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水能 / 水轮发电机 / 波能转换器 / 一种智能型方波输出不间断电源

一种智能型方波输出不间断电源

阅读:8发布:2024-01-2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智能型方波输出不间断电源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智能型方波输出不间断电源,包括 蓄 电池 和与其相连的不间断电源控制 电路 ,所述不间断电源控制电路包括充电器、逆变电路、工频 变压器 、滤波电路、 采样 电路、切换 开关 、切换控制电路和辅助电源; 蓄电池 的一端通过充电器与 电网 相通,另一端依次通过逆变电路、工频变压器、滤波电路、切换开关与负载连接;切换开关的另一端与电网相通;采样电路与电网相通,并通过 模数转换 器 与CPU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通过CPU与切换控制电路和切换开关连接。当电网供电欠压或断电时,由蓄电池向逆变器提供 电能 ;当市电再次正常供电时,由市电为负载供电。本UPS电源控制电路的整体电路性能优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价比高。,下面是一种智能型方波输出不间断电源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智能型方波输出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该不间断电源包括电池和与其相连的不间断电源控制电路,所述不间断电源控制电路包括充电器、逆变电路、工频变压器、滤波电路、采样电路、切换开关、切换控制电路和辅助电源;蓄电池的一端通过充电器与电网相通,另一端依次通过逆变电路、工频变压器、滤波电路、切换开关与负载连接;切换开关的另一端与电网相通;采样电路与电网相通,并通过模数转换器与CPU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通过CPU与切换控制电路和切换开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方波输出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不间断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辅助电源,蓄电池、采样电路、模数转换器和CPU均与辅助电源连接;辅助电源与驱动电路连接,驱动电路与CPU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方波输出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CPU与电脑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智能型方波输出不间断电源

[0001]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型方波输出UPS,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个人计算机的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输出UPS。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确保用电设备的安全,不间断电源(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受到高度的重视,并在不断进步和发展。UPS不仅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也逐渐普及。而后备式方波输出UPS电源体积小,重量轻,安装容易,价格低廉,而且运行效率高,噪声低,非常适合作为一般计算机用户使用的普及型UPS电源。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型方波输出UPS,该UPS中的电源控制电路整体电路性能优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价比高。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智能型方波输出UPS,其特征在于:该UPS包括电池和与其相连的UPS电源控制电路,所述UPS电源控制电路包括充电器、逆变电路、工频变压器、滤波电路、采样电路、切换开关、切换控制电路和辅助电源;蓄电池的一端通过充电器与电网相通,另一端依次通过逆变电路、工频变压器、滤波电路、切换开关与负载连接;切换开关的另一端与电网相通;
