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人机工程学 / 无障碍技术 / 具有复合移动功能的龙门式油压机

具有复合移动功能的龙式油压机

阅读:255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具有复合移动功能的龙式油压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复合移动功能的龙 门 式油压机,具有设备 机体 和接入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油缸,设备机体包括底座和压装平台;压装平台安装可前后移动的龙门架;龙门架安装可左右滑移的油缸走车;油缸走车 重心 中部垂直固定安装手动换向操控的双作用工作油缸;手动换向 阀 接入工作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控制工作油缸 活塞 升降完成压装或拆卸动作。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高速 铁 路 机车 制造行业大尺寸 工件 通用性理想、移动灵活高效、无障碍开放式大空间可调式油压机液压装配拆装技术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龙门式油压机,经济实用、灵便可靠、迁移方便;大行程开放式迁移调节,效率高、造价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在轨道机车机械制造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下面是具有复合移动功能的龙式油压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具有复合移动功能的龙式油压机,具有设备机体,所述设备机体安装工作油缸(3),所述工作油缸(3)接入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机体具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顶端固定支撑安装压装平台(9),所述压装平台(9)设有待压工件(8);所述压装平台(9)两侧安装走车导轨合件(901),所述走车导轨合件(901)滚动摩擦支撑适配沿其轨道前后移动的龙门架(5)竖直架体;所述龙门架(5)的平结构架体固定安装走车导轨(501);与走车导轨(501)滚动摩擦适配设有油缸走车(4),油缸走车(4)沿龙门架(5)水平架体左右横向滑动位移;所述油缸走车(4)重心中部垂直固定安装双作用工作油缸(3);所述双作用工作油缸(3)的液压管路(301)安装三位四通手动换向(2);所述手动换向阀(2)固定安装在龙门架(5)架体外侧,且手动换向阀(2)接入工作油缸(3)的液压控制系统控制工作油缸(3)活塞升降完成压装或拆卸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移动功能的龙门式油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5)竖直架体底部固定安装侧边板,所述侧边板安装滚动轴承(502);所述滚动轴承(502)与走车导轨合件(901)滚动摩擦适配带动龙门架(5)沿压装平台(9)前后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复合移动功能的龙门式油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车导轨合件(901)固定在压装平台(9)台面下部;所述压装平台(9)四设有挡(902);所述挡块(902)用于限位卡挡龙门架(5)侧边板防止龙门架(5)移动出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移动功能的龙门式油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走车(4)包括侧板(401)、固定轴(402)、滚轮(403)和环形套;所述侧板(401)焊接固连环形套,所述环形套夹紧工作油缸(3)并用螺栓定将环形套与油缸走车(4)固连为一体;所述侧板(401)两端安装固定轴(402);所述固定轴(402)两端滚支承安装滚轮(403);所述滚轮(403)与走车导轨(501)滚动摩擦适配带动油缸走车(4)沿龙门架(5)左右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移动功能的龙门式油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用角焊接制成框架式结构;所述压装平台(9)包括平台板(903)、走车导轨合件(901)以及挡块(902);平台板(903)与底座(10)通过电弧焊将两者焊接固连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具有复合移动功能的龙门式油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平台(9)配备安装锥度配合油压拆装工具(7),所述锥度配合油压拆装工具(7)包括手动油(701)、专用胶管(702)、顺序阀(703)和增压器(6);锥度配合油压拆装工具(7)用于向工件(8)轮轴结合面泵注高压液压油以减小轴向并保护工件结合面。


说明书全文

具有复合移动功能的龙式油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作业运输液压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复合移动功能的龙门式油压机。


