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温度传感装置及温度传感内衣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 温度 传感装置及温度传感内衣,属温度传感领域,可以用于胸部 皮肤 温度测量。温度传感装置包括:第一温度 传感器 阵列组,分布于第一扇环状内,该第一扇环状沿径向宽度为7cm,幅 角 为122°;承载机构,被构造以承载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组。通过 实施例 中的温度传感装置在女性胸部的使用,能够较完备地 覆盖 胸部与温度相关的 疾病 的大概率发病区,从而采集到对应的体温变化信息。,下面是一种温度传感装置及温度传感内衣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温度传感装置,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组,分布于第一扇环状内,所述第一扇环状沿径向宽度为7cm,幅角为122°;
承载机构,被构造以承载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组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沿第一径向设置于距原点2.0cm-7.2cm;
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沿第二径向设置于距所述原点2.2cm-8.2cm,所述第一径向与所述第二径向间夹角为43°-1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设置于距所述原点3.2cm-6.0cm,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设置于距所述原点3.3cm-6.7c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径向与所述第二径向间夹角为
66°-10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组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沿第三径向设置于距所述原点2.1cm-6.3cm,所述第三径向与所述第二径向间夹角为18°-5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设置于距所述原点3.1cm-5.3cm,所述第三径向与所述第二径向间夹角为30°-49°。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组,相对于所述原点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组基本对称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组分布于第二扇环状内且由所述承载机构承载,所述第二扇环状沿径向宽度为7cm,幅角为12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组包括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沿第四径向设置于距所述原点2.3cm-7.7cm,所述第四径向与所述第二径向方向基本相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设置于距所述原点3.1cm-6.9cm。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组还包括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沿第五径向分布于距所述原点2.1cm-8.3cm,所述第五径向与所述第一径向方向基本相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设置于距所述原点2.8cm-7.7cm。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上设有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上设有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上设有第五传感器、第六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上设有第七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原点距离为5.5cm-7.7cm,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原点距离为2.2cm-3.8cm,所述第三传感器与所述原点距离为5.1cm-6.9cm,所述第四传感器与所述原点距离为2.3cm-3.9cm,所述第五传感器与所述原点距离为3.0cm-4.0cm,所述第六传感器与所述原点距离为6.0cm-7.5cm,所述第七传感器与所述原点距离为5.4cm-7.6cm。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组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沿第一径向设置于距原点2.0cm-7.2cm;及
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沿第三径向设置于距原点2.1cm-6.3cm,所述第一径向与所述第三径向间夹角为25°-65°。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原点的距离为3.2cm-6.0cm,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原点的距离为3.1cm-5.3cm。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径向与所述第三径向间夹角为36°-52°。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分别包括至少一个NTC热敏电阻;以及所述至少一个NTC热敏电阻上设有导热部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承载机构表面设有亲肤层,所述至少一个NTC热敏电阻及所述导热部件从所述亲肤层的表面露出。
1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
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分支,被构造为承载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分支被构造为带状、圆形或弧形,且所述承载机构还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至少一个分支连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孔,贯穿所述承载机构且基本位于所述原点。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条采集线,布设于所述承载机构,并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组连接以传递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组的感应信号。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包括处理器,与所述至少一条采集线连接,以接收并处理所述感应信号。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包括多路转换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多路转换器与所述至少一条采集线连接。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组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上;所述承载机构还设有固定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固定部的距离为2.0cm-7.2cm。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贯穿所述承载机构。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固定部的距离为3.2cm-6.0cm。
28.一种温度传感装置,包括:
承载机构;
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上;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之间的间距为
2.7cm-11.2cm。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之间的间距为3.9cm-8.3cm。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装置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其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之间,且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的距离为1.6cm-6.2cm,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的距离为
1.7cm-7.2cm。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的距离为2.0cm-4.7cm,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的距离为2.3cm-5.1cm。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装置还包括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其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之间,且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的距离为3.0cm-9.9cm,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的距离为
4.9cm-14.1cm,且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的距离。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的距离为4.1cm-8.4cm,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的距离为5.9cm-12cm。
3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装置还包括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其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之间,且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的距离为4.0cm-14.5cm,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的距离为
3.0cm-10.5cm,且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的距离。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的距离为4.5cm-12.2cm,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的距离为3.7cm-9.7cm。
36.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分别包括至少一个NTC热敏电阻;以及所述至少一个NTC热敏电阻上设有导热部件。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承载机构表面设有亲肤层,所述至少一个NTC热敏电阻及所述导热部件从所述亲肤层的表面露出。
38.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承载机构还设有固定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固定部的距离为2.0cm-7.2cm。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固定部的距离为3.2cm-6.0cm。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孔,贯穿所述承载机构。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
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分支,分别承载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分支为带状、圆形或弧形,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至少一个分支连接。
4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条采集线,布设于所述承载机构,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连接以传递其温度感应信号。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装置还包括处理器,与所述至少一条采集线连接,以接收并处理所述温度感应信号。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装置还包括多路转换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多路转换器与所述至少一条采集线连接。
46.一种温度传感装置,用于检测乳房温度,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包括:
