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测量仪器和方法 / 旋转变压器 / 一种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一种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矩陀螺

阅读:1025发布:2020-07-0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矩陀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全悬浮双端 支撑 的单 框架 控制 力 矩陀螺,主要由磁悬浮框架系统和磁悬浮高速 转子 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磁悬浮框架系统主要由框架、框架三 自由度 磁 轴承 、框架径向 传感器 、框架 电机 、框架 保护轴承 、框架轴向传感器、左框架轴、右框架轴等组成;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主要由上陀螺房、下陀螺房、轴向 磁轴承 、高速 驱动电机 、陀螺高速转子、径向磁轴承、径向位移传感器、轴向位移传感器、保护轴承等组成。本发明采用了磁轴承支撑的高速转子系统,大大提高了陀螺高速转子的工作转速和使用寿命;同时框架系统采用磁轴承双端支撑方式,提高了支撑 刚度 ,消除了机械摩擦,提高了系统的控制 精度 。,下面是一种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矩陀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矩陀螺,主要由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和磁悬浮框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分为静止部分和转动部分,其特征在于:
静止部分由上陀螺房(1)、下陀螺房(2)、电器接插件(3)、轴向磁轴承(4)、高速驱动电机(5)的定子部分、径向磁轴承(6)的定子部分、径向位移传感器(7)、轴向位移传感器(9)、保护轴承(10)、保护轴承压板(11)、保护轴承座(12)、密封盖(13)组成;转动部分由陀螺高速转子(8)、高速驱动电机(5)的转子部分、径向磁轴承(6)的转子部分组成;其中,陀螺高速转子(8)为扁平状的飞轮并沿轴向有上、下轴伸端,其飞轮两侧面分别固定有高速驱动电机(5)的转子部分,高速驱动电机(5)的转子部分内外转子之间通过电机气隙连接有高速驱动电机(5)的定子部分,高速驱动电机(5)的定子部分分别固定在上陀螺房(1)和下陀螺房(2)上;高速驱动电机(5)的定子部分径向外侧固定有轴向磁轴承(4),轴向磁轴承(4)的转子部分即是陀螺高速转子(8)扁平状的飞轮;陀螺高速转子(3)的上、下轴伸端分别固定有径向磁轴承(6)的转子部分,径向磁轴承(6)的转子部分径向外侧通过磁轴承气隙连接有径向磁轴承(6)的定子部分,径向磁轴承(6)的定子部分分别固定在上陀螺房(1)和下陀螺房(2)上;径向磁轴承(6)的定子部分轴向外侧有径向位移传感器(7),径向位移传感器(7)分别固定在上陀螺房(1)和下陀螺房(2)上;径向位移传感器(7)轴向外侧有保护轴承(10),保护轴承(10)外圈通过保护轴承压板(11)和保护轴承座(12)分别固定在上陀螺房(1)和下陀螺房(2)上,保护轴承(10)内圈通过保护间隙保护陀螺高速转子(3);保护轴承(10)轴向外侧有轴向位移传感器(9),轴向位移传感器(9)通过保护轴承座(12)分别固定在上陀螺房(1)和下陀螺房(2)上;轴向位移传感器(9)轴向外侧有密封盖(13),密封盖(13)分别固定在上陀螺房(1)和下陀螺房(2)上;磁悬浮框架系统主要由框架(14)、框架保护轴承座(15)、框架磁轴承座(16)、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7)、框架径向传感器(18)、框架电机(19)、框架保护轴承(20)、框架轴向传感器(21)、左框架轴(22)、右框架轴(23)、导电滑环(24)、位置传感器(25)、传感器压板(26)、导电滑环座(27)、底座把手(28)、框架底座(29)组成;其中,框架(14)固定在框架底座(29)上,框架底座(29)通过机械接口航天器本体相连,框架底座(29)上固定有底座把手(28);框架保护轴承座(15)固定在框架(14)上,框架保护轴承(20)外圈通过螺纹压环固定在框架保护轴承座(15)上;框架保护轴承(20)轴向外侧有框架电机(19)的定子部分,框架电机(19)的定子部分通过螺纹压环固定在框架保护轴承座(15)上;
