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防辐射 / 深地质处置库 / 一种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方法

一种下岩塞爆破施工方法

阅读:349发布:2020-06-05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下岩塞爆破施工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 水 库底修筑隧洞取水口或出水口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方法,包括(1)测量放线;(2)选择岩塞口和聚渣坑 位置 ;(3)处置岩塞口 覆盖 层 ;(4)探测岩塞体厚度;(5)进行岩塞体横断面地质素描、岩塞体围岩渗漏性分析及岩塞体渗漏 水处理 ;(6)岩塞体安全厚度计算;(7)岩塞体爆破方案设计及布置;(8)实施爆破。本发明避免在深水中建造围堰,且经济,安全。,下面是一种下岩塞爆破施工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下岩塞爆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测量放线,使用全站仪精确放样,包括洞外岩塞口水下地形图测量,岩塞体测量放样;岩塞口水下地形图测量,采用声波与GPS定位进行复测;
(2)选择岩塞口和聚渣坑位置
进行岩塞体与聚渣坑的稳定性分析及其围岩渗漏性分析,通过在岩塞体和聚渣坑位置和附近布置地质钻孔,根据勘察对岩塞与聚渣坑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选择地质情况较好的位置作为岩塞口和聚渣坑位置;
(3)处置岩塞口覆盖层,
若地勘资料对岩塞口位置或附近无地质探孔,则需要补充相关探孔;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覆盖层处理,若无覆盖层或覆盖层较薄,则无需对覆盖层进行处理;若覆盖层中淤泥、残积土过厚,则需对岩塞口的覆盖的淤泥层进行处理,处理方式有水下钻孔爆破法或清淤船清淤法;
(4)探测岩塞体厚度;
采用超前探孔法进行岩塞体厚度探测,在隧洞设计正常掘进终点桩号前6-8m位置进行厚度探测,且施工时掌子面中心适当超前,中心超前周边1.2-1.8m,在掌子面隧洞中心点位置用钻钻小直径孔眼,当岩塞体设计厚度不大于6m时, 探孔钎杆的长度较设计岩塞体厚度长2.0-2.5m;当岩塞体设计厚度位于6-10之间,探孔钎杆最长与岩塞体设计厚度相等,根据钻进的深度进行套钎,并在探孔钎杆上做好长度标记;
当探孔钎杆未能钻通时,在正常掘进和支护一个循环后继续进行岩塞体厚度探测;
当中心探孔钎杆能钻通时,继续在岩塞体上下、左右各布置一个超前探孔,一个岩塞体共布置5个探孔,探孔逐个施工,且钻探一个封堵一个;
(5)进行岩塞体横断面地质素描、岩塞体围岩渗漏性分析及岩塞体渗漏水处理
所述岩塞体横断面地质素描具体为,当岩塞体探孔钻通后对岩塞体掌子面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调查,并绘制掌子面地质素描示意图;
所述岩塞体渗漏性分析及岩塞体渗漏水处理具体为,在接近岩塞段隧道施工过程中,密切关注围岩的渗漏水情况,当岩塞体漏水量过大时,应作引水或止水处理;止水处理的方法有注水泥浆法或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法封堵水压贯通的节理面,通过止水固结岩体;引水的方法有埋管引水法,将水引入聚渣坑,并通过洞内排水系统排出隧道;
(6)岩塞体安全厚度计算;
