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水处理 / 净化 / 一种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及高效过滤器更换方法

一种下拆式机过滤系统及高效过滤器更换方法

阅读:891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下拆式机过滤系统及高效过滤器更换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下拆式 风 机过滤系统,包括风机 箱体 、过滤组件和散流板,所述散流板设置于风机箱体底部且与风机箱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风机箱体固定安装在龙骨底部,所述风机箱体包括主箱体和框体,所述主箱体安装在龙骨上,所述框体固定在主箱体底部,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框体内,所述过滤组件顶部与主箱体抵接,所述散流板位于过滤组件下方,所述主箱体上设置有使过滤组件与主箱体保持抵接的第一限位组件。操作者可直接在龙骨下方对过滤组件进行更换而不需爬到龙骨与房顶之间的空间内进行更换操作,防止龙骨与房顶之间狭小的空间限制操作者的动作,本发明具有过滤组件更换便捷的效果。,下面是一种下拆式机过滤系统及高效过滤器更换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下拆式机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箱体(1)、过滤组件(2)和散流板(3),所述散流板(3)设置于风机箱体(1)的底部且与风机箱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风机箱体(1)包括主箱体(11)和框体(12),所述主箱体(11)用于固定在龙骨上,所述框体(12)固定在主箱体(11)底部,所述过滤组件(2)设置在框体(12)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散流板(3)位于过滤组件(2)下方,位于所述主箱体(11)下方设置有用以限位过滤组件(2)的第一限位组件(4),使所述过滤组件(2)与主箱体(11)保持可调整的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4)包括第一连接杆(41)、第一套筒(42)和承接(43),所述第一连接杆(41)固定在主箱体(11)底部,所述第一套筒(42)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41)上,所述承接块(43)固定在第一套筒(42)上,所述承接块(43)与过滤组件(2)底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1)底部开设有第一风口(112),所述主箱体(11)底部固定有环绕第一风口(112)设置的第一凸起(113),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高效过滤器(21)和缓冲垫框(22),所述缓冲垫框(22)内壁与第一凸起(113)侧壁抵接,所述缓冲垫框(22)与主箱体(11)底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1)上设置有第二套筒(5),所述第二套筒(5)上沿框体(12)高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6),所述第二连接杆(6)与散流板(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6)侧壁上安装有用于从底部承接高效过滤器(21)和缓冲垫框(22)的托架(7),所述托架(7)内侧面与高效过滤器(21)、缓冲垫框(22)侧部抵接,所述散流板(3)上设置有挡块(32),所述高效过滤器(21)、缓冲垫框(22)端部与挡块(32)抵接,所述高效过滤器(21)与托架(7)内侧面、挡块(32)抵接时位于高效过滤器(21)顶部的缓冲垫框(22)对准第一凸起(113),所述第一套筒(42)上设置有在承接块(43)转动的同时实现对第二连接杆(6)滑动的限制或解除限制的联动限位组件(8),所述第一套筒(42)穿透散流板(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6)侧部开设有卡接槽(611),所述联动限位组件(8)包括卡接块(81)和联动组件,所述卡接块(81)嵌入卡接槽(611),所述联动组件在第一套筒(42)转动时带动卡接块(81)嵌入卡接槽(6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84)和第二连杆(85),所述卡接块(81)与框体(1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84)固定在第一套筒(42)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杆(85)铰接在第一连杆(84)上,所述卡接块(81)与第二连杆(85)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82)和第一齿条(83),所述第一齿轮(82)固定在第一套筒(42)上,所述第一齿