背景技术



油压机是一种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液压为动力源,靠液压泵使液压油通过液压管路进入工作油缸;通过单向控制液压油循环,通过液压油驱动工作油缸的活塞做功,以完成机械压装综合动作的机械设备。目前,现有技术下,大多数固定式结构的油压机只能完成竖直方向的工作位移,为此,完成不同工件的压装作业时,工作效率较为低下。对此,授权公告号为CN208428704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可移动的多工位油压机技术方案。但是,该技术方案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下的固定结构式油压机,对其原有垫板及顶板滑板进行了改造,将顶板改进为镂空四方框架式结构;将垫板加装了横向轨道,并在横向轨道上加装了移动部,从而实现滑板上四个冲压方向的油压机的多工位油压工作。其中,支撑工件的垫板和顶板均设置了移动部,尤其是支撑工件的垫板必须通过气缸推送,才能实现工件的二次定位;再结合顶板上可以滑动位移的横向轨道的作用,这时滑板能实现四个方向的油压机工位变换调节,从而完成多工位定位调节冲压作业的综合动作。弊端在于:首先受五个立柱用于支撑顶板的影响,中间立柱占据工件放置空间,对大尺寸工件起到限位卡挡作用,加上四个油压机的限位卡挡,限制了轨道机车大尺寸工件的无障碍装夹定位使用,有工作局限性;其次,受工件必须辅助气缸推送才能完成定位影响,大尺寸轨道机车的工件装夹后,必须辅助气缸二次推送定位才能完成冲压与装配,能耗高且费工、费时、费力;加之,气缸易损,也不实用;再者,受滑板、轨道以及四方框架的四条边为支撑来实现空间滑移定位的影响,四个冲压方向的顶部定位滑移空间在定位时,为避免四个冲压方向的动作相互干涉,横向轨道只能平行设置,而平行布置滑移轨道时,四个冲压方向的定位行程必然受限,因此,前后左右各方位的迁移调整并不灵活方便,同样只能满足小尺寸、大批量、轻质量工件的小空间定位滑移冲压装配需求。综上所述,该冲压设备对于高速路机车制造行业,诸如大尺寸机车车辆轮对轴承箱轴承压装(仅轴承压装配合孔直径为250mm),以及GCY型1:50锥度配合轮轴与齿轮过盈配合压装而言,不仅气缸推送承载大吨位工件不现实,而且大吨位工件的装夹空间也受限,再者,四个冲压方向的顶部定位滑移空间也有限,并不实用和适用。对此,现提供一种能满足轨道机车冲压装配,通用性理想、移动灵活、高效的油压机,并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复合移动功能的龙门式油压机,解决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高速铁路机车制造行业缺少对大尺寸工件具有通用性强、移动灵活高效、无障碍的开放式大空间可调式油压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龙门式油压机,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容易实现,移动高效,灵活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具有复合移动功能的龙门式油压机,具有设备机体,设备机体上安装工作油缸,工作油缸接入液压控制系统;设备机体具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固定支撑安装压装平台,压装平台设有待压工件;压装平台两侧安装走车导轨合件,走车导轨合件滚动摩擦支撑适配沿其轨道前后移动的龙门架竖直架体;所述龙门架的平结构架体顶端固定安装走车导轨;与走车导轨滚动摩擦适配设有油缸走车,油缸走车沿龙门架水平架体左右横向滑动位移;所述油缸走车重心中部垂直固定安装双作用工作油缸;所述双作用工作油缸的液压管路接口部位,安装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所述手动换向阀固定安装在龙门架架体外侧;所述手动换向阀用于控制双作用工作油缸活塞升降,且手动换向阀接入工作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工作油缸活塞升降完成压装或拆卸综合动作。


为了采用简单的结构实现龙门架5的轻松移动,优选地:所述龙门架竖直架体底部固定安装侧边板,所述侧边板安装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与走车导轨合件滚动摩擦适配带动龙门架沿压装平台前后移动。


为了保证工件8能够在压装平台9上具有充分开放式吊装定位作业空间,同时为防止龙门架5迁移时出界,优选地:走车导轨合件固定在压装平台台面下部;压装平台四设有挡;挡块用于限位卡挡龙门架侧边板防止龙门架移动出界。


为了简化油缸走车4的结构;并方便灵活移动油缸走车4,优选地:所述油缸走车包括侧板、固定轴、滚轮和环形套;所述侧板焊接固连环形套,环形套夹紧工作油缸并用螺栓定将环形套与油缸走车固连为一体;所述侧板两端安装固定轴;固定轴两端滚动支承安装滚轮;滚轮与走车导轨滚动摩擦适配带动油缸走车沿龙门架左右移动。


