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杂项车辆类型 / 天然气汽车 / 一种并网型微网优化配置方法

一种并网型微网优化配置方法

阅读:396发布:2020-05-15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并网型微网优化配置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并网型微网优化配置方法,属于微网储能系统配置优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微网内各元件模型;建立净收益模型;建立微网优化配置模型;通过CPLEX求解器确定微网净收益最大的容量配置。在微网中增加P2G和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 天然气 网为微 电网 内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供气,微电网内的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和P2G系统均产生 热能 ,向微热网供热。本发明可应用于微网优化配置领域,使微网的规划兼具经济性与环保性。,下面是一种并网型微网优化配置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并网型微网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微网内各元件模型;所述各元件模型,包括机模型、光伏电池模型、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模型、P2G系统模型、燃气锅炉模型、充电站模型、电动汽车模型、电池储能模型与热储能模型;
步骤2,建立净收益模型;
步骤3,建立微网优化配置模型;
步骤4,通过CPLEX求解器确定微网净收益最大的容量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网型微网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建立微
网内各元件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1-1风机模型
式中,PWT为风机输出功率,v为风速,vci为切入风速,vco为切出风速,vN为额定风速,为风机额定功率;
1-2光伏电池模型
PPV=PSTCFPVGAC[1+k(Tw-Tr)]/GSTC  (2)
式中,PPV为光伏电池输出功率,PSTC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最大测试功率;FPV为光伏组件的降额因子,一般可取0.9~0.95;GAC为光照强度kw/m2;GSTC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光照强度,其值为1kw/m2;k为功率温度系数,其值一般为-0.5%~-0.35%/K;Tw为电池板工作温度;Tr为参考温度,其值为25℃;
1-3 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模型
为了便于微网优化配置,对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的模型进行了简化,根据假定的条
件,简化的模型如下:
PPT=ηPT·PGT  (4)
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的模型如式(3),式中,PFC、PPT、PGT、Pgen分别为燃料电池、动涡轮机、燃气轮机以及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分别为联合发电系统输出的电、热功
率;PCCS为捕获二消耗的电功率; 为捕获的二氧化碳量;ηinv、 ηPT、ηgen、 分别为逆变器的效率、燃料电池的电效率、动力涡轮机的效率、发电机的效率以及燃气轮机的电效率; 分别为联合发电系统的综合电、热效率;nf为燃料的注入速率;LHVf为
燃料的低热值;
1-4 P2G系统模型
(1)电解
式中, 为电解池产生的氢气量;PP2G为电解池耗电功率; 为电解池产氢率; 为氢
气低热值;
(2)天然气生产系统
式中, 分别为反应的二氧化碳量、氢气量与生成的天然气量; 为转
换效率;
约束条件:
式中, 为二氧化碳储存罐容量;
放热:
QP2G=ηP2G,h·PP2G  (15)
式中,QP2G为P2G系统输出热功率;ηP2G,h为P2G系统放热效率;
1-5燃气锅炉模型
输出功率:
QGB=ηGB·xGB·LNG  (16)
式中,QGB为燃气锅炉输出功率;ηGB为燃气锅炉转换效率;xGB为消耗的天然气量;LNG为天然气低热值;
1-6充电站模型
式中,REV为充电站售电的收入;CEV为充电站从电动汽车用户处买电的成本;Psell-EV、Pbuy-EV分别为充电站售电功率、买电功率;θ1、θ2分别为充电站售电时间、买电时间;Csell-EV、Cbuy-EV分别为充电站售电价格、买电价格;
1-7电动汽车模型
EEVmin≤EEV(t)≤EEVmax  (21)
PEVcmin·δEVc(t)≤PEVc(t)≤PEVcmax·δEVc(t)  (22)
PEVdmin·δEVd(t)≤PEVd(t)≤PEVdmax·δEVd(t)  (23)
