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换热器 / 热交换器 / 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阅读:492发布:2023-12-14

专利汇可以提供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就作为本 发明 的实施形态的废热回收 热交换器 而言,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对在 锅炉 燃烧的废气的 热能 进行回收从而使得 水 加热,可包括:下部板,其形成有废气流入口;上部板,其在与所述废气流入口相对向的 位置 形成有废气排出口;第一侧板,其形成有多个作为贯通孔的一侧贯通孔;第二侧板,其作为与所述第一侧板相面对并相对向的板,在与所述一侧贯通孔相对向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其他侧贯通孔;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其对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进行连接;以及多个热交换管,其作为使得 流体 流动的 钛 材质的管,分别平行地对一侧贯通孔和与所述一侧贯通孔相对向的其他侧贯通孔之间进行连接。,下面是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其对在锅炉燃烧的废气的热能进行回收,从而使得加热,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部板,其形成有废气流入口;
上部板,其在与所述废气流入口相对向的位置形成有废气排出口;
第一侧板,其形成有多个作为贯通孔的一侧贯通孔;
第二侧板,其作为与所述第一侧板相面对并相对向的板,在与所述一侧贯通孔相对向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其他侧贯通孔;
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其对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进行连接;
多个热交换管,其作为使得流体流动的材质的管,分别平行地对一侧贯通孔和与所述一侧贯通孔相对向的其他侧贯通孔之间进行连接;以及
用于混合流体的头,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所述热交换管中,一个末端插入于所述一侧贯通孔之后扩管,从而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其他末端插入于所述其他侧贯通孔之后扩管,从而固定于所述第二侧板,根据锅炉的容量,使得供给流体的热交换管分组为多个部分。
2.一种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制作方法,作为制作根据权利要求1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制作方法,包括:
废气流入口形成过程,将废气流入口形成于所述下部板;
废气排出口形成过程,在所述上部板将废气排出口形成于与所述废气流入口相对向的位置;
一侧贯通孔形成过程,将多个作为贯通孔的一侧贯通孔多个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
其他侧贯通孔形成过程,将多个其他侧贯通孔形成于所述第二侧板,在与所述一侧贯通孔相对向的位置形成有多个所述其他侧贯通孔;
热交换管一个末端扩管固定过程,在形成有多个作为贯通孔的一侧贯通孔的第一侧板将钛材质的热交换管的一个末端扩管并使其固定;
热交换管其他末端扩管固定过程,在形成有其他侧贯通孔的第二侧板将所述热交换管的其他末端扩管并使其固定,在与所述一侧贯通孔相对向的位置形成有多个所述其他侧贯通孔;以及
使得所述下部板、上部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相互结合的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制作方法,所述热交换管一个末端扩管固定过程包括:
将钛材质的热交换管的一个末端插入于形成有多个作为贯通孔的一侧贯通孔的第一侧板的过程;以及
将设定大小的扩管压施加于所述一个末端的内部,从而使得热交换管的一个末端的周围扩张,由此一个末端的外径对所述一侧贯通孔的周围进行加压从而使其固定的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制作方法,所述热交换管其他末端扩管固定过程包括:
将所述热交换管的其他末端插入于形成有其他侧贯通孔的第二侧板的过程,在与所述一侧贯通孔相对向的位置形成有多个所述其他侧贯通孔;以及
将设定大小的扩管压力施加于所述其他末端的内部,从而使得热交换管的其他末端的周围扩张,由此其他末端的外径对所述其他侧贯通孔的周围进行加压,从而使其固定的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相同的热交换管为对象通过相同的扩管压力同时进行所述热交换管一个末端扩管固定过程和所述热交换管其他末端扩管固定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作为金属板的材质,利用具有比导致所述金属铁板变形的变形压力低的压力的扩管压力进行加压。

说明书全文

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作为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对从锅炉(boiler)产生的废气的废热进行回收,从而进行热交换。

