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废物处理与管理 / 银回收 / 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阅读:252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该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主要由如下原料组成:拔毒生肌、止痒组分:黄丹和薄荷;息 风 镇痉、通络散结组分:全蝎、蜈蚣和僵蚕;凉血活血组分:紫草和丹皮;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白芷、桂枝、麻黄和大活;补血活血组分:钩藤、当归和红花;清热、熄风、通络组分: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 银 花。本发明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配伍科学, 疗程 短,见效快,治愈率高,不仅能够快速 治疗 突发性面瘫患者,且对经过保守疗法而未恢复或恢复后又复发者的治疗效果优异。,下面是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主要由如下原料组成:
拔毒生肌、止痒组分:黄丹和薄荷;
镇痉、通络散结组分:全蝎、蜈蚣和僵蚕;
凉血活血组分:紫草和丹皮;
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白芷、桂枝、麻黄和大活;
补血活血组分:钩藤、当归和红花;
清热、熄风、通络组分: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花;
所述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将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中的全蝎、蜈蚣和僵蚕粉碎,过60目筛,制得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细粉,备用;
(2)将清热、熄风、通络组分中的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银花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用
5-10倍量体积比为95%的乙醇回流1-2小时,过滤,回收乙醇;
(3)将凉血活血组分中的紫草和丹皮以及补血活血组分中的钩藤、当归和红花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加入5-6倍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
(4)将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白芷、桂枝、麻黄和大活加入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用4-6倍的煎煮2-3次,每次1-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
(5)将步骤(2)制得的滤液、步骤(3)制得的滤液和步骤(4)制得的滤液合并,并搅拌为均匀混合液,将步骤(1)制得的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细粉浸泡于制得的均匀混合液中,再次搅拌均匀形成浸泡液,浸泡3-5小时,浸泡完成后浸泡液浓缩至稠膏并干燥,粉碎至细粉;
(6)将拔毒生肌、止痒组分中的薄荷粉碎,过60目筛,将粉碎后的薄荷以及步骤(5)制得的细粉一并加入黄丹中,边混拌边加入芝麻油,制得膏剂,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毒生肌、止痒组分的重量份数为120-160份,其中黄丹和薄荷的重量比为(110-115):(2-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的重量份数为4-10份,其中全蝎、蜈蚣和僵蚕的重量比为(10-25):
(1-3):(10-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凉血活血组分的重量份数为5-10份,其中紫草和丹皮的重量比为(3-6):(2-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的重量份数为10-22,其中白芷、桂枝、麻黄和大活的重量比为(3-6):
(3-6):(2-4):(2-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血活血组分的重量份数为4-10份,其中钩藤、当归和红花的重量比为(1-3):(2-5):(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热、熄风、通络组分的重量份数为10-20份,其中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银花的重量比为(1-
2):(3-7):(6-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加入芝麻油的重量份数为280-350份。
9.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每3-8g膏剂为摊制为一贴,每次用三贴,分别贴至太阳穴、根和嘴处,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每
5g膏剂为摊制为一贴。

说明书全文

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面部神经麻痹,又称“面部表情肌无”、“面瘫”。是面神经麻痹的明确体征。望诊病人面部表情肌肉不能自主运动,扬眉而额部没有皱纹,闭眼眼睑不能闭合,闭嘴患侧口下垂,鼓腮口角漏气,露齿时患侧鼻唇沟消失,笑一笑时口角歪向健侧等,触摸时患侧肌肉松弛,即为面部神经麻痹。学术界多数学者认为,面部神经麻痹是由于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寒刺激而发生痉挛,导致面神经组织缺血、肿而引起。也可能与局部感染有关。如风湿性面神经炎、潜伏性非化脓性中炎及滤过性病毒感染等。因面神经经过窄而曲折的骨管由茎乳孔出颅,所以不论是出血或炎症所引起的局部神经组织水肿,都可能压迫神经,引起功能障碍。
[0003] 目前公开的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发明专利有很多,例如中国专利CN01115087.4授权公告的一种治疗面神经炎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全蝎10-20份、僵蚕10-20份、白附子10-20份、白芷10-20份、羌活10-20份、桂枝15-30份、麻黄10-20份、地龙15-30份、钱子10-