为了使结构简化,并保证焊接质量达标,优选地:所述底座用角焊接制成框架式结构;压装平台包括平台板、走车导轨合件以及挡块;平台板与底座通过电弧焊焊接固连为一体。


为辅助拆装并保护工件的孔轴压装配合结合面,优选地:所述压装平台配备安装锥度配合油压拆装工具,锥度配合油压拆装工具包括手动油泵、专用胶管、顺序阀和增压器;锥度配合油压拆装工具用于向工件轮轴结合面泵注高压液压油,以减小轴向力来保护工件轴孔结合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本方案的通用型移动油压机与相同压装吨位的固定式油压机相比,在工件位置固定的结构基础上,执行压装动作的工作油缸在龙门架以及油缸走车的支持下,能根据实际需要在大空间范围内进行前、后、左、右方位调整,能完成固定式油压机所不能完成的高难度综合类移动作业动作;比较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对纵高有限、五点支撑、多工位油压机而言,具有用途广、造价低、效率高、迁移方便,实用、灵活、可靠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轨道机车机械制造领域;并且在该领域的压装通用性是理想的,对高速铁路机车制造行业,具有特殊意义;


2、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压装平台上方设置的大跨度龙门架,为诸如轨道机车的大吨位大尺寸工件的装夹提供了充足的装夹空间,压装平台表面无限位卡挡结构,能充分满足大尺寸工件的压装需求;并且龙门架可为电葫芦的安装提供支撑,能为轨道机车的工件吊装提供充分条件;


3、本实用新型能使大吨位铁路机车待压工件,在压装平台上能一次完成定位作业,无需诸如背景技术中的气缸(或替换为工作油缸)对定位后工件的二次再定位,只需前后移动调节龙门架,左右水平横向调节移动油缸走车,即能满足工作油缸大空间、大行程灵活高效的定位调节需求,移动方便,无障碍,经济实用;


4、本实用新型工作油缸以油缸走车、龙门架为支撑,可实现大行程的位移调节,前后左右各方位迁移和调整,既灵活又方便,且不存在相互干涉,定位行程不受限制,能满足轨道机车通用性优良的大吨位工件压装作业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锥度配合油压拆装工具的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值得理解的是,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部件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下述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实现,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控制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再例如,可以是机械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其他中间构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有复合移动功能的龙门式油压机,(如图1)具有设备机体,所述设备机体安装工作油缸3,且设备机体通过液压油驱动工作油缸3活塞伸缩运动,来完成竖直冲程,从而使工作油缸3实现压装或拆卸作业。所述工作油缸3如图2所示接入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机体具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顶端固定支撑和安装压装平台9。为了简化结构,并保证高效率且达标的焊接质量,所述底座10用角钢焊接制成框架式结构;所述压装平台9包括平台板903、走车导轨合件901以及挡块902;平台板903与底座10通过电弧焊将两者焊接固连为一体。所述压装平台9设有待压工件8;所述压装平台9两侧安装走车导轨合件901,所述走车导轨合件901滚动摩擦支撑适配沿其轨道前后移动的龙门架5竖直架体。具体地,所述走车导轨合件901采用断续焊使其形变控制在达标范围内,并焊接固定和安装在压装平台9的台面下部。且压装平台9的平台侧面的刨削工序,在走车导轨合件901焊接完工之后进行。为保证可靠支撑;走车导轨合件901采用三角支撑架牢固支撑安装,并通过焊接和紧固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走车导轨合件901在压装平台9的台面左右两侧下部的固定支撑上可靠安装。为简化结构,并实现龙门架5的轻松移动,优选地:所述龙门架5的竖直架体底部固定安装侧边板,具体地,所述侧边板用Q235A(δ30)钢板制作。所述侧边板通过固定轴固定安装滚动轴承502;滚动轴承502采用80205型滚动轴承(GB/T278)。所述滚动轴承502与走车导轨合件901滚动摩擦适配带动龙门架5沿压装平台9前后移动。为保证压装平台9上工件在其上具有充分开放式吊装定位作业空间,同时为防止龙门架移动出界,优选地:所述走车导轨合件901固定在压装平台9的台面下部;所述压装平台9的四角(即压装平台的四个边角)设有挡块902;所述挡块902用于限位卡挡龙门架5侧边板防止龙门架5移动出界。


