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轧制,挤压和拉伸 / 挤出机 / 螺杆挤出机 / 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板

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板

阅读:902发布:2023-02-25

专利汇可以提供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板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隔热 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 夹层板 ,隔热可塑剂组合物包含40至99.5重量份的可塑剂、0.5至30重量份的隔热粒子及0.05至30重量份的分散剂,其中该隔热粒子例如CsxWO3-yCly、CsxSnzWO3-yCly及CsxSbzWO3-yCly,且0 醛 挤出薄板时,直接于 挤出机 中添加与熔融态聚乙烯醇缩丁醛做混合,在挤出机混炼过程即可达到 纳米级 分散混合,而不需使用特殊螺杆组态设计及特殊挤出机进行分散,且该隔热可塑剂组合物具有可塑化性而能经由塑化方式直接形成一可有效阻隔红外线的透明隔热中间膜。,下面是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板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隔热可塑剂组合物,其由40至85重量份的第一可塑剂、10至30重量份的隔热粒子以及5至30重量份的分散剂所组成,且所述隔热粒子选自于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CsxWO3-yCly、CsxSnzWO3-yCly及CsxSbzWO3-yCly,且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可塑剂为相容于聚乙烯醇缩树脂溶剂,且该第一可塑剂的沸点高于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可塑剂为数9至20的脂肪族单环羧酸酯、碳数9至20的脂肪族多环氧基羧酸酯、碳数9至20的脂环族单环氧基羧酸酯、碳数9至20的脂环族多环氧基羧酸酯、碳数4至22的脂肪族二元醇二酯、碳数
4至22的脂肪族二羧酸二酯或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可塑剂为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其中所述隔热粒子的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80纳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分散剂选自于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高分子型分散剂、有机烷化合物、有机锆及其组合。
7.一种透明隔热中间膜,其是由塑化一混合物所制得,所述混合物包含:
a)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其用量为60至90重量份;
b)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其用量为0.1至30重量份;以及
c)第二可塑剂,其用量为0.1至30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其中所述第二可塑剂为相容于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的溶剂,且该第二可塑剂的沸点高于20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其中所述第二可塑剂为碳数9至20的脂肪族单环氧基羧酸酯、碳数9至20的脂肪族多环氧基羧酸酯、碳数9至20的脂环族单环氧基羧酸酯、碳数9至20的脂环族多环氧基羧酸酯、碳数4至22的脂肪族二元醇二酯、碳数
4至22的脂肪族二羧酸二酯或其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其中所述第二可塑剂为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其中所述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厚度为0.1毫米至5毫米之间。
12.一种透明隔热夹层板,其包含两个透明基板及一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其中所述透明隔热中间膜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之间。

说明书全文

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热可塑剂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能与聚乙烯醇缩丁树脂相容且可直接经塑化形成一透明隔热中间膜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由该隔热可塑剂组合物直接经塑化形成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及一种包含所述透明隔热中间膜的透明隔热夹层板。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使用太阳光作为主要日间照明的来源成为主流,以降低室内或车内照明的负荷。此外,为了获得良好的视野与行车安全性,设置于建筑物或交通工具的窗户必须具备高透明性,以维持一定的能见度。另外,为了降低室内或车内使用空调时所需耗费的能源量,用于窗户的玻璃需具有能有效阻隔红外线的效能。
[0003] 太阳光依据其波长升幂排列可区分为紫外线、可见光及红外线等三大类型。其中,波长大于780纳米的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热作用性,一旦物体吸收红外线后,会转而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而造成温度上升。
[0004] 为了使玻璃兼具有一定的能见度及红外线遮蔽效果,现有技术将一由隔热粒子与树脂混合后制得的隔热膜设置于一玻璃本体上,或将该隔热膜夹置于两玻璃本体之间,以期能利用该隔热膜反射或吸收红外线,进而达到隔热的目的。
[0005] 此外,为能进一步提升该隔热膜的隔热效果,现有技术使用具有较小粒径的隔热粒子。然而,由于混合时间短及剪切不足,使得一般用于将隔热粒子与树脂直接混合的搅拌混合设备或螺杆式挤出机,无法具体使隔热粒子以纳米级的分散形式散布于树脂中。因此,为了获得纳米级分散的隔热粒子与树脂复合材料,学术文献J.Mater.Sci.2007,42,5959-5963及学术文献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2013,8:57报导使用湿式球磨机,在长时间下以锆珠的高能量撞击隔热粒子,使团聚的隔热粒子以纳米级的分散形式散布于溶剂中得到一溶液,再将该溶液与树脂混合,则得到纳米级分散的隔热粒子与树脂复合材料。
[0006] 即使可通过湿式球磨机先将团聚的隔热粒子分散,并将分散后所得到的溶液与树脂混合,从而得到纳米级分散的隔热粒子与树脂复合材料,但当使用螺杆式挤出机挤出该纳米级分散的隔热粒子与树脂复合材料时,其中所含有的溶剂遇到高温会挥发产生过高的气体压力而不利于挤出,且原本经过湿式球磨处理后而能纳米级分散的隔热粒子会再次发生遇热团聚。为了解决此问题,甚至还必须使用如日本特许公开号第2011-111562号所揭露的特殊设备才能制得一具有良好隔热效果的隔热膜。