δEVc(t)+δEVd(t)≤1  (24)
式中,ηEVc为电动汽车充电效率;ηEVd为电动汽车放电效率;PEVc(t)为t时段电动汽车充电功率;PEVd(t)为t时段电动汽车放电功率;EEV(t)为t时段电动汽车容量;EEV(t+1)为t+1时段电动汽车容量;Eev(t)为t时段单个电动汽车容量;EEVmin为电动汽车最小可用容量;EEVmax为电动汽车最大可用容量;PEVmin为电动汽车最小运行功率; 为电动汽车最大运行功
率;δEVc(t)为t时段电动汽车充电状态;δEVd(t)为t时段电动汽车放电状态;
1-8电池储能模型
0≤PESc(t)≤PESc,max  (26)
0≤PESd(t)≤PESd,max  (27)
SE,min≤SE(t)≤SE,max  (28)
PESc(t)·PESd(t)=0  (29)
SE(0)=SE(T)  (30)
式中:SE(t)为t时刻电池的能量;SE(t+1)为t+1时刻电池的能量;σ为自放电比;PESc、PESd为充、放电功率;ηESc、ηESd为充、放电效率;Δt为间隔时间;PESc,max、PESd,max为充放电功率上限;SE,min、SE,max为电池能量上下限;
1-9热储能模型
HHSmin≤HHS(t)≤HHSmax  (32)
0≤QHSc≤QHSc,max  (33)
0≤QHSd≤QHSd,max   (34)
HHS(T)=HHS(0)  (35)
式中:HHS(t)为t时刻热储能容量;HHS(t+1)为t+1时刻热储能容量;μ为热储能散热损失率;QHSc、QHSd为储、放热功率;ηHSc、ηHSd为储、放热效率;Δt为间隔时间;QHSc,max、QHSd,max为储放热功率上限;HHSmin、HHSmax为储热容量上下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网型微网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建立净
收益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以微网净收益最大为目标,构建成本-效益计算模型:
2-1成本模型
微网规划成本包含:初始投资成本,运行和维护成本,购电成本,购气成本;
(1)初始投资成本
Cinv=Cinit·CRF  (36)
式中,Cinv为微网内元件的投资成本;Cinit为微网元件最初投资成本;CRF为资本回收系数;i为利率;n为元件的寿命;
(2)运行和维护成本
Com=α·Cinit  (38)
式中,Com为微网元件的运行和维护成本;α为运行和维护成本系数;
(3)购电成本
微网购电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向配电网买电;另一种是向电动汽车用户买电;购电成
本为:
式中,Cbuy,e为微网购电成本;Cbuy-grid为微网向配电网买电的价格;θ3为微网向配电网买电的时间;Pbuy-grid为微网向配电网买电的功率;Cbuy-EV为微网向电动汽车用户买电的价格;
θ2为微网向电动汽车用户买电的时间;Pbuy-EV为微网向电动汽车用户买电的功率;
(4)购气成本
微网的购气成本即微网向天然气网买气的成本:
式中,Cbuy,NG为微网购气成本;Cbuy-NG为微网购气价格;xbuy-NG为购气量;
2-2效益模型
微网的效益包含:实时电量效益、热负荷收益、充电站的收入、给电网售电收益、环境效益;
(1)实时电量效益
式中,Rele为微网的电量收益;Day为天数;Cele,i为i时刻售电价格;Pele,i为i时刻售电功率;Δt为时间间隔;
(2)热负荷效益
式中,Rh为微网的热负荷收益;Day为天数;Ch为售热价格;Ph,i为i时刻售热功率;Δt为时间间隔;
(3)充电站效益
充电站的收益来源于向电动汽车售电,收益如下:
式中,REV为充电站售电的收入;Psell-EV为充电站售电功率;θ1为充电站售电时间;Csell-EV为充电站售电价格;
(4)环境效益
微网的环境效益来源两方面:
一方面,微网使用二氧化碳捕获系统和P2G系统结合,减少了SOFC-MGT发电系统的二氧
化碳排放,因此减少的环境治理成本即为CCS系统环境收益;
另一方面,储热系统放热时,减少了燃气锅炉的出热,从而减少了燃气锅炉的出热排
放,由此减少的环境治理成本即为储热系统环境收益;
环境收益如下:
式中,Renv为环境收益;Day为天数; 为二氧化碳排放价格, 为i时刻捕获的二
氧化碳量; 为燃气锅炉单位热功率二氧化碳排放量;QHSd,i为i时刻储热系统放热功率;
Δt为时间间隔;
2-3净效益模型
微网的净收益为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总收益:
R=Rele+Rh+REV+Renv  (45)
总成本:
C=Cinv+Com+Cbuy,e+Cbuy,NG  (46)
净收益:
Pnet=R-C  (4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网型微网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建立微
网优化配置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3-1目标函数
以微网规划净收益最大为目标,目标函数为:
max Pnet=R-C  (48)
3-2约束条件
等式约束包括微网内能量的平衡约束;
不等式约束包括各单元的运行约束;
(1)能量平衡约束
电功率平衡:
热功率平衡:
式中,Pload(t)为微网内电负荷,Qh(t)为网内热负荷;
