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汇可以提供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联合循环动 力 装置,属于 能源 与动力技术领域。 冷凝器 有冷凝液管路经 循环 泵 连通低温 蒸发 器 、低温 蒸发器 再有 蒸汽 通道连通膨胀机,冷凝器有冷凝液管路经第二 循环泵 连通中温蒸发器、中温蒸发器再有蒸汽通道连通第二膨胀机,膨胀机和第二膨胀机有蒸汽通道连通冷凝器;双能 压缩机 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 热交换器 、膨胀增速机、中温蒸发器和低温蒸发器与自身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和 燃料 通道连通 内燃机 ,内燃机有燃气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与外部连通,内燃机有冷却介质通道连通外部,冷凝器有冷却介质通道连通外部;膨胀增速机连接双能压缩机并传输动力,膨胀机、第二膨胀机、内燃机和膨胀增速机连接外部并输出动力,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下面是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主要由压缩机、扩压管、膨胀机、喷管、第二膨胀机、第三膨胀机、循环泵、第二循环泵、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低温蒸发器、中温蒸发器和内燃机所组成;冷凝器(10)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7)与低温蒸发器(11)连通之后低温蒸发器(11)再有蒸汽通道与第二膨胀机(5)连通,第二膨胀机(5)还有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0)连通;冷凝器(10)还有冷凝液管路经第二循环泵(8)与中温蒸发器(12)连通之后中温蒸发器(12)再有蒸汽通道与第三膨胀机(6)连通,第三膨胀机(6)还有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0)连通;压缩机(1)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膨胀机(3)连通,膨胀机(3)还有循环介质通道经喷管(4)、中温蒸发器(12)、低温蒸发器(11)和扩压管(2)与压缩机(1)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与内燃机(13)连通,外部还有燃料通道与内燃机(13)连通,内燃机(13)还有燃气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内燃机(13)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10)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蒸发器(11)或还有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中温蒸发器(12)或还有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3)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膨胀机(3)、第二膨胀机(5)、第三膨胀机(6)和内燃机(13)连接外部并输出动力,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2.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主要由膨胀机、第二膨胀机、循环泵、第二循环泵、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低温蒸发器、中温蒸发器、内燃机、双能压缩机和膨胀增速机所组成;冷凝器(10)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7)与低温蒸发器(11)连通之后低温蒸发器(11)再有蒸汽通道与膨胀机(3)连通,膨胀机(3)还有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0)连通;冷凝器(10)还有冷凝液管路经第二循环泵(8)与中温蒸发器(12)连通之后中温蒸发器(12)再有蒸汽通道与第二膨胀机(5)连通,第二膨胀机(5)还有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0)连通;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膨胀增速机(15)还有循环介质通道经中温蒸发器(12)和低温蒸发器(11)与双能压缩机(14)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与内燃机(13)连通,外部还有燃料通道与内燃机(13)连通,内燃机(13)还有燃气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内燃机(13)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10)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蒸发器(11)或还有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中温蒸发器(12)或还有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增速机(15)连接双能压缩机(14)并传输动力,膨胀机(3)、第二膨胀机(5)、内燃机(13)和膨胀增速机(15)连接外部并输出动力,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3.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主要由压缩机、膨胀机、第二膨胀机、循环泵、第二循环泵、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低温蒸发器、中温蒸发器、内燃机、双能压缩机和膨胀增速机所组成;冷凝器(10)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7)与低温蒸发器(11)连通之后低温蒸发器(11)再有蒸汽通道与膨胀机(3)连通,膨胀机(3)还有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0)连通;冷凝器(10)还有冷凝液管路经第二循环泵(8)与中温蒸发器(12)连通之后中温蒸发器(12)再有蒸汽通道与第二膨胀机(5)连通,第二膨胀机(5)还有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0)连通;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膨胀增速机(15)还有循环介质通道经中温蒸发器(12)和低温蒸发器(11)与双能压缩机(14)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与内燃机(13)连通,外部还有气态燃料通道经压缩机(1)与内燃机(13)连通,内燃机(13)还有燃气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内燃机(13)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10)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蒸发器(11)或还有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中温蒸发器(12)或还有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内燃机(13)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膨胀增速机(15)连接双能压缩机(14)并传输动力,膨胀机(3)、第二膨胀机(5)、内燃机(13)和膨胀增速机(15)连接外部并输出动力,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4.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新增压缩机和新增高温热交换器,将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调整为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新增压缩机(A)连通,新增压缩机(A)再有循环介质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将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膨胀增速机(15)连接新增压缩机(A)并传输动力,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5.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第二双能压缩机和新增高温热交换器,将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调整为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第二双能压缩机(16)连通,第二双能压缩机(16)再有循环介质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将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膨胀增速机(15)连接第二双能压缩机(16)并传输动力,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6.