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换热器 / 热交换器 / 热泵 / 水源热泵 / 地源热泵 / 一种地暖冷暖两联供装置

一种地暖冷暖两联供装置

阅读:343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地暖冷暖两联供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暖冷暖两联供装置,所述 风 机盘管输出端与所述空气 热 泵 主机输入端之间的 循环 水 路管道上通过三通与所述分集水器的分水器输入端连接,且三通与所述分集水器之间的循环水路管道上安装有第三电磁 阀 ,三通与所述空气水泵主机之间的循环水路管道上安装有第四 电磁阀 ,所述循环水路管道靠近所述风机盘管输出端的一端内腔设置有水温检测模 块 ;由空气热泵主机产生的热水或冷冻水经过风机盘管进行热交换产生热气供暖或冷气制冷后,残余有热量的温水或冷水流入地暖管路用于辅助供暖或降温,提高了制热和制冷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能源 的利用率。,下面是一种地暖冷暖两联供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地暖冷暖两联供装置,包括空气主机(1)、机盘管(2)、箱(3)、地暖管路(4)、分集水器(41)和循环水路管道(5),所述空气热泵主机(1)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风机盘管(2)和水箱(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机盘管(2)的输出端与所述空气热泵主机(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箱(3)的输出端与所述分集水器(41)的分水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分集水器(41)的分水器输出端与所述地暖管路(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地暖管路(4)的输出端与所述分集水器(41)的集水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分集水器(41)的集水器输出端与所述空气热泵主机(1)的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盘管(2)输出端与所述空气热泵主机(1)输入端之间的循环水路管道(5)上通过三通与所述分集水器(41)的分水器输入端连接,且三通与所述分集水器(41)之间的循环水路管道(5)上安装有第三电磁(54),三通与所述空气热泵主机(1)之间的循环水路管道(5)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55),所述循环水路管道(5)靠近所述风机盘管(2)输出端的一端内腔设置有水温检测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暖冷暖两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热泵主机(1)的输出端与所述风机盘管(2)的输入端和所述水箱(3)的输入端之间的循环水路管道(5)上分别安装有第二电磁阀(53)和第一电磁阀(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暖冷暖两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路管道(5)靠近所述空气热泵主机(1)的输入端一端安装有循环泵(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暖冷暖两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路管道(5)上连接有加湿除湿一体机(7),所述加湿除湿一体机(7)用于室内湿度的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暖冷暖两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控制模块(8)、气温检测模块(82)、湿度检测模块(83)和循环泵控制模块(81),所述中央控制模块(8)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水温检测模块(6)、气温检测模块(82)和湿度检测模块(8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8)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循环泵控制模块(81)、加湿除湿一体机(7)、第一电磁阀(52)、第二电磁阀(53)、第三电磁阀(54)和第四电磁阀(5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循环泵控制模块(81)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泵(5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地暖冷暖两联供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联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暖冷暖两联供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所谓的两联供,是针对系统空调才有的概念,水系统中央空调以水为冷媒,比传统氟系统空调更舒适。水系统空调中,室外机一般称为冷热水机组,冷热水机组包含我们常说的空气源和水地源热泵,室内机一般称为机盘管,室外机与室内机通过给水管连接。通过室外主机提供空调冷/热水,由给水管系统输送到室内,水与空气在室内末端处进行热交换来调节温度。简单说,两联供中央空调的室外主机,在夏天的时候,产出冷冻水,冷冻水经过循环系统在风机盘管进行热交换,将冷气吹出;在冬天的时候产生热水,将热水在专用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地面装饰层,通过地面辐射对流传热使地面升温(水地暖)。以往我们常说的两联供从功能上讲指制冷,制热。
