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制造过程 / 级进模 / 一种支架级进模具

一种支架级进模

阅读:853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支架级进模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支架 级进模 具,其通过三个工位设计,将板材冲裁、支架翻边和支架折弯落料结合在一起,提供生产效率。一种支架级进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还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下模座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和两个第一支架落料孔;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前后相邻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设在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之间的两侧,第一支架落料孔位于第一条形落料孔的一侧,第一支架落料孔的形状与支架的外轮廓相适配,两个第一支架落料孔前后相邻对称设置。,下面是一种支架级进模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支架级进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
下模座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和两个第一支架落料孔;
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前后相邻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设在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之间的两侧,第一支架落料孔位于第一条形落料孔的一侧,第一支架落料孔的形状与支架的外轮廓相适配,两个第一支架落料孔前后相邻对称设置;第一工位包括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一下垫板,第一下垫板上设有六根浮料销,浮料销的底部套入弹簧并顶压在下模座上,六根浮料销分为三根一排相对设置,下垫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二圆形落料孔、两个第二条形落料孔和两个第二支架落料孔,第二圆形落料孔与第二条形落料孔设在六根浮料销之间;
第一下垫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下模板,六根浮料销的头部穿出第一下模板;第一下模板内固定有一第一下模板镶件、两块第二下模板镶件和一块第三下模板镶件;第一下模板镶件上开设有两个第三圆形落料孔和两个第三条形落料孔,两块第二下模板镶件上分别开设有第三支架落料孔,第三支架落料孔内嵌入第一冲头,第一冲头凸出第二下模板镶件,第三下模板镶件的上表面凹陷形成与支架的外轮廓相适配的支架凹坑,第三下模板镶件位于第二下模板镶件的一侧;第一圆形落料孔、第二圆形落料孔和第三圆形落料孔相通,第一条形落料孔、第二条形落料孔和第一条形落料孔相通,第一支架落料孔、第二支架落料孔和第三支架落料孔相通;第一下模板的两边沿设有第一内导套;
上模座内嵌入第一矩形弹簧,第一矩形弹簧的底部顶压有第一顶杆;第一工位包括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第一上垫板,第一矩形弹簧固定在第一上垫板内,第一顶杆穿出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垫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夹板,第一顶杆穿过第一上夹板,第一上夹板上固定有第二冲头,第二冲头与第三圆形落料孔相配合用于冲出圆孔;第一上夹板上固定有与第一内导套相对应的第一内导柱;第一上夹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止挡板,第一顶杆顶压在第一止挡板上,第一止挡板上两个固定第三冲头和两个第四冲头,第三冲头与第三条形落料孔相配合,第四冲头与第三支架落料孔相配合,第一内导柱穿出第一止挡板;第一止挡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上脱板,第一上脱板上开设有与浮料销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一上脱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冲头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二冲头、第三头冲和第四冲头均穿出第一上脱板,第一内导柱穿出第一上脱板;
第二工位包括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二下垫板;第二下垫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下模板,第二下模板上固定有定型块,定型块呈长条形,定型块的中间两侧分别设有7字形的整形块,两块整形块相对设置用于支架从中间穿过;第二下模板上固定有四块翻边镶件,四块翻边镶件两个一对位于定型块的两侧,定型块两侧的翻边镶件对称设置,整形块两侧的翻边镶件平行设置;翻边镶件的顶部侧面倾斜形成斜面,翻边镶件的顶部顶面与斜面之间通过弧面过渡连接,实现对支架的边沿翻边;第二下模板的两边沿内侧设有第二内导套;
上模座内嵌入第二矩形弹簧,第二矩形弹簧的底部顶压有第二顶杆;第二工位包括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第二上垫板,第二矩形弹簧固定在第二上垫板内,第二顶杆穿出第二上垫板;第二上垫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上夹板,第二顶杆穿过第二上夹板,第二上夹板上固定有插入第二内导套的第二内导柱;第二上夹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止挡板,第二顶杆顶压在第二止挡板上,第二内导柱穿出第二止挡板;第二止挡板的下表面设于第二上脱板,第二上脱板上开设有两个用于整形块插入的第三通孔,第二上脱板内固定有与四块翻边镶件相匹配的第二上脱板镶件,第二上脱板镶件的底面部分凹陷用于翻边镶件的顶部插入,第二上托板镶件的顶部侧面凹陷形成与翻边镶件的弧面相配合的凹面,第二内导柱穿出第二上脱板;
