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钟表 / 擒纵机构 / 包括两个擒纵轮的擒纵机构

包括两个擒纵轮擒纵机构

阅读:146发布:2020-05-16

专利汇可以提供包括两个擒纵轮擒纵机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包括两个 擒纵轮 的 擒纵机构 。该擒纵机构包括第一擒纵轮(1)和第二擒纵轮(2),每一由独立的 齿轮 系和条盒驱动。该系统包括与辊(4)的推动销(7)合作并经由 锁 定叉钻(12,13)与擒纵轮合作的 制动 杠杠(8)。辊 支撑 叉钻(10,11)以便从擒纵轮接收推动 力 。当轮被锁定时,制动杠杠占据相对于所述轮对中的 位置 。提供用于将锁定叉钻重新 啮合 于 轮齿 中的装置(16,30,31),以便确保系统的正确运行。,下面是包括两个擒纵轮擒纵机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用于钟表的制动擒纵机构,包括第一擒纵轮(1)和第二擒纵轮(2)以及一摆轮,每一擒纵轮由独立的齿轮系和条盒驱动,在摆轮的枢轴(3)上固定辊(4),所述枢轴(3)的旋转轴与第一擒纵轮(1)和第二擒纵轮(2)的旋转轴(5,6)基本等距,所述辊(4)支撑一推动销(7),其配置成与接合于枢轴(9)上的制动杠杠(8)合作,所述辊(4)还支撑第一推动叉钻(10)和第二推动叉钻(11),第一推动叉钻(10)和第二推动叉钻(11)配置成分别与第一擒纵轮(1)和第二擒纵轮(2)合作,其特征在于制动杠杠(8)支撑配置成分别与第一擒纵轮(1)和第二擒纵轮(2)合作的第一定叉钻(12)和第二锁定叉钻(13),所述制动杠杠(8)具有杆(14),其端部(15)与辊(4)的推动销(7)合作,当第一和第二擒纵轮(1,2)锁定在第一锁定叉钻(12)和第二锁定叉钻(13)上时,杆(14)的轴线(17)与辊(4)的枢轴(3)的轴线和制动杠杠(8)的枢轴(9)的轴线相交,所述制动杠杠(8)还具有用于将第一锁定叉钻(12)和第二锁定叉钻(13)分别重新啮合于第一和第二擒纵轮中的啮合装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擒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啮合装置(16)是设置于制动杠杠(8)的杆(14)每侧上的用于分别与第一擒纵轮(1)和第二擒纵轮(2)合作的翼状物(30,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擒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锁定叉钻(12)和第二锁定叉钻(13)具有彼此邻接设置的第一板(20,21)和第二板(22,23),并具有相对于彼此倾斜以形成锁定线(28,29)的第一锁定平面(24,25)以及第二锁定平面(26,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擒纵机构,其特征在于重新啮合的装置(16)由作用在制动杠杠(8)上的弹簧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擒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是片簧(80),其一端部(81)固定到钟表的框架上,而另一端(82)设置成当制动杠杠(8)的杆(14)的轴线(17)与辊(4)的枢轴(3)的轴线和制动杠杠(8)的枢轴(9)的轴线相交时用于将相同的施加到第一锁定叉钻(12)和第二锁定叉钻(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动擒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锁定叉钻(12)和第二锁定叉钻(13)具有单一部件的板(83,84)。

说明书全文

包括两个擒纵轮擒纵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时钟的制动擒纵机构,其包括第一和第二擒纵轮和一摆轮(balance),每一擒纵轮由独立的齿轮系和条盒(barrel)驱动,并且在摆轮的枢轴上固定一辊,所述枢轴的旋转轴与第一和第二轮的旋转轴基本等距,所述辊支撑一推动销,其配置成与接合于枢轴上的制动杠杠合作,并且所述辊支撑第一和第二推动叉钻,所述叉钻配置成分别与第一和第二轮合作。

