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地热能 / 地热能 / 深层地热能 / 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的直接供热系统

一种利用深层热能的直接供热系统

阅读:1011发布:2020-06-1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利用深层热能的直接供热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利用深层 地 热能 的直接供热系统,包括布设在蓄热岩层内的一组或多组U型换热器,U型换热器内充注有换热所需的循环介质,U型换热器的两端分别与输出管和返回管相连,输出管在地下设有输出管保温段,返回管在地下设有返回管保温段,输出管与末端相连后,再连接至动 力 泵 ,然后通过返回管连接至U型换热器,U型换热器内循环介质在换热器内升温,吸收岩层或地下热 水 的 能量 ,并将热能输送到末端,换完热的低温循环介质通过动力泵再返回U型换热器。往复循环,实现地热能的低成本、高效率、环境友好的开发利用。本发明是一种新的提高地热利用效率的换热系统。,下面是一种利用深层热能的直接供热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利用深层热能的直接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在蓄热岩层(9)内的一组或多组U型换热器(1),U型换热器(1)内充注有换热所需的循环介质,U型换热器(1)的两端分别与输出管(3)和返回管(7)相连,输出管(3)在地下设有输出管保温段(2),返回管(7)在地下设有返回管保温段(8),输出管(3)与末端(4)相连后,再连接至动(5),然后通过返回管(7)连接至U型换热器(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深层地热能的直接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换热器(1)的换热管直径为100~20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深层地热能的直接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换热器(1)的埋设深度为2000~6000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深层地热能的直接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换热器(1)的数量、管道直径、管道长度和埋设深度根据热负荷需求确定,输出管保温段(2)长度大于返回管保温段(8)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深层地热能的直接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换热器(1)为多个时,通过输出管(3)和返回管(7)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深层地热能的直接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保温段(2)和返回管保温段(8)采用内涂层保温或外包覆保温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深层地热能的直接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泵(5)连接有对其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6)。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利用深层热能的直接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深层地热开采技术领域,涉及深层地热开采的组合换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的直接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地热能(Geothermal Energy)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形式存在,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中国国土资源部发布官方数据表明,中国大陆3000米至10000米深处干热岩资源总计相当于中国目前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的26万倍;地热利用以直接利用为主,直接利用的能量最大份额是地源占49.0%,其次是洗浴和游泳占24.9%,再次是常规地热供暖占14.4%。直接开采地下利用的方式有两个主要的缺点:一是地下水过度开采不可持续,会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地面沉降等问题;二是利用后的废水排放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的直接供热系统,其取热不取水,因而具有高的换热能力和低的功耗,且不造成环境污染。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的直接供热系统,包括布设在蓄热岩层9内的一组或多组U型换热器1,U型换热器1内充注有换热所需的循环介质,U型换热器1的两端分别与输出管3和返回管7相连,输出管3在地下设有输出管保温段2,返回管7在地下设有返回管保温段8,输出管3与末端4相连后,再连接至动力泵5,然后通过返回管7连接至U型换热器1。
[0006] 所述U型换热器1的换热管直径为100~200毫米。
[0007] 所述U型换热器1的埋设深度为2000~6000米。
[0008] 所述U型换热器1的数量、管道直径、管道长度和埋设深度根据热负荷需求确定,输出管保温段2长度大于返回管保温段8长度。
[0009] 所述U型换热器1为多个时,通过输出管3和返回管7并联。
[0010] 所述输出管保温段2和返回管保温段8采用内涂层保温或外包覆保温结构。
[0011] 所述动力泵5连接有对其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6。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本发明可以根据热负荷需求确定U型换热器的数量和井深,保证地下换热系统能够交换出充分的热量满足末端所需热负荷。
[0014] (2)U型换热器为封闭循环体系,在地下2000-6000米的深处安放,通过管壁与高温岩层或地下热水进行换热。
[0015] (3)输出管保温段和返回管保温段可以减少热量损失。
[0016] (4)本发明实现取热不取水,对地下系统不造成污染,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采,真正实现供热过程CO2和粉尘的零排放,减少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对改善目前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0017] (5)具有采热量大、供热稳定、生产成本和运营费用低等优点。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多个U型换热器并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21] 实施例1
[0022]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的直接供热系统,包括U型换热器1、输出管保温段2、输出管3、末端4、动力泵5、控制系统6、返回管7、返回管保温段8等。
[0023] 通过钻机向蓄热岩层9钻出直径200-300毫米的钻孔1个,钻孔深度在2000-6000米之间。在钻孔中下入U型换热器1,蓄热岩层9内布设有一组U型换热器1,U型换热器1内充注换热所需的循环用介质,U型换热器1分别与输出管3和返回管7相连,输出管3在地下设有输出管保温段2,返回管7在地下设有返回管保温段8,输出管保温段2和返回管保温段8采用内涂层保温或外包覆保温的方式。U型换热器1通过输出管3连接至末端4,然后再连接至动力泵5,动力泵5通过返回管7连接至U型换热器1。
[0024] 本发明在运行时,U型换热器1内充注好换热所需的循环介质,高温循环介质将来自深层岩层或热水的热量通过输出管3送至末端,热交换后的地温循环介质通过动力泵5,再经过返回管7重新注入U型换热器1,U型换热器1和蓄热岩层9主要通过传导换热的方式使循环介质升温,实现热交换。控制系统6对动力泵5进行参数控制。
[0025] 在极端情况下,控制系统6控制动力泵5改变循环介质的流速,加大采热量,以满足热负荷需求。该换热系统可以用于建筑供暖、低温发电、工业干燥、温室大棚等行业。
[0026] 实施例2
[0027] 如图2所示,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的直接供热系统,在蓄热岩层9内布设有多组U型换热器1,各U型换热器1通过输出管3和返回管7并联。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
[0028] 本发明在实际应用时,U型换热器1的数量、管道直径、管道长度和埋设深度根据热负荷需求确定,输出管保温段距离较长,返回管保温段距离较短。
[0029] 利用本发明,U型换热器内循环介质在换热器内升温,吸收岩层或地下热水的能量,并将热能输送到末端,换完热的低温循环介质通过动力泵再返回U型换热器。往复循环,实现地热能的低成本、高效率、环境友好的开发利用。是一种新的提高地热利用效率的换热系统。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