第三工位包括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的两块对称的第三下垫板,两块第三下垫板之间设有支撑架,两块第三下垫板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三下模板,两块第三下模板也对称设置;第三下模板上设有第三内导套;
支撑架由一个第一支架、一个第二支架、四个第三支架和一个第四支架拼装而成;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与下模座固定连接,第一板体的上表面设有三个相间的第一立柱,第一板体上两相邻的第一立柱之间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支架包括底部长方体的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的顶面中间凸出第二立柱,一个第二支架固定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三支架包括底部长方体的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的顶面中间凸出第三立柱,一个第三支架固定在另一个第一安装孔内;第四支架包括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与下模座固定连接,第二板体的上表面两端设有第四立柱,其中一个第四立柱的顶面倾斜形成下料斜面,第二板体上两个第四立柱之间设有两根相对的切料柱,两根切料柱之间开设有切料通孔,第二板体上切料柱与第四立柱之间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两个第三支架固定在第二安装孔内;第一支架与第四支架之间固定有一个第三支架;
第一安装块的上表面凸出第一板体的上表面,第一板体、第二安装块和第二板体之间等高;第二立柱的两侧壁宽度凸出第一立柱的两侧壁宽度,第一立柱的外轮廓、第三立柱的外轮廓和第四立柱的外轮廓相同;
支撑架上设有两组间隔的挡料组件,挡料组件包括两块7字形的挡料板,两块挡料板相对对称设置,挡料板的头部侧面凹陷形成折弯面;两组挡料组件之间设有一个第三支架;
上模座内嵌入第三矩形弹簧,第三矩形弹簧的底部顶压有第三顶杆;第三工位包括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第三上垫板,第三矩形弹簧固定在第三上垫板内,第三顶杆穿出第三上垫板;第三上垫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三上夹板,第三顶杆穿过第三上夹板,第三上夹板上固定有与第三内导套相对应的第三内导柱;第三上夹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三止挡板,第三顶杆顶压在第三止挡板上,第三止挡板上固定两个第一折弯块、四个第二折弯块和一个第五冲头,两个第一折弯块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折弯块与第二支架相配合实现对支架初步折弯,第一折弯块的侧面凹陷形成弧形的切削面,第一折弯块的顶面边沿倾斜形成Z形的第一弯折面,第一折弯块的顶面凹陷形成避位槽,第一弯折面用于顶压支架;四个第二折弯块设在第一折弯块的一侧,四个第二折弯块阵列排布并且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第二折弯块的顶面边沿倾斜形成S形的第二折弯面,第二折弯面用于顶压支架;第五冲头用于插入切料通孔实现两相邻支架的分离;第三内导柱穿出第三止挡板;第三止挡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三上脱板,第三上脱板上开设有用于挡料板的头部插入的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第二折弯块交替排布,第三内导柱穿出第三上脱板;下模座的下表面设有下垫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下垫板上设有三个第一导向套,三个第一导向套与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连线成直线;第一上脱板上设有四个第一导向销,四个导向销与第二冲头连线成直线;第一导向销用于插入第一导向套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上夹板内固定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一沉孔和第二沉孔;第二冲头的头部表面凸出形成第一凸台,第三冲头的头部表面凸出形成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套入第一沉孔形成固定,第二凸台套入第二沉孔形成固定;第一上夹板内固定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顶面开设有第三沉孔,第四冲头的头部表面形成第三凸台,第三凸台套入第三沉头孔形成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下模板镶件与第一下垫板通过螺栓固定;第二下模板镶件与第一下垫板通过螺栓固定;第三下模板镶件与第一下垫板通过螺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定型块上开设有两个导向孔,第二上脱板上固定有两个第二导向销,第二导向销穿过支架插入导向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定型块与第二下垫板通过螺栓连接;整形块与第二下垫板通过螺栓连接;翻边镶件与第二下垫板通过螺栓连接;第二上脱板镶件与第二止挡板通过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三上夹板内固定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的顶面开设有第四沉孔,第五冲头的头部表面形成第四凸台,第四凸台套入第四沉孔形成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座的下表面凹陷形成用于放置第一安装块的第一凹坑和放置第二安装块的第二凹坑;下模座的侧壁开设有与下料斜面相互平行的出料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的第一板体与下模座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支架的第一安装块与下模座通过螺栓连接,第三支架的第二安装块与下模座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支架的第二板体与下模座通过