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核能 / 增殖材料 / 一种香蕉组培中更简化的消毒方法

一种香蕉组培中更简化的消毒方法

阅读:1014发布:2020-06-2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香蕉组培中更简化的消毒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香蕉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蕉组培中更简化的消毒方法。本发明充分利用香蕉本体内部无菌的特性,对外表层进行冲洗晾干后,逐层剥除叶鞘,并多次使用75%的酒精对表层灭菌,不破坏内部环境,最终获得内部无菌的外植体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去除了组培过程中重 离子化 学药品的使用,操作更简化更安全,减少了组培的生产时间以及生产成本,同时与原有方法在增殖率上有所提高。,下面是一种香蕉组培中更简化的消毒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香蕉组培中更简化的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先配置好75%酒精溶液,再准备干净菜刀、砧板、灭菌的报纸和无菌纱布,待用;
(2)挖取至少2天前无雨、未灌溉的健壮香蕉吸芽,用无菌水冲洗后,晾干;
(3)用菜刀削除吸芽外表层,剥除外层叶鞘,留下高20cm叶鞘、宽6cm×8cm的球茎基部,底部切平,用灭菌后的报纸包裹好,待用;
(4)对外植体表层用75%酒精溶液擦拭后,放至超净工作台
(5)逐层剥去叶鞘,每剥一层用75%酒精溶液擦拭1次,剥除2-3层后,直接掰除叶鞘,换无菌手术刀切平,暴露中心生长点;
(6)用另外一把无菌手术刀挖取基部中心2cm×2cm×2cm茎,将其置于诱导培养基上,于28℃条件下黑暗培养30-40天,获得第一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组培中更简化的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用刀削除吸芽外表层时,刀口不能过深,剥除叶鞘直至吸芽整体表面干净无刀口,然后用报纸包裹严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组培中更简化的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步骤(4)的间隔时间不超过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组培中更简化的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用刀环剥去除叶鞘时,刀口不能深入叶鞘内层,以每层叶鞘厚度为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组培中更简化的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mg/L+NAA 0.1mg/L。

