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燃料种类 / 能源 / 燃料 / 液体燃料 / 中间馏分油 / 煤油 / 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

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

阅读:0发布:2020-08-06

专利汇可以提供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染色 机的内置两用型 热交换器 ,包括:一上层热交换器及一下层热交换器,其叠置于染色机胴身的下方,上、下层热交换器各自独立为一循环回路,且其可选择其中一层开启,抑或上、下层热交换器同时开启,对染液进行升温或降温作业;再者,下层热交换器的下端设有位移装置,在停止染布作业状态下,其可被移出胴身外进行维修、或更换。由于上、下层热交换器装设于胴身内,较一般外置式热交换器更不占空间及可减少管路 热能 耗损,且可弹性选用其一或两层的热交换器,将有助于染布效能的提升。,下面是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包括:
一胴身,其具有一储布槽,且该储布槽下端设有一浸染区;
一染液供给装置,设置于该胴身外部,其具有一、一出口端、一进口端,一进管路,自该储布槽的浸染区连通至该进口端,一出水管路,自该出口端接出;以及一提布装置,设置于该胴身的上端,以提升该储布槽内的布匹并送入一喷嘴内,而该喷嘴以一管路连结该染液供给装置的出水管路,并使加压的染液将布匹喷染后送入该储布槽内进行循环浸染;
其特征在于:
一上层热交换器及一下层热交换器,叠置于该浸染区下方,该上层热交换器具有一上循环回路,该下层热交换器则具有一下循环回路,且该上、下循环回路为各自独立的循环回路,其可选择其中一层开启,抑或该上、下层热交换器同时开启,以对染液进行热交换;以及一控制装置,控制该上、下层热交换器的上循环回路与下循环回路的开启与关闭,以进行染液的升温与降温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层热交换器各自包括:
数支导热管,呈平行排列;
至少一分流管,垂直设在该导热管的前端,并呈连通状态;
一流入管,连接至该分流管的入口;
一汇流管,垂直设在该导热管的尾端,并呈连通状态;
回流管,垂直连接该汇流管,且与该导热管平行;以及
一流出管,连接于该回流管的末端出口;
借此,热油、蒸汽冷却水,可由该流入管导入,经分流管而送入该数个导热管,流至尾端的该汇流管,再经由该回流管回流至该流出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为二支,形成左右两侧设在该导热管的前端,该回流管为一支,且位于该汇流管与该二支分流管的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层热交换器分别该流入管与该流出管与该上、下循环回路连接,形成各自独立的循环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层热交换器的其中一层用于热煤油循环,另一层则可用于蒸汽循环与冷却水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层热交换器的其中一层用于热煤油循环或蒸汽循环,另一层则用于冷却水循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层热交换器可分别选用蒸汽循环与冷却水循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热交换器的下端设有数个导轮,且该胴身内缘下端设有二组与该导轮相对应的轨道,以使该上、下层热交换器可被移出胴身外进行维修或更换。

说明书全文

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染色机,尤指其胴身内设置有双层热交换器,可供弹性选用其一或两层同时使用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的染色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染色机是利用其胴身所形成可容置染液的储布槽,将待染色布匹的一段先浸浴于染液内部,再借由提布轮与喷嘴的带动,使该布匹作连续的转动,让每一段布匹都能够平均地浸浴在染液中,以达到将布料染色的目的。再者,为了提升染布的质量与效率,通常都会针对布匹的特性设定染液的温度曲线,而热交换器就是提供染液温度变化的主要装置。
