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子零件及设备 / 射频头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阅读:2发布:2020-06-25

专利汇可以提供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申请 提供了一种 电子 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滑动座及天线模组,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和凸设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上的延伸部,所述天线模组中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滑动座中,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延伸部重叠设置,且所述滑动座的一端抵持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上,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延伸部上,以使所述天线模组中设于所述滑动座的部分随着所述滑动座的移动逐渐远离或靠近所述主体部。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本申请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天线 辐射 效率。,下面是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天线模组及滑动座,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和凸设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上的延伸部,所述天线模组中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滑动座中,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延伸部重叠设置,且所述滑动座的一端抵持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上,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延伸部上,以使所述天线模组中设于所述滑动座的部分随着所述滑动座的移动逐渐远离或靠近所述主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组包括第一天线组件和第二天线组件,所述第一天线组件收容于所述滑动座内,所述第二天线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滑动座包括导电边框,所述第一天线组件、所述第二天线组件与所述导电边框电连接,以使所述导电边框形成所述天线模组的辐射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匹配电路和馈电点,所述滑动座内设有辅助电路板,所述第一匹配电路和所述馈电点设于所述辅助电路板上,所述第一匹配电路通过所述馈电点电连接所述导电边框,以使所述导电边框辐射天线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包括射频电路,所述壳体内设有主电路板,所述射频电路设于所述主电路板上,所述射频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匹配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上还包括第二匹配电路,在所述滑动座靠近所述主体部时,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匹配电路和所述射频电路;在所述滑动座远离所述主体部时,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电连接所述射频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贴合于所述滑动座的面为密封面,所述密封面用以隔离所述壳体内部与外界环境,所述密封面上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用于穿过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组件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之间的线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上具有与所述密封面相贴合的对接面,所述对接面用以隔离所述滑动座内部与外界环境,所述对接面上设有连接杆,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驱动件,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开孔并连接于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伸出或缩回,以使所述连接杆推动所述滑动座远离或靠近所述主体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内具有穿孔,所述穿孔收容有所述线缆。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缺口,所述滑动座盖合于所述缺口,且所述滑动座的内部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相导通,以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线缆穿过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设有导轨,所述导轨自所述主体部至所述延伸部的方向延伸,所述滑动座沿所述导轨滑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地极,所述导轨电连接所述地极,所述第一天线组件通过电连接所述导轨以接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相对两端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远离所述主体部的端部,所述滑动座抵接至所述第一限位件或所述第二限位件时,所述第一天线组件远离于或靠近于所述主体部。