采样电路与电网相通,并通过模数转换器与CPU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通过CPU与切换控制电路和切换开关连接。
[0005] 本发明中,UPS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辅助电源,蓄电池、采样电路、模数转换器和CPU均与辅助电源连接;辅助电源与驱动电路连接,驱动电路与CPU连接。CPU与电脑连接。
[0006] 当电网供电正常时,市电一路通过充电控制电路向蓄电池充电,另一路通过交流旁路转换开关直接送往用户;当电网供电欠压或断电时,转换开关断开市电与负载的连接转而连向逆变输出,同时由蓄电池向逆变器提供电能,逆变器产生的交流电经工频变压器升到220V左右,送往用户;当市电再次正常供电时,逆变器停止逆变,转换开关断开逆变输出与负载的连接转而连向市电,此时由市电为负载供电。在UPS的工作全过程中,PC机可以通过RS232通讯接口对UPS实施监控。
[0007] 本UPS电源控制电路的整体电路性能优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价比高。
[0008] 本UPS的功能主要有: 1)市电正常时,根据电池电压进行蓄电池智能充电管理;2)市电跟踪,发现市电欠压和断电时,逆变与市电同相位切换;3)逆变输出时根据电池电压的幅值调节PWM波脉冲宽度,实现逆变输出的稳压调节;4)逆变输出过载和电池欠压保护;
5)与PC机(电脑)实现通讯、监控;6)在逆变输出时如果市电变为正常,首先进行逆变输出的仿相处理,跟踪市电,在市电与逆变同时过零处停止逆变转由市电供电。
附图说明
[0009] 图1 是本发明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0010] 图2 是本发明系统控制原理硬件框图。
[0011] 图3 是本发明系统功率主电路原理图。
[0012] 图4 是本发明中市电信号采集示意图。
[0013] 图5 是本发明中继电器转换电路。
[0014] 图6 是本发明中推挽开关电源主电路。
[0015] 图7 是本发明中充电电路原理图。
[0016] 图8 是本发明中基于RS232的通讯系统结构框图。
[0017] 图9 是本发明中全系统软件流程图
[0018] 图10 是本发明中准方波六阶段示意图。
[0019] 图11 是本发明中准方波产生流程图。
[0020] 图12是本发明中 蓄电池充电流程图。
[0021] 图13是本发明中 监控通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一种智能型方波输出UPS,该UPS包括蓄电池和与其相连的UPS电源控制电路,所述UPS电源控制电路包括充电器、逆变电路、工频变压器、滤波电路、采样电路、切换开关、切换控制电路和辅助电源;蓄电池的一端通过充电器与电网相通,另一端依次通过逆变电路、工频变压器、滤波电路、切换开关与负载连接;切换开关的另一端与电网相通;采样电路与电网相通,并通过模数转换器与CPU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通过CPU与切换控制电路和切换开关连接。
[0023] 本UPS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当电网供电正常时,市电一路通过充电控制电路向蓄电池充电,另一路通过交流旁路转换开关直接送往用户;当电网供电欠压或断电时,转换开关断开市电与负载的连接转而连向逆变输出,同时由蓄电池向逆变器提供电能,逆变器产生的交流电经工频变压器升到220V左右,送往用户;当市电再次正常供电时,逆变器停止逆变,转换开关断开逆变输出与负载的连接转而连向市电,此时由市电为负载供电。
[0024] UPS系统的硬件组成如图2所示,市电采样信号经适当转换由ADC(模数转换器)读入CPU;另一路市电通过限幅、比较,产生周期过零负窄脉冲作为相位零点和采样起点。CPU把采样信号与预设的标准值相比较,从而判断市电的有无和高低,以此确定是否切入逆变及转换时逆变输出的相位;同时在市电正常时,CPU启动充电控制电路,对电池进行充电。逆变时,CPU通过I/O输出两路相位相差180°的PWM信号给逆变器,同时停止向电池充电,启动工作指示告警电路,使红灯、蜂鸣器分别以2秒为周期闪烁和鸣叫,并不断检测电池电压,根据电池电压的高低调整输出准方波的脉宽,使输出电压的幅值较为稳定,当电池电压低于10.8V时,红灯变成常亮,蜂鸣器变成常鸣,当电池电压低于10.5V时,停止逆变。逆变过程中同时检测逆变输出电流,如果发生逆变过载,立即停止逆变。在正常逆变过程中,还采样市电平均值,当市电正常时,在逆变和市电同时过零点停止逆变,转向市电供电。在工作过程中,单片机通过MAX232实现电平转换,从而可以与PC机进行通讯。
[0025] 系统功率主电路如图3所示。本机功率主电路采用推挽逆变器,由一个12V蓄电池提供直流电源,由单片机的两个I/O口产生驱动信号,使逆变状态中两开关管交替导通,产生准方波电压,再通过变压器升压后,向负载输出有效值基本稳定在220V的方波交流电压。
