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制造过程 / 粉碎 / 超微粉碎 / 一种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阅读:400发布:2023-01-1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 治疗 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各 原料药 材包括:花楸,楤木根,黄毛榕,金线草,刺玫果,面根藤,黄珠子草,丛枝蓼,胡枝子,黄花倒 水 莲,横经席,羊 角 藤,黑皮根,南藤和大地棕根。本发明中药对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有确切疗效,毒 副作用 小。,下面是一种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
花楸,楤木根,黄毛榕,金线草,刺玫果,面根藤,黄珠子草,丛枝蓼,胡枝子,黄花倒莲,横经席,羊藤,黑皮根,南藤和大地棕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花楸5~15份,楤木根10~20份,黄毛榕15~25份,金线草5~15份,刺玫果10~20份,面根藤35~45份,黄珠子草10~20份,丛枝蓼5~15份,胡枝子5~15份,黄花倒水莲
25~35份,横经席15~25份,羊角藤10~20份,黑皮根35~45份,南藤25~35份和大地棕根15~25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花楸5~10份,楤木根10~15份,黄毛榕15~20份,金线草5~10份,刺玫果10~
15份,面根藤35~40份,黄珠子草10~15份,丛枝蓼5~10份,胡枝子5~10份,黄花倒水莲25~30份,横经席15~20份,羊角藤10~15份,黑皮根35~40份,南藤25~
30份和大地棕根15~20份。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花楸6份,楤木根12份,黄毛榕18份,金线草7份,刺玫果14份,面根藤39份,黄珠子草13份,丛枝蓼8份,胡枝子7份,黄花倒水莲26份,横经席18份,羊角藤11份,黑皮根36份,南藤28份和大地棕根16份。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1~3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35~45分钟,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200~3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3倍的微晶纤维素、
0.05~0.15倍的乳糖、0.1~0.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05~0.05倍的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6.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75~8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75~8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100目~2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淀粉,混合,获得散剂。
7.一种权利要求1至4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1~3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35~45分钟,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200~3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3倍的微晶纤维素
0.05~0.15倍的乳糖、0.1~0.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05~0.05倍的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8.一种权利要求1至4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75~8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75~8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100目~2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淀粉,混合,获得散剂。

说明书全文

一种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肾盂肾炎(CPN)是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慢性炎症,病变主要侵犯肾间质、肾盂和肾盏组织。由于炎症的持续进行或反复发生导致肾间质、肾盂和肾盏的损害,形成疤痕,以致肾发生萎缩并出现功能障碍,其主要表现是发热、乏、食欲不振、腰酸、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夜尿增多及尿蛋白等。患者有长期或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史。
[0003] 慢性肾盂肾炎属中医学“肿”、“虚劳”等范畴。由于肾病日久,正气渐虚,水肿迁延不退,或因劳倦、感冒、饮食等原因诱致水肿反复发作,脾肾调节水夜功能失常,而致寒湿伤阳,脾肾受损。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对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其原料药材包括:花楸,楤木根,黄毛榕,金线草,刺玫果,面根藤,黄珠子草,丛枝蓼,胡枝子,黄花倒水莲,横经席,羊藤,黑皮根,南藤和大地棕根。
[0006]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花楸5~15份,楤木根10~20份,黄毛榕15~25份,金线草5~15份,刺玫果10~20份,面根藤35~45份,黄珠子草10~20份,丛枝蓼5~15份,胡枝子5~15份,黄花倒水莲25~35份,横经席15~25份,羊角藤10~20份,黑皮根35~45份,南藤25~35份和大地棕根15~25份。
[0007]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花楸5~10份,楤木根10~15份,黄毛榕15~20份,金线草5~10份,刺玫果10~15份,面根藤35~40份,黄珠子草10~15份,丛枝蓼5~10份,胡枝子5~10份,黄花倒水莲25~30份,横经席15~20份,羊角藤10~15份,黑皮根35~40份,南藤25~30份和大地棕根15~20份。
[0008]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花楸6份,楤木根12份,黄毛榕18份,金线草7份,刺玫果14份,面根藤39份,黄珠子草13份,丛枝蓼8份,胡枝子7份,黄花倒水莲26份,横经席18份,羊角藤11份,黑皮根36份,南藤28份和大地棕根16份。
[0009]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花楸8份,楤木根14份,黄毛榕17份,金线草8份,刺玫果11份,面根藤36份,黄珠子草12份,丛枝蓼5份,胡枝子10份,黄花倒水莲29份,横经席16份,羊角藤13份,黑皮根39份,南藤26份和大地棕根20份。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1~3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35~45分钟,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0012]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200~300目的超微细粉;
[0013]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3倍的微晶纤维素、0.05~0.15倍的乳糖、0.1~0.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05~0.05倍的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75~8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75~8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0016]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100目~200目的超微细粉;