[0007] 此外,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I291455号公开了一种红外线遮蔽材料,该红外线遮蔽材料包含钨化物微粒子和/或复合钨氧化物微粒子。其中,钨氧化物微粒子为WyOz,2.2≤z/y≤2.999;复合钨氧化物微粒子为MxWyOz,2.2≤z/y≤3.0,M可为金属、碱土金属、烯土类金属、镁、锆、铬等金属。然而,由于该篇专利文献的红外线遮蔽材料的可塑化性及胶合性差,故所述的红外线遮蔽材料并不利于塑化成夹层玻璃用的中间膜。
[0008] 此外,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第201121894号公开一种透明隔热材料、其制造方法及透明隔热结构,其中该透明隔热材料为具有碱金属元素及卤族元素的共掺杂氧化钨。在制备透明隔热膜的过程中,可选择性地添加如压克力树脂、聚乙烯丁醛树脂、四乙氧基烷或三异丙氧基等粘结剂以及如不饱和多元胺酸胺类或无机酸酯类等的分散剂。然而,由于溶剂在挥发时产生的流动或扰动会使膜厚不均更加严重,故该篇专利文献仅能以涂布方式形成膜厚仅介于1微米至100微米之间的膜层,大于100微米的膜层将不易控制膜厚均匀性;此外,由于聚乙烯丁醛树脂本身无可塑性,除无法利用热熔挤出方式制备膜厚大于100微米的可胶合的膜层外,所制得的膜层中的透明隔热材料亦无法获得足够的分散性,因而无法有效提升其隔热性能指数。
[0009]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570871号公开了一种兼具透明性、隔热性、电磁波穿透性、耐候性等特性的隔热膜,其是使用聚乙烯醇缩丁醛中混掺有氧化铟、氧化锡锑、氧化铝锌或氧化铟锌等的透明导电氧化物粒子的材料,经由熔炼与加压成型等步骤制得该隔热膜。然而,利用前述材料所制得的隔热膜虽受到波长介于1500纳米至2100纳米的红外线的照射下仅具有20%的穿透率,但其受到波长介于780纳米至1500纳米的红外线的照射下却具有高达70%的穿透率,显示该隔热膜并无法有效地阻隔红外线,且其受到波长介于780纳米至2400纳米的广区域红外线的照射下仍无法具备良好的遮蔽率。
[0010] 因此,现有技术仍未提供一种隔热组合物,该隔热组合物不需经由特殊设备的使用即能达到使隔热粒子以纳米级分散存在于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中,并经塑化而制得能有效阻隔红外线的透明隔热中间膜。

发明内容

[0011]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可塑剂组合物,其能相容于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且其不需经由特殊设备的使用即能达到使隔热粒子以纳米级分散存在于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中,并可经塑化而制得一能有效阻隔红外线的透明隔热中间膜。
[0012] 为了达成前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使该隔热可塑剂组合物由40至99.5重量份的第一可塑剂、0.5至30重量份的隔热粒子以及0.05至30重量份的分散剂所组成;该隔热粒子选自于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CsxWO3-yCly、CsxSnzWO3-yCly及CsxSbzWO3-yCly,且0
[0013] 根据本发明,由于该隔热可塑剂组合物中包含适当含量比例的第一可塑剂、隔热粒子及分散剂,且所选用的可塑剂相容于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因此,在本发明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与熔融的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简单混合后,不需提供额外的机械力分散隔热粒子即能使隔热粒子以纳米级的分散形式存在于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中,且以纳米级的分散形式存在于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中的隔热粒子不会因高温而发生团聚现象。同时,所述隔热可塑剂组合物具有可塑化性及有效阻隔红外线等优点,故能直接通过塑化方式形成一厚度达100微米至5毫米、具备良好可见光穿透率并能有效阻隔红外线的透明隔热中间膜,进而降低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制作成本并且提升其应用价值。
[0014] 依据本发明,所述第一可塑剂为相容于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的溶剂,且该第一可塑剂具有高于200℃的沸点。
[0015] 优选地,所述第一可塑剂为数9至20的脂肪族单环氧基羧酸酯、碳数9至20的脂肪族多环氧基羧酸酯、碳数9至20的脂环族单环氧基羧酸酯、碳数9至20的脂环族多环氧基羧酸酯、碳数4至22的脂肪族二元醇二酯、碳数4至22的脂肪族二羧酸二酯或其组合。
[0016] 更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可塑剂为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
[0017] 优选地,所述隔热粒子的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80纳米,以进一步提升利用本发明隔热可塑剂组合物所制得的透明隔热中间膜的透明性,并且降低其透明隔热中间膜的雾度值。
[0018]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选自于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高分子型分散剂、有机硅烷化合物、有机锆铝及其组合。
[0019] 更优选地,所述高分子型分散剂选自于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高分子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缩丁醛、磷酸酯系化合物、蓖麻醇酸、聚蓖麻醇酸、聚羧酸、含亲合基团的聚硅氧烷及其组合。
[0020] 具体而言,所述高分子共聚物为改性丙烯酸共聚物。
[0021] 具体而言,所述高分子共聚物为含亲合基团的共聚物,其中含亲合基团的共聚物的亲合基团包含环氧基、酯基、酯基、胺基或烯基。
[0022] 具体而言,所述有机硅烷化合物为R4R3R2SiO(R1)3,其中R1为-CH3、-C2H5、-Cl,R2为碳数介于2至18的烷基,R3及R4分别选自于下列所组成的群组:环氧基、胺基及烯基。
[0023] 具体而言,所述含亲合基团的聚硅氧烷,其中亲合基团包含丙烯酸酯、聚氨酯、聚酯、环氧基。
[0024] 更具体而言,所述分散剂为聚磷酸酯、高分子共聚物或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002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阻隔红外线的透明隔热中间膜,更具体而言,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阻隔波长介于780纳米至2500纳米的红外线的透明隔热中间膜。
[0026]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隔热中间膜,其是由塑化一混合物所制得,所述混合物包含: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其用量为60至90重量份;前述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其用量为0.1至30重量份;以及第二可塑剂,其用量为0至30重量份。
[0027] 优选地,所述第二可塑剂的用量为0.1至30重量份。所述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为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或其组合。
