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地球科学 / / 飓风 / 风暴潮 / 一种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

一种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

阅读:493发布:2020-05-19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申请 公开了一种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包括提供一个人工珊瑚礁 框架 ;在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上每隔预设间距固定一个珊瑚苗;将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固定在海底。上述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由于先提供一个人工珊瑚礁框架,再在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上每隔预设间距固定一个珊瑚苗,然后将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固定在海底,这样珊瑚苗就不容易被冲走,能够在原地生长直至成片,久而久之变成珊瑚礁,而且固定在海底不动也保证其牢固生长,因此能有效抵御台 风 等引起的 风暴潮 的袭击,也充分利用了底层海流给珊瑚带来的足够的营养,促进了珊瑚的生长,快速形成珊瑚礁。,下面是一种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个人工珊瑚礁框架
在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上每隔预设间距固定一个珊瑚苗;
将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固定在海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间距的范围为
2厘米至2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一个人工珊瑚礁框架为:
提供一个整体轮廓为长方形的人工珊瑚礁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一个人工珊瑚礁框架为:
提供一个分为至少二层的人工珊瑚礁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一个人工珊瑚礁框架为:
提供一个金字塔形的人工珊瑚礁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的每一层的高度为5厘米至30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固定在海底为:
将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底部的脚插入海底的砂石中实现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扎带、快干泥或树脂将所述珊瑚苗固定在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上的珊瑚苗附着器内。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为金属管状框架、玻璃框架或混凝土框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的所述珊瑚苗为直径3毫米到30毫米的伞房鹿珊瑚苗。