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折弯块与第三上夹板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折弯块与第三上夹板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折弯块与第三上夹板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折弯块与第三上夹板通过螺栓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支架级进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模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支架级进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裁是利用冲模使部分材料或工序件与另一部分材料、工(序)件或废料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冲裁是剪切、落料、冲孔、冲缺、冲槽、剖切、凿切、切边、切舌、切开、整修等分离工序的总称。
[0003] 支架在成型前,需要在板材中间冲出用于安装支架的圆孔,圆孔两边多余的废料冲裁掉,保留支架的形状,由于本产品支架的外轮廓为不规则形状,需要对于圆孔两边多余的废料进行两次冲裁才行。如图1,目前无一套针对该支架特别加工的模具,现有技术都是通过三套模具,进行三个工位操作,操作不便,增加了成本,不利于快速高效生产。在板材上冲裁出平面形状后,需要对支架的边沿进行翻边操作,使得支架的边沿能够满足安装的需求,而现有对支架翻边都只是通过模具进行一次翻边,会存在很多不足:只进行一次翻边,翻边不到位,影响支架的翻边效果;支架在一次翻边后,会存在反弹,无法完全达到翻边的要求。支架翻边后成型前需要将其折弯,现有的技术是将整排的支架先单个单个冲裁下来,然后再将单个支架放到折弯机中进行折弯,达到折弯的效果,存在以下不足:1、先冲裁再折弯分布在两套模具上,需要单独两个工位加工,增加成本,占用场地;2、冲裁完成的支架,需要转运,耗时,而且对单个支架进行折弯,需要拿上拿下,操作不便。目前,不存在将板材裁、支架翻边和支架折弯落料组合在一起的模具装置,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架级进模具,其通过三个工位设计,将板材冲裁、支架翻边和支架折弯落料结合在一起,提供生产效率。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支架级进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还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下模座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和两个第一支架落料孔;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前后相邻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设在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之间的两侧,第一支架落料孔位于第一条形落料孔的一侧,第一支架落料孔的形状与支架的外轮廓相适配,两个第一支架落料孔前后相邻对称设置;第一工位包括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一下垫板,第一下垫板上设有六根浮料销,浮料销的底部套入弹簧并顶压在下模座上,六根浮料销分为三根一排相对设置,下垫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二圆形落料孔、两个第二条形落料孔和两个第二支架落料孔,第二圆形落料孔与第二条形落料孔设在六根浮料销之间;第一下垫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下模板,六根浮料销的头部穿出第一下模板;第一下模板内固定有一第一下模板镶件、两块第二下模板镶件和一块第三下模板镶件;第一下模板镶件上开设有两个第三圆形落料孔和两个第三条形落料孔,两块第二下模板镶件上分别开设有第三支架落料孔,第三支架落料孔内嵌入第一冲头,第一冲头凸出第二下模板镶件,第三下模板镶件的上表面凹陷形成与支架的外轮廓相适配的支架凹坑,第三下模板镶件位于第二下模板镶件的一侧;第一圆形落料孔、第二圆形落料孔和第三圆形落料孔相通,第一条形落料孔、第二条形落料孔和第一条形落料孔相通,第一支架落料孔、第二支架落料孔和第三支架落料孔相通;第一下模板的两边沿设有第一内导套;上模座内嵌入第一矩形弹簧,第一矩形弹簧的底部顶压有第一顶杆;
[0007] 第一工位包括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第一上垫板,第一矩形弹簧固定在第一上垫板内,第一顶杆穿出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垫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夹板,第一顶杆穿过第一上夹板,第一上夹板上固定有第二冲头,第二冲头与第三圆形落料孔相配合用于冲出圆孔;第一上夹板上固定有与第一内导套相对应的第一内导柱;第一上夹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止挡板,第一顶杆顶压在第一止挡板上,第一止挡板上两个固定第三冲头和两个第四冲头,第三冲头与第三条形落料孔相配合,第四冲头与第三支架落料孔相配合,第一内导柱穿出第一止挡板;第一止挡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上脱板,第一上脱板上开设有与浮料销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一上脱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冲头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二冲头、第三头冲和第四冲头均穿出第一上脱板,第一内导柱穿出第一上脱板;