[0003] 再者,一般的染色机结构,如图1所示,于一胴身90内部形成可容置染液L的储布槽91,胴身90上端设置有进出布口92、导布装置93与喷嘴94;染液L经95加压后送至热交换装置96,其中,蒸汽T1可将染液L提升温度,冷却T2则可将染液L降低温度;经过热交换的染液L再由喷嘴94喷射以推动布匹C回至储布槽91进行循环浸染作业。由于热交换装置96设于胴身90外部,因此染液升温与降温的的循环变得较长,相对其管路配线、染液的成本也相对增加;另外热交换装置96设于外部,将占用较大场地空间,且其管路热能散失较大,更增长热交换的时间;因此,现有外置式热交换装置的染色机结构,就资源与能源效益而论隐藏了很多的缺失。近年来有业者开发一种内置式热交换装置的染色机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M334849号『染布机的热交换装置』,其中,一组热交换管件14置于胴身100内部下方,如图2所示;且在胴身100轴向隔设有一内网19,使染布机胴身100的底部周缘及内网19下方形成为一个热交换空间15,该热交换管件16,置于该热交换空间15内,如图3所示。但查,布料17在浸染空间16中将会留滞许多纤维、布屑于染液18中,故当泵17对染液18进行加压时,染液
18将穿过内网19进入热交换空间15内与该热交换管件16进行热交换,然而纤维、布屑因无法穿过内网19将造成染液18通路的阻塞,因此染液18不但未能充份热交换,泵17也将因抽不到染液18进而影响染液18的循环。再者,该机构只配置一组热交换管件14,对于无蒸汽锅炉的厂家,只能仰赖热油对染液18进行升温,其降温流程需切换成冷却水时,残留的热煤油将污染冷却水,同时也会影响温度曲线的精确度。因此,该项专利无法有效改善现有外置式热交换装置染色机的缺失。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用以减少场地空间的占用,以及降低管路能源的耗损:其两组热交换器为各自独立的循环回路,以增加选用热媒的弹性,同时使染液升降温的温度曲线更为精确;以方便热交换器的维修、或更换。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染色机的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包括:一胴身,其具有一储布槽,且该储布槽下端设有一浸染区;一染液供给装置,设置于该胴身外部,其具有一泵、一出口端、一进口端,一进水管路,自该储布槽的浸染区连通至该进口端,一出水管路,自该出口端接出;以及一提布装置,设置于该胴身的上端,以提升该储布槽内的布匹并送入一喷嘴内,而该喷嘴以一管路连结该染液供给装置的出水管路,并使加压的染液将布匹喷染后送入该储布槽内进行循环浸染;其特征在于:
[0007] 一上层热交换器及一下层热交换器,叠置于该浸染区下方,该上层热交换器具有一上循环回路,该下层热交换器则具有一下循环回路,且该上、下循环回路为各自独立的循环回路,其可选择其中一层开启,抑或该上、下层热交换器同时开启,对染液进行热交换;以及一控制装置,控制该上、下层热交换器的上循环回路与下循环回路的开启与关闭,以进行染液的升温与降温作业。
[0008] 依据前揭特征,该上、下层热交换器其各自包括:数支导热管,呈平行排列;至少一分流管,垂直设在该导热管的前端,并呈连通状态;一流入管,连接至该分流管的入口;一汇流管,垂直设在该导热管的尾端,并呈连通状态;一回流管,垂直连接该汇流管,且与该导热管平行;以及一流出管,连接于该回流管的末端出口;借此,热煤油、蒸汽或冷却水,可由该流入管导入,经分流管而送入该数个导热管,流至尾端的该汇流管,再经由该回流管回流至该流出管。
[0009] 依据前揭特征,该分流管为二支,形成左右两侧设在该导热管的前端,该回流管为一支,且位于该汇流管与该二支分流管的中间。
[0010] 依据前揭特征,该上、下层热交换器分别该流入管与该流出管与该上、下循环回路连接,形成各自独立的循环回路。
[0011] 依据前揭特征,该上、下层热交换器的其中一层用于热煤油循环,另一层则可用于蒸汽循环与冷却水循环
[0012] 依据前揭特征,该上、下层热交换器的其中一层用于热煤油循环或蒸汽循环,另一层则用于冷却水循环。
[0013] 依据前揭特征,该上、下层热交换器可分别选用蒸汽循环与冷却水循环。
[0014] 依据前揭特征,该下层热交换器的下端设有数个导轮,且该胴身内缘下端设有二组与该导轮相对应的轨道,以使该上、下层热交换器可被移出胴身外进行维修或更换。
