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泵和压缩机 / 压缩机 / 一种动力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

一种动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

阅读:673发布:2021-06-0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动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 力 热管 多联 空调 一体机,包括 蒸发 器 、离心 压缩机 、 冷凝器 、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储液罐、液 泵 、第一节流 阀 、第二 节流阀 、 单向阀 和 电磁阀 。所述 蒸发器 、气液分离器、液泵、第一节流阀按顺序依次首尾相连形成蒸发循环回路;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第二节流阀、气液分离器按顺序依次首尾相连形成冷凝循环回路;所述单向阀与压缩机并联连接;所述电磁阀与第二节流阀并联连接;所述换热器固定放置在气液分离器内部,位于气液分离器的工质液面以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气液分离器使末端供液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工况的自立控制状态,大幅度降低了系统液泵第一节流阀的控制难度。还采用离心压缩机,压缩机可无油运行。,下面是一种动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动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储液罐、液、第一节流、第二节流阀单向阀电磁阀;所述蒸发器、气液分离器、液泵、第一节流阀按顺序依次首尾相连形成蒸发循环回路;所述蒸发器与气液分离器的连接端位于气液分离器的工质液面以上;所述液泵与气液分离器的连接端位于气液分离器的工质液面以下;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第二节流阀、气液分离器按顺序依次首尾相连形成冷凝循环回路;所述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的连接端位于气液分离器的工质液面以上;所述第二节流阀与气液分离器的连接端位于气液分离器的工质液面以下;所述单向阀与压缩机并联连接;所述电磁阀与第二节流阀并联连接;所述换热器固定放置在气液分离器内部,位于气液分离器的工质液面以上;所述压缩机为离心压缩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换热器可以放置在气液分离器的外部,气液分离器输出端与换热器的输入端相连,气液分离器输入端与换热器的输出端相连;气液分离器输出端和气液分离器输入端均位于气液分离器的工质液面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动力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冷凝器可以采用冷、冷或者蒸发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动力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其特征还在于:所述蒸发器可以有一个、两个或者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每个蒸发器匹配有一个节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动力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其特征还在于:离心压缩机为磁悬浮离心压缩机或者气悬浮离心压缩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动力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其特征还在于:系统有三种运行模式,分别为机械制冷模式、自然冷却模式和预冷却模式;当室外温度较高时,单向阀和电磁阀关闭,压缩机、液泵、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打开,系统运行机械制冷模式;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压缩机和第二节流阀关闭,单向阀、电磁阀、第一节流阀、液泵打开,系统运行自然冷却模式;当室外温度介于两者之间时,单向阀和电磁阀关闭,压缩机、液泵、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打开,此时气态制冷工质先和换热器进行预冷却换热,再进入压缩机进行机械冷却,系统运行预冷却模式;所述三种模式可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和需求进行切换。

说明书全文

一种动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制冷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动力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

