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专利权 / 专利合作条约 / 第II章 /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 附加费 / 异议 / 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工艺方法

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工艺方法

阅读:238发布:2020-05-1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工艺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 轴承 工艺方法,包括双列 圆锥滚子轴承 、深沟球轴承、内压环和外压环。用容易制造的简单测量快测量容易测量的数据,再通过运算间接得到所需要的数据。这些间接的数据有的作为零件加工的技术参数。测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对测量环境要求不高。当用户对所制造的产品的技术指标有 异议 时,可以现场测量得到可靠的数据。,下面是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工艺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工艺方法,包括双列圆锥滚子轴承(14)、深沟球轴承(15)、内压环(2)和外压环(3);其特征在于: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14)主要由第二外圈(4)、内隔圈(5)、外隔圈(6)、第一外圈(7)、第一圆锥滚子组件(8)、第一内圈(9)、第二圆锥滚子组件(10)和第二内圈(11)构成;
第二圆锥滚子组件(10)的下端孔套接第二内圈(11)的上部,第二外圈(4)的下端孔套接第二圆锥滚子组件(10)的上部,内隔圈(5)的下端面抵住第二内圈(11)的上端面,外隔圈(6)的下端面抵住第二外圈(4)的上端面;
第一圆锥滚子组件(8)的上端口套接第一内圈(9)的下部,第一外圈(7)的上端口套接第一圆锥滚子组件(8)的下部;
第一内圈(9)的下端面抵住内隔圈(5)上端面,第一外圈(7)的下端面抵住外隔圈(6)上端面;
第二外圈(4)、内隔圈(5)、外隔圈(6)、第一外圈(7)、第一圆锥滚子组件(8)、第一内圈(9)、第二圆锥滚子组件(10)和第二内圈(11)的中心孔同轴;
深沟球轴承(15)主要由第三外圈(1)、球组件(12)和第三内圈(13)构成;
钢球组件(12)套接第三内圈(13),第三外圈(1)套接钢球组件(12);第三外圈(1)、钢球组件(12)和第三内圈(13)的中心孔同轴;
多个测量(16)成环形均布与测量平台(17)上,深沟球轴承(15)的第三外圈(1)下端面抵住多个测量块(16)的上端面;测量第三外圈(1)的上端面和第三内圈(13)的上端面的高度差a;
多个测量块(16)成环形均布与测量平台(17)上,深沟球轴承(15)的第三内圈(13)下端面抵住多个测量块(16)的上端面;测量第三内圈(13)的上端面和第三外圈(1)的上端面的高度差b;
深沟球轴承(15)的轴向游隙Ga=a+b;
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的轴向游隙:
Gz=Ga+ Gs;
Gs为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的轴向游隙;
外隔圈(6)的下端面抵住第二外圈(4)的上端面,第一外圈(7)的下端面抵住外隔圈(6)的上端面,测得第二外圈(4)的下端面与第一外圈(7)的上端面之间的尺寸 m;
第二圆锥滚子组件(10)的下端口套接第二内圈(11)的上部,第二外圈(4)的下端口套接第二圆锥滚子组件(10)的上部,外隔圈(6)的下端面抵住第二外圈(4)的上端面,第一外圈(7)的下端面抵住外隔圈(6)的上端面;测得第二内圈(11)的下端面与第一外圈(7)的上端面之间的尺寸 n;
得出第二内圈(11)的下端面与第二外圈(4)的下端面之间的尺寸 :
h1=n–m;
外隔圈(6)的下端面抵住第二外圈(4)的上端面,第一外圈(7)的下端面抵住外隔圈(6)的上端面,第一圆锥滚子组件(8)的下部直入第一外圈(7)的上端口内,第一内圈(9)的下部直入第一圆锥滚子组件(8)的上端口内;测得第二外圈(4)的下端面与第一内圈(9)的上端面之间的尺寸n1;
得出第一内圈(9)上端面与第一外圈(7)上端面之间的尺寸 :
h=n1–n;
外隔圈(6)的宽度:
g=T – k–k1;
T––––双列圆锥滚子轴承(14)的宽度;
k––––第一外圈(7)的宽度;
k1––––第二外圈(4)的宽度;
外隔圈(6)的加工宽度:
g`=T – k–k1+ Gs/2;
内隔圈(5)的宽度:
g1=m–p-p1;
p––––第一内圈(9)的宽度;
p1––––第二内圈(11)的宽度;
内隔圈(5)的加工宽度:
