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水处理 / 净化 / 一种通风除尘净化系统

一种通除尘净化系统

阅读:406发布:2024-02-2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通除尘净化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通 风 除尘 净化 系统,涉及 通风 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台循环净化机组、至少一台新风机组和换 热机 组,换热机组分别与循环净化机组和新风机组连接,循环净化机组设置在室内空间并设置有回风管和出风口,回风管和出风口均与室内空间连通,并形成室内循环净化气流;新风机组设置在室外空间并设置有新风管和排风管,新风管和排风管均伸入室内空间。相较于 现有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风除尘净化系统,通过将新风、排风和回风的管道分开设置,其通风除尘效果好,能够净化室内空气,同时系统能耗低,节能环保。,下面是一种通除尘净化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通除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台循环净化机组、至少一台新风机组和换热机组,所述换热机组分别与所述循环净化机组和所述新风机组连接,用于分别与所述净化机组和所述新风机组换热,所述循环净化机组设置在室内空间并设置有回风管和出风口,所述回风管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室内空间连通,并形成室内循环净化气流;所述新风机组设置在室外空间并设置有新风管和排风管,所述新风管和所述排风管均伸入所述室内空间,所述新风机组用于通过所述新风管向所述室内空间送新风,还用于通过所述排风管将所述室内空间的空气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除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空间的底部还设置有置换风箱,所述置换风箱具有置换风口,所述新风管与所述置换风箱连接,并通过所述置换风口出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除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净化机组包括循环壳体、回风、循环净化组件和送风阀,所述循环壳体设置在所述室内空间,所述回风阀设置在所述循环壳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回风管连接,所述送风阀设置在所述循环壳体的另一端并具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置换风口连通,所述循环净化组件容置在所述循环壳体内并位于所述回风阀与所述送风阀之间,并与所述换热机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除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净化机组包括循环壳体、回风阀、循环净化组件和静压送风扩散器,所述循环壳体设置在所述室内空间,所述回风阀设置在所述循环壳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回风管连接,所述静压送风扩散器设置在所述循环壳体的另一端,并具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循环净化组件容置在所述循环壳体内并位于所述回风阀与所述静压送风扩散器之间,并与所述换热机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通风除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净化组件包括循环过滤器、换热器、加湿器和循环风机,所述循环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循环壳体内并靠近所述回风阀,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循环过滤器的一侧,并与所述换热机组连接,所述加湿器设置在所述换热器远离所述回风阀的一侧,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加湿器远离所述回风阀的一侧,以使空气依次通过所述循环过滤器、所述换热器、所述加湿器和所述循环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除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管的端部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设置在所述室内空间的顶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室内空间的底部,以形成所述室内循环净化气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除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组包括新风壳体、新风处理组件、排风壳体和排风处理组件,所述新风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新风进阀和新风出阀,所述新风进阀与所述室外空间连通