条(83)与框体(12)滑动连接,所述卡接块(81)固定在第一齿条(83)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限位组件(8)包括第二齿轮(86)和齿轮套(87),所述齿轮套(87)套设在第二连接杆(6)上,所述齿轮套(87)与第二连接杆(6)转动配合,所述齿轮套(87)一端与第二套筒(5)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6)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齿轮(86)固定在第一套筒(42)上,所述第二齿轮(86)高度小于齿轮套(87)的高度,所述第二齿轮(86)与齿轮套(87)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1)上设置有检测吹出过滤组件(2)的风强度的风压检测模块。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的高效过滤器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转动第一套筒(42),带动承接块(43)转动,在联动限位组件(8)的带动下对第二连接杆(6)的滑动限制解除;
S2、托举住散流板(3)并向下移动散流板(3),带动第二连接杆(6)、托架(7)、已用的高效过滤器(21)下移;
S3、从托架(7)上取下已用的高效过滤器(21),将新的固定有缓冲垫框(22)的高效过滤器(21)放置在托架(7)上,并使高效过滤器(21)与挡块(32)抵接;
S4、托举住散流板(3)并上移散流板(3),带动第二连接杆(6)、托架(7)和新的高效过滤器(21)上移,高效过滤器(21)上的缓冲垫框(22)与第一凸起(113)侧壁、主箱体(11)抵接;
S5、反向转动第一套筒(42),带动承接块(43)反向转动,承接块(43)从底部承载新更换的高效过滤器(21),且在联动限位组件(8)的带动下第二连接杆(6)滑动受到限制,散流板(3)固定在风机箱体(1)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下拆式机过滤系统及高效过滤器更换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及过滤组件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精密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和高纯度化学工业或者光磁产品工业等都对生产制造环境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生产用的无尘车间逐渐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无尘车间是指除空气中妨碍生产的悬浮粒子,并且对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参数受到控制的密闭空间
[0003] 现有的无尘车间顶部常设有风机过滤机组,风机过滤机组包括风机箱体和过滤组件,现有的无尘车间内悬空设置有龙骨,操作者在安装风机过滤机组时需先爬到龙骨和房顶之间的空间内,操作者先将过滤组件装在龙骨顶部,过滤组件压住龙骨,随后操作者再将风机箱体安装在过滤组件上,风机箱体压住过滤组件,随后操作者再将散流板安装在龙骨底,进而完成了风机过滤机组的安装。
[0004] 现有的风机过滤机组需要定期对过滤组件进行更换,对过滤组件进行更换时操作者需再次爬到龙骨与房顶之间的空间内,操作者需先将风机箱体抬起、使过滤组件露出,随后操作者将原本压住龙骨的过滤组件取下后再将新的过滤组件安装在龙骨上,随后操作者再将风机箱体放下以压住新安装的过滤组件,从而完成过滤组件的替换。
[0005]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无尘车间内为确保有足够的生产、操作空间,龙骨设置高度较高,龙骨与房顶之间间距较小,操作者为了实现对过滤组件的定期更换需定期爬到龙骨与房顶之间的空间内进行更换操作,狭小的空间限制了操作者的动作,故存在过滤组件更换不便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操作者在对过滤组件进行更换时不需对爬到龙骨与房顶之间的空间进行操作,具有过滤组件更换便捷的优点。
[0007]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包括风机箱体、过滤组件和散流板,所述散流板设置于风机箱体的底部且与风机箱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风机箱体包括主箱体和框体,所述主箱体用于固定在龙骨上,所述框体固定在主箱体底部,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框体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散流板位于过滤组件下方,位于所述主箱体下方设置有用以限位过滤组件的第一限位组件,使所述过滤组件与主箱体保持可调整的抵接。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箱体用于安装在龙骨上,风机过滤系统运行时空气从主箱体吹到过滤组件上,通过过滤组件过滤的空气通过散流板吹到室内,形成无尘环境,对过滤组件进行更换时,操作者先解除散流板的安装后即可从主箱体下方解除第一限位组件对过滤组件的限位,再从框体内取出过滤组件并将新的过滤组件通过第一限位组件装入框体内,随后操作者再对散流板进行安装,进而完成了对过滤组件的更换;操作者可直接在龙骨下方对过滤组件进行更换而不需爬到龙骨与房顶之间的空间内进行更换操作,防止龙骨与房顶之间狭小的空间限制操作者的动作,对过滤组件的更换更加便捷。
