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微电子学 / 薄膜 /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一种纳米二光催化溶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阅读:0发布:2020-10-19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纳米二光催化溶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纳米二 氧 化 钛 光催化溶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涉及纳米涂料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包括如下步骤:取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加入无 水 乙醇 ,经过超声分散后,得到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本发明通过直接以纳米二氧化钛粉体为原料,经过超声分散后,制得分散性良好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由于制备的过程未经过高温反应,不会发生相转化的情况,使得其能保持锐钛相,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下面是一种纳米二光催化溶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纳米二光催化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取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加入无乙醇,经过超声分散后,得到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与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为1:(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分散的条件为:在功率为50-100W、频率为30-100kHz的条件下,处理10-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超声分散之前,先加入分散剂,所述分散剂由重量比为3:1的六偏磷酸钠和聚羧酸钠盐分散剂混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超声分散后,加入附着促进剂,搅拌均匀后即可;
所述附着力促进剂由重量比为(10-15):100:(1-3):(40-60)的钛酸丁酯、无水乙醇、壳聚糖以及纳米二氧化的乙醇悬浮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悬浮液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取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加入其重量为10-20倍的无水乙醇以及其重量的1-2%的N-(β-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超声分散,得到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悬浮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为10nm,锐钛型含量>99.9%,比表面积为80-85m2/g。
8.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用普通玻璃作为基体,将玻璃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中采用浸渍提拉法载膜,载膜后将玻璃取出,使其在100-120℃的温度下干燥5-10min,再在150-180℃的温度下,固化20-4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即可得到涂覆有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自洁玻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渍的下降速度为3-5mm/s,提拉速度为2-4mm/s。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厚度为20-40nm。

说明书全文

一种纳米二光催化溶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纳米涂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二氧化钛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两性氧化物,具有很好的紫外屏蔽作用;二氧化钛有三种晶型:板钛矿型、锐钛型和金红石型,其中锐钛型和金红石型是主要的两种晶型,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比锐钛型二氧化钛稳定而致密,有较高的硬度、密度介电常数及折射率;而锐钛型二氧化钛在可见光短波部分的反射率比金红石型二氧化钛高,带蓝色色调,并且对紫外线的吸收能比金红石型低,光催化活性比金红石型高;当二氧化钛的颗粒尺寸达到纳米级别时,催化能力更好,在催化降解环境有机污染物方面有广泛的应用,针对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的特性,人们利用其制成了光催化自洁净、抗菌材料,用于玻璃上,制得自洁净抗菌玻璃。传统的光催化溶胶是由钛的有机醇盐(如钛酸丁酯)为原料,在模板剂(如聚乙二醇)的作用下,采用有机溶剂为介质(如无乙醇)先得到溶胶再转化为凝胶体,经干燥、焙烧制得。
[0003]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1296303C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溶胶膜一步热处理法制备二氧化钛薄膜化自洁净玻璃,一种用于制造钢化抗菌自洁净玻璃的方法,以平板玻璃为基体,用二氧化钛前驱体溶胶凝胶法提拉或喷雾镀膜,并进行钢化处理获得具有光催化抗菌自洁性能的透明钢化玻璃制品,二氧化钛前驱体溶胶是使用钛酸丁酯或/和钛酸异丙酯,以乙醇或/和异丙醇作溶剂配制成,并加入了络合稳定剂,络合稳定剂是二乙醇胺,乙酰丙,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玻璃基片用二氧化钛前驱体溶胶采用浸渍提拉法或喷雾法镀膜干燥后,直接将玻璃由室温放置到高温620~760℃中加热1~6分钟,然后使用强吹,使其在2~5分钟内冷却到室温进行急冷钢化。
[0004] 通过重复浸提,可以得到不同厚度的薄膜,以达到所需的抗菌效果,由于传统二氧化钛前驱体溶胶制备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因此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自洁抗菌玻璃上的薄膜是通过钛酸丁酯在高温条件下水解生成锐钛型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以起到抗菌的效果,而钛酸丁酯在高温水解的过程中,反应过程不易控制,并且在600℃的高温条件下,二氧化钛会发生相转化,由锐钛相变为金红石相,由于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低于锐钛型二氧化钛,导致玻璃的抗菌洁净效果明显下降;此外,高温还会导致二氧化钛粒子出现团聚和生长,进一步降低其光催化灭菌活性。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其通过直接以纳米二氧化钛粉体为原料,经过超声分散后,制得分散性良好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由于制备的过程未经过高温反应,不会发生相转化的情况,使得其能保持锐钛相,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
[0006]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包括如下步骤:取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加入无水乙醇,经过超声分散后,得到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直接以纳米二氧化钛粉体为原料,经过超声分散后,制得分散性良好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由于制备的过程未经过高温反应,不会发生相转化的情况,使得其能保持锐钛相,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
