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

阅读:54发布:2024-01-03

专利汇可以提供灯具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申请 提出了一种 灯具 ,包括 光源 、第一反射膜和第二反射膜,第一反射膜位于光源的正下方,第二反射膜位于第一反射膜的侧上方;灯具运行时,光源发出照明光束,照射在第一反射膜上,然后经由第一反射膜将照明光束反射至第二反射膜,最后经由第二反射膜将照明光束向外反射。通过第一反射膜和第二反射膜将原本为点发光的照明方案变成面发光,使 LED灯 的照明光束柔和发散,从而消除了因照明 亮度 不均而产生的发光亮点。,下面是灯具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光源、第一反射膜和第二反射膜,所述光源、所述第一反射膜和所述第二反射膜均位于所述灯壳内,且与所述灯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反射膜位于所述光源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反射膜位于所述第一反射膜的侧上方;
所述灯具运行时,所述光源发出照明光束,照射在所述第一反射膜上,然后经由所述第一反射膜将所述照明光束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膜,最后经由所述第二反射膜将所述照明光束向外反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具出口和第三反射膜,所述灯具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反射膜的正下方,所述第三反射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射膜下方,所述第三反射膜与所述第二反射膜二者之间延长线的连接度大于等于九十度,且用于将经由所述第二反射膜反射的所述照明光束反射至所述灯具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膜与所述第二反射膜均呈平板状,且所述第一反射膜与所述第二反射膜互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膜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通过一边互相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连接夹角为指定夹角角度,且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连接处正对所述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型电机,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微型电机分别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驱动连接;
所述灯具运行时,所述微型电机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外部控制信号驱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夹角角度呈预设指定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膜为透光反射膜,所述照明光束由所述光源到达所述第一反射膜时,一部分所述照明光穿过所述第一反射膜到达所述灯具出口,另一部分所述照明光束经由所述第一反射膜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射层,所述透射层包裹在所述光源的外层,所述照明光束穿过所述透射层扩散至所述第一反射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膜为弧形,且所述第二反射膜的弯曲方向背向所述第一反射膜。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灯具出口处,且所述第二光源的亮度低于所述光源。

说明书全文

灯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到照明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0002] 采用顶发光方案的LED灯由于点发光结构,照明范围内会在局部产生发光亮点,从而影响照明视觉效果。对于发光亮点问题现有一般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将顶发光的发光灯芯移开,使其不正对发光区,然后采用导光结构进行传导;另外一种方案则是在灯的顶部加装扩散片,使灯光扩散从而柔和。但第一种方案不适用于灯的位置无法移动的情况,而第二种方案在实践过程中则仍旧会产生发光亮点,无法达到很好的照明效果。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灯具,旨在解决在照明过程中,LED灯照明出现发光亮点的问题。
[0004]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灯具,包括灯壳、光源、第一反射膜和第二反射膜,光源、第一反射膜和第二反射膜均位于灯壳内,且与灯壳固定连接;第一反射膜位于光源的正下方,第二反射膜位于第一反射膜的侧上方;
[0005] 灯具运行时,光源发出照明光束,照射在第一反射膜上,然后经由第一反射膜将照明光束反射至第二反射膜,最后经由第二反射膜将照明光束向外反射。
[0006] 进一步地,还包括灯具出口和第三反射膜,灯具出口位于第一反射膜的正下方,第三反射膜设置于第二反射膜下方,第三反射膜与第二反射膜二者之间延长线的连接度大于等于九十度,且用于将经由第二反射膜反射的照明光束反射至灯具出口。
[0007] 进一步地,第一反射膜与第二反射膜均呈平板状,且第一反射膜与第二反射膜互相平行。
