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水能 / 水闸 / 集成式智能分流井

集成式智能分流井

阅读:727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集成式智能分流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智能分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体;设置在井体前后的进 水 口、出水口,以及侧方的排污口,其中所述进水口与井体外部的进水管道相连,所述出水口与井体外部的出水管道相连,在井体内的进水口处具有闸槽或液压闸 门 ,用于阻断进水,在井体内的出水口处具有排 水闸 ,所述排水闸为附壁式,在井体内的排污口处具有截污闸。,下面是集成式智能分流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集成式智能分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井体;
设置在井体前后的进口和出水口,
其中所述进水口与井体外部的进水管道相连,所述出水口与井体外部的出水管道相连,在井体内的进水口处具有闸槽或液压闸,用于阻断进水,
在井体内的出水口处具有排水闸,所述排水闸为附壁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闸为平面闸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闸为贴合井壁的弧线型闸门,直接安装于出水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井体内的进水口处的用于截污的拦污装置,所述拦污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水口内侧的截污格栅和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截污格栅内部的提篮格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井盖,所述井盖与井体采用分离设计,允许井盖与井体分离、交叉或变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其特征在于,井底设置有流槽,井底的其余部分高于流槽且向流槽逐渐下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流槽中的一个或多个水,所述一个或多个水泵是排污泵和/或排涝泵,所述排污泵与排污管相连通,所述排涝泵与排涝管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息杆,所述信息杆上安装监控摄像头、雨量计、顶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并集成主板及通讯模,所述集成式智能分流井通过通讯模块与平台和/或移动终端进行通信,所述通讯模块与井内的多种感知设备和控制设备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模块接收多种感知设备和控制设备输出的信息并将其传输到云平台和/或移动终端,将云平台和/或移动终端发出的控制信号传送给井内的相应设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位于井体侧方,所述排污口与井体外部的截污管道相连,在井体内的排污口处具有截污闸,所述截污闸为附壁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在出水管内的液位计;和/或
安装在截污管内的液位计。

说明书全文

集成式智能分流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渠道截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式智能分流井。

背景技术

[0002] 在降雨过程中,部分垃圾和污染物会随着雨进入城市市政或排水管道,管道的末端往往通向城市河流水系,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发生变化,甚至被恶化,这成为当今影响水质的主导因素。
[0003] 在现有城市治污工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合流管的截污、初期雨水的收集问题。传统的截污装置包括溢流堰、拍、闸门等,这些装置在管网水位高时起不到效果,不能够控制污水收集量,另外施工麻烦,信息化程度不高。
[0004] 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1209915.3公开了一体化智能截污井。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一体化智能截污井的截面图。图2示出现有技术的一体化智能截污井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一体化智能截污井包括井体1,还包括设置在井体1前后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3,还包括位于井体1侧面下端的下排污口4;还包括位于井体1上端的检修口7;其中检修口7处设有检修盖板71,还设有用于支撑检修盖板71的气弹簧72;上述井体1内部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上层包括与进水口2相连通的截污腔,还包括靠近出水口3一侧的液压腔;其中截污腔内设有用于控制水流的水流控制设备,还设有位于进水口2内侧的、用于截污的拦污装置,还设有位于进水口2与出水口3之间的、用于将进水口2的水流直接引入到出水口3处的引流机构;液压腔内设有位于出水口3上方的、用于控制相关液压设备启闭的液压集成模13;上述井体1内还设有用于监测井内情况的监测设备,还设有用于刷洗截污腔底部和搅拌污水的搅拌机构22;上述井体1外部设有与出水口3和截污腔相连通的、用于将出水口3的水流引入到截污腔内的冲洗机构;该截污井还包括监控中心8、服务器9、移动终端10、信号传输模块12、控制主机11;上述云端服务器9分别与监控中心8、移动终端10、信号传输模块
12通讯连接;上述信号传输模块12与控制主机11电性连接;上述控制主机11分别与液压集成模块13、搅拌机构、冲洗机构电性连接。
