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家具类 / 躺椅 / 磁力驱动自动摇椅

驱动自动摇椅

阅读:1017发布:2021-01-16

专利汇可以提供驱动自动摇椅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磁 力 驱动自动 摇椅 ,包括 支架 和可在支架上前后摇晃的 躺椅 ,其特征是采用电磁驱动,由磁力 驱动器 、驱动曲杆和控制 电路 构成动力输出机构,所述磁力驱动器由相互配合、可在相互之间形成推拉力的固定电磁线圈和活动磁 铁 组成,其中,固定电磁线圈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活动 磁铁 设置在驱动曲杆上,驱动曲杆与躺椅联动。本实用新型使摇椅的舒适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用者不需要人为动作,即可享受舒适、惬意、逍遥的感觉。其摆动平稳、传动噪音低微。,下面是驱动自动摇椅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磁驱动自动摇椅,包括支架(3)和可在支架(3)上前后摇晃的躺椅(4),其特征是采用电磁驱动,由磁力驱动器(13)、驱动曲杆(6)和控制电路构成动力输出机构,所述磁力驱动器(13)由相互配合、可在相互之间形成推拉力的固定电磁线圈(1)和活动磁(2)组成,其中,固定电磁线圈(1)固定设置在支架(3)上,活动磁铁(2)设置在驱动曲杆(6)上,驱动曲杆(6)与躺椅(4)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驱动自动摇椅,其特征是所述躺椅(4)以其呈圆弧状的扶手(5)支承在支架(3)的圆弧形顶杆上,相互间以设置在支架顶杆上的轴承(9)和开设在扶手(5)底部的凹槽(10)滑动配合,在所述扶手(5)的转动中心位置处设置转动轴承(11),转动轴承(11)的内圈与支架(3)的底座固联、外圈通过连杆(12)与扶手(5)固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驱动自动摇椅,其特征所述固定电磁线圈(1)为空心管状,是与活动磁铁(2)形成有空气隙的滑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驱动自动摇椅,其特征是设置可针对活动磁铁(2)所处位置,适时变换固定电磁线圈(1)电磁极性方向的换向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驱动自动摇椅,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电磁线圈(1)具有可同时改变电磁极性的三组,在位置上形成串联,相邻固定电磁线圈间的磁极极性相反;配合设置的活动磁铁(2)亦为三组,在位置上同样形成串联,相邻活动磁铁间的磁极极性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力驱动自动摇椅,其特征是设置换向线圈(7),所述换向线圈(7)分别位于两旁侧固定电磁线圈(1)的外侧,换向线圈(7)通过串联设置的单向二极管(D1、D2)为固定电磁线圈(1)的换向提供单向触发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力驱动自动摇椅,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路具有:线圈回路,活动磁铁的三组电磁线圈(L1)和三组固定电磁线圈(L2),并联设置在电源回路中;换向电路,以换向线圈(L3)作为检测元件、两只换向线圈(L3)分串联设置有单向导通二极管(D1、D2),由三极管(Q1、Q2、Q3)和中间继电器(J2)构成信号放大电路、以换向继电器(J3)为换向执行器件,以换向继电器(J3)的一对常闭触点(J32)设置在固定电磁线圈(L2)的正向电流回路中,以换向继电器(J3)的一对常开触点(J31)设置在固定电磁线圈(L2)的反向电流回路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力驱动自动摇椅,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路具有:工作时间设定电路,由充电电容(C1)、充电电阻(R1)、.调节开关(K3)、三极管(Q4、Q5、Q6)和继电器(J4)构成,充电电容(C1)上并联设置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串联设置在继电器(J1)的线圈回路中;调节开关(K3)调节的是三极管(Q4)的不同的射极电压值。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力驱动自动摇椅,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路具有:调速电路,由拔动开关(K2)构成,拔动开关(K2)选择的是电源变压器次级绕组不同数位置上的抽头引线。