[0008] 第二工位包括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二下垫板;第二下垫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下模板,第二下模板上固定有定型块,定型块呈长条形,定型块的中间两侧分别设有7字形的整形块,两块整形块相对设置用于支架从中间穿过;第二下模板上固定有四块翻边镶件,四块翻边镶件两个一对位于定型块的两侧,定型块两侧的翻边镶件对称设置,整形块两侧的翻边镶件平行设置;翻边镶件的顶部侧面倾斜形成斜面,翻边镶件的顶部顶面与斜面之间通过弧面过渡连接,实现对支架的边沿翻边;第二下模板的两边沿内侧设有第二内导套;上模座内嵌入第二矩形弹簧,第二矩形弹簧的底部顶压有第二顶杆;第二工位包括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第二上垫板,第二矩形弹簧固定在第二上垫板内,第二顶杆穿出第二上垫板;第二上垫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上夹板,第二顶杆穿过第二上夹板,第二上夹板上固定有插入第二内导套的第二内导柱;第二上夹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止挡板,第二顶杆顶压在第二止挡板上,第二内导柱穿出第二止挡板;第二止挡板的下表面设于第二上脱板,第二上脱板上开设有两个用于整形块插入的第三通孔,第二上脱板内固定有与四块翻边镶件相匹配的第二上脱板镶件,第二上脱板镶件的底面部分凹陷用于翻边镶件的顶部插入,第二上托板镶件的顶部侧面凹陷形成与翻边镶件的弧面相配合的凹面,第二内导柱穿出第二上脱板;
[0009] 第三工位包括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的两块对称的第三下垫板,两块第三下垫板之间设有支撑架,两块第三下垫板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三下模板,两块第三下模板也对称设置;第三下模板上设有第三内导套;支撑架由一个第一支架、一个第二支架、四个第三支架和一个第四支架拼装而成;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与下模座固定连接,第一板体的上表面设有三个相间的第一立柱,第一板体上两相邻的第一立柱之间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支架包括底部长方体的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的顶面中间凸出第二立柱,一个第二支架固定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三支架包括底部长方体的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的顶面中间凸出第三立柱,一个第三支架固定在另一个第一安装孔内;第四支架包括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与下模座固定连接,第二板体的上表面两端设有第四立柱,其中一个第四立柱的顶面倾斜形成下料斜面,第二板体上两个第四立柱之间设有两根相对的切料柱,两根切料柱之间开设有切料通孔,第二板体上切料柱与第四立柱之间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两个第三支架固定在第二安装孔内;第一支架与第四支架之间固定有一个第三支架;第一安装块的上表面凸出第一板体的上表面,第一板体、第二安装块和第二板体之间等高;第二立柱的两侧壁宽度凸出第一立柱的两侧壁宽度,第一立柱的外轮廓、第三立柱的外轮廓和第四立柱的外轮廓相同;支撑架上设有两组间隔的挡料组件,挡料组件包括两块7字形的挡料板,两块挡料板相对对称设置,挡料板的头部侧面凹陷形成折弯面;两组挡料组件之间设有一个第三支架;上模座内嵌入第三矩形弹簧,第三矩形弹簧的底部顶压有第三顶杆;第三工位包括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第三上垫板,第三矩形弹簧固定在第三上垫板内,第三顶杆穿出第三上垫板;第三上垫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三上夹板,第三顶杆穿过第三上夹板,第三上夹板上固定有与第三内导套相对应的第三内导柱;第三上夹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三止挡板,第三顶杆顶压在第三止挡板上,第三止挡板上固定两个第一折弯块、四个第二折弯块和一个第五冲头,两个第一折弯块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折弯块与第二支架相配合实现对支架初步折弯,第一折弯块的侧面凹陷形成弧形的切削面,第一折弯块的顶面边沿倾斜形成Z形的第一弯折面,第一折弯块的顶面凹陷形成避位槽,第一弯折面用于顶压支架;四个第二折弯块设在第一折弯块的一侧,四个第二折弯块阵列排布并且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第二折弯块的顶面边沿倾斜形成S形的第二折弯面,第二折弯面用于顶压支架;第五冲头用于插入切料通孔实现两相邻支架的分离;第三内导柱穿出第三止挡板;第三止挡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三上脱板,第三上脱板上开设有用于挡料板的头部插入的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第二折弯块交替排布,第三内导柱穿出第三上脱板;下模座的下表面设有下垫脚。
[0010]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下垫板上设有三个第一导向套,三个第一导向套与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连线成直线;第一上脱板上设有四个第一导向销,四个导向销与第二冲头连线成直线;第一导向销用于插入第一导向套内。
[0011]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上夹板内固定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一沉孔和第二沉孔;第二冲头的头部表面凸出形成第一凸台,第三冲头的头部表面凸出形成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套入第一沉孔形成固定,第二凸台套入第二沉孔形成固定;第一上夹板内固定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顶面开设有第三沉孔,第四冲头的头部表面形成第三凸台,第三凸台套入第三沉头孔形成固定。
[0012]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下模板镶件与第一下垫板通过螺栓固定;第二下模板镶件与第一下垫板通过螺栓固定;第三下模板镶件与第一下垫板通过螺栓固定。
[0013]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定型块上开设有两个导向孔,第二上脱板上固定有两个第二导向销,第二导向销穿过支架插入导向孔内。