[0003]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两联供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
[0004] 目前,广泛采用的空气源热泵两联供设备中,空气热泵主机产生的热量随水流经管道经过风机盘管进行热交换后,用于提供冷气制冷或暖气制热,空气热泵主机产生的热水还可以通过另一路管路经地暖管路进行提供地暖;但是经过风机盘管进行热交换后的水流中会残余大量的热量不能被充分利用,降低了系统制热、制暖的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暖冷暖两联供装置,能够对经过风机盘管热交换后水流中残余的热量进行充分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暖冷暖两联供装置,包括空气热泵主机、风机盘管、水箱、地暖管路、分集水器和循环水路管道,所述空气热泵主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风机盘管和水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机盘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空气热泵主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箱的输出端与所述分集水器的分水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分集水器的分水器输出端与所述地暖管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地暖管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分集水器的集水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分集水器的集水器输出端与所述空气热泵主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机盘管输出端与所述空气热泵主机输入端之间的循环水路管道上通过三通与所述分集水器的分水器输入端连接,且三通与所述分集水器之间的循环水路管道上安装有第三电磁,三通与所述空气热泵主机之间的循环水路管道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所述循环水路管道靠近所述风机盘管输出端的一端内腔设置有水温检测模
[0007] 优选的,所述空气热泵主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风机盘管的输入端和所述水箱的输入端之间的循环水路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一电磁阀。
[0008] 优选的,所述循环水路管道靠近所述空气热泵主机的输入端一端安装有循环泵
[0009] 优选的,所述循环水路管道上连接有加湿除湿一体机,所述加湿除湿一体机用于室内湿度的调节。
[0010] 优选的,还包括中央控制模块、气温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和循环泵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水温检测模块、气温检测模块和湿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循环泵控制模块、加湿除湿一体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循环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地暖两联供装置中,在冬天由空气热泵主机产生的热水经过风机盘管进行热交换产生热气供暖,残余有热量的水流流入地暖管路用于辅助供暖,提高了暖气供暖效率;夏天时,空气热泵主机产生的冷冻水经过风机盘管进行热交换产生冷气制冷,低温水流入地暖管路中,通过地暖系统产生辅助制冷效果,提高了制冷效率,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原理框架图。