所述龙门架5的水平架体顶端固定安装走车导轨501;与走车导轨501滚动摩擦适配设有油缸走车4,油缸走车4沿龙门架5水平架体左右横向滑动位移。为了简化油缸走车4的结构;并方便灵活地移动油缸走车4,优选地:所述油缸走车4包括侧板401、固定轴402、滚轮403和环形套;所述侧板401焊接固定连接环形套,所述环形套夹紧工作油缸3并用螺栓锁定将环形套与油缸走车4固连为一体;具体地,所述双作用工作油缸3为CL80/160型双作用工作油缸,固定在油缸走车4中部的双作用工作油缸3通过开口环形套将工作油缸3夹紧,用M8×L螺栓锁定。所述侧板401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安装固定轴402,固定轴402两端分别通过(GB/T278)80205型滚动轴承滚动支承安装在固定轴402两端。所述滚轮403与走车导轨501滚动摩擦适配带动油缸走车4沿龙门架5左右移动。所述油缸走车4的重心中部垂直固定安装双作用工作油缸3;所述双作用工作油缸3的液压管路301接口部位安装一个手动换向阀2即可;所述手动换向阀2固定安装在龙门架5结构架体外侧;为了控制双作用工作油缸3活塞升降,所述手动换向阀2为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优选地,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2选用S-1S型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且手动换向阀2接入工作油缸3的液压控制系统,以控制工作油缸3的活塞升降,从而完成压装作业动作;工作油缸3为CL80/160型工作油缸。可实现垂直压装力50t、径向注油扩压252MPa。结合龙门架5、油缸走车4的前后左右多方位移动,根据实际需要微调工作油缸3,使工作油缸3的活塞重心与压装工件的压力点对中,即可完成机械制造行业中的轴孔配合零部件的压装或拆卸。具体地,工作油缸3与压装工件的压力点的对中微调定位可以通过铅垂线定位来实现,除上述方式外,还可以采用任一现有成熟方式来实现压装前的对中定位。


其中,(如图2)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DSD0.8/4M型电动油泵1;电动油泵1通过液压管路连接油箱101;其中电动油泵1包括低压泵102和高压柱塞泵103;其中高压柱塞泵103的动力输入端连接高压柱塞泵电机1031的动力输出端。所述低压泵102和高压柱塞泵103各自所在与油箱101连接的供油管路中分别配备了安装有利于延长泵体寿命的滤油器104。其中高压柱塞泵103与工作油缸3、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2、油箱101通过供油管路建立的供油回路中,设有高压安全阀105、卸荷阀106、节流阀107以及压力表13。低压泵102与工作油缸3、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2、高压柱塞泵103、油箱101建立的供油回路中设有液控溢流低压阀109。具体地:电动油泵1的工作介质为20号或30号液压油、机械油。其中,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使用10号液压油或机械油;当环境温度高于40℃时,使用30号液压油或机械油。


为了辅助拆装并保护工件的孔轴压装配合结合面,进一步地:(如图3)所述压装平台9上配备安装了锥度配合油压拆装工具7(选用ZYC-A型锥度配合油压拆装工具)。所述锥度配合油压拆装工具7包括手动油泵701、专用胶管702、顺序阀703、和增压器6;手动油泵701通过液压管路连接工件8,并向工件8径向泵注高压油;向工件8泵注高压油的液压管路上设有顺序阀703,且顺序阀703与工件8的供油管路上设有增压器6,通过增压器6使液压油增压,并向工件8(压装或拆卸的轴孔结合面)泵注高压油,以减小压装磨损,并保护工件的孔轴结合面。其中手动油泵701选用SYB-1型手动油泵;增压器6选用SHQ-1型增压器;锥度配合油压拆装工具7用于向工件8的轮轴结合面泵注高压油,以减小轴向压力,从而保护工件的孔轴结合面。手动油泵的工作介质,其运动粘度为20~28厘池(见图3),可使用20号液压油或机械油,工作时:操纵锥度配合油压拆装工具7,向被压装的1:50锥度配合轮轴工件的结合面泵注高压油,这种注油压装作业方式,可达到有效减小轴向压力,从而保护轮轴结合面的目的。