[0008] 进一步地,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与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为1:(10-30)。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水乙醇作为分散介质,可以提高纳米二氧化钛的分散性。
[0010] 进一步地,超声分散的条件为:在功率为50-100W、频率为30-100kHz的条件下,处理10-20min。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二氧化钛自身具有强极性的特点,其比表面积和表面能都很大,使其不易在非极性介质中分散,而在极性介质中又易团聚,经过超声分散,可以削弱粒子的表面能,从而有效防止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团聚,使其能均匀分散于无水乙醇中;但是处理时间过短,纳米二氧化钛不能完全分散,处理时间过长,分散体系内热能增加,颗粒碰撞几率增加导致再次发生团聚。
[0012] 进一步地,在超声分散之前,先加入分散剂,所述分散剂由重量比为3:1的六偏磷酸钠和聚羧酸钠盐分散剂混合而成。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六偏磷酸钠和聚羧酸钠盐分散剂组成的分散剂对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可以增加颗粒间的静电斥力,降低颗粒间的范德华引力,以提高体系的稳定性;并且由六偏磷酸钠和聚羧酸钠盐组成的分散剂还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可以提高薄膜在水中与玻璃基体的附着力
[0014] 进一步地,在超声分散后,加入附着力促进剂,搅拌均匀后即可;所述附着力促进剂由重量比为(10-15):100:(1-3):(40-60)的钛酸丁酯、无水乙醇、壳聚糖以及纳米二氧化的乙醇悬浮液。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钛酸丁酯、无水乙醇、壳聚糖以及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溶液作为附着力促进剂,一方面可以提高薄膜在玻璃基体上的固化速度,增加其对玻璃基体的附着力,提高其耐水性,使涂覆有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玻璃在水下环境中,仍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附着力促进剂与分散剂配合,可以提高纳米二氧化钛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并且壳聚糖以及纳米二氧化硅还可以提高薄膜的光催化活性,从而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的抗菌效果。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悬浮液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取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加入其重量为10-20倍的无水乙醇以及其重量的1-2%的N-(β-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超声分散,得到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悬浮液。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二氧化硅粉体以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以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分散剂,利用超声分散,使其在无水乙醇中具有很好的分散稳定性,并且制得的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悬浮液还可以提高薄膜对玻璃基体的附着力,提高玻璃上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抗菌洁净效果。
[0018] 进一步地,所述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为10nm,锐钛型含量>99.9%,比表面积为80-85m2/g。
[0019]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的应用方法。
[0020]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用普通玻璃作为基体,将玻璃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中采用浸渍提拉法载膜,载膜后将玻璃取出,使其在100-120℃的温度下干燥5-10min,再在150-180℃的温度下,固化
20-4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即可得到涂覆有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自洁玻璃。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直接以纳米二氧化钛为主要原料,改变传统工艺,不再适用高温焙烧的方法,通过较低温度的干燥,即可使得光催化溶胶形成的薄膜附着在玻璃基体上,从而避免了高温条件下二氧化钛发生相转变,并且较低温度下,光催化溶胶的分散稳定,避免二氧化钛粒子发生团聚和生长,从而提高光催化灭菌效果。
[0022] 进一步地,浸渍的下降速度为3-5mm/s,提拉速度为2-4mm/s。
[0023] 进一步地,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厚度为20-40nm。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厚度为20-40nm,在具有所需的抗菌自洁净效果的同时,还对玻璃基体具有很好的附着力。
[0025]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直接以纳米二氧化钛粉体为原料,经过超声分散后,制得分散性良好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由于制备的过程未经过高温反应,不会发生相转化的情况,使得其能保持锐钛相,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
2.由六偏磷酸钠和聚羧酸钠盐分散剂组成的分散剂对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可以增加颗粒间的静电斥力,降低颗粒间的范德华引力,以提高体系的稳定性;并且由六偏磷酸钠和聚羧酸钠盐组成的分散剂还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可以提高薄膜在水中与玻璃基体的附着力;
3.以钛酸丁酯、无水乙醇、壳聚糖以及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溶液作为附着力促进剂,一方面可以提高薄膜在玻璃基体上的固化速度,增加其对玻璃基体的附着力,提高其耐水性,使涂覆有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玻璃在水下环境中,仍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附着力促进剂与分散剂配合,可以提高纳米二氧化钛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并且壳聚糖以及纳米二氧化硅还可以提高薄膜的光催化活性,从而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的抗菌效果;
4.纳米二氧化硅粉体以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以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分散剂,利用超声分散,使其在无水乙醇中具有很好的分散稳定性,并且制得的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悬浮液还可以提高薄膜对玻璃基体的附着力,提高玻璃上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抗菌洁净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 一、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中的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选自上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型号为T681的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为10nm,锐钛型含量>99.9%,比表面积为80-85m2/g;聚羧酸钠盐分散剂采用南通市晗泰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型号为HT-5050的聚羧酸钠盐分散剂;纳米二氧化硅选自江苏天行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型号为TSP-H10的纳米二氧化硅,其粒径为20nm,比较面积为200m2/g,堆积面积为0.10g/cm3。