[0017] 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淀粉,混合,获得散剂。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对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其原料药材包括:花楸,楤木根,黄毛榕,金线草,刺玫果,面根藤,黄珠子草,丛枝蓼,胡枝子,黄花倒水莲,横经席,羊角藤,黑皮根,南藤和大地棕根。
[0020]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0021] 花楸:【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花楸树的果实、茎及茎皮。【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镇咳祛痰,健脾利水。治慢性气管炎,结核,水肿。
[0022] 楤木根:【来源】为五加科植物楤木的根或根皮。【性味】辛,平。【功能主治】祛湿,利小便,散瘀血,消肿毒。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肝炎,胃痛,淋浊,血崩,跌打损伤,瘰疬,痈肿。
[0023] 黄毛榕:【来源】为桑科植物黄毛榕的根皮。【性味】甘,性平。【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祛风,除湿。主气虚,阴挺,脱肛,便溏,水肿,风湿痹痛。
[0024] 金线草:【来源】为蓼科植物金线草、短毛金线草的全草。【性味】辛,苦,性凉。【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湿,散瘀止痛。主咳血,吐血,便血,血崩,泄泻,痢疾,胃痛,经期腹痛,产后血瘀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瘰疬,痈肿。
[0025] 刺玫果:【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光叶山刺玫的果实。【性味】酸,苦,温。【归经】归肝,脾,胃,膀胱经。【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活血调经,敛肺止咳。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胀痛,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动脉粥样硬化,肺结核咳嗽。
[0026] 面根藤:【来源】为旋花科植物打碗花的全草或根。【性味】甘,微苦,平。【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健脾,利湿,调经。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小儿吐乳,疳积,五淋,带下,月经不调。
[0027] 黄珠子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黄珠子草的全草。【性味】甘,苦,平。【归经】归脾经。【功能主治】健脾消积,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主疳积,痢疾,淋病,乳痈,牙疳,毒蛇咬伤。
[0028] 丛枝蓼:【来源】为蓼科植物丛枝蓼的全草。【性味】辛,性平。【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健脾消疳,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主泄泻,痢疾,疳积,月经不调,湿疹,脚癣,毒蛇咬伤。
[0029] 胡枝子:【来源】为豆科植物胡枝子的枝叶。【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利尿通淋,止血。主肺热咳嗽,感冒发热,百日咳,淋症,吐血,衄血,尿血,便血。
[0030] 黄花倒水莲:【来源】为远志科植物黄花倒水莲的根、茎、叶。【性味】甘,微苦,性平。【归经】归肝,脾,肾经。【功能主治】补虚健脾,散瘀通络。主劳倦乏力,子宫脱垂,小儿疳积,脾虚水肿,带下清稀,风湿痹痛,腰痛,有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
[0031] 横经席:【来源】为藤黄科植物薄叶红厚壳的根。【性味】微苦,平。【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症,肾虚腰痛,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
[0032] 羊角藤:【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羊角藤的根或根皮。【性味】辛,微甘,温。【归经】归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补肾止血。主风湿关节痛,肾虚腰痛,阳痿,胃痛。
[0033] 黑皮根:【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陵水暗罗的根。【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胃,肾经。【功能主治】补益脾胃,滋肾固精。主慢性胃炎,脾胃亏损,食欲不振,四肢无力,遗精。
[0034] 南藤:【来源】为胡椒科植物石楠藤的茎叶或全株。【性味】辛,温,甘。【归经】归肝,脾,小肠经。【功能主治】祛风湿,强腰膝,补肾壮阳,止咳平喘,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阳痿,咳嗽气喘,痛经,跌打肿痛。
[0035] 大地棕根:【来源】为仙茅科植物大叶仙茅的根茎。【性味】辛,微苦,温。【归经】归肾,肺,肝经。【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肾虚咳喘,阳痿遗精,白浊带下,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崩漏,子宫脱垂,跌打损伤。
[0036]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花楸5~15份,楤木根10~20份,黄毛榕15~25份,金线草5~15份,刺玫果10~20份,面根藤35~45份,黄珠子草10~20份,丛枝蓼5~15份,胡枝子5~15份,黄花倒水莲25~35份,横经席15~25份,羊角藤10~20份,黑皮根35~45份,南藤25~35份和大地棕根15~25份。
[0037]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花楸5~10份,楤木根10~15份,黄毛榕15~20份,金线草5~10份,刺玫果10~15份,面根藤35~40份,黄珠子草10~15份,丛枝蓼5~10份,胡枝子5~10份,黄花倒水莲25~30份,横经席15~20份,羊角藤10~15份,黑皮根35~40份,南藤25~30份和大地棕根15~20份。
[0038]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花楸6份,楤木根12份,黄毛榕18份,金线草7份,刺玫果14份,面根藤39份,黄珠子草13份,丛枝蓼8份,胡枝子7份,黄花倒水莲26份,横经席18份,羊角藤11份,黑皮根36份,南藤28份和大地棕根16份。
[0039]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花楸8份,楤木根14份,黄毛榕17份,金线草8份,刺玫果11份,面根藤36份,黄珠子草12份,丛枝蓼5份,胡枝子10份,黄花倒水莲29份,横经席16份,羊角藤13份,黑皮根39份,南藤26份和大地棕根20份。
[004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1~3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35~45分钟,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0042]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200~300目的超微细粉;
[0043]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3倍的微晶纤维素、0.05~0.15倍的乳糖、0.1~0.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05~0.05倍的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004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75~8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75~8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0046]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100目~200目的超微细粉;
[0047] 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淀粉,混合,获得散剂。
[0048]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充分理解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达成技术效果并据以实施。