[0005] 现有的一体化智能截污井存在如下问题:1、井内设施维护管理困难;2、井内空间较小,影响设备安装;3、安装位置要求较高,难以在车行道下安装;4、井内设施复杂,不利于管理维护;5、智能化程度不高,缺少自我学习优化能
[0006] 当前亟需一种便于维护管理、方便各种场合安装、简化构造且提升效用的截流设施。实用新型内容
[0007]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集成式智能分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8] 井体;
[0009] 设置在井体前后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0010] 其中所述进水口与井体外部的进水管道相连,所述出水口与井体外部的出水管道相连,在井体内的进水口处具有闸槽或液压闸门,用于阻断进水,
[0011] 在井体内的出水口处具有排水闸,所述排水闸为附壁式。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闸为平面闸门。
[00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闸为贴合井壁的弧线型闸门,直接安装于出水口。
[00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集成式智能分流井还包括设置在井体内的进水口处的用于截污的拦污装置,所述拦污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水口内侧的截污格栅和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截污格栅内部的提篮格栅。
[0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集成式智能分流井还包括井盖,所述井盖与井体采用分离设计,允许井盖与井体分离、交叉或变形
[001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井底设置有流槽,井底的其余部分高于流槽且向流槽逐渐下降。
[001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集成式智能分流井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流槽中的一个或多个水
[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集成式智能分流井还包括信息杆,所述信息杆上安装监控摄像头、雨量计、顶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并集成主板及通讯模块,所述集成式智能分流井通过通讯模块与云平台和/或移动终端进行通信,所述通讯模块与井内的多种感知设备和控制设备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模块接收多种感知设备和控制设备输出的信息并将其传输到云平台和/或移动终端,将云平台和/或移动终端发出的控制信号传送给井内的相应设备。
[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集成式智能分流井还包括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井体外部的截污管道相连,在井体内的排污口处具有截污闸,所述截污闸613为附壁式。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集成式智能分流井还包括:
[0021] 安装在出水管内的液位计;和/或
[0022] 安装在截污管内的液位计。
[002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分离设计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集成多种感知设备和水流控制、提升设施,配合云平台、软件系统能够实现实时在线监测、自控截污,最大限度截流污水。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包括:1、可分离设计,适用多种场合;2、进口安装水流控制设施,方便井内设备维护保养;3、水流控制设施附壁式安装,井内整体大空间设计,方便设备安装维护;4、信息杆、井体分离式设计,适应不通使用场景;5、井体盖板可分离式设计,可安装于车行道,防沉降;6、软硬集成式设计,实现自我学习,智能优化管理。附图说明
[0024] 为了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以上和其它优点和特征,将参考附图来呈现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更具体的描述。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因此将不被认为是对其范围的限制。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明了,相同或相应的部件将用相同或类似的标记表示。
[0025]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一体化智能截污井的截面图。
[0026] 图2示出现有技术的一体化智能截污井的俯视图。
[0027]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300截面示意图。
[0028] 图4示出弧线型排水闸315的截面示意图。
[0029] 图5示出井盖与井体分离的分流井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和俯视图。
[0030] 图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600的截面示意图。
[0031] 图7示出图6所示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600的俯视图。