背景技术

[0002] 在锅炉燃烧的废气以大致200℃~250℃的温度排出并弃置在大气中,从而热损失产生得非常多。因所述高温的废气而产生的热损失是大致10%~20%程度,由此锅炉的效率降低至80%以下,
[0003] 于此,利用废热回收系统并利用启动锅炉后产生的废气对热能进行回收,并用于供给热或供暖。如上所述所谓的废热回收系统作为利用启动锅炉后产生的废气来用于供给热水或供暖的系统是一种如下系统:若启动锅炉,则高温的废气通过烟囱排放并弃置于大气,但是利用废热回收热交换器通过热交换对热能进行回收并用于供给热水或供暖。
[0004] 如图1所示,在锅炉烟道和废气出口之间设置传热效率优秀的废热回收系统,从而将200℃~250℃高温的废气用冷水(约10℃~15℃)和逆流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废热进行回收,并将降低至大致40℃~50℃温度的废气向烟道排出,从而可节省燃料费。
[0005] 但是,通常在锅炉中燃烧反应时生成因硫成分而导致的亚硫酸气体并与相结合,从而制成三氧化硫并再次与水反应,从而成为硫酸,所述硫酸的腐蚀性非常强,由此使得材料腐蚀从而使得使用寿命缩短(尤其,在170℃以下产生低温腐蚀)。
[0006] 由此,使用包括硫成分的燃料的锅炉具有低温腐蚀的顾虑,从而将排出低温腐蚀点170℃以上的废气视为理所当然,结果具有的问题在于,因为未回收170℃以下废气废热,所以在回收废热方面存在限制。
[0007] 【先行技术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0001)韩国登记专利10-1198238号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废热回收热换器,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的材质不因锅炉的废气而发生腐蚀。此外,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解决无法通过焊接来固定耐腐蚀材质的热交换管的问题。
[0011] 就作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而言,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对在锅炉燃烧的废气的热能进行回收从而使得水加热,可包括:下部板,其形成有废气流入口;上部板,其在与所述废气流入口相对向的位置形成有废气排出口;第一侧板,其形成有多个作为贯通孔的一侧贯通孔;第二侧板,其作为与所述第一侧板相面对并相对向的板,在与所述一侧贯通孔相对向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其他侧贯通孔;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其对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进行连接;以及多个热交换管,其作为使得流体流动的(titanium)材质的管,分别平行地对一侧贯通孔和与所述一侧贯通孔相对向的其他侧贯通孔之间进行连接。
[0012] 所述热交换管可具有的特征在于,一个末端插入于所述一侧贯通孔之后扩管,从而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其他末端插入于所述其他侧贯通孔之后扩管,从而固定于所述第二侧板。
[0013] 可具有的特征在于,根据锅炉的容量,使得供给流体的热交换管分组(grouping)为多个部分。
[0014] 此外,就作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制作方法而言,其为制作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制作方法,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对在锅炉燃烧的废气的热能进行回收从而使得水加热,并包括下部板、上部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的壳体(housing),所述方法可包括:废气流入口形成过程,将废气流入口形成于所述下部板;废气排出口形成过程,在所述上部板将废气排出口形成于与所述废气流入口相对向的位置;一侧贯通孔形成过程,将多个作为贯通孔的一侧贯通孔多个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其他侧贯通孔形成过程,将多个其他侧贯通孔形成于所述第二侧板,在与所述一侧贯通孔相对向的位置形成有多个所述其他侧贯通孔;热交换管一个末端扩管固定过程,在形成有多个作为贯通孔的一侧贯通孔的第一侧板将钛材质的热交换管的一个末端扩管并使其固定;热交换管其他末端扩管固定过程,在形成有其他侧贯通孔的第二侧板将所述热交换管的其他末端扩管并使其固定,在与所述一侧贯通孔相对向的位置形成有多个所述其他侧贯通孔;以及使得所述下部板、上部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相互结合的过程。
[0015] 所述热交换管一个末端扩管固定过程可包括:将钛材质的热交换管的一个末端插入于形成有多个作为贯通孔的一侧贯通孔的第一侧板的过程;以及将设定大小的扩管压施加于所述一个末端的内部,从而使得热交换管的一个末端的周围扩张,由此一个末端的外径对所述一侧贯通孔的周围进行加压从而使其固定的过程。
[0016] 所述热交换管其他末端扩管固定过程可包括:将所述热交换管的其他末端插入于形成有其他侧贯通孔的第二侧板的过程,在与所述一侧贯通孔相对向的位置形成有多个所述其他侧贯通孔;以及将设定大小的扩管压力施加于所述其他末端的内部,从而使得热交换管的其他末端的周围扩张,由此其他末端的外径对所述其他侧贯通孔的周围进行加压从而使其固定的过程。