[0014]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定型块与第二下垫板通过螺栓连接;整形块与第二下垫板通过螺栓连接;翻边镶件与第二下垫板通过螺栓连接;第二上脱板镶件与第二止挡板通过螺栓连接。
[0015]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三上夹板内固定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的顶面开设有第四沉孔,第五冲头的头部表面形成第四凸台,第四凸台套入第四沉孔形成固定。
[0016]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上模座的下表面凹陷形成用于放置第一安装块的第一凹坑和放置第二安装块的第二凹坑;下模座的侧壁开设有与下料斜面相互平行的出料斜面。
[0017]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支架的第一板体与下模座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支架的第一安装块与下模座通过螺栓连接,第三支架的第二安装块与下模座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支架的第二板体与下模座通过螺栓连接。
[0018]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折弯块与第三上夹板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折弯块与第三上夹板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折弯块与第三上夹板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折弯块与第三上夹板通过螺栓连接。
[0019]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的支架级进模具,先通过第一工位对板材进行裁切,通过模具裁切出支架的形状,第一工位包括在下模座上设置第一圆形落料孔、第二圆形落料孔和第三圆形落料孔相通,第一条形落料孔、第二条形落料孔和第一条形落料孔相通,第一支架落料孔、第二支架落料孔和第三支架落料孔相通;能够实现对板材进行分步操作,经过冲圆孔、冲条形孔、孔支架外轮廓孔,将支架从板材上冲裁出;将三个套模具整个在一套上,在一个工位上就可以操作完成,减少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在多工位之间转移,造成支架品质不统一;支架裁切完成后,再通过自动送料机送入第二工位进行翻边处理,第二工位包括在下模座上的第二下模座设有四个翻边镶件,四个翻边镶件前后设置,两个翻边镶件为一对,前后设置两对,前一对翻边镶件相对支架进行一次翻边,后一对翻边镶件再次对支架进行二次翻边和定性,达到需求的翻边效果,翻边质量好;四个翻边镶件中间的整形块起到对一次翻边的支架整形作用,避免支架反弹过大,造成第二次翻边不达标;支架翻边完成后,将支架送入第三工位进行折弯分离处理,第三工位包括下模座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对应的在上模座上设有第一折弯块和第二折弯块,支架先在第二支架上进行预折弯处理,折弯到一定度,但没有完全折弯成型,后续经过两次第二折弯块的折弯达到折弯的标准,支撑架的两侧还设有挡料板,两组挡料板可以对第二折弯块折弯的支架进行整形和挡料作用,使得支架达到折弯标准;折弯后的支架经过上模座上的第五冲头在切料通孔内进行切断,使来相邻的支架阻隔切断分离,方便运输安装。将三个工位整合在一套上下模座上,提供了生产效率,提升了支架的生产品质。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发明的下模座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发明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冲头与第一固定块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冲头与第一固定块结合结构示意图。
[0026] 图7是本发明的翻边镶块结构示意图。
[0027]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上脱板镶件结构示意图。
[0028] 图9是本发明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0是本发明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1是本发明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2是本发明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3是本发明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4是本发明的支撑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5是本发明的第一支架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6是本发明的第二支架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7是本发明的第三支架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8是本发明的第四支架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9是本发明的第一折弯块结构示意图。
[0039] 图20是本发明的第二折弯块结构示意图。
[0040] 图21是本发明的第五冲头和第三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0041] 附图标记:下模座01,第一圆形落料孔010,第一条形落料孔011,第一支架落料孔012,第一导向套013,第一下垫板02,浮料销020,第二圆形落料孔021,第二条形落料孔022,第二支架落料孔023,第一下模板03,第一下模板镶件030,第三圆形落料孔0300,第三条形落料孔0301,第二下模板镶件031,第三支架落料孔0310,第一冲头032,第三下模板镶件
