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焊接,钎焊和锡焊 / 焊接 / 电阻焊接 / 凸焊 / 双电源系统车用电瓶框架结构

双电源系统车用电瓶框架结构

阅读:949发布:2021-07-08

专利汇可以提供双电源系统车用电瓶框架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瓶 框架 结构,尤其是一种双电源系统车用电瓶框架结构。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双电源系统车用电瓶框架结构,包括用于 支撑 主电瓶的主电瓶托板以及用于支撑副电瓶的副电瓶托板,所述主电瓶托板的两侧与主电瓶边板固定连接,所述主电瓶边板与托架以及连接 支架 固定连接,且连接支架与托架固定连接;副电瓶托板位于主电瓶托板的下方,且副电瓶托板与托架固定。本实用新型使得双电源系统车辆电源布置紧凑,有效地缩小底盘占用空间,且电瓶框结构便于装配维修。,下面是双电源系统车用电瓶框架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双电源系统车用电瓶框架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用于支撑主电瓶的主电瓶托板(3)以及用于支撑副电瓶的副电瓶托板(6),所述主电瓶托板(3)的两侧与主电瓶边板(2)固定连接,所述主电瓶边板(2)与托架(4)以及连接支架(1)固定连接,且连接支架(1)与托架(4)固定连接;副电瓶托板(6)位于主电瓶托板(3)的下方,且副电瓶托板(6)与托架(4)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系统车用电瓶框架结构,其特征是:通过连接支架(1)能与车架(7)固定连接,主电瓶托板(3)与主电瓶边板(2)采用铆钉固定连接,主电瓶托板(3)远离连接支架(1)的端部设置主电瓶限位端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系统车用电瓶框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托架(4)呈L型,在所述托架(4)上设置倾斜分布的辅助支撑杆(5),所述辅助支撑杆(5)位于主电瓶托板(3)的下方,辅助支撑杆(5)的第一端与托架(4)的中部连接,辅助支撑杆(5)的第二端位于副电瓶托板(6)与托架(4)之间,且辅助支撑杆(5)的第二端与副电瓶托板(6)以及托架(4)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电源系统车用电瓶框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主电瓶托板(3)、副电瓶托板(6)均采用波浪形的钣金结构,在副电瓶托板(6)的两侧设置托板边板(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系统车用电瓶框架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副电瓶托板(6)的背面焊接有四个凸焊螺母(11),辅助支撑杆(5)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托架(4)固定,辅助支撑杆(5)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副电瓶托板(6)以及托架(4)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系统车用电瓶框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托架(4)与连接支架(1)焊接固定。

