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家用器具 / 厨用小家电 / 一种电磁炉

一种电磁炉

阅读:80发布:2020-09-10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电磁炉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 小家电 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包括由 外壳 构成的炉腔和设置于该炉腔内的零配件,所述零配件包括相电气连接的 风 扇、线圈盘和控制 电路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所述控制电路为至少两个,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线圈盘周围。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炉,因为所述控制电路设置有两个以上,主要目的是根据电磁炉 散热 要求把控制电路分开排布于电磁炉的各个腔体之内,加大散热面积。各个控制电路之间留有间隙,以便更好地 通风 通气,令热量容易从所述炉腔内排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炉,其结构安全、风道合理、散热效果好,炉腔内零配件的整体高度较低。,下面是一种电磁炉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磁炉,包括由外壳(1)构成的炉腔和设置于该炉腔内的零配件,所述零配件包括相电气连接的扇(2)、线圈盘(3)和控制电路,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为至少两个,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线圈盘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为三个,分别为主控制电路(4)、副控制电路(5)和控制面板电路(6),所述主控制电路(4)、副控制电路(5)和控制面板电路(6)导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控制电路(5)最短边的边长为40mm≤H≤10mm,所述副控制电路(5)最长边的边长为80mm≤L≤2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控制电路(5)与所述线圈盘(3)之间的直线距离为J≥30 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电路(4)的主零件设置于远离线圈盘(3)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控制电路(5)上设置有电感,所述电感X轴上远离线圈盘(3),Y轴上靠近主控制电路(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电路(4)和副控制电路(5)的平高度为K≤15mm。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电磁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小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电磁炉在工作时,其本身不产生明火,而锅具在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则会传导到炉体下的线盘或控制电路等结构,同时,控制电路的IGBT结构在工作时也会发出大量的热。为了保证电磁炉的正常工作,这些产生在炉体内的热量需要吸时排出。为此,电磁炉通常设有扇以及进出风口,传统的电磁炉只使用一个风扇,在电磁炉下表面设置进风口,在电磁炉后侧壁设置出风口。线圈盘和控制电路则排列在风扇的上方。其工作时,风扇在吸入风后,吹向上方的控制电路及线圈盘,再经出风口流出。为了配合进风口的良好吸风效果,此电磁炉在下表面必须设置一定高度的底脚,让电磁炉放置时能产生一定的空间用以吸入空气。所以,其电磁炉的高度必然较高,整体较为笨重。为了更好的散热,传统电磁炉中,所有的电子元件均设置在一个控制电路板上,错综复杂地排列于炉体内。因此,造成电磁炉局部温度过高,电磁炉腔内的温升过高。而且所有电子元件集中排布,高低的参差不齐,也造成电磁炉高度较高,整体上较为笨重的缺点。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的根本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度较低,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
[0004] 针对以上根本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相应的解决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电磁炉,包括由外壳构成的炉腔和设置于该炉腔内的零配件,所述零配件包括相电气连接的风扇、线圈盘和控制电路,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所述控制电路为至少两个,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线圈盘周围。本实用新型的该技术方案的电磁炉,因为所述控制电路设置有两个以上,主要目的是根据电磁炉散热要求把控制电路分开排布于电磁炉的各个腔体之内,加大散热面积。各个控制电路之间留有间隙,以便更好地通风通气,令热量容易从所述炉腔内排出。