[0015] 图中:1-空气热泵主机;2-风机盘管;3-水箱;4-地暖管路;41-分集水器;5-循环水路管道;51-循环泵;52-第一电磁阀;53-第二电磁阀;54-第三电磁阀;55-第四电磁阀;6-水温检测模块;7-加湿除湿一体机;8-中央控制模块;81-循环泵控制模块;82-气温检测模块;83-湿度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暖冷暖两联供装置,包括空气热泵主机1、风机盘管2、水箱3、地暖管路4、分集水器41和循环水路管道5,空气热泵主机1的输出端分别与风机盘管2和水箱3的输入端连接,风机盘管2的输出端与空气热泵主机1的输入端连接,水箱3的输出端与分集水器41的分水器输入端连接,分集水器41的分水器输出端与地暖管路4的输入端连接,地暖管路4的输出端与分集水器41的集水器输入端连接,分集水器41的集水器输出端与空气热泵主机1的输入端连接,风机盘管2输出端与空气热泵主机1输入端之间的循环水路管道5上通过三通与分集水器 41的分水器输入端连接,且三通与分集水器41之间的循环水路管道5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54,三通与空气热泵主机1之间的循环水路管道5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55,循环水路管道5靠近风机盘管2输出端的一端内腔设置有水温检测模块6,在冬天由空气热泵主机1产生的热水经循环水路管道5流经风机盘管2进行热交换产生热气供暖,残余有热量的水流经水温检测模块6检测温度,若水温高于设定温度上限,则打开第三电磁阀54,同时关闭第四电磁阀55,使得残留有热量的水经过分集水器41流入地暖管路4中,用于辅助供暖,以提高了暖气供暖效率,当水温检测模块6检测到的水温低于设定温度上限时,则关闭第三电磁阀54,同时打开第四电磁阀55,使得水流回流至空气热泵主机1中;夏天时,空气热泵主机1产生的冷冻水经循环水路管道5 流经风机盘管2进行热交换产生冷气制冷,残余有热量的水流经水温检测模块6检测温度,若水温低于设定温度下限,则打开第三电磁阀54,同时关闭第四电磁阀55,低温水经过分集水器41流入地暖管路4中,通过地暖系统产生辅助制冷效果,提高了制冷效率,当水温检测模块6检测到的水温高于设定温度下限时,则关闭第三电磁阀54,同时打开第四电磁阀55,使得水流回流至空气热泵主机1中。
[0018] 空气热泵主机1的输出端与风机盘管2的输入端和水箱3的输入端之间的循环水路管道5上分别安装有第二电磁阀53和第一电磁阀52,关闭第一电磁阀52,同时开启第二电磁阀53,使得经空气热泵主机1产生的高温或冷冻水只经过风机盘管2进行制热或制冷;开启第一电磁阀52,同时关闭第二电磁阀53,使得经空气热泵主机1产生的高温水只进入水箱3并由分集水器41 进入地暖管道4中进行提供地暖;同时打开第一电磁阀52和第二电磁阀53,则同时由空气热泵主机1产生的热水或冷冻水同时进入风机盘管2进行制热或制冷,经水箱3、分集水器41进入地暖管道4辅助制热和制冷。
[0019] 循环水路管道5靠近空气热泵主机1的输入端一端安装有循环泵51,通过循环泵51使得水流在循环水路管道5中循环流动,循环进行热交换。
[0020] 循环水路管道5上连接有加湿除湿一体机7,加湿除湿一体机7用于室内湿度的调节。
[0021] 还包括中央控制模块8、气温检测模块82、湿度检测模块83和循环泵控制模块81,中央控制模块8的输入端分别与水温检测模块6、气温检测模块 82和湿度检测模块8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中央控制模块8的输出端分别与循环泵控制模块81、加湿除湿一体机7、第一电磁阀52、第二电磁阀53、第三电磁阀54和第四电磁阀5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循环泵控制模块81的输出端与循环泵5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当湿度检测模块82检测到室内的湿度过干燥或过潮湿时,则通过中央控制模块8控制加湿除湿一体机7进行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冬天时,当水温检测模块6检测到的水温高于气温检测模块82检测到的气温,则由中央控制模块8打开第三电磁阀54,同时关闭第四电磁阀 55,使得残留有热量的水经过分集水器41流入地暖管路4中,用于辅助供暖;当水温检测模块6检测到的水温低于气温检测模块82检测的温度时,则由中央控制模块8关闭第三电磁阀54,同时打开第四电磁阀55,使得水流回流至空气热泵主机1中。夏天时,空气热泵主机1产生的冷冻水经循环水路管道5 流经风机盘管2进行热交换产生冷气制冷,残余有热量的水流经水温检测模块6检测温度,当水温检测模块6检测到的水温低于气温检测模块82检测的温度时,则由中央控制模块8打开第三电磁阀54,同时关闭第四电磁阀55,低温水经过分集水器41流入地暖管路4中,通过地暖系统产生辅助制冷效果;当水温检测模块6检测到的水温高于气温检测模块82检测的温度时,则关闭第三电磁阀54,同时打开第四电磁阀55,使得水流回流至空气热泵主机1中;中央控制模块8根据气温检测模块82检测的室内气温通过循环泵控制模块81 控制循环泵51的流量,达到调节换热速率的效果。中央控制模块8关闭第二电磁阀53、打开第一电磁阀52,则空气热泵主机1产生的热水或冷冻水均经过水箱3流经分集水器41后流入地暖管道4内,提供制热或制冷功能。中央控制模块8同时开启第一电磁阀52和第二电磁阀53,并关闭第三电磁阀54,开启第四电磁阀55,使得风机盘管2和地暖管路4同时进行制热或制冷。
[0022] 其中,中央控制模块8可以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在内的电路,可以是包括至少一个单片机在内的电路,也可以为多种电路或者芯片的组合形式,只要可以实现相应功能即可,也可以是PowerPc中央可编程处理器;
[0023] 循环泵控制模块81可以是KQ1000A/B型水泵智能控制器
[0024] 气温检测模块82可以是MLK型温度传感器
[0025] 湿度检测模块83可以是PTWS-3型湿度传感器
[0026] 循环泵51可以是25JSMJ3-20型循环泵;
[0027] 第一电磁阀52、第二电磁阀53、第三电磁阀54和第四电磁阀55均可以是DMF-76S型电磁阀;
[0028] 水温检测模块6可以是PO.TC435.2LO500型温度传感器;
[0029] 加湿除湿一体机7可以是SQ-7JC型加湿除湿一体机。
[003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3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