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植物油脂 / 植物油 / 玉米胚芽油 / 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脱除方法

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毒素的脱除方法

阅读:333发布:2020-05-17

专利汇可以提供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毒素的脱除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油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 酮 毒素的脱除方法。所述脱除方法为:将玉米胚芽经计量、清理、 破碎 、高温高压 蒸汽 脱毒、 软化 、轧胚、 压榨 制油,得到玉米压榨毛油。本发明采用物理方法脱除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酮,明显降低了玉米胚芽饼及压榨毛油中的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去除率可达85%以上,不破坏甘油三酯的结构,不引入外源性杂质,保留玉米毛油中固有的营养成分,毛油中维生素E可达1300mg/kg以上, 植物 甾醇可达12500mg/kg以上。,下面是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毒素的脱除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毒素的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玉米胚芽经计量、清理、破碎、高温高压蒸汽脱毒、软化、轧胚、压榨制油,得到玉米压榨毛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对玉米胚芽计量;
(2)将计量后的玉米胚芽清理除杂;
(3)将清理除杂后的玉米胚芽采用破碎机破碎;
(4)将破碎后的玉米胚芽在150~180℃、蒸汽压为0.8~1.2MPa的条件下进行脱毒;
(5)将脱毒后的玉米胚芽进行软化,软化后分控制在10~12%;
(6)将软化后的玉米胚芽进行轧胚,得油料胚片;
(7)将轧胚得到的油料胚片进行压榨,得玉米压榨毛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理除杂为:首先,采用磁选器除去玉米胚芽中磁性杂质,然后,进入振动分级筛,除去玉米胚芽中的石和玉米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碎机上齿辊间隙为2.5~3.5mm、下齿辊间隙为1.5~2.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化温度为50~7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轧胚温度为35~4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料胚片厚度为0.35~0.45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榨温度为75~85℃。

说明书全文

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毒素的脱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油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脱除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玉米赤霉烯酮是由禾谷镰刀菌和大豆镰刀菌代谢产生的,是玉米及其制品中最常见和最难处理的真菌毒素。我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玉米作为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总产量的30%用于工业原料,60%用于农业饲料,剩余的10%用作口粮和种子。玉米在生产、收货、加工、运输、储藏的过程中极易受到霉菌,特别是镰刀菌的污染。玉米赤霉烯酮会通过抑制T或者B淋巴细胞的活性,抑制NK细胞的活性等影响动物及人体的免疫系统。玉米赤霉烯酮在动物体内会与体内雌激素结合,减弱动物体内雌激素的活性,导致动物生殖机能的紊乱,影响到动物的生殖发育。
[0003] 玉米赤霉烯酮的脱除工艺一般要遵循以下几点:1、不改变粮食、饲料和人类食品的营养特性;2、能快速有效的去除或破坏掉玉米赤霉烯酮;3、在被处理的粮食、饲料或食物中不产生有毒物质的残留或致癌性/致突变残留物;4、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具有可承受性,不能显著影响最终产品的成本。
[0004] 辐射技术是近年来常用的处理粮食、食品和饲料中真菌毒素的研究热点,辐射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效果较好,但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效果不大。吸附技术能较好的降低粮食作物中的玉米赤霉烯酮,但是易引入外源性物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饲料或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发明内容