承载机构;
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上,以使得在所述温度传感装置的使用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位于所述乳房的上外区域,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乳头距离为2.0cm-7.2cm。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其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上,以使得在所述温度传感装置的使用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位于所述乳房的上内区域,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距离为
2.2cm-8.2cm,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连线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43°-122°。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距离为3.2cm-6.0cm,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距离为3.3cm-6.7cm。
49.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连线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66°-101。
50.如权利要求46或47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装置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其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上,以使得在所述温度传感装置的使用中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且位于所述上内区域或所述上外区域,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距离为2.1cm-6.3cm,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43°-122°。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距离为3.1cm-5.3cm,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66°-101°。
52.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装置还包括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其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上,以使得在所述温度传感装置的使用中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位于所述乳房的下外区域,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距离为
2.3cm-7.7cm,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相对于所述乳头基本对称设置。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距离为3.1cm-6.9cm。
54.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装置还包括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其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上,以使得在所述温度传感装置的使用中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位于所述乳房的下内区域,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距离为
2.1cm-8.3cm,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相对于所述乳头基本对称设置。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距离为2.8cm-7.7cm。
56.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上,以使得在所述温度传感装置的使用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位于锁骨中点与所述乳头之间连线中点所在的横向区域内。
5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设置于承载机构上,以使得在所述温度传感装置的使用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位于所述乳头与腋下之间,距所述乳头的1/3至4/5间距的区域内。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上,以使得在所述温度传感装置的使用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位于所述乳头与腋下之间,距所述乳头的1/2至2/3间距的区域内。
59.一种温度传感内衣,包括:
罩体,用于覆盖使用者的乳房;
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设置于所述罩体以使得当使用者佩戴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位于所述乳房的上外区域,且与乳头距离为2.0cm-7.2cm。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温度传感内衣,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内衣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其设置于所述罩体上,当使用者佩戴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位于所述乳房的上内区域,且与所述乳头距离为2.2cm-8.2cm,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连线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43°-122°。
61.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的温度传感内衣,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距离为3.2cm-6.0cm,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距离为3.3cm-6.7cm。
62.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温度传感内衣,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连线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66°-101°。
63.如权利要求59或60所述的温度传感内衣,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内衣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其设置于所述罩体上,当使用者佩戴时,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位于所述乳房的下外区域,且与所述乳头距离为2.1cm-6.3cm,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连线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8°-57°。
64.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温度传感内衣,其中,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距离为3.1cm-5.3cm,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连线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30°-49°。
65.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温度传感内衣,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内衣还包括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其设置于所述罩体上,当使用者佩戴时,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位于所述乳房的下外区域,且与所述乳头距离为2.3cm-7.7cm,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相对于所述乳头基本对称设置。
66.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温度传感内衣,其中,第四温度传感器阵列与乳头的距离为
3.1cm-6.9cm。
67.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内衣还包括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其设置于所述罩体上,当使用者佩戴时,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位于所述乳房的下内区域,且与所述乳头距离为2.1cm-8.3cm,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阵列相对于所述乳头基本对称设置。
68.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阵列与所述乳头的距离为2.8cm-7.7cm。
69.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温度传感内衣,其中,当使用者佩戴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基本位于锁骨中点与所述乳头之间连线中点所在的横向区域内。
7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温度传感内衣,其中,当使用者佩戴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位于所述乳头与腋下之间,距所述乳头的1/3至4/5间距的区域内。
71.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温度传感内衣,其中,当使用者佩戴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位于所述乳头与腋下之间,距所述乳头的1/2至2/3间距的区域内。
72.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温度传感内衣,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包括至少一个NTC热敏电阻,能够通过所述罩体的内表面接触所述乳房。
73.如权利要求72所述的温度传感内衣,其中,所述至少一个NTC热敏电阻上设有导热部件,所述罩体的内表面设有亲肤层,所述导热部件从所述亲肤层的表面露出。
74.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温度传感内衣,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内衣还包括至少一条采集线,布设于所述罩体,并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阵列连接以传递其温度感应信号。
75.如权利要求74所述的温度传感内衣,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内衣还包括处理器,与所述至少一条采集线连接,以接收并处理所述温度感应信号。
76.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温度传感内衣,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内衣还包括多路转换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多路转换器与所述至少一条采集线连接。
标题 | 发布/更新时间 | 阅读量 |
---|---|---|
一种穿戴式多功能体温监护系统 | 2020-05-08 | 747 |
一种基于电流镜的NTC热敏电阻线性采样电路 | 2020-05-08 | 970 |
电动汽车电池监控模块自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 2020-05-08 | 707 |
一种复合激光防护系统 | 2020-05-08 | 973 |
一种感温传感头绝缘封装支撑结构 | 2020-05-08 | 219 |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制造方法 | 2020-05-08 | 890 |
充电桩上位机多功能控制系统 | 2020-05-08 | 813 |
一种高集成度的车用级功率模块 | 2020-05-08 | 325 |
电饭煲上盖温度传感器及电饭煲 | 2020-05-08 | 983 |
一种应用于温度开关的静触点组件及温度开关 | 2020-05-11 | 135 |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