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

阅读:164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起重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的 起重机 的特征是,在塔式悬臂和普通悬臂中共用的最下级悬臂的前端部背面一侧上设置伸展器固定安装部,在塔式、普通两悬臂分解时,悬臂最大直立 角 度下的伸展器之间的距离以及最下级悬臂长度设定成在将悬臂放倒在地上、并放松了悬臂起伏 钢 丝绳 后,构成悬臂起伏装置的上部伸展器下降到该升降器固定安装部的 位置 。因此,在塔式起重机规格和普通起重机规格的双方中,在悬臂分解时能够使上部伸展器下降到最下级悬臂的伸展器固定安装部的位置。,下面是起重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备,起伏自如地安装在 上述底座设备上的悬臂,以及使上述悬臂起伏的悬臂起伏装置,作为 上述悬臂,在塔式起重机规格时安装塔式悬臂,在普通起重机规格时 安装其悬臂的最大直立度被设定成小于上述塔式悬臂的普通悬臂, 并在上述塔式悬臂和普通悬臂所共用的上述悬臂的最下级悬臂的背面 一侧上设置有伸展器固定安装部;上述悬臂起伏装置包括起重机架, 设置在上述起重机架顶部上的下部伸展器,与上述下部伸展器相比配 置在悬臂前端一侧上的上部伸展器,以及绕挂在上述上部伸展器和上 述下部伸展器之间的悬臂起伏丝绳,其中,
对于上述两伸展器之间的距离,使塔式起重机规格时悬臂最大直 立时的距离为S1,使普通起重机规格时悬臂最大直立时的距离为S2, 使上述最下级悬臂的长度为L,在两规格中,S1、S2以及L被设定成, 当组装及分解上述悬臂时,在通过上述悬臂起伏装置将上述悬臂放倒 在地上的状态下,使上述上部伸展器下降到上述伸展器固定安装部的 位置,并且上述S2大于S1。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悬臂的最下级悬臂在塔式起重机和普通起重机 中共用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悬臂的最下级悬臂在塔式起重机和普通起重机中共用 的起重机中,是以塔式起重机为基准确定悬臂最大直立时伸展器 (spreader)之间的最小距离(上部、下部伸展器之间的距离)Sa、 Sb,设定成在两起重机中该距离Sa、Sb大致相同。
但是,由于两起重机中悬臂最大直立度不同,所以在将悬臂放 倒在地上的状态下,该距离在塔式起重机中较大,而在普通起重机中 较小。
其结果,在使上部伸展器下降到悬臂背面的阶段中,该伸展器的 下降位置在塔式起重机中将超过最下级悬臂而成为第2级悬臂。
因此,在塔式起重机中,悬臂分解时必须要将下降到第2级悬臂 上的上部伸展器改变移动到最下级悬臂的伸展器固定安装部。
而且,悬臂组装时必须要将上部伸展器从伸展器固定安装部的位 置改变移动到能够进行悬臂绷绳的连接的第2级悬臂上的位置。
该上部伸展器的移动必须要利用其他的起重机,而且此时必须要 将悬臂起伏丝绳确保在适度的张状态等,作业非常麻烦。因此, 组装了悬臂的整体的作业效率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塔式起重机和普通起重机双方 中,在悬臂分解时能够使上部伸展器保持原状地下降到最下级悬臂的 伸展器固定安装部上的起重机。
本发明的起重机具有以下的基本结构。
即,本发明的起重机具备底座设备,起伏自如地安装在该底座设 备上的悬臂,以及使悬臂起伏的悬臂起伏装置,作为该悬臂,在塔式 起重机规格时安装塔式悬臂,在普通起重机规格时安装悬臂的最大直 立角度设定得小于塔式悬臂的普通悬臂,并在塔式悬臂和普通悬臂中 共用的悬臂上最下级悬臂的背面一侧上设置有伸展器固定安装部。另 外,悬臂起伏装置具备起重机架,设置在该起重机架顶部上的下部伸 展器,与该下部伸展器相比配置在悬臂前端一侧上的上部伸展器,以 及绕挂在上部伸展器和下部伸展器之间的悬臂起伏钢丝绳。在具有这 种基本结构的起重机中,其特征是,对于两伸展器之间的距离,使塔 式起重机规格时悬臂最大直立时的距离为S1,使普通起重机规格时悬 臂最大直立时的距离为S2,使最下级悬臂的长度为L,在两规格时的 双方中,S1、S2、L设定成在悬臂的组装·分解时,在通过悬臂起伏装 置将悬臂放倒在地上的状态下,上部伸展器下降到上述伸展器固定安 装部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在塔式起重机和普通起重机双方中,由于将伸展器 之间的距离S1、S2以及最下级悬臂长度L设定成在将悬臂放倒在地上 的状态下,上部伸展器下降到最下级的伸展器固定安装部的位置,所 以在塔式起重机中,不必将上部伸展器从第2级悬臂改变移动到最下 级悬臂。