[0028] 优选地,以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的用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混合物可选择性地包含0.1至1重量份的紫外线吸收剂及/或0.01至5重量份的接着力调节剂,以进一步提升利用该混合物所制得的透明隔热中间膜的抗紫外线能力及其接着于基板上的强度。
[0029] 为此,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选自于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丙二酸酯类化合物、草酰替苯胺类化合物、二苯甲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三唑化合物、苯甲酸酯系化合物及阻滞胺系化合物。根据本发明,可选用的丙二酸酯类化合物例如:丙二酸二甲酯、丙二酸二乙酯、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但并非仅限于此;可选用的草酰替苯胺类化合物例如:2-乙基-2'-乙氧基-草酸-酰替苯胺,但并非仅限于此;可选用的二苯甲酮系化合物例如: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但并非仅限于此;可选用的三嗪系化合物例如:三联苯基三嗪、乙基己基三嗪、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酚,但并非仅限于此;可选用的苯甲酸酯系化合物例如:对胺基苯甲酸酯、杨酸甲酯、苯甲酸芐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但并非仅限于此。
[0030] 所述接着力调节剂为碱金属有机盐、碱土金属有机盐、碱金属无机盐、碱土金属无机盐、变性硅酮油或其组合。依据本发明,可选用的碱金属有机盐例如:醋酸、丙酸钾、2-乙基己酸钾,但并非仅限于此;可选用的碱金属有机盐例如:醋酸镁、丙酸镁、2-乙基丁酸镁、2-乙基己酸镁,但并非仅限于此;可选用的碱金属无机盐例如:氯化锂、氯化钠氯化钾硝酸钾,但并非仅限于此;可选用的碱土金属盐例如:氯化镁、硝酸镁,但并非仅限于此;可选用的变性硅酮油例如:环氧变性硅酮油、醚变性硅酮油,但并非仅限于此。
[0031]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第二可塑剂为相容于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的溶剂,且该第二可塑剂具有高于200℃的沸点。
[0032] 优选地,所述第二可塑剂为碳数9至20的脂肪族单环氧基羧酸酯、碳数9至20的脂肪族多环氧基羧酸酯、碳数9至20的脂环族单环氧基羧酸酯、碳数9至20的脂环族多环氧基羧酸酯、碳数4至22的脂肪族二元醇二酯、碳数4至22的脂肪族二羧酸二酯或其组合。
[0033] 更具体而言,所述第二可塑剂为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
[0034] 优选地,所述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厚度介于0.1毫米至5毫米之间。
[0035]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透明隔热夹层板,其包含两个透明基板及一如前所述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其中该透明隔热中间膜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之间。
[0036] 优选地,所述透明隔热夹层板为一透明夹层玻璃,各透明基板为透明玻璃。
[0037] 优选地,以该透明隔热中间膜所制得的透明隔热夹层板的可见光穿透率及红外线遮蔽率的总和乘以100为透明隔热夹层板的隔热性能指数,该透明隔热夹层板的隔热性能指数大于或等于160。
[0038]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因包含适当含量比例的第一可塑剂及纳米分散的隔热粒子,且第一可塑剂相容于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因此能顺利塑化成具备适当厚度的透明隔热中间膜;且所制得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因包含适当含量比例与纳米分散的隔热粒子,因此本发明的透明隔热中间膜与包含其的透明隔热夹层板相比于现有技术更能同时兼具较高的透明性与隔热性能指数等优点,进而提升本发明的透明隔热中间膜与透明隔热夹层板应用于建筑物或交通工具中进行隔热与节能的效能。附图说明
[0039] 图1为实施例1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线光谱图。
[0040] 图2为实施例10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线光谱图。
[0041] 图3为实施例12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线光谱图。
[0042] 图4为实施例1的透明隔热中间膜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以下,将通过下列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夹层板及包含其的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经由本说明书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所能达成的优点与功效,并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以施行或应用本发明的内容。
[0044] 实施例1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045] 隔热粒子的制备
[0046] 将1摩尔(mole)的偏钨酸及0.02摩尔的氯化铵加入2升水中,得到透明液体A。将0.33摩尔的碳酸铯加入2升水中,得到透明液体B。再将液体B缓缓滴入透明液体A中,得到透明混合液体C,将透明混合液体C以喷雾干燥方式去除水分,得到粉末D。此粉末D在10vol%氢气环境下,以550℃加热20分钟,得到一隔热粒子。该隔热粒子含有铯(Cs)、钨(W)、氧(O)及氯(Cl)。该隔热粒子中所含有的Cs、W及Cl的摩尔比为0.33:1:0.02。
[0047] 隔热可塑剂组合物的制备
[0048] 首先,将该隔热粒子、一分散剂、及一第一可塑剂以重量份比例为30:30:40混合,经充分均匀搅拌后获得一悬浮液。其中,该分散剂为聚磷酸酯,该第一可塑剂为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
[0049] 接着,使一球磨机在1000转每分钟(r.p.m.)的转速下通过0.3毫米的锆珠持续球磨分散该悬浮液6小时,以获得该隔热可塑剂组合物。由此经此分散后,该隔热可塑剂组合物中隔热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纳米至80纳米。其中,以该隔热可塑剂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该隔热粒子的含量为30重量百分比(wt%)。
[0050] 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制备
[0051] 将7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29.33重量份的第二可塑剂、1.67重量份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0.05重量份的2-乙基丁酸镁、0.2重量份的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0.1重量份的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混合,以获得可供塑化成透明隔热中间膜的混合物。