[0009]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一套筒和承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在主箱体底部,所述第一套筒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上,所述承接块固定在第一套筒上,所述承接块与过滤组件底面抵接。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将过滤组件抵接在主箱体底面上后转动第一套筒,带动承接块转动,承接块转动至与过滤组件底面抵接从而使承接块从底部挡住过滤组件,从而完成对过滤组件的安装,操作方便。
[0011]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箱体底部开设有第一风口,所述主箱体底部固定有环绕第一风口设置的第一凸起,所述过滤组件包括高效过滤器和缓冲垫框,所述缓冲垫框内壁与第一凸起侧壁抵接,所述缓冲垫框与主箱体底面抵接。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垫框与第一凸起和主箱体底面的贴合避免了漏风现象,防止第一风口吹出的风未经高效过滤器的过滤即从缓冲垫框与第一凸起、主箱体之间的缝隙吹到散流板下方,防止未经过滤的空气吹入无尘车间内影像无尘车间内产品的正常生产和制造。
[0013]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箱体上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上沿框体高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散流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侧壁上安装有用于从底部承接高效过滤器和缓冲垫框的托架,所述托架内侧面与高效过滤器、缓冲垫框侧部抵接,所述散流板上设置有挡块,所述高效过滤器、缓冲垫框端部与挡块抵接,所述高效过滤器与托架内侧面、挡块抵接时位于高效过滤器顶部的缓冲垫框对准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套筒上设置有在承接块转动的同时实现对第二连接杆滑动的限制或解除限制的联动限位组件,所述第一套筒穿透散流板。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对高效过滤器进行更换时需对挡在高效过滤器下方的散流板进行拆卸,第二连接杆和第二套筒的设置限定了散流板拆卸和安装的轨迹,方便了散流板在拆卸后重新安装在初始位置上,操作者将高效过滤器放置在托架上并使托架侧部与高效过滤器抵接,随后操作者推动高效过滤器使高效过滤器端部与挡块抵接,使高效过滤器上的缓冲垫框在未与主箱体抵接前已经与第一凸起对准,保证高效过滤器安装时缓冲垫框内侧壁与第一凸起侧壁抵接,确保从第一风口吹出的风全部通过高效过滤器的过滤再吹到无尘车间内,保证无尘车间内的正常生产、制造作业,操作方便,且在联动限位组件的作用下,当承接块从底部承接住高效过滤器的同时第二连接杆的滑动受到限制,从而实现了散流板和高效过滤器的同步安装,操作者不需分别对高效过滤器和散流板进行分别的安装操作,操作方便。
[0015] 操作者在更换高效过滤器时转动第一套筒,解除承接块对高效过滤器和缓冲垫框的承接的同时解除第二卡块与卡接槽的卡接,解除第二连接杆滑动的限制,操作者再下移散流板即可带动第二连接杆、托架和高效过滤器的同步下移,随后操作者对托架上的高效过滤器进行更换再上移散流板,即可实现散流板与高效过滤器同步上移,随后操作者通过第一套筒的转动同时限制住高效过滤器和散流板的下移,进而实现了高效过滤器的的更换;在高效过滤器上移和下降过程中散流板均位于高效过滤器下方且与高效过滤器同步移动,操作者在上移高效过滤器时可从底部托举住散流板并上移散流板,以带动高效过滤器的上移,防止操作者直接托举高效过滤器上移时高效过滤器因操作者人员对其底面的直接触碰而降低高效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也避免了操作者双手托举缓冲垫框以上移高效过滤器时由于缓冲垫框较细而难以手持,方便操作者对高效过滤器的上移,同时避免操作者手持已用高效过滤器下移时由于操作者手的晃动而导致大量灰尘从落到操作者身上而造成操作者的不适。
[0016]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连接杆侧部开设有卡接槽,所述联动限位组件包括卡接块和联动组件,所述卡接块嵌入卡接槽,所述联动组件在第一套筒转动时带动卡接块嵌入卡接槽。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托举散流板并将散流板上移至缓冲垫框与主箱体抵接时,操作者转动第一套筒带动承接块转动,同时在联动组件的带动下卡接块移动,待承接块从底部承接住高效过滤器时卡接块嵌入卡接槽内,从而在实现高效过滤器安装的同时实现了对散流板的安装,操作者不需分别对高效过滤器和散流板进行分别的安装操作,操作方便。
