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成型和铸造 / 浇注温度 / 低铝含量高抗时效性能冷成型用热轧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含量高抗时效性能冷成型用热轧板及其制造方法

阅读:521发布:2023-02-16

专利汇可以提供含量高抗时效性能冷成型用热轧板及其制造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冷成型用 热轧 薄 钢 板,特别涉及一种低 铝 含量高抗时效性能冷成型用热轧 薄钢板 及其制造方法,主要解决现有低铝热轧冷成型薄板抗实效性差以及产品纯净度稍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低铝含量高抗时效性能冷成型用热轧薄钢板,其组成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为C:0.04~0.08%,Si:≤0.03%,Mn:0.2~0.3%,P:≤0.025%,S:≤0.020%,AlT:0.010~0.018%,余量为Fe。工艺控制:热轧板加热 温度 为1130℃~1180℃,粗轧结束温度为1000~1040℃,精轧开轧温度为920℃~950℃,精轧结束温度为850℃~880℃,卷取温度为550℃~650℃。本发明获得热轧薄钢板直接用于冷成型、 冲压 变形 或用作 冷轧 钢板的原板。,下面是含量高抗时效性能冷成型用热轧板及其制造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低含量高抗时效性能冷成型用热轧板,其组成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为C:0.04~0.08%,Si:≤0.03%,Mn:0.2~0.3%,P:≤0.025%,S:≤0.020%,AlT:
0.010~0.018%,余量为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铝含量高抗时效性能冷成型用热轧薄钢板,其特征在于AlT重量百分比为0.015%。
3.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铝含量高抗时效性能冷成型用热轧薄钢板的方法,包括: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浇注成板坯、热轧、层流冷却、卷取,其特征在于热轧板加热温度为1130℃~1180℃,粗轧结束温度为1000~1040℃,精轧开轧温度为920℃~950℃,精轧结束温度为850℃~880℃,卷取温度为550℃~650℃。