13.根据权利要求2~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密封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导电边框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密封件为绝缘材质,所述密封件用以绝缘所述导电边框和所述壳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内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遮挡件,所述遮挡件远离所述滑动座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壳体中,在所述滑动座远离所述壳体时,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遮挡件遮盖所述间隙;在所述滑动座靠近所述壳体时,所述遮挡件随着所述滑动座的移动而逐渐收容于所述壳体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功能器件,所述功能器件设于所述滑动座内,所述功能器件随所述滑动座的移动而靠近或远离所述壳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盖合于所述壳体上远离所述滑动座的一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功能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为摄像头模组、闪光灯模组、传感器模组、受话器模组、人脸识别模组、虹膜识别模组、送话器模组、受话器模组及指纹识别模组中的至少一种。
20.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滑动座及天线模组,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和凸设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上的延伸部,所述天线模组中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滑动座中,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延伸部重叠设置,且所述滑动座的一端抵持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上,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延伸部上,以使所述天线模组中设于所述滑动座的部分随着所述滑动座的移动逐渐远离或靠近所述主体部;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伸出信号时,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伸出信号驱动所述滑动座移动,以使所述天线模组中设于所述滑动座的部分逐渐远离所述壳体;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缩进信号时,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缩进信号驱动所述滑动座移动,以使所述天线模组中设于所述滑动座的部分逐渐靠近所述壳体。

说明书全文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子设备的屏占比的增大,送话器、摄像头模组、按键等功能器件越来越靠近电子设备的边框,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电子设备的天线模组的净空区越来越小,从而导致电子设备的天线模组的辐射效率降低,以至于降低了用户体验。发明内容
[000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增加天线辐射效率的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000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滑动座及天线模组,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和凸设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上的延伸部,所述天线模组中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滑动座中,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延伸部重叠设置,且所述滑动座的一端抵持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上,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延伸部上,以使所述天线模组中设于所述滑动座的部分随着所述滑动座的移动逐渐远离或靠近所述主体部。
