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制冷技术 / 制冷设备 / 制冷设备

制冷设备

阅读:756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制冷设备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 制冷设备 ,该制冷设备包括接 水 盘和换热器,所述接水盘包括 底板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气流在上下向穿过所述底板的进 风 区域,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接水区域,所述进风区域与所述接水区域交错设置;所述换热器沿水平向延伸且布置于所述接水盘上方,所述换热器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延伸且位于所述接水区域正上方的引流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接水盘的底板上同时设置进风区域和接水区域,使二者交错设置,并且将换热器沿水平向布置在接水盘上方,使接水盘同时具有接水和 通风 透气的功能,进而提高制冷设备装配的紧凑性。(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制冷设备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盘,所述接水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气流在上下向穿过所述底板的进区域,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接水区域,所述进风区域与所述接水区域交错设置;
换热器,沿水平向延伸且布置于所述接水盘上方,所述换热器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延伸且位于所述接水区域正上方的引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区域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子风区,所述接水区域包括多个开口向上的接水槽,多个所述子风区与多个所述接水槽交替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相对的两侧和相对的两端,所述子风区与所述接水槽均由其中一侧朝向另一侧延伸,所述子风区域与所述接水槽在其中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上交替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管组件和包覆所述换热管组件的翅片,所述翅片形成换热器的下表面,所述换热器的下表面呈波浪形设置,且其波谷位于所述接水区域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多个并行设置的管段,多个所述管段并行于所述波谷的延伸方向而对应位于所述波谷上方。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上设置有沿所述接水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两凹槽,两凹槽之间形成有分割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台的上表面呈凹弧面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台的上表面凸设有水珠导引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珠导引部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间距在1mm至5mm之间。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接水槽相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为天花机、空调挂机或空调柜机。

说明书全文

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制冷设备内通常设置有接盘和换热器,接水盘设置于换热器下方,以在实施制冷功能时,接水盘可以接收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
[0003] 对于制冷设备而言,换热器一般是立式放置的,以在空气穿过换热器时,产生的冷凝水可以向下流动而由接水盘接收。
[0004] 然而,现有制冷设备中换热器的立式放置严重影响制冷设备内部元件布置的紧凑性。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冷设备,旨在通过对换热器和接水盘的改进,使制冷设备内部元件的布置更紧凑。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制冷设备,包括:
[0007] 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气流在上下向穿过所述底板的进区域,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接水区域,所述进风区域与所述接水区域交错设置;
[0008] 换热器,沿水平向延伸且布置于所述接水盘上方,所述换热器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延伸且位于所述接水区域正上方的引流部。
[0009] 优选地,所述进风区域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子风区,所述接水区域包括多个开口向上的接水槽,多个所述子风区与多个所述接水槽交替设置。
[0010] 优选地,所述底板具有相对的两侧和相对的两端,所述子风区与所述接水槽均由其中一侧朝向另一侧延伸,所述子风区域与所述接水槽在其中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上交替设置。
[0011]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管组件和包覆所述换热管组件的翅片,所述翅片形成换热器的下表面,所述换热器的下表面呈波浪形设置,且其波谷位于所述接水区域的上方。