框架电机(19)的定子部分轴向外侧有框架径向传感器(18),框架径向传感器(18)固定在框架磁轴承座(16)上;框架径向传感器(18)轴向外侧有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7)的定子部分,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7)的定子部分固定在框架磁轴承座(16)上;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7)的定子部分轴向外侧有框架轴向传感器(21),框架轴向传感器(21)固定在框架磁轴承座(16)上,框架磁轴承座(16)固定在框架保护轴承座(15)上;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7)的转子部分、框架电机(19)的转子部分分别安装在左框架轴(22)和右框架轴(23)上,框架保护轴承(20)通过保护间隙保护左框架轴(22)和右框架轴(23),左框架轴(22)和右框架轴(23)通过螺钉和上陀螺房(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悬浮框架系统中的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7)为非机械接触轴承,可以是纯电磁磁轴承或永磁偏置、电磁控制的混合磁轴承或纯永磁被动磁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7)的永磁偏置、电磁控制形式的混合磁轴承包括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由三自由度径向定子(171)、三自由度径向线圈(178)、三自由度径向转子(177)、三自由度永磁体(172)、三自由度内导磁环(173)、三自由度外导磁环(174)、三自由度轴向线圈(175)、三自由度轴向转子(176)组成,其中三自由度径向转子(177)和三自由度轴向转子(176)为转动部分,其余为静止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7)为没有推力盘的结构形式,三自由度轴向转子端面(1712)起到推力盘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自由度内导磁环(173)、三自由度外导磁环(174)、三自由度轴向转子(176)是实心结构的软磁材料,三自由度径向定子(171)、三自由度径向转子(177)可以是软磁材料叠层叠压而成,也可以是实心结构的软磁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框架轴(22)和右框架轴(23)不再通过机械轴承支撑,而是通过左右两个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7)无接触的支撑,进而实现五个自由度的主动可控悬浮,并通过框架电机(19)驱动其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电机(19)为无刷直流电机,或永磁同步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径向传感器(18)可以是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也可以是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框架径向传感器探头(181)与框架检测环(184)之间为径向探测间隙,测量范围为0.5mm~1.2mm,检测左框架轴(22)和右框架轴(23)的两个径向平动广义位移和两个径向转动广义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轴向传感器(21)可以是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也可以是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框架轴向传感器探头(211)与左框架轴(22)之间为轴向探测间隙,测量范围为0.6~1.2mm,检测左框架轴(22)的轴向平动广义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位置传感器(25)为旋转变压器或者光电码盘。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矩陀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控制力矩陀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可作为航天器姿态执行机构,可用于大型航天器或小型航天器,如空间站或敏捷机动卫星的姿态控制。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载人航天、对地观测、科学研究的发展,相应的空间站、卫星平台或小型航天器对姿态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具体体现在姿态控制的稳定性和大度机动的灵活性。现有的姿态控制执行机构主要包括推力器、惯性执行机构和环境力矩执行机构三大类。相比于其它两类执行机构,惯性执行机构是利用动量交换定理来实现姿态控制的,具有无需消耗工质、控制力矩精度高的优点。惯性执行机构可分为惯性动量轮和控制力矩陀螺两大类。惯性动量轮只能输出单方向的较小力矩且存在饱和问题,而控制力矩陀螺具有力矩放大倍数大、动态性能好、输出力矩连续且精度高。相比于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具有结构相对简单,输出力矩大的优点,因此可作为航天器主要的姿态控制执行机构。