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新增扩压管和新增高温热交换器,将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调整为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新增扩压管(C)连通,新增扩压管(C)再有循环介质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将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7.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新增膨胀机和新增高温热交换器,将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调整为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新增膨胀机(D)连通,新增膨胀机(D)再有循环介质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将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新增膨胀机(D)连接外部并传输动力,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8.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第二膨胀增速机和新增高温热交换器,将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调整为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第二膨胀增速机(17)连通,第二膨胀增速机(17)再有循环介质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将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增速机(17)连接外部并传输动力,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9.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喷管和新增高温热交换器,将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调整为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喷管(4)连通,喷管(4)再有循环介质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将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10.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高温回热器,将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调整为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回热器(18)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将膨胀增速机(15)有循环介质通道经中温蒸发器(12)和低温蒸发器(11)与双能压缩机(14)连通调整为膨胀增速机(15)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回热器(18)、中温蒸发器(12)和低温蒸发器(11)与双能压缩机(14)连通,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11.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高温回热器、新增压缩机和新增高温热交换器,将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调整为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回热器(18)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新增压缩机(A)连通,新增压缩机(A)再有循环介质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将膨胀增速机(15)有循环介质通道经中温蒸发器(12)和低温蒸发器(11)与双能压缩机(14)连通调整为膨胀增速机(15)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回热器(18)、中温蒸发器(12)和低温蒸发器(11)与双能压缩机(14)连通,将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膨胀增速机(15)连接新增压缩机(A)并传输动力,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12.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第二双能压缩机、高温回热器和新增高温热交换器,将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调整为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回热器(18)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第二双能压缩机(16)连通,第二双能压缩机(16)再有循环介质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将膨胀增速机(15)有循环介质通道经中温蒸发器(12)和低温蒸发器(11)与双能压缩机(14)连通调整为膨胀增速机(15)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回热器(18)、中温蒸发器(12)和低温蒸发器(11)与双能压缩机(14)连通,将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膨胀增速机(15)连接第二双能压缩机(16)并传输动力,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13.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高温回热器、新增扩压管和新增高温热交换器,将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调整为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回热器(18)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新增扩压管(C)连通,新增扩压管(C)再有循环介质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将膨胀增速机(15)有循环介质通道经中温蒸发器(12)和低温蒸发器(11)与双能压缩机(14)连通调整为膨胀增速机(15)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回热器(18)、中温蒸发器(12)和低温蒸发器(11)与双能压缩机(14)连通,将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14.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高温回热器、新增膨胀机和新增高温热交换器,将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调整为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回热器(18)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新增膨胀机(D)连通,新增膨胀机(D)再有循环介质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将膨胀增速机(15)有循环介质通道经中温蒸发器(12)和低温蒸发器(11)与双能压缩机(14)连通调整为膨胀增速机(15)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回热器(18)、中温蒸发器(12)和低温蒸发器(11)与双能压缩机(14)连通,将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新增膨胀机(D)连接外部并传输动力,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15.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第二膨胀增速机、高温回热器和新增高温热交换器,将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调整为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回热器(18)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第二膨胀增速机(17)连通,第二膨胀增速机(17)再有循环介质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将膨胀增速机(15)有循环介质通道经中温蒸发器(12)和低温蒸发器(11)与双能压缩机(14)连通调整为膨胀增速机(15)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回热器(18)、中温蒸发器(12)和低温蒸发器(11)与双能压缩机(14)连通,将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增速机(17)连接外部并传输动力,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16.