天然气平衡:
(2)与配网电功率交换约束
Pbuy-grid(t)≤Plinemax  (52)
Psell-grid(t)≤Plinemax  (53)
式中,Plinemax为联络线的最大功率;
(3)与天然气网交换约束
xbuy-NG(t)≤xpmax  (54)
式中,xpmax为管道的最大输送量;
(4)PV、WT的有功出力约束
式中, 为风机、光伏的额定功率;
(5)燃气锅炉约束
QGBmin≤QGB(t)≤QGBmax  (57)
QGB(t)-QGB(t-1)≤Rup,GB  (58)
QGB(t-1)-QGB(t)≤Rdown,GB  (59)
式中,QGBmin、QGBmax为燃气锅炉输出最小、最大功率;Rup,GB、Rdown,GB为上坡速率、下坡速率;
(6)储能的相关约束
电池充、放电功率受最大充、放电倍率制约:
式中, 为储能电池额定容量;γESc、γESd分别为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倍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网型微网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对SOFC-MGT联合
发电系统模型进行简化,简化条件为:
(1)假定SOFC输出电效率恒定;
(2)假定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输出电、热效率恒定;
(3)假定二氧化碳捕获系统消耗的能量与SOFC-MGT系统输出电功率有关;
(4)假定能捕获全部的二氧化碳。

说明书全文

一种并网型微网优化配置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微网优化配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并网型微网优化配置方法,用于包含P2G和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的微网优化配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由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微网成为研究热点。微网作为一个灵活、可控、绿色、经济的新型分布式电源载体,在保障用户供电、节能环保、改善电能质量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
[0003] 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相比传统发电方式(例如:火电、柴油机、燃气轮机等)与燃料电池发电更加高效与环保。考虑了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易于捕获CO2的特点,对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进行CO2捕获,并考虑了微网内弃弃光的存在,加入P2G系统,与CO2捕获系统结合可以产生天然气为微网供能,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并网型微网优化配置方法,其微网包含P2G和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通过天然气网为微电网内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供气,微电网内的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和P2G系统均产生热能,向微热网供热,实现微网规划的经济性与环保性。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并网型微网优化配置方法,所述方法的步骤如下:
[0007] 步骤1,建立微网内各元件模型;所述各元件模型,包括风机模型、光伏电池模型、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模型、P2G系统模型、燃气锅炉模型、充电站模型、电动汽车模型、电池储能模型与热储能模型;
[0008] 步骤2,建立净收益模型;
[0009] 步骤3,建立微网优化配置模型;
[0010] 步骤4,通过CPLEX求解器确定微网净收益最大的容量配置。
[0011]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1中,建立微网内各元件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0012] 1-1风机模型
[0013]
[0014] 式中,PWT为风机输出功率,v为风速,vci为切入风速,vco为切出风速,vN为额定风速, 为风机额定功率;
[0015] 1-2光伏电池模型
[0016] PPV=PSTCFPVGAC[1+k(Tw-Tr)]/GSTC  (2)
[0017] 式中,PPV为光伏电池输出功率,PSTC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最大测试功率;FPV为光伏组件的降额因子,一般可取0.9~0.95;GAC为光照强度kw/m2;GSTC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光照强度,其值为1kw/m2;k为功率温度系数,其值一般为-0.5%~-0.35%/K;Tw为电池板工作温度;Tr为参考温度,其值为25℃;