说明书全文

驱动自动摇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自动摇摆的躺椅

背景技术

:实际生活中,躺椅是家庭常用的老少皆宜的休息休闲用品,故躺椅种类繁多、结构各异。但已有使用中的躺椅都不具有自动摇晃的功能,人为的动作使其舒适性和随意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磁力驱动自动摇椅,使摇椅的舒适性、随意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和可在支架上前后摇晃的躺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采用电磁驱动,由磁力驱动器、驱动曲杆和控制电路构成动力输出机构,所述磁力驱动器由相互配合、可在相互之间形成推拉力的固定电磁线圈和活动磁组成,其中,固定电磁线圈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活动磁铁设置在驱动曲杆上,驱动曲杆与躺椅联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实用新型自动摇摆的功能使摇椅的舒适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用者不需要人为动作,即可享受舒适、惬意、逍遥的感觉。
2、本实用新型可以极好地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况,为其提供良好的休息方式。
3、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驱动,其摆动平稳、传动所产生的噪音低微。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驱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4-1、图4-2、图4-3、图4-4、图4-5、图4-6、图4-7为本实用新型磁力驱动器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固定电磁线圈、2活动磁铁、3支架、4躺椅、5扶手、6驱动曲杆、7换向线圈、8缓冲弹簧、9轴承、10凹槽、11转动轴承、12连杆、13磁力驱动器、14靠背、15调节板、16调节螺孔、17可翻转的脚踏、18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躺椅4以其呈圆弧状的扶手5支承在支架3的圆弧形顶杆上,相互间以设置在支架3顶杆上的轴承9和开设在扶手5底部的凹槽10滑动配合,在扶手5的转动中心位置处设置转动轴承11,转动轴承11的内圈与支架3的底座固联、外圈通过连杆12与扶手5固联。扶手5连同整个躺椅4可以以转动轴承11为中心形成一定度的圆弧形摆动。
如图1、图2所示,采用电磁驱动,由磁力驱动器13、驱动曲杆6和控制电路构成动力输出机构,驱动曲杆6与躺椅4联动,驱动曲杆6的摆动范围同样是以转动轴承11为中心,呈圆弧形摆动。这种倒置的吊兰式结构,摩擦力很小、摆动灵活,十分有效地解决自动摇椅摇摆时需要较大的推动力的关键问题。
具体实施中,驱动曲杆6呈“Y”形设置,其输出的双杆端对称伸向躺椅4的两旁侧,并与躺椅4联动,适当设置驱动曲杆6的位置和形状,使其输出力的方向恰恰是在扶手5摆动的圆弧形轨迹的切线方向上。此外,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躺椅靠背14应倾角可调,如图1中示出,在调节板15的不同位置上有调节螺孔16。另有在躺椅4前端伸出的可翻转的脚踏17。为了便于移动,还可以设置脚轮18。
参见图3,磁力驱动器由相互配合、可在相互之间形成推拉力的固定电磁线圈1和活动磁铁2构成。其中,固定电磁线圈1固定设置在支架3上,活动磁铁2设置在驱动曲杆6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电磁线圈1为空心管状,与活动磁铁2形成有空气隙的滑套。活动磁铁2可以为电磁铁,也可以为永久磁铁。设置可针对活动磁铁2所处位置,适时变换固定电磁线圈1电磁极性方向的换向电路。
具体实施中,固定电磁线圈1具有可同时改变电磁极性的三组,在位置上形成串联,相邻固定电磁线圈1之间的磁极极性相反;配合设置的活动磁铁2亦为三组,在位置上同样形成串联,相邻活动磁铁2之间的磁极极性相反。图3示出,在两只位于旁侧的固定电磁线圈1的外侧分别设置换向线圈7,换向线圈7,换向线圈7通过串联设置的单向二极管为固定电磁线圈1的换向提供单向触发电流
