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其他金属加工 / 铝粒 / 一种用于生产陶瓷的匣钵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生产陶瓷的匣钵及其制作方法

阅读:840发布:2023-01-3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陶瓷的匣钵及其制作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用于生产陶瓷的匣钵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匣钵由基料和 骨料 制成,其中,按照 质量 比,所述基料由 高岭土 、生 铝 石、木节粘土、 碱 石和滑石组成,所述骨料为粒径1-3mm的熟铝石颗粒,制作方法包括首先将基料 粉碎 并加入 水 至浆状,匀置后滤水至泥状,然后加入骨料混合均匀后塑形,晾干后烧制,即得匣钵成品。本 发明 所述的匣钵及其制作方法,先将除基料均匀混合至泥料,再加入颗粒状的熟铝石骨料,与泥料均匀混合后得到成品泥料,经塑形后烧制,所得匣钵抗压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热 稳定性 好,非常适用于生产大型陶瓷。,下面是一种用于生产陶瓷的匣钵及其制作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生产陶瓷的匣钵,其特征在于:所述匣钵由基料和骨料制成,其中,按照质量比,所述基料由45-55份高岭土、10-20份生石、3-8份木节粘土、4-7份石和3-5份滑石组成,所述骨料为15-25份粒径1-3mm的熟铝石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陶瓷的匣钵,其特征在于:所述匣钵由基料和骨料制成,其中,按照质量比,所述基料由48-52份高岭土、14-18份生铝石、4-6份木节粘土、
4-6份碱石和3-5份滑石组成,所述骨料为18-22份粒径1-3mm的熟铝石颗粒。
3.制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陶瓷的匣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料按各组分质量比进行均匀混碾成150-200目的粉状;
2)按质量比加入75-85份,混合搅拌均匀至浆状,得料浆,备用;
3)将步骤2)中所得的料浆进一步滤出水分,得含水量为15%-20%的泥料,备用;
4)按质量比,将骨料均匀加入步骤3)中所得的泥料中,其中,骨料为粒径1-3mm的熟铝石颗粒,混合均匀,得成品泥料;
5)将步骤4)中所述的成品泥料进行塑形,得匣钵泥胎,晾干后入窑,进行烘干、烧制,其中,烘干、烧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低温烘干
将窑炉内温度在4-5h内由室温升至100-120℃,低温烘干匣钵泥胎;
二、预烧制
将窑炉内温度在2-2.5h内从100-120℃均匀升至300-350℃,对匣钵泥胎进行预热;
三、高温烧制
将窑炉内温度在7-8h内从300-350℃均匀升至960-1000℃,对匣钵泥胎进行高温烧制;
6)炉温冷却后取出,即得匣钵成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作用于生产陶瓷的匣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使用的基料中,生铝石为不高于200目的生铝石粉。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作用于生产陶瓷的匣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使用的高岭土为黄色高岭土,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生产陶瓷的匣钵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匣钵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生产陶瓷的匣钵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匣钵,是用耐火泥料烧制成的各种规格的圆钵,经高温焙烧而成,匣钵为装烧瓷器的重要窑具之一,各种瓷坯,均须先装入匣钵,然后才进行窑炉焙烧。现有技术中,匣钵一般较多使用在小型陶瓷器件中,对于小型的陶瓷器件,可直接将其放入对应形状的匣钵中焙烧,但对于一些低则一米,高则能达到两米甚至三米的大型陶瓷器件,生产与其形状匹配的匣钵就不符合生产实际,即便生产也成本过高,所以现有的生产方式一般为:将匣钵生产为多个直径适当的且无下底的圆筒状,再将这种多个无底的匣钵一层层堆叠一起,实现高度的叠加,最后将大型陶瓷器件放入堆叠在一起的匣钵内腔,且最下层的一个匣钵和最上层的一个匣钵均带有底面,从而实现对整个大型陶瓷件的密闭,在窑炉中完成焙烧。
[0003] 针对上述的生产操作方式,由于多个匣钵是以堆叠的方式实现高度的叠加,且自身也具备一定质量,这要求所生产的匣钵必须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才能使其在窑炉高温下不致破碎,但现有技术中,所生产的匣钵并不具备生产所要求的抗压强度,因此急需研发出可用于生产大型陶瓷且具备一定抗压强度的匣钵配方。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抗压性能好、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使用寿命长的匣钵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0005]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生产陶瓷的匣钵,所述匣钵由基料和骨料制成,其中,按照质量比,所述基料由45-55份高岭土、10-20份生石、3-8份木节粘土、4-7份石和3-5份滑石组成,所述骨料为15-25份粒径1-3mm的熟铝石颗粒。
[0006] 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匣钵由基料和骨料制成,其中,按照质量比,所述基料由48-52份高岭土、14-18份生铝石、4-6份木节粘土、4-6份碱石和3-5份滑石组成,所述骨料为18-22份粒径1-3mm的熟铝石颗粒。