[0015] 借助前揭特征,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益:
[0016] (1)本发明中该上、下层热交换器,叠置于染色机胴身内储布槽的下方,直接与浸染区的染液进行热交换,因此相较于外置式热交换装置的染色机,本发明的内置式热交换装置可减少场地空间的占用,及降低管路能源的耗损。
[0017] (2)本发明中该上、下层热交换器,为各自独立的循环回路,任一层热交换器都可选用不同的热媒,包括热煤油、蒸汽、及冷却水,因此可增加能源选用的弹性;同时该上、下层热交换器可区别供作染液的升温与降温用途,将可提升染液温度曲线的精确性。
[0018] (3)本发明中其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设有位移装置,包括在该下层热交换器的下端设有数个导轮,及胴身内缘下端设有二组与该导轮相对应的轨道,当停止染布作业的状态下,可将该上、下层热交换器移出胴身外部,以方便进行维修、或更换。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以减少场地空间的占用,以及降低管路能源的耗损:其两组热交换器为各自独立的循环回路,以增加选用热媒的弹性,同时使染液升降温的温度曲线更为精确;以方便热交换器的维修、或更换。附图说明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1] 图1是现有外置式热交换器染色机的示意图。
[0022] 图2是现有内置式热交换器染色机的示意图。
[0023] 图3是现有内置式热交换器染色机的剖视图。
[0024] 图4是本发明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染色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A是本发明上、下层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
[0026] 图5B是本发明上、下层热交换器的叠合立体图。
[0027] 图6是本发明上、下层热交换器的俯视图。
[0028] 图7是本发明热交换器置于胴身的示意图。
[0029] 图8是本发明热交换器移出胴身的示意图。
[0030] 图中标号说明:
[0031] 10:胴身
[0032] 11:储布槽
[0033] 12:浸染区
[0034] 13:封盖
[0035] 131:开口
[0036] 20:染液供给装置
[0037] 21:泵
[0038] 22:出口端
[0039] 23:进口端
[0040] 24:进水管路
[0041] 25:出水管路
[0042] 31:提布装置
[0043] 32:喷嘴
[0044] 40A:上层热交换器
[0045] 40B:下层热交换器
[0046] 41a、41b:入口
[0047] 42a、42b:出口
[0048] 43:导热管
[0049] 431:结合件
[0050] 44F:分流管
[0051] 45R:汇流管
[0052] 46:上循环回路
[0053] 47:下循环回路
[0054] 48:流入管
[0055] 49:流出管
[0056] 50:导轮
[0057] 51:轨道
[0058] 60:控制装置
[0059] 70:内置式热交换器染色机
[0060] C:布匹
[0061] M:热媒
[0062] L:染液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首先,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中内置式热交换器染色机70的结构,包括:一胴身10,其具有一储布槽11,且该储布槽11下端设有一浸染区12;一染液供给装置20,设置于该胴身10外部,其具有一泵21、一出口端22、一进口端23,一进水管路24,自该储布槽11的浸染区12将染液L连通至该进口端23,经该泵21加压,一出水管路25,自该出口端22将加压后的染液L接出;一提布装置31,设置于该胴身10的上端,以提升该储布槽11内的布匹C并送入一喷嘴32内,而该喷嘴32以一管路连结该染液供给装置的出水管路25,并使加压的染液L将布匹C喷染后送入该储布槽11内进行循环浸染;本实施例中,该提布装置31可为一导布轮,也可以是一喷嘴所构成。但,以上构成是属先前技术(PRIOR ART),非本发明的专利目的,容不赘述。