[0017] 所述热交换管其他末端扩管固定过程和所述热交换管其他末端扩管固定过程可具有的特征在于,以相同的热交换管为对象通过相同的扩管压力同时进行。
[0018]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可具有的特征在于,作为金属板的材质,利用具有比导致所述金属铁板变形的变形压力低的压力的扩管压力进行加压。
[0019] 可实现通过所述任意一个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制作方法来制作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002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将钛材质的热交换管适用于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从而在防止热交换管腐蚀的同时可使得热交换器的热效率保持一定。由此,在使用本发明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的废热回收系统中可使得节省燃料的效果最大化,此外,因为在加热热水方面对低温度的冷水进行供给并加热,所以可使得热交换器的入口和出口温度差增大,从而可使得热交换效率提高。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说明废热回收热交换系统的概念的图。
[0022]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废热回收交换系统的图。
[0023]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废热回收交换器的图。
[0024]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形成有多个一侧贯通孔的第一侧板的图。
[0025]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平行地配置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多个热交换管的图。
[0026]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个一侧贯通孔分组为多个部分(section)的样子的图。
[0027]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制作过程的流程图(flow chart)。
[0028]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一侧板形成有一侧贯通孔的样子的图。
[0029]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热交换管的一个末端插入于第一侧板的一侧贯通孔的样子的图。
[0030]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使得插入于一侧贯通孔的热交换管的一个末端扩管的样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一同参照附图和在后面详细叙述的实施例来使得本发明的优点及特征和达到所述优点及特征的方法明确。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以下提出的实施例,而是体现为相互不同的多种形态,并且为了使得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一般知识的技术人员完全得知发明的范畴而提供的,本发明仅仅通过权利要求的范畴来定义。此外,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时,在判断为可能模糊本发明的要旨的情况下省略对相关公知技术等的详细说明。
[0032]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废热回收交换系统的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废热回收交换器的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形成有多个一侧贯通孔的第一侧板的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平行地配置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多个热交换管的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个一侧贯通孔分组为多个部分的样子的图。
[0033] 废热回收交换系统包括废热回收热交换器100、锅炉200及储罐300。
[0034] 如图2所示,若燃料在锅炉200中燃烧从而200℃~250℃高温的废气排出,则在废热回收热交换器100中与从储罐300提供的冷水(约10℃~15℃)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废热进行回收并将降低至约40℃~50℃温度的废气排出,得到加热的温水用于储罐300或供暖。在此,储罐300是存储水等流体的流体保管水槽。
[0035] 在图3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100,对在锅炉200中燃烧的废气的热能进行回收从而使得水加热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100包括下部板114、上部板113、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第三侧板115、第四侧板116及热交换管120。此外,还可包括用于混合流体的头(header)130。