现有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高速转子系统和框架系统都采用机械轴承支承,机械轴承有摩擦、磨损、需要润滑等缺点,这些缺点对高速转子系统的影响体现在转速受限问题、发热问题、润滑导致的污染问题和无法维护导致的寿命有限问题等;这些缺点对框架系统的影响体现在框架轴所受非线性的摩擦力矩给航天器系统带来一个干扰力矩,从而影响航天器的稳定性。现有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的支撑方式有单端支撑和双端支撑两种。单端支撑式相比双端支撑式的主要缺点是,只在一端支撑使得框架整体刚度降低,模态频率进而下降,输出较大陀螺力矩时容易发生共振,因此单端支撑式框架只适用于输出较小力矩的场合。
[0003] 专利CN200710065550.1《单端支撑式单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中,采用了磁悬浮支撑的转子,但框架系统采用了单端机械轴承支撑的方式,框架轴受摩擦力矩影响导致系统的非线性不易被克服。专利CN200710065551.6《完全非接触单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中,采用了磁悬浮支撑的转子系统和框架系统,但框架采用单端支撑的方式,不利于框架刚度的提高,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振动特性。专利CN200710304236.4《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专利CN201410383894.7《一种四自由度单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和专利CN201410384117.4《一种四自由度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中的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其框架系统采用了双端机械轴承支撑的方式,没有实现框架的无摩擦悬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将磁悬浮支承技术同时应用于控制力矩陀螺的高速转子系统和框架系统中,提供了一种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可作为航天器的姿态执行机构用于大型航天器或小型航天器,如空间站或敏捷机动卫星的大角度机动姿态控制。
[0005]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主要由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和磁悬浮框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分为静止部分和转动部分,其特征在于:静止部分由上陀螺房、下陀螺房、电器接插件、轴向磁轴承、高速驱动电机定子部分、径向磁轴承的定子部分、径向位移传感器、轴向位移传感器、保护轴承、保护轴承压板、保护轴承座、密封盖组成;转动部分由陀螺高速转子、高速驱动电机的转子部分、径向磁轴承的转子部分组成;其中,陀螺高速转子为扁平状的飞轮并沿轴向有上、下轴伸端,其飞轮两侧面分别固定有高速驱动电机的转子部分,高速驱动电机的转子部分内外转子之间通过电机气隙连接有高速驱动电机的定子部分,高速驱动电机的定子部分分别固定在上陀螺房和下陀螺房上;高速驱动电机的定子部分径向外侧固定有轴向磁轴承,轴向磁轴承的转子部分即是陀螺高速转子扁平状的飞轮;陀螺高速转子的上、下轴伸端分别固定有径向磁轴承的转子部分,径向磁轴承的转子部分径向外侧通过磁轴承气隙连接有径向磁轴承的定子部分,径向磁轴承的定子部分分别固定在上陀螺房和下陀螺房上;径向磁轴承的定子部分轴向外侧有径向位移传感器,径向位移传感器分别固定在上陀螺房和下陀螺房上;径向位移传感器轴向外侧有保护轴承,保护轴承外圈通过保护轴承压板和保护轴承座分别固定在上陀螺房和下陀螺房上,保护轴承内圈通过保护间隙保护陀螺高速转子;保护轴承轴向外侧有轴向位移传感器,轴向位移传感器通过保护轴承座分别固定在上陀螺房和下陀螺房上;轴向位移传感器轴向外侧有密封盖,密封盖分别固定在上陀螺房和下陀螺房上;磁悬浮框架系统主要由框架、框架保护轴承座、框架磁轴承座、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框架径向传感器、框架电机、框架保护轴承、框架轴向传感器、左框架轴、右框架轴、导电滑环、角位置传感器、传感器压板、导电滑环座、底座把手、框架底座组成;其中,框架固定在框架底座上,框架底座通过机械接口与航天器本体相连,框架底座上固定有底座把手;框架保护轴承座固定在框架上,框架保护轴承外圈通过螺纹压环固定在框架保护轴承座上;框架保护轴承轴向外侧有框架电机的定子部分,框架电机的定子部分通过螺纹压环固定在框架保护轴承座上;框架电机的定子部分轴向外侧有框架径向传感器,框架径向传感器固定在框架磁轴承座上;框架径向传感器轴向外侧有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的定子部分,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的定子部分固定在框架磁轴承座上;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的定子部分轴向外侧有框架轴向传感器,框架轴向传感器固定在框架磁轴承座上,框架磁轴承座固定在框架保护轴承座上;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的转子部分、框架电机的转子部分分别安装在左框架轴和右框架轴上,框架保护轴承通过保护间隙保护左框架轴和右框架轴,左框架轴和右框架轴通过螺钉和上陀螺房固定连接。