因此,在塔式起重机的分解·组装时,可以省略使用其他的起重 机,一边留意悬臂起伏钢丝绳的张力状态一边使上部伸展器在第2级 悬臂和最下级悬臂之间移动这种麻烦的作业。从而能够显著地简化悬 臂的组装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塔式起重机的示意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普通起重机的示意侧视图。
图3为表示两起重机中悬臂分解时使上部伸展器下降的状况的说 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特征为:具备底座设备,起伏自如地安装在该 底座设备上的悬臂,以及使该悬臂起伏的悬臂起伏装置,作为上述悬 臂,在塔式起重机的规格时安装塔式悬臂,在普通起重机的规格时安 装最大直立角度设定得小于上述塔式悬臂的普通悬臂,上述悬臂起伏 装置具备起重机架,设置在该起重机架顶部上的下部伸展器,上部伸 展器,以及绕挂在该上部伸展器和上述下部伸展器之间的悬臂起伏钢 丝绳,并且,在上述塔式悬臂以及普通悬臂上共用的最下级悬臂的背 面一侧上设置有伸展器固定安装部,在悬臂的组装·分解时,在以上 述上部伸展器固定安装在该伸展器固定安装部上的组装时姿态、通过 悬臂起伏装置起伏操作最下级悬臂的起重机中,对于上述两伸展器之 间的距离,将塔式起重机规格时的悬臂最大直立时的距离作为S1,将 普通起重机规格时的悬臂最大直立时的距离作为S2,将上述最下级悬 臂的长度作为L,在塔式起重机规格时以及普通起重机规格时的双方 中,上述S1、S2、以及L设定成在通过上述悬臂起伏装置将悬臂放倒 在地上的状态下、将上述上部伸展器下降到上述伸展器固定安装部的 位置。
以下,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图1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塔式起重机,图2表示普通起重机。
两起重机是由履带式的下部行驶体1和上部旋转体2构成的底座 设备A为共通的。在各自的上部旋转体2的前部,塔式起重机的情况 下安装塔式悬臂3,在普通起重机的情况下安装普通悬臂4。
而且,在塔式起重机中,在塔式悬臂3的前端上伸出有起重臂5, 基本上是在将塔式悬臂3保持在一定角度(约90°)的状态下使该起重 臂5起伏而进行作业。
另一方面,在普通起重机中,基本上是使普通悬臂4起伏而进行 作业。此时的悬臂最大直立角度被限制在小于塔式悬臂3的值(例如 80°)。
另外,图1中示出将最下级悬臂6作为第1级悬臂,在其上顺序 地连结第2~第4各级悬臂7、8、9,构成悬臂3的例子,图2中示出 将最下级悬臂6作为下部悬臂,在其上连结上部悬臂10,构成普通悬 臂4的例子。其中,连结在最下级悬臂6上的悬臂级数根据求出的扬 程而作各种选择、变更。
使塔式、普通两悬臂3、4起伏的悬臂起伏装置11由朝上设置在 上部旋转体2上的起重机架12,设置在该起重机架12的顶部上的下部 伸展器13,上部伸展器14,以及绕挂在该下部和上部两伸展器13、14 的绞绳轮之间的悬臂起伏钢丝绳15构成。上部伸展器14经由悬臂绷 绳16连接在悬臂前端上。这样,在该起伏状态下,通过悬臂起伏钢丝 绳15被起伏绞盘17卷取受到驱动,悬臂3、4进行起伏动作。
图1、图2中,18为塔式起重机中从起重臂5的前端垂下的吊钩, 19为普通起重机中从悬臂4的前端垂下的吊钩,20为两起重机中上提 吊钩18、19的卷绕钢丝绳,21为起重臂起伏用的支架,22为起重臂 绷绳,23为起重臂起伏钢丝绳,24为设置在上部旋转体2的后端上的 配重
在塔式、普通两起重机中,悬臂3、4分解时如图1、图2中的双 点划线所示,首先通过悬臂起伏装置11将悬臂3、4放倒在地上。
然后,放松悬臂起伏钢丝绳15,使上部伸展器14下降到悬臂背 面。