背景技术

[0002] 普通的空调由于管路较短,大部分润滑油随制冷剂顺利地流回压缩机,因此不用考虑回油问题,但多联机系统由于管路长(长达125m)落差大(高达50m)弯头多,系统存油的地方多,回油困难。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系统中的润滑油越积越多,压缩机会因为缺油而损坏。因此解决回油难的问题是保证多联机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0003] 为了降低回油阻力,减少管路中存油的地方,多联机在设计时连接管路的长度和直径都受到限制,且安装难度很大,必须经专业人员设计和安装。专利号为2018116027642的发明专利采用无油的磁悬浮压缩机解决了多联机回油难的问题,但是该系统在机械制冷模式时,室外湿球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冷凝器处工质的压力,会出现该压力大于氟处的供液压力的情况,从而造成供液温度不断变化,不利于确定系统控制状态点,也增加了液泵控制难度;还会导致节流始终处于不同的工作备压环境下,影响节流阀的控制精度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动力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通过采用无油的离心压缩机和增加中间的气液分离器的方法,解决了多联空调一体机的回油困难以及供液温度不断变化造成的液泵控制困难和节流阀精确供液困难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动力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储液罐、液泵、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单向阀电磁阀。所述蒸发器、气液分离器、液泵、第一节流阀按顺序依次首尾相连形成蒸发循环回路;所述蒸发器与气液分离器的连接端位于气液分离器的工质液面以上;所述液泵与气液分离器的连接端位于气液分离器的工质液面以下;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第二节流阀、气液分离器按顺序依次首尾相连形成冷凝循环回路;所述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的连接端位于气液分离器的工质液面以上;所述第二节流阀与气液分离器的连接端位于气液分离器的工质液面以下;所述单向阀与压缩机并联连接;所述电磁阀与第二节流阀并联连接;所述换热器固定放置在气液分离器内部,位于气液分离器的工质液面以上;所述压缩机为离心压缩机。
[0007] 进一步的,换热器可以放置在气液分离器的外部,气液分离器输出端与换热器的输入端相连,气液分离器输入端与换热器的输出端相连;气液分离器输出端和气液分离器输入端均位于气液分离器的工质液面以上。
[0008] 进一步的,冷凝器可以采用冷、冷或者蒸发冷却
[0009] 进一步的,蒸发器可以有一个、两个或者多个。
[0010] 进一步的,每个蒸发器匹配有一个节流阀。
[0011] 进一步的,离心压缩机为磁悬浮离心压缩机或者气悬浮离心压缩机。
[0012] 本系统有三种运行模式,分别为机械制冷模式、自然冷却模式和预冷却模式。
[0013] 当室外温度较高时,单向阀和电磁阀关闭,压缩机、液泵、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打开,系统运行机械制冷模式;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压缩机和第二节流阀关闭,单向阀、电磁阀、第一节流阀、液泵打开,系统运行自然冷却模式;当室外温度介于两者之间时,单向阀和电磁阀关闭,压缩机、液泵、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打开,此时气态制冷工质先和换热器进行预冷却换热,再进入压缩机进行机械冷却,系统运行预冷却模式。上述三种模式可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和需求进行切换。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的优点是采用气液分离器将蒸发循环系统和冷凝循环系统分离开,使末端供液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工况的自立控制状态,大幅度降低了系统液泵和第一节流阀的控制难度。还采用离心压缩机,压缩机可无油运行,整个系统不需要考虑回油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也提高了系统的效率。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的第一实施例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的第二实施例。
[0017] 图中:(1)蒸发器;(2)第一节流阀;(3)液泵;(4)气液分离器;(5)离心压缩机;(6)单向阀;(7)冷凝器;(8)储液罐;(9)电磁阀;(10)第二节流阀;(11)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 图1 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一种动力热管多联空调一体机,包括蒸发器1、压缩机5、冷凝器7、换热器11、气液分离器4、储液罐8、液泵3、第一节流阀2、第二节流阀10、单向阀6和电磁阀9。所述蒸发器1、气液分离器4、液泵3、第一节流阀2按顺序依次首尾相连形成蒸发循环回路;所述蒸发器1与气液分离器4的连接端位于气液分离器4的工质液面以上;所述液泵3与气液分离器4的连接端位于气液分离器4的工质液面以下;所述压缩机5、冷凝器7、储液罐8、第二节流阀10、气液分离器4按顺序依次首尾相连形成冷凝循环回路;所述压缩机5与气液分离器4的连接端位于气液分离器4的工质液面以上;所述第二节流阀10与气液分离器4的连接端位于气液分离器4的工质液面以下;所述单向阀6与压缩机5并联连接;所述电磁阀9与第二节流阀10并联连接;所述换热器11固定放置在气液分离器4内部,位于气液分离器4的工质液面以上;所述压缩机5为离心压缩机5。
[0020] 当室外温度较高时,单向阀6和电磁阀9关闭,压缩机5、液泵3、第一节流阀2、第二节流阀10打开,系统运行机械制冷模式。
[0021] 液泵3抽取气液分离器4内的液态制冷工质,通过第一节流阀2后输送到蒸发器1,蒸发器1与高温热源接触,液态工作介质在蒸发器1内受高温热源的加热而蒸发为气体,并吸收热量,蒸发形成的气体进入气液分离器4进行气液分离。与此同时,由于室外温度较高,换热器11无法为气态制冷工质散热,气液分离器4内气态制冷工质直接通过压缩机5抽取压缩变成高温高压状态并向冷凝器7输送,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工质在冷凝器7中散热变成液态制冷工质后进入储液罐8,然后通过第二节流阀10的减压回到气液分离器4中进行下一次循环。如此循环往复,就完成了机械制冷工作模式的热量传递过程。
[0022] 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压缩机5和第二节流阀10关闭,单向阀6、电磁阀9、第一节流阀2、液泵3打开,系统运行自然冷却模式。液泵3抽取气液分离器4内的液态制冷工质,通过第一节流阀2后输送到蒸发器1,蒸发器1与高温热源接触,液态工作介质在蒸发器1内受高温热源的加热而蒸发为气体,并吸收热量,蒸发形成的气体进入气液分离器4进行气液分离。
与此同时,气液分离器4内气态制冷工质先与换热器11进行预冷却换热,之后再流经单向阀
6后进入冷凝器7,气态制冷工质在冷凝器7中散热变成液态制冷工质后进入储液罐8,然后流经电磁阀9回到气液分离器4中进行下一次循环。如此循环往复,就完成了自然冷却工作模式的热量传递过程。
[0023] 当室外温度介于两者之间时,单向阀6和电磁阀9关闭,压缩机5、液泵3、第一节流阀2、第二节流阀10打开,此时气态制冷工质先和换热器11进行预冷却换热,再进入压缩机5进行机械冷却,系统运行预冷却模式。液泵3抽取气液分离器4内的液态制冷工质,通过第一节流阀2后输送到蒸发器1,蒸发器1与高温热源接触,液态工作介质在蒸发器1内受高温热源的加热而蒸发为气体,并吸收热量,蒸发形成的气体进入气液分离器4进行气液分离。与此同时,气液分离器4内气态制冷工质先与换热器11接触换热,之后再通过压缩机5抽取压缩变成高温高压状态并向冷凝器7输送,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工质在冷凝器7中散热变成液态制冷工质后进入储液罐8,然后通过第二节流阀10的减压回到气液分离器4中进行下一次循环。如此循环往复,就完成了机械制冷工作模式的热量传递过程。
[0024] 本系统采用气液分离器4,利用气液分离器4将蒸发循环系统和冷凝循环系统分离开,使末端供液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工况的自立控制状态,大幅度降低了系统液泵3和第一节流阀2的控制难度。
[0025] 本系统采用离心压缩机5,可无油运行,整个系统不需要考虑回油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也提高了系统的效率,且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安装难度很低,冷凝器7的安装高度无要求,对介质管道的安装长度也无要求。本系统还可以采用磁悬浮离心压缩机5或者气悬浮离心压缩机5,进一步的提高系统的效率。
[0026] 本系统换热器11可通过水冷冷却塔或者蒸发冷却塔散热。
[0027] 图2 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将换热器11放置在气液分离器4的外部,气液分离器4输出端与换热器11的输入端相连,气液分离器4输入端与换热器11的输出端相连;气液分离器4输出端和气液分离器4输入端均位于气液分离器4的工质液面以上。其运行模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本系统换热器11可通过风冷、水冷冷却塔或者蒸发冷却塔散热。
[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