说明书全文

双电源系统车用电瓶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瓶框架结构,尤其是一种双电源系统车用电瓶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司机在车上使用的电器设备逐渐增多,原车的电源容量已不能满足需求,且原车电源主要用于车辆启动,放电效率低,且循环使用次数有限,过渡地放电使用会严重影响电池寿命,所以有用户增加了第二电源。电瓶本身对振动敏感,布置不当容易造成短路烧蚀,且电瓶本身体积重量较大,所以装配也不方便。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电源系统车用电瓶框架结构,其使得双电源系统车辆电源布置紧凑,有效地缩小底盘占用空间,且电瓶框结构便于装配维修。
[0004]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双电源系统车用电瓶框架结构,包括用于支撑主电瓶的主电瓶托板以及用于支撑副电瓶的副电瓶托板,所述主电瓶托板的两侧与主电瓶边板固定连接,所述主电瓶边板与托架以及连接支架固定连接,且连接支架与托架固定连接;副电瓶托板位于主电瓶托板的下方,且副电瓶托板与托架固定。
[0005] 通过连接支架能与车架固定连接,主电瓶托板与主电瓶边板采用铆钉固定连接,主电瓶托板远离连接托架的端部设置主电瓶限位端板。
[0006] 所述托架呈L型,在所述托架上设置倾斜分布的辅助支撑杆,所述辅助支撑杆位于主电瓶托板的下方,辅助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托架的中部连接,辅助支撑杆的第二端位于副电瓶托板与托架之间,且辅助支撑杆的第二端与副电瓶托板以及托架固定。
[0007] 所述主电瓶托板、副电瓶托板均采用波浪形的钣金结构,在副电瓶托板的两侧设置托板边板。
[0008] 在所述副电瓶托板的背面焊接有四个凸焊螺母,辅助支撑杆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托架固定,辅助支撑杆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副电瓶托板以及托架固定。
[0009] 所述托架与连接支架焊接固定。
[001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主电瓶托板与主电瓶边板固定,主电瓶边板、连接支架与托架固定,副电瓶托板位于主电瓶托板的下方且与托架固定,通过辅助支撑杆能提高托架对副电瓶托板的支撑强度,使得双电源系统车辆电源布置紧凑,有效地缩小底盘占用空间;对副电瓶进行拆卸维修时,仅需将副电瓶托板与托架连接的四个副电瓶托板固定螺栓拆卸,实现副电瓶与副电瓶托板整体拆卸,安装亦然,不需拆卸其他零件,电瓶框总成的维修方便性好。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副电瓶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 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支架、2-主电瓶边板、3-主电瓶托板、4-托架、5-辅助支撑杆、6-副电瓶托板、7-车架、8-主电瓶限位端板、9-托板边板、10-副电瓶托板固定螺栓以及11-凸焊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 如图1所示:为了能使得双电源系统车辆电源布置紧凑,有效地缩小底盘占用空间,且电瓶框结构便于装配维修,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支撑主电瓶的主电瓶托板3以及用于支撑副电瓶的副电瓶托板6,所述主电瓶托板3的两侧与主电瓶边板2固定连接,所述主电瓶边板2与托架4以及连接支架1固定连接,且连接支架1与托架4固定连接;副电瓶托板6位于主电瓶托板3的下方,且副电瓶托板6与托架4固定。
[0016] 具体地,通过主电瓶托板3能实现对主电瓶的支撑,通过副电瓶托板6能实现对副电瓶的支撑,副电瓶托板6位于主电瓶托板3的下方,主电瓶边板2对称分布于主电瓶托板3的两侧,主电瓶托板3与副电瓶托板6相互平行,且主电瓶托板3、副电瓶托板6呈平分布。主电瓶边板2在主电瓶托板3的两侧呈竖向分布,托架4以及连接支架1与主电瓶边板2的一端连接,连接支架1与托架4固定,副电瓶托板6与托架4固定连接,即能实现主电瓶、副电瓶上下分布的布置形式。
[0017] 进一步地,通过连接支架1能与车架7固定连接,主电瓶托板3与主电瓶边板2采用铆钉固定连接,主电瓶托板3远离连接托架1的端部设置主电瓶限位端板8。
[001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托架4与连接支架1焊接固定。通过连接支架1能与车架7固定连接,当连接支架1与车架7固定后,主电瓶限位端板8与车架7分部位于主电瓶托板3的两端,通过车架7、连接支架1、托架4、主电瓶托板3以及主电瓶边板2能围合一个允许主电瓶放置的空间,从而能实现将主电瓶稳定置于主电瓶托板3上。
[0019] 所述托架4呈L型,在所述托架4上设置倾斜分布的辅助支撑杆5,所述辅助支撑杆5位于主电瓶托板3的下方,辅助支撑杆5的第一端与托架4的中部连接,辅助支撑杆5的第二端位于副电瓶托板6与托架4之间,且辅助支撑杆5的第二端与副电瓶托板6以及托架4固定。
[00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托架4呈L型,每个主电瓶边板2与一个托架4固定,即主电瓶托板3与副电瓶托板6通过两个托架4相互连接成一体,副电瓶托板6位于托架4的水平部分,通过辅助支撑杆5提升刚度,能提高对副电瓶托板6以及支撑于副电瓶托板6上副电瓶的支撑强度。
[0021] 具体实施时,所述主电瓶托板3、副电瓶托板6均采用波浪形的钣金结构,在副电瓶托板6的两侧设置托板边板9。所述托板边板9可以与副电瓶托板6一体成型,在副电瓶托板6的两侧设置托板边板9后,能实现对副电瓶在副电瓶托板6上的限位。主电瓶托板3、副电瓶托板6采用波浪线的钣金结构时,能实现降低重量的情况下实现高强度的支撑。
[0022] 如图2所示,在所述副电瓶托板6的背面焊接有四个凸焊螺母11,辅助支撑杆5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托架4固定,辅助支撑杆5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副电瓶托板6以及托架4固定。
[002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副电瓶托板6背面焊接4个凸焊螺母11能实现副电瓶的固定,此结构方便装配与维修,副电瓶托板6通过副电瓶托板固定螺栓10能实现与托架4以及辅助支撑杆5的固定。
[0024] 具体使用时,若对副电瓶进行拆卸维修,仅需将副电瓶托板6与托架4连接的四个副电瓶托板固定螺栓10拆卸,实现副电瓶与副电瓶托板6整体拆卸,安装亦然,不需拆卸其他零件,电瓶框总成的维修方便性好。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电阻凸焊用电极 2020-05-14 80
高精度手持凸焊工装 2020-05-15 928
一种凸焊螺母焊接夹具 2020-05-15 908
一种凸焊焊接防错装置 2020-05-13 156
金属板的凸焊 2020-05-11 695
一种凸焊防飞溅下电极 2020-05-14 1001
凸焊用焊枪 2020-05-11 900
凸焊螺钉夹头结构 2020-05-14 162
凸焊焊接的电极 2020-05-12 752
凸焊螺母 2020-05-12 91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