背景技术

[0002] 有关广义符合刚给出说明的擒纵机构在作者为George Daniels的文献中公开,其名称为“La Montre:principles et m éthodes defabrication”,Scriptar Editions S.A.,La Conversion Lausanne 1993。 该擒纵机构在所述文献的第236至239页中有所解释,并且在该文献的图1中复制附图,以便示出该现有技术
[0003] 如图1所示,Daniels擒纵机构包括位于两个擒纵轮A和B之间的制动杠杠40。该制动杠杠40接合于枢轴41上,并且受控于辊43的推动销42。 辊43固定到未示出的摆轮,并且辊的枢轴44与轮A和B的旋转轴基本等距。 辊43支撑两个叉钻45和46,上述叉钻配置成分别接收自轮A随后轮B的推动。 在图1所示的构造中,轮A和B被定。 制动杠杠40支撑三个锁定叉钻C,S1和S2。 轮A由锁定叉钻C锁定,而轮B
由锁定叉钻S1锁定。 这是第一平衡稳定状态,其中制动杠杠40朝向轮A倾斜。 辊43在箭头47的方向上旋转。当其推动销42进入叉52,制动杠杠40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并经过中间位置,上述使得从轮A释放齿51。 然后后者(轮A)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并经由其齿48将推动力施加到辊43的叉钻45。 当辊43在箭头47的方向上持续行进时,那么制动杠杠朝向轮B倾斜,上述使得将齿50从锁定叉钻S1释放,接着几乎同时将齿49啮合到制动杠杠40的锁定叉钻C上。 存在从S1到C的锁定转换,在上述转换过程中,轮B接着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过一个小的度。在其中间位置,制动杠杠40的锁定叉钻S2与轮A的齿并且尤其是齿53相交,并且当在箭头47方向上旋转的推动销42从叉52退出时,那么齿53最终搁置于S2上。 从现在起,就是第二平衡稳定状态,其中制动杠杠40朝向轮B倾斜。 因此该擒纵系统被称为双稳态系统。
[0004] 由于其看起来很精巧,刚描述过的擒纵机构存在不可忽略的缺陷,获得前述文献作者的允许,该擒纵结构难于构建,并且枢轴孔、锁定叉钻、推动销以及推动叉钻必须精确插入以防止运行过程中的任意效率损失。 此外,擒纵机构需要三个锁定叉钻,而本发明的擒纵机构只需要两个锁定叉钻,如下所述。 在该现有技术中,可看出存在从一个叉钻S1到另一叉钻C的锁定转换(并且在另一方向上从S2到C),还允许短时间擒纵有关的轮B(并且在另一方向上擒纵轮A),其在不干扰系统运行的情况下不会发生。 最后,现有技术的双稳态系统看起来与本发明提出的单稳态系统相当不同,因为双稳态系统不导致真正的制动擒纵机构。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避免上述缺陷,在除了参照上面第一段落给出的说明操作以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制动杠杠支撑配置成分别与第一和第二轮合作的第一和第二锁定叉钻,制动杠杠具有其端部与推动销合作的杆,当第一和第二轮锁定在第一和第二锁定叉钻上时,杆的轴线与辊枢轴的轴线和制动杠杠枢轴的轴线相交,此外所述制动杠杠还具有用于将第一和第二锁定叉钻分别重新啮合于第一和第二擒纵轮中的装置。