[0052] 具体而言,先将29.33重量份的第二可塑剂、1.67重量份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0.05重量份的2-乙基丁酸镁、0.2重量份的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0.1重量份的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混合,充分溶解,成为一添加剂混合物。
其中,该第二可塑剂为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
[0053] 之后,将7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投入具有T型模头的双螺杆挤出机,在190℃下熔融混炼后,将该添加剂混合物利用蠕动,经由该具有T型模头的双螺杆挤出机中段处的侧边进料口注入该挤出机中,并与熔融的聚乙烯醇缩丁醛进行混合成为一熔融的混合物。此熔融的混合物于T型模头挤出得到该透明隔热中间膜。
[0054] 其中,该具有T型模头的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43,其螺杆转速为300r.p.m.。该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与该添加剂混合物的重量比为70:31.35。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平均膜厚为0.38毫米(mm),且以该透明隔热中间膜的总重量为基准,该透明隔热中间膜含有
0.5wt%的隔热粒子。
[0055]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该隔热可塑剂组合物所含有的隔热粒子的浓度为30wt%;因此,本实施例在使用具有此高浓度的隔热粒子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制备该透明隔热中间膜时,通过该第二可塑剂调整该透明隔热中间膜所含有的隔热粒子浓度。
[0056] 此外,球磨时的悬浮液中所含有的隔热粒子的浓度可直接依据透明隔热中间膜所需的预定隔热粒子的浓度进行调整,使得隔热可塑剂可无需为了制得具有预定隔热粒子浓度的透明隔热中间膜而需再用第二可塑剂进行浓度调整。
[0057] 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058] 将所制得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夹置于两个基板之间,并将其一并放入橡胶袋中,在3000帕(pascal,Pa)的真空环境中脱气20分钟。为此,所述基板为透明浮板玻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在受到波长介于1200纳米至1500纳米的红外线照射下的穿透率为92%,在受到波长大于1500纳米至小于或等于2400纳米的红外线照射下的穿透率为90%,且其雾度值为0.3。
[0059] 接着,维持于此脱气环境中,将夹置有该透明隔热中间膜的两个透明浮板玻璃移至压合机中,再于90℃下持续真空加压30分钟,最后在135℃、1.2百万帕(megapascal,Mpa)的制造方法条件下,在高压釜中持续压合20分钟,获得一夹置有前述透明隔热中间膜的透明隔热夹层板。为此,所述的透明隔热夹层板为一透明夹层玻璃。
[0060] 实施例2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06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如下所述。
[0062] 隔热可塑剂组合物的制备
[0063] 首先,将隔热粒子、一分散剂及一第一可塑剂以重量份比例为10:5:85混合,经充分均匀搅拌后获得一悬浮液。在本实施例中,该分散剂为购自德国BYK公司的高分子共聚物,其品名为Disperbyk 2000,该第一可塑剂为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
[0064] 接着,使一球磨机在1000r.p.m.的转速下通过0.3毫米的锆珠持续球磨分散该悬浮液6小时,以获得该隔热可塑剂组合物。由此经此分散后,该隔热可塑剂组合物中隔热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纳米至80纳米。其中,以该隔热可塑剂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该隔热粒子的含量为10wt%。
[0065] 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制备
[0066] 将25.75重量份的第二可塑剂、5重量份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0.05重量份的2-乙基丁酸镁、0.2重量份的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0.1重量份的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混合,充分溶解,得到一添加剂混合物。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可塑剂为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
[0067] 之后,先将7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投入如实施例1的具有T型模头的双螺杆挤出机,在190℃下熔融混炼后,将该添加剂混合物利用蠕动泵,经由该具有T型模头的双螺杆挤出机中段处的侧边进料口注入该挤出机中,并与熔融的聚乙烯醇缩丁醛进行混合成为一熔融的混合物。此熔融的混合物于T型模头挤出得到平均膜厚为0.38毫米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其中,该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与该添加剂混合物的重量比为70:31.1,且以该透明隔热中间膜的总重量为基准,该透明隔热中间膜含有0.5wt%的隔热粒子。
[0068] 实施例3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06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如下所述。
[0070] 隔热可塑剂组合物的制备
[0071] 首先,将隔热粒子、一分散剂及一第一可塑剂隔热粒子以重量份比例为0.5:0.05:99.45混合,经充分均匀搅拌后获得一悬浮液。在本实施例中,该分散剂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购自信越公司),该第一可塑剂为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
[0072] 接着,使一球磨机在1000r.p.m.的转速下通过0.3毫米的锆珠持续球磨分散该悬浮液6小时,以获得该隔热可塑剂组合物。由此经此分散后,该隔热可塑剂组合物中隔热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纳米至40纳米。其中,以该隔热可塑剂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该隔热粒子的含量为0.5wt%。
[0073] 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制备
[0074] 将30重量份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0.05重量份的2-乙基丁酸镁、0.2重量份的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0.1重量份的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混合,充分溶解,得到一添加剂混合物。