[0026] 本系统确定市电的零相位点及市电采集过程如图4所示。市电V1经电阻分压后幅值大幅减小,并且由于稳压使得正弦被切掉一部分峰值变成采样信号V2,此采样信号与标准电压进行比较,再经反相器反相,使市电每周期在正半波起始点产生一个负窄脉冲V3。此脉冲输入单片机的一个I/O口,作为市电零相位点。从而以此作为采样零点和计算市电周期,单片机把每一个负脉冲作为上一周期的终点和这一周期的起点,并不断计时当前市电的周期,再把新计时得到的一个周期的时间平分为N份,作为采样间歇时间。实际上,就是以负窄脉冲作为零相位点,每360°/N(即2π/N)相位采样一次市电信号值。单片机以每次采样点的序号n来记录当前的相位(即2nπ/N),这样使得相位跟踪的误差不会大于2π/N。换言之,从市电转换到逆变输出,两者的相位差小于2π/N,对于低成本的后备式UPS来说,N取20的话相位跟踪就足够了。
[0027] 市电测试信号经过零检测电路输出市电过零负窄脉冲。单片机以此作为市电一周计时器的起点,同时作为电源同步切换的依据。为了判断市电与UPS的切换点,以市电电压所允许的最低电压为基准,以市电正半波的起始点为起点,每个周期(周期以实际测量为准)等分N份,取N-1个点作为基准点。工作时对输入的交流电每1/N周期进行一次中断采样,所以每个周期共取N-1个点,每个点连续采样两次并求取平均值,所得值与相应的基准值作比较,如果低于基准值,说明欠压或者断电,即可进行切换。另外,如果在采样零点发现周期计时超过预定值(即周期过长),则停止市电供电,单片机发出驱动信号,开始逆变输出。
[0028] 为使转换时相位相同,逆变电压的正负和脉宽是由停电时市电的正或负和剩余时间确定的,单片机根据采样点的序号确定驱动信号的方波波形,从而实现了同步切换。
[0029] 另外,逆变一开始就不断测试电池电压,根据电池电压的大小调整驱动信号脉冲的宽度,从而保证输出电压幅值的稳定。如果电池电压小于10.5V,就停止逆变。
[0030] 逆变期间还测试输出电流,判断是否过载或短路,一旦过载立即停止逆变输出。
[0031] 市电经分压得到的信号过电压跟随器再经RC滤波,使电压信号的平均值输入到模数转换器的模拟量输入通道。在逆变过程中,不断采样这个市电信号的平均值,判断市电是否已恢复。测试到市电恢复后,并不上做逆变到市电的切换,因为此时的市电与逆变不是同相位的,如果市电与逆变一个在正峰值一个在负峰值时进行切换,不但会影响负载的正常工作,甚至有可能出现安全故障。所以恢复市电后,还要等待市电与逆变同相。本机在逆变输出电压的基波的正半波起始处作了标记,如果在此标记出现的0.3ms内,市电恰恰也出现了正半波起始点,则认为市电与逆变同时过零,基本同相位,此时才启动逆变到市电的切换,停止逆变输出,由市电为负载供电。采用这种同步切换,显著提高了后备式方波UPS电源转换的可靠性。为了减少这段等待时间,提高效率,还设计了一段程序。发现市电恢复正常后,就计时当前市电的周期,通过计算,如果市电频率大于50Hz则逆变输出设为45Hz;如果市电频率小于50Hz则逆变输出设为55Hz。这样通过拉大市电与逆变的频率差距,从而使上文中提到的市电与逆变正半波起始点的重合点尽早出现。
[0032] 转换继电器必须选用快速继电器,以免造成微机/服务器误动作或数据丢失。机选用的是快速高可靠继电器,其动作时间等于5ms,这足以满足负载需要。实际采用的转换电路如图5所示。
[0033] 本系统一般为PC机等供电,其负载为阻性或整流性。本系统采用的推挽型开关电源电路如图6所示。
[0034] 为获得良好的输出,本机采用PWM控制方式。PWM控制是采用定时/计数器0置入时间常数进行定时,定时结束后,执行中断服务程序,来实现开关管的通断控制,发出连续的、脉宽不等的矩形波,并通过变压器的耦合作用进行幅值的放大。
[0035] 为使单片机产生的PWM信号与市电交流电压同步,必须有一个同步提取电路,以产生同步脉冲信号,该信号加至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口,在中断控制下,产生与市电同频同相的PWM信号。产生的PWM信号经驱动放大后,控制逆变器中的功率开关管,完成逆变功能。
[0036] 随着逆变器工作,蓄电池持续放电,根据端电压变化而改变脉宽,可使输出电压的基波的有效值保持在要求范围内。
[0037] 本机中ABM型电池管理系统实现方法如图7所示。
[0038] 使维护人员随时了解和掌握UPS的运行状态和工作情况,本机共设有如下的显示和报警电路:市电供电指示灯(LINE-G,绿色),逆变供电指示灯(INV,红色),电池欠压指示灯(BATLOW,红色)及一个蜂鸣器报警喇叭。
[0039] 所以为了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讯,本机采用了一个专的电平转换芯片,系统结构如图8所示,PC机从RS232C接口的串行发送端口TXD发出“状态描述、测试”等命令,该命令通过MAX232电平转换,在经过隔离光耦到达单片机的串行接收端口RXD,单片机根据命令将相应的回答由单片机的串行发送端口TXD发出,经过光耦隔离,再经过MAX232电平转换,到达PC机的串行接收端口RXD。