[0018] 1-3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模型
[0019] 为了便于微网优化配置,对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的模型进行了简化,根据假定的条件,简化的模型如下:
[0020]
[0021] PPT=ηPT·PGT  (4)
[0022]
[0023]
[0024]
[0025]
[0026]
[0027] 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的模型如式(3);式中,PFC、PPT、PGT、Pgen分别为燃料电池、动涡轮机、燃气轮机以及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分别为联合发电系统输出的电、热功率;PCCS为捕获二消耗的电功率; 为捕获的二氧化碳量;ηinv、 ηPT、ηgen、 分别为逆变器的效率、燃料电池的电效率、动力涡轮机的效率、发电机的效率以及燃气轮机的电效率; 分别为联合发电系统的综合电、热效率;nf为燃料的注
入速率;LHVf为燃料的低热值;
[0028] 1-4P2G系统模型
[0029] (1)电解
[0030]
[0031] 式中, 为电解池产生的氢气量;PP2G为电解池耗电功率; 为电解池产氢率;为氢气低热值;
[0032] (2)天然气生产系统
[0033]
[0034]
[0035]
[0036] 式中, 分别为反应的二氧化碳量、氢气量与生成的天然气量;为转换效率;
[0037] 约束条件:
[0038]
[0039] 式中, 为二氧化碳储存罐容量;
[0040] 放热:
[0041] QP2G=ηP2G,h·PP2G  (15)
[0042] 式中,QP2G为P2G系统输出热功率;ηP2G,h为P2G系统放热效率。
[0043] 1-5燃气锅炉模型
[0044] 输出功率:
[0045] QGB=ηGB·xGB·LNG  (16)
[0046] 式中,QGB为燃气锅炉输出功率;ηGB为燃气锅炉转换效率;xGB为消耗的天然气量;LNG为天然气低热值;
[0047] 1-6充电站模型
[0048]
[0049]
[0050] 式中,REV为充电站售电的收入;CEV为充电站从电动汽车用户处买电的成本;Psell-EV、Pbuy-EV分别为充电站售电功率、买电功率;θ1、θ2分别为充电站售电时间、买电时间;
Csell-EV、Cbuy-EV分别为充电站售电价格、买电价格;
[0051] 1-7电动汽车模型
[0052]
[0053]
[0054] EEVmin≤EEV(t)≤EEVmax  (21)
[0055] PEVcmin·δEVc(t)≤PEVc(t)≤PEVcmax·δEVc(t)  (22)
[0056] PEVdmin·δEVd(t)≤PEVd(t)≤PEVdmax·δEVd(t)  (23)
[0057] δEVc(t)+δEVd(t)≤1  (24)
[0058] 式中,ηEVc为电动汽车充电效率;ηEVd为电动汽车放电效率;PEVc(t)为t时段电动汽车充电功率;PEVd(t)为t时段电动汽车放电功率;EEV(t)为t时段电动汽车容量;EEV(t+1)为t+1时段电动汽车容量;Eev(t)为t时段单个电动汽车容量;EEVmin为电动汽车最小可用容量;EEVmax为电动汽车最大可用容量;PEVmin为电动汽车最小运行功率;PEV□max为电动汽车最大运行功率;δEVc(t)为t时段电动汽车充电状态;δEVd(t)为t时段电动汽车放电状态;
[0059] 1-8电池储能模型
[0060]
[0061] 0≤PESc(t)≤PESc,max  (26)
[0062] 0≤PESd(t)≤PESd,max  (27)
[0063] SE,min≤SE(t)≤SE,max  (28)
[0064] PESc(t)·PESd(t)=0  (29)
[0065] SE(0)=SE(T)  (30)
[0066] 式中:SE(t)为t时刻电池的能量;SE(t+1)为t+1时刻电池的能量;σ为自放电比;PESc、PESd为充、放电功率;ηESc、ηESd为充、放电效率;Δt为间隔时间;PESc,max、PESd,max为充放电功率上限;SE,min、SE,max为电池能量上下限;
[0067] 1-9热储能模型
[0068]
[0069] HHSmin≤HHS(t)≤HHSmax  (32)
[0070] 0≤QHSc≤QHSc,max  (33)
[0071] 0≤QHSd≤QHSd,max  (34)
[0072] HHS(T)=HHS(0)  (35)
[0073] 式中:HHS(t)为t时刻热储能容量;HHS(t+1)为t+1时刻热储能容量;μ为热储能散热损失率;QHSc、QHSd为储、放热功率;ηHSc、ηHSd为储、放热效率;Δt为间隔时间;QHSc,max、QHSd,max为储放热功率上限;HHSmin、HHSmax为储热容量上下限。
[0074]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2中,建立净收益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0075] 以微网净收益最大为目标,构建成本-效益计算模型:
[0076] 2-1成本模型
[0077] 微网规划成本包含:初始投资成本,运行和维护成本,购电成本,购气成本;