[0075] 之后,先将7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投入如实施例1的具有T型模头的双螺杆挤出机,在190℃下熔融混炼后,将该添加剂混合物利用蠕动泵,经由该具有T型模头的双螺杆挤出机中段处的侧边进料口注入该挤出机中,并与熔融的聚乙烯醇缩丁醛进行混合成为一熔融的混合物。此熔融的混合物于T型模头挤出得到平均膜厚为1.14毫米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其中,该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与该添加剂混合物的重量比为70:30.35,且以该透明隔热中间膜的总重量为基准,该透明隔热中间膜含有0.15wt%重量份的隔热粒子。
[0076] 实施例4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07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如下所述。
[0078] 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制备
[0079] 将29.77重量份的第二可塑剂、0.33重量份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0.05重量份的2-乙基丁酸镁、0.2重量份的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0.1重量份的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混合,充分溶解,得到一添加剂混合物。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可塑剂为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
[0080] 之后,先将7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投入如实施例1的双螺杆的T型模头挤出机,在190℃下熔融混炼后,将该添加剂混合物利用蠕动泵,经由该具有T型模头的双螺杆挤出机中段处的侧边进料口注入该挤出机中,并与熔融的聚乙烯醇缩丁醛进行混合成为一熔融的混合物。此熔融的混合物于T型模头挤出得到平均膜厚为1.9毫米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其中,该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与该添加剂混合物的重量比为70:30.45,以该透明隔热中间膜的总重量为基准,该透明隔热中间膜含有0.1wt%的隔热粒子。
[0081] 实施例5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08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如下所述。
[0083] 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制备
[0084] 将29.9重量份的第二可塑剂、0.1重量份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0.05重量份的2-乙基丁酸镁、0.2重量份的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0.1重量份的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混合,充分溶解,得到一添加剂混合物。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可塑剂为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
[0085] 之后,先将7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投入如实施例1的具有T型模头的双螺杆挤出机,在190℃下熔融混炼后,将该添加剂混合物利用蠕动泵,经由该双螺杆的T型模头挤出机中段处的侧边进料口注入该挤出机中,并与熔融的聚乙烯醇缩丁醛进行混合成为一熔融的混合物。此熔融的混合物于T型模头挤出得到平均膜厚为3.8毫米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其中,该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与该添加剂混合物的重量比为70:30.45,以该透明隔热中间膜的总重量为基准,该透明隔热中间膜含有0.03wt%的隔热粒子。
[0086] 实施例6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08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制得的隔热粒子中所含有的Cs、W及Cl的摩尔比为0.18:1:0.02。
[0088] 实施例7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08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制得的隔热粒子中所含有的Cs、W及Cl的摩尔比为0.18:1:0.1。
[0090] 实施例8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09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制得的隔热粒子中所含有的Cs、W及Cl的摩尔比为0.95:1:0.02。
[0092] 实施例9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09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制得的隔热粒子中所含有的Cs、W及Cl的摩尔比为0.95:1:0.5。
[0094] 实施例10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09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如下所述。
[0096] 隔热粒子的制备
[0097] 将1摩尔(mole)的偏钨酸、0.02摩尔的氯化铵及0.16摩尔的氯化锡加入2升水中,得到透明液体A’。将0.33摩尔的碳酸铯加入2升水中,得到透明液体B。再将液体B缓缓滴入透明液体A’中,得到透明混合液体C’,将透明混合液体C’以喷雾干燥方式去除水分,得到粉末D’。使此粉末D’在10vol%氢气环境下,在550℃下加热20分钟,得到一隔热粒子。该隔热粒子含有Cs、锡(Sn)、W、O及Cl,且该隔热粒子中所含有的Cs、Sn、W及Cl的摩尔比为0.33:0.16:1:0.02。
[0098] 实施例11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09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0类似。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0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制得的隔热粒子中所含有的Cs、Sn、W及Cl的摩尔比为0.33:1:1:0.02。
[0100] 实施例12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10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0类似。但是,本实施例是使用0.2摩尔的氯化锑取代0.16摩尔的氯化锡制得该隔热粒子。该隔热粒子含有Cs、锑(Sb)、W、O及Cl,且该隔热粒子中所含有的Cs、Sb、W及Cl的摩尔比为0.33:0.2:1:0.02。