,用于吸入外部空气,所述新风出阀与所述新风管连接,所述新风处理组件设置在所述新风壳体内,并设置在所述新风进阀与所述新风出阀之间;所述排风壳体与所述新风壳体相互连接并相互隔离,且所述排风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排风进阀和排风出阀,所述排风出阀与所述室外空间连通,用于排出室内空气,所述排风进阀与所述排风管连接,所述排风处理组件设置在所述排风壳体内,并设置在所述排风进阀与所述排风出阀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除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处理组件包括新风过滤器、第一热回收器、表冷器、加热器和新风机,所述新风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新风壳体内并靠近所述新风进阀,所述第一热回收器设置在所述新风过滤器远离所述新风进阀的一侧,所述表冷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热回收器远离所述新风进阀的一侧,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表冷器远离所述新风进阀的一侧,并与所述换热机组连接,所述新风机设置在所述加热器远离所述新风进阀的一侧,以使空气依次通过所述新风过滤器、第一热回收器、表冷器、加热器和新风机,并通过所述新风出阀进入所述新风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风除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与所述新风出阀之间具有均流消声段,所述均流消声段设置有复合型阻性消声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风除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处理组件包括排风过滤器、第二热回收器和排风机,所述排风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排风壳体内并靠近所述排风进阀,所述第二热回收器设置在所述排风壳体内并靠近所述排风出阀,所述排风机设置在所述排风过滤器与所述排风机之间,且所述第二热回收器与所述第一热回收器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通除尘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风除尘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代化工业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工业厂房建设发展迅速,工业厂房在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很难控制,同时又对温度、湿度、污染物浓度、噪声等有严格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的各类通风除尘、净化空调系统均存在能耗高的特点,尤其对于超大工业厂房来说,其通风除尘、净化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比相当大。
[0003] 目前工业厂房通风除尘常用的气流组织方式有以下几种:
[0004] 1、吹吸式通风:在厂房的立柱一侧送风,另一侧立柱布置排风,通过大跨度的送风和排风,试图捕集污染物,其特点在于送风采用射流的形式,由于厂房跨度大,射流度一般均控制在10°以内,回风口需要的高度相当大,同时车间内气流紊乱,人员工作区域未进行治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且能耗高。
[0005] 2、全空气系统通风:在厂房两侧布置布风器,顶部设置回排风口,通过远距离输送空气和抽吸空气,系统风机采用双风机系统,系统阻高达3000Pa以上,风机能耗高。另一方面,系统采用组合式除尘控温机组,在需要控制温湿度时,全风量需要经过表冷器或蒸发器采用低温度载冷剂进行深度除湿,制冷系统整体能耗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除尘净化系统,其通风除尘效果好,能够净化室内空气,同时将新风系统和内部循环系统分开设置,系统能耗低。
[0007]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 一种通风除尘净化系统,包括至少一台循环净化机组、至少一台新风机组和换热机组,换热机组分别与循环净化机组和新风机组连接,用于分别与净化机组和新风机组换热,循环净化机组设置在室内空间并设置有回风管和出风口,回风管和出风口均与室内空间连通,并形成室内循环净化气流;新风机组设置在室外空间并设置有新风管和排风管,新风管和排风管均伸入室内空间,新风机组用于通过新风管向室内空间送新风,还用于通过排风管将室内空间的空气排出。
[0009] 进一步地,室内空间的底部还设置有置换风箱,置换风箱具有置换风口,新风管与置换风箱连接,并通过置换风口出风。
[0010] 进一步地,循环净化机组包括循环壳体、回风、循环净化组件和送风阀,循环壳体设置在室内空间,回风阀设置在循环壳体的一端,并与回风管连接,送风阀设置在循环壳体的另一端并具有出风口,出风口与置换风口连通,循环净化组件容置在循环壳体内并位于回风阀与送风阀之间,并与换热机组连接。
[0011] 进一步地,循环净化机组包括循环壳体、回风阀、循环净化组件和静压送风扩散器,循环壳体设置在室内空间,回风阀设置在循环壳体的一端,并与回风管连接,静压送风扩散器设置在循环壳体的另一端,并具有出风口,循环净化组件容置在循环壳体内并位于回风阀与静压送风扩散器之间,并与换热机组连接。