根据岩塞体掌子面横断面进行地质素描,根据岩塞体掌子面呈现的几组主要不规则优势结构面及地质钻孔取样得到的围岩岩体岩性特征,假定每一组优势结构面设为一种计算工况,据此得到其安全厚度值;对全部优势结构面工况进行计算后,将计算所得的最小安全厚度作为工程的最终岩塞安全厚度;安全厚度的判定方式为,设作用在岩塞外端中心处的水头为F水,岩塞体自重为G岩,结构面抗剪断剪切力为F结,则当  + ≤ 时,岩塞体处于安全状态;
(7)岩塞体爆破方案设计及布置;
岩塞体厚度为5m及以上,按中深孔爆破设计,岩塞体厚度为5m以下按浅孔爆破设计,雷管采用毫秒延期非电导爆管雷管,采用微差控制抛掷爆破;
(8)实施爆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岩塞口和聚渣坑位置时,在岩塞体和聚渣坑及附近布置的钻孔数为7-8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岩塞体超前探孔过程中,技术人员在现场全程监管,记录每个探孔相关数据,结合岩塞口的水下地形图,对预留岩体厚度各部位的长度进行精确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封堵探孔具体为,探孔打通后先用破布或纱塞进孔内,并锤入松木桩,当松木桩不被贯通的水压冲动时,即松木桩成功封堵探孔;当贯通的水压能把松木桩冲动时,需在探孔周边施做锚固剂锚杆,用锚杆连接筋固定以松木桩,且封堵位置尽量靠近迎水面;若封堵后,掌子面渗漏水较为严重,应对掌子面进行注浆封堵;堵漏浆液孔的钻进深度超过渗水节理面,控制注浆压力在
0.1-0.2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水下岩塞钻孔爆破设计,包括,
①装药量计算:基于静水压力的作用计算装药量;炮眼深度根据探眼的深度及水下地形确定;硬岩迎水侧最小抵抗线控制在0.3-0.6m,掏槽眼的最小抵抗线大于其他炮眼;
②装药及炮眼封堵:掏槽眼、主爆眼为连续耦合装药,周边孔内间隔不耦合装药;掏槽眼分空孔和装药孔两种,空孔为装药孔提供临空面;除空孔外,炮眼封堵长度为12-20倍钻孔直径,主爆眼的装药量为孔深的80%-90%;周边孔的装药量密度为0.2-0.4kg,周边孔分为预裂孔及光爆孔,预裂孔孔底1m范围内装药量应增加一倍;
③采用锚杆锚固剂或炮泥对孔口进行堵塞;
④起爆网路为复式并-串-并联电爆或电爆加导爆索复式网路;预裂孔的起爆时间应比主爆破孔提前75-110ms;预裂孔两侧应超出主爆孔适当距离;
预裂孔及光爆孔起爆采用导爆索连接,经非电导爆管雷管后连接到主起爆网路上;其余炮孔采用非电导爆管雷管起爆,爆破采用毫秒微差控制,分段起爆。

说明书全文

一种下岩塞爆破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库底修筑隧洞取水口或出水口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水库在履行其功能进行发电、供水时往往需要在库底修筑隧洞的取水口或出水口,传统方法是采用围堰方式修筑,该方式修建完后还得清理围堰,且清理不净。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方法,避免在深水中建造围堰,且经济,安全。
[0004]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方法,包括
[0005] (1)测量放线,使用全站仪精确放样,包括洞外岩塞口水下地形图测量,岩塞体测量放样;岩塞口水下地形图测量,采用声波与GPS定位进行复测;
[0006] (2)选择岩塞口和聚渣坑位置
[0007] 进行岩塞体与聚渣坑的稳定性分析及其围岩渗漏性分析,通过在岩塞体和聚渣坑位置和附近布置地质钻孔,根据勘察对岩塞与聚渣坑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选择地质情况较好的位置作为岩塞口和聚渣坑位置;