[0102] 实施例13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10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2类似。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2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制得的隔热粒子中所含有的Cs、Sb、W及Cl的摩尔比为0.33:1:1:0.02。
[0104] 实施例14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10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如下所述。
[0106] 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制备
[0107] 将39.33重量份的第二可塑剂、1.67重量份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0.05重量份的2-乙基丁酸镁、0.2重量份的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0.1重量份的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混合,充分溶解,得到一添加剂混合物。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可塑剂为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
[0108] 之后,先将6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投入如实施例1的具有T型模头的双螺杆挤出机,在190℃下熔融混炼后,将该添加剂混合物利用蠕动泵,经由该具有T型模头的双螺杆挤出机中段处的侧边进料口注入该挤出机中,并与熔融的聚乙烯醇缩丁醛进行混合成为一熔融的混合物。此熔融的混合物于T型模头挤出得到平均膜厚为0.38毫米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其中,该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与该添加剂混合物的重量比为60:41.35,以该透明隔热中间膜的总重量为基准,该透明隔热中间膜含有0.5wt%的隔热粒子。
[0109] 实施例15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1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如下所述。
[0111] 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制备
[0112] 将9.33重量份的第二可塑剂、1.67重量份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0.05重量份的2-乙基丁酸镁、0.2重量份的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0.1重量份的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混合,充分溶解,得到一添加剂混合物。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可塑剂为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
[0113] 之后,先将9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投入如实施例1的具有T型模头的双螺杆挤出机,在190℃下熔融混炼后,将该添加剂混合物利用蠕动泵,经由该挤出机中段处的侧边进料口注入该挤出机中,并与熔融的聚乙烯醇缩丁醛进行混合成为一熔融的混合物。此熔融的混合物于T型模头挤出得到平均膜厚为0.38毫米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其中,该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与该添加剂混合物的重量比为90:11.35,以该透明隔热中间膜的总重量为基准,该透明隔热中间膜含有0.5wt%的隔热粒子。
[0114] 实施例16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11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4类似。但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4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是使用实施例10的隔热粒子制备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
[0116] 实施例17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11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5类似。但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4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是使用实施例10的隔热粒子制备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
[0118] 实施例18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11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4类似。但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4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是使用实施例12的隔热粒子制备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
[0120] 实施例19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12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5类似。但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4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是使用实施例12的隔热粒子制备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
[0122] 实施例20隔热粒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
[012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透明隔热中间膜是以具有T型模头的单螺杆挤出机制得。该具有T型模头的单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30,螺杆转速为100r.p.m.。
[0124] 本发明另外提供三组比较例作为对照,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经由比较以上实施例与以下比较例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所能达成的优点与功效。
