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制造过程 / 快速成型技术 / 一种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

一种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

阅读:598发布:2020-05-1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 快速成型技术 的三维裂隙 岩石 材料试件制备系统,包括控制装置、配料装置、打印成型装置;打印成型装置包括打印喷头,配料桶通过给料管与打印喷头相连,打印成型装置还包括能够带动打印喷头沿X向运动的X向控制机构、沿Y向运动的Y向控制机构以及沿Z向运动的Z向控制机构,其中,X向为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的长度方向,Y向为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的宽度方向,Z向为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的高度方向。本实用新型能进行传统手段无法制备的复杂裂隙岩石试件模型的制备,大大降低了试件制作难度和工人劳动强度。,下面是一种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配料装置、打印成型装置,控制装置通过集成线分别与配料装置和打印成型装置相连,所述配料装置包括配料桶架、设置在配料桶架上的配料桶和伺服输料,配料桶内盛装有打印所需的混合材料,配料桶的出料口与给料管相连通,配料桶与伺服输料泵相连;打印成型装置包括打印喷头,配料桶通过给料管与打印喷头相连,打印成型装置还包括能够带动打印喷头沿X向运动的X向控制机构、沿Y向运动的Y向控制机构以及沿Z向运动的Z向控制机构,其中,X向为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的长度方向,Y向为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的宽度方向,Z向为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的高度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桶上设置有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台和计算机,计算机设置在控制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控制机构包括X向伺服电机、与X向伺服电机输出轴相连的X向滚珠丝杠、与X向滚珠丝杠相连的X向滑板以及设置在X向滚珠丝杠一侧且与X向滑板相适配的X向导轨,X向滚珠丝杠的长度方向与X向导轨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X向滑板沿X向导轨滑动;
所述Z向控制机构包括Z向伺服电机、与Z向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Z向滚珠丝杠、与Z向滚珠丝杠相连的Z向滑板以及与Z向滚珠丝杠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与Z向滑板相适配的Z向导轨,Z向滑板沿Z向导轨滑动,Z向伺服电机和Z向导轨均设置在X向滑板上;
所述Y向控制机构包括Y向伺服电机、与Y向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Y向滚珠丝杠、与Y向滚珠丝杠相连的Y向滑板以及设置在Y向滚珠丝杠一侧且与Y向滑板相适配的Y向导轨,Y向滑板与打印喷头紧固相连,Y向伺服电机和Y向导轨均与Z向滑板相连;
所述打印喷头在X向控制机构、Y向控制机构及Z向控制机构的配合下逐层进行三维立体打印,实现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的快速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导轨有两条,其分别设置在Z向滚珠丝杠的两侧;所述打印成型装置还包括X向滚珠丝杠支撑架和Z向滚珠丝杠支撑架,X向滚珠丝杠支撑架上设置有供X向滚珠丝杠穿过的X向导向环,Z向滚珠丝杠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两条Z向导轨的顶端相连,Z向滚珠丝杠支撑架上设置有供Z向滚珠丝杠穿过的Z向导向环;所述Y向控制机构还包括Y向伺服电机定位板,Y向伺服电机定位板与Z向滑板紧固连接,Y向伺服电机和Y向导轨均设置在Y向伺服电机定位板上;所述Z向滑板的顶部设置有供给料管穿过的限位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还包括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加载装置和实验台;实验台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试件打印支撑机构、另一侧放置有用于盛装试件的试件盒,实验台的下方设置有恒温箱,恒温箱内盛放有已打印完的试件;所述实验加载装置包括定位底板和设置在定位底板上的X向加载机构、Y向加载机构和Z向加载机