[0005]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电子设备,在所述电子设备接收伸出信号时,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伸出信号驱动所述滑动座移动,以使所述天线模组中设于所述滑动座的部分逐渐远离所述壳体;在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缩进信号时,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缩进信号驱动所述滑动座移动,以使所述天线模组中设于所述滑动座的部分逐渐靠近所述壳体。
[0006]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的外壳由壳体和滑动座组成,滑动座滑动连接壳体,通过将天线模组的部分天线组件设于滑动座上,以使所述天线模组的部分天线组件随着所述滑动座的滑动逐渐伸出或缩回壳体,在天线模组的部分天线组件伸出壳体时,天线模组辐射的天线信号受到来自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器件的干扰减小,天线模组的净空区域增加,电子设备的天线辐射效率增大,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
[000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在伸出状态的示意图。
[0009]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缩回状态的示意图。
[0010]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正视图。
[0011] 图4是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0012] 图5是图1所示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的侧面图。
[0013] 图6是图1所示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侧面图。
[0014] 图7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8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9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滑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10是图7所示的壳体与图9所示的滑动座拼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11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天线架构放大图。
[0019] 图1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天线架构放大图。
[0020] 图13是图12所示的电子设备在伸出状态时的天线架构放大图。
[0021] 图14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天线架构放大图。
[0022] 图15是图14所示的电子设备在伸出状态时的天线架构放大图。
[0023] 图16是图1所示的第三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17是图1所示的第四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18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壳体与滑动座之间的滑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9是图18所示的滑动机构在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0是图1所示的第五种电子设备在缩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1是图1所示的第五种电子设备在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2是图21所示的电子设备中在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2]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3]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4]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长度”、“宽度”、“厚度”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说明体含义。
[0035]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是任何具备天线模组3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电视、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电子设备100辐射的电磁波信号的频段可以是WIFI、LTE、毫米波、GPS、GSM、蓝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通讯、上网及数据传输功能。其中,为了便于描述,以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一视为参照进行定义,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向,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向,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定义为Z向。