说明书全文

一种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人类的无序开发造成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为阻止这种现象,需要对海洋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其中,在热带海洋进行修复时,需要对珊瑚礁进行修复,而让海洋中的珊瑚礁凭自身自然修复的话,由于珊瑚苗单位密度稀少,通常一平方米内的珊瑚苗只有0.1至2个,很少超过30个以上,或者,现有技术中有将天然珊瑚苗移植在海底的方案,常常由于固定不紧,容易被台或海啸爆发的风浪打坏,这就导致自然修复及人工修复的方式速度很慢。现有的珊瑚礁人工修复的方式,由于珊瑚种植的密度低,不容易成片,也常常导致珊瑚礁修复时间漫长,所有这些都导致在自然界珊瑚礁的生态修复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能有效抵御台风等引起的风暴潮的袭击,也充分利用了底层海流给珊瑚带来的足够的营养,促进了珊瑚的生长,快速形成珊瑚礁。
[000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包括:
[0005] 提供一个人工珊瑚礁框架
[0006] 在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上每隔预设间距固定一个珊瑚苗;
[0007] 将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固定在海底。
[0008] 优选的,在上述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中,所述预设间距的范围为2厘米至20厘米。
[0009] 优选的,在上述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中,所述提供一个人工珊瑚礁框架为:
[0010] 提供一个整体轮廓为长方形的人工珊瑚礁框架。
[0011] 优选的,在上述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中,所述提供一个人工珊瑚礁框架为:
[0012] 提供一个分为至少二层的人工珊瑚礁框架。
[0013] 优选的,在上述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中,所述提供一个人工珊瑚礁框架为:
[0014] 提供一个金字塔形的人工珊瑚礁框架。
[0015] 优选的,在上述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中,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的每一层的高度为5厘米至30厘米。
[0016] 优选的,在上述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中,所述将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固定在海底为:
[0017] 将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底部的脚插入海底的砂石中实现固定。
[0018] 优选的,在上述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中,利用扎带、快干泥或树脂将所述珊瑚苗固定在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上的珊瑚苗附着器内。
[0019] 优选的,在上述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中,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为金属管状框架、玻璃框架或混凝土框架。
[0020] 优选的,在上述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中,选择的所述珊瑚苗为直径3毫米到30毫米的伞房鹿珊瑚苗。
[0021]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由于先提供一个人工珊瑚礁框架,再在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上每隔预设间距固定一个珊瑚苗,然后将所述人工珊瑚礁框架固定在海底,这样珊瑚苗就不容易被冲走,能够在原地生长直至成片,久而久之变成珊瑚礁,而且固定在海底不动也保证其充足的营养供应,因此能有效抵御台风等引起的风暴潮的袭击,也充分利用了底层海流给珊瑚带来的足够的营养,促进了珊瑚的生长,快速形成珊瑚礁。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个长方形轮廓的人工珊瑚礁框架示意图;
[0025]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金字塔形的人工珊瑚礁框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能有效抵御台风等引起的风暴潮的袭击,也充分利用了底层海流给珊瑚带来的足够的营养,促进了珊瑚的生长,快速形成珊瑚礁。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8]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 S1:提供一个人工珊瑚礁框架;
[0030] 该人工珊瑚礁框架可以为带脚的金属管状框架,玻璃钢框架或混凝土框架,也可以是石头及沉船等等,只要能够静止于海底不动,而且其上可以固定珊瑚苗即可。
[0031] S2:在人工珊瑚礁框架上每隔预设间距固定一个珊瑚苗;
[0032] 具体的,可以将高密度的珊瑚苗固定在人工珊瑚礁礁体上,该人工珊瑚礁框架可以包括一层至多层,可以将珊瑚苗高密度的固定在人工珊瑚礁框架上,也就是相邻的珊瑚苗之间距离比较近,这样经过数月至数年时间的生长,珊瑚能够相互连接成一片,形成新的珊瑚礁。而且,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固定方式,包括利用扎带、快干水泥或树脂将珊瑚苗固定在人工珊瑚礁框架上的珊瑚苗附着器内。
[0033] S3:将人工珊瑚礁框架固定在海底。
[0034]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采用任意方式将人工珊瑚礁框架固定在海底,可以选择具有砂石的海底,将人工珊瑚礁框架底部的脚插入海底的砂石中实现固定,因为该人工珊瑚礁框架的脚比较容易深入海底内,更加便于固定,具体可以深入海底5至30厘米,固定好之后,就能够保证珊瑚苗在长时间内不被海流带离原来的位置,实现稳定的生长并更容易与相邻的珊瑚结合在一起,成片之后的稳定性也更强,可见这就更利于生态修复速度的提升,大大缩短珊瑚礁形成时间,实践证明,用2至3年的时间就能够形成在自然生长中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形成的珊瑚礁礁盘,从而达到快速修复珊瑚礁的目的,从实践来看,2至3年的时间之后,试验区内珊瑚的覆盖度就能达到90%以上。
[0035]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快速形成珊瑚礁的方法,由于先提供一个人工珊瑚礁框架,再在人工珊瑚礁框架上每隔预设间距固定一个珊瑚苗,然后将人工珊瑚礁框架固定在海底,这样珊瑚苗就不容易被冲走,能够在原地生长直至成片,久而久之变成珊瑚礁,而且固定在海底不动也保证其充足的营养供应,因此能有效抵御台风等引起的风暴潮的袭击,也充分利用了底层海流给珊瑚带来的足够的营养,促进了珊瑚的生长,快速形成珊瑚礁。
[0036]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预设间距的范围可以为2厘米至20厘米,需要说明的是,这都是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设定的,当需要珊瑚苗密度大一些的时候,就可以将该预设间距设置为2厘米,而当需要珊瑚苗密度小一些的时候,就可以将该预设间距设置为20厘米,一般的珊瑚苗所附着固定在框架上的密度要达到10个/平方米至200个/平方米,当然这种预设间距范围也是优选值,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该范围以外的其他数值,此处并不构成限制。
[0037] 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个长方形轮廓的人工珊瑚礁框架示意图,其中,该实施例是提供一个整体轮廓为长方形的人工珊瑚礁框架201,上面密布有多个珊瑚苗202,进一步的,可以是提供一个分为至少二层的人工珊瑚礁框架,也就是说,该人工珊瑚礁框架除了可以是一层之外,还可以是二层、三层或者更多层,这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定的,设置的层数越多,可以固定的珊瑚苗就可以越多,而且从低到高不同层上均设置珊瑚苗的话,就可以更快速的形成珊瑚礁,当然这种层数也不能无限制的增多,因为层数越多意味着越高,越往高处的营养物质就会越少,水体波浪也不稳定,这样在高处的珊瑚虫就不容易捕捉到足够的食物,从而影响其长大速度,可见不适宜过高,尽量位于海底的波谷之下,可见该框架的层数是可以根据实际海底的生态情况等因素来选择的。而且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人工珊瑚礁框架的每一层的高度可以优选为5厘米至30厘米,这种高度范围既便于珊瑚苗的固定,又保证其容易长成一片,快速形成珊瑚礁,而且除了长方形轮廓之外,还可以采用更多其他形状的轮廓,此处并不限制。
[0038] 本申请还提供了又一个具体实施例,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金字塔形的人工珊瑚礁框架的示意图,其中,该实施例是提供一个金字塔形的人工珊瑚礁框架301,具体的包括一个三角形的底座,然后该三角形的每个顶点的位置向斜上方延伸出一条边,三条边在高处汇聚为一点,这就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结构,并在其结构上的每个边上固定珊瑚苗302,这样立体式的珊瑚苗布置方式能够保证更快速形成足够大规模的珊瑚礁。
[0039] 另外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选择的珊瑚苗可以为直径3毫米到30毫米的伞房鹿角珊瑚苗,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种类的珊瑚苗,如蜂巢珊瑚苗、滨珊瑚苗或者盔形珊瑚苗等等。
[0040] 下面提供两个具体的例子:
[0041] 第一个例子:
[0042] (1)取直径为10毫米左右的伞房鹿角珊瑚苗,体色为褐色,用于珊瑚礁的生态修复,珊瑚苗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
[0043] (2)珊瑚苗用扎带或用带孔的管子固定在带脚的金属管状的人工珊瑚礁框架上;
[0044] (3)在人工珊瑚礁框架上的珊瑚苗密度为150个/平方米;
[0045] (4)经过1至3年的培育,人工珊瑚礁框架上长满珊瑚,珊瑚的覆盖率达90%以上。
[0046] 第二个例子:
[0047] (1)取直径为30毫米左右的橙黄滨珊瑚苗,体色为橙黄色,用于珊瑚礁的生态修复,珊瑚苗之间的距离为8厘米;
[0048] (2)珊瑚苗用扎带或用带孔的管子固定在金字塔形的人工珊瑚礁框架上;
[0049] (3)在人工珊瑚礁框架上的珊瑚苗密度为80个/平方米;
[0050] (4)经过1年的培育,形成成片的珊瑚礁。
[0051]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