[0078] (1)初始投资成本
[0079] Cinv=Cinit·CRF  (36)
[0080]
[0081] 式中,Cinv为微网内元件的投资成本;Cinit为微网元件最初投资成本;CRF为资本回收系数;i为利率;n为元件的寿命;
[0082] (2)运行和维护成本
[0083] Com=α·Cinit  (38)
[0084] 式中,Com为微网元件的运行和维护成本;α为运行和维护成本系数;
[0085] (3)购电成本
[0086] 微网购电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向配电网买电;另一种是向电动汽车用户买电;购电成本为:
[0087]
[0088] 式中,Cbuy,e为微网购电成本;Cbuy-grid为微网向配电网买电的价格;θ3为微网向配电网买电的时间;Pbuy-grid为微网向配电网买电的功率;Cbuy-EV为微网向电动汽车用户买电的价格;θ2为微网向电动汽车用户买电的时间;Pbuy-EV为微网向电动汽车用户买电的功率;
[0089] (4)购气成本
[0090] 微网的购气成本即微网向天然气网买气的成本:
[0091]
[0092] 式中,Cbuy,NG为微网购气成本;Cbuy-NG为微网购气价格;xbuy-NG为购气量;
[0093] 2-2效益模型
[0094] 微网的效益包含:实时电量效益、热负荷收益、充电站的收入、给电网售电收益、环境效益;
[0095] (1)实时电量效益
[0096]
[0097] 式中,Rele为微网的电量收益;Day为天数;Cele,i为i时刻售电价格;Pele,i为i时刻售电功率;Δt为时间间隔;
[0098] (2)热负荷效益
[0099]
[0100] 式中,Rh为微网的热负荷收益;Day为天数;Ch为售热价格;Ph,i为i时刻售热功率;Δt为时间间隔;
[0101] (3)充电站效益
[0102] 充电站的收益来源于向电动汽车售电,收益如下:
[0103]
[0104] 式中,REV为充电站售电的收入;Psell-EV为充电站售电功率;θ1为充电站售电时间;Csell-EV为充电站售电价格;
[0105] (4)环境效益
[0106] 环境收益如下:
[0107]
[0108] 式中,Renv为环境收益;Day为天数; 为二氧化碳排放价格, 为i时刻捕获的二氧化碳量; 为燃气锅炉单位热功率二氧化碳排放量;QHSd,i为i时刻储热系统放热
功率;Δt为时间间隔;
[0109] 2-3净效益模型
[0110] 微网的净收益为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0111] 总收益:
[0112] R=Rele+Rh+REV+Renv  (45)
[0113] 总成本:
[0114] C=Cinv+Com+Cbuy,e+Cbuy,NG  (46)
[0115] 净收益:
[0116] Pnet=R-C  (47)
[0117]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3中,建立微网优化配置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0118] 3-1目标函数
[0119] 以微网规划净收益最大为目标,目标函数为
[0120] maxPnet=R-C  (48)
[0121] 3-2约束条件
[0122] 等式约束包括微网内能量的平衡约束;
[0123] 不等式约束包括各单元的运行约束;
[0124] (1)能量平衡约束
[0125] 电功率平衡:
[0126]
[0127] 热功率平衡:
[0128]
[0129] 式中,Pload(t)为微网内电负荷,Qh(t)为网内热负荷;
[0130] 天然气平衡:
[0131]
[0132] (2)与配网电功率交换约束
[0133] Pbuy-grid(t)≤Plinemax  (52)
[0134] Psell-grid(t)≤Plinemax  (53)
[0135] 式中,Plinemax为联络线的最大功率;
[0136] (3)与天然气网交换约束
[0137] xbuy-NG(t)≤xpmax  (54)
[0138] 式中,xpmax为管道的最大输送量;
[0139] (4)PV、WT的有功出力约束
[0140]
[0141]
[0142] 式中, 为风机、光伏的额定功率;
[0143] (5)燃气锅炉约束
[0144] QGBmin≤QGB(t)≤QGBmax  (57)
[0145] QGB(t)-QGB(t-1)≤Rup,GB  (58)
[0146] QGB(t-1)-QGB(t)≤Rdown,GB  (59)
[0147] 式中,QGBmin、QGBmax为燃气锅炉输出最小、最大功率;Rup,GB、Rdown,GB为上坡速率、下坡速率;
[0148] (6)储能的相关约束
[0149] 电池充、放电功率受最大充、放电倍率制约
[0150]
[0151]
[0152] 式中, 为储能电池额定容量;γESc、γESd分别为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倍率。
[0153]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对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模型进行简化,简化条件为:
[0154] (1)假定SOFC输出电效率恒定;
[0155] (2)假定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输出电、热效率恒定;