[0125] 比较例1用于制备中间膜的组合物、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0126] 本比较例与实施例1类似,但是本比较例的组合物中未含有任何隔热粒子。
[0127] 本比较例的组合物是经由如同实施例1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制得本比较例的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0128] 比较例2隔热粒子、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制备
[0129] 本比较例与实施例1类似。本比较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比较例的隔热粒子不经研磨分散处理,直接使用如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本比较例的中间膜及夹层玻璃。本比较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具体详述如下。
[0130] 中间膜的制备
[0131] 将30重量份的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0.5重量份的隔热粒子、0.05重量份的2-乙基丁酸镁、0.2重量份的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0.1重量份的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利用叶片式搅拌桶混合,除隔热粒子外,其余添加剂可充分溶解于可塑剂之中,得到一添加剂混合物。其中,由于隔热粒子未经研磨分散,其平均粒径为1微米至30微米。
[0132] 之后,将7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投入具有T型模头的双螺杆挤出机,在190℃下熔融混炼后,将该添加剂混合物利用蠕动泵,经由该具有T型模头的双螺杆挤出机中段处的侧边进料口注入该挤出机中,并与熔融的聚乙烯醇缩丁醛进行混合成为一熔融的混合物。此熔融的混合物于T型模头挤出得到该中间膜。该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平均膜厚为
0.38毫米。其中,该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与该添加剂混合物的重量比为70:30.85,且以该中间膜的总重量为基准,该中间膜含有0.5wt%重量份的隔热粒子。
[0133] 比较例3隔热粒子、喷雾干燥的隔热粒子、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制备[0134] 本比较例与实施例1类似。本比较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比较例先以球磨机将隔热粒子研磨至平均粒径为10纳米至80纳米,再以喷雾干燥方式得到喷雾干燥的隔热粒子。然后,用喷雾干燥的隔热粒子替代实施例1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并以实施例1雷同的制备方法制得本比较例的中间膜及夹层玻璃。本比较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具体详述如下。
[0135] 喷雾干燥的隔热粒子的制备
[0136] 首先,将隔热粒子、聚乙二醇、酒精以重量份比例为30:3:67混合,经充分均匀搅拌后获得一悬浮液。
[0137] 接着,使一球磨机在1000r.p.m.的转速下通过0.3毫米的锆珠持续球磨分散该悬浮液6小时,获得球磨后的悬浮液。再以喷雾干燥方式干燥该球磨后的悬浮液,使得该球磨后的悬浮液中的隔热粒子团聚而形成圆球状的团聚物,即该喷雾干燥的隔热粒子。其中,隔热粒子在球磨后的悬浮液中的平均粒径为10纳米至80纳米,该喷雾干燥的隔热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微米至5微米。
[0138] 中间膜的制备
[0139] 将30重量份的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0.55重量份的喷雾干燥的隔热粒子、0.05重量份的2-乙基丁酸镁、0.2重量份的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0.1重量份的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利用叶片式搅拌桶混合,得到一添加剂混合物。
[0140] 将7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与该添加剂混合物送入具有T型模头的双螺杆挤出机制得该中间膜。
[0141] 试验例
[0142] 本试验例以紫外光光谱仪,分别测量实施例1至20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及比较例1至3的夹层玻璃的穿透率(%),并将波长550纳米处的穿透率设定为可见光穿透率,将1减去波长950纳米处的穿透率设定为红外线遮蔽率,其结果如表1所示。此外,另外以雾度计分别测量实施例1至20及比较例1至3的夹层玻璃的雾度值,其结果亦如表1所示。
[0143] 接着,以电子显微镜观察实施例1中隔热粒子在中间膜中的粒径分布情况。
[0144] 此外,该夹层玻璃的隔热性能指数计算结果也如下表1所示。其中,各实施例与比较例的夹层玻璃的隔热性能指数是经由加总夹层玻璃受到波长550纳米的可见光穿透率加上波长950纳米的红外线遮蔽率总和乘以100所计算而得。
[0145] 表1:实施例1至20及比较例1至3的夹层玻璃在不同波长的光线照射下的穿透率、其夹层玻璃的透性指标及雾度值等结果。
[0146]
[0147] 如上表1所示,相比于比较例1(未含有任何隔热粒子)的夹层玻璃,各实施例1至20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因内含能有效阻隔红外线的透明隔热中间膜,故其能大幅降低波长为950纳米的穿透率,进而提升的夹层玻璃的广区域红外线遮蔽率。
[0148] 实施例1及2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隔热粒子分别为30wt%及10wt%,且实施例1及2的透明隔热中间膜所含有的隔热粒子均为0.5wt%,而如表1所示,实施例1及2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隔热性能指数均为167。由此推知,实施例1及2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之所以具有相当的隔热性能指数,是由于实施例1及2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含有相同含量的隔热粒子。
[0149] 实施例3至5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含有相同的隔热粒子,但实施例3至5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与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混合比例不同,且实施例3至5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与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混合后所制得的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厚度不同。以实施例1与4做比较,实施例4的透明隔热中间膜所含有的隔热粒子为实施例1的五分之一,而实施例4的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厚度为实施例1的5倍,以日光垂直入射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单位投影面积乘以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厚度所得的单位体积来估算,实施例1及4的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单位体积具有等量的隔热粒子。此外,本实验另外以相同的方式来估算实施例3及5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在单位体积内的隔热粒子的含量。