[0036] 下部板114作为废热回收热交换器100的下部面的板,形成有废气流入口。从锅炉200产生的高温的废气通过废气流入口向废热回收热交换器100的内部流入。
[0037] 上部板113作为废热回收热交换器100的上侧面的板,在与废气流入口相对向的位置形成有废气排出口。通过废气排出口排出通过废气流入口流入从而与热交换管120进行热交换而变为低温的废气。
[0038] 所述废气流入口和废气排出口可具有圆形、四边形、六边形等多种形状,此外,优选地,废气流入口和废气排出口相互具有相同的形状、相同的开口面积。这是因为排出气体流入量和排出量相同,所以具有相同的形状及开口面积。
[0039] 第一侧板111作为废热回收热交换器100的第一侧面的板,形成有多个作为贯通孔的一侧贯通孔h1。所述一侧贯通孔h1形成为具有比热交换管120的一个末端的直径更大的直径,以便使得热交换管120的一个末端可插入。作为参考,在图4中示出了形成有多个一侧贯通孔h1的第一侧板111。
[0040] 第二侧板112作为废热回收热交换器100的第二侧面的板,是与第一侧板111相面对并相对向的板。第二侧板112在与一侧贯通孔h1相对向的位置形成有多个的其他侧贯通孔h2。同样,其他侧贯通孔h2形成为具有比热交换管120的其他末端的直径更大的直径,以便使得热交换管120的其他末端得以插入。
[0041] 第三侧板115是废热回收热交换器100的第三侧面的板,并对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进行连接。
[0042] 第四侧板116作为废热回收热交换器100的第四侧面的板,并对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进行连接。由此,第三侧板115和第四侧板116是相互相面对且相对向的板。
[0043] 热交换管120作为使得从储罐300供给的流体流动的管,本发明实现为钛(titanium)材质的热交换管120。
[0044] 通常,燃料在锅炉中燃烧时因硫成分产生硫酸,所述硫酸的腐蚀性非常强,由此使得热交换器内的热交换管腐蚀从而可使得寿命缩短。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以钛材质制作热交换管120。钛材质作为对硫酸来讲非常坚硬的材质,对于含有硫成分的废气具有耐腐蚀性,并且保持持续的导热率,由此,具有的优点在于,即使在使用B-C油、柴油等会产生腐蚀性气体的燃料的锅炉中也可进行废热回收。由此,即使在废气温度降低至低温腐蚀点以下(约50℃以下)的低温的情况下,也能够以不产生腐蚀的形式进行废热回收。
[0045] 另外,设置有多个用于分别平行地对一个一侧贯通孔h1和与一侧贯通孔h1相对向的其他侧贯通孔h2之间进行连接的热交换管120。由此,如图5所示,多个热交换管120平行地连接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之间。
[0046] 为此,热交换管120的一个末端需要与第一侧板111的一侧贯通孔h1结合固定,热交换管120的其他末端与第二侧板112的其他侧贯通孔h2结合固定。在现有的热交换管120的情况下,可通过焊接等将热交换管120固定结合,但是与本发明一样具有钛材质的热交换管120的情况下,具有无法焊接的问题。由此,即使钛在真空状态下焊接,也容易产生热变形从而产生扭曲等缺陷
[0047] 于此,本发明体现为利用扩管(tube expanding)方式对热交换管120进行结合固定。换句话说,在使得热交换管120的一个末端插入于一侧贯通孔h1之后使其扩管并固定于第一侧面,且在使得热交换管120的其他末端插入于其他侧贯通孔h2之后使其扩管并固定于第二侧面。在后面叙述的图7至图10中对所述扩管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048] 另外,可体现为根据锅炉200的容量,供给流体的热交换管120分组为多个部分。例如,如图6所示,可将一侧贯通孔h1分组为第一部分I、第二部分II、第三部分III的三个部分,并且可体现为,根据锅炉200的容量,将流体仅供给于与位于第一部分I的一侧贯通孔h1相结合的热交换管120内,或者将流体仅供给于与位于第一部分I、第二部分II的一侧贯通孔h1相结合的热交换管120,或者将流体仅供给于与位于所有第一部分I、第二部分II、第三部分III的一侧贯通孔h1相结合的所有热交换管120。由此,若锅炉200容量小,从而废气的温度低或气体量小,则可体现为流体仅供给于位于第一部分的热交换管120。
[0049] 另外,如图3所示,在废热回收热交换器100设置另外的用于混合流体的头130,可对通过一个流入管从储罐300流入的流体进行分配后,流动至多个热交换管120,同样,可对通过多个热交换管120流动排出的流体进行聚集后,通过一个排出管排出。
[0050]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制作过程的流程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一侧板形成有一侧贯通孔的样子的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热交换管的一个末端插入于第一侧板的一侧贯通孔的样子的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使得插入于一侧贯通孔的热交换管的一个末端扩管的样子的图。