[0006] 其中,所述的磁悬浮框架系统中的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为非机械接触轴承,可以是纯电磁磁轴承或永磁偏置、电磁控制的混合磁轴承或纯永磁被动磁轴承。
[0007] 其中,所述的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的永磁偏置、电磁控制形式的混合磁轴承包括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由三自由度径向定子、三自由度径向线圈、三自由度径向转子、三自由度永磁体、三自由度内导磁环、三自由度外导磁环、三自由度轴向线圈、三自由度轴向转子组成,其中三自由度径向转子和三自由度轴向转子为转动部分,其余为静止部分。
[0008] 其中,所述的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为没有推力盘的结构形式,三自由度轴向转子端面起到推力盘的作用。
[0009] 其中,所述的三自由度内导磁环、三自由度外导磁环、三自由度轴向转子是实心结构的软磁材料,三自由度径向定子、三自由度径向转子可以是软磁材料叠层叠压而成,也可以是实心结构的软磁材料。
[0010] 其中,所述的左框架轴和右框架轴不再通过机械轴承支撑,而是通过左右两个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无接触地支撑,进而实现五个自由度的主动可控悬浮,并通过框架电机驱动其旋转。
[0011] 其中,所述的框架电机为无刷直流电机,或永磁同步电机。
[0012] 其中,所述的框架径向传感器探头与框架检测环之间为径向探测间隙,测量范围为0.5mm~1.2mm,检测左框架轴和右框架轴的两个径向平动广义位移和两个径向转动广义位移。
[0013] 其中,所述的框架轴向传感器探头与左框架轴之间为轴向探测间隙,测量范围为0.6~1.2mm,检测左框架轴的轴向平动广义位移。
[0014] 其中,所述的角位置传感器为旋转变压器或者光电码盘。
[0015] 本发明的原理是: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由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和磁悬浮框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在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中,通过控制径向磁轴承电磁线圈的电流完成陀螺高速转子两个径向平动和两个径向偏转自由度的控制,通过控制轴向磁轴承电磁线圈的电流完成陀螺高速转子一个轴向平动自由度的控制,这样五个自由度的控制可保持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的旋转部分与静止部分径向和轴向间隙均匀;通过高速驱动电机控制陀螺高速转子系统的旋转部分转动,实现陀螺高速转子的稳定旋转。在磁悬浮框架系统中,通过控制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电磁线圈的电流完成左、右框架轴两个径向平动、两个径向偏转和一个轴向平动共五个自由度的控制,保持磁悬浮框架系统的旋转部分与静止部分径向和轴向间隙均匀;通过框架电机控制磁悬浮框架系统的旋转部分转动,实现左、右框架轴的稳定旋转。左、右框架轴分别与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固连,其旋转轴与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旋转部分的角动量方向在空间上始终是垂直的。当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旋转部分保持转速恒定,也即其角动量矢量值恒定时,通过控制框架电机驱动左、右框架轴旋转,进而强行改变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旋转部分的角动量矢量方向,由陀螺力矩方程可得,控制力矩陀螺可以实现控制力矩的输出,这个力矩通过框架底座作用到航天器本体上,实现对航天器的姿态控制。
[001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控制力矩陀螺机械轴承支承的摩擦、磨损等缺点,在高速转子系统和框架系统中都采用了无摩擦、无需润滑、可主动振动控制的磁轴承支承,极大地提高了转子的转速,提高了输出力矩,减小了控制力矩陀螺的维护成本、振动和噪声;框架系统中的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同时提供径向和轴向自由度的主动控制,消除了框架轴所受的非线性摩擦力矩,使输出的控制力矩精度更高,并且显著减小了框架系统的轴向长度;采用双端支撑的方式避免了单端支撑刚度低的缺点,提高了框架系统的刚度,增强了整个系统的抗共振能力。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的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轴向截面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的框架径向传感器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的框架轴向传感器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发明的高速驱动电机轴向截面图。