[0049] 实施例1片剂
[0050] 取花楸60g,楤木根120g,黄毛榕180g,金线草70g,刺玫果140g,面根藤390g,黄珠子草130g,丛枝蓼80g,胡枝子70g,黄花倒水莲260g,横经席180g,羊角藤110g,黑皮根360g,南藤280g和大地棕根160g;
[0051]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5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45分钟,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0052]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小时,粉碎过筛获得200目的超微细粉;
[0053]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3倍的微晶纤维素、0.1倍的乳糖、0.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5倍的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0054] 实施例2散剂
[0055] 取花楸80g,楤木根140g,黄毛榕170g,金线草80g,刺玫果110g,面根藤360g,黄珠子草120g,丛枝蓼50g,胡枝子100g,黄花倒水莲290g,横经席160g,羊角藤130g,黑皮根390g,南藤260g和大地棕根200g;
[0056] 按以下步骤制备:
[0057]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85%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倍的醇浓度为85%的乙醇,加热回流1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0058]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小时,粉碎,过筛,获得200目的超微细粉;
[0059] 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4倍的淀粉,混合,获得散剂。
[0060] 毒性实验:
[0061] 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4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片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8.48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42.4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药片剂LD50>42.4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84.8生药/kg/日。
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8.4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14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1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606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0062] 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片剂对小鼠按13.88、22.32和43.56g生药/kg连续用药15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0063] 临床资料:
[0064] 病例选择:全部115例病例均为2012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诊及住院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男性24例,女性36例,年龄32~77岁,平均(51.9±2.5)岁,病程1~8年,平均(3.6±0.6)年;对照组55例,男性21例,女性34例,年龄33~76岁,平均(50.8±1.3)岁,病程1~8年,平均(3.4±0.9)年。两组在年龄、病程、症状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
[0065] 诊断标准:
[0066]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慢性肾盂肾炎诊断标准。(1)病史中在发作期有明显的尿路刺激征,尿细菌培养阳性,且频繁发作者,但目前可无明显的尿路刺激征。(2)正常清晨清洁中段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可不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3)肾脏B超可见:肾外形凹凸不平,双肾大小不等,且集合系统排列紊乱。(4)可有夜尿量多,尿相对密度低,pH值增高。
[0067] 中医辩证分型标准:脾肾两虚型:尿频、尿急、尿痛劳累即发,腰膝酸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无华,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0068] 治疗方法
[0069] 对照组:(1)一般治疗:有高热者应卧床休息,鼓励多饮水,勤排尿,促使细菌及炎性渗出物及时排除。(2)抗菌药物:根据菌株及药敏结果,针对性用药,常用抗革兰氏阴性杆菌药物,如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口服,呋喃坦啶0.1g,每日3次口服,头孢菌素Ⅵ0.25~0.5g,每日4次,氟哌酸0.2g,每日3次。体温高,全身症状明显者可用庆大霉素8万u,每日2次,肌注。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感染者可用羧苄青霉素或磺苄青霉素,疗程
2周。
[0070] 治疗组:(1)一般治疗:有高热者应卧床休息,鼓励多饮水,勤排尿,促使细菌及炎性渗出物及时排除。(2)口服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片剂每次3片,每日3次。疗程为2周。
[0071] 疗效判断标准:
[0072]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尿常规正常,6周复查尿细菌培养阴性,疗程结束后追踪随访6个月无复发。
[0073]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尿常规正常或接近正常,6周复查尿细菌培养阴性,疗程结束后追踪随访6个月无复发。
[0074]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尿常规正常或接近正常,6周复查尿细菌培养偶有阳性,疗程结束后追踪随访6个月内复发者。
[0075] 无效:临床症状及尿常规无明显改善,尿细菌培养认为阳性者。
[0076] 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疗效比较,见表1。
[0077] 表1:两组治疗前后总疗效比较如下:
[0078]组别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60 28 20 8 4 56(93.33%)
对照组 55 12 15 18 10 45(81.82%)
[0079]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0080] 具体病例:成某,女性,51岁。腰膝酸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无华。尿路刺激征等反复发作4年半,检查:尿细菌培养阳性,肾脏B超可见:肾外形凹凸不平,双肾大小不等,且集合系统排列紊乱。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中医分型为脾肾两虚型。给予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片剂每次3片,每天3次,治疗2周后痊愈,6周复查尿细菌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超微粉碎机 2020-05-11 391
一种超微粉碎机 2020-05-11 953
分级式超微粉碎机 2020-05-12 275
一种超微粉碎机 2020-05-11 814
一种超微粉碎装置 2020-05-12 883
一种超微粉碎机 2020-05-11 941
一种超微粉碎机 2020-05-11 196
超微粉碎机 2020-05-11 447
立式超微粉碎机 2020-05-12 145
一种超微粉碎机 2020-05-12 29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