关于控制电路图的省略,本案中,设备机体内设有外接接市电220V交流电的供电回路,压力表、柱塞泵电机等均处于供电回路中,由外部市电供电。其中供电回路属于现有技术,省略相关电路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人员通过推送龙门架5,可移动实现工作油缸3在前后方向的迁移调节;通过推动移动龙门架5水平架体上的油缸走车4,可以实现工作油缸3在左右水平方向的迁移调节;工件8可以通过龙门架5上方安装的电葫芦,实现工件8在压装平台9上的吊装(电葫芦可拆卸);工件8以及龙门架前后、油缸走车4左右,可按照现有任意一种锁定方式定位,由电动油泵1驱动双作用工作油缸3动作;电动油泵1通过高压油管给双作用工作油缸3供油,扳动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2,可控制双作用工作油缸3活塞升降,从而达到垂直压装工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实施例:


应用1:待压工件8为GCY型1:50锥度配合轮轴与齿轮的过盈配合压装。所需垂直压装力为42t,注油扩张压力为250MPa,压装行程为18mm~20mm。被压装齿轮外径为623mm,齿轮配合孔直径为190mm,齿轮有效厚度为146mm。采用本实用新型装备压装,结合锥度配合油压拆装工具7的注油扩压,可取得理想垂直压装效果。


应用2:待压工件8为机车车辆轮对两端轴承箱中的轴承压装:轴承箱的配合孔直径为250mm,轴箱中的4G152528T型滚动轴承(GB/T307.1)的外圈与轴承箱壳之间采用过盈配合。采用本实用新型装备压装,不需启动ZYC-A型锥度配合油压拆装工具7,只需轴向力,可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机械制造成本,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应用3:结合本实用新型液压控制系统中相应液压元器件,还可以进行机车车辆中减振弹簧的压力检测。进行诸如弹簧承载力、有效工作高度、弹簧选配高度差等弹簧压力检测,获得准确的技术数据组。获得这些准确技术参数,对提高机车车辆的减振效果和运行平稳,具有重要意义。且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弹簧压力检测,省工、省力、灵活、安全。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方案通用型移动油压机与相同压装吨位的固定式油压机相比,在工件位置固定的基础上,执行压装动作的工作油缸在龙门架以及油缸走车的支持下,能根据实际需要在大空间范围内进行前、后、左、右方位调整,不仅能替代固定式油压机完成常规条件下的零部件压装作业,而且还能完成固定式油压机所不能完成的高难度的复合移动压装作业;较现有技术下纵高有限、五点支撑、多工位油压机而言,具有用途广、造价低、效率高、迁移方便,实用、灵活、可靠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轨道机车机械制造领域,且在该领域的压装通用性理想,对高速铁路机车制造行业,具有特殊意义。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压装平台上方设置的大跨度龙门架,为诸如轨道机车的大吨位大尺寸工件的装夹,提供了充足的作业空间,压装平台表面无限位卡挡结构,能充分满足大尺寸工件的压装需求;且龙门架可为电葫芦的安装提供支撑,为轨道机车的工件吊装提供了充分条件。本实用新型对大吨位铁路机车的待压工件,在压装平台上只需要一次定位,无需诸如背景技术中的工作油缸对定位后工件的二次再定位,只需前后移动调节龙门架,左右水平横向调节移动油缸走车,即能满足工作油缸大空间、大行程灵活高效的定位调节需求,移动方便,无障碍,经济实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油缸以油缸走车、龙门架为支撑,能实现大行程位移调节,前后左右各方位的迁移与调整,即灵活方便,又不存在相互干渉,定位行程不受限制,能满足轨道机车通用性优良的大吨位工件压装需求。再者,本实用新型结合锥度配合压装拆装工具7的注油扩压作用,可减小孔轴过盈配合工件在压装或拆卸过程中的轴向力,能更好地保护轮轴的结合面不被擦伤,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孔轴压装零部件的机械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下缺少能满足高速铁路机车制造行业的大尺寸工件无障碍吊装、无障碍调节、通用性理想、移动灵活高效的开放式大空间专用可调式油压机的技术问题。使用本实用新型龙门式油压机压装工件,能获得实用性可靠、调整灵活、迁移方便等良好工作效果;尤其是工作油缸采用了龙门式多方位大行程开放式迁移调节结构,能实现迁移效率高、造价低的工作目标,对轨道机车机械制造行业的压装以及测试使用,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