[0032] 图8示出图6所示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600的从井口向下的俯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在以下的描述中,参考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没有一个或多个特定细节的情况下或者与其它替换和/或附加方法、材料或组件一起实施各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中,未示出或未详细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免使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诸方面晦涩。类似地,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了特定数量、材料和配置,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本实用新型可在没有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此外,应理解附图中示出的各实施例是说明性表示且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0034] 在本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该实施例”的引用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各处中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并不一定全部指代同一实施例。
[003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亟需解决的难点,本实用新型开发了一种集成式智能分流井,分流井采用一体化集成设施,可分离设计,集成多种感知设备和控制设备。在进水口增加水流控制设施,方便井内设施的维护修理。出口处的排水闸为附壁式设计,省去空间隔墙,井内整体一个空间。出口处的排水闸采用下开式闸门,便于溢流上层清液,分流污水。井内安装水泵,利用井底流线设计减少淤积,方便维护。分流井包括信息杆和井体,可分离设计,适用于多种场合。当井体盖板采取可分离设计时,可安装于车行道,防止沉降。提篮格栅采取机械提升,方便维护管理。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配合软件能够实现自我学习,智能优化管理。
[003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的结构。
[0037]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300截面示意图。
[0038] 集成式智能分流井300由井体310、信息杆(图中未示出)两部分组成。井体310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井体31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不锈树脂等。井内分成设备室和分流室两部分。设备室311位于出口侧上方,用于安装液压及配电设备等;分流室是除设备室之外的其余空间,安装附壁式闸门、水泵、提篮格栅等设备,以及液位计、水质探头、摄像等感知仪器;排水管口、截污管口等管道内底安装压力液位计,用于感知排水口、污水管网水位。
[0039] 集成式智能分流井300的信息杆可以设置在井体310的正上方,也可以与井体310分开一定距离。可在信息杆上安装监控摄像头、雨量计、顶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并集成主板及通讯模块。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提供低压电源,即使市电断供时,蓄电池也能提供通信用电。
[0040] 分流井配合自动获取天气信息,结合自身感知仪器,自控运行。同时,可配合移动终端软件实现实时监控,形成智慧型截污系统。
[0041] 下面结合图3具体描述井体310内各组件。井体310包括设置在井体前后的进水口312、出水口313。进水口312与井体外部的进水管道相连,出水口313与井体外部的出水管道相连。在井体内的进水口处具有闸槽或液压闸门314,方便阻断进水,维修井内设施。如果采用闸槽方式,结构简单,使用时放入分片的叠梁闸,阻断进水。如果采用液压闸的方式,结构稍复杂,但方便使用。
[0042] 在井体内的出水口处具有排水闸315。排水闸315为附壁式设计,省去空间隔墙,井内整体一个空间。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排水闸315为平面闸门。液位计316安装在排出口的出水管的内底。在本实施例中,液位计316为压力液位计。然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液位计316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液位计,例如,音叉振动式液位计、磁浮式液位计、压力式液位计、声波液位计、声呐波液位计,磁翻板液位计、雷达液位计。
[0043]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排水闸315可采取贴合井壁的弧线型闸门,直接安装于出水口。图4示出弧线型排水闸315的截面示意图。弧面闸门401安装在井壁上,通过止水密封胶条和螺母紧固,并且可拆卸。液位计线路402和水质感知设备403设置在弧面闸门401的侧面。
[0044] 通过采用附壁式设计排水闸,井室内形成一个整体的截流室空间,空间加大,方便设备安装与维护。不存在淤积槽,不会留存污水和沉积物。出水口在排水时会被经常性冲刷,不存在淤积,液位计316测值准确。液位计316可以直接反映河涌水位。
[0045] 井体310内的进水口312处还设有用于截污的拦污装置317。拦污装置317包括设置在进水口内侧的截污格栅318和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截污格栅318内部的提篮格栅319。
[0046] 集成式智能分流井300还包括井盖320。井盖320与井体310采用可分离设计。换言之,允许井盖与井体分离,交叉或变形。图5示出井盖与井体分离的分流井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和俯视图。图5的上部为截面图,下部为俯视图。井盖部分510与井体520部分独立,可以将路面压力通过井盖传递到周边土壤,减小井体受力,降低造价,从而允许集成式智能分流井安装在不同位置,例如,路、人行道或绿化带内。井盖部分510具有设置在四周的井盖圆翼511以及井盖支架512。井盖部分510上还具有摄像头等感知仪器。