[0018]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卡接块与框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固定在第一套筒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在第一连杆上,所述卡接块与第二连杆铰接。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转动第一套筒时,第一连杆转动并推动第二连杆,第二推动卡接块滑动,待承接块承接住高效过滤器的时卡接块嵌入卡接槽内,从而在实现高效过滤器安装的同时实现了对散流板的安装,操作者不需分别对高效过滤器和散流板进行分别的安装操作,操作方便。
[0020]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一齿条与框体滑动连接,所述卡接块固定在第一齿条上。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转动第一套筒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条和卡接块的移动,待承接块承接住高效过滤器的时卡接块嵌入卡接槽内,从而在实现高效过滤器安装的同时实现了对散流板的安装,操作者不需分别对高效过滤器和散流板进行分别的安装操作,操作方便。
[0022]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联动限位组件包括第二齿轮和齿轮套,所述齿轮套套设在第二连接杆上,所述齿轮套与第二连接杆转动配合,所述齿轮套一端与第二套筒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在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二齿轮高度小于齿轮套的高度,所述第二齿轮与齿轮套啮合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转动第一套筒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齿轮套转动,齿轮套转动,齿轮套逐渐向靠近散流板的方向移动并与第二连接杆螺纹连接,待承接块转动至从底部承接住高效过滤器时,齿轮套与第二套筒、第二连接杆均螺纹连接,齿轮套、第二套筒和第二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的自功能实现了固定,第二连接杆的下移受到限制,在实现高效过滤器安装的同时实现了对散流板的安装,操作者不需分别对高效过滤器和散流板进行分别的安装操作,操作方便。
[0024]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箱体上设置有检测吹出过滤组件的风强度的风压检测模块。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压检测模块可检测从高效过滤器吹出的空气产生的风压,操作者根据风压检测模块测得的信号可判断高效过滤器的堵塞程度,当风压检测模块测得的风压较小时,从而高效过滤器吹出的风较小,操作者可得知高效过滤器堵塞程度严重并对高效过滤器进行及时更换。
[0026]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高效过滤器更换方法,操作者可承托住散流板以对散流板和高效过滤器的同步上移、下移进行操作,具有方便对高效过滤器更换的优点。
[0027]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一种基于上述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的高效过滤器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转动第一套筒,带动承接块转动,在联动限位组件的带动下第二连接杆的滑动限制被解除;
S2、托举住散流板并向下移动散流板,带动第二连接杆、托架、已用的高效过滤器下移;
S3、从托架上取下已用的高效过滤器,将新的固定有缓冲垫框的高效过滤器放置在托架上,并使高效过滤器与挡块抵接;
S4、托举住散流板并上移散流板,带动第二连接杆、托架和新的高效过滤器上移,高效过滤器上的缓冲垫框与第一凸起侧壁、主箱体抵接;
S5、反向转动第一套筒,带动承接块反向转动,承接块从底部承载新更换的高效过滤器,且在联动限位组件的带动下第二连接杆滑动受到限制,散流板固定在风机箱体上。
[002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承托住散流板以对散流板和高效过滤器的同步上移、下移进行操作,避免操作者手直接托举住新的高效过滤器上移时损坏了高效过滤器上的部分过滤结构,防止高效过滤器的过滤效果降低,且防止操作者托举住缓冲垫框上移高效过滤器时由于缓冲垫框较细而不便手持,方便了对高效过滤器的安装;在将已用的高效过滤器移出框体时,散流板持续从底部挡住高效过滤器,防止已用的高效过滤器在下一过程中由于抖动而导致吸附在高效过滤器上的灰尘散落无尘车间内或操作者身上,避免操作者的不适,避免在对高效过滤器更换完成后需启动风机过滤系统并耗费大量时间以对无尘车间内进行空气净化,避免无尘车间内生产、加工作业时间的浪费。