[0051] 就制作废热回收热交换器100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制作方法而言,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100对在锅炉200燃烧的废气的热能进行回收从而使得水加热,并且包括下部板114、上部板113、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第三侧板115及第四侧板116的壳体,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具有废气流入口形成过程S710,将废气流入口形成于下部板114。
[0052] 此外,具有废气排出口形成过程S720,在上部板113将废气排出口形成于与废气流入口相对向的位置。
[0053] 此外,具有一侧贯通孔形成过程S730,将多个作为贯通孔的一侧贯通孔h1多个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111。
[0054] 此外,具有其他侧贯通孔形成过程S740,将多个其他侧贯通孔h2形成于所述第二侧板112,在与一侧贯通孔h1相对向的位置形成有多个所述其他侧贯通孔h2。作为参考,通过公知的多种制作贯通口的装置可实现形成所述废气流入口、形成废气排出口、形成一侧贯通孔、形成其他侧贯通孔。
[0055] 即使同时进行废气流入口形成过程S710、废气排出口形成过程S720、一侧贯通孔形成过程S730及其他侧贯通孔形成过程S740或按照相互不同的顺序进行作业也无关紧要。
[0056] 若完成废气流入口形成过程S710、废气排出口形成过程S720、一侧贯通孔形成过程S730及其他侧贯通孔形成过程S740,则具有热交换管一个末端扩管固定过程S750,在形成有多个作为贯通孔的一侧贯通孔h1的第一侧板111将钛材质的热交换管120的一个末端扩管并使其固定。
[0057] 并且,具有热交换管其他末端扩管固定过程S760,在形成有其他侧贯通孔h2的第二侧板112将热交换管120的其他末端扩管并使其固定,在与一侧贯通孔h1相对向的位置形成有多个所述其他侧贯通孔h2。
[0058] 以下,详细说明所述热交换管一个末端扩管固定过程S750,首先,具有如下过程S751:如图9所示,将钛材质的热交换管120的一个末端插入于如图8所示形成有多个作为贯通孔的一侧贯通孔h1的第一侧板111。
[0059] 并且,具有如下过程S752:如图10所示,利用加压器将预先设定大小的扩管压力施加于热交换管120的一个末端的内部,从而使得热交换管120的一个末端的周围扩张。由此,热交换管120的一个末端的外径对一侧贯通孔h1的周围进行加压从而得到固定。由此,即使没有另外焊接,钛材质的热交换管120也能够加压于第一侧板111的一侧贯通孔h1的外径,从而紧紧地被夹紧并固定结合。作为参考,参照图10,热交换管120的一个末端的外径的周围因加压而变宽(扩管),从而可确认热交换管120的一个末端的外径比其他区域的外径更大一些。
[0060] 与热交换管一个末端扩管固定过程S750一样,热交换管其他末端扩管固定过程S760包括:过程S761,将热交换管120的其他末端插入于形成有其他侧贯通孔h2的第二侧板112,在与一侧贯通孔h1相对向的位置形成有多个所述其他侧贯通孔h2;过程S762,将设定大小的扩管压力施加于其他末端的内部,从而使得热交换管120的其他末端的周围扩张,由此其他末端的外径对其他侧贯通孔h2的周围进行加压从而使其固定。
[0061] 具有所述热交换管一个末端扩管固定过程S750和热交换管其他末端扩管固定过程S760,由此可配置多个热交换管120,所述热交换管120分别平行地对一个一侧贯通孔h1和与一侧贯通孔h1相对向的其他侧贯通孔h2之间进行连接。
[0062] 在交换管一个末端扩管固定过程S750和热交换管其他末端扩管固定过程S760之后,使得下部板114、上部板113、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第三侧板115及第四侧板116相互结合S770,从而最终可制作废热回收热交换器100。
[0063] 另外,热交换管120其他末端扩管固定和热交换管120其他末端扩管固定可通过与仅任意一侧或相同的位置相同的压力同时使得两侧扩管。
[0064] 能够以相同的热交换管120为对象通过相同的扩管压力同时进行热交换管其他末端扩管固定过程S760和所述热交换管其他末端扩管固定过程S760。
[0065] 另外,在进行热交换管120其他末端扩管固定和热交换管120其他末端扩管固定时,加压器插入于热交换管120的一个末端或其他末端,并以使得周围变宽的形式进行加压,用预先设定的扩管压力进行所述加压。但是所述扩管压力不可以是比使得第一侧板111或第二侧板112变形的压力大的压力。即使形成有一侧贯通孔h1的第一侧板111和形成有其他侧贯通孔h2的第二侧板112实现为金属铁板材质,在扩管固定时施加能够使得金属铁板变形程度的压力的情况下,也有导致一侧贯通孔h1或其他侧贯通孔h2变形的顾虑。由此,优选地,利用具有比导致金属铁板变形的变形压力低的压力的扩管压力进行加压,所述金属铁板是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的材质。
[0066]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说明中的实施例为了有助于从业者理解,在多种可实施的例子中选定最优选的例子并将其示出,由此,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并非必须仅受到所述实施例的限定或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实施多种变化和变更及等同的其他的实施例。
[0067] 标号说明
[0068] 100: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111:第一侧面
[0069] 112:第二侧面  113:上部面
[0070] 114:下部面   115:第三侧面
[0071] 116:第四侧面  120:热交换管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