30份、大黄15-30份、乳香15-30份、麝香0.5-1份、章丹120-240份、香油400-800份为原料,根据每种药物的不同特性,分别以研细,煎炸和混合煎熬、浸泡制成膏剂,按比例制成不同型号的膏药,能够有效治疗面神经炎。但是这一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膏剂仍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经临床试验验证,此类膏剂祛风、凉血、活血效果不佳,且仅对突发性面瘫治疗效果较好,针对经过保守疗法而未恢复或恢复后又复发者的治疗效果不佳,部分此类患者出现连续外敷3日仍不见环节的情况。
[0004]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不仅能够快速治疗突发性面瘫患者,且对经过保守疗法而未恢复或恢复后又复发者的治疗效果优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克服前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不仅能够快速治疗突发性面瘫患者,且对经过保守疗法而未恢复或恢复后又复发者的治疗效果优异。
[0006]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所述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主要由如下原料组成:
[0008] 拔毒生肌、止痒组分:黄丹和薄荷;
[0009] 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全蝎、蜈蚣和僵蚕;
[0010] 凉血活血组分:紫草和丹皮;
[0011] 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白芷、桂枝、麻黄和大活;
[0012] 补血活血组分:钩藤、当归和红花;
[0013] 清热、熄风、通络组分: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花;
[0014] 所述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0015] (1)将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中的全蝎、蜈蚣和僵蚕粉碎,过60目筛,制得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细粉,备用;
[0016] (2)将清热、熄风、通络组分中的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银花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用5-10倍量体积比为95%的乙醇回流1-2小时,过滤,回收乙醇;
[0017] (3)将凉血活血组分中的紫草和丹皮以及补血活血组分中的钩藤、当归和红花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加入5-6倍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
[0018] (4)将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白芷、桂枝、麻黄和大活加入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用4-6倍的水煎煮2-3次,每次1-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
[0019] (5)将步骤(2)制得的滤液、步骤(3)制得的滤液和步骤(4)制得的滤液合并,并搅拌为均匀混合液,将步骤(1)制得的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细粉浸泡于制得的均匀混合液中,再次搅拌均匀形成浸泡液,浸泡3-5小时,浸泡完成后浸泡液浓缩至稠膏并干燥,粉碎至细粉;
[0020] (6)将拔毒生肌、止痒组分中的薄荷粉碎,过60目筛,将粉碎后的薄荷以及步骤(5)制得的细粉一并加入黄丹中,边混拌边加入芝麻油,制得膏剂,即得。
[0021] 优选的,所述拔毒生肌、止痒组分的重量份数为120-160份,其中黄丹和薄荷的重量比为(110-115):(2-3)。
[0022] 优选的,所述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的重量份数为4-10份,其中全蝎、蜈蚣和僵蚕的重量比为(10-25):(1-3):(10-20)。
[0023] 优选的,所述凉血活血组分的重量份数为5-10份,其中紫草和丹皮的重量比为(3-6):(2-4)。
[0024] 优选的,所述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的重量份数为10-22,其中白芷、桂枝、麻黄和大活的重量比为(3-6):(3-6):(2-4):(2-5)。
[0025] 优选的,所述补血活血组分的重量份数为4-10份,其中钩藤、当归和红花的重量比为(1-3):(2-5):(1-2)。
[0026] 优选的,所述清热、熄风、通络组分的重量份数为10-20份,其中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银花的重量比为(1-2):(3-7):(6-10)。
[0027]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加入芝麻油的重量份数为280-350份。
[0028] 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每3-8g膏剂为摊制为一贴,每次用三贴,分别贴至太阳穴、耳根和嘴角处,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
[0029] 优选的,将每5g膏剂为摊制为一贴。
[0030] 本发明中,君药为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其中,全蝎用于息风镇痉、通络止痛,蜈蚣选取长度为10-12厘米,主要用于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僵蚕用于息风止痉、祛风止痛,三种药材经过优化配比,极大提高其息风镇痉、通络散结效果,尤其是对受风寒刺激而发生痉挛而引起的突发性面部神经麻痹治疗效果极佳。
[0031] 本发明中,攻毒散结拔毒生肌、止痒组分也为君药,其中黄丹拔毒生肌、杀虫止痒,添加少量薄荷,辅助黄丹缓解肌肉疼痛皮肤风疹搔痒,对消除局部感染引起的面瘫具有极强治疗效果。