[0029]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操作者可直接在龙骨下方对过滤组件进行更换而不需爬到龙骨与房顶之间的空间内进行更换操作,防止龙骨与房顶之间狭小的空间限制操作者的动作,对过滤组件的更换更加便捷;
2.操作者在将过滤组件抵接在主箱体底面上后转动第一套筒,带动承接块转动,承接块转动至与过滤组件底面抵接从而使承接块从底部挡住过滤组件,从而完成对过滤组件的安装,操作方便;
3.在联动限位组件的作用下,当承接块从底部承接住高效过滤器的同时第二连接杆的滑动受到限制,从而实现了散流板和高效过滤器的同步安装,操作者不需分别对高效过滤器和散流板进行分别的安装操作,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实施例一的顶部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底部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风机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二中散流板和风机箱体的爆炸图;
图8是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9是实施例二中风机箱体、过滤组件和联动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二中第一限位组件、联动限位组件、第二连接杆和第二套筒的剖视图;
图11是实施例二散流板和风机箱体另一视的爆炸图;
图12是实施例二中联动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第二连接杆、第二套筒和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三中风机箱体、过滤组件和联动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C处的放大图;
图15是实施例三中第一限位组件、联动限位组件、第二连接杆和第二套筒的剖视图;
图16是实施例四中风机箱体、过滤组件和联动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D处的放大图;
图18是实施例四中第一限位组件、联动限位组件、第二连接杆和第二套筒的剖视图;
图19是实施例四中齿轮套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中,1、风机箱体;11、主箱体;111、吊;112、第一风口;113、第一凸起;12、框体;2、过滤组件;21、高效过滤器;22、缓冲垫框;3、散流板;31、卡接架;32、挡块;4、第一限位组件;41、第一连接杆;411、第一主杆;412、第一限位块;42、第一套筒;421、六角槽;422、第一限位凸起;43、承接块;5、第二套筒;51、第二限位凸起;52、主筒部;53、延伸部;6、第二连接杆;61、第二主杆;611、卡接槽;62、第二限位块;63、连接块;631、连接槽;7、托架;8、联动限位组件;81、卡接块;811、连接凸起;82、第一齿轮;83、第一齿条;84、第一连杆;85、第二连杆;86、第二齿轮;87、齿轮套;871、第一凹槽;872、第一开口;873、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包括风机箱体1、过滤组件2和安装在风机箱体1上的散流板3,风机箱体1包括主箱体11和框体12,主箱体11中空且主箱体11内安装有用于将室内空气吹到到过滤组件2处进行过滤的风机组,主箱体11平设置,主箱体11顶部固定有用于将主箱体11固定安装在龙骨底部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但不限于吊耳111,操作者将吊杆穿过吊耳111并将吊杆固定在龙骨上后可实现主箱体11与龙骨之间的固定安装,框体12竖直固定在主箱体11底部且框体12环绕主箱体11底面设置,框体12底端设有翻边,过滤组件2设置在框体12内,过滤组件2各侧与框体12内壁存在间距,散流板3通过螺钉固定在框体12底部的翻边上,主箱体11上安装有用于检测吹出过滤组件2的空气风力的风压表(图中未标出)。
[0034] 参照图3和图4,过滤组件2包括高效过滤器21和缓冲垫框22,缓冲垫框22在高效过滤器21顶部、底部各粘接固定有一个,缓冲垫框22为矩形框体,缓冲垫框22长边侧和短边侧上的水平厚度相等,缓冲垫框22外侧壁与高效过滤器21侧壁相平,主箱体11底面开设有供风吹入高效过滤器21的第一风口112,主箱体11底面围绕第一风口112竖直固定有第一凸起113,第一凸起113外侧壁与位于高效过滤器21顶部的缓冲垫框22内侧壁抵接,位于高效过滤器21顶部的缓冲垫框22顶面与主箱体11底面抵接。
[0035] 参照图5和图6,主箱体11上设置有使过滤组件2与主箱体11保持抵接的第一限位组件4,第一限位组件4包括第一连接杆41、第一套筒42和承接块43,第一连接杆41竖直固定在主箱体11底面,第一连接杆41为圆杆,第一套筒42套设在第一连接杆41底部,第一连接杆41包括第一主杆411和第一限位块412,第一主杆411竖直固定在主箱体11上且穿透第一套筒42,第一限位块412固定在第一主杆411底端,第一限位块412顶面与第一套筒42底面抵接,第一套筒42与第一主杆411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41、第一套筒42在高效过滤器21两侧均有设置,第一连接杆41、第一套筒42在高效过滤器21一侧沿高效过滤器21长度方向水平间隔设置有两个,承接块43固定在第一套筒42侧壁上,承接块43顶面与位于高效过滤器21底面的缓冲垫框22抵接,承接块43从底部承接住高效过滤器21和缓冲垫框22,承接块43转动90°后承接块43从高效过滤器21和缓冲垫框22底部移开。因此承接块43是能够被转动的,一种具体被转动的角度可以是但不限于90°,在安装或者更换高效过滤器21时,90°转动承接住高效过滤器21和缓冲垫框22的承载块43可使承载块43从高效过滤器21和缓冲垫框22底部移开。