说明书全文

含量高抗时效性能冷成型用热轧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冷成型用热轧薄钢板,特别涉及一种低铝含量高抗时效性能冷成型用热轧薄钢板及制造方法,冷成型用指的是直接用于冷成型、冲压变形或用作冷轧钢板的原板。背景技术:
[0002] 用于冷成型的热轧薄钢板一般采用低镇静钢,要求具有优良的冷成型加工性。生产这类钢要求严格控制钢中C和N,特别是N的含量;非金属夹杂物尽量少,洁净度高,化学成分控制准确,水在炼钢之前必须进行脱、脱磷、脱硫和扒渣处理。炼钢过程中要控制适度含量,以免过量的脱氧产物带入钢包。转炉出钢时要采用挡渣技术。为了减少非金属夹杂物,改变夹杂物的性能和形态,提高钢水的洁净度,以及适合连铸和钢锭坯热送要求,还必须进行炉外精炼。此类钢的的生产中要加入一定量的Al,Al在此类钢中有两个作用,一是脱氧,另一个作用是形成适量的AlN以保证产品就有良好的成型性冲压性。因此一般要求用于冷成型的热轧薄钢板要求Al含量处于一定的范围之内。现有技术要求用于冷成型的热轧薄板全铝含量(以下简称AlT)≥0.020%。但是钢中铝含量过高的铝存在以下问题:
[0003] 1.在连铸浇注是,易使钢包水口产生积瘤,使水口堵塞;
[0004] 2.钢中残余的铝含量高导致钢中氧化铝夹杂增多,影响钢水纯净度;
[0005] 3.Al含量增加,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在热轧过程中难于去除,容易才产品表面形成氧化铁皮缺陷,影响产品表面质量和下道次用户的使用。
[0006] 一般铝镇静钢的材料中都大量存在着C、N等间隙原子,由于这些原子产生柯氏气团,钉扎位错,一旦变形超过钉扎后产生屈服现象。对低碳钢进行少量的塑性变形,则屈服点可以暂时不出现,但将经过少量塑性变形的材料在室温长期放置或在较高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屈服点会重新出现,且屈服应力提高,此现象称为应变时效,会影响材料的正常使用。特别是一些表面要求较高的零件,要求冲压成型后表面不能出现滑移线或起棱现象。
[0007] 中国专利CN100447280C公开的一种冲压级低碳钢热轧薄板及其制造方法,其适用于铁素体轧制工艺,精轧出口温度为730~800℃,卷取温度为650~720℃。通过该工艺实现热轧薄板的性能。但是目前工业热轧薄板生产设备可以稳定生产的精轧温度普遍高于820℃,难以实现该技术所公开的铁素体轧制工艺。并且该工艺精轧出口温度和卷取温度接近,在热轧层流冷却段很难实现如此小的温降,因此难以保证高的卷取温度,这样也就难以实现该技术所公开的性能。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铝含量高抗时效性能用于冷成型的热轧薄板及其制造方法,主要解决现有低铝热轧冷成型薄板抗实效性差以及产品纯净度稍差的技术问题。
[0009]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0] 一种低铝含量高抗时效性能冷成型用热轧薄钢板,其组成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为C:0.04~0.08%,Si:≤0.03%,Mn:0.2~0.3%,P:≤0.025%,S:≤0.020%,AlT:
0.010~0.018%,余量为Fe。AlT优选为0.015%。
[0011] 具体的生产流程包括: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浇注成板坯、热轧、层流冷却、卷取,热轧板加热温度为1130℃~1180℃,粗轧结束温度为1000~1040℃,精轧开轧温度为920℃~950℃,精轧结束温度为850℃~880℃,卷取温度为550℃~650℃。钢板的厚度为
1.5~4.0mm。
[0012] AlT的范围为0.010%~0.018%的依据在于,在此范围内,上述的冷成型用热轧薄钢板的成型指标能够满足后续冷成型和冷轧的要求,热轧薄钢板的屈服强度≤310MPa,抗拉强度满足270~400MPa,伸长率大于35%。热轧薄板的全氧含量≤50PPm。热轧薄板经大于65%的压下率冷轧后,经罩式退火后,冷轧产品的成型性能达到的水平为:平均塑性应变比r值大于1.1,加工硬化指数n值大于0.19,杯突值大于9.5mm,时效指数值AI≤30MPa。当AlT小于0.010%,钢板中的C、N游离间隙原子没有固定,产品出现屈服平台,冲压性能变差,抗时效性能更恶化。当AlT大于0.018%时,钢中的氧化铝类夹杂增加,降低产品纯净度。
[0013] 本发明的AlT含量优选值为0.015%的理由如下:AlT含量达到0.015%后平均r值几乎保持在同一水平上,Δr值最低,并且时效指数值AI≤30MPa。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满足冷成型用热轧薄钢板的成型性能指标的基础上,采用低铝含量的成分,具有高抗时效性能。本发明采用奥氏体区轧制工艺,采用的精轧终轧温度为850℃~880℃,卷取温度为550℃~650℃,在现有的热轧薄板生产设备上容易实现。热轧板再通过冷轧、退火工艺达到高亢时效性和良好成新型。本发明钢水纯净度容易控制,板坯表面氧化铁皮容易去除,具有良好的边面质量等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实施例1-3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的组分配比见下表1:
[0016] 表1本发明的组分配比,组分为重量百分比%,余量为
[0017]
[0018] 按照本发明材料成分设计的要求,采用铁水预脱硫,转炉顶底复合吹炼,LF炉精炼,连铸采用低碳钢保护渣,全程吹Ar保护浇铸,浇铸成连铸板坯。连铸板坯经加热炉再加热后,在连续热连轧轧机上轧制,工艺控制见下表2,产品厚度为1.5-4.0mm。
[0019] 表2本发明热轧工艺控制参数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