[0032] 本发明中,凉血活血组分、补血活血组分和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为臣药,凉血活血组分中的紫草用于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丹皮用于清热和凉血。补血活血组分中,钩藤用于镇静、降压、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当归用于补血、活血;红花用于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中,白芷用于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桂枝用于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麻黄用于发汗解表,宣平喘,利水消肿;大活用于祛风解表,除湿止痛。凉血活血组分、补血活血组分和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均经过实验优化了配比,在此配比下配合君药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治愈面部神经麻痹患者的缺血、水肿等症状,尤其是增强了对经过保守疗法而未恢复或恢复后又复发者的缺血和水肿治愈效果。
[0033] 本发明中佐药为清热、熄风、通络组分,其中,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消痈;地龙清热熄风,通络;金银花清热解毒。通过热、熄风、通络组分抑制君臣药的毒性,促进君臣药效果的发挥。
[0034] 本发明中芝麻油为使药,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
[00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配伍科学,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经过优化配比,极大提高其息风镇痉、通络散结效果,毒散结拔毒生肌、止痒组分对消除局部感染引起的面瘫具有极强治疗效果;凉血活血组分、补血活血组分和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配合君药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治愈面部神经麻痹患者的缺血、水肿等症状,清热、熄风、通络组分抑制君臣药的毒性,促进君臣药效果的发挥;本发明不仅能够快速治疗突发性面瘫患者,且对经过保守疗法而未恢复或恢复后又复发者的治疗效果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实施例1
[0037] 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0038] 拔毒生肌、止痒组分150份,由黄丹和薄荷按重量比112:3复配而成;
[0039] 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6.4份,由全蝎、蜈蚣和僵蚕按重量比15:2:15复配而成;
[0040] 凉血活血组分7份,由紫草和丹皮按重量比4:3复配而成;
[0041] 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15份,由白芷、桂枝、麻黄和大活按重量比4:4:3:4复配而成;
[0042] 补血活血组分6份,由钩藤、当归和红花按重量比2:4:1复配而成;
[0043] 清热、熄风、通络组分15份,由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银花按重量比2:5:8复配而成。
[0044] 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5] (1)将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中的全蝎、蜈蚣和僵蚕粉碎,过60目筛,制得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细粉,备用;
[0046] (2)将清热、熄风、通络组分中的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银花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用8倍量体积比为95%的乙醇回流2小时,过滤,回收乙醇;
[0047] (3)将凉血活血组分中的紫草和丹皮以及补血活血组分中的钩藤、当归和红花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加入6倍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
[0048] (4)将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白芷、桂枝、麻黄和大活加入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用5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
[0049] (5)将步骤(2)制得的滤液、步骤(3)制得的滤液和步骤(4)制得的滤液合并,并搅拌为均匀混合液,将步骤(1)制得的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细粉浸泡于制得的均匀混合液中,再次搅拌均匀形成浸泡液,浸泡4小时,浸泡完成后浸泡液浓缩至稠膏并干燥,粉碎至细粉;
[0050] (6)将拔毒生肌、止痒组分中的薄荷粉碎,过60目筛,将粉碎后的薄荷以及步骤(5)制得的细粉一并加入黄丹中,边混拌边加入芝麻油,制得膏剂,即得。
[0051] 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每5g膏剂为摊制为一贴,每次用三贴,分别贴至太阳穴、耳根和嘴角处,早晚各一次,每次12分钟。
[0052] 实施例2
[0053] 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0054] 拔毒生肌、止痒组分120份,由黄丹和薄荷按重量比113:2复配而成;
[0055] 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4份,由全蝎、蜈蚣和僵蚕按重量比10:1:10复配而成;
[0056] 凉血活血组分5份,由紫草和丹皮按重量比3:2复配而成;
[0057] 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10份,由白芷、桂枝、麻黄和大活按重量比3:3:2:2复配而成;
[0058] 补血活血组分4份,由钩藤、当归和红花按重量比1:2:1复配而成;
[0059] 清热、熄风、通络组分10份,由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银花按重量比1:3:6复配而成。
[0060] 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1] (1)将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中的全蝎、蜈蚣和僵蚕粉碎,过60目筛,制得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细粉,备用;
[0062] (2)将清热、熄风、通络组分中的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银花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用5倍量体积比为95%的乙醇回流1小时,过滤,回收乙醇;