参见图4、图5,本实施例由图5所示的控制电路为各线圈提供工作电流及相关的控制信号,从而完成图4所示的电磁驱动器的工作过程。图5示出,由隔离变压器T提供各种工作电压,分别作为各单元电路的工作电源,各单元电路包括:线圈回路:包括活动磁铁的三组电磁线圈L1和三组固定电磁线圈L2,所有线圈并联设置在电源回路中。
换向电路,以换向线圈L3作为检测元件,提供触发信号,两只换向线圈L3分别串联设置有单向导通二极管D1、D2,由三极管Q1、Q2、Q3和中间继电器J2构成信号放大电路、以换向继电器J3为换向执行器件,以换向继电器J3的一对常闭触点J32设置在固定电磁线圈L2的正向电流回路中,以换向继电器J3的一对常开触点J31设置在固定电磁线圈L2的反向电流回路中。
工作时间设定电路:由充电电容C1、充电电阻R1、调节开关K3、三极管Q4、Q5、Q6和继电器J4构成,充电电容C1上并联设置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串联设置在继电器J1的线圈回路中;调节开关K3用来调节三极管Q4射极的串联二极管数量,从而调节其不同的射极电压值,调整自动摇椅的工作时间,可以设定工作时间在10分钟到60分钟时段内。
调速电路:由拔动开关K2构成,拔动开关K2可选择的是电源变压器次级绕组不同数位置上的抽头引线。
此外,控制面板上的各控制调节开关通过端子排或插件与控制电路相联接,在控制面板上设有工作时间设定开关K3、摆速调整开关K2、电源指示灯、过载保护熔丝等,以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人为起动,一方面可减化结构,另一方面能克服较大的静止惯性力矩的起动能耗。
具体工作过程:接通外接电源,按下起动按钮开关K1,继电器J1线圈得电,其常开接触点实施电源自保,并联在充电电容C1上的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断开,电容C1开始充电,由开关K3调节的工作时间开始计时,此时,人为外力将摇椅向摆动方向任意摆动一下,随后摇椅便开始自动摇摆。
图4-1所示位置,活动磁铁线圈L1和固定电磁线圈L2都处于通电状态,形成的电磁极性在图中标示,此时,几组活动磁铁因受到向右的电磁合力的推动,通过驱动曲杆带到摇椅向右摆动。这一推力在图4-3状态下终止,为了使活动磁铁继续向右运动,必须将固定电磁线圈L2的磁极极性进行换向。
当活动磁铁运动在图4-2位置时,换向线圈L3由于链结的磁通发生了变化,产生感应电流,这一换向检测电流发生稍早,不能立即换向,因此通过继电器J3线圈并联的电容器C2使换向指令继电器J2延时至图4-3的稍前段,此时J2方可得电,起动J3换向执行继电器,J3继电器两对常闭触点打开,两对常开触点接通,使固定电磁线圈电流方向反向。到了图4-4状态,活动磁铁继续受到向右的合力推动,这一状态由并联在换向继电器J3线圈上的电容器C3放电保持。二极管D1、D2使换向电路只接收换向线圈L3一个方向上的感应电流的触发,在摇椅一次全过程的摆动中,每一侧的换向线圈L3都只有一次的感应电流用于触发换向电路实施换向。
为了保证工作可靠性、工作灵敏度,以及最小的力矩损耗,在中间继电器J2线圈上并联的电容C2的容量选择,还要考虑J2和J3两继电器固有机械动作时间的延迟,以保证换向时刻在图4-3所示的稍前段发生。
活动磁铁到达图4-5的稍前段,电容C3方可放电完毕,此时,换向断电器J3失电,固定电磁线圈电流方向又翻转过来。
随后呈现的图4-6所示的状态使活动线圈继续向右运动。
以上两次磁场极性的变换足以使摇椅摆幅达到图4-7所示的极限位置,此时,驱动曲杆上多余的能量和惯性将被设置在驱动曲杆6杆端部的缓冲弹簧8吸收储存。随后在摇椅自重作用下,反向摆动开始,缓冲弹簧8的回弹又加速了反向摆动的初始速度,惯性力矩的有效利用更减少了能耗。
反向摆动与上述过程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形式能耗低、安全可靠,实现了无噪声驱动。据实测,本实用新型自动摇椅一小时耗电量约为0.05度。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抬升斜躺椅 2020-05-14 125
多功能躺椅 2020-05-14 247
睡袋躺椅 2020-05-12 74
平躺椅 2020-05-12 150
摇摆躺椅 2020-05-12 795
平躺椅 2020-05-13 800
躺椅 2020-05-11 238
伸缩躺椅 2020-05-14 514
一种躺椅 2020-05-13 893
运输躺椅 2020-05-11 50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