[0006]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电路为三个,分别为主控制电路、副控制电路和控制面板电路,所述主控制电路、副控制电路和控制面板电路导线连接。设置过多单独的控制电路,会令炉腔内体积增大,从而令电磁炉整体较大,不便于运输和使用。仅设置两个控制电路,也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但其散热及通风效果不是最佳。
[0007]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副控制电路宽度为40mm≤H≤10mm,所述副控制电路长度为80mm≤L≤20mm。作为本发明一种电磁炉的最佳实施方式,所述副控制电路宽度为H=35mm,所述副控制电路长度为L=70mm。这样设置炉腔需求不大,通风效果也好。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副控制电路的宽度与所述副控制电路的长度之间的最佳比例为1:2。
[0008]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副控制电路与所述线圈盘之间的直线距离为J≥30 mm。线圈盘是炉腔内投影面积最大的一个零配件,而且其发热量也较高,当J的距离小于30mm时,散热效果不佳,而且影响电磁炉整体的风道结构。
[0009]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主控制电路的主零件设置于远离线圈盘的一侧。主零件的高度和面积都较大,如果设置于靠近线圈盘的一侧,则阻隔了风道的流通。同时,主零件也需要释放一部分的热量,如果把它与发热量大的线圈盘设计得太近,会造成炉腔内局部过热
[0010]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副控制电路上设置有电感,所述电感X轴上远离线圈盘,Y轴上靠近主控制电路。远离线圈盘的优点在于避免线圈盘的热量对线感带来干扰或影响其寿命。在Y轴上,所述电感可以设置于副控制电路靠近主控制电路的一侧;可以将电感往主控制电路与副控制电路形成的通道处悬空设置。
[0011]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主控制电路和副控制电路的平高度为K≤15mm。高度K的值大于15mm时,不易通风排气。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安全、风道合理、散热效果好,炉腔内零配件的整体高度较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15] 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炉,包括由外壳1构成的炉腔和设置于该炉腔内的零配件,零配件包括相电气连接的风扇2、线圈盘3和控制电路,外壳1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控制电路为至少两个,控制电路设置于线圈盘3周围。本实用新型的该技术方案的电磁炉,因为控制电路设置有两个以上,主要目的是根据电磁炉散热要求把控制电路分开排布于电磁炉的各个腔体之内,加大散热面积。各个控制电路之间留有间隙,以便更好地通风通气,令热量容易从所述炉腔内排出。
[0017] 控制电路为三个,分别为主控制电路4、副控制电路5和控制面板电路6,主控制电路4、副控制电路5和控制面板电路6导线连接。设置过多单独的控制电路,会令炉腔内体积增大,从而令电磁炉整体较大,不便于运输和使用。
[0018] 副控制电路5宽度为40mm≤H≤10mm,副控制电路长度为80mm≤L≤20mm。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副控制电路5的宽度为H=35mm,副控制电路的长度为L=70mm。这样设置炉腔需求不大,通风效果也好。在本实施中,副控制电路的宽度与副控制电路的长度之间的最佳比例为1:2。
[0019] 副控制电路5与线圈盘3之间的直线距离为J≥30 mm。线圈盘3是炉腔内投影面积最大的一个零配件,而且其发热量也较高,当J的距离小于30mm时,散热效果不佳,而且影响电磁炉整体的风道结构。
[0020] 主控制电路4的主零件设置于远离线圈盘3的一侧。主零件的高度和面积都较大,如果设置于靠近线圈盘3的一侧,则阻隔了风道的流通。同时,主零件也需要释放一部分的热量,如果把它与发热量大的线圈盘3设计得太近,会造成炉腔内局部过热。
[0021] 副控制电路5上设置有电感,所述电感X轴上远离线圈盘3,Y轴上靠近主控制电路4。远离线圈盘3的优点在于避免线圈盘3的热量对线感带来干扰或影响其寿命。在Y轴上,所述电感可以设置于副控制电路5靠近主控制电路4的一侧。
[0022] 主控制电路4和副控制电路5的水平高度为K≤15mm。高度K的值大于15mm时,不易通风排气。
[0023]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无渣食品加工机 2020-05-22 243
一种豆浆机 2020-05-23 366
一种加热杯体的制造方法 2020-05-20 353
一种食品加工机用研磨装置 2020-05-24 528
一种豆浆机 2020-05-08 18
一种食品加工机用排液阀及食品加工机 2020-05-17 654
一种厨房小家电 2020-05-19 688
一种可检测噪音的食品加工机 2020-05-26 574
一种豆浆机 2020-05-11 931
一种食品加工机 2020-05-15 40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