g1`=m–p-p1+ Gs/2;
内压环(2)的宽度:
y1=w–m–s;
w––––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的总宽度;
s––––深沟球轴承(15)的宽度;
外压环(3)的宽度:
y=w–m–s+h1。

说明书全文

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轴承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该结构轴承是为石油钻井平台设计的专用轴承,缺少相应配套工艺。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组成的组合轴承提供了具体的配套工艺。工艺简单,实操性强。
[0004] 通过测量一些尺寸推算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内隔圈、外隔圈、内压环、外压环的宽度的加工尺寸、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组的上外圈上端面与上内圈上端面之间的尺寸≤0.02mm,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组的下外圈下端面下内圈下端面之间的尺寸≤0.02mm,得出组装后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游隙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得出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的轴向游隙为满足设计要求的组合轴承。
[0005] 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工艺方法,包括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深沟球轴承、内压环和外压环。其特征在于: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主要由第二外圈、内隔圈、外隔圈、第一外圈、第一圆锥滚子组件、第一内圈、第二圆锥滚子组件和第二内圈构成;
第二圆锥滚子组件的下端孔套接第二内圈的上部,第二外圈的下端孔套接第二圆锥滚子组件的上部,内隔圈的下端面抵住第二内圈的上端面,外隔圈的下端面抵住第二外圈的上端面。
[0006] 第一圆锥滚子组件的上端口套接第一内圈的下部,第一外圈的上端口套接第一圆锥滚子组件的下部。
[0007] 第一内圈的下端面抵住内隔圈上端面,第一外圈的下端面抵住外隔圈上端面。
[0008] 第二外圈、内隔圈、外隔圈、第一外圈、第一圆锥滚子组件、第一内圈、第二圆锥滚子组件和第二内圈的中心孔同轴。
[0009] 深沟球轴承主要由第三外圈、球组件和第三内圈构成。
[0010] 钢球组件套接第三内圈,第三外圈套接钢球组件。第三外圈、钢球组件和第三内圈的中心孔同轴。
[0011] 多个测量成环形均布与测量平台上,深沟球轴承的第三外圈下端面抵住多个测量块的上端面;测量第三外圈的上端面和第三内圈的上端面的高度差a。
[0012] 多个测量块成环形均布与测量平台上,深沟球轴承的第三内圈下端面抵住多个测量块的上端面;测量第三内圈的上端面和第三外圈的上端面的高度差b。
[0013] 深沟球轴承的轴向游隙Ga=a+b。
[0014] 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的轴向游隙:Gz=Ga+ Gs;
Gs为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的轴向游隙。
[0015] 外隔圈的下端面抵住第二外圈的上端面,第一外圈的下端面抵住外隔圈的上端面,测得第二外圈的下端面与第一外圈的上端面之间的尺寸 m。
[0016] 第二圆锥滚子组件的下端口套接第二内圈的上部,第二外圈的下端口套接第二圆锥滚子组件的上部,外隔圈的下端面抵住第二外圈的上端面,第一外圈的下端面抵住外隔圈的上端面;测得第二内圈的下端面与第一外圈的上端面之间的尺寸 n。
[0017] 得出第二内圈的下端面与第二外圈的下端面之间的尺寸 :h1=n–m;
外隔圈的下端面抵住第二外圈的上端面,第一外圈的下端面抵住外隔圈的上端面,第一圆锥滚子组件的下部直入第一外圈的上端口内,第一内圈的下部直入第一圆锥滚子组件的上端口内;测得第二外圈的下端面与第一内圈的上端面之间的尺寸n1。
[0018] 得出第一内圈上端面与第一外圈上端面之间的尺寸 :h=n1–n;
外隔圈的宽度:
g=T – k–k1;
T––––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宽度;
k––––第一外圈的宽度;
k1––––第二外圈的宽度;
外隔圈的加工宽度:
g`=T – k–k1+ Gs/2;
内隔圈的宽度:
g1=m–p-p1;
p––––第一内圈的宽度;
p1––––第二内圈的宽度;