[0040] 系统总体实现流程如图9所示。开机后,首先进行初始设置,先把开关合到市电接通至负载,此时不允许逆变。同时控制表示市电正常的绿灯亮,表示逆变的红灯灭。并采样电池电压,根据其大小决定充电方式是采用浮充还是过充。在市电的起始点,T0计时市电周期,T1每一毫秒中断一次,再有一个市电起点出现后,T0计录下当前市电周期,把它除以二十作为采样间歇时间,以后总在新求取的采样间歇时间发生中断。每中断一次,连续采样市电信号两次,求取平均值,与单片机中预存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如果发现欠压或断电就进行市电到逆变的转换,转由逆变为负载供电,并停止向电池充电。转换时首先根据断电或欠压时市电采样点的序号,补齐一个波形,保证市电到逆变的同相转换。进入逆变供电后,控制表示市电正常的绿灯灭,表示逆变的红灯以2秒为周期闪烁,蜂鸣器以2秒为周期间歇鸣叫。并不断采样电池电压,在电池电压为10.8V时,控制逆变红灯长亮,蜂鸣器长鸣,以警告用户,如果未能及时关机,在电池电压下降到10.5V时,停止逆变,关机保护。如果电池电压正常,则采样逆变输出负载电流,与单片机内预存的阈值进行比较,一旦发生输出过载立即停止逆变,关机保护。正常逆变过程中,还通过采样电池电压,根据电池电压的大小调节输出电压的脉冲宽度,保证在电池放电、端电压下降的过程中,输出电压的幅值较为稳定。
[0041] 在逆变过程中,还不断检查市电平均值,当市电正常时,在市电和逆变同时过零点处进行逆变到市电供电的转换。
[0042] 为了更好的实现UPS的功能,本系统把一个PWM控制周期分成了六个阶段。如图10所示,第一阶段是P0.3清0,P0.4置1,使得T2管开通,T1管关断;第二阶段是P0.3置1,P0.4置1,使得T1管、T2管均关断;第三阶段是P0.3置1,P0.4清0,使得T2管关断,T1管开通;第四五六阶段都是P0.3置1,P0.4置1,使得T1管、T2管均关断的死区时间。为了实现逆变到市电的过零转换,在这段死区时间内设置了阶段5(A点到B点间),共计0.3ms,在这个阶段特别设置与其它阶段不同的标记,代表认定在此时间段内逆变的基波为正半波起始点(如图中虚线所示)。A点的选取是根据当时的死区时间求中点,B点是A点延时0.3ms后的点,而第六阶段就是死区时间减去前面第四第五阶段的时间。第六阶段结束后再从第一阶段开始,这样周而复始。
[0043] 具体的实现方法见图11,进入逆变后,首先根据市电断开时的相位,用延时法补齐一个正弦波形,从而保证市电与逆变的同相位转换。然后,把P0.3清0,P0.4置1,并在定时器0中置入导通时间的初值,设置阶段计数为1,随之开定时器,开中断。中断发生时就是第一阶段完成,此时首先把阶段计数加一,确认为2阶段后,P0.3和P0.4置1,并在定时器0中置入关断时间的初值,随之开定时器。再发生中断时,2阶段完成,阶段计数加一,确认为3阶段,P0.3置1,P0.4清0,并在定时器0中置入导通时间的初值,随之开定时器。再发生中断时,3阶段完成,阶段计数加一,确认为4阶段,P0.3和P0.4置1,计算目前关断时间的中点A,并在定时器0中置入对应时间的初值,随之开定时器。再发生中断时,4阶段完成,阶段计数加一,确认为5阶段,P0.3和P0.4仍置1,并在定时器0中置入0.3ms的初值,随之开定时器。再发生中断时,5阶段完成,阶段计数加一,确认为6阶段,P0.3和P0.4继续置1,计算关断时间减去前两阶段所剩时间,并在定时器0中置入对应的初值,随之开定时器。再发生中断时,6阶段完成,阶段计数回1,至此完成一个准方波控制周期。
[0044] 充电管理的控制程序流程如图12所示 。在每个充电周期的开始,首先由ADC(模数转换器)采样电池电压,如果小于10.5V,则欠压报警且不允许逆变,同时单片机两个充电控制端口同时置1,充电器以14.5V左右电压过充蓄电池6小时将电池充到90%的容量,然后再浮充42小时,将电池的容量从90%充电到100%,充满后单片机两个充电控制端口同时清0,使电池处于自泄漏微电流放电状态19天;如果在充电前采样电池电压,发现高于10.5V,就跳过过充状态,单片机两个充电控制端口一个置1、一个清0,充电器以13.5V左右电压浮充蓄电池42小时,然后再使电池处于自泄漏微电流放电状态19天。然后,再检查电池电压,重新开始一个充电周期,这样周而复始,只要是市电供电状态,就以这个周期进行充电。在由逆变器供电时,单片机控制充电器不充电。而逆变一结束,就立即采样电池电压,开始一个新的充电周期。
[0045] 监控通讯流程图如图13所示,单片机在工作的开始先设置好通讯模式和波特率,一旦收到PC机的命令即进入中断,接收数据,判断是哪一个命令,并随之发出相应的数据给PC机,发送完毕后,跳出中断,等待PC机发出下一个命令 。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