[0012] 进一步地,循环净化组件包括循环过滤器、换热器、加湿器和循环风机,循环过滤器设置在循环壳体内并靠近回风阀,换热器设置在循环过滤器的一侧,并与换热机组连接,加湿器设置在换热器远离回风阀的一侧,循环风机设置在加湿器远离回风阀的一侧,以使空气依次通过循环过滤器、换热器、加湿器和循环风机。
[0013] 进一步地,回风管的端部设置有回风口,回风口设置在室内空间的顶部,出风口设置在室内空间的底部,以形成室内循环净化气流。
[0014] 进一步地,新风机组包括新风壳体、新风处理组件、排风壳体和排风处理组件,新风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新风进阀和新风出阀,新风进阀与室外空间连通,用于吸入外部空气,新风出阀与新风管连接,新风处理组件设置在新风壳体内,并设置在新风进阀与新风出阀之间;排风壳体与新风壳体相互连接并相互隔离,且排风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排风进阀和排风出阀,排风出阀与室外空间连通,用于排出室内空气,排风进阀与排风管连接,排风处理组件设置在排风壳体内,并设置在排风进阀与排风出阀之间。
[0015] 进一步地,新风处理组件包括新风过滤器、第一热回收器、表冷器、加热器和新风机,新风过滤器设置在新风壳体内并靠近新风进阀,第一热回收器设置在新风过滤器远离新风进阀的一侧,表冷器设置在第一热回收器远离新风进阀的一侧,加热器设置在表冷器远离新风进阀的一侧,并与换热机组连接,新风机设置在加热器远离新风进阀的一侧,以使空气依次通过新风过滤器、第一热回收器、表冷器、加热器和新风机,并通过新风出阀进入新风管。
[0016] 进一步地,新风机与新风出阀之间具有均流消声段,均流消声段设置有复合型阻性消声器。
[0017] 进一步地,排风处理组件包括排风过滤器、第二热回收器和排风机,排风过滤器设置在排风壳体内并靠近排风进阀,第二热回收器设置在排风壳体内并靠近排风出阀,排风机设置在排风过滤器与排风机之间,且第二热回收器与第一热回收器连接。
[0018]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风除尘净化系统,将循环净化机组设置在室内空间,且回风管和出风口均与室内空间连通,新风机组设置在室外空间并设置有伸入到室内空间的新风管和排风管。在启动后,新风机组通过新风管向室内空间送新风,通过排风管将室内空间的空气排出,从而实现了通风功能。室内空间的空气通过回风管进入循环净化机组,净化后通过出风口重新送入室内空间,循环净化机组的回风管与出风口处形成室内循环净化气流,从而实现室内空间内部空气的除尘净化功能。由于循环净化机组形成内部循环,管路管程短,阻力小,同时新风、排风与回风分别分开设置,互相影响较小,使得通风、除尘、净化功能效果好,同时系统的总能耗大大降低,相对于传统组合式除尘通风机组能耗能够降低一半以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风除尘净化系统,通过将新风、排风和回风的管道分开设置,其通风除尘效果好,能够净化室内空气,同时系统能耗低,节能环保。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1]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风除尘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图1中循环净化机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图1中新风机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图2中循环净化机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图3中新风机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循环净化机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为图6中循环净化机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循环净化机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 图标:100-通风除尘净化系统;110-循环净化机组;111-循环壳体;113-回风阀;115-循环净化组件;1151-循环过滤器;1153-换热器;1155-加湿器;1157-循环风机;117-送风阀;119-静压送风扩散器;130-新风机组;131-新风壳体;1311-新风进阀;1313-新风出阀;133-新风处理组件;1331-新风过滤器;1333-第一热回收器;1335-表冷器;1337-加热器;1338-均流消声段;1339-新风机;135-排风壳体;1351-排风进阀;1353-排风出阀;137-排风处理组件;1371-排风过滤器;1373-第二热回收器;1375-排风机;150-换热机组;160-置换风箱;161-置换风口;170-回风管;171-回风口;180-新风管;190-排风管;191-排风口;
200-厂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1]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2]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竖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6] 第一实施例