附图说明

[0006] 现在将在下面通过以非限定实例给出的两个实施例进行更详细地解释,这些实施例由附图示出,其中:
[0007]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双轮擒纵机构的平面视图;
[0008]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轮擒纵机构的平面视图,其示出上述轮之一解锁的开始;
[0009] 图3至14是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擒纵机构运转相位的平面视图,这些相位涵盖辊的一个完整摆动;以及
[0010]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双轮擒纵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轮擒纵机构的平面视图。 该擒纵机构包括第一擒纵轮1和第二擒纵轮2,每一擒纵轮由独立的齿轮系和条盒驱动。当轮1自由时,其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而轮2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 图2示出接合于枢轴3上的辊4。辊4与未示出的弹簧摆轮相连。 枢轴3的旋转轴与第一轮1的旋转轴5和第二轮2的旋转轴6基本等距。辊4支撑一推动销7,其配置成与制动杠杠8合作,制动杠杠接合于枢轴9上。辊4还支撑第一和第二推动叉钻10和11,上述叉钻配置成分别与第一和第二轮
1和2合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差别在于制动杠杠8支撑第一和第二锁定叉钻(而不是三个)12和13,上述叉钻配置成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擒纵轮1和2合作。 制动杠杠8具有杆14,其端部15与辊4的推动销7合作。当第一和第二轮1和2锁定在第一和第二锁定叉钻12和13上时,杆14的轴线与辊4的枢轴3的轴线和制动杠杠枢轴9的轴线相交,那么当轮锁定时,制动杠杠具有称为单稳态状态的单一平衡稳定状态。 最后,图2还示出制动杠杠8还具有用于将第一和第二锁定叉钻12和13分别重新啮合于第一和第二轮1和2中的装置。
[0012] 为了确保轮1和2由锁定叉钻12和13正确拦截,图2还示出本发明的擒纵机构还设有用于将所述锁定叉钻重新啮合于所述轮齿之间的装置16。 这些装置具有设置于制动杠杠8的杆14每侧上的翼状物30和31,这些翼状物30和31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擒纵轮1和2合作。 下面将解释这些解锁装置的作用。
[0013] 图2还示出锁定叉钻12和13以特定方式执行,该实施例由下面将要解释的操作原因而启动。 实际上,第一锁定叉钻12具有彼此邻接设置的第一和第二板20和22,第一板20具有第一锁定平面24以及第二板22具有第二锁定平面26。锁定平面24和26相对于彼此倾斜以形成锁定线28。第二锁定叉钻13也具有相同的结构,其具有第一和第二板21和23,第一板21具有第一锁定平面25以及第二板23具有第二锁定平面27,锁定平面25和27相对于彼此倾斜以形成锁定线29。 获得这些锁定叉钻或锁定装置的其它方式是可能的,并且在EP专利No.1,708,047-A中有详细的描述。
[0014] 在图3至14中示出辊4的一个完整摆动。 现在将解释其各个运行相位。
[0015] 在图3中,辊4在箭头60的方向上旋转。 轮1和2通过它们的锁定到锁定线28和29上的齿61和62分别锁定到锁定叉钻12和13上。 推动销7进入与制动杠杠8的杆14的端部15相接触。 制动杠杠8相对于轮对中,也就是杠14的轴线17分别与辊枢轴3的轴线和制动杠杠枢轴9的轴线相交,如已经参照图2进行说明的那样。 这是轮2解锁的开始。
[0016] 在图4中,辊4继续在箭头60的方向上行进。 推动销7在箭头63的方向上驱动制动杠杠8,迫使轮1的齿61沿着形成锁定叉钻12的板20的平面24爬升。轮1经受由箭头64指示的该爬升导致的稍微向后运动。 在同样的运行过程中,轮2的齿62沿着形成锁定叉钻13的板23的平面27爬升,迫使轮2在由箭头65指示的方向上稍微向后运动,从而沿着轮2的齿20滑动,进而退出后者的保持。 这就是轮1的解锁末期和释放的开始。
[0017] 如图5所示,由时钟齿轮系驱动的已经释放的轮1在箭头66所示的方向上旋转,并且其齿67进入与推动叉钻10相接触。 这是推动相位的开始。
[0018] 在图6中,轮1的齿67处于推动的末期,并且直到现在在具有相同的方向(箭头60)上重新推动辊4。 轮1的齿67退出推动叉钻10。 先前,杆14的端部15沿着推动销7的弯曲表面69移动,其保持杆14倾斜相同角度。当端部15一离开弯曲表面69,轮1的齿68进入与固定到杆14的翼状物30相接触。 当轮1的齿68在箭头66的方向上旋转时,该翼状物的形状设置成在箭头70的方向上枢转制动杠杠8。 制动杠杠8的旋转导致锁定叉钻12重新啮合于轮1中,该锁定叉钻12与同一轮的齿71的轨线相交。 制动杠杠8的旋转稍微使得轮2的齿62沿着形成锁定叉钻13的板23的平面27下降。 该下降导致轮2在箭头72的方向上稍微旋转。