[0047] 图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600的截面示意图。图7示出图6所示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600的从井盖向下的俯视透视图。图8示出图6所示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600的从井口向下的俯视透视图。
[0048] 集成式智能分流井600由井体610、信息杆(图中未示出)两部分组成。井体610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井体61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树脂等。井内分成设备室和分流室两部分。设备室611位于出口侧上方,用于安装液压及配电设备等;分流室是除设备室之外的其余空间,安装附壁式闸门、水泵、提篮格栅等设备,以及液位计、水质探头、摄像等感知仪器;排水管口、截污管口等管道内底安装压力液位计,用于感知排水口、污水管网水位。
[0049] 集成式智能分流井600的信息杆可以设置在井体610的正上方,也可以与井体610分开一定距离。可在信息杆上安装监控摄像头、雨量计、顶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并集成主板及通讯模块。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提供低压电源,即使市电断供时,蓄电池也能提供通信用电。
[0050] 集成式智能分流井600可通过通讯模块与云平台、移动终端进行通信。云平台用于接收记录各截污装置的配置、历史数据、获取天气信息以及集成式智能分流井与移动终端信息的转发。通讯模块与井内的多种感知设备和控制设备电性连接。通讯模块接收多种感知设备和控制设备输出的信息并将其传输到云平台和/或移动终端,将云平台和/或移动终端发出的控制信号传送给井内的相应设备。通过集成式智能分流井系统软件将井、云平台、移动终端及其他感知设备相融合,形成智慧型截污系统。
[0051] 井体610内各组件图3所示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600内部组件类似。为了简化本说明书的描述,两个实施例的相似部分不再进行详细描述,而仅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集成式智能分流井600还包括排污口612。排污口612与井体外部的截污管道相连。在井体内的排污口处具有截污闸613。截污闸613为附壁式设计。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截污闸613为平面闸门。液位计617安装在截污管的内底。在本实施例中,液位计316为压力液位计。然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液位计316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液位计,例如,音叉振动式液位计、磁浮式液位计、压力式液位计、超声波液位计、声呐波液位计,磁翻板液位计、雷达液位计。
[0052]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截污闸613可采取贴合井壁的弧线型闸门,直接安装于排污口。
[0053] 集成式智能分流井600的井底616设置有流槽,井底的其余部分高于流槽。一个或多个水泵614设置在流槽的底部。通过合理设计井底流槽、配合水泵运行自动解决筒内淤积问题。换言之,井底的边缘向流槽逐渐下降,水泵在运行时会先将底部的含有淤泥的污水抽出,而上部浓度较低的污水下降过程中会将四周的淤泥带入井底流槽,从而解决淤泥沉积的问题。与现有的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智能分流井的这种井体设计取消了搅拌叶轮,简化井体结构。
[0054] 如图6和图8所示,水泵614可以是潜污泵。水泵614通过管道连接到压力出水口,压力出水口可连接至排污管、排涝管等不同类型的管道619。水泵614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排污泵、排涝泵或其他功能的水泵,排污泵与排污管相连通,排涝泵与排涝管相连通。
[0055] 优选地,水泵614采用自动耦合式潜污泵,便于检修。集成式智能分流井还可包括水泵自藕安装导轨及底座615,用于装配水泵。每个水泵具有出水管附件,诸如闸、止回阀、软接头等,安装在每台水泵的管道上。压力出水口与污水管网连通。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两个水泵,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该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井体内可具有更多或更少数量的水泵。例如,可设置两个用于排污的水泵和两个用于排涝的水泵。这对于一些地势低洼的老城区的截污分流有很大意义。
[0056] 集成式智能分流井600还包括感知仪器618,包括流量计、有毒气体检测仪和/或水质感知设备等。有毒气体检测仪可用于井内气体状态、有毒气体浓度等。水质感知设备可用于检测井内的水温、COD(化学需量)、SS(总固体悬浮物)等参数。
[0057] 尽管上文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它们只是作为示例来呈现的,而不作为限制。对于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其做出各种组合、变型和改变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此处所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宽度和范围不应被上述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限制,而应当仅根据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替换来定义。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