[0156] (3)假定二氧化碳捕获系统消耗的能量与SOFC-MGT系统输出电功率有关;
[0157] (4)假定能捕获全部的二氧化碳。
[0158]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159] 1、本发明考虑了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易于捕获CO2的特点,在微网中使用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与微燃气轮机(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进行CO2捕获,比其他发电系统更加高效与环保,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0160] 2、本发明考虑了微网内弃风弃光的存在,加入P2G系统,与CO2捕获系统结合可以消纳系统产生的二氧化碳,并产生天然气为微网供能,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达到能源的综合利用与高效环保。
[0161] 3、本发明采用自适应动态规划方法获得相应时间段内的优化控制策略,降低电网的峰谷载荷差值,提高电网的灵活性与兼容性,同时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
[0162] 4、本发明对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模型进行了简化,使微网更加优化。附图说明
[0163] 图1是本发明优化配置系统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6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165] 如图1所示:
[0166] 本发明对微网电、热系统进行优化配置,电热网互联,其中微电网由可再生能源(风机、光伏电池)、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P2G系统、电池储能、充电站、电动汽车和电负荷组成;微热网由燃气锅炉、热储能、热负荷组成。
[0167] 微电网与配电网、天然气网、热网相连。配电网与微电网之间传输功率实现微电网的功率平衡,天然气网为微电网内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供气,微电网内的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和P2G系统均产生热能,向微热网供热。
[0168] 微热网与天然气网、微电网相连。天然气网和微电网中的P2G系统为燃气锅炉供气,微电网内的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和P2G系统向微热网供热。
[0169] 一种并网型微网优化配置方法,步骤如下:
[0170] 步骤1,建立微网内各元件模型;所述各元件模型,包括风机模型、光伏电池模型、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模型、P2G系统模型、燃气锅炉模型、充电站模型、电动汽车模型、电池储能模型与热储能模型;
[0171] 步骤2,建立净收益模型;
[0172] 步骤3,建立微网优化配置模型;
[0173] 步骤4,通过CPLEX求解器确定微网净收益最大的容量配置。
[0174] 步骤1中,建立微网内各元件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0175] 1-1风机模型
[0176]
[0177] 式中,PWT为风机输出功率,v为风速,vci为切入风速,vco为切出风速,vN为额定风速, 为风机额定功率。
[0178] 1-2光伏电池模型
[0179] PPV=PSTCFPVGAC[1+k(Tw-Tr)]/GSTC  (2)
[0180] 式中,PPV为光伏电池输出功率,PSTC为标准测试条件(太阳能入射强度为1kW/m2,环境温度为25℃)下的最大测试功率;FPV为光伏组件的降额因子,用来表示光伏电池板表面灰尘、雨的遮盖以及光伏电池板老化等引起的损耗,一般可取0.9~0.95;GAC为光照强度(kW/m2);GSTC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光照强度,其值为1kW/m2;k为功率温度系数,因光伏电池不同而异,其值一般为-0.5%~-0.35%/K;Tw为电池板工作温度;Tr为参考温度,其值为25℃。
[0181] 1-3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模型
[0182] SOFC-MGT是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英文为:Solid Oxide Fuel Cell-Micro Gas Turbine,简称SOFC-MGT,为了便于微网优化配置,对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的模型进行了简化。简化的条件如下:
[0183] (1)假定SOFC输出电效率恒定;
[0184] (2)假定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输出电、热效率恒定;