[0037] 结合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风除尘净化系统100,其主要安装在厂房200内,起到对厂房200内部空气进行通风、除尘、净化的功能,同时将厂房200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分开控制,起到温度湿度相互独立控制的作用。
[0038]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风除尘净化系统100,包括至少一台循环净化机组110、至少一台新风机组130和换热机组150,换热机组150分别与循环净化机组110和新风机组130连接,用于分别与净化机组和新风机组130换热,循环净化机组110设置在室内空间并设置有回风管170和出风口,回风管170和出风口均与室内空间连通,并形成室内循环净化气流;新风机组130设置在室外空间并设置有新风管180和排风管190,新风管180和排风管190均伸入室内空间,新风机组130用于通过新风管180向室内空间送新风,还用于通过排风管190将室内空间的空气排出。
[0039]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提出的室内空间,指的是厂房200内部,室外空间,指的是厂房200外部,并与大气连通。换热机组150和新风机组130均设置在厂房200外部。当需要对厂房
200内部提供冷气时,换热机组150用于向新风机组130和循环净化机组110提供冷源,从而使得通过新风机组130处理后进入厂房200内部的新风以及经过循环净化机组110处理后的内部空气降温,从而向厂房200内部提供冷气;当需要对厂房200内部提供热气时,换热机组
150用于向新风机组130和循环净化机组110提供热源,从而使得通过新风机组130处理后进入厂房200内部的新风以及经过循环净化机组110处理后的内部空气升温,从而向厂房200内部提供热气,具体原理可参见本实施例中关于换热机组150和新风机组130的具体结构介绍。
[0040]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净化机组110为多台,多台循环净化机组110间隔设置在厂房200内部,并分设在厂房200的两侧墙壁下,通过设置多台循环净化机组110,能够在厂房200内部形成多处室内循环净化气流,从而大大提升了净化效率。此外,本实施例中新风机组
130也可以是多台,多台新风机组130间隔设置在厂房200外,从多个位置向厂房200内输送新风。此处循环净化机组110以及新风机组130的数量,可根据厂房200大小以及形状等因素进行合理配置,在此不对数量作具体限定。
[0041] 在本实施例中,回风管170、新风管180以及排风管190均采用热板制作,强度高,气密性好。
[0042]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空间的底部还设置有置换风箱160,置换风箱160具有置换风口161,新风管180与置换风箱160连接,并通过置换风口161出风。具体地,置换风箱160设置在厂房200墙壁的下部位置,方便新风的出风方向向着下方,使得新风能够流通至厂房200的底部各处。
[0043] 在本实施例中,回风管170的端部设置有回风口171,回风口171设置在室内空间的顶部,出风口设置在室内空间的底部,以形成室内循环净化气流。排风管190的端部也设置有排风口191,排风口191也设置在室内空间的顶部,并与回风口171相互间隔设置,避免相互影响。并形成下侧送风、顶部回排风的置换通风气流组织。
[0044]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置换风口161用于工业厂房200空调通风的布风器,在车间底部人员工作区域形成洁净的空气层,置换风口161采用任意角度送风,形成远程贴附射流,厂房200内工作区域风速控制在0.5m/s以下。
[0045] 在实际工作时,新风机组130通过新风管180向室内空间送新风,通过排风管190将室内空间的空气排出,从而实现了通风功能。室内空间的空气通过回风管170进入循环净化机组110,净化后通过出风口重新送入室内空间,循环净化机组110的回风管170与出风口处形成室内循环净化气流,从而实现室内空间内部空气的除尘净化功能。由于循环净化机组110形成内部循环,管路管程短,阻力小,同时新风、排风与回风分别分开设置,互相影响较小,使得通风、除尘、净化功能效果好,同时系统的总能耗大大降低,相对于传统组合式除尘通风机组能耗能够降低一半以上。
[0046] 参见图4,循环净化机组110包括循环壳体111、回风阀113、循环净化组件115和送风阀117,循环壳体111设置在室内空间,回风阀113设置在循环壳体111的一端,并与回风管170连接,送风阀117设置在循环壳体111的另一端并具有出风口,出风口与置换风口161连通,循环净化组件115容置在循环壳体111内并位于回风阀113与送风阀117之间,并与换热机组150连接。
[0047]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净化机组110也通过置换风口161出风,从而使得新风出风与净化出风相统一,提高出风量。
[0048] 循环净化组件115包括循环过滤器1151、换热器1153、加湿器1155和循环风机1157,循环过滤器1151设置在循环壳体111内并靠近回风阀113,换热器1153设置在循环过滤器1151的一侧,并与换热机组150连接,加湿器1155设置在换热器1153远离回风阀113的一侧,循环风机1157设置在加湿器1155远离回风阀113的一侧,以使空气依次通过循环过滤器1151、换热器1153、加湿器1155和循环风机1157。
[0049]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过滤器1151采用聚酯PTFE覆膜滤料,且采用筒式结构,带脉冲反吹装置,用于对内部空气进行除尘净化。当然,此处循环过滤器1151的过滤材料仅仅作举例说明,并不作具体限定。