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打印完成后置入试件盒内,试件盒放置在定位底板的中央位置,试件盒的顶端、左端、右端、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加载孔,其中,开设在试件盒左端的加载孔的中轴线与开设在试件盒右端的加载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开设在试件盒前端的加载孔的中轴线与开设在试件盒后端的加载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打印支撑机构包括若干层自下而上依次叠放的试件围套,试件围套位于打印喷头的下方,各试件围套设置有用于放置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打印过程中各二维层片的容置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试件围套均包括两个U型框板,两个U型框板对接配合成一个矩形框板,各U型框板的顶端均设置有U型凸楞,各U型框板的底端与U型凸楞位置相对的地方均开设有U型凹槽,U型框板的两端分别固连有定位板,同属一个试件围套的两个U型框板通过螺栓螺母组件紧固定位,相邻两层试件围套通过相对的U型凸楞和U型凹槽连接定位;所述实验台上设置有试件底座,试件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口字型凸楞,口字型凸楞与位于最底层的试件围套的两个U型框板的U型凹槽连接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加载机构包括X向加载油缸、X向加载油缸定位座、X向挡板及X向阻臂,X向加载油缸设置在X向加载油缸定位座上,X向挡板位于X向加载油缸定位座的对侧,X向加载油缸定位座通过多根X向支撑杆与X向挡板相连,X向阻力臂与X向挡板固连,X向加载油缸的液压杆能够穿过试件盒左端的加载孔对试件盒内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施加X向加载力,X向阻力臂穿过试件盒右端的加载孔与试件盒内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相接触
Y向加载机构包括Y向加载油缸、Y向加载油缸定位座、Y向挡板及Y向阻力臂,Y向加载油缸设置在Y向加载油缸定位座上,Y向挡板位于Y向加载油缸定位座的对侧,Y向加载油缸定位座通过多根Y向支撑杆与Y向挡板相连,Y向阻力臂与Y向挡板固连,Y向加载油缸的液压缸能够穿过试件盒前端的加载孔对试件盒内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施加Y向加载力,Y向阻力臂穿过试件盒后端的加载孔与试件盒内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相接触;Z向加载机构 包括Z向加载油缸和Z向加载油缸定位座,Z向记载油缸设置在Z向加载油缸定位座上,Z向加载油缸定位座位于试件盒的上方,Z向加载油缸定位座通过多根Z向支撑杆与定位底板相连,Z向加载油缸的液压杆能够穿过试件盒顶端的加载孔对试件盒内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施加Z向加载力。

说明书全文

一种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石材料试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快速成型技术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隧道、矿山开掘等地下工程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然而,在地下工程所处岩层环境中普遍存在着裂隙、节理、断层等软弱结构面,对岩体学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给地下工程的稳定性控制带来了很大难度和不确定性。掌握裂隙岩体
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对地下工程稳定性控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0003] 研究岩体裂隙的发展破坏过程是掌握裂隙岩体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岩体内部的原生裂纹对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很多岩体失稳崩塌
事故都是由于岩体内部的原生裂纹在外力作用下扩展生长最终贯通的结果。针对此问题,
前人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工作研究受压情况下岩体内部裂纹的扩展贯通情况,然而试件制作
过程中如何加工预制裂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有关含裂隙岩体相关性质的研究大部分
集中在石膏砂浆等与其他混合料根据一定配比制作的类岩石相似材料上,传统裂隙
加工主要采用掺入裂纹片、预埋金属条或者聚合物薄条等方法。
[0004] 裂隙岩体实验中往往需要在试件上制作不同度和张开度的裂隙,岩石是脆性材料,传统的制作工艺技术瓶颈在于:
[0005] (1)一种传统方法,在标准岩石试件上制作贯通裂隙时很难保证裂隙角度和张开度的精度,而裂隙精度达不到要求将会直接影响试验结果,不能准确的反映岩石裂隙的扩
展规律。
[0006] (2)另一种传统方法,使用模具预埋金属条或者聚合物薄条等注塑方法制作的裂隙仅限于简单的裂隙,无法制作复杂的裂隙,复杂程度远远低于真实现场岩石构造,故模拟
相似程度低,不能真实反映岩石裂隙的扩展规律。
[0007] (3)传统方法制作的裂隙的形状受制作工艺限制,无法进行数字化设计。
[0008]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实用新型内容
[0009]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将先进的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裂隙岩石试件制备实验当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
系统。
[0010]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11] 一种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包括控制装置、配料装置、打印成型装置,控制装置通过集成线分别与配料装置和打印成型装置相连,所述配料
装置包括配料桶架、设置在配料桶架上的配料桶和伺服输料,配料桶内盛装有打印所需
的混合材料,配料桶的出料口与给料管相连通,配料桶与伺服输料泵相连;打印成型装置包
括打印喷头,配料桶通过给料管与打印喷头相连,打印成型装置还包括能够带动打印喷头
沿X向运动的X向控制机构、沿Y向运动的Y向控制机构以及沿Z向运动的Z向控制机构,其中,
X向为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的长度方向,Y向为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的宽度方向,Z向为
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的高度方向。
[0012] 所述配料桶上设置有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台和计算机,计算机设置在控制台上。
[0013] 所述X向控制机构包括X向伺服电机、与X向伺服电机输出轴相连的X向滚珠丝杠、与X向滚珠丝杠相连的X向滑板以及设置在X向滚珠丝杠一侧且与X向滑板相适配的X向
导轨,X向滚珠丝杠的长度方向与X向导轨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X向滑板沿X向导轨滑动;
[0014] 所述Z向控制机构包括Z向伺服电机、与Z向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Z向滚珠丝杠、与Z向滚珠丝杠相连的Z向滑板以及与Z向滚珠丝杠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与Z向滑板相
适配的Z向导轨,Z向滑板沿Z向导轨滑动,Z向伺服电机和Z向导轨均设置在X向滑板上;
[0015] 所述Y向控制机构包括Y向伺服电机、与Y向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Y向滚珠丝杠、与Y向滚珠丝杠相连的Y向滑板以及设置在Y向滚珠丝杠一侧且与Y向滑板相适配的Y向
导轨,Y向滑板与打印喷头紧固相连,Y向伺服电机和Y向导轨均与Z向滑板相连;
[0016] 所述打印喷头在X向控制机构、Y向控制机构及Z向控制机构的配合下逐层进行三维立体打印,实现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的快速成型。
[0017] 所述Z向导轨有两条,其分别设置在Z向滚珠丝杠的两侧;所述打印成型装置还包括X向滚珠丝杠支撑架和Z向滚珠丝杠支撑架,X向滚珠丝杠支撑架上设置有供X向滚珠丝杠
穿过的X向导向环,Z向滚珠丝杠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两条Z向导轨的顶端相连,Z向滚珠丝
杠支撑架上设置有供Z向滚珠丝杠穿过的Z向导向环;所述Y向控制机构还包括Y向伺服电机
定位板,Y向伺服电机定位板与Z向滑板紧固连接,Y向伺服电机和Y向导轨均设置在Y向伺服
电机定位板上;所述Z向滑板的顶部设置有供给料管穿过的限位环。
[0018] 所述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还包括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加载装置和实验台;实验台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试件打印支撑机构、另一侧放
置有用于盛装试件的试件盒,实验台的下方设置有恒温箱,恒温箱内盛放有已打印完的试
件;所述实验加载装置包括定位底板和设置在定位底板上的X向加载机构、Y向加载机构和Z
向加载机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打印完成后置入试件盒内,试件盒放置在定位底板的
