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形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

阅读:302发布:2020-09-15

专利汇可以提供蝶形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蝶形反射聚光 光伏发电 系统,属于 太阳能 利用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 太阳能 电池 组件阵列、安装太阳能 电池组 件阵列的 支架 和自动 跟踪 太阳系 统,还包括平面反射镜阵列及其 框架 ;所述反射镜阵列由至少四列反射镜组成,分成两组,向两侧伸展,呈蝶形对称安装在框架中心线两侧;所述框架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组阵列也分成两组,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架中心线两侧;每列反射镜反射的光线照射到对应一侧的太阳能电池阵列上,且照射宽度与被照射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宽度相等。本发明采用的聚光器易于制造、成本低廉,整套系统的聚光比、反射镜利用率和防 风 性能均有大幅度提高,可进一步提高性价比,有利于 光伏发电系统 的推广应用。,下面是蝶形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蝶形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 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的支架和自动跟踪太阳系统,所述自动跟踪 太阳系统主要由驱动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及其支架运动的驱动机构、 控制驱动机构运动的跟踪控制电路、向跟踪控制电路输送信号的太阳 光传感器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面反射镜阵列及其框架;所述 反射镜阵列由至少四列反射镜组成,分成两组,向两侧伸展,呈蝶形 对称安装在框架中心线两侧;所述框架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太 阳能电池组阵列也分成两组,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架中心线两侧;每列 反射镜反射的光线照射到对应一侧的太阳能电池阵列上,且照射宽度 与被照射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宽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形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及其支架、反射镜阵列及其 框架组成的聚光太阳能电池部件通过主轴铰支在安装架两端,所述主 轴与驱动机构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轴铰支处由安置在安装架上的两个支撑轮支撑,并由一个通过 弹簧安置在安装架上方的压轮压持,主轴可在压轮与两个支撑轮之间 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蝶形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主轴通过轴承铰支在安装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蝶形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受控于跟踪控制电路的电机、与电机输出 轴连接的减速器,减速器输出端与主轴连接,构成高度跟踪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蝶形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方位角跟踪机构,所述方位角跟踪机构由安 装架及其底部的滚轮构成,所述滚轮之一为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 减速器与受控于跟踪控制电路的第二电机传动衔接,所述高度角跟踪 机构安装在方位角跟踪机构之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蝶形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 于:还含有防台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框架,另一端固定在地 面或建筑物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蝶形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聚光太阳能电池部件有二个以上,相互串联或者并联。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发电装置,特别是一种蝶形反射聚光光伏发 电系统,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地球上传统常规能源的开采和使用已经 达到了高峰,资源有限性和环境污染加剧越来越制约着经济的长期稳 定发展,能源结构必将发生根本性变革。这促使人类去研究开发新的 替代能源。太阳能是一种极为丰富的清洁能源,地球每年接受的太阳 能总量为1×1018kwh,是世界年耗总能量的一万多倍。太阳光伏发电 技术能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因而是最有应用前景的太阳能利用 方式之一,将成为未来基础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国太 阳能光伏组件产量几乎是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但太阳能光伏技术 开发和利用的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印度、巴西等发展 中国家。尽管我国有着很好的太阳能资源和光伏电池制造能,但是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太阳能 电池所使用的晶体原料的生产依赖进口,原料紧缺,目前乃至今后 很长一段时期成本下降的空间较小,二是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还很 少。