[0050]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1153采用管套翅片结构,用于送风冷却或者加热。当然,此处换热器1153的换热管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或材料,例如铝制螺旋管状等,在此对换热器1153的具体结构也不作具体限定。
[005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换热器1153的换热管与换热机组150连接,换热管中填充有冷媒,冷媒通过换热机组150换热后输送至换热器1153中,并与通过换热器1153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制冷或制热功能。关于换热机组150的具体结构可参见现有的空调系统,在此不详尽描述。
[0052]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风机1157采用双吸式离心通风机,用于输送送风。当然,此处循环风机1157也可以采用常规的离心风机
[0053] 在本实施例中,回风阀113和送风阀117均采用热镀锌钢板制作,强度高,气密性好。加湿器1155采用电极式加湿或电热式加湿,优选采用电热式加湿。
[0054] 参见图5,新风机组130包括新风壳体131、新风处理组件133、排风壳体135和排风处理组件137,新风壳体1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新风进阀1311和新风出阀1313,新风进阀1311与室外空间连通,用于吸入外部空气,新风出阀1313与新风管180连接,新风处理组件
133设置在新风壳体131内,并设置在新风进阀1311与新风出阀1313之间;排风壳体135与新风壳体131相互连接并相互隔离,且排风壳体13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排风进阀1351和排风出阀1353,排风出阀1353与室外空间连通,用于排出室内空气,排风进阀1351与排风管190连接,排风处理组件137设置在排风壳体135内,并设置在排风进阀1351与排风出阀1353之间。
[0055] 新风处理组件133包括新风过滤器1331、第一热回收器1333、表冷器1335、加热器1337和新风机1339,新风过滤器1331设置在新风壳体131内并靠近新风进阀1311,第一热回收器1333设置在新风过滤器1331远离新风进阀1311的一侧,表冷器1335设置在第一热回收器1333远离新风进阀1311的一侧,加热器1337设置在表冷器1335远离新风进阀1311的一侧,并与换热机组150连接,新风机1339设置在加热器1337远离新风进阀1311的一侧,以使空气依次通过新风过滤器1331、第一热回收器1333、表冷器1335、加热器1337和新风机
1339,并通过新风出阀1313进入新风管180。
[0056]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机1339与新风出阀1313之间具有均流消声段1338,均流消声段1338设置有复合型阻性消声器。具体地,复合型阻性消声器呈片式,内填料为离心玻璃,外侧采用冲孔镀锌铜板。
[0057]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过滤器1331采用G4级无纺布制成,且采用袋式结构,用于初步过滤从外部吸入的空气。当然,此处新风过滤器1331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和结构,具体不作限定。
[0058]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1337采用电加热或者蒸汽、热水加热,用于加热新风。表冷器1335采用铜管套铝翅片,用于新风升温减湿后再冷却,满足新风要求。当然,此处加热器1337和表冷器1335的具体结构形式,在此不作限定。
[0059] 排风处理组件137包括排风过滤器1371、第二热回收器1373和排风机1375,排风过滤器1371设置在排风壳体135内并靠近排风进阀1351,第二热回收器1373设置在排风壳体135内并靠近排风出阀1353,排风机1375设置在排风过滤器1371与排风机1375之间,且第二热回收器1373与第一热回收器1333连接。
[0060] 在本实施例中,排风过滤器1371采用聚酯PTFE覆膜滤料,且采用筒式结构,带脉冲反吹装置。用于对排出到外部的空气进行过滤吸收,避免污染物进入外部环境造成污染。当然,此处排风过滤器1371的过滤材料仅仅作举例说明,并不作具体限定。
[0061]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机1339与排风机1375都采用双吸式离心通风机,用于输送新风以及排风。当然,此处新风机1339与排风机1375也可以采用常规的离心风机。
[0062]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进阀1311、新风出阀1313、排风进阀1351以及排风出阀1353均采用热镀锌钢板制作,强度高,气密性好。
[0063] 在本实施例中,排风机1375与排风出阀1353之间具有消声段,消声段设置有消声器。具体地,消声器呈片式,内填料为离心玻璃棉,外侧采用冲孔镀锌铜板。
[006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热回收器1333与第二热回收器1373一体设置,从而使得新风壳体131与排风壳体135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具体地,第一热回收器1333和第二热回收器1373均采用热管,用于排风与新风之间的热交换,回收排风的冷量或热量。