[0036] 请参照图1及图2,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滑动座2及天线模组3。壳体1与滑动座2相拼接可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完整的外壳。所述壳体1包括主体部111和凸设于所述主体部111的端部上的延伸部112。所述滑动座2与所述延伸部112重叠设置,且所述滑动座2的一端抵持于所述主体部111的端部上。即壳体1呈台阶状,滑动座2设于壳体1的台阶面上,以与壳体1相拼接。所述天线模组3中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滑动座2中,所述滑动座2滑动连接于所述延伸部112上,以使所述天线模组3中设于所述滑动座2的部分随着所述滑动座2的移动逐渐远离或靠近所述主体部111。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座2具有收容空间,天线模组3至少部分设于滑动座2的收容空间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座2的收容空间内还可以设置其他元件,例如电路板,电路板可以承载天线模组3。
[0037] 具体而言,天线模组3具有用于辐射电磁波的辐射部。辐射部可以设于滑动座2上,以便于辐射部可以随着滑动座2的移动远离所述壳体1,进而辐射部可以远离壳体1上的地极,从而增大天线模组3的净空区域,从而提高天线模组3的辐射效率,提高用户的通讯、上网、数据传输体验。
[0038] 通过将天线模组3的部分天线组件设于滑动座2上,滑动座2滑动连接壳体1,以使所述天线模组3的部分天线组件随着滑动座2的移动逐渐靠近或远离壳体1。在天线模组3的部分天线组件远离壳体1时,天线模组3受到的来自电子设备100上的其他元器件的干扰减小,天线模组3的净空区域增加,电子设备100的天线辐射效率增大,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的通讯、上网、数据传输功能更强,提高了用户体验。
[0039] 请参照图3及图4,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显示模组4。所述显示模组4覆盖于壳体1上,以与壳体1包围形成内腔101,该内腔101用于收纳主电路板502、电池501等元件。请参照图3,所述显示模组4包括显示区401和非显示区402。显示区401用于显示图像,所述显示区401可以是显示面板,所述非显示区402可以是设于显示区401周侧的玻璃板。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模组4还可以覆盖于滑动座2背离所述延伸部112的一侧,以使滑动座2承载显示模组4,实现多面显示,提高电子设备100的多样性,增强用户体验。
[0040]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所述主体部111与所述延伸部112形成台阶结构,该台阶结构形成半包围的收容空间113。滑动座2可以完全收容于收容空间113中,滑动座2远离所述主体部111的一端的端面与延伸部112远离所述主体部111的一端的端面齐平,以使滑动座2和所述壳体1形成完整的外壳面。
[0041] 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滑动座2还可以一部分收容于收容空间113内,另一部分伸出于收容空间113。随着滑动座2相对壳体1移动,滑动座2凸出于壳体1的部分逐渐增多或逐渐减少。换而言之,滑动座2的尺寸大于延伸部112的尺寸,这样滑动座2上可以设置更多的功能器件,以便于更多功能器件随着滑动座2的伸出而伸出,从而这些功能器件无需设于显示模组4上,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42] 具体而言,请参照图7,所述壳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面11和所述第二面12之间的侧面。所述显示模组4可以贴合于第二面12。所述侧面包括第一侧面13、第二侧面14、第三侧面15及第四侧面16。所述第一侧面13与所述第二侧面14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面15与所述第四侧面16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面15和第四侧面16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面13和所述第二侧面14之间。所述第一面11上设有缺口102,所述缺口
102在第一面11上沿切割线L1切割,并沿Z向深入切割,及在第三侧面15上沿切割线L2切割,并沿Y向深入切割,两个切割面相交后去除切掉的部分形成壳体1。在第一面11和在第三侧面15上形成的切割线L1和L2可以是直线或折线或曲线。
[0043] 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第一面11具有一个缺口102,所述缺口102可以是在第一面11上沿第一切割线L1切割,并沿Z向深入切割一次,及在第一面11上沿第二切割线L2切割,并沿Z向深入切割两次,在第三侧面15上沿第一切割线L1切割,并沿Y向深入切割一次。四次切割的面相交后去除切掉的部分形成壳体1。在第一面11和在第三侧面15上形成的切割线可以是直线或折线或曲线。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面11的缺口102还可以只沿朝向第一侧面13或第二侧面14延伸,以在第一侧面13或第二侧面14上形成空缺。第一面11的缺口102还可以沿朝向第一侧面13和第三侧面15延伸,以在第一侧面13和第三侧面15上形成空缺。第一面11的缺口102还可以沿朝向第二侧面14和第三侧面15延伸,以在第二侧面14和第三侧面15上形成空缺。
[0044] 请参照图5,所述滑动座2填充于所述缺口102,并与所述壳体1相拼接。在滑动座2缩进所述壳体1内时,所述滑动座2填充于所述缺口102中,且所述滑动座2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相拼接,以使所述滑动座2与所述壳体1形成完整的外壳面,以提高电子设备100的外观完整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座2在X向上的长度可以与所述壳体1在X向上的长度相同,以便于滑动座2制作成一个整体结构,与壳体1相拼接,增加装配效率,同时,还提高了滑动座2本身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加了电子设备100的整体强度。