033,支架凹坑0330,第一内导套034,上模座04,第一矩形弹簧040,第一顶杆041,第一上垫板05,第一上夹板06,第二冲头060,第一凸台061,第一内导柱062,第一固定块063,第一沉孔0630,第二沉孔0631,第一止挡板07,第三冲头070,第四冲头071,第一上脱板08,第一通孔080,第二通孔081,第一导向销082,下垫脚09,第二下垫板10,第二下模板11,定型块110,导向孔1100,整形块111,翻边镶件112,第二内导套113,第二矩形弹簧12,第二顶杆120,第二上垫板13,第二上夹板14,第二内导柱140,第二止挡板15,第二上脱板16,第三通孔160,第二上脱板镶件161,第二导向销17;第一凹坑0120,第二凹坑0121,出料斜面0122,第三下垫板20,第一支架21,第一板体210,第一安装孔211,第一立柱212,第二支架22,第一安装块
220,第二立柱221,第三支架23,第二安装块230,第三立柱231,第四支架24,第二板体240,第四立柱241,下料斜面242,切料柱243,切料通孔244,第二安装孔245,挡料板25,折弯面
250,第三下模板26,第三内导套260,第三矩形弹簧0427,第三顶杆0428,第三上垫板27,第三上夹板28,第三内导柱280,第三固定块281,第四沉孔282,第三止挡板29,第一折弯块
290,切削面291,第一弯折面292,避位槽293,第二折弯块294,第二折弯面295,第五冲头
296,第四凸台297,第三上脱板30,第四通孔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43] 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支架级进模具,包括下模座01和上模座04,下模座01的上表面边沿螺栓固定有两根外导柱,上模座04的下表面与导柱对应设有外导套,外导柱插入外导套内用为定位、限位作用,避免上模座04下行偏离或者下行过多,造成模具损坏;
[0044] 还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板材经过三个工位加工成支架;下模座01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010、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011和两个第一支架落料孔012;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011前后相邻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010设在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011之间的两侧;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010其中的第一个用于将板体上冲出圆孔通孔,另一个第一圆形落料孔010起到定位作用,避免板材偏移,同时也可以将板材上的没有完全掉落的废料戳下去;由于支架的外轮廓为不规则图形,没法做到一次性冲边完成,所以预先做一步第一条形落料孔011的冲孔;第一支架落料孔012位于第一条形落料孔011的一侧,第一支架落料孔012的形状与支架的外轮廓相适配,两个第一支架落料孔012前后相邻对称设置;第一支架落料孔012用于对板材第二次冲边,裁切出支架的外轮廓;第一工位包括下模座0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下垫板02,第一下垫板02上设有六根浮料销020,浮料销020的底部套入弹簧并顶压在下模座01上,六根浮料销020分为三根一排相对设置,浮料销020用于将送入的板材支撑起来;下垫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二圆形落料孔021、两个第二条形落料孔022和两个第二支架落料孔023,第二圆形落料孔021与第二条形落料孔022设在六根浮料销020之间;第一下垫板02的上表面设有第一下模板03,六根浮料销020的头部穿出第一下模板03;第一下模板03内固定有一块第一下模板镶件030、两块第二下模板镶件031和一块第三下模板镶件033;第一下模板镶件030与第一下垫板02通过螺栓固定,方便拆装;
第二下模板镶件031与第一下垫板02通过螺栓固定,方便拆装;第三下模板镶件033与第一下垫板02通过螺栓固定,方便拆装;第一下模板镶件030上开设有两个第三圆形落料孔0300和两个第三条形落料孔0301,两块第二下模板镶件031上分别开设有第三支架落料孔0310,第三支架落料孔0310内嵌入第一冲头032,第一冲头032凸出第二下模板镶件031;第一冲头
032处于拐角处,在上模座04上无法直接将板材裁切掉,所以采用分离结构,将第一冲头032放置在第三支架落料孔0310内,实现对板体的裁切,更加方便合理;第三下模板镶件033的上表面凹陷形成与支架的外轮廓相适配的支架凹坑0330,第三下模板镶件033位于第二下模板镶件031的一侧;第三下模镶件对裁切完的支架板材进行整形,减少因为冲压而带来的弯曲,能够平整的进行下一步处理,提高支架品质;第一圆形落料孔010、第二圆形落料孔
021和第三圆形落料孔0300相通,第一条形落料孔011、第二条形落料孔022和第一条形落料孔011相通,废料冲裁掉落,第一支架落料孔012、第二支架落料孔023和第三支架落料孔
0310相通,废料冲裁掉落;第一下模板03的两边沿设有第一内导套034;
[0045] 上模座04内嵌入第一矩形弹簧040,第一矩形弹簧040的底部顶压有第一顶杆041;第一工位包括上模座04的下表面设有第一上垫板05,第一矩形弹簧040固定在第一上垫板
05内,第一顶杆041穿出第一上垫板05;第一上垫板05的下表面设有第一上夹板06,第一顶杆041穿过第一上夹板06,第一上夹板06上固定有第二冲头060,第二冲头060与第三圆形落料孔0300相配合用于冲出圆孔;第一上夹板06上固定有与第一内导套034相对应的第一内导柱062;第一上夹板06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止挡板07,第一顶杆041顶压在第一止挡板07上;
第一止挡板07可以通过第一顶杆041压缩第一矩形弹簧040;第一止挡板07上两个固定第三冲头070和两个第四冲头071,第三冲头070与第三条形落料孔0301相配合,第四冲头071与第三支架落料孔0310相配合,第一内导柱062穿出第一止挡板07;第二冲头060、第三冲头
070和第四冲头071冲裁完成后,通过第一矩形弹簧040复位将支架脱料;第一止挡板07的下表面设有第一上脱板08,第一上脱板08上开设有与浮料销020对应的第一通孔080,冲压过程浮料销020插入第一通孔080内;第一上脱板08上开设有与第一冲头032相对应的第二通孔081,第二冲头060、第三头冲和第四冲头071均穿出第一上脱板08,第一内导柱062穿出第一上脱板08;
[0046] 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相邻,第一工位上的板体经过冲裁形成支架的平面形状,送入第二工位进行翻边处理;