[0185] (3)假定二氧化碳捕获系统消耗的能量与SOFC-MGT系统输出电功率有关;
[0186] (4)假定能捕获全部的二氧化碳。
[0187] 根据假定的条件,简化的模型如下:
[0188]
[0189] PPT=ηPT·PGT  (4)
[0190]
[0191]
[0192]
[0193]
[0194]
[0195] SOFC-MGT联合发电系统的模型如式(3),式中,PFC、PPT、PGT、Pgen分别为燃料电池、动力涡轮机、燃气轮机以及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分别为联合发电系统输出的电、热功率;PCCS为捕获二氧化碳消耗的电功率; 为捕获的二氧化碳量;ηinv、 ηPT、ηgen、 分别为逆变器的效率、燃料电池的电效率、动力涡轮机的效率、发电机的效率以及燃气轮机的电效率; 分别为联合发电系统的综合电、热效率;nf为燃料的
注入速率;LHVf为燃料的低热值。
[0196] 1-4P2G系统模型
[0197] P2G系统是指电转气系统,英文名称为:Power to Gas。
[0198] (1)电解池
[0199]
[0200] 式中, 为电解池产生的氢气量;PP2G为电解池耗电功率; 为电解池产氢率;为氢气低热值。
[0201] (2)天然气生产系统
[0202]
[0203]
[0204]
[0205] 式中, 分别为反应的二氧化碳量、氢气量与生成的天然气量; 为转换效率。
[0206] 约束条件:
[0207]
[0208] 式中, 为二氧化碳储存罐容量。
[0209] 放热:
[0210] QP2G=ηP2G,h·PP2G  (15)
[0211] 式中,QP2G为P2G系统输出热功率;ηP2G,h为P2G系统放热效率。
[0212] 1-5燃气锅炉模型
[0213] 输出功率:
[0214] QGB=ηGB·xGB·LNG  (16)
[0215] 式中,QGB为燃气锅炉输出功率;ηGB为燃气锅炉转换效率;xGB为消耗的天然气量;LNG为天然气低热值。
[0216] 1-6充电站模型
[0217]
[0218]
[0219] 式中,REV为充电站售电的收入;CEV为充电站从电动汽车用户处买电的成本;Psell-EV、Pbuy-EV分别为充电站售电功率、买电功率;θ1、θ2分别为充电站售电时间、买电时间;
Csell-EV、Cbuy-EV分别为充电站售电价格、买电价格。
[0220] 1-7电动汽车模型
[0221]
[0222]
[0223] EEVmin≤EEV(t)≤EEVmax  (21)
[0224] PEVcmin·δEVc(t)≤PEVc(t)≤PEVcmax·δEVc(t)  (22)
[0225] PEVdmin·δEVd(t)≤PEVd(t)≤PEVdmax·δEVd(t)  (23)
[0226] δEVc(t)+δEVd(t)≤1  (24)
[0227] 式中,ηEVc为电动汽车充电效率;ηEVd为电动汽车放电效率;PEVc(t)为t时段电动汽车充电功率;PEVd(t)为t时段电动汽车放电功率;EEV(t)为t时段电动汽车容量;EEV(t+1)为t+1时段电动汽车容量;Eev(t)为t时段单个电动汽车容量;EEVmin为电动汽车最小可用容量;EEVmax为电动汽车最大可用容量;PEV□min为电动汽车最小运行功率;PEV□max为电动汽车最大运行功率;δEVc(t)为t时段电动汽车充电状态;δEVd(t)为t时段电动汽车放电状态。
[0228] 1-8电池储能模型
[0229]
[0230] 0≤PESc(t)≤PESc,max  (26)
[0231] 0≤PESd(t)≤PESd,max  (27)
[0232] SE,min≤SE(t)≤SE,max  (28)
[0233] PESc(t)·PESd(t)=0  (29)
[0234] SE(0)=SE(T)  (30)
[0235] 式中:SE(t)为t时刻电池的能量;SE(t+1)为t+1时刻电池的能量;σ为自放电比;PESc、PESd为充、放电功率;ηESc、ηESd为充、放电效率;Δt为间隔时间;PESc,max、PESd,max为充放电功率上限;SE,min、SE,max为电池能量上下限。
[0236] 1-9热储能模型
[0237]
[0238] HHSmin≤HHS(t)≤HHSmax  (32)
[0239] 0≤QHSc≤QHSc,max  (33)
[0240] 0≤QHSd≤QHSd,max  (34)
[0241] HHS(T)=HHS(0)  (35)
[0242] 式中:HHS(t)为t时刻热储能容量;HHS(t+1)为t+1时刻热储能容量;μ为热储能散热损失率;QHSc、QHSd为储、放热功率;ηHSc、ηHSd为储、放热效率;Δt为间隔时间;QHSc,max、QHSd,max为储放热功率上限;HHSmin、HHSmax为储热容量上下限。
[0243] 步骤2中,建立净收益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0244] 以微网净收益最大为目标,构建成本-效益计算模型。
[0245] 2-1成本模型
[0246] 微网规划成本包含:初始投资成本,运行和维护成本,购电成本,购气成本。
[0247] (1)初始投资成本
[0248] Cinv=Cinit·CRF  (36)
[0249]
[0250] 式中,Cinv为微网内元件的投资成本;Cinit为微网元件最初投资成本;CRF为资本回收系数;i为利率;n为元件的寿命。
[0251] (2)运行和维护成本
[0252] Com=α·Cinit  (38)