[0064]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在于:一上层热交换器40A及一下层热交换器40B,叠置于该浸染区12下方,该上层热交换器40A具有一上循环回路46,该下层热交换器40B则具有一下循环回路47,且该上、下循环回路46/47为各自独立的循环回路;以及一控制装置60,控制该上、下层热交换器40A、40B的上循环回路46与下循环回路47的开启与关闭,以进行染液的升温与降温作业。本发明可选择其中一层开启,抑或该上、下层热交换器40A/40B同时开启,对染液L进行热交换。而该上、下循环回路46/47可为一热煤油、蒸汽或冷却水的供应设备,而该控制装置60可以是一个电动控制,抑或手动阀,当然亦可为一自动控制系统。
[0065] 请进一步参阅图5A、图5B所示,为本发明中上、下层热交换器的配置状态,其包括一上层热交换器40A及一下层热交换器40B,其可借由一个以上的结合件431予以结合而叠置于浸染区12下方,该结合件431不限定图中所示的穿套板型态,只要能将该上、下层热交换器40A/40B结合的组件即可。而热交换器40A/40B的组成其各自包括:数支导热管43,呈平行排列;至少一分流管44F,垂直设在该导热管43的前端,并呈连通状态;一流入管48,连接至该分流管44F的入口41a/41b;一汇流管44R,垂直设在该导热管43的尾端,并呈连通状态;一回流管45,垂直连接该汇流管44R,且与该导热管43平行;以及一流出管49,连接于该回流管45的末端出口42a/42b;借此,热煤油、蒸汽或冷却水,可由该流入管48导入,经分流管44F而送入该数个导热管43,流至尾端的该汇流管44R,再经由该回流管45回流至该流出管49;
图6揭示该上、下层热交换器的俯视图。本实施例中,该分流管44F为二支,形成左右两侧设在该导热管43的前端,该回流管45为一支,且位于该汇流管44R与该二支分流管44F的中间。
该上、下层热交换器40A/40B分别该流入管48与该流出管49与该上、下循环回路46/47连接,形成各自独立的循环回路。
[0066] 如图5A、图5B所示,该上、下循环回路46/47的热媒M系从胴身10外部经该流入管48进入该数支导热管43中,染液L则在该数支导热管43的外缘与其内缘的热媒M进行热交换,而后其内缘的热媒M再由该流出管49排出胴身10外部。本发明中热媒M包括热煤油、蒸汽、及冷却水,且提供三种态样,使用者可依据其设备配置与布匹特性作选择;态样一为该上、下层热交换器40A/40B的其中一层为热煤油循环以进行染液L的升温,另一层则选用包括蒸汽循环与冷却水循环以进行染液L的升温或降温;态样二为该上、下层热交换器40A/40B的其中一层作为热煤油循环或蒸汽循环以进行染液L的升温,另一层则作为冷却水循环以进行染液L的降温;态样三为该上、下层热交换器40A/40B分别选用热蒸汽循环与冷却水循环以进行染液L的升温或降温,亦即上、下层热交换器同时进行染液L的升温或同时进行染液L的降温。
[0067] 图7是本发明中热交换器置于胴身的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发明中其热交换器的移出胴身的示意图。其中,该下层热交换器40B的下端设有数个导轮50,且该胴身10内缘下端设有二组与该导轮50相对应的轨道51,当停止染布作业的状态下,开启该胴身10的封盖13,并借由该轨道51即可轻易地将该上、下层热交换器40A/40B,由该侧边开口131推出该胴身10外进行维修、或更换,待完成作业后再将其送入胴身10内。
[0068] 由于本发明中该上、下层热交换器40A/40B,叠置于染色机胴身10内储布槽11的下方,其导热管43内的热媒M直接与浸染区12的染液L进行热交换,因此相较于外置式热交换装置的染色机,本发明的内置式热交换装置可减少场地空间的占用,及降低管路能源的耗损。次者,本发明中该上、下层热交换器40A/40B,为各自独立的循环回路,任一层热交换器都可选用不同的热媒M,包括热煤油、蒸汽、及冷却水,因此可增加能源选用的弹性;同时该上、下层热交换器40A/40B可区别供作染液L的升温与降温用途,将可提升染液L温度曲线的精确性。再者,本发明中其内置两用型热交换器设有位移装置,包括在该下层热交换器40B的下端设有数个导轮50,及胴身10内缘下端设有二组与该导轮50相对应的轨道51,当停止染布作业的状态下,可将该上、下层热交换器40A/40B移出胴身10外部,以方便进行维修或更换。
[006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0070]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发明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