[0065]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净化原理如下:多台循环净化机组110组合,采用多个置换风口161布风,顶部采用回风口171进行回风,形成下侧送风,顶部回风的室内循环净化气流。同时通过换热机组150提供热量或冷量,实现室内降温或升温功能。
[0066]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送风以及排风原理如下:新风机组130的新风路径由新风进阀1311、新风过滤器1331、第一热回收器1333、表冷器1335、加热器1337、新风机1339、均流消声段1338和新风出阀1313。新风机组130的排风路径由排风进阀1351,排风过滤器1371、第二热回收器1373、排风机1375、消声段、排风出阀1353。新风通过新风路径,通过新风过滤器
1331过滤,经第一热回收器1333进行热交换,从而回收排风的冷量/热量,再经表冷器1335和加热器1337进行空气处理,通过新风机1339送至厂房200车间内,满足厂房200车间新风的需要;排风通过排风路径,先通过排风过滤器1371过滤,去除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再经排风机1375压至第二热回收器1373,在此排风与新风进行热交换,回收冷量/热量后排至大气。通过调节新风和排风风量,保证车间与外界压差需求。
[0067] 在本实施例中,湿度温度独立控制实施原理如下:新风机组130负责消除车间内全部湿负荷/潜热负荷和部分显热负荷,循环净化机组110负责厂房200内部分或全部显热负荷,将厂房200内温度和湿度分开控制,做到温湿度独立控制。具体地,新风机组130只负责新风的冷却减湿处理过程,空气处理过程属于湿工况,具有风量小,大差除湿,能耗低,易控制的特点,区别于传统空气处理机组将回风与新风进行混合后进行冷却减湿处理(具有风量大,能耗高的缺点);循环净化机组110只负责显热负荷,空气处理过程为干工况过程,避免了表冷器1335积液或滋生细菌,同时可以采用高温冷水进行冷却,能耗低。
[0068]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除尘净化系统100,通过设置在厂房200内部的循环净化机组110,对厂房200内部空气进行净化除尘,通过设置在厂房200外部的新风机组130,向厂房200提供新风并排出空气,起到通风换气功能,结合换热机组150向循环净化机组110压合新风机组130供热供冷,从而能够相互独立地分别对厂房200内部的温度进行控制,此外,在新风机组130中设置有表冷器1335,在循环净化机组110中设置有加热器1337和加湿器1155,能够相互独立地对厂房200内部的湿度进行控制。
[0069] 第二实施例
[0070] 结合参见图6和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风除尘净化系统100,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循环净化机组110。
[0071]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净化机组110包括循环壳体111、回风阀113、循环净化组件115和静压送风扩散器119,循环壳体111设置在室内空间,回风阀113设置在循环壳体111的一端,并与回风管170连接,静压送风扩散器119设置在循环壳体111的另一端,并具有出风口,循环净化组件115容置在循环壳体111内并位于回风阀113与静压送风扩散器119之间,并与换热机组150连接。
[0072]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风除尘净化系统100,其循环净化原理如下:多台循环净化机组110通过自身的静压送风扩散器119在车间下侧布风,顶部采用回风口171回风,形成了下侧送风顶部回风的室内循环净化气流。
[0073] 第三实施例
[0074] 参见图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风除尘净化系统100,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二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二实施例中相应内容。与第二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循环净化机组110。
[0075]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净化机组110包括循环壳体111、回风阀113、循环净化组件115和静压送风扩散器119,循环壳体111设置在室内空间,回风阀113设置在循环壳体111的一端,并与回风管170连接,静压送风扩散器119设置在循环壳体111的另一端,并具有出风口,循环净化组件115容置在循环壳体111内并位于回风阀113与静压送风扩散器119之间。
[0076]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净化组件115包括循环过滤器1151和循环风机1157,循环过滤器1151设置在循环壳体111内并靠近回风阀113,循环风机1157设置在循环过滤器1151与静压送风扩散器119之间。
[0077]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净化机组110不具有温度/湿度调节功能,其仅仅能够实现净化除尘功能。具体地,其循环净化原理如下:多台循环净化机组110通过自身的静压送风扩散器119在车间下侧布风,顶部采用回风口171回风,形成了下侧送风顶部回风的室内循环净化气流。
[007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