[0008] (3)处置岩塞口覆盖层,
[0009] 若地勘资料对岩塞口位置或附近无地质探孔,则需要补充相关探孔;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覆盖层处理,若无覆盖层或覆盖层较薄,则无需对覆盖层进行处理;若覆盖层中淤泥、残积土过厚,则需对岩塞口的覆盖的淤泥层进行处理,处理方式有水下钻孔爆破法或清淤船清淤法;
[0010] (4)探测岩塞体厚度;
[0011] 采用超前探孔法进行岩塞体厚度探测,在隧洞设计正常掘进终点桩号前6-8m位置进行厚度探测,且施工时掌子面中心适当超前,中心超前周边1.2-1.8m,在掌子面隧洞中心点位置用钻钻小直径孔眼,当岩塞体设计厚度不大于6m时, 探孔钎杆的长度较设计岩塞体厚度长2.0-2.5m;当岩塞体设计厚度位于6-10之间,探孔钎杆最长与岩塞体设计厚度相等,根据钻进的深度进行套钎,并在探孔钎杆上做好长度标记;
[0012] 当探孔钎杆未能钻通时,在正常掘进和支护一个循环后继续进行岩塞体厚度探测;
[0013] 当中心探孔钎杆能钻通时,继续在岩塞体上下、左右各布置一个超前探孔,一个岩塞体共布置5个探孔,探孔逐个施工,且钻探一个封堵一个;
[0014] (5)进行岩塞体横断面地质素描、岩塞体围岩渗漏性分析及岩塞体渗漏水处理
[0015] 所述岩塞体横断面地质素描具体为,当岩塞体探孔钻通后对岩塞体掌子面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调查,并绘制掌子面地质素描示意图;
[0016] 所述岩塞体渗漏性分析及岩塞体渗漏水处理具体为,在接近岩塞段隧道施工过程中,密切关注围岩的渗漏水情况,当岩塞体漏水量过大时,应作引水或止水处理;止水处理的方法有注水泥浆法或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法封堵水压贯通的节理面,通过止水固结岩体;引水的方法有埋管引水法,将水引入聚渣坑,并通过洞内排水系统排出隧道;
[0017] (6)岩塞体安全厚度计算;
[0018] 根据岩塞体掌子面横断面进行地质素描,根据岩塞体掌子面呈现的几组主要不规则优势结构面及地质钻孔取样得到的围岩岩体岩性特征,假定每一组优势结构面设为一种计算工况,据此得到其安全厚度值;对全部优势结构面工况进行计算后,将计算所得的最小安全厚度作为工程的最终岩塞安全厚度;安全厚度的判定方式为,设作用在岩塞外端中心处的水头为F水,岩塞体自重为G岩,结构面抗剪断剪切力为F结,则当 + ≤ 结时,岩塞体处于安全状态;
[0019] (7)岩塞体爆破方案设计及布置;
[0020] 岩塞体厚度为5m及以上,按中深孔爆破设计,岩塞体厚度为5m以下按浅孔爆破设计,雷管采用毫秒延期非电导爆管雷管,采用微差控制抛掷爆破;
[0021] (8)实施爆破
[0022]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选择岩塞口和聚渣坑位置时,在岩塞体和聚渣坑及附近布置的钻孔数为7-8个。
[0023]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岩塞体超前探孔过程中,技术人员在现场全程监管,记录每个探孔相关数据,结合岩塞口的水下地形图,对预留岩体厚度各部位的长度进行精确计算。
[0024]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封堵探孔具体为,探孔打通后先用破布或纱塞进孔内,并锤入松木桩,当松木桩不被贯通的水压冲动时,即松木桩成功封堵探孔;当贯通的水压能把松木桩冲动时,需在探孔周边施做锚固剂锚杆,用锚杆连接筋固定以松木桩,且封堵位置尽量靠近迎水面;若封堵后,掌子面渗漏水较为严重,应对掌子面进行注浆封堵;堵漏浆液孔的钻进深度超过渗水节理面,控制注浆压力在0.1-0.2MPa。