常规的光伏发电系统一般是将太阳能电池固定安装,价格居高不 下,难以迅速推广和普及。根据太阳能电池在一定条件下输出的电流 与接受的光照强度成正比增加而又不至于影响光伏电池寿命的特性, 人们开始研究采用聚光和跟踪技术,希望在获得同样电能的情况下, 减少太阳能电池的用量,而增加的跟踪聚光的成本远低于所节约的太 阳能电池的成本相当于用普通的金属玻璃等材料代替昂贵的半导体 材料。德国、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都分别开发了菲涅尔透镜 聚光、反射聚光等各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现有折射聚光的缺点是光 强均匀性较差,透过率难以提高,制造成本较高,大型抛物面反射聚 光的缺点是抛物面反射镜制造难度大,成本较高,反射镜容易破碎, 机构整体防性能差。这些均导致整套系统性价比提高不明显,使得 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势难以体现。到目前为止,仅有少量试验、示 范性质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投入运行。
申请号为200520076826.2、名称为“槽式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 统”的发明专利中,申请人公开了一种采用普通太阳能电池和易于加 工的跟踪驱动机构的槽式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 值。但申请人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之处:(1)聚光比较小,虽能节约50%的太阳能电池,但是经济效益 还不是特别明显;(2)反射镜利用率仍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 采用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的聚光器,可提高聚光比、反射镜利用率和 防风性能的蝶形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性价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蝶形反射聚光光 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的 支架和自动跟踪太阳系统,所述自动跟踪太阳系统主要由驱动太阳能 电池组件阵列及其支架运动的驱动机构、控制驱动机构运动的跟踪控 制电路、向跟踪控制电路输送信号的太阳光传感器组成,其改进之处 在于:还包括平面反射镜阵列及其框架;所述反射镜阵列由至少四列 反射镜组成,分成两组,向两侧伸展,呈蝶形对称安装在框架中心线 两侧;所述框架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组阵列也分成 两组,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架中心线两侧;每列反射镜反射的光线照射 到对应一侧的太阳能电池阵列上,且照射宽度与被照射的太阳能电池 阵列宽度相等。
本发明没有采用菲涅尔透镜、抛物面反射镜等制造难度较大的聚 光镜,而是采用常见的平面反射镜,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使得每列 反射镜反射的光线都均匀地照射到对应一侧的太阳能电池阵列上,照 射光线的宽度与该太阳能电池阵列的宽度相等,从而实现聚光功能, 具有制造简单、价格低廉的显著优点。
此外,已有技术中的两组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平行并排放置,反 射镜阵列需要有较大的曲度,因而反射镜的利用率较低。而本发明中 的两组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对称安装在支架中心线两侧,呈一定的夹 (0-180°),使反射镜阵列曲度减小,理论上充分利用的反光面, 因此提高了反射镜的利用率。
这样,与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易于制造、 成本低廉的聚光器跟踪太阳,增加了太阳能电池所接受的太阳光照射 强度,在获得同样电能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的用量仅为固定式光伏 发电系统的几分之一,而增加的跟踪聚光机构的成本远低于所节约的 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因此显著降低了总体成本,提高了性价比。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蝶形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中,反射镜 阵列分成两组,对称安装在框架中心线两侧,形同蝶翼,不仅工整美 观,而且其框架支架结构自然留出较大穿风空档,反射镜阵列也形成 适当缝隙,显著增强了系统的抗风性能。另外,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 被照射面朝下安置,因此可以避免灰尘、粪等污物在被照射面上堆 积,不会形成热斑,从而避免出现热岛效应,可延长太阳能电池组件 的寿命。换言之,可发更多的电,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以十分合理的结构设计,实 现了聚光器结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的目的,并且整套系统的聚光比、 反射镜利用率和防风性能均有大幅度提高,可进一步提高性价比,有 利于光伏发电系统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典型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的支撑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光学原理示意图。
图6为图1实施例的集成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实施例的方位角跟踪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蝶形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 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1、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1的支架2 和自动跟踪太阳系统。所述自动跟踪太阳系统主要由驱动太阳能电池 组件阵列1及其支架2运动的驱动机构3、控制驱动机构3运动的跟 踪控制电路、向跟踪控制电路输送信号的太阳光传感器组成(相关内 容在本专利申请人以前已经公开的有关专利申请中有详细介绍,不另 赘述)。此外,还包括平面反射镜阵列4及其框架5;所述反射镜阵 列4由至少四列反射镜组成,分成两组,向两侧伸展,呈蝶形对称安 装在框架5中心线两侧。框架5与支架2固定连接;太阳能电池组阵 列1也分成两组,对称安装在支架2中心线两侧(参见图5);每列 反射镜反射的光线照射到对应一侧的太阳能电池阵列1上,且照射宽 度与被照射的太阳能电池阵列1宽度相等。