说明书全文

一种香蕉组培中更简化的消毒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香蕉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蕉组培中外植体的消毒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香蕉属于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植物,是世界性的果之一,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普遍种植,中国作为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达43万余公顷居世界第五,产量达1332万余吨居世界第二(FAO 2016),是我国南方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常规香蕉栽培种为三倍体,繁殖手段为组织培养,主要是通过采集香蕉吸芽,经过消毒、诱导、增殖以及生根等获得组培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基本没有改变,特别是在外植体的消毒方面,绝大部分都一直采用升汞或者其他化学药剂进行浸泡消毒,其方法一方面使材料表面褐化,残留升汞会持续影响细胞生长,减小繁殖系数,同时使操作过程更加繁琐;另一方面,消毒液为有毒物质,操作不当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废弃液的处理不当甚至对整个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上述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简化的消毒方式,只需要利用75%的酒精,即可完成外植体的消毒,去除了重离子化学药品的使用,减少了组培的生产时间以及生产成本。
[0004]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香蕉组培中更简化的消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1)配置好75%酒精溶液,准备干净菜刀、砧板、灭菌的报纸和无菌纱布,待用;
[0007] (2)挖取至少2天前无雨水、未灌溉的健壮香蕉吸芽,用无菌水冲洗后,晾干;
[0008] (3)用菜刀削除吸芽外表层,剥除外层叶鞘,留下高20cm叶鞘、宽6cm×8 cm的球茎基部,底部切平,用灭菌后的报纸包裹好,待用;
[0009] (4)对外植体表层用75%酒精溶液擦拭后,放至超净工作台
[0010] (5)逐层剥去叶鞘,每剥一层用75%酒精溶液擦拭1次,剥除2-3层后,直接掰除叶鞘,换无菌手术刀切平,暴露中心生长点;
[0011] (6)用另外一把无菌手术刀挖取基部中心2cm×2cm×2cm茎,将其置于诱导培养基上,于28℃条件下黑暗培养30-40天,获得第一代。
[0012] 进一步的,步骤(3)中用刀削除吸芽外表层时,刀口不能过深,剥除叶鞘直至吸芽整体表面干净无刀口,然后用报纸包裹严实。
[0013] 进一步的,步骤(3)-步骤(4)的间隔时间不超过4小时。
[0014] 进一步的,步骤(5)中用刀环剥去除叶鞘时,刀口不能深入叶鞘内层,以每层叶鞘厚度为准。
[0015] 进一步的,步骤(6)中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mg/L+NAA 0.1mg/L。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 (1)本发明只需采用75%酒精即可完成灭菌,无需使用升汞或者其他有毒化学药剂,省时省钱的同时,人工操作更安全。
[0018] (2)本发明对组培材料损伤更少,可以获得更多的生长点,提高增殖率。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香蕉组培中更简化的消毒方法对香蕉出芽数及增值率指标测定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本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20] 实施例:
[0021] 一种香蕉组培中更简化的消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 前期准备:配置好诱导培养基,分装灭菌后待用,所述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6-BA 3mg/L+NAA 0.1mg/L;配置好75%酒精,准备干净菜刀、砧板以及灭菌的报纸、无菌纱布等待用,做好组培的准备工作。
[0023] 外植体的选取:在生长季节,挖取至少2天无雨水未灌溉的健壮、无病毒植株40-50cm的香蕉吸芽,用无菌水冲洗后,放置通阴凉处晾干24-48 小时。
[0024] 外植体的处理:用菜刀削除吸芽根系和球茎外表层,剥除外层叶鞘直至吸芽整体表面干净无刀口,留下高20cm叶鞘、宽6cm×8cm的球茎基部,底部切平,用灭菌后的报纸包裹好待用;对外植体表层用75%酒精充分擦拭后,放至超净工作台;用刀环剥逐层剥去叶鞘,每剥一层用75%酒精擦拭一次,剥除2~3层后,直接用手掰除叶鞘,分离叶鞘与球茎,换手术刀切平叶鞘与球茎连接处,暴露中心生长点。用无菌手术刀挖取基部中心2cm×2cm 块茎,整块置于诱导培养基上,于28℃条件下,黑暗培养30-40天,获得第一代;然后对第一代增殖培养后同样培养条件下培养20-30天,获得第二代。
[0025] 对照组:
[0026] 前期及外植体的选取一致,在外植体的处理上,留下高6cm叶鞘、宽6cm ×8cm的球茎基部,对外植体表层用75%酒精充分擦拭后,放至超净工作台,用刀环剥逐层剥去叶鞘,留取4cm×6cm球茎基部,用75%酒精浸泡1min, 无菌水冲洗1次,再用0.1%的升汞溶液消毒杀菌15min,并不断摇动处理液, 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切除褐化部分,最后取基部中心约2cm×2cm块茎,整块置于诱导培养基上,于28℃条件下,黑暗培养30-40天获得第一代,对第一代增殖培养后同样培养条件下培养20-30天获得第二代。
[0027] 两组实验均采用“威廉斯”系列香蕉吸芽,起始每组设3次重复,每次重复5瓶,每瓶一个外植体,第二代切除丛芽,把外植体对半切后放置增殖培养基,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6-BA 4mg/L+NAA 0.1mg/L。
[0028] 通过统计污染率、第一代和第二代出芽数量进行对比,具体数据见表1。
[0029] 表1使用本发明方法对香蕉组培影响的数据统计
[0030]
[0031] 由表1可知,在同等条件下,实施组与对照组均处理15瓶,每瓶一个外植体的情况下,实施组的污染数量相比对照组更多,主要原因是在逐层剥去叶鞘阶段操作不熟练所致,实施组对操作要求更高;而第一代出芽不管是实施组还是对照组,每个外植体基本只出一个芽,两者之间的增殖率无显著差异,可见不同处理对香蕉组培的第一代出芽率影响不大;而从第二代出芽数上来说,实施组增殖率为2.93,对照组为2.42,表现出一定差异性,且实施组增殖率更高,可见,本发明的消毒方法能够明显提高香蕉组培的增殖率。
[0032]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方法参照现在普遍采用的香蕉组培方法,结合香蕉吸芽的特性,去除了重离子化学药品的使用,过程中只使用75%的酒精进行灭菌,减少了组培的生产时间以及生产成本,避免了对人体以及环境产生危害。采用本发明方法,已经培养了数批香蕉组培苗,此方法在操作不熟练的情况下,污染率比使用升汞略高,而出苗数无显著差异;在操作熟练后,可以降低污染率,能获得更高的增殖率。本发明方法为香蕉组培提供了新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