[0028] 实施例1: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得:取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加入其重量的10倍的无水乙醇,在功率为50W、频率为
3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0min,得到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
[0029] 实施例2: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得:取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加入其重量的20倍的无水乙醇,在功率为75W、频率为
65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5min,得到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
[0030] 实施例3: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得:取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加入其重量的30倍的无水乙醇,在功率为100W、频率为
10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20min,得到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
[0031] 实施例4: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得:取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加入其重量的10倍的无水乙醇,然后加入二氧化钛重量的3%的分散剂,在功率为50W、频率为3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0min,得到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其中分散剂由重量比为3:1的六偏磷酸钠和聚羧酸钠盐分散剂混合而成。
[0032] 实施例5: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得:①取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加入其重量的10倍的无水乙醇,在功率为50W、频率为
3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0min,得到纳米二氧化钛的乙醇悬浮液;
②取平均粒径为10-20nm的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加入其重量为10倍的无水乙醇以及其重量的1%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功率为50W、频率为8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5min,得到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悬浮液;
③将重量比为10:100:1:40的钛酸丁酯、无水乙醇、壳聚糖以及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悬浮液搅拌均匀,得到附着力促进剂;
④向纳米二氧化钛的乙醇悬浮液中加入其重量的30%的附着力促进剂,在80r/min的速度下,搅拌1h,得到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
[0033] 实施例6: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得:①取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加入其重量的10倍的无水乙醇,在功率为50W、频率为
3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0min,得到纳米二氧化钛的乙醇悬浮液;
②取平均粒径为10-20nm的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加入其重量为15倍的无水乙醇以及其重量的1.5%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功率为50W、频率为8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5min,得到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悬浮液;
③将重量比为12:100:2:50的钛酸丁酯、无水乙醇、壳聚糖以及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悬浮液搅拌均匀,得到附着力促进剂;
④向纳米二氧化钛的乙醇悬浮液中加入其重量的30%的附着力促进剂,在80r/min的速度下,搅拌1h,得到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
[0034] 实施例7: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得:①取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加入其重量的10倍的无水乙醇,在功率为50W、频率为
3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0min,得到纳米二氧化钛的乙醇悬浮液;
②取平均粒径为10-20nm的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加入其重量为20倍的无水乙醇以及其重量的2%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功率为50W、频率为8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5min,得到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悬浮液;
③将重量比为15:100:3:60的钛酸丁酯、无水乙醇、壳聚糖以及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悬浮液搅拌均匀,得到附着力促进剂;
④向纳米二氧化钛的乙醇悬浮液中加入其重量的30%的附着力促进剂,在80r/min的速度下,搅拌1h,得到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
[0035] 实施例8: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得:①取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加入其重量的10倍的无水乙醇,然后加入二氧化钛重量的3%的分散剂(分散剂由重量比为3:1的六偏磷酸钠和聚羧酸钠盐分散剂混合而成),在功率为50W、频率为3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0min,得到纳米二氧化钛的乙醇悬浮液;
②取平均粒径为10-20nm的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加入其重量为15倍的无水乙醇以及其重量的2%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功率为50W、频率为8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5min,得到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悬浮液;
③将重量比为12:100:2:50的钛酸丁酯、无水乙醇、壳聚糖以及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悬浮液搅拌均匀,得到附着力促进剂;
④向纳米二氧化钛的乙醇悬浮液中加入其重量的30%的附着力促进剂,在80r/min的速度下,搅拌1h,得到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