[0047] 第二工位包括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二下垫板10,第二下垫板10与下模座通过螺栓连接;第二下垫板10的上表面设有第二下模板11,第二下模板11与第二下垫板10通过螺栓连接;第二下模板11上固定有定型块110,定型块110放置在第二下模板11内,定型块110呈长条形,定型块110与第二下垫板10通过螺栓连接;定型块110可以拆装方便再多吃整形后,被翻边的支架反弹刮花可以更换;定型块110的中间两侧分别设有7字形的整形块111,整形块111与第二下模块通过螺栓连接,整形块111的可拆装连接方便后期维修更换;两块整形块111相对设置用于支架从中间穿过;支架在第一次翻边完成后,前行至两块整形块111之间,做整形处理,使得支架反弹不会太大维持形状;第二下模板11上固定有四块翻边镶件112,翻边镶件112与第二下垫板10螺栓连接,方便拆装维修;四块翻边镶件112两个一对位于定型块110的两侧,定型块110两侧的翻边镶件112对称设置,整形块111两侧的翻边镶件112平行设置;翻边镶件112的顶部侧面倾斜形成斜面,翻边镶件112的顶部顶面与斜面之间通过弧面过渡连接,实现对支架的边沿翻边;整形块111的一侧的两个对称翻边镶件
112先对支架进行一次翻边处理,达到支架翻边的要求,第一次翻边好的支架在整形块111下整形保持形状,整形块111的另一侧的两个对称翻边镶件112对之前翻边的支架进行二次翻边,保证翻边效果;第二下模板11的两边沿内侧设有第二内导套113;
[0048] 上模座内嵌入第二矩形弹簧12,第二矩形弹簧12的底部顶压有第二顶杆120;第二工位包括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第二上垫板13,第二上垫板13与上模座通过螺栓连接,第二矩形弹簧12固定在第二上垫板13内,第二顶杆120穿出第二上垫板13;第二上垫板13的下表面设有第二上夹板14,第二顶杆120穿过第二上夹板14,第二上夹板14上固定有插入第二内导套113的第二内导柱140;第二内导柱140插入第二内导套113实现定位功能,第二内导柱140起到导向作用;第二上夹板14的下表面设有第二止挡板15,第二止挡板15与第二上夹板
14通过螺栓连接,第二顶杆120顶压在第二止挡板15上,第二内导柱140穿出第二止挡板15;
第二止挡板15顶压在第二顶杆120上起到上行作用,能够对支架翻边处理后脱料;第二止挡板15的下表面设于第二上脱板16,第二上脱板16与第二止挡板15通过螺栓连接,第二上脱板16上开设有用于整形块111插入的第三通孔160,第二上脱板16内固定有与四块翻边镶件
112相匹配的第二上脱板16镶件,第二上脱板16镶件的底面部分凹陷用于翻边镶件112的顶部插入,第二上托板镶件的顶部侧面凹陷形成与翻边镶件112的弧面相配合的凹面,第二内导柱140穿出第二上脱板16;
[0049] 第二工位与第三工位相邻,第二工位上的支架经过翻边处理后,送入第三工位进行折弯处理,最后切断落料;
[0050] 第三工位包括下模座01的上表面设有两块对称的第三下垫板20,两块第三下垫板20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三下模板26,两块第三下模板26也对称设置,两块第三下垫板20之间设有支撑架;第三下垫板20与第三下模板26用于垫高支架,能够实现折弯;第三下模板26上设有第三内导套260;支撑架由一个第一支架21、一个第二支架22、四个第三支架23和一个第四支架24拼装而成;第一支架21包括第一板体210,第一板体210与下模座01固定连接,第一板体210与下模座01螺栓连接,第一板体210的上表面设有三个相间的第一立柱212,第一板体210上两相邻的第一立柱212之间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11;三个第一立柱212中有的是只起到承托做的,有的起到折弯时支撑作用;第一立柱212的头部用于折弯支架所需要的形状;第二支架22包括底部长方体的第一安装块220,第一安装块220的顶面中间凸出形成第二立柱221,第二支架22固定在一个第一安装孔211内,第一安装块220设置在第一安装孔
211内并与下模座01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支架22可拆装方便更换;第三支架23包括底部长方体的第二安装块230,第二安装块230的顶面中间凸出第三立柱231,一个第三支架23固定在另一个第一安装孔211内;第二安装快设置在第一安装孔211内并与下模座01通过螺栓连接;第三支架23可拆装方便更换;第四支架24包括第二板体240,第二板体240与下模座01固定连接,第二板体240与下模座01通过螺栓连接;第四支架24方便拆装;第二板体240的上表面两端设有第四立柱241,其中一个第四立柱241的顶面倾斜形成下料斜面242,下料斜面
242便于支架切断后分离下料,第二板体240上两个第四立柱241之间设有两根相对的切料柱243,两根切料柱243之间开设有切料通孔244,两相邻支架通过在切料通孔244的位置切断分离,第二板体240上切料柱243与第四立柱241之间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45,两个第三支架23固定在第二安装孔245内,第三支架23的第二安装孔245设置在第二安装孔245内并与下模座01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支架21与第四支架24之间固定有一个第三支架23,设在其两者之间的第三支架23起到连接延长作用;第一安装块220的上表面凸出第一板体210的上表面,第一板体210、第二安装块230和第二板体240之间等高;第二立柱221的两侧壁宽度凸出第一立柱212的两侧壁宽度,第一立柱212的外轮廓、第三立柱231的外轮廓和第四立柱241的外轮廓相同;第二支架22位于支撑架的前端位置,是用作初步折弯作用,对支架进行一定的折弯但不是完全折弯,因为支架折弯是两端很大的变形,如果一次性折弯完全,支架反弹会很严重,不利于折弯成型;支撑架上设有两组间隔的挡料组件,挡料组件包括两块7字形的挡料板25,两块挡料板25相对对称设置,挡料板25的头部侧面凹陷形成折弯面250;挡料板25对折弯后的支架起到遮挡、整形作用;两组挡料组件之间设有一个第三支架23,第三支架23对支架起到承托作用;
[0051] 第三工位包括上模座04内嵌入第三矩形弹簧0427,第三矩形弹簧0427的底部顶压有第三顶杆0428;第三矩形弹簧0427的顶部嵌入上模座04内,第三顶杆0428呈圆柱状顶压在第三矩形弹簧0427上;上模座04的下表面设有第三上垫板27,第三上垫板27与下模座01通过螺栓连接,第三矩形弹簧0427固定在第三上垫板27内,第三顶杆0428穿出第三上垫板27;第三上垫板27的下表面设有第三上夹板28,第三上夹板28与第三上垫板27通过螺栓连接,第三顶杆0428穿过第三上夹板28,第三上夹板28上固定有与第三内导套260相对应的第三内导柱280;第三内导柱280插入第三内导套260内实现导向作用;第三上夹板28的下表面设有第三止挡板29,第三顶杆0428顶压在第三止挡板29上,第三内导柱280穿出第三止挡板
29,第三止挡板29可以在第三内导柱280上移动通过第三顶杆0428压缩第三矩形弹簧0427;