[0063] (3)将凉血活血组分中的紫草和丹皮以及补血活血组分中的钩藤、当归和红花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加入5倍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
[0064] (4)将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白芷、桂枝、麻黄和大活加入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用4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
[0065] (5)将步骤(2)制得的滤液、步骤(3)制得的滤液和步骤(4)制得的滤液合并,并搅拌为均匀混合液,将步骤(1)制得的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细粉浸泡于制得的均匀混合液中,再次搅拌均匀形成浸泡液,浸泡3小时,浸泡完成后浸泡液浓缩至稠膏并干燥,粉碎至细粉;
[0066] (6)将拔毒生肌、止痒组分中的薄荷粉碎,过60目筛,将粉碎后的薄荷以及步骤(5)制得的细粉一并加入黄丹中,边混拌边加入芝麻油,制得膏剂,即得。
[0067] 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每4g膏剂为摊制为一贴,每次用三贴,分别贴至太阳穴、耳根和嘴角处,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钟。
[0068] 实施例3
[0069] 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0070] 拔毒生肌、止痒组分160份,由黄丹和薄荷按重量比115:3复配而成;
[0071] 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10份,由全蝎、蜈蚣和僵蚕按重量比25:3:20复配而成;
[0072] 凉血活血组分10份,由紫草和丹皮按重量比5:4复配而成;
[0073] 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21份,由白芷、桂枝、麻黄和大活按重量比6:6:4:5复配而成;
[0074] 补血活血组分10份,由钩藤、当归和红花按重量比3:5:2复配而成;
[0075] 清热、熄风、通络组分19份,由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银花按重量比2:7:10复配而成。
[0076] 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7] (1)将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中的全蝎、蜈蚣和僵蚕粉碎,过60目筛,制得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细粉,备用;
[0078] (2)将清热、熄风、通络组分中的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银花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用10倍量体积比为95%的乙醇回流2小时,过滤,回收乙醇;
[0079] (3)将凉血活血组分中的紫草和丹皮以及补血活血组分中的钩藤、当归和红花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加入6倍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
[0080] (4)将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白芷、桂枝、麻黄和大活加入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用6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
[0081] (5)将步骤(2)制得的滤液、步骤(3)制得的滤液和步骤(4)制得的滤液合并,并搅拌为均匀混合液,将步骤(1)制得的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细粉浸泡于制得的均匀混合液中,再次搅拌均匀形成浸泡液,浸泡5小时,浸泡完成后浸泡液浓缩至稠膏并干燥,粉碎至细粉;
[0082] (6)将拔毒生肌、止痒组分中的薄荷粉碎,过60目筛,将粉碎后的薄荷以及步骤(5)制得的细粉一并加入黄丹中,边混拌边加入芝麻油,制得膏剂,即得。
[0083] 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每8g膏剂为摊制为一贴,每次用三贴,分别贴至太阳穴、耳根和嘴角处,早晚各一次,每次15分钟。
[0084] 对比例1
[0085]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相比原料组成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补血活血组分的重量份数为6份,其中钩藤、当归和红花的重量比为1:1:1。
[0086] 对比例1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87] 对比例1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88] 对比例2
[0089]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原料组成相同。
[0090] 对比例2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对比例2采用中国专利CN105193964A公开的一种外敷膏药中的制备方法,及将所有原撩按规定质量份数和配比称取后,以中药常规熬制手段熬成膏状,使用时将熬制好的膏药浸泡在水中5-7天即可使用。
[0091] 对比例2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92] 实验例1
[0093] 第一组实验:突发性面部周围神经麻痹
[0094] 选取200例患者中,男性104例,女性96例,年龄30-50岁之间,平均41岁,病程小于1周。面部周围神经麻痹前多有面部受凉或咽部感染,突然发病,病症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面肌麻痹,口眼歪斜,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增大,不能闭合,泪液外流,鼻唇沟浅或平坦,口角下垂,不可蹙眉和鼓腮,进食饭粒存于齿颊间隙。