[0036]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者将主箱体11通过穿过吊耳111的吊杆固定安装在龙骨上后,操作者再托举住缓冲垫框22并手动上移高效过滤器21和缓冲垫框22,高效过滤器21进入框体12围成的空间内,高效过滤器21顶部的缓冲垫框22内侧壁与第一凸起113外壁抵接且高效过滤器21顶部的缓冲垫框22顶部与主箱体11抵接,操作者托举固定住高效过滤器21并逐个转动位于高效过滤器21两侧的第一套筒42,第一套筒42转动90°后承接块43转动至顶面与高效过滤器21底部的缓冲垫框22抵接,承接块43从底部承接住高效过滤器21,操作者再将散流板3挡住框体12底部并通过螺钉把散流板3安装在框体12上,实现了风机过滤系统的安装。
[0037] 需要更换高效过滤器21时,操作者从框体12底部解除框体12与散流板3的连接后,逐个反向转动第一套筒42,并手动托举住位于高效过滤器21底部的缓冲垫框22,承接块43从高效过滤器21下方移开,操作者即可下移高效过滤器21并将新的高效过滤器21安装在框体12内,实现对高效过滤器21的更换。
[0038] 实施例二:参照图7至图9,为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连接杆41和第一套筒42的结构不同,且增加了第二套筒5、第二连接杆6、托架7和联动限位组件8的设置,散流板3通过与第二连接杆6的固定实现与风机箱体1的安装,操作者可实现高效过滤器21与散流板3的同步安装,操作者不需对高效过滤器21和散流板3的安装进行分别的操作,提高了操作的方便性。
[0039] 参照图7和图10,第一连接杆41包括第一主杆411和第一限位块412,第一主杆411竖直固定在主箱体11底面上,第一主杆411为圆杆,第一限位块412固定在第一主杆411底端,第一限位块412为圆柱块,第一套筒42套设在第一主杆411和第一限位块412上,第一套筒42内侧壁顶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凸起422,第一限位凸起422底面与第一限位块412顶面抵接,第一套筒42与第一限位块412转动连接,第一套筒42底端穿透散流板3,第一套筒42底面与散流板3底面相平,第一套筒42底面开设有供六角匙嵌入的六角槽421。
[0040] 参照图8和图10,主箱体11底部固定有第二套筒5,具体的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第二套筒5竖直设置,第二套筒5为底端敞开的圆形套筒,第二套筒5顶部穿入主箱体11内,第二套筒5底部穿入框体12围成的空间内,第二套筒5位于在第一主杆411一侧,第二套筒5与第一主杆411沿高效过滤器21(见图9)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参照图10,第二套筒5内套设有第二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6包括第二主杆61、第二限位块62和连接块63,第二主杆61位于第二套筒5内,第二限位块62固定在第二主杆61顶端,第二限位块62与第二套筒5竖直滑动连接,第二套筒5内壁底端固定有第二限位凸起51,第二限位凸起51顶面与第二限位块62底面抵接,第二主杆61与第二限位凸起51竖直滑动配合,第二套筒5内顶壁到第二限位凸起51顶面之间的距离与第二限位块62厚度之差大于框体12高度;
参照图8和图11,第二主杆61底端穿出第二套筒5,连接块63固定在第二主杆61底端,散流板3顶面固定有卡接架31,连接块63两侧开设有供卡接架31嵌入的连接槽631,卡接架31沿散流板3长度方向嵌入连接槽631。
[0041] 参照图9和图12,第二主杆61凸出第二套筒5的部分侧壁上固定有用于从底部承接住高效过滤器21和缓冲垫框22的托架7,托架7为L型架体,托架7与位于高效过滤器21下方的缓冲垫框22底面抵接,托架7内侧壁与高效过滤器21、缓冲垫框22侧壁抵接,托架7内侧壁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凸起113(见图5)外侧壁之间的间距等于缓冲垫框22的水平框厚,当承接块43从底部承接住高效过滤器21和缓冲垫框22的托架7;参照9和图11,散流板3上固定有辅助高效过滤器21和缓冲垫框22对准第一凸起113(见图5)的挡块32,高效过滤器21端部与挡块32抵接,挡块32与高效过滤器21抵接的一面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凸起113(见图5)外侧壁的间距等于缓冲垫框22的水平框厚,高效过滤器21与托架7内侧面、挡块32抵接时位于高效过滤器21顶部的缓冲垫框22对准第一凸起113。