[0253] 式中,Com为微网元件的运行和维护成本;α为运行和维护成本系数。
[0254] (3)购电成本
[0255] 微网购电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向配电网买电;另一种是向电动汽车用户买电。购电成本为:
[0256]
[0257] 式中,Cbuy,e为微网购电成本;Cbuy-grid为微网向配网买电的价格;θ3为微网向配网买电的时间;Pbuy-grid为微网向配网买电的功率;Cbuy-EV为微网向电动汽车用户买电的价格;θ2为微网向电动汽车用户买电的时间;Pbuy-EV为微网向电动汽车用户买电的功率。
[0258] (4)购气成本
[0259] 微网的购气成本即微网向天然气网买气的成本。
[0260]
[0261] 式中,Cbuy,NG为微网购气成本;Cbuy-NG为微网购气价格;xbuy-NG为购气量。
[0262] 2-2效益模型
[0263] 微网的效益包含:实时电量效益、热负荷收益、充电站的收入、给电网售电收益、环境效益。
[0264] (1)实时电量效益
[0265]
[0266] 式中,Rele为微网的电量收益;Day为天数;Cele,i为i时刻售电价格;Pele,i为i时刻售电功率;Δt为时间间隔。
[0267] (2)热负荷效益
[0268]
[0269] 式中,Rh为微网的热负荷收益;Day为天数;Ch为售热价格;Ph,i为i时刻售热功率;Δt为时间间隔。
[0270] (3)充电站效益
[0271] 充电站的收益来源于向电动汽车售电,收益如下:
[0272]
[0273] 式中,REV为充电站售电的收入;Psell-EV为充电站售电功率功率;θ1为充电站售电时间;Csell-EV为充电站售电价格。
[0274] (4)环境效益
[0275] 微网的环境效益来源两方面:一方面,微网使用二氧化碳捕获系统和P2G系统结合,减少了SOFC-MGT发电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减少的环境治理成本即为CCS系统(二氧化碳捕获系统)环境收益;另一方面,储热系统放热时,减少了燃气锅炉的出热,从而减少了燃气锅炉的出热排放,由此减少的环境治理成本即为储热系统环境收益。环境收益如下:
[0276]
[0277] 式中,Renv为环境收益;Day为天数; 为二氧化碳排放价格, 为i时刻捕获的二氧化碳量; 为燃气锅炉单位热功率二氧化碳排放量;QHSd,i为i时刻储热系统放热
功率;Δt为时间间隔。
[0278] 2-3净效益模型
[0279] 微网的净收益为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0280] 总收益:
[0281] R=Rele+Rh+REV+Renv  (45)
[0282] 总成本:
[0283] C=Cinv+Com+Cbuy,e+Cbuy,NG  (46)
[0284] 净收益:
[0285] Pnet=R-C  (47)
[0286] 步骤3中,建立微网优化配置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0287] 3-1目标函数
[0288] 本发明以微网规划净收益最大为目标,目标函数为
[0289] maxPnet=R-C  (48)
[0290] 3-2约束条件
[0291] 本发明等式约束包括微网内能量的平衡约束,不等式约束包括各单元的运行约束。
[0292] (1)能量平衡约束
[0293] 电功率平衡:
[0294]
[0295] 热功率平衡:
[0296]
[0297] 式中,Pload(t)为微网内电负荷,Qh(t)为网内热负荷。
[0298] 天然气平衡:
[0299]
[0300] (2)与配网电功率交换约束
[0301] Pbuy-grid(t)≤Plinemax  (52)
[0302] Psell-grid(t)≤Plinemax  (53)
[0303] 式中,Plinemax为联络线的最大功率。
[0304] (3)与天然气网交换约束
[0305] xbuy-NG(t)≤xpmax  (54)
[0306] 式中,xpmax为管道的最大输送量。
[0307] (4)PV、WT的有功出力约束
[0308]
[0309]
[0310] 式中, 为风机、光伏的额定功率。
[0311] (5)燃气锅炉约束
[0312] QGBmin≤QGB(t)≤QGBmax  (57)
[0313] QGB(t)-QGB(t-1)≤Rup,GB  (58)
[0314] QGB(t-1)-QGB(t)≤Rdown,GB  (59)
[0315] 式中,QGBmin、QGBmax为燃气锅炉输出最小、最大功率;Rup,GB、Rdown,GB为上坡速率、下坡速率。
[0316] (6)储能的相关约束
[0317] 电池充、放电功率受最大充、放电倍率制约
[0318]
[0319]
[0320] 式中, 为储能电池额定容量;γESc、γESd分别为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倍率。
[0321] 微网的优化配置是先给定原始数据,包括电热负荷、电动汽车负荷、风速、光照强度、温度、购气价格、与配电网交换功率的买卖价格、与电动汽车用户交换功率的买卖价格、售电价格、售热价格、微网内各元件的投资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寿命年利率等;再根据建立的微网模型求出各个元件的容量,使规划的微网的净收益达到最大。
[0322]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