[0150] 如表1所示,实施例3及5的透明隔热中间膜的隔热粒子的含量远小于实施例1,但由于实施例3及5的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厚度较厚,使得实施例3及5的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单位体积内所含有的隔热粒子增加,因此实施例3及5的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单位体积内所含有的隔热粒子仅略小于实施例1一些,导致实施例3及5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可见光穿透率均略高于实施例1,而实施例3及5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隔热性能指数则分别等于及小于实施例1。
[0151] 图1至3分别为实施例1,10及12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线(ultraviolet-visible-near infrared,UV-Vis-NIR)光谱图。由图1至3可知,实施例1,10及12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在波长为900纳米至2500纳米的范围内的穿透率趋近于零,显示在波长为900纳米至2500纳米的范围内,实施例1,10及12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均具有良好的红外线遮蔽性。而如表1所示,实施例1,10及12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隔热性能指数略有不同,分别为167、163及166,而基于实施例1,10及12的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厚度相同且透明隔热中间膜所含有的隔热粒子的含量相同,可推知实施例1,10及12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隔热性能指数略有不同是因为使用不同种类的隔热粒子。
[0152] 如表1所示,实施例1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隔热性能指数为167,而比较例1的夹层玻璃的隔热性能指数为101。基于实施例1及比较例1的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厚度相同,可知通过使用含有适当比例的隔热粒子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与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塑化而制得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实施例1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具有相比于比较例1更佳的隔热性能指数。
[0153] 如表1所示,实施例1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的隔热性能指数为167,比较例2及3的夹层玻璃的隔热性能指数分别为101及115。此外,实施例1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中隔热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纳米至80纳米、比较例2的隔热粒子因未经研磨分散而具有1微米至30微米的平均粒径、比较例3的喷雾干燥的隔热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微米至5微米。再者,实施例1及比较例1的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厚度相同且透明隔热中间膜所含有的隔热粒子的含量相同。此外,由图4可观察到实施例1的透明隔热中间膜中的隔热粒子(即图
4中的白色颗粒)的平均粒径大都为80纳米以下。由上述可推知,实施例1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具有相比于比较例2及3更佳的隔热性能指数是由于实施例1先将隔热粒子预分散为纳米粒子在第一可塑剂中形成隔热可塑剂组合物,使得实施例1的透明隔热中间膜中的隔热粒子呈纳米级分散所致。
[0154] 而比较例3虽然先将隔热粒子球磨为纳米粒子,但比较例3的经球磨后的悬浮液经喷雾干燥后,经球磨后的悬浮液中的隔热粒子又会再团聚,团聚后的隔热粒子(即喷雾干燥的隔热粒子)无法用双螺杆挤出机再次打开团聚,致使比较例3的夹层玻璃的隔热性能指数仅为115。同时,也证实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剪切力不足以将团聚后的隔热粒子分散成纳米粒子,仅能将团聚后的隔热粒子进行分配分散。
[0155] 相比于实施例1,实施例20使用剪切力更低的单螺杆挤出机进行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与隔热可塑剂组合物的分散并制得透明隔热中间膜。而如表1所示,实施例20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具有与实施例1的透明隔热夹层玻璃相同良好的隔热性能指数,证明无论是使用较高剪切力的双螺杆挤出机或较低剪切力的单螺杆挤出机,所制得的透明隔热中间膜中的隔热粒子均呈纳米级分散,这表示本发明的隔热可塑剂组合物具有操作容易,无须特殊分散机台,即可以使隔热粒子以纳米级分散于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之中。
[0156] 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除了具备纳米级的隔热粒子、能相容于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提供良好的热可塑化功能外,不论使用单螺杆式挤出机或双螺杆式挤出机,皆可以将隔热可塑剂组合物均匀分散于熔融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中,并且获得纳米级的分散效果,且以此隔热可塑剂组合物所制得的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玻璃还具有较低的雾度值及较优异的隔热性能指数等优点。
[0157]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列的权利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双螺杆挤出机 2020-05-11 665
螺杆挤出机 2020-05-11 293
双螺杆挤出机 2020-05-12 696
双螺杆挤出机 2020-05-12 473
新型挤出机螺杆 2020-05-12 107
双螺杆挤出机 2020-05-12 226
挤出机的螺杆 2020-05-12 63
螺杆挤出机 2020-05-11 448
双螺杆挤出机用螺杆 2020-05-13 135
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 2020-05-13 80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