[0042] 参照图9和图12,第一套筒42上设置有在承接块43转动的同时实现对第二连接杆6滑动的限制和解除限制的联动限位组件8,联动限位组件8包括卡接块81和联动组件,第二连接杆6侧部开设有卡接槽611,卡接块81嵌入卡接槽611,联动组件第一套筒42转动时带动卡接块81嵌入卡接槽611,联动组件包括第一齿条83和第一齿轮82,第一齿轮82套设固定在第一套筒42上,第一齿轮82位于承接块43下方,第一齿条83沿高效过滤器21长度方向与框体12水平滑动连接,第一齿条83与第一齿轮82啮合,卡接块81固定在齿条一端上,卡接块81与框体12沿齿条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0043]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者将主箱体11通过穿过吊耳111的吊杆固定安装在龙骨上后,再在重力作用下第二主杆61伸出第二套筒5底部且第二限位块62和第二限位凸起51抵接,操作者移动散流板3并使卡接架31对准连接槽631,随后操作者水平移动散流板3,使卡接架31嵌入连接槽631,实现第二连接杆6与散流板3的连接。
[0044] 操作者将固定有缓冲垫框22的高效过滤器21放置在托架7上,位于高效过滤器21底部的过滤框垫底部与托架7抵接,托架7与高效过滤器21两侧面抵接,操作者推动高效过滤器21使高效过滤器21端面与挡块32抵接,使高效过滤器21和缓冲垫框22对准第一凸起113,操作者托举散流板3并上移散流板3,高效过滤器21、托架7和第二连接杆6同步上移,第一凸起113嵌入位于高效过滤器21顶部的缓冲垫框22的空间内,第一凸起113外侧壁与位于高效过滤器21顶部的缓冲垫框22内壁抵接,位于高效过滤器21顶部的缓冲垫框22与主箱体
11底壁抵接,第一套筒42穿过散流板3且六角槽421露出,操作者随即将六角匙逐一卡入六角槽421内并90°转动第一套筒42,承接块43和第一齿轮82同步转动,第一齿条83和卡接块
81同步滑动,待承接块43与位于高效过滤器21底部的缓冲垫框22底面抵接时卡接块81嵌入卡接槽611,承接块43从底部承接住高效过滤器21,卡接块81限制住第二主杆61和散流板3的下移,实现高效过滤器21与散流板3的同步安装。
[0045] 需要更换高效过滤器21时,操作者将六角匙逐一卡入六角槽421并对第一套筒42反向转动90°,期间操作者保持手动托举住散流板3,承接块43与第一齿轮82同步反向转动,第一齿条83和卡接块81反向滑动,承接块43从高效过滤器21底部转开以解除对高效过滤器21和缓冲垫框22承接,卡接块81完全移出卡接槽611,操作者即可下移散流板3且同步下移已用的高效过滤器21并将新的高效过滤器21设置在托架7上内,随后操作者再次对新的高效过滤器21进行安装,实现了高效过滤器21的更换。
[0046] 实施例三:参照图13和图14,为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其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联动组件采用连杆的结构实现对卡接块81滑动的带动,操作者转动第一套筒42亦可正常同步带动承接块43和卡接块81的移动,且可避免齿轮、齿条在长时间使用后两者啮合处的凸齿发生磨损而使操作者难以在转动第一套筒42时流畅带动卡接块81的滑动。
[0047] 参照图14和图15,组件包括第一连杆84和第二连杆85,第一连杆84、第二连杆85均水平设置,第一连杆84一端固定在第一套筒42侧壁上,第二连杆85一端与第一连杆84另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卡接块81一侧上固定有连接凸起811,第二连杆85端与连接凸起811通过转轴实现铰接,从而实现了第二连接杆6与卡接块81的铰接。
[0048]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者将主箱体11通过穿过吊耳111的吊杆固定安装在龙骨上后,再在重力作用下第二主杆61伸出第二套筒5底部且第二限位块62和第二限位凸起51抵接,操作者移动散流板3并使卡接架31对准连接槽631,随后操作者水平移动散流板3,使卡接架31嵌入连接槽631,实现第二连接杆6与散流板3的连接。
[0049] 操作者将固定有缓冲垫框22的高效过滤器21放置在托架7上,位于高效过滤器21底部的过滤框垫底部与托架7抵接,托架7与高效过滤器21两侧面抵接,操作者推动高效过滤器21使高效过滤器21端面与挡块32抵接,使高效过滤器21和缓冲垫框22对准第一凸起113,操作者托举散流板3并上移散流板3,高效过滤器21、托架7和第二连接杆6同步上移,第一凸起113嵌入位于高效过滤器21顶部的缓冲垫框22围成的空间内,第一凸起113外侧壁与位于高效过滤器21顶部的缓冲垫框22内壁抵接,位于高效过滤器21顶部的缓冲垫框22与主箱体11底壁抵接,第一套筒42穿过散流板3且六角槽421露出,操作者随即将六角匙逐一卡入六角槽421内并90°转动第一套筒42,承接块43和第一连杆84同步转动,带动第二连杆85翻转,第二连杆85推动卡接块81滑动,待承接块43与位于高效过滤器21底部的缓冲垫框22底面抵接时卡接块81嵌入卡接槽611,承接块43从底部承接住高效过滤器21,卡接块81限制住第二主杆61和散流板3的下移,实现高效过滤器21与散流板3的同步安装。
[0050] 需要更换高效过滤器21时,操作者将六角匙逐一卡入六角槽421并对第一套筒42反向转动90°,期间操作者保持手动托举住散流板3,承接块43与第一连杆84同步反向转动,第二连杆85反向翻转,带动卡接块81反向滑动,承接块43从高效过滤器21底部转开以解除对高效过滤器21和缓冲垫框22承接,卡接块81完全移出卡接槽611,操作者即可下移散流板3且同步下移已用的高效过滤器21并将新的高效过滤器21设置在托架7上内,随后操作者再次对新的高效过滤器21进行安装,实现了高效过滤器21的更换。