[0045]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所述滑动座2包括背板201及设于所述背板201周侧的导电边框202。所述背板201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1的第一面11相拼接。所述导电边框202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1的侧面相拼接。所述背板201与所述导电边框202包围形成收容腔203。所述收容腔203用以收容电路板及电子元件。
[0046] 请参照图9,导电边框202可以为高导电材质,高导电材质诸如是、金、包含铜和其它金属的合金、高导电性的非金属导体,例如高导电性有机材料(导电塑料或导电橡胶)、高导电性超导体、高导电性液体等等。一种实施方式中,导电边框202为金属材质。所述导电边框202可以为多段相连接的弯折金属条或金属片,例如Π形或C形或U形等。导电边框202可以与滑动座2通过模具锻压呈一体结构,以确保滑动座2的结构强度和完整性。
[0047] 具体而言,请参照图10,滑动座2可以大致呈矩形状。滑动座2的外周壁与壳体1的外周壁可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面。背板201包括与所述第二面12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1。所述导电边框202包括环绕于所述第一表面21周侧的第二表面22、第三表面23及第四表面
24。第一表面21与第一面11相拼接。所述第二表面22、所述第三表面23及所述第四表面24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13、所述第二侧面14和所述第三侧面15相拼接,从而使得滑动座2的外周壁与壳体1的外周壁拼接成为一个完整的外壳面。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座2还可以呈圆柱形或其他形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0048] 请参照图11,天线模组3包括第一天线组件301和第二天线组件302。第一天线组件301设于滑动座2的收容腔203内。所述第二天线组件302设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101内。所述第一天线组件301、所述第二天线组件302与所述导电边框202电连接,以使所述导电边框
202形成所述天线模组3的辐射部。在滑动座2的移动过程中,第一天线组件301和导电边框
202随着滑动座2的移动逐渐远离壳体1,即天线模组3的辐射部随着滑动座2的移动逐渐远离壳体1,从而在不影响电子设备中其他器件的布局的情况下,天线模组3的净空区增加,天线模组3的辐射效率增大,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的通讯、上网、数据传输功能更强,提高了用户体验。
[0049] 由于第一天线组件301和导电边框202电连接,第一天线组件301设于滑动座2内,可以使第一天线组件301和导电边框202电性耦合更加稳固,减少滑动座2滑动过程中,第一天线组件301和导电边框202接触不良及影响天线模组3的性能。所述第二天线组件302设于所述壳体1内,可以减少所述滑动座2上的负载重量,以使滑动座2能够顺利滑动,便于电子设备100的辐射部可以顺利弹出。
[0050]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天线组件301和第二天线组件302可以均设于滑动座2内或者均设于壳体1内,以避免在滑动座2和壳体2中需要分别设置电路板,以使电子设备100的结构更加整体化,避免结构零散化,进而提高电子设备100的结构整体强度。
[0051]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所述壳体1内设有主电路板502。所述主电路板502上设有控制芯片504,用于控制电子设备100上的各个功能器件工作。主电路板502电连接电池501,为各个功能器件提供电能。主电路板502通过电连接地极,以使需要接地的功能器件接地。所述第二天线组件302包括射频电路305。所述射频电路305设于所述主电路板502上。所述滑动座2内设有辅助电路板503。辅助电路板503设于滑动座2的收容腔203内。其中,辅助电路板503可以是柔性电路板或硬质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天线组件301包括第一匹配电路
303和馈电点304。所述第一匹配电路303和所述馈电点304设于所述辅助电路板503上。所述射频电路305电连接所述第一匹配电路303,所述第一匹配电路303通过所述馈电点305电连接所述导电边框202。射频电路305提供激励源并传输至第一匹配电路303,第一匹配电路
303将信号通过馈电点305馈入至导电边框202,从而激发导电边框202辐射电磁波信号。本实施例中,第一匹配电路303可以调节导电边框202的阻抗,以使所述导电边框202辐射不同的天线信号,以使得天线模组3能够覆盖更宽的带宽,增加天线的频率范围,以使导电边框
202可以辐射WIFI信号、GSM信号、蓝牙信号、GPS信号中至少一种。第一匹配电路303可以通过串联和/或并联电感或电容来实现,具体的电路架构,本发明不做限定。
[0052] 本实施例中,导电边框202作为天线模组3的辐射部,以向外界辐射电磁波信号。由于导电边框202设于滑动座2的外表面,即导电边框202直接接触外界。在辐射电磁波信号时,导电边框202不会受到其他器件的干扰,特别是不会受到金属元件的干扰,提高了天线模组3的辐射效率。