中央位置,试件盒的顶端、左端、右端、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加载孔,其中,开设在试件盒左端的加载孔的中轴线与开设在试件盒右端的加载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开设在试
件盒前端的加载孔的中轴线与开设在试件盒后端的加载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0019] 所述试件打印支撑机构包括若干层自下而上依次叠放的试件围套,试件围套位于打印喷头的下方,各试件围套设置有用于放置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打印过程中各二维层
片的容置腔。
[0020] 各所述试件围套均包括两个U型框板,两个U型框板对接配合成一个矩形框板,各U型框板的顶端均设置有U型凸楞,各U型框板的底端与U型凸楞位置相对的地方均开设有U型
凹槽,U型框板的两端分别固连有定位板,同属一个试件围套的两个U型框板通过螺栓
母组件紧固定位,相邻两层试件围套通过相对的U型凸楞和U型凹槽连接定位;所述实验台
上设置有试件底座,试件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口字型凸楞,口字型凸楞与位于最底层的试件
围套的两个U型框板的U型凹槽连接定位。
[0021] 所述X向加载机构包括X向加载油缸、X向加载油缸定位座、X向挡板及X向阻力臂,X向加载油缸设置在X向加载油缸定位座上,X向挡板位于X向加载油缸定位座的对侧,X向加
载油缸定位座通过多根X向支撑杆与X向挡板相连,X向阻力臂与X向挡板固连,X向加载油缸
的液压杆能够穿过试件盒左端的加载孔对试件盒内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施加X向加载
力,X向阻力臂穿过试件盒右端的加载孔与试件盒内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相接触;Y向
加载机构包括Y向加载油缸、Y向加载油缸定位座、Y向挡板及Y向阻力臂,Y向加载油缸设置
在Y向加载油缸定位座上,Y向挡板位于Y向加载油缸定位座的对侧,Y向加载油缸定位座通
过多根Y向支撑杆与Y向挡板相连,Y向阻力臂与Y向挡板固连,Y向加载油缸的液压缸能够穿
过试件盒前端的加载孔对试件盒内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施加Y向加载力,Y向阻力臂穿
过试件盒后端的加载孔与试件盒内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相接触;Z向加载机构包括Z向
加载油缸和Z向加载油缸定位座,Z向记载油缸设置在Z向加载油缸定位座上,Z向加载油缸
定位座位于试件盒的上方,Z向加载油缸定位座通过多根Z向支撑杆与定位底板相连,Z向加
载油缸的液压杆能够穿过试件盒顶端的加载孔对试件盒内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施加Z
向加载力。
[0022] 所述计算机完成试件的三维数字模型的建立、模型截面的分割、二维层片信息的识别以及打印路径的规划,计算机根据建立的三维数字模型控制配料装置进行打印所需的
混合材料的配给,计算机根据规划出的打印路径控制打印成型装置进行三维裂隙岩石材料
试件的逐层打印,计算机控制实验加载装置对打印出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进行加载试
验。
[0023]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4] 1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岩石试件裂隙的打印制作,能够保证裂隙角度和张开度的精度,能准确的反映岩石裂隙的扩展规律。
[0025] 2、本实用新型采用数字化建立含有裂隙的试件,裂隙可控性强,可制作复杂的裂隙。
[0026] 3、本实用新型采用计算机控制打印的过程,大大降低了试件制作难度和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的立体结构图。
[0028]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29]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30] 图4为打印成型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0031] 图5为三维数字模型切割示意图。
[0032] 图6为实验台的立体结构图。
[0033] 图7为实验加载装置立体结构图。
[0034] 图8为试件围套立体结构图。
[0035] 其中,
[0036] 1、打印喷头 2、给料管 3、限位环 4、Z向导轨支撑架 5、Y向伺服电机定位板 6、定位轴套 7、X向伺服电机 8、X向滚珠丝杠 9、X向滑板 10、X向导轨 11、X向滚珠丝杠支撑架 12、Y向伺服电机 13、Y向滚珠丝杠 14、Y向滑板 15、Y向导轨 16、Z向伺服电机 17、Z向滚珠丝杠 18、Z向滑板 19、Z向导轨 20、Z向导轨支撑架 21、试件 2101、裂隙 22、试件底座 23、限位螺栓 24、试件围套 24a、U型凹槽 24b、U型凸楞 25、螺栓螺母组件 26、实验台 27、恒温箱 28、配料桶 29、配料桶架 30、伺服输料泵 31、重量传感器 32、定位底板 33、Y向加载油缸 34、Z向支撑杆 35、试件盒 36、控制台 37、集成线 38、X向加载油缸 39、X向挡板 40、X向支撑杆 41、X向阻力臂 42、X向加载油缸定位座 43、Y向加载油缸定位座 44、Y向挡板 