[0007] 制作上述用于生产陶瓷的匣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的基料按各组分质量比进行均匀混碾成150-200目的粉状;
2)按质量比加入75-85份,混合搅拌均匀至浆状,得料浆,备用;
3)将步骤2)中所得的料浆进一步滤出水分,得含水量为15%-20%的泥料,备用;
4)按质量比,将骨料均匀加入步骤3)中所得的泥料中,其中,骨料为粒径1-3mm的熟铝石颗粒,混合均匀,得成品泥料;
5)将步骤4)中所述的成品泥料进行塑形,得匣钵泥胎,晾干后入窑,进行烘干、烧制,其中,烘干、烧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低温烘干
将窑炉内温度在4-5h内由室温升至100-120℃,低温烘干匣钵泥胎;
二、预烧制
将窑炉内温度在2-2.5h内从100-120℃均匀升至300-350℃,对匣钵泥胎进行预热;
三、高温烧制
将窑炉内温度在7-8h内从300-350℃均匀升至960-1000℃,对匣钵泥胎进行高温烧制;
6)炉温冷却后取出,即得匣钵成品。
[0008] 其中,步骤1)使用的基料中,生铝石为不高于200目的生铝石粉。
[0009] 高岭土为黄色高岭土,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主要成份的含量百分比为Al2O3占14.2%、SiO2占65.97%、Fe2O3占4.83%、CaO占0.03%、MgO占1.37%、K2O占3.68%、Na2O占0.02%、杂质占9.9%。
[0010] 木节粘土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当地的紫木节,外观一般呈暗紫色、褐色或红褐色,能提高瓷器坯体强度、改善泥浆流动性,主要成分的含量百分比为SiO2占60%、Al2O3占28-33%、炭质腐植质占7-12%。
[0011] 碱石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当地一种青灰色的石料,属于焦宝石类,质地极细,产于石炭、二叠系底层中,主要含量百分比为Al2O3占38.79%、SiO2占45.65%、TiO2占0.47%、Fe2O3占0.35%、CaO占0.38%、Na2O占0.05%、MgO占0.15%、Li2O占0.08%、杂质占14.08%。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大型陶瓷的匣钵及其制作方法,在原料配方中使用特定比例的木节粘土与碱石,因木节粘土中所含的大量炭质腐植质与碱石中的碱性物质相作用能发生水解形成保护胶体,有助于匣钵泥胎泥浆成型性能改善,即增加匣钵泥胎的拉伸性能,降低泥胎变形和开裂的几率,同时也极大程度提高了匣钵泥胎的抗压强度;另外,加入的骨料为粒径1-3mm的熟铝石颗粒,且在基料均匀混合成泥料后加入,使其避免与基料一同研磨,始终保持颗粒状态,再与泥料均匀混合后以颗粒状态均匀存在于成品泥料中,以作为匣钵的内在“骨架”,从而使所得的匣钵成品进一步提高抗压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本发明的过程、条件、试剂、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提及的内容之外,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本发明没有特别限制内容。
[0014] 实施例1制作所述用于生产陶瓷的匣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基料中45份高岭土、10份生铝石、3份木节粘土、4份碱石和3份滑石进行均匀混碾成150目的粉状;
2)按质量比加入75份水,混合搅拌均匀至浆状,得料浆,备用;
3)将步骤2)中所得的料浆进一步滤出水分,得含水量为15%的泥料,备用;
4)按质量比,将骨料均匀加入步骤3)中所得的泥料中,其中,骨料为粒径1mm的熟铝石颗粒,混合均匀,得成品泥料;
5)将步骤4)中所述的成品泥料进行塑形,得匣钵泥胎,晾干后入窑,进行烘干、烧制,其中,烘干、烧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低温烘干
将窑炉内温度在4h内由室温升至100℃,低温烘干匣钵泥胎;
二、预烧制
将窑炉内温度在2h内从100℃均匀升至300℃,对匣钵泥胎进行预热;
三、高温烧制
将窑炉内温度在7h内从300℃均匀升至960℃,对匣钵泥胎进行高温烧制;
6)炉温冷却后取出,即得匣钵成品。
[0015] 实施例2制作所述用于生产陶瓷的匣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基料中55份高岭土、20份生铝石、8份木节粘土、7份碱石和5份滑石进行均匀混碾成200目的粉状;
2)按质量比加入85份水,混合搅拌均匀至浆状,得料浆,备用;
3)将步骤2)中所得的料浆进一步滤出水分,得含水量为20%的泥料,备用;
4)按质量比,将骨料均匀加入步骤3)中所得的泥料中,其中,骨料为粒径3mm的熟铝石颗粒,混合均匀,得成品泥料;
5)将步骤4)中所述的成品泥料进行塑形,得匣钵泥胎,晾干后入窑,进行烘干、烧制,其中,烘干、烧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低温烘干
将窑炉内温度在5h内由室温升至120℃,低温烘干匣钵泥胎;
二、预烧制
将窑炉内温度在2.5h内从120℃均匀升至350℃,对匣钵泥胎进行预热;
三、高温烧制
将窑炉内温度在8h内从350℃均匀升至1000℃,对匣钵泥胎进行高温烧制;
6)炉温冷却后取出,即得匣钵成品。
[0016] 实施例3制作所述用于生产陶瓷的匣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基料中50份高岭土、15份生铝石、5份木节粘土、5份碱石和4份滑石进行均匀混碾成180目的粉状;
2)按质量比加入80份水,混合搅拌均匀至浆状,得料浆,备用;
3)将步骤2)中所得的料浆进一步滤出水分,得含水量为18%的泥料,备用;
4)按质量比,将骨料均匀加入步骤3)中所得的泥料中,其中,骨料为粒径2mm的熟铝石颗粒,混合均匀,得成品泥料;
5)将步骤4)中所述的成品泥料进行塑形,得匣钵泥胎,晾干后入窑,进行烘干、烧制,其中,烘干、烧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低温烘干
将窑炉内温度在4.5h内由室温升至110℃,低温烘干匣钵泥胎;
二、预烧制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