为了使得每列反射镜反射的光线照射到对应一侧的太阳能电池 阵列上,且照射光线的宽度与该太阳能电池阵列的宽度相等,在框架 5根据几何计算制成特定形状的基础上,必要时,反射镜角度应当可 以调整。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统中还包括安装架12,太阳能电池 阵列1及其支架2、反射镜阵列4及其框架5组成的聚光太阳能电池 部件通过主轴6铰支在安装架12两端,该主轴与驱动机构3衔接, 具体铰支结构如图4所示,主轴6由安置在安装架12上的两个支撑 轮10支撑,并由一个通过弹簧安置在安装架12上方的压轮11压持, 主轴6可在压轮11与两个支撑轮10之间自如转动。驱动机构3采用 蜗轮蜗杆副,包括受控于跟踪控制电路的电机7、与电机输出轴连接 的减速器8,减速器8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其输出端与主轴6传动 连接(除蜗轮蜗杆副驱动外,也可以采用丝杆螺母传动、同步带轮传 动、齿轮传动、摩擦轮传动等其它传动形式,具体设计时可根据实际 情况加以选择),从而实现驱动聚光太阳能电池部件跟踪太阳转动的 目的。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两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夹角可在 0°——180°的范围根据需要确定。例如120°、90°、30°……等,总之 只要“保证照射宽度”与“被照射宽度”相等即可。聚光比也可以根据电 池的性能特点和具体结构形式确定为3.9、5、5.7等。具体应用时, 两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夹角和聚光比可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匹配参数。
研究证明,在低倍聚光时,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与接受的光强成 正比,而且不会产生明显的温度上升,不会影响发电效率和电池寿命。 如果聚光比较大,则应考虑在电池背部增加水冷等主动冷却方式,这 样可以获得电能和热水双重受益。
申请号为200520076826.2、名称为“槽式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 的专利中提到,其反射镜的利用率为50%,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以聚光比5.7为例,反射镜利用率可达80%以上,显然,不仅聚光比 大幅增加,而且反射镜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
本发明可以采用一维跟踪太阳,也可以二维跟踪太阳。当一维跟 踪太阳时,既可以东西放置,跟踪太阳的高度角;也可以南北放置, 跟踪太阳的方位角。本实施例采用一维跟踪太阳方案,东西放置,跟 踪太阳的高度角变化。具体的跟踪控制是这样实现的:在阴雨天气情 况下,通过程序计算粗略跟踪,大致对准太阳;当有太阳时,根据太 阳光传感器的信号确定太阳的位置,从而通过控制电路控制驱动机 构,带动反射镜阵列运动,准确跟踪太阳。
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整套系统、特别是聚光太阳能电池部件被 台风损坏,本实施例中还含有防台风拉绳9,该拉绳的一端连接框架 5,另一端固定在地面或建筑物上。
本实施例的玻璃反射镜受光口径与太阳能电池阵列的宽度之比 为5.7∶1,按照90%的反射效率计算,光强聚光比为5.13∶1。这样,若 普通平板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峰值发电功率为100kW,使用光电 转换效率为16%的太阳能电池面积为625平方米,本实施例的反射聚 光光伏发电系统在产生同样电能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用量为122平 方米,仅为普通平板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的1/5.13,显然节约了大量 的半导体材料,而增加的聚光跟踪部件的成本在规模化生产时仅为所 节约的太阳能电池的1/3,明显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在一套系统当中,可将聚光太阳能电池部件进行串联或者并联, 也可以先串联再并联,或者并联后再串联,构成一套发电功率较大的 系统,系统性价比可进一步提高,规模化效益更加明显。图6仅显示 了一排串联的聚光太阳能电池部件,实际上可以放置多排,此时一套 跟踪控制电路和一套驱动机构就可以带动众多的聚光太阳能电池部 件,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整体制造成本(具体情况可以参阅申请号 为200520076826.2、名称为“槽式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的专利申 请)。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蝶形反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一 的基本结构相同,主要区别在于:
(1)主轴6通过轴承铰支在安装架12上;
(2)采用二维跟踪太阳,还包括一套方位角跟踪机构,该方位 角跟踪机构包括三个连接安装架12底部的滚轮13和一个主动轮14。 主动轮通过减速器8与电机7衔接(参见图8)。高度角跟踪机构安 装在方位角跟踪机构之上,这样构成的二维跟踪太阳的蝶形反射聚光 光伏发电系统可以通过东西和南北二维跟踪机构的复合运动,更准确 的跟踪太阳。
具体设计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何种支撑方式,通常系统整 体结构较长时,宜采取一维跟踪太阳的形式;而系统整体结构较短时 则可以考虑采用二位跟踪机构,以避免太阳能电池组件始终受到阳光 照射。当然,如果将反射镜阵列做得足够长,即使系统整体结构较短, 也可以采用一维跟踪太阳的方式。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