部分在绑扎梁钢筋之前收缩准确,不在楼面混凝土浇筑后再扳动钢筋。
[0024] 6)柱筋控制保护层用塑料卡绑在柱立筋外皮上,间距1000mm,以确保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正确。
[0025] (3)梯梁钢筋绑扎
[0026] 1)按以下次序进行绑扎:将主筋穿好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弯起筋和主筋—穿次梁弯起筋和主筋并套好箍筋—放主筋架立筋、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0027] 2)梁中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交错绑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为135°。
[0028] 3)弯起钢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正确;梁与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0029] 4)纵向受力钢筋为双排或三排时,两排钢筋之间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
[0030] 5)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有边梁时,必须支承在边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之上。
[0031] (4)板钢筋绑扎
[0032] 1)绑扎前修整模板,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清扫干净,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的间距
[0033] 2)楼梯板底钢筋不允许搭接,下料时必须考虑一跨楼梯底筋一次到位。
[0034] 3)在楼梯支好的底模上,弹上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按设计主筋和分[0035] 布筋的排列,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绑扎。遇到楼梯[0036] 梁时,先绑扎梁,后绑扎板钢筋,板筋锚固到梁内。
[0037] 4)底板钢筋绑扎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并垫好塑料[0038] 垫块
[0039] 步骤三:混凝土工程。
[0040] 1、浇筑柱混凝土之前,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c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结浆,用锹均匀入模。
[0041] 2、在浇筑楼梯板砼时,按由下而上施工顺序。砼不能直接冲入柱的模板内,要用木板在管口前设挡板,再让砼下落至浇筑点。每次的浇筑高度都不得超过0.5m,浇筑时选用和易性较好的砼,通过现场的调度与安排,对柱砼在终凝前进行下一次的浇筑。
[0042] 3、楼梯处的混凝土的下料点分散布置,连续进行施工缝均留成水平线与竖直缝。
[0043] 4、在浇筑振捣砼时,振动棒交错有序,快插慢拔,不漏振,不过振,每次的移动距离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时间控制在20-30秒。在有间歇时间差的砼界面处,为使上、下层砼结合成整体,振动器伸入下层砼5cm,特别加强柱接槎处及钢筋较密处的振捣,以确保砼无烂根、蜂窝、麻面等不良现象。整个振捣作业中,不振模振筋,不碰撞各种埋件、铁件等。
[0044] 步骤四:楼梯的养护。本设计方案采用自然养护方式进行;
[0045] 1、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致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再继续保湿至规定龄期。
[0046] 2、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包覆期间,包覆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保湿养护时间。
[0047]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采用抗压强度为C45的混凝土。
[0048]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混凝土养护时间为3-5天一次。
[004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50] 1.该发明设计而成的混凝土楼梯结构强度高,抗震性能好,采取了构造浇筑措施,减小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同时减小了楼梯构件的地震作用力进而减少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可免受地震损坏,为地震逃生或救援提供通畅的通道,保障了楼梯作为地震时逃生、救援的通道,形成安全岛的稳定性;况且该混凝土楼梯采用C45混凝土,抗压强度高,避免人员逃生时混凝土楼梯被压坏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抗震混凝土楼梯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0052] 步骤一:楼梯模板搭设。包括测量放线确定标高,搭设立杆及横杆,铺设底模木楞,铺设楼梯底模,(钢筋绑扎后)安装梯段板侧模,安装踏步侧模,模板支撑加固和成品保护。
[0053] 1)按要求制作好施工缝处锯齿型模板。
[0054] 2)所有楼梯板底模以木胶合板为主,采用12mm厚整块木胶合板下设40mm×90mm方木楞,木楞间距150mm,木楞下为48钢管牵杠,牵杠间距600mm,支撑采用48钢管整体排架,间距800mm×800mm。拼缝处粘设密封胶带,相邻模板缝处粘设海绵条防止漏浆产生孔洞,木模板涂刷隔离剂后不再浇水湿润,防止浇水后在模板上有积水使楼面板背面产生蜂窝麻面。
[0055] 3)施工缝处模板架设在施工缝处支模及设置锯齿型挡板,既提高了施工缝处的质量又保证了钢筋的保护层。
[0056] 4)确定施工缝位置,架设背部挡板,挡住板筋上部混凝土;架设锯齿型挡板,挡住板筋下部混凝土;为钢筋保护层厚度,加钉水平撑板100mm宽,撑住挡板。三块板形成施工缝处的整体侧模。
[0057] 步骤二:楼梯钢筋绑扎。
[0058] (1)楼梯平台
[0059] 在每层墙体钢筋绑扎时先把平台预埋筋埋入墙体,待墙体砼浇筑完毕后施工楼梯时将预埋筋凿出。对于非楼层标高处的修息平台梁,采用预埋木盒留出平台梁支座洞口的方法进行施工。
[0060] 1)工艺流程:画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0061] 2)施工顺序:a、向上梯段的预留插筋;b、楼梯平台梁在与墙交接处在墙上留洞;c、楼层处楼梯平台与下部的梯段筋同时施工。
[0062] 3)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注意梯梁筋接头数量、位置均要符合在板跨边1/3处搭接,接头按50%错开。
[0063] 4)对于休息平台筋绑扎时,将凿出的预埋筋与平台筋搭接绑扎完毕后,再用电焊将平台筋上下网片隔根将进行搭接单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0064] 5)楼梯均落后一层施工,对于楼梯梁钢筋,如锚入剪力墙,则采用在剪力墙上预留梁洞法进行施工。