[0008] 进一步地,第一反射膜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通过一边互相连接,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连接夹角为指定夹角角度,且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连接处正对光源。
[0009] 进一步地,还包括微型电机,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微型电机分别与第一面和第二面驱动连接;
[0010] 灯具运行时,微型电机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并根据外部控制信号驱动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夹角角度呈预设指定角度。
[0011] 进一步地,第一反射膜为透光反射膜,照明光束由光源到达第一反射膜时,一部分照明光穿过第一反射膜到达灯具出口,另一部分照明光束经由第一反射膜反射至第二反射膜。
[0012] 进一步地,还包括透射层,透射层包裹在光源的外层,照明光束穿过透射层扩散至第一反射膜。
[0013] 进一步地,第二反射膜为弧形,且第二反射膜的弯曲方向背向第一反射膜。
[0014]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光源,第二光源位于灯具出口处,且第二光源的亮度低于光源。
[0015]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灯具,包括光源、第一反射膜和第二反射膜,第一反射膜位于光源的正下方,第二反射膜位于第一反射膜的侧上方;灯具运行时,光源发出照明光束,照射在第一反射膜上,然后经由第一反射膜将照明光束反射至第二反射膜,最后经由第二反射膜将照明光束向外反射。通过第一反射膜和第二反射膜将原本为点发光的照明方案变成面发光,使LED灯的照明光束柔和发散,从而消除了因照明亮度不均而产生的发光亮点。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0]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2]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3]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0024]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5] 参照图1,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灯具,包括灯壳、光源1、第一反射膜2和第二反射膜3,光源、第一反射膜和第二反射膜均位于灯壳内,且与灯壳固定连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光源1为LED灯,第一反射膜2与第二反射膜3为介质膜、多层介质膜或者金属膜。其中,第一反射膜2位于光源1的正下方,用于承接光源1发出的照明光束,第二反射膜3位于第一反射膜2的侧上方,例如位于光源1的两侧,用于承接第一反射膜2反射的照明光束。在灯具运行时,光源1首先发出照明光束,照射在位于正下方的第一反射膜2上,然后经由第一反射膜2将照明光束反射至第二反射膜3,最后经由第二反射膜3将照明光束向外反射,进行照明。通过第一反射膜2和第二反射膜3,将原本为点发光的顶发光照明方案变成面发光照明方案,使LED灯的照明光束柔和发散,从而消除了因照明亮度不均而产生的发光亮点,达到更好的照明效果。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由于光源1的照明光束是四散发射的,因此也有部分照明光束直接照射在第二反射膜3上,然后经由第二反射膜3向外发散。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光源1为射灯类型的光源1,其照射方向面向第一反射膜2,因此全部的照明光束都会经由第一反射膜2进行反射。
[0026]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灯具,包括光源1、第一反射膜2和第二反射膜3,第一反射膜2位于光源1的正下方,第二反射膜3位于第一反射膜2的侧上方;灯具运行时,光源1发出照明光束,照射在第一反射膜2上,然后经由第一反射膜2将照明光束反射至第二反射膜3,最后经由第二反射膜3将照明光束向外反射。通过第一反射膜2和第二反射膜3将原本为点发光的照明方案变成面发光,使LED灯的照明光束柔和发散,从而消除了因照明亮度不均而产生的发光亮点。
[0027] 参照图1、图2,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LED光源1是位于灯具内部,因此还包括灯具出口5和第三反射膜4,灯具出口5位于第一反射膜2的正下方,第三反射膜4设置在第二反射膜3的下方,第三反射膜4与第二反射膜3二者之间延长线的连接角度大于等于九十度,且用于将经由第二反射膜3反射的照明光束反射至灯具出口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三反射膜4所在的位置实际上就是灯具内壁,通过第一反射膜2、第二反射膜3以及第三反射膜4的互相配合,照明光束在灯具内部经由多次反射之后,从灯具出口5射出,一是将原本为点发光的照明方案变成面发光,使LED灯的照明光束柔和发散,从而消除了因照明亮度不均而产生的发光亮点,二是由于灯具出口5位于第一反射膜2的正下方,灯具出口5的照明光束也消除了由于第一反射膜2挡住照明光束而产生的照明阴影,优化照明范围和照明效果。由此使得本申请具有了两种不同的方案,当不包括第三反射膜4时,第二反射膜3下方的灯壳具有一个开放开口,照明光束经第二反射膜3反射之后直接由外开口发散到灯壳外边;当包括第三反射膜4时,此时第三反射膜4位于原先的灯壳外开口处,照明光束先由第二反射膜3反射至第三反射膜4,然后再由第三反射膜4反射至灯具出口处。
[0028] 参照图1,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一反射膜2与第二反射膜3均呈平板状,且第一反射膜2与第二反射膜3互相平行,增大反光面积,尽量减少照明光束在反射过程中的亮度损失,增强照明效果。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反射膜2与光源1之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不然无法将尽可能多的照明光束反射至第二反射膜3处。