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喷管、高温回热器和新增高温热交换器,将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调整为双能压缩机(14)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回热器(18)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喷管(4)连通,喷管(4)再有循环介质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与膨胀增速机(15)连通,将膨胀增速机(15)有循环介质通道经中温蒸发器(12)和低温蒸发器(11)与双能压缩机(14)连通调整为膨胀增速机(15)有循环介质通道经高温回热器(18)、中温蒸发器(12)和低温蒸发器(11)与双能压缩机(14)连通,将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内燃机(13)有燃气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B)和高温热交换器(9)与外部连通,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17.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1-16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回热器、第三循环泵、第二回热器和第四循环泵,将冷凝器(10)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7)与低温蒸发器(11)连通调整为冷凝器(10)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7)与回热器(19)连通,膨胀机(3)增设抽汽通道与回热器(19)连通,回热器(19)再有冷凝液管路经第三循环泵(20)与低温蒸发器(11)连通;将冷凝器(10)有冷凝液管路经第二循环泵(8)与中温蒸发器(12)连通调整为冷凝器(10)有冷凝液管路经第二循环泵(8)与第二回热器(21)连通,膨胀机(3)增设第二抽汽通道与第二回热器(21)连通,第二回热器(21)再有冷凝液管路经第四循环泵(22)与中温蒸发器(12)连通,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18.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1-16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预热器和第二预热器,将冷凝器(10)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7)与低温蒸发器(11)连通调整为冷凝器(10)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7)和预热器(23)与低温蒸发器(11)连通,将冷凝器(10)有冷凝液管路经第二循环泵(8)与中温蒸发器(12)连通调整为冷凝器(10)有冷凝液管路经第二循环泵(8)和第二预热器(24)与中温蒸发器(12)连通,预热器(23)和第二预热器(24)还分别有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19.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18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将冷凝器(10)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7)和预热器(23)与低温蒸发器(11)连通以及冷凝器(10)有冷凝液管路经第二循环泵(8)和第二预热器(24)与中温蒸发器(12)连通,一并调整为冷凝器(10)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7)和预热器(23)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直接与低温蒸发器(11)连通,第二路经第二循环泵(8)和第二预热器(24)与中温蒸发器(12)连通,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20.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19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中间再热器,将低温蒸发器(11)有蒸汽通道与膨胀机(3)连通和膨胀机(3)有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0)连通调整为低温蒸发器(11)有蒸汽通道与膨胀机(3)连通、膨胀机(3)有中间再热蒸汽通道经中间再热器(25)与膨胀机(3)连通和膨胀机(3)有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0)连通,中间再热器(25)还有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21.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16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第二冷凝器,将第二膨胀机(5)有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0)连通调整为第二膨胀机(5)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26)连通,将冷凝器(10)有冷凝液管路经第二循环泵(8)与中温蒸发器(12)连通调整为第二冷凝器(26)有冷凝液管路经第二循环泵(8)与中温蒸发器(12)连通,第二冷凝器(2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22.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20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取消内燃机(13)与外部连通的冷却介质通道,增加新增循环泵,冷凝器(10)增设冷凝液管路经新增循环泵(E)与内燃机(13)连通之后内燃机(13)再有蒸汽通道与膨胀机(3)或第二膨胀机(5)连通,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23.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20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取消内燃机(13)与外部连通的冷却介质通道,增加新增循环泵和新增过热器,冷凝器(10)增设冷凝液管路经新增循环泵(E)与内燃机(13)连通之后内燃机(13)再有蒸汽通道经新增过热器(F)与膨胀机(3)或第二膨胀机(5)连通,新增过热器(F)还有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24.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1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取消内燃机(13)与外部连通的冷却介质通道,增加新增循环泵,第二冷凝器(26)增设冷凝液管路经新增循环泵(E)与内燃机(13)连通之后内燃机(13)再有蒸汽通道与第二膨胀机(5)连通,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25.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1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取消内燃机(13)与外部连通的冷却介质通道,增加新增循环泵和新增过热器,第二冷凝器(26)增设冷凝液管路经新增循环泵(E)与内燃机(13)连通之后内燃机(13)再有蒸汽通道经新增过热器(F)与第二膨胀机(5)连通,新增过热器(F)还有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技术领域:
标题 | 发布/更新时间 | 阅读量 |
---|---|---|
一种顺酐生产废气的处理方法 | 2020-05-08 | 726 |
一种630℃二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 | 2020-05-11 | 554 |
200MW等级一次中间再热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及循环方法 | 2020-05-11 | 746 |
液态氯化镁粒化及颗粒分级收集设备及方法 | 2020-05-11 | 583 |
一种基于双神经网络逆模型的屛式过热器汽温控制方法 | 2020-05-08 | 294 |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火力发电系统及工艺 | 2020-05-08 | 721 |
一种节能环保用散热装置 | 2020-05-08 | 887 |
一种主机同轴变频供电系统 | 2020-05-08 | 864 |
一种燃煤锅炉受热面壁温调节系统 | 2020-05-08 | 284 |
一种新型蜗壳式过热蒸汽锅炉 | 2020-05-11 | 710 |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