[0065] (2)梯柱子钢筋绑扎
[0066] 1)绑扎时,按设计要求的箍筋间距和数量,先将箍筋按弯钩错开要求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再立起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与搭接筋绑好,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向里,便于箍筋向上移动。
[0067] 2)绑扎接头的位置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区段范围内(且不小于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0068] 3)在绑扎好的柱主筋上用粉笔标出箍筋间距,再将套好的箍筋向上移置,由上往下用缠扣绑扎。
[0069] 4)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或交错绑扎,箍筋的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成梅花式交错扎牢,以防骨架歪斜。箍筋的接头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并位于箍筋与柱角主筋的交接点上,但在有交叉式箍筋的大截面柱子,其接头可位于箍筋与任何一根中间主筋的交接点上
[0070] 5)柱的主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下层钢筋的伸出部分在绑扎梁钢筋之前收缩准确,不在楼面混凝土浇筑后再扳动钢筋。
[0071] 6)柱筋控制保护层用塑料卡绑在柱立筋外皮上,间距1000mm,以确保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正确。
[0072] (3)梯梁钢筋绑扎
[0073] 1)按以下次序进行绑扎:将主筋穿好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弯起筋和主筋—穿次梁弯起筋和主筋并套好箍筋—放主筋架立筋、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0074] 2)梁中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交错绑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为135°。
[0075] 3)弯起钢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正确;梁与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0076] 4)纵向受力钢筋为双排或三排时,两排钢筋之间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
[0077] 5)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有边梁时,必须支承在边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之上。
[0078] (4)板钢筋绑扎
[0079] 1)绑扎前修整模板,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清扫干净,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的间距
[0080] 2)楼梯板底钢筋不允许搭接,下料时必须考虑一跨楼梯底筋一次到位。
[0081] 3)在楼梯支好的底模上,弹上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按设计主筋和分布筋的排列,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绑扎。遇到楼梯梁时,先绑扎梁,后绑扎板钢筋,板筋锚固到梁内。
[0082] 4)底板钢筋绑扎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并垫好塑料垫块[0083] 步骤三:混凝土工程。
[0084] 1、浇筑柱混凝土之前,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c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结浆,用铁锹均匀入模。
[0085] 2、在浇筑楼梯板砼时,按由下而上施工顺序。砼不能直接冲入柱的模板内,要用木板在泵管口前设挡板,再让砼下落至浇筑点。每次的浇筑高度都不得超过0.5m,浇筑时选用和易性较好的砼,通过现场的调度与安排,对柱砼在终凝前进行下一次的浇筑。
[0086] 3、楼梯处的混凝土的下料点分散布置,连续进行施工缝均留成水平线与竖直缝。
[0087] 4、在浇筑振捣砼时,振动棒交错有序,快插慢拔,不漏振,不过振,每次的移动距离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时间控制在20-30秒。在有间歇时间差的砼界面处,为使上、下层砼结合成整体,振动器伸入下层砼5cm,特别加强柱接槎处及钢筋较密处的振捣,以确保砼无烂根、蜂窝、麻面等不良现象。整个振捣作业中,不振模振筋,不碰撞各种埋件、铁件等。
[0088] 步骤四:楼梯的养护。本设计方案采用自然养护方式进行;
[0089] 1、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致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再继续保湿至规定龄期。
[0090] 2、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包覆期间,包覆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保湿养护时间。
[0091] 其中,所述步骤三中采用抗压强度为C45的混凝土。
[0092] 其中,所述步骤四中混凝土养护时间为3-5天一次。
[0093]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步骤一:楼梯模板搭设,包括测量放线确定标高,搭设立杆及横杆,铺设底模木楞,铺设楼梯底模,(钢筋绑扎后)安装梯段板侧模,安装踏步侧模,模板支撑加固和成品保护;步骤二:楼梯钢筋绑扎,包括楼梯平台,梯柱子钢筋绑扎,梯梁钢筋绑扎和板钢筋绑扎;步骤三:混凝土工程浇筑,浇筑柱混凝土之前,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c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结浆,用铁锹均匀入模;在浇筑楼梯板砼时,按由下而上施工顺序。砼不能直接冲入柱的模板内,要用木板在泵管口前设挡板,再让砼下落至浇筑点。每次的浇筑高度都不得超过0.5m,浇筑时选用和易性较好的砼,通过现场的调度与安排,对柱砼在终凝前进行下一次的浇筑;楼梯处的混凝土的下料点分散布置,连续进行施工缝均留成水平线与竖直缝;在浇筑振捣砼时,振动棒交错有序,快插慢拔,不漏振,不过振,每次的移动距离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时间控制在20-30秒。在有间歇时间差的砼界面处,为使上、下层砼结合成整体,振动器伸入下层砼5cm,特别加强柱接槎处及钢筋较密处的振捣,以确保砼无烂根、蜂窝、麻面等不良现象。整个振捣作业中,不振模振筋,不碰撞各种埋件、铁件等;步骤四:采用自然养护方式对楼梯混凝土进行养护。
[009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