第三止挡板29上固定两个第一折弯块290、四个第二折弯块294和一个第五冲头296;两个第一折弯块290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折弯块290与第二支架22相配合实现对支架初步折弯,第一折弯块290的侧面凹陷形成弧形的切削面291,第一折弯块290的顶面边沿倾斜形成Z形的第一弯折面292,第一折弯块290的顶面凹陷形成避位槽293,第一弯折面292用于顶压支架;
四个第二折弯块294设在第一折弯块290的一侧,四个第二折弯块294阵列排布并且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第二折弯块294的顶面边沿倾斜形成S形的第二折弯面295250,第二折弯面
295250用于顶压支架;第五冲头296用于插入切料通孔244实现两相邻支架的分离;第三止挡板29的下表面设有第三上脱板30,第三上脱板30上开设有用于挡料板25的头部插入的第四通孔300,第四通孔300与第二折弯块294交替排布,第三内导柱280穿出第三上脱板30;下模座01的下表面设有下垫脚09;下垫脚09用于将下模座01太高,适用于不同高度的需求,更具有实用性。
[0052] 使用过程:
[0053] 冲裁:下模座01的一侧设有自动送料机,自动送料机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卷材或者板材穿过自动送料机放置在浮料销020上;上模座04下行,第一内导柱062先插入第一内导套034内,第二冲头060先冲孔,冲出圆孔,上模座04继续下行,第一矩形弹簧040被压缩,冲孔完成,上模座04上行,第一矩形弹簧040复位,将第二冲头060顶住,板材脱离;板材前行设计好的步距,上模座04下行,第二冲头060和第三冲头070再对板材进行冲压,冲裁完成,板材前行设计好的步距,第二冲头060、第三冲头070、第四冲头071和下模座01上的第一冲头032继续对板材进行冲裁,板材上冲裁出支架的形状;冲裁完成,板材前行设计好的步距,支架在第三下模版镶件内进行整形处理;
[0054] 翻边:通过自动送料机,在第三下模板镶件上整形完成的支架,运送至前面的两个翻边镶件112上准备进行首次翻边处理,上模座下行,第二上脱板16镶件套入翻边镶件112内,对支架的边沿翻边,上模座继续下行,整形块111插入第三通孔160内,上夹板被顶压,第二矩形弹簧12被压缩,翻边完成,上模座上行,第二矩形弹簧12复位,第二上夹板14下行,支架脱料;支架前行设计好的步距,前行至两个整形块111之间,进行整形维持形状;支架再前行设计好的步距,后面的两个翻边镶件112对首次翻边完的支架再次进行翻边、定型,支架完成翻边;
[0055] 折弯切断:翻边完成的支架输送至第二支架22上,先进行初步折弯,上模座04下行,两个第一折弯块290对支架的两边折弯,由于第二支架22的第二立柱221宽度大,所以不会折弯过多,上模座04继续下行,第三止挡板29上行,第三矩形弹簧0427被压缩,折弯完成,上模座04上行,第三矩形弹簧0427复位,第一折弯块290将支架顶出落料;支架前行设计好的步距,上模座04下行,两个前端的第二折弯块294对支架进行二次折弯,折弯达到设计标准;折弯成型后,支架前行设计好的步距,前行至前端的两个相对挡料板25之间进行第一次整形,整形完成后,支架再次前行设计好的步距,两个后端的第二折弯块294对支架进行第三次折弯定型,保证前两次折弯效果,同时能够起到定型不反弹作用;支架前行设计好的步距,前行至后端的两个相对挡料板25之间进行第二次整形,整形完成后,相邻两个支架前行至切料通孔244上,上模座04的第五冲头296将其切断,单个直接由下料斜面242滑下掉落,支架分离完成;
[0056] 进一步的,第一下垫板02上设有三个第一导向套013,三个第一导向套013与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010连线成直线;第一上脱板08上设有四个第一导向销082,四个导向销与第二冲头060连线成直线;第一导向销082用于插入第一导向套013内;第一导向销082对支架上的圆孔起到定位作用,避免支架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0057] 进一步的,上夹板内固定有第一固定块063,第一固定块063与第一上垫板05通过螺栓固定,第一固定块063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一沉孔0630和第二沉孔0631;第二冲头060的头部表面凸出形成第一凸台061,第三冲头070的头部表面凸出形成第二凸台;第一凸台061套入第一沉孔0630形成固定,第二凸台套入第二沉孔0631形成固定;上夹板内固定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与第一上垫板05通过螺栓固定,第二固定块的顶面开设有第三沉孔,第四冲头071的头部表面形成第三凸台,第三凸台套入第三沉头孔形成固定;第二冲头060和第三冲头070从第一固定块063的背面套入,第一固定块063再放入第一夹板内与第一上垫板05螺栓连接,第二冲头060和第三冲头070被第一上垫板05夹持固定;第四冲头071从第二固定块被第二固定块与第一上垫板05夹持固定;
[0058] 进一步的,定型块110上开设有两个导向孔1100,第二上脱板16上固定有两个第二导向销17,第二导向销17穿过支架插入导向孔1100内;第二导向销17穿过支架中间的通孔,使得支架在前行过程中起到定位作用,避免支架发生偏移,翻边效果更好。
[0059] 进一步的,第三上夹板28内固定有第三固定块281,第三固定块281的顶面开设有第四沉孔282,第五冲头296的头部表面形成第四凸台297,第四凸台297套入第四沉孔282形成固定;第五冲头296套入第三固定块281上,第三固定块281与第三上垫板27螺栓连接,第五冲头296被第三上垫板27和第三固定块281夹持保持固定;
[0060] 进一步的,上模座04的下表面凹陷形成用于放置第一安装块220的第一凹坑0120和放置第二安装块230的第二凹坑0121;便于第一安装块220和第二安装块230固定;
[0061] 进一步的,下模座的侧壁开设有与下料斜面242相互平行的出料斜面0122;能够方便分离后的支架有方向的掉落,不会任意掉落。
[006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级进模模内攻牙装置 2020-05-11 102
冷凝器支架精密级进模 2020-05-13 977
冲裁级进模 2020-05-11 943
新型级进模 2020-05-11 645
高速级进模防跳屑凹模 2020-05-12 40
自润滑级进模 2020-05-11 718
弹片冲压级进模 2020-05-11 961
短柄的级进模具 2020-05-11 927
一种级进模 2020-05-11 729
一种级进模 2020-05-12 68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