[0053] 在所述滑动座2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座2上的辅助电路板503与壳体1上的主电路板502相互远离或靠近。辅助电路板503可以与主电路板502可以通过同轴线缆或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以满足辅助电路板503上的电路与主电路板502上的电路相互运动时仍然保持电连接。所述第一匹配电路303、所述馈电点304和导电边框202会随着所述滑动座2的移动逐渐远离或靠近所述壳体1。在滑动座2相对壳体1伸出时,设于所述滑动座2上的导电边框202随着所述滑动座2的移动逐渐远离壳体1,在此过程中,导电边框202逐渐远离电子设备100中的地极,即天线模组3的净空区域的面积逐渐增加,从而增加天线模组3的辐射效率。
[0054] 本实施例中,馈电点304可以是焊接接触点、金属弹片等。第一匹配电路303设于辅助电路板503上,第一匹配电路303与导电边框202在滑动座2移动时保持相对静止,可以使第一匹配电路303与导电边框202始终保持电连接,避免滑动座2相对壳体1滑动时天线模组3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0055]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匹配电路303可以设于主电路板502上。所述第一匹配电路303可以通过同轴线缆与馈电点304电连接,以避免在滑动座2中设置辅助电路板503,减轻滑动座2的负载,便于滑动座2灵活滑动。
[0056]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2及图13,所述主电路板502上还包括第二匹配电路306。第二匹配电路306电连接射频电路305。在所述滑动座2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13内时,所述第一天线组件301电连接所述第二匹配电路306和所述射频电路305。在所述滑动座2伸出所述收容空间113时,所述第一天线组件301电连接所述射频电路305。
[0057] 由于在所述滑动座2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13或伸出于所述收容空间113时,所述天线模组3形成不同的天线架构,从而可以在滑动座2处于不同状态时,天线模组3切换成为不同的天线回路,从而通过滑动座2的滑动来切换天线架构,提高天线模组3的辐射效率,还扩展了天线模组3的频宽。
[0058] 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4及图15,第二匹配电路306和第一匹配电路303可以都设于主电路板502上,且都电连接于射频电路305。第一匹配电路303与射频电路305之间设有第一天线开关307,第二匹配电路306与射频电路305之间设有第二天线开关308,在所述滑动座2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13内时,第一天线开关307导通;在所述滑动座2伸出于所述收容空间113内时,第二天线开关308导通,以切换不同的天线架构,增加天线模组3的切换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提高电子设备100的用户体验。
[0059]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6,所述壳体1上贴合于所述滑动座2的面为密封面17。所述密封面17隔离于所述壳体1内部与外界环境。所述密封面17上开设有开孔17a。所述开孔17a用于穿过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组件301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302之间的线缆,以避免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组件301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302之间的线缆布局错乱,在滑动座2滑动的过程中,避免线缆缠绕于其他电子元件,干扰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提高电子设备100的稳定性
[0060]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6,所述滑动座2上具有与所述密封面17相贴合的对接面25。所述对接面25隔离于所述滑动座2内部与外界环境。所述对接面25上设有连接杆26。所述壳体1内设有驱动件18。所述连接杆26通过所述开孔17a并连接于所述驱动件18。所述驱动件
18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26伸出或缩回,以使所述连接杆26推动所述滑动座2远离或靠近所述主体部111,连接杆26的设置为滑动座2提供支撑,并能确保滑动座2平稳滑出或缩回。
[0061]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6,所述连接杆26内设有穿孔26a。穿孔26a沿连接杆26延伸的方向延伸。所述穿孔26a用于穿过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组件301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302之间的线缆,穿孔26a的设置可以避免线缆缠绕于其他电子元件,干扰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提高电子设备100的稳定性,同时穿孔26a设于连接杆26内,节省了线缆的占据空间。
[0062]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7,所述壳体1具有缺口102。所述滑动座2盖合于所述缺口102,且所述滑动座2的内部与所述主体部111的内部相导通,以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301的线缆穿过所述缺口102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302电连接。换而言之,壳体1与滑动座2的贴合面上设有缺口102,且缺口102的边沿靠近于贴合面的边沿,进一步地,缺口102的边沿与贴合面的边沿之间可以是壳体1的壁厚。滑动座2上与壳体1的贴合面与壳体1上与滑动座2的贴合面的结构相对应,以使滑动座2上与壳体1盖合形成较大的容置空间,用于容置辅助电路板503、主电路板502、电池501等。此外,滑动座2与壳体1之间的对接窗口较大,可以给予连接于主电路板502与辅助电路板503结构件(如连接杆、FPC、同轴线缆)更多的活动空间,以便于电子设备100的滑动座2顺利滑出及滑动座2上的天线组件或功能器件正常工作。