[0051] 实施例四:参照图16和图17,为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其与实施例二、三的区别在于联动限位组件8的结构不同,不再通过卡接块81(见图15)与卡接槽611(见图15)的卡接在完成高效过滤器21的安装的同时实现对散流板3的安装,而是通过螺纹连接的自锁通过对第二连接杆6滑动的限制实现对散流板3的安装,防止由于制作工艺而导致卡接块81(见图15)与框体12之间存在的摩擦妨碍卡接块81(见图15)流畅嵌入卡接槽611(见图15),同时可避免卡接块81(见图15)在滑动时由于与框体12的摩擦而发出噪声使操作者感到不适。
[0052] 联动限位组件8包括第二齿轮86和齿轮套87,第二齿轮86套设固定在第一套筒42上,第二齿轮86位于承接块43下方,齿轮套87套设固定在第二套筒5、第二主杆61上,第二套筒5包括主筒部52和延伸部53,主筒部52与主箱体11固定,延伸部53固定在主筒部52底端,延伸部53厚度小于主筒部52厚度,第二限位块62与主筒部52竖直滑动连接,第二主杆61与第二限位凸起51内壁竖直滑动配合,第二主杆61与延伸部53竖直滑动配合,齿轮套87套设在第二主杆61上,齿轮套87顶部开设有供延伸部53嵌入的第一凹槽871,延伸部53与第一凹槽871内侧壁螺纹连接,齿轮套87底部与第二主杆61底部螺纹连接,延伸部53上用于螺纹连接的螺纹凸起与第二主杆61上用于螺纹连接的螺纹凸起螺距相同,延伸部53上的螺纹凸起的圈数多于第二主杆61上螺纹凸起的圈数,齿轮套87与第二齿轮86啮合,齿轮套87上水平开设有在齿轮套87转动时供托架7穿过的第一开口872,齿轮套87 上竖直开设有当第二主杆61下移时供托架7穿过的第二开口873,第一开口872与第二开口873相通。
[0053]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者将主箱体11通过穿过吊耳111的吊杆固定安装在龙骨上后,在重力作用下第二主杆61伸出第二套筒5底部且第二限位块62和第二限位凸起51抵接,操作者移动散流板3并使卡接架31对准连接槽631,随后操作者水平移动散流板3,使卡接架31嵌入连接槽631,实现第二连接杆6与散流板3的连接。
[0054] 操作者将固定有缓冲垫框22的高效过滤器21放置在托架7上,位于高效过滤器21底部的过滤框垫底部与托架7抵接,托架7与高效过滤器21两侧面抵接,操作者推动高效过滤器21使高效过滤器21端面与挡块32抵接,使高效过滤器21和缓冲垫框22对准第一凸起113,操作者托举散流板3并上移散流板3,高效过滤器21、托架7和第二连接杆6同步上移,第一凸起113嵌入位于高效过滤器21顶部的缓冲垫框22围成的空间内,第一凸起113外侧壁与位于高效过滤器21顶部的缓冲垫框22内壁抵接,位于高效过滤器21顶部的缓冲垫框22与主箱体11底壁抵接,第一套筒42穿过散流板3且六角槽421露出,操作者随即将六角匙逐一卡入六角槽421内并90°转动第一套筒42,承接块43和第二齿轮86同步转动,带动齿轮套87转动,由于卡接架31卡入卡接槽611,进而限制了连接块63和第二主杆61的转动,且操作者持续托举住散流板3,故齿轮套87在转动过程中竖直下移,齿轮套87与第二主杆61螺纹连接,且承接块43与位于高效过滤器21底部的缓冲垫框22底面抵接,承接块43从底部承接住高效过滤器21,齿轮套87通过螺纹连接的自锁功能实现了对散流板3的固定,实现高效过滤器21与散流板3的同步安装。
[0055] 需要更换高效过滤器21时,操作者将六角匙逐一卡入六角槽421并对第一套筒42反向转动,期间操作者保持手动托举住散流板3,承接块43与第二齿轮86同步反向转动,齿轮套87反向转动,齿轮套87竖直上移且逐渐与第二主杆61解除螺纹连接,解除对第二主杆61的滑动的限制,同时承接块43从高效过滤器21下方移开,操作者即可下移散流板3且同步下移已用的高效过滤器21并将新的高效过滤器21设置在托架7上内,随后操作者再次对新的高效过滤器21进行安装,实现了高效过滤器21的更换。
[0056] 实施例五: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公开的下拆式风机过滤系统中高效过滤器21的更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手动托举住散流板3,将六角匙卡入六角槽421并90°转动第一套筒42,带动承接块
43转动,承载块从高效过滤器21底部移开,在联动限位组件8的带动下对第二主杆61的竖直移动限制被解除;
S2、托举住散流板3并向下移动散流板3,带动第二连接杆6、托架7和已用的高效过滤器
21下移,待第二限位块62与第二限位凸起51抵接时散流板3停止下移;
S3、从托架7上取下已用的高效过滤器21,将新的固定有缓冲垫框22的高效过滤器21放置在托架7上,并使高效过滤器21端面与挡块32抵接;
S4、托举住散流板3并上移散流板3,带动第二连接杆6、托架7和新的高效过滤器21上移,高效过滤器21顶部的缓冲垫框22与主箱体11抵接时散流板3停止移动,高效过滤器21顶部的缓冲垫框22内壁与第一凸起113外侧壁抵接;
S5、将六角匙卡入六角槽421并90°反向转动第一套筒42,带动承接块43反向转动,承接块43转动至与位于高效过滤器21底部的缓冲垫框22抵接,承接块43从底部承载住新更换的高效过滤器21,同时在联动限位组件8的带动下第二主杆61的竖直移动收到同步限制,实现了高效过滤器21和散流板3的同步安装。
[0057]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