[0025]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水下岩塞钻孔爆破设计,包括,
[0026] ①装药量计算:基于静水压力的作用计算装药量;炮眼深度根据探眼的深度及水下地形确定;硬岩迎水侧最小抵抗线控制在0.3-0.6m,掏槽眼的最小抵抗线大于其他炮眼;
[0027] ②装药及炮眼封堵:掏槽眼、主爆眼为连续耦合装药,周边孔内间隔不耦合装药;掏槽眼分空孔和装药孔两种,空孔为装药孔提供临空面;除空孔外,炮眼封堵长度为12-20倍钻孔直径,主爆眼的装药量为孔深的80%-90%;周边孔的装药量密度为0.2-0.4kg,周边孔分为预裂孔及光爆孔,预裂孔孔底1m范围内装药量应增加一倍;
[0028] ③采用锚杆锚固剂或炮泥对孔口进行堵塞;
[0029] ④起爆网路为复式并-串-并联电爆或电爆加导爆索复式网路;预裂孔的起爆时间应比主爆破孔提前75-110ms;预裂孔两侧应超出主爆孔适当距离;
[0030] 预裂孔及光爆孔起爆采用导爆索连接,经非电导爆管雷管后连接到主起爆网路上;其余炮孔采用非电导爆管雷管起爆,爆破采用毫秒微差控制,分段起爆。
[0031]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谓岩塞就是堵住取水口或出水口的岩土体,类似瓶塞,水下岩塞钻孔爆破施工就是在水下隧道顶端取水口或者出水口位置采用爆破的方式炸开岩塞形成取水或出水口的施工工法;本发明经济、环保、节能,且有利于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33] 实施例:一种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方法,包括
[0034] (1)测量放线,使用全站仪精确放样,包括洞外岩塞口水下地形图测量,岩塞体测量放样;岩塞口水下地形图测量,比例为1:100-1:200,采用超声波与GPS定位进行复测。
[0035] (2)选择岩塞口和聚渣坑位置,通过在岩塞体和聚渣坑位置和附近布置地质钻孔,一般在岩塞体和聚渣坑及附近共布置7-8个钻孔;根据勘察数据对岩塞体与聚渣坑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选择地质情况较好的位置作为岩塞口和聚渣坑位置。
[0036] (3)处置岩塞口覆盖层,
[0037] 若地勘资料对岩塞口位置或附近无地质探孔,则需要补充相关探孔;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覆盖层处理,若无覆盖层或覆盖层较薄,则无需对覆盖层进行处理;若覆盖层中淤泥、残积土过厚,则需对岩塞口的覆盖的淤泥层进行处理,处理方式有水下钻孔爆破法、清淤船清淤法等。
[0038] (4)探测岩塞体厚度
[0039] 采用超前探孔法进行岩塞体厚度探测
[0040] 根据岩塞爆破多次地质雷达和水面地形图复测和实际比较,地质雷达和实际探孔误差约为6-8m,故应在隧洞设计正常掘进终点桩号前6-8m位置进行厚度探测,且施工时掌子面中心可以适当超前,中心超前周边1.5m左右为宜,一般为1.5±0.3m,在掌子面隧洞中心点位置用风钻钻小直径孔眼,当岩塞体设计厚度不大于6m时钎杆的长度较设计岩塞体厚度长2.0-2.5m;当岩塞体设计厚度在6-10时,探孔钎杆最长与岩塞体设计厚度相等,探孔用YT-28风钻进行推进,采用直径38mm合金钻头,根据钻进的深度进行套钎,钎杆做好长度标记;岩塞体超前探孔过程中,技术人员在现场全程监管,记录每个探孔相关数据,如:通过观察孔眼排出的岩粉、水的颜色、工人的钻感等进行判断岩石坚硬层厚度、软弱层厚度、全风化层厚度、破碎层厚度;结合岩塞口的水下地形图,对预留岩体厚度各部位的长度进行精确计算。
[0041] 当探孔钎杆未能钻通时,在正常掘进和支护一个循环后继续进行岩塞体厚度探测。