在最下级悬臂6的前端部背面一侧上设置有伸展器固定安装部(托 架)25。通过销将上部伸展器14固定安装在该伸展器固定安装部25 上,取确保悬臂起伏功能的组装姿势,通过从上部伸展器14上卸下悬 臂绷绳16,一边适当地利用悬臂起伏作用,一边从最下级悬臂6上卸 下其上级一侧的悬臂。
分解结束后,在组装有底座设备A和最下级悬臂6的状态下进行 拖曳输送。
而且,悬臂3、4的组装以与上述分解时相反的顺序进行操作。
在塔式、普通两起重机中,悬臂起伏装置11的下部、上部两伸展 器13、14之间的距离(正确地说为绞绳轮之间的距离)作为可将悬臂 起伏钢丝绳15的偏动角确保在一定角度以下而决定其最小值。。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关于悬臂起伏装置11的下部和上部两伸展器 13、14之间的距离,是使塔式起重机规格时的悬臂最大直立时的距离 为S1,使普通起重机规格时的悬臂最大直立时的距离为S2,使最下级 悬臂的长度(从悬臂底座中心到该悬臂前端的距离)为L。在塔式起重 机规格以及普通起重机规格时的双方中,如两图所示,将S1、S2、L 设定成在通过悬臂起伏装置11将悬臂3、4放倒在地上的状态下上部 伸展器14下降到伸展器固定安装部25的位置。
在塔式起重机规格时,悬臂最大直立角度约为90°。在这种情况 下,大于普通起重机的直立角度(约为80°),悬臂上拉量大,两伸展 器13、14最为接近。因此,作为所需要的偏动角得到确保的尺寸决定 此时的伸展器之间的距离S1。
以这样决定的伸展器之间的距离S1为基准,如图1所示,悬臂分 解时,在将塔式悬臂3放倒在地上的状态下放松悬臂起伏钢丝绳15 时,如图3所示,将最下级悬臂长度L(伸展器固定安装部25的位置) 确定为使上部伸展器14直接下降到伸展器固定安装部25的位置。通 过取代调整最下级悬臂长度L而调整伸展器固定安装部25的位置,可 设定成上部伸展器14直接下降到伸展器固定安装部25的位置。
这样,在普通起重机中,也与塔式起重机同样地将悬臂最大直立 时的悬臂之间的距离S2确定成上部伸展器14直接下降到伸展器固定 安装部25的位置。
确定成S2>S1比较合适。
与背景技术中记载的两种规格的起重机中伸展器之间的距离Sa、 Sb设定成大致相同的起重机相比,设定成满足以下的条件(I)~ (III)。在此,使背景技术中最下级悬臂6的长度为La。
(I)S1与Sa大致相同。
(II)S2大于Sa、Sb。
(III)L大于背景技术中的最下级悬臂6的长度La。
另外,关于上述的(II),S2和Sb的关系示于图2中。
通过这种设定,在塔式、普通两起重机中,使上部伸展器14直接 下降到最下级悬臂6的前端部(伸展器固定安装部25)上,不必将上 部伸展器14向悬臂6的长度方向移动即可固定安装在固定安装部25 上。
即,在塔式起重机中,不必象背景技术那样,在悬臂分解时将下 降到第2级悬臂8上的上部伸展器14改变移动到最下级悬臂6(伸展 器固定安装部25),并在悬臂组装时相反地改变移动。
因此,在悬臂分解·组装时,可以省略特意地使用其他的起重机, 并且一边留意悬臂起伏钢丝绳15的张力状态一边改变移动上部伸展器 14这种麻烦的作业。
但是,在实施方式的起重机中,为了如上所述将最下级悬臂6的 伸展器固定安装部25设定在与背景技术的情况相比距悬臂底座较远的 位置上,要使最下级悬臂6比背景技术的情况要长。
因此,在这样的组装姿势下进行拖曳输送时的全长加长。因而在 产生故障的情况下,例如最下级悬臂长度的增加量、上部旋转体2的 全长缩短、从而配重平衡功能的降低量可通过向配重24上方的增量而 加以解决。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 并不仅限于此,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其等同或替代方 式也能够实施。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起重机 2020-05-12 164
起重机 2020-05-11 666
起重机 2020-05-11 196
起重机 2020-05-11 781
起重机 2020-05-11 640
起重机 2020-05-12 164
龙门起重机 2020-05-13 202
起重机 2020-05-12 234
汽车起重机 2020-05-13 149
起重机 2020-05-12 51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