[0012]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多个并行设置的管段,多个所述管段并行于所述波谷的延伸方向而对应位于所述波谷上方。
[0013] 优选地,所述接水槽上设置有沿所述接水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两凹槽,两凹槽之间形成有分割台。
[0014] 优选地,所述分割台的上表面呈凹弧面设置。
[0015] 优选地,所述分割台的上表面凸设有水珠导引部。
[0016] 优选地,所述水珠导引部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间距在1mm至5mm之间。
[0017] 优选地,多个所述接水槽相连通。
[0018] 优选地,所述制冷设备为天花机、空调挂机或空调柜机。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接水盘的底板上同时设置进风区域和接水区域,使二者交错设置,并且将换热器沿水平向布置在接水盘上方,使接水盘同时具有接水和通风透气的功能,进而提高制冷设备装配的紧凑性。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制冷设备中换热器与接水盘的装配前的位置图;
[0022] 图2为图1中换热器与接水盘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0024] 图4为本图1中的接水盘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图1中的接水盘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图1中的接水盘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为本图1中的接水盘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8为本图1中的接水盘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9为图1另一视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0为图9中B处放大图。
[0031] 附图标号说明:
[0032]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接水盘 11 底板
12 进风区域 13 接水区域
12’ 子风区 13’ 接水槽
12a 通孔 121 凹槽
122 分割台 123 水珠导引部
20 天花机壳体 30 换热器
30a 引流部    
[0033]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5]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6]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7]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0038] 参照图1,在此,制冷设备可以是天花机、空调挂机或空调柜机。制冷设备内通常设置有换热器30,接水盘10设置于换热器30下方,用于接收换热器30产生的冷凝水。制冷设备具有壳体,换热器安装在壳体内。制冷设备的进风口可以开设在壳体的任意位置,只要气流可从进风口流入壳体内,并自下向上穿过接水盘10而流向换热器30,可与换热器30换热即可。
[0039] 为了便于表述,在下述内容中,将具体以接水盘安装在天花机壳体20的进风口为例进行阐述。
[004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9所示,所述接水盘10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供气流在上下向穿过所述底板11的进风区域12,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接水区域13,所述进风区域12与所述接水区域13交错设置。
[0041] 换热器30,沿水平向延伸且布置于所述接水盘10上方,所述换热器30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延伸且位于所述接水区域13正上方的引流部30a(如图2)。
[0042] 具体而言,底板11上同时设置进风区域12和接水区域13,并且二者呈交错设置的目的是使空气可以从进风区域12穿过底板11,接水区域13也可以接收由换热器滴落的冷凝水,二者不相互影响。
[0043] 以接水盘10安装于天花机的进风口200为例,接水盘10一方面可以供气流从进风口200进入天花机内部,另一方面还可以接收换热器下滴的冷凝水。
[0044] 参照图6、图7和图8,所述进风区域12可以是由底板11开设多个通孔12a形成,接水区域13包括多个接水槽13’,部分通孔12a设置在接水槽13’的周边。
[0045] 参照图4和图5,所述进风区域12也可以是由开设于底板11上的多个条形孔形成,接水区域13包括多个接水槽13’,部分接水槽13’设置在两条形孔之间。
[0046] 所述进风区域12还可以是由开设于底板11上的一条形孔弯折形成,接水区域13包括多个接水槽13’,部分接水槽13’沿条形孔的弯折方向布置在条形孔的周边或两侧。
[0047] 换热器30是沿水平方向布置在接水盘10上方的,当空气穿过接水盘10的进风区域12而与换热器30换热时,换热器30的表面形成冷凝水,待冷凝水聚集到一定程度后,会在重作用下向下滴落。如果冷凝水在换热器30的下表面无规律凝聚,那么其向下滴落也将无规律,而在引流部30a设置后,冷凝水最终都会由引流部30a所在位置向下滴落。由于接水区域位于引流部30a的正下方,所以,由引流部30a向下滴落的冷凝水最终会滴落至接水区域中13。
[0048]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接水盘的底板11上同时设置进风区域12和接水区域13,使二者交错设置,并且将换热器沿水平向布置在接水盘10上方,使接水盘10同时具有接水和通风透气的功能,进而提高制冷设备装配的紧凑性。
[0049] 关于该接水盘1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有多种,下述结合附图一一阐述。