[0063]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8及图19,电子设备100还包括连接于壳体1与滑动座2之间的滑动机构6。滑动座2通过滑动机构6靠近或远离壳体1。具体的,滑动机构6为实现滑动座2直线运动的运动机构,具体为实现滑动座2沿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滑动的运动机构。本实施例中,滑动机构6可以为滑块与导轨的配合结构、涡轮蜗杆的配合结构等。本实施例中,滑动机构6包括滑块61与导轨62,导轨62设于延伸部112上。所述导轨62自所述主体部
111至所述延伸部112的方向延伸,滑块61可以固定于滑动座2上。滑块61在导轨62上滑动,以带动滑动座2沿所述导轨62滑动。
[0064]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8及图19,所述壳体1内设有地极19。所述导轨62可以为金属材质。导轨62可以电连接所述地极19。所述第一天线组件301通过电连接所述导轨62以接地。导轨62实现滑动座2的滑动功能的同时,也起到电连接地极19的功能,无需额外增加电子设备100的结构复杂性。
[0065]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8及图19,所述导轨62的相对两端包括第一限位件63和第二限位件64。所述第一限位件63远离所述主体部111的端部。在所述滑动座2抵接至所述第一限位件63时,第一天线组件301移动至离所述壳体1最远的位置。此时,第一限位件63起到限制第一天线组件301移动的最大距离的作用,天线模组3的辐射效率增加。在所述滑动座2抵接至第二限位件64时,第一天线组件301缩回收容空间113中,此时电子设备100的结构规则,提高了电子设备100的便携性。
[006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滑动座2可以通过手动推动的方式靠近或远离壳体1,例如用户使用手指推动滑动座2靠近或远离壳体1。其他实施方式中,滑动座2也可以以电动方式靠近或远离壳体1。具体的,请参照图18,所述驱动件18连接所述滑动座2,所述驱动件18用于驱动滑动座2靠近或远离壳体1,其中,驱动件18可以为微型电机等。进一步的,驱动件18电连接至主电路板502上的控制芯片504,用户通过在电子设备100上的软件进行操作来控制驱动件18工作,从而控制滑动座2靠近或远离壳体1。滑动座2电动滑动的方式提高了电子设备100的自动化效果及智能化,提高用户体验。
[0067]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8及图19,所述滑动座2与所述壳体1之间设有密封件103。所述密封件103设于所述导电边框202和所述壳体1之间,以提高壳体1与滑动座2之间的密封防性能。所述密封件103可以为绝缘材质,例如陶瓷或塑胶或树脂或橡胶等。密封件103用以绝缘所述导电边框202和所述壳体1。在壳体1的边框为金属材质时,该密封件103使得壳体1的金属边框与导电边框202相绝缘,以使导电边框202形成天线模组3的辐射部。
进一步地,该密封件103的材质可以为弹性材料。在滑动座2靠近壳体1时,滑动座2会抵接至密封件103,并将密封件103夹持滑动座2与壳体1之间,以使滑动座2与壳体1之间密封。由于密封件103的弹性形变,可以避免滑动座2和壳体1受到的硬性碰撞,从而减少滑动座2与壳体1的损伤。
[0068]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0及图21,滑动座2内靠近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有遮挡件7。一种实施方式中,遮挡件7可以为薄板或薄膜层。所述遮挡件7远离所述滑动座2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壳体1中。在滑动座2靠近于壳体1时,滑动座2的尾端连接至壳体1。请参照图21,在所述滑动座2远离所述壳体1时,所述滑动座2与所述壳体1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遮挡件7遮盖所述间隙。请参照图20,在所述滑动座2靠近所述壳体1时,所述遮挡件7随着所述滑动座2的移动而逐渐收容于所述壳体1中。
[0069] 请参照图20,所述遮挡件7可以与滑动座2一体成型。遮挡件7可以与壳体1的板体相对设置,且设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101内。可以理解的是,在Z向上,遮挡件7的厚度小于滑动座2的厚度,以使滑动座2移入壳体1的内腔101时遮挡件7可以收容于壳体1内。遮挡件7可以呈薄板或薄膜状可以减少其在壳体1内占据的空间。在所述滑动座2伸出所述壳体1时,所述壳体1与所述滑动座2之间产生间隙,所述遮挡件7遮盖所述间隙,避免电子设备100的内部与外界直接连通,保护电子设备100的内部器件,且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
[0070]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21,遮挡件7具有外观面701,外观面701在制作过程中进行了抛光、打磨或膜层等工序,使外观美观。一种实施方式中,外观面701可以制作成与壳体1板体的表面相同的外观特点,从而使外观面701露出时与壳体1板体的表面一致,外观面701美化了电子设备100的背面。
[0071] 本实施例中,遮挡件7在滑动座2的滑动方向上的尺寸不小于滑动座2的滑动行程。即使滑动座2远离壳体1时,遮挡件7依然能够覆盖壳体1与滑动座2之间形成的间隙,以保证导线不外露,保证防水、防尘效果。