[0022]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为:1为上陀螺房,2为下陀螺房,3为电器接插件,4为轴向磁轴承,5为高速驱动电机,6为径向磁轴承,7为径向位移传感器,8为陀螺高速转子,9为轴向位移传感器,10为保护轴承,11为保护轴承压板,12为保护轴承座,13为密封盖,14为框架,15为框架保护轴承座,16为框架磁轴承座,17为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8为框架径向传感器,19为框架电机,20为框架保护轴承,21为框架轴向传感器,22为左框架轴,23为右框架轴,24为导电滑环,25为角位置传感器,26为传感器压板,27为导电滑环座,28为底座把手,29为框架底座,171为三自由度径向定子,172为三自由度永磁体,173为三自由度内导磁环,174为三自由度外导磁环,175为三自由度轴向线圈,176为三自由度轴向转子,177为三自由度径向转子,178为三自由度径向线圈,179为三自由度径向组件径向间隙,1710为三自由度轴向组件径向间隙,1711为三自由度轴向间隙,1712为三自由度轴向转子端面,181为框架径向传感器探头,182为框架径向探测间隙,183为框架径向传感器安装座,184为框架检测环,
211为框架轴向传感器探头,212为框架轴向探测间隙,213为框架轴向传感器安装座,214为框架轴向传感器盖,215为框架轴向传感器电路板,216为框架轴向传感器绝缘垫,51为空心杯定子,52为外转子安装套,53为外转子心,54为外转子隔环,55为外转子永磁体,56为内转子隔环,57为内转子铁心,58为内转子安装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24] 如图1所示,一种全悬浮双端支撑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主要由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和磁悬浮框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分为静止部分和转动部分,静止部分由上陀螺房1、下陀螺房2、电器接插件3、轴向磁轴承4、高速驱动电机5的定子部分、径向磁轴承6的定子部分、径向位移传感器7、轴向位移传感器9、保护轴承10、保护轴承压板11、保护轴承座12、密封盖13组成;转动部分由陀螺高速转子8、高速驱动电机5的转子部分、径向磁轴承6的转子部分组成;其中,陀螺高速转子8为扁平状的飞轮并沿轴向有上、下轴伸端,其飞轮两侧面分别固定有高速驱动电机5的转子部分,高速驱动电机5的转子部分内外转子之间通过电机气隙连接有高速驱动电机5的定子部分,高速驱动电机5的定子部分分别固定在上陀螺房1和下陀螺房2上;高速驱动电机5的定子部分径向外侧固定有轴向磁轴承4,轴向磁轴承4的转子部分即是陀螺高速转子8扁平状的飞轮;陀螺高速转子3的上、下轴伸端分别固定有径向磁轴承6的转子部分,径向磁轴承6的转子部分径向外侧通过磁轴承气隙连接有径向磁轴承6的定子部分,径向磁轴承6的定子部分分别固定在上陀螺房1和下陀螺房2上;径向磁轴承6的定子部分轴向外侧有径向位移传感器7,径向位移传感器7分别固定在上陀螺房1和下陀螺房2上;径向位移传感器7轴向外侧有保护轴承10,保护轴承
10外圈通过保护轴承压板11和保护轴承座12分别固定在上陀螺房1和下陀螺房2上,保护轴承10内圈通过保护间隙保护陀螺高速转子3;保护轴承10轴向外侧有轴向位移传感器9,轴向位移传感器9通过保护轴承座12分别固定在上陀螺房1和下陀螺房2上;轴向位移传感器9轴向外侧有密封盖13,密封盖13分别固定在上陀螺房1和下陀螺房2上;磁悬浮框架系统主要由框架14、框架保护轴承座15、框架磁轴承座16、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7、框架径向传感器18、框架电机19、框架保护轴承20、框架轴向传感器21、左框架轴22、右框架轴23、导电滑环24、角位置传感器25、传感器压板26、导电滑环座27、底座把手28、框架底座29组成;其中,框架14固定在框架底座29上,框架底座29通过机械接口与航天器本体相连,框架底座29上固定有底座把手28;框架保护轴承座15固定在框架14上,框架保护轴承20外圈通过螺纹压环固定在框架保护轴承座15上;框架保护轴承20轴向外侧有框架电机19的定子部分,框架电机19的定子部分通过螺纹压环固定在框架保护轴承座15上;框架电机19的定子部分轴向外侧有框架径向传感器18,框架径向传感器18固定在框架磁轴承座16上;框架径向传感器