[0050]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所述进风区域12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子风区12’,所述接水区域13包括多个开口向上的接水槽13’,多个所述子风区12’与多个所述接水槽13’交替设置。
[0051] 定义所述子风区12’为“a”,定义所述接水槽13’为“b”,多个子风区12’与多个接水槽13’的交替设置是按照…abababab…的方式排布的。在此,子风区12’可以是条形开口,也可以包括多个通孔12a;接水槽13’可以是呈条状设置,也可以是圆形设置。
[0052] 进一步而言,所述底板11具有相对的两侧和相对的两端,所述子风区12’与所述接水槽13’均由其中一侧朝向另一侧延伸,所述子风区12’与所述接水槽13’在其中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上交替设置。在此,以接水盘10大致呈方形为例进行说明。接水盘10具有四个侧边,四个侧边依次命名为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相对设置,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相对设置。子风区12’与接水槽13’均在第一侧边朝向第三侧边的方向延伸,并且,子风区12’与接水槽13’在第二侧边朝向第四侧边的方向上按照abababab的方式交替排布。
[0053] 换热器30一般包括换热管组件和包覆所述换热管组件的翅片,引流部30a是由翅片形成的。在此,引流部30a的具体实施例有多种。例如,引流部30a是由翅片下表面局部向下凸出而成半球状设置的,还可以是由翅片下表面局部向下凸出而呈锥形设置的。为了使冷凝水在引流部上的聚集效果更佳,以避免冷凝水由除引流部30a的其它部分向下滴落,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30的下表面呈波浪形设置,且其波谷形成所述引流部30a。由于换热器30的下表面呈波浪形设置,形成于换热器30下表面的所有冷凝水都会朝向引流部30a聚集,最终在引流部30a的导引作用下滴落至接水槽13’中。
[0054] 参照图1,制冷设备在工作时,冷媒是从换热管组件的管体中流动的,所以,当空气穿过换热器30时,首先是在管体的的表面形成冷凝水,冷凝水会沿翅片向下流动。鉴于此,引流部30a应当优选设置在管体正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多个并行设置的管段,多个所述管段并行于所述波谷的延伸方向而对应位于所述波谷上方。如此,可以大大降低冷凝水从进风区域12滴落的概率。
[0055] 上述实施例中,接水槽13’可以是呈长条形设置的,也可以是方形或圆形槽。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9和图10,所述接水槽13’呈条形设置,该接水槽13’上设置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两凹槽121,两凹槽121之间形成有分割台122。
[0056] 对应接水槽13’为单个凹槽121的实施例而言,换热器30产生的冷凝水最终会滴落至接水槽13’的槽底,由于接水槽13’的槽底与换热器具有一定间距,冷凝水滴落至槽底时,水珠飞溅现象较严重。设置分割台122后,由于分割台122的上表面与换热器30的间距小于接水槽13’的槽底与换热器30的间距,所以,水珠滴落至分割台122的上表面时,飞溅现象可大大减缓。
[0057]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照图10,所述分割台122的上表面呈凹弧面设置。
[0058] 如果空气湿度较小,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较慢,那么挂在换热器下表面的冷凝水水珠会聚集到较大后才会滴落。相反,如果空气湿度较大,换热器30产生的冷凝水较快,那么挂在换热器30下表面的冷凝水不会过度聚集,也就是滴落的冷凝水水珠相对较小。上述两种情况,水珠滴落至分割台122上表面都会产生水珠飞溅现象,飞溅的水珠会从进风区域12滴落,从而可能滴落至用户身上、工作台上或者底板11上,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0059] 分割台122的上表面呈凹弧设置后,冷凝水水珠滴落至凹弧面后,凹弧会对向四周飞溅的小水珠具有缓冲作用,从而可以减缓小水珠从分割台122上表面飞溅而出。
[0060] 继续参照图10,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冷凝水水珠滴落飞溅现象,所述分割台122上凸设有水珠导引部123。
[0061] 换热器上的冷凝水形成水珠后,水珠逐渐变大,最终滴落。设置水珠导引部123后,水珠导引部123在水珠尚未滴落时,便可以与水珠接触,从而可以将水珠引流至凹槽121中。
[0062] 进一步而言,参照图3,由于冷凝水形成的水珠直径一般在3mm左右,为了避免水珠滴落至分割台122上表面而产生水珠飞溅现象,所述水珠导引部与所述换热器30之间的间距在1mm至5mm之间。如此,在水珠尚且还未聚集足够自由滴落状态前,就已经与水珠导引部123接触,从而可顺利将水珠导引至接水槽13’中。
[0063]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子风区12’呈条形开口设置的基础上,多个所述子风区12’相连通或/及多个所述接水槽13’相连通。子风区12’呈条形开口设置便于气流穿行(阻力较小),多个子风区12’相连通可以进一步降低气流穿过底板11的阻力。另外,接水槽13’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相互连通。当然,考虑到排水的便利性,多个接水槽13’相连通较佳。
[006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半导体制冷设备 2020-05-11 401
风轮、风机及制冷设备 2020-05-12 844
制冷及热泵设备 2020-05-11 313
一种制冷设备 2020-05-11 992
一种新型制冷设备 2020-05-12 999
风轮、风机及制冷设备 2020-05-13 872
制冷设备 2020-05-11 278
一种制冷设备用蒸发器 2020-05-13 622
节流阀及制冷设备 2020-05-13 463
制冷设备 2020-05-11 91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