[0072]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2,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功能器件8。所述功能器件8设于所述滑动座2上。所述功能器件8随所述滑动座2的移动而伸出或缩进所述壳体1。所述功能器件8可以是其他的天线模组3。在功能器件8为天线模组3时,滑动座2伸出时,该功能器件8可以随着滑动座2伸出壳体1,以与壳体1及壳体1内的地极19之间形成较大的净空区,从而提高该功能器件8的天线辐射效率。
[0073] 所述功能器件8还可以为需要与用户或外界进行交互的器件。例如摄像头模组、闪光灯模组、传感器模组、受话器模组、人脸识别模组、虹膜识别模组、受话器模组、送话器模组及指纹识别模组中的至少一种。这类器件需要通过显示模组4与外界进行交互。显示模组4上设有信号穿透部,该信号穿透部可以是透光区或通孔65。具体而言,摄像头模组、闪光灯模组、人脸识别模组、虹膜识别模组、传感器模组等通过设于显示模组4上的透光区进行光信号的传输。受话器模组、送话器模组等通过设于显示模组4上的通孔65进行声音信号的传输。
[0074] 在滑动座2伸出壳体1时,功能器件8也随之伸出显示模组4。功能器件8没有显示模组4的遮挡,功能器件8至少部分暴露于外界环境,进而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换而言之,由于功能器件8可以伸出显示模组4,在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4可以无需设置信号穿透部,即显示模组4的显示区401的边沿可以靠近于显示模组4的边沿设置。显示区401的面积可以是显示模组4的面积的90~95%。换而言之,在滑动座2缩进壳体1时,所述显示区401覆盖至少部分所述功能器件8。即功能器件8设于滑动座2上,可以提高显示模组4的显示区401的屏占比,进而促进电子装置的全屏化发展,提高用户体验。
[0075] 请参照图23,结合参考图1~2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10,以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具有发射和接收天线信号的功能。
[0076]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0,在所述电子设备100接收伸出信号时,所述电子设备100根据所述伸出信号驱动所述滑动座2移动,以使所述天线模组3中设于所述滑动座2的部分逐渐远离所述壳体1。
[0077] 本实施例中,滑动座2可以通过驱动件18控制而自动滑动,滑动座2也可以通过用户手动控制滑动。滑动座2靠近或远离壳体1的具体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0078] 导电边框202用于辐射GSM信号,初始状态下,滑动座2收容于收容空间113中。当用户主动拨打电话,或接听电话或者处于电梯、地下层、楼梯间等信号覆盖的盲区以至于GSM信号较弱时,电子设备100中的控制芯片504发射伸出信号至驱动件18,驱动件18接收所述伸出信号,并驱动滑动座2伸出壳体1,以使滑动座2自动弹出,导电边框202位于收容空间113外,以提高导电边框202辐射GSM信号的效果,提高通话质量
[0079] 导电边框202用于辐射蓝牙信号,初始状态下,滑动座2收容于收容空间113中。当用户手动开启电子设备的蓝牙功能,或已匹配上其他蓝牙设备并准备进行数据传输时,电子设备100中的控制芯片504发射伸出信号至驱动件18,驱动件18接收所述伸出信号,并驱动滑动座2伸出壳体1,以使滑动座2自动弹出,导电边框202位于收容空间113外,以提高导电边框202辐射蓝牙信号的效果,提高数据传输质量。
[0080] 导电边框202用于辐射GPS信号,初始状态下,滑动座2收容于收容空间113中。当用户手动开启电子设备的电子地图或导航等软件时,电子设备100中的控制芯片504发射伸出信号至驱动件18,驱动件18接收所述伸出信号,并驱动滑动座2伸出壳体1,以使滑动座2自动弹出,导电边框202位于收容空间113外,以提高导电边框202辐射GPS信号的效果,提高定位准确度。
[0081] 导电边框202用于辐射WIFI信号,初始状态下,滑动座2收容于收容空间113中。当用户手动开启电子设备的WIFI连接时,电子设备100中的控制芯片504发射伸出信号至驱动件18,驱动件18接收所述伸出信号,并驱动滑动座2伸出壳体1,以使滑动座2自动弹出,导电边框202位于收容空间113外,以提高导电边框202辐射WIFI信号的效果,提高电子设备100的通讯或上网或数据传输等功能。
[0082] 步骤200,在所述电子设备100接收缩进信号时,所述电子设备100根据所述缩进信号驱动所述滑动座2移动,以使所述天线模组3中设于所述滑动座2的部分逐渐靠近所述壳体1。
[0083] 导电边框202用于辐射GSM信号,初始状态下,滑动座2伸出于收容空间113。当用户结束拨打电话或接听电话或者由GSM信号较弱进入了GSM信号较强的场景时,电子设备100中的控制芯片504发射缩回信号至驱动件18,驱动件18接收所述缩回信号,并驱动滑动座2缩回收容空间113,以避免滑动座2伸出壳体1的保护区域受到损伤。
[0084] 导电边框202用于辐射蓝牙信号,初始状态下,滑动座2伸出于收容空间113中。当用户结束电子设备的蓝牙功能时,电子设备100中的控制芯片504发射缩回信号至驱动件18,驱动件18接收所述缩回信号,并驱动滑动座2缩回收容空间113,以避免滑动座2伸出壳体1的保护区域受到损伤。
[0085] 导电边框202用于辐射GPS信号,初始状态下,滑动座2伸出于收容空间113中。当用户结束电子设备的电子地图或导航等软件时,电子设备100中的控制芯片504发射缩回信号至驱动件18,驱动件18接收所述缩回信号,并驱动滑动座2缩回收容空间113,以避免滑动座2伸出壳体1的保护区域受到损伤。
[0086] 导电边框202用于辐射WIFI信号,初始状态下,滑动座2伸出于收容空间113中。当用户结束电子设备的WIFI连接时,电子设备100中的控制芯片504发射缩回信号至驱动件18,驱动件18接收所述缩回信号,并驱动滑动座2缩回收容空间113,以避免滑动座2伸出壳体1的保护区域受到损伤。
[0087] 以上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