18轴向外侧有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7的定子部分,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7的定子部分固定在框架磁轴承座16上;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7的定子部分轴向外侧有框架轴向传感器21,框架轴向传感器21固定在框架磁轴承座16上,框架磁轴承座16固定在框架保护轴承座15上;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7的转子部分、框架电机19的转子部分分别安装在左框架轴22和右框架轴23上,框架保护轴承20通过保护间隙保护左框架轴22和右框架轴23,左框架轴22和右框架轴23通过螺钉和上陀螺房1固定连接。
[0025] 本发明的磁悬浮框架系统中的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7为非机械接触轴承,可以是纯电磁磁轴承或永磁偏置、电磁控制的混合磁轴承或纯永磁被动磁轴承。如图2所示,给出了永磁偏置、电磁控制形式的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7,它包括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由三自由度径向定子171、三自由度径向线圈178、三自由度径向转子177、三自由度永磁体172、三自由度内导磁环173、三自由度外导磁环174、三自由度轴向线圈175、三自由度轴向转子176组成,其中三自由度径向转子177和三自由度轴向转子176为转动部分,其余为静止部分。三自由度径向转子177和三自由度轴向转子176分别安装在左框架轴22和右框架轴23上,左框架轴22和右框架轴23分别与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固连。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7为没有推力盘的结构形式,三自由度轴向转子端面1712起到推力盘的作用。三自由度径向定子171和三自由度径向转子177之间是三自由度径向组件径向间隙179,三自由度内导磁环173和三自由度轴向转子176之间是三自由度轴向组件径向间隙1710,三自由度外导磁环174和三自由度轴向转子端面1712之间是三自由度轴向间隙1711。左框架轴22和右框架轴23不再通过机械轴承支撑,而是通过左右两个框架三自由度磁轴承17无接触地支撑,进而实现五个自由度的主动可控悬浮,并通过框架电机19驱动其旋转。
[0026] 本发明的磁悬浮框架系统中的框架径向传感器18可以是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也可以是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如图3所示,框架径向传感器探头181安装在框架径向传感器安装座183上,框架检测环184固定在左框架轴22或右框架轴23上,框架径向传感器探头181与框架检测环184之间为框架径向探测间隙182,测量范围为0.5mm~1.2mm,检测左框架轴22和右框架轴23的两个径向平动广义位移和两个径向转动广义位移。
[0027] 本发明的磁悬浮框架系统中的框架轴向传感器21可以是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也可以是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如图4所示,框架轴向传感器探头211安装在框架轴向传感器安装座213上,框架轴向传感器电路板215通过框架轴向传感器绝缘垫216固定在框架轴向传感器安装座213上,另有框架轴向传感器盖214固定在框架轴向传感器安装座213上以起保护作用。框架轴向传感器探头211与左框架轴22之间为轴向探测间隙212,测量范围为0.6~1.2mm,检测左框架轴22的轴向平动广义位移。
[0028] 本发明的高速驱动电机5是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的驱动部分,采用无齿槽无定子铁心的空心杯形定子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如图5所示,高速驱动电机5由空心杯定子51、外转子安装套52、外转子铁心53、外转子隔环54、外转子永磁体55、内转子隔环56、内转子铁心57、内转子安装套58组成,其中空心杯定子51是静止部分,其余是旋转部分。静止部分和旋转部分之间是高速驱动电机5的气隙部分,空心杯定子51通过螺钉固定在上陀螺房1或下陀螺房2上,内转子铁心57套在内转子安装套58外并通过内转子隔环56压紧,外转子永磁体55和外转子铁心53套在外转子安装套52内并通过外转子隔环54压紧,内转子安装套58和外转子安装套52分别过盈配合连接到陀螺高速转子8上。
[0029] 本发明的框架电机19(图1)为无刷直流电机或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左框架轴22旋转,进而驱动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旋转。
[0030] 本发明的角位置传感器25(图1)为旋转变压器或光电码盘,用来检测框架轴的角位置,为磁悬浮框架系统的控制提供角位置信号
[0031]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