[0042] 当中心探孔钎杆能钻通时,继续在岩塞体上下、左右各布置一个超前探孔,一个岩塞体共布置5个探孔,探孔逐个施工,钻探一个封堵一个。
[0043]  封堵岩塞体探孔
[0044] 备2mB25mm的螺纹钢,探孔打通后先用破布或棉纱塞进孔内,并锤入松木桩,当松木桩不被贯通的水压冲动时,说明松木桩可以成功封堵探孔;当贯通的水压能把松木桩冲动时,需在探孔周边施做2-4根长2mB25mm的锚固剂锚杆,用锚杆连接钢筋固定松木桩,且封堵位置尽量靠近迎水面。
[0045] 封堵后如掌子面渗漏水较为严重,需对掌子面进行注浆封堵;浆液可采用水泥浆、水泥粘土砂浆及水泥浆和水玻璃双液浆等;堵漏浆液孔的钻进深度超过渗水节理面,严格控制注浆压力,一般控制在0.1-0.2MPa,以渗水明细减小为标准。
[0046] (5)进行岩塞体横断面地质素描、岩塞体围岩渗漏性分析及岩塞体渗漏水处理;
[0047] 岩塞体横断面地质素描
[0048] 当岩塞体探孔钻通后对岩塞体掌子面地质水文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绘制掌子面地质素描示意图。
[0049] 分析 岩塞体渗漏性及处理岩塞体渗漏水现象
[0050] 在接近岩塞段隧道施工过程中,密切关注围岩的渗漏水情况,当岩塞体漏水量过大时,应作引水或止水处理;止水处理的方法有注水泥浆法或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法封堵水压贯通的节理面,通过止水固结岩体,使岩塞体的自稳性提高,有利于岩塞体施工的安全;引水的方法有埋管引水法,将水引入聚渣坑,并通过洞内排水系统排出隧道。
[0051] (6)计算岩塞体安全厚度
[0052] 根据岩塞体掌子面横断面进行地质素描,根据岩塞体掌子面呈现的几组主要不规则优势结构面及地质钻孔取样得到的围岩岩体岩性特征,当水头压力大于岩塞体结构面抗剪断强度时,将使岩塞体处于失稳状态;设作用在岩塞外端中心处的水头压力为F水,岩塞体自重为G岩,结构面抗剪断剪切力为F结,则当F水+G岩≤F结时,岩塞体处于安全状态。
[0053] 不同结构面由于其大小不同、产状不同,导致其抗剪断剪切力也不同,因此,每一组优势结构面设为一种计算工况,据此得到其安全厚度值;对全部优势结构面工况进行计算后,将计算所得的最小安全厚度作为工程的最终岩塞安全厚度。
[0054] (7)岩塞体爆破方案设计及布置;
[0055] 钻孔爆破法包括大孔径深孔爆破法、小孔径浅孔爆破法和大小孔径相结合爆破法。
[0056] 由于岩塞长度越长其爆破可靠性越低,故应采取合适长度的岩塞;假设岩塞经过安全验算和论证其安全长度为b,施工时预留的长度为a,爆除岩塞范围内超过b的岩塞体,即这部分岩层采用短进尺、密集装药爆破法分一至两次爆破掉,使岩塞长度形成爆破设计要求的安全长度,为岩塞水下爆破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0057] 水下岩塞爆破要求一次成功,爆破后基本达到设计断面,同时爆后爆渣应尽量破碎以便被水流冲入聚渣坑。
[0058] 水下岩塞可采用周边预裂的控制爆破方案或光面控制爆破方案。
[0059] 岩塞体厚度5m及以上,具备条件按中深孔爆破设计,岩塞体5m以下按浅孔爆破设计,2-4m炮眼可采用YT28风钻钻孔,4-10m炮眼宜采用潜孔钻钻孔,当无条件采用潜孔钻时,可采用YT28风钻进行钻进,掏槽眼宜采用大孔径。炸药采用具有防水能力的2号岩石乳化炸药,雷管采用毫秒延期非电导爆管雷管,采用微差控制抛掷爆破。
[0060] 水下岩塞钻孔爆破设计原则:
[0061] 装药量计算:岩塞爆破为水下爆破,装药量计算应考虑静水压力的作用,比常规抛掷爆破药量增大20%-30%。炮眼深度根据探眼的深度及水下地形确定。硬岩迎水侧最小抵抗线控制在0.5m左右,掏槽眼的最小抵抗线稍大于其他炮眼。软岩迎水侧最小抵抗线可适当加大;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