[0019] 图7示出轮1锁定在锁定叉钻12上。 辊4继续在箭头60的方向上行进,以便占据图中所示的空间。 沿箭头66驱动的轮1的齿71落在形成锁定叉钻12的板20的平面24上。 轮1被锁定。 从该时刻开始,轮1的转动力导致齿71沿着平面24下降。 同样,轮2的转动力导致齿62沿着形成锁定叉钻13的板23的平面27下降。 这就是在钟表术语中所谓的拖曳。 这样制动杠杠8继续在箭头70的方向上旋转。
[0020] 制动杠杠8的旋转在齿62和71分别通过所述轮产生的拖曳紧靠在轮1和2的锁定线28和29上的时刻终止。 这就是在图8中所看到的情形,其示出轮1和2完全锁定在锁定叉钻12和13上。 在该时刻,制动杠杠8占据相对于两个轮1和2的对中位置。这就是上述的单稳态状态,其中杠14的轴线17与辊4的枢轴3的轴线和制动杠杠8的枢轴9的轴线相交。 从该时刻起,辊4在相同的箭头60的方向上描绘其互补弧的形状,以返回步骤并在箭头73的方向上旋转。
[0021] 将重复所述的前述,但是在相反的方向上。如图9中所示,辊4在箭头73的方向上旋转。 轮1和2通过它们的锁定到其锁定线28和29上的齿71和62分别锁定到锁定叉钻12和13上。 推动销7进入与制动杠杠8的杆14的端部15相接触。 这是轮2解锁的开始。
[0022] 在图10中,辊4继续在箭头73的方向上行进。 推动销7在箭头70的方向上驱动制动杠杠8,迫使轮2的齿62沿着形成锁定面13的板21的平面25爬升。接着轮2经受由箭头65指示的该爬升导致的稍微向后运动。 在同样的运行过程中,轮1的齿71沿着形成锁定叉钻12的板22的平面26爬升,迫使轮1在由箭头64指示的方向上稍微向后运动,从而沿着轮2的齿20滑动,进而退出后者的保持。 这就是轮2的解锁末期和解锁的开始。
[0023] 如图11所示,由时钟齿轮系驱动的已经释放的轮2在箭头74所示的方向上旋转,并且其齿75进入与推动叉钻10相接触。 这是推动相位的开始。
[0024] 在图12中,轮2的齿75处于推动的末期,并且直到现在在具有相同的方向(箭头73)上重新推动辊4。 轮2的齿75退出推动叉钻11。先前,杆14的端部15沿着推动销7的弯曲表面69移动,其保持杆14倾斜的相同角度。当端部15一离开弯曲表面69,轮2的齿76进入与固定到杆14的翼状物31相接触。 当轮2的齿76在箭头74的方向上旋转时,该翼状物的形状设置成在箭头63的方向上枢转制动杠杠8。 制动杠杠8的旋转导致锁定叉钻13重新啮合于轮2中,该锁定叉钻13与同一轮的齿71的轨线相交。 制动杠杠8的旋转稍微使得轮1的齿71沿着形成锁定叉钻12的板22的平面26下降。 该下降导致轮1在箭头78的方向上稍微旋转。
[0025] 图13示出轮2锁定在锁定叉钻13上。 辊4继续在箭头73的方向上行进,以便占据图中所示的空间。 沿箭头74驱动的轮2的齿77落在形成锁定叉钻13的板21的平面25上。 轮2被锁定。 从该时刻开始,轮2的转动力导致齿77沿着平面25下降。 同样,轮1的转动力导致齿77沿着形成锁定叉钻12的板22的平面26下降。 这就是在钟表术语中所谓的拖曳。 这样制动杠杠8继续在箭头63的方向上旋转。
[0026] 制动杠杠8的旋转在齿71和77分别通过所述轮产生的拖曳紧靠在轮1和2的锁定线28和29上的时刻终止。 这就是在图14中所看到的情形,其示出轮1和2完全锁定在锁定叉钻12和13上。 在该时刻,制动杠杠8再次占据相对于两个轮1和2的对中位置。 这再次为上述的单稳态状态,其中杠14的轴线17与辊4的枢轴3的轴线和制动杠杠8的枢轴9的轴线相交。从该时刻起,辊4描绘其互补弧的形状(箭头73),以返回步骤并在箭头60的方向上旋转。这样就结束辊的一个完整摆动并且再次是在图3中所示的情形。
[0027] 直到现在给出的解释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中,用于将锁定叉钻重新啮合于相应轮齿中的装置16是设置在制动杠杠8的杆14每侧上的翼状物30和31。
[0028] 图15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此,重新啮合装置16不再是上述的翼状物,而是作用在制动杠杠8上的弹簧。 更具体的,所讨论的弹簧是片簧80,其一端部81固定到钟表的框架上,而其另一端82设置成当制动杠杠8的杆14的轴线17与辊4的枢轴3的轴线和制动杠杠8的枢轴的轴线相交时,换句话说,当制动杠杠8占据相对于两个擒纵轮对中的位置时用于将相同的力施加到第一和第二锁定叉钻12和13上。
[0029] 在刚解释的情形下,如果由弹簧80施加到锁定叉钻12和13上的力大于由每一擒纵轮1和2施加到相同锁定叉钻上的拖曳力时,就没有必要将所述锁定叉钻设置在并列设置的两个板中,如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形那样。 实际上,齿尖将自然停止在锁定线上,锁定线位于由图15中看出的锁定面代表的单一锁定叉钻内部。在此,锁定叉钻12和13是单一部件的锁定叉钻83和84。
[0030] 片簧80可由其它的实施例代替。例如,其可以是螺旋形弹簧,其一端部固定到框架,而其另一端部固定到制动杠杠8的枢轴9。 未在此示出的该方案可由设置在杆14每侧的两个片簧代替,或可由在其第一端部固定到制动杠杠上并且在其第二端部处保持处于固定到钟表框架的两个销之间的单一片代替。
[0031] 最后应该指出独立的双轮擒纵机构允许双重显示,其中每个显示示出不同的区域时间指示。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