[0095] 将上述200例患者电脑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人,第一组采用实施例1中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治疗,第二组采用实施例2中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治疗,第二组采用实施例3中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治疗,第四组采用对比例1中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治疗,第五组采用对比例2中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治疗。
[0096] 采用如下标准判断患者康复情况:无效:口眼歪斜无明显改变;好转:各项指标均有较大改变,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治愈:面部板滞感消失,患侧额纹、眼裂闭合、鼻唇沟及口角均恢复正常。
[0097] 五组患者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
[0098] 表1
[0099]分组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治愈(人) 40 40 40 24 28
好转(人) - - - 4 8
无效(人) - - - 12 4
平均治愈时间(天) 3 4 4 18 15
[0100] 有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3中制得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在突发性面部周围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其中实施例1制得的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大部分患者第一天早晚各外敷一次后症状得到减轻,在第二日早晚各外敷一次后,症状已明显好转,第二天属于巩固治疗,经3天的外敷患者均痊愈,经观察一周后无复诊现象产生。同样,第二组和第三组的患者才分别外敷实施例2/实施例3制得的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后第一天症状明显减轻,第二天出现明显好转,经第三天和第四天的巩固治疗后面部板滞感消失,患侧额纹、眼裂闭合、鼻唇沟及口角均恢复正常,一周内无复诊现象。而相比之下,第四组中使用的对比例1中制得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其补血活血组分伟按照本发明要求的配比进行配伍,导致其虽然也具备治疗功效,但是治疗效果远不如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效果,而且其平均治愈时间为本申请的6倍。对比例2未采用发明规定的制备方法,导致其虽然具备治疗效果,但是效果远不如本发明实施例1,尤其是延长了其平均治愈时间,其平均治愈时间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5倍。
[0101] 第一组实验:非突发性面部周围神经麻痹
[0102] 选取200例患者中,男性98例,女性102例,年龄30-50岁之间,平均39岁,患者均为经过保守疗法而未恢复或恢复后又复发者,病程均为5-6个月。患者中病因多伴有面神经炎等局部感染。将上述200例患者电脑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人,第一组采用实施例1中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治疗,第二组采用实施例2中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治疗,第二组采用实施例3中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治疗,第四组采用对比例1中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治疗,第五组采用对比例2中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治疗。
[0103] 采用如下标准判断患者康复情况:无效:口眼歪斜无明显改变;好转:各项指标均有较大改变,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治愈:面部板滞感消失,患侧额纹、眼裂闭合、鼻唇沟及口角均恢复正常。
[0104] 五组患者治疗结果如表2所示:
[0105] 表2
[0106]分组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治愈(人) 40 38 36 20 22
好转(人) - 2 4 4 10
无效(人) - - - 12 8
平均治愈时间(天) 7 9 9 24 19
[0107]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3中制得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在非突发性面部周围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其中实施例1制得的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大部分患者前两天早晚各外敷一次后症状得到减轻,在第3-5日早晚各外敷一次后,症状已明显好转,第6和第7天属于巩固治疗,经7天的外敷患者均痊愈,经观察一周后无复诊现象产生。同样,第二组和第三组的患者才分别外敷实施例2/实施例3制得的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后第3天症状明显减轻,第4-7天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经第8天和第9天的巩固治疗后面部板滞感消失,患侧额纹、眼裂闭合、鼻唇沟及口角均恢复正常,一周内无复诊现象。而相比之下,第四组中使用的对比例1中制得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其补血活血组分伟按照本发明要求的配比进行配伍,导致其虽然也具备治疗功效,但是治疗效果远不如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效果,其治愈率仅为50%,而且其平均治愈时间为本申请的3.42倍。对比例2未采用发明规定的制备方法,导致其虽然具备治疗效果,但是效果远不如本发明实施例1,其治愈率仅为55%,尤其是延长了其平均治愈时间,其平均治愈时间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2.71倍。
[0108]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采用科学的配伍和合理的制备方法,不仅能够快速治疗突发性面瘫患者,且对经过保守疗法而未恢复或恢复后又复发者的治疗效果优异。
[010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