45、Y向支撑杆 46、Z向加载油缸 47、Z向加载油缸定位座 48、Y向阻力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8] 如图1至图8所示,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包括控制装置、配料装置、打印成型装置和实验装置,控制装置通过集成线
37分别与配料装置、打印成型装置和实验装置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台36,控制台36
上设置有计算机计算机完成试件的三维数字模型的建立、模型截面的分割、二维层片信息
的识别以及打印路径的规划,计算机根据建立的三维数字模型控制配料装置进行打印所需
的混合材料的配给,打印成型装置包括打印喷头1,配料装置通过给料管2与打印喷头1相
连,计算机根据规划出的打印路径控制打印成型装置进行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的逐层打
印,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加载装置,计算机控制实验加载装置对打印出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
试件进行加载试验。
[0039] 所述配料装置包括配料桶架29、设置在配料桶架29上的配料桶28和伺服输料泵30,配料桶28内盛装有打印所需的混合材料,配料桶28的出料口与给料管2相连通,配料桶
28与伺服输料泵30相连;所述配料桶28上设置有重量传感器31,重量传感器31与计算机相
连,计算机通过控制重量传感器31控制配料桶28内混合材料的重量,所述混合材料为人工
精确配治的水、细沙、石膏和石灰的混合膏体原料。
[0040] 所述打印喷头1安装在给料管2的末端,打印成型装置还包括能够带动打印喷头1沿X向运动的X向控制机构、沿Y向运动的Y向控制机构以及沿Z向运动的Z向控制机构,其中,
X向为试件21的长度方向,Y向为试件21的宽度方向,Z向为试件21的高度方向:
[0041] 所述X向控制机构包括X向伺服电机7、与X向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相连的X向滚珠丝杠8、与X向滚珠丝杠8相连的X向滑板9以及设置在X向滚珠丝杠8一侧且与X向滑板9相适配
的X向导轨10,X向滚珠丝杠8的长度方向与X向导轨10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X向滑板9沿X向
导轨10滑动;
[0042] 所述Z向控制机构包括Z向伺服电机16、与Z向伺服电机16的输出轴相连的Z向滚珠丝杠17、与Z向滚珠丝杠17相连的Z向滑板18以及与Z向滚珠丝杠17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
与Z向滑板18相适配的Z向导轨19,Z向滑板18沿Z向导轨19滑动,Z向伺服电机16和Z向导轨
19均设置在X向滑板9上;
[0043] 所述Y向控制机构包括Y向伺服电机12、与Y向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相连的Y向滚珠丝杠13、与Y向滚珠丝杠13相连的Y向滑板14以及设置在Y向滚珠丝杠13一侧且与Y向滑板14
相适配的Y向导轨15,Y向滑板14与打印喷头1紧固相连,Y向伺服电机12和Y向导轨15均与Z
向滑板18相连;
[0044] 所述打印喷头1在X向控制机构、Y向控制机构及Z向控制机构的配合下逐层进行三维立体打印,实现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的快速成型。
[0045] 所述Z向导轨19有两条,其分别设置在Z向滚珠丝杠17的两侧,两根Z向导轨19的下部通过一根Z向导轨支撑架4相连;所述打印成型装置还包括X向滚珠丝杠支撑架11和Z向滚
珠丝杠支撑架20,X向滚珠丝杠支撑架11上设置有供X向滚珠丝杠8穿过的X向导向环,Z向滚
珠丝杠支撑架20的两端分别与两条Z向导轨19的顶端相连,Z向滚珠丝杠支撑架20上设置有
供Z向滚珠丝杠17穿过的Z向导向环;所述Y向控制机构还包括Y向伺服电机定位板5,Y向伺
服电机定位板5与Z向滑板18紧固连接,Y向伺服电机12和Y向导轨15均设置在Y向伺服电机
定位板5上;所述Z向滑板18的顶部设置有供给料管2穿过的限位环3;所述X向滚珠丝杠8和Z
向滚珠丝杠17分别与定位轴套6固连,与X向滚珠丝杠8固连的定位轴套6与X向滑板9固连,
与Z向滚珠丝杠17固连的定位轴套6与Z向滑板18固连。
[0046] 需要说明的是,X向控制机构、Y向控制机构及Z向控制机构的结构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结构形式,只要能够带动打印喷头1沿X、Y、Z向运动,并能实现三向运动的配合的机
械结构形式均可满足要求。
[0047] 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实验台26,实验台26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试件打印支撑机构、另一侧放置有用于盛装试件的试件盒35,实验台26的下方设置有恒温箱27,恒温箱27内盛