[0029] 参照图2,在另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一反射膜2包括第一面21和第二面22,第一面21与第二面22之间通过一边互相连接,第一面21与第二面22之间的连接夹角为指定夹角角度,且第一面21与第二面22之间的连接处正对光源1,即是说第一反射膜2设置成三角形的其中一个角,第一面21和第二面22即为构成这个角的两条边。相对于平板状的反射膜,将第一反射膜2分成两个具有一定夹角角度的反射面,能够针对入射照明光束更好的进行反射角度的调整,将尽可能多的照明光束反射至第二反射膜3,降低照明光束在反射过程中的亮度损失,增强照明效果。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面21与第二面22之间的夹角角度为锐角,也即是第一面21与第二面22之间的连接角朝向光源1,第一面21和第二面22将照明光束分别反射至光源1两侧的第二反射膜3上。
[0030] 参照图4,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微型电机23,第一面21与第二面22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微型电机23分别与第一面21和第二面22驱动连接;灯具运行时,微型电机23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并根据外部控制信号驱动第一面21与第二面22之间的夹角角度呈预设指定角度。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生活中除了台灯之外,其余的LED灯一般都不具有亮度调节功能,一旦开启就维持在一个稳定不变的亮度上,使用场景较为单一。因此设置第一面21与第二面22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微型电机23分别与第一面21和第二面22驱动连接,当用户需要让照明效果维持在一个较亮的场景下时,就发送外部控制信号给微型电机23,驱动第一面21与第二面22之间的夹角角度α维持为钝角,第一反射膜2上的连接角方向朝向光源1,将尽可能多的照明光束反射至第二反射膜3,降低照明光束在反射过程中的亮度损失,增强照明效果。当用户需要让照明效果维持在一个较暗的场景下时,就发送外部控制信号给微型电机23,驱动第一面21与第二面22之间的夹角角度α维持为锐角,第一反射膜2上的连接角方向背向光源1,当照明光束照射至第一反射膜2上时,有部分照明光束无法被反射至第二反射膜3,而是又被反射会光源1处,即是相当于在光源1外部分位置加了一个灯罩,增大了照明光束在反射过程中的光损失,降低照明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预先设置不同的照明亮度,例如亮、较亮、暗,与不同夹角角度α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户直接向调节亮度档次一样发出外部控制信号即可,十分简单方便;也可以给予用户自由度更高的控制方式,让用户可以对夹角角度α进行连续调节,例如控制夹角角度α增大或者减小,从而增强或者降低照明亮度,直至到达一个用户满意的亮度。
[0031] 参照图3,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反射膜2为透光反射膜,具有指定透光率,即第一反射膜2不是全反射,照明光束由光源1到达第一反射膜2时,一部分照明光穿过第一反射膜2直接到达灯具出口5,另一部分照明光束经由第一反射膜2反射至第二反射膜3,然后再反射至灯具出口5,相对于照明光束全部都是依靠第一反射膜2和第二反射膜3进行反射的方案,部分透射部分反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照明光束在反射过程中的亮度损失,增强照明效果,同时在经过透射之后也能够使照明光束柔和发散,减少因亮度不均而造成的发光亮点。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反射膜2的透光率范围包括5%—4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消除因亮度不均而引起的发光亮点问题,第一反射膜2的透光率应该尽量低一些,使得大部分的照明光束都是由反射从点发光转变为面发光。
[0032] 参照图4,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同样地,在灯具内部还可以包括透射层11,透射层11包裹在光源1的外层,照明光束穿过透射层11扩散至第一反射膜2,在经过透射之后也能够使照明光束柔和发散,减少因亮度不均而造成的发光亮点。由于LED灯为点发光,光源1中心所照射出的照明光束较亮,因此在光源1的外层具有透射层11时,第一反射膜2可以适当减小反射面积,只需要反射光源1中心发射出的大部分照明光束即可,其余照明光束经透射层11扩散后,可以直接由灯具出口5出进行发散,或者经由第二反射膜3或第三反射膜4反射至灯具出口5。
[0033] 参照图3,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二反射膜3可以设置为弧形,且第二反射膜3的弯曲方向背向第一反射膜2,即照明光束在经由第一反射膜2反射至第二反射膜3后,尽量将所有的照明光束向两侧反射出去,尽量减少将照明光束又反射回第一反射膜2的情况发生,降低照明光束在反射过程中的亮度损失,增强照明效果。在另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为了增强照明效果,还包括第二光源,第二光源位于灯具出口5处,且第二光源的亮度低于光源1。该设计思路为,当LED灯的亮度越高时,发光亮点的现象就会越明显,因此光源1为亮度较高的LED等,而第二光源为亮度较低的LED灯,将光源1与第二光源进行组合使用。当单独开启第二光源时,照明效果较暗;当同时开启光源1与第二光源时,既能够防止亮度较高的光源1产生发光亮点的现象,同时第二光源又能够对光源1的照明起到补充效果,并且消除由于第一反射膜2挡住照明光束而产生的照明阴影,优化照明范围和照明效果。
[0034]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