内隔圈的加工宽度:
g1`=m–p-p1+ Gs/2;
内压环的宽度:
y1=w–m–s;
w––––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的总宽度;
s––––深沟球轴承的宽度;
外压环的宽度:
y=w–m–s+h1。
[0019] 优点 通过直接测量或通过已知的数据间接得到所需要测量的数据,检测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的技术指标以及对隔圈加工的要求,从而最终得到各项技术指标满足使用的要求。测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对测量环境要求不高。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的组装示意图;图2为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的尺寸标注图;
图3为深沟球轴承轴向游隙测量步骤图之一;
图4为深沟球轴承轴向游隙测量步骤图之二;
图5为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测量步骤图之一;
图6为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测量步骤图之二;
图7为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测量步骤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工艺方法,包括双列圆锥滚子轴承14、深沟球轴承15、内压环2和外压环3;其特征在于:双列圆锥滚子轴承14主要由第二外圈4、内隔圈5、外隔圈6、第一外圈7、第一圆锥滚子组件8、第一内圈9、第二圆锥滚子组件10和第二内圈11构成;
第二圆锥滚子组件10的下端孔套接第二内圈11的上部,第二外圈4的下端孔套接第二圆锥滚子组件10的上部,内隔圈5的下端面抵住第二内圈11的上端面,外隔圈6的下端面抵住第二外圈4的上端面;
第一圆锥滚子组件8的上端口套接第一内圈9的下部,第一外圈7的上端口套接第一圆锥滚子组件8的下部;
第一内圈9的下端面抵住内隔圈5上端面,第一外圈7的下端面抵住外隔圈6上端面;
第二外圈4、内隔圈5、外隔圈6、第一外圈7、第一圆锥滚子组件8、第一内圈9、第二圆锥滚子组件10和第二内圈11的中心孔同轴;
深沟球轴承15主要由第三外圈1、钢球组件12和第三内圈13构成;
钢球组件12套接第三内圈13,第三外圈1套接钢球组件12;第三外圈1、钢球组件12和第三内圈13的中心孔同轴;
多个测量块16成环形均布与测量平台17上,深沟球轴承15的第三外圈1下端面抵住多个测量块16的上端面;测量第三外圈1的上端面和第三内圈13的上端面的高度差a;
多个测量块16成环形均布与测量平台17上,深沟球轴承15的第三内圈13下端面抵住多个测量块16的上端面;测量第三内圈13的上端面和第三外圈1的上端面的高度差b;
深沟球轴承15的轴向游隙Ga=a+b;
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的轴向游隙:
Gz=Ga+ Gs;
Gs为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的轴向游隙;
外隔圈6的下端面抵住第二外圈4的上端面,第一外圈7的下端面抵住外隔圈6的上端面,测得第二外圈4的下端面与第一外圈7的上端面之间的尺寸 m;
第二圆锥滚子组件10的下端口套接第二内圈11的上部,第二外圈4的下端口套接第二圆锥滚子组件10的上部,外隔圈6的下端面抵住第二外圈4的上端面,第一外圈7的下端面抵住外隔圈6的上端面;测得第二内圈11的下端面与第一外圈7的上端面之间的尺寸 n;
得出第二内圈11的下端面与第二外圈4的下端面之间的尺寸 :
h1=n–m;
外隔圈6的下端面抵住第二外圈4的上端面,第一外圈7的下端面抵住外隔圈6的上端面,第一圆锥滚子组件8的下部直入第一外圈7的上端口内,第一内圈9的下部直入第一圆锥滚子组件8的上端口内;测得第二外圈4的下端面与第一内圈9的上端面之间的尺寸n1;
得出第一内圈9上端面与第一外圈7上端面之间的尺寸 :
h=n1–n;
外隔圈6的宽度:
g=T – k–k1;
T––––双列圆锥滚子轴承14的宽度;
k––––第一外圈7的宽度;
k1––––第二外圈4的宽度;
外隔圈6的加工宽度:
g`=T – k–k1+ Gs/2;
内隔圈5的宽度:
g1=m–p-p1;
p––––第一内圈9的宽度;
p1––––第二内圈11的宽度;
内隔圈5的加工宽度:
g1`=m–p-p1+ Gs/2;
内压环2的宽度:
y1=w–m–s;
w––––一种深沟球和双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的总宽度;
s––––深沟球轴承15的宽度;
外压环3的宽度:
y=w–m–s+h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