放有已打印完的试件;所述试件打印支撑机构包括若干层自下而上依次叠放的试件围套
24,试件围套24位于打印喷头1的下方,各试件围套24设置有用于放置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
件打印过程中各二维层片的容置腔;各所述试件围套24均包括两个U型框板,两个U型框板
对接配合成一个矩形框板,各U型框板的顶端均设置有U型凸楞24b,各U型框板的底端与U型
凸楞24b位置相对的地方均开设有U型凹槽24a,U型框板的两端分别固连有定位耳板,同属
一个试件围套24的两个U型框板通过螺栓螺母组件25紧固定位,相邻两层试件围套24通过
相对的U型凸楞4b和U型凹槽24a连接定位;所述实验台26上设置有试件底座22,试件底座22
通过限位螺栓23与实验台26固连,试件底座22的顶端设置有口字型凸楞,口字型凸楞与位
于最底层的试件围套24的两个U型框板的U型凹槽24a连接定位。
[0048] 所述实验加载装置包括定位底板32和设置在定位底板32上的X向加载机构、Y向加载机构和Z向加载机构,试件21打印完成后置入试件盒35内,试件盒35放置在定位底板32的
中央位置,试件盒35的顶端、左端、右端、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加载孔,其中,开设在试件盒
35左端的加载孔的中轴线与开设在试件盒35右端的加载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开
设在试件盒35前端的加载孔的中轴线与开设在试件盒35后端的加载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
条直线上;X向加载机构包括X向加载油缸38、X向加载油缸定位座42、X向挡板39及X向阻力
臂41,X向加载油缸38设置在X向加载油缸定位座42上,X向挡板39位于X向加载油缸定位座
42的对侧,X向加载油缸定位座42通过多根X向支撑杆40与X向挡板39相连,X向阻力臂41与X
向挡板39固连,X向加载油缸38的液压杆能够穿过试件盒35左端的加载孔对试件盒35内的
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施加X向加载力,X向阻力臂41穿过试件盒35右端的加载孔与试件盒
35内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相接触;Y向加载机构包括Y向加载油缸33、Y向加载油缸定位
座43、Y向挡板44及Y向阻力臂48,Y向加载油缸33设置在Y向加载油缸定位座43上,Y向挡板
44位于Y向加载油缸定位座43的对侧,Y向加载油缸定位座43通过多根Y向支撑杆45与Y向挡
板44相连,Y向阻力臂48与Y向挡板44固连,Y向加载油缸33的液压缸能够穿过试件盒35前端
的加载孔对试件盒35内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施加Y向加载力,Y向阻力臂48穿过试件盒
35后端的加载孔与试件盒35内的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相接触;Z向加载机构包括Z向加载
油缸46和Z向加载油缸定位座47,Z向加载油缸46设置在Z向加载油缸定位座47上,Z向加载
油缸定位座47位于试件盒35的上方,Z向加载油缸定位座47通过多根Z向支撑杆34与定位底
板32相连,Z向加载油缸46的液压杆能够穿过试件盒35顶端的加载孔对试件盒35内的三维
裂隙岩石材料试件施加Z向加载力。
[0049] 如图1至图8所示,利用本实用新型制作三维裂隙岩石材料试件制备系统的具体步骤为:
[0050] 步骤1,利用计算机建立裂隙岩石材料试件的三维数字模型;
[0051] 步骤2,通过建模软件将三维数字模型分割成多个截面,再进行截面内代表岩石实体和裂隙2101的区域识别,得到离散的二维层片信息;
[0052] 步骤3,通过路径规划程序,对所得离散的二维层片信息进行层片扫描路径的规划,根据其扫描的轮廓信息,分别规划出成形的打印路径;
[0053] 步骤4,预先放置最底层试件围套24,计算机控制调整打印成型装置的打印喷头1处于相应的Z向高度,计算机依据层片扫描路径控制打印喷头1进行X、Y方向的运动,与此同
时,计算机依据层片不同区域的层片信息,控制打印喷头1随着在X、Y方向运动的同时,将不同配比的混合材料铺设至相应区域,待相应Z向高度的层片铺设完毕,计算机继续控制打印
喷头1升高至下一层片高度,进行下一层片的铺设,直至本位置试件围套24内的空间铺设完
毕,再放置下一试件围套24,以此类推,再进行下一试件围套24内的铺设,最终得到岩石试
件物理模型;
[0054] 步骤5,将打印得到的试件模型放置于实验台26下的恒温箱27内;
[0055] 步骤6,根据实验要求,在达到规定时间期限时,将试件21取出,放入试件盒35内,将试件盒35放置在实验加载装置中,计算机控制实验加载装置对试件盒35内的试件21进行
相应的加载实验。
[0056]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005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58]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
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
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