[0036] 二、应用例应用例1:用普通玻璃作为基体,将玻璃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选自实施例1)中采用浸渍提拉法载膜,浸渍的下降速度为3mm/s,提拉速度为2mm/s,载膜后将玻璃取出,使其在100℃的温度下干燥5min,再在150℃的温度下,固化2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即可得到涂覆有厚度为20nm的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自洁玻璃。
[0037] 应用例2:用普通玻璃作为基体,将玻璃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选自实施例2)中采用浸渍提拉法载膜,浸渍的下降速度为4mm/s,提拉速度为3mm/s,载膜后将玻璃取出,使其在110℃的温度下干燥7min,再在165℃的温度下,固化3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即可得到涂覆有厚度为30nm的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自洁玻璃。
[0038] 应用例3:用普通玻璃作为基体,将玻璃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选自实施例3)中采用浸渍提拉法载膜,浸渍的下降速度为5mm/s,提拉速度为4mm/s,载膜后将玻璃取出,使其在120℃的温度下干燥10min,再在180℃的温度下,固化4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即可得到涂覆有厚度为40nm的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自洁玻璃。
[0039] 应用例4:本应用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选自实施例4制备而得。
[0040] 应用例5:本应用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选自实施例5制备而得。
[0041] 应用例6:本应用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选自实施例6制备而得。
[0042] 应用例7:本应用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选自实施例7制备而得。
[0043] 应用例8:本应用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选自实施例8制备而得。
[0044] 三、对比例对比例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超声分散的功率为40W、频率为2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9min。
[0045] 对比例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超声分散的功率为110W、频率为11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21min。
[0046] 对比例3: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分散剂仅为六偏磷酸钠。
[0047] 对比例4: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分散剂仅为聚羧酸钠盐。
[0048] 对比例5:本对比例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附着力促进剂不包含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悬浮液。
[0049] 对比例6:本对比例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悬浮液中不包含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0050] 四、对照例对照例1:本对照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选自对比例1制备而得。
[0051] 对照例2:本对照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选自对比例2制备而得。
[0052] 对照例3:本对照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选自对比例3制备而得。
[0053] 对照例4:本对照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选自对比例4制备而得。
[0054] 对照例5:本对照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选自对比例5制备而得。
[0055] 五、性能测试根据如下方法,对应用例1-8以及对照例1-5中的自洁玻璃的性能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示于表1。
[0056] 自洁净性能有两大特点,超亲水性和光催化性,自洁净性能参照GB/T23765-2009《光催化自清洁材料性能测试方法》,通过测试样品的最小接触来评价光催化材料的自清洁性能,接触角越小,则表示其亲水性越好,则自洁净性能越好。
[0057] 光催化效率采用如下方法测试,测试油酸涂覆后样件的接触角A0,在主波长为365nm的紫外灯下进行光催化12h后测试样件的接触角At,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出光催化效率,β=(A0-At)/A0×100%,其中β-自清洁玻璃的光催化效率,At-光催化t时间后的接触角,A0-光催化前玻璃的初始接触角。
[0058] 透光率采用沧州市时代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的OU4220全智能型透光率仪进行检测。
[0059] 抑菌检验参照国标GB/T23763-2009《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菌性能的评价》,抗菌率≥90%时,具有抗菌作用,抗菌率≥99%,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0060] 附着力:按照5mm划格后,进行杯突测试;10mm无任何剥离时,附着力为优秀;8mm无任何剥离时,附着力为良好;6mm有剥离为较差。
[0061] 浸水附着力:将自洁玻璃在温度为25℃的去离子水中浸泡96h后,再次测试其附着力。
[0062] 表1由表1数据可知,本发明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对玻璃基体具有较强的附着力,并且具有很好的光催化和自洁净效果,抗污性好,使用后玻璃基体的透光率>92%,具有很强的抗菌效果。
[0063] 通过应用例1、对照例1以及对照例2可知,本发明中超声分散时功率为50-100W、频率为30-100kHz、处理时间为10-20min的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分散效果最好,当超声分散的功率、频率过低或过高以及处理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分散效果,从而影响薄膜的自洁净以及抗菌效果。
[0064] 通过应用例1、应用例4、对照例3以及对照例4可知,纳米二氧化钛在乙醇中分散时,添加的六偏磷酸钠和聚羧酸钠盐分散剂可以提高其分散性,从而提高自洁玻璃的光催化和自洁净效果,提高玻璃基体的透光率;当添加六偏磷酸钠或聚羧酸钠盐分散剂,可以改善纳米二氧化钛的在乙醇中的分散性,但是单一分散剂的改善效果低于两种分散剂配合,说明本发明中添加的六偏磷酸钠或聚羧酸钠盐分散剂具有协同作用,不仅有助于改善纳米二氧化钛在乙醇中的分散性,而且还有助于提高薄膜在水中与玻璃基体的附着力。
[0065] 通过应用例5、对照例5可知,附着力促进剂的加入不仅可以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的光催化活性,提高玻璃的自洁净与抗菌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对玻璃基体的附着力,尤其是提高薄膜在水中对玻璃基体的附着力;附着力促进剂中得到纳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悬浮液的加入可以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的抗菌效果以及其对玻璃基体的附着力。
[0066] 通过应用例1、应用例4、应用例5以及应用例8可知,在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时,分散剂以及附着力促进剂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中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分散性,提高其对玻璃基体的附着力,从而提高自洁玻璃的自洁净以及抗菌效果;使用后玻璃基体的透光率>96%,抗菌效果>95%。
[0067]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