[0005]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脱除方法,降低玉米胚芽饼及毛油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在降低真菌毒素的污染的同时,保持其营养成分不被破坏,提高玉米毛油质量
[0006] 本发明所述的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脱除方法为:将玉米胚芽经计量、清理、破碎、高温高压蒸汽脱毒、软化、轧胚、压榨制油,得到玉米压榨毛油。
[0007] 所述的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脱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 (1)对玉米胚芽计量;
[0009] (2)将计量后的玉米胚芽清理除杂;
[0010] (3)将清理除杂后的玉米胚芽采用破碎机破碎;
[0011] (4)将破碎后的玉米胚芽在150~180℃、蒸汽压为0.8~1.2MPa的条件下进行脱毒;
[0012] (5)将脱毒后的玉米胚芽进行软化,软化后分控制在10~12%;
[0013] (6)将软化后的玉米胚芽进行轧胚,得油料胚片;
[0014] (7)将轧胚得到的油料胚片进行压榨,得玉米压榨毛油。
[0015] 其中:
[0016] 对玉米胚芽计量是为了计算毛油的初榨率。
[0017] 所述的清理除杂为:首先,采用磁选器除去玉米胚芽中磁性杂质,然后进入振动分级筛,除去玉米胚芽中的石及玉米皮等杂质。以防杂质堵塞油路,或影响油品质量。
[0018] 所述的破碎机上齿辊间隙为2.5~3.5mm、下齿辊间隙为1.5~2.5mm。通过破碎后使油料表面积增大,利于软化时温度和水分的传递。
[0019] 所述的软化温度为50~70℃。以使胚芽具备一定的水分和温度最终具备合适的可塑性。
[0020] 所述的轧胚温度为35~45℃。通过破坏胚芽内部的细胞结构,减小物料厚度,使胚芽达到最大的一致性。
[0021] 所述的油料胚片厚度为0.35~0.45mm。以使压出胚片感官要求薄而匀,少成粉,不漏油,不漏料。
[0022] 所述的压榨温度为75~85℃。以使榨取的油脂保持天然,营养物质不损失,不产生致癌性物质多环芳。原来的压榨工艺必须蒸炒胚芽,以增加出油率,不过那样的话会造成苯并芘的超标,本申请采用的压榨温度能够减少苯并芘的生成。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4] 本发明采用物理方法脱除玉米胚芽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明显降低了玉米胚芽饼及压榨毛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去除率可达85%以上,不破坏甘油三酯的结构,不引入外源性杂质,保留玉米毛油中固有的营养成分,毛油中维生素E可达1300mg/kg以上,植物甾醇可达12500mg/kg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0026] 实施例1
[0027] 所述的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脱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 (1)玉米胚芽经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为9700μg/kg。
[0029] (2)玉米胚芽由下料刮板输送到提升机处,提升到计量称上进行计量。
[0030] (3)将称量后的玉米胚芽进行清理,用磁选器除去胚芽中铁磁性杂质,筛选后进入振动分级筛,除去胚芽中的石块及其他杂质。
[0031] (4)将玉米胚芽采用破碎机进行破碎,使胚芽达到一定的粒度以符合轧胚条件;破碎机上齿辊间隙为2.5mm、下齿辊间隙为1.5mm。
[0032] (5)将破碎后的玉米胚芽在150℃,蒸汽压力为0.8MPa的条件下进行高温脱毒。
[0033] (6)将脱毒后的玉米胚芽进行软化,软化温度条件为50℃,软化后水分控制在10%。
[0034] (7)将软化后的胚芽进行轧胚,轧胚温度为35℃,油料胚片厚度控制在0.35mm。
[0035] (8)玉米胚芽经轧胚后进行压榨,得玉米压榨毛油,压榨温度为75℃。
[0036] 经检测,压榨饼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为1358μg/kg,压榨毛油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为1437μg/kg;毛油中维生素E为1330mg/kg,植物甾醇为12600mg/kg。
[0037] 实施例2
[0038] 所述的玉米胚芽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脱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9] (1)玉米胚芽经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为10490μg/kg。
[0040] (2)玉米胚芽由下料刮板输送到提升机处,提升到计量称上进行计量;
[0041] (3)将称量后的玉米胚芽进行清理,用磁选器除去胚芽中铁磁性杂质,筛选后进入振动分级筛,除去胚芽中的石块及其他杂质。
[0042] (4)将玉米胚芽采用破碎机进行破碎,使胚芽达到一定的粒度以符合轧胚条件,破碎机上齿辊间隙为3.0mm、下齿辊间隙为2.0mm。
[0043] (5)将破碎后的玉米胚芽在165℃,蒸汽压力为1.0MPa的条件下进行高温脱毒。
[0044] (6)将脱毒后的玉米胚芽进行软化,软化温度条件为60℃,软化后水分控制在11%。
[0045] (7)将软化后的胚芽进行轧胚,轧胚温度为40℃,油料胚片厚度控制在0.40mm。
[0046] (8)玉米胚芽经轧胚后进行压榨,得玉米压榨毛油,压榨温度为80℃。
[0047] 经检测,压榨饼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为1321μg/kg,压榨毛油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为1427μg/kg;毛油中维生素E为1332mg/kg,植物甾醇为12500mg/kg。
[0048] 实施例3
[0049] (1)玉米胚芽经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为9467μg/kg。
[0050] (2)玉米胚芽由下料刮板输送到提升机处,提升到计量称上进行计量。
[0051] (3)将称量后的玉米胚芽进行清理,用磁选器除去胚芽中铁磁性杂质,筛选后进入振动分级筛,除去胚芽中的石块及其他杂质。
[0052] (4)将玉米胚芽采用破碎机进行破碎,使胚芽达到一定的粒度以符合轧胚条件,破碎机上齿辊间隙为3.5mm、下齿辊间隙为2.5mm。
[0053] (5)将破碎后的玉米胚芽进行在180℃,蒸汽压力为1.2MPa的条件下进行高温脱毒。
[0054] (6)将脱毒后的玉米胚芽进行软化,软化温度条件为70℃,软化后水分控制在12%。
[0055] (7)将软化后的胚芽进行轧胚,轧胚温度为45℃,油料胚片厚度控制在0.45mm。
[0056] (8)玉米胚芽经轧胚后进行压榨,得玉米压榨毛油,压榨温度为85℃。
[0057] 经检测,压榨饼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为1120μg/kg,压榨毛油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为1187μg/kg;毛油中维生素E为1334mg/kg,植物甾醇为12550mg/kg。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