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子零件及设备 / 各向异性导电胶膜 / 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和显示装置

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和显示装置

阅读:64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和显示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显示面板 的控制 电路 和显示装置,控制电路包括:柔性 电路板 ,用于生成显示面板的数据驱动 信号 ;驱动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电连接,用于时序控制电路;连接器,固定在驱动电路板上;柔性电路板通过连接器与电路板电连接;其中柔性电路板的栅极,用于控制显示面板 水 平方向信号。通过连接器连接柔性电路板和驱动电路板,可以避免发生接合错位或者 各向异性 导电胶膜被压坏。在运输过程中,则可以将驱动电路板板取下,防止驱动电路板因为震动或者悬空而拉扯柔性电路板,从而有效避免 连接线 断裂现象发生,提升产品良率。,下面是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和显示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电路板,设置为生成显示面板的驱动信号
驱动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
连接器,固定在所述驱动电路板上;
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驱动电路板连接的一侧为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包括一排均匀分布的针脚,所述连接器包括与所述针脚相对应的针脚管,当所述针脚与所述针脚管连接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点亮屏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弹簧装置,当所述针脚插入所述针脚管时,所述弹簧装置打开,当所述针脚完全进入所述针脚管后,所述弹簧装置关闭限制针脚移动,当所述弹簧装置再次打开,可取出所述针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旋转压板,所述针脚管位于所述旋转压板下,所述针脚放入所述针脚管中,所述旋转压板压下固定所述针脚,再次打开旋转压板,可以取出所述针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输出引线、输入引线、基材和金属引线,所述输出引线和所述输入引线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相对侧,所述基材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中部,所述基材包围所述金属引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中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与所述针脚管长度一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靠近所述驱动电路板侧边。
9.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包括:
柔性电路板,用于生成显示面板的驱动信号;
驱动电路板,用于与显示面板电连接;
连接器,固定在所述驱动电路板上,连接器位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中部,靠近所述驱动电路板侧边;
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连接器与驱动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输出引线、输入引线、基材和金属引线,所述输出引线和所述输入引线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相对侧,所述基材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中部,所述基材包围所述金属引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驱动电路板连接的一侧为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为一排均匀分布的针脚,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针脚相对应的针脚管,所述针脚与所述针脚管长度一样,当所述针脚与所述针脚管连接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点亮屏幕,所述连接器存在旋转压板,所述针脚管位于所述旋转压板下,所述针脚放入所述针脚管中,所述旋转压板压下固定所述针脚,再次打开旋转压板,可以取出所述针脚。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如权利要求1至9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

说明书全文

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平板显示器由于具备机身薄、省电和辐射低等热点而成为显示器的主流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平板显示器包括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等。其中,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通过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以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利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制成,具有自发光、响应时间短、清晰度与对比度高、可实现柔性显示与大面积全色显示等诸多优点。
[0003] 柔性电路板在搬运过程中会受到驱动电路板的应,对柔性电路板内的金属走线造成弯折或拉扯,可能造成金属走线的断裂。目前柔性电路板与驱动电路板的连接,是通过外部引线接合。外部引线接合制程中进行压接需要对柔性电路板与驱动电路板施加一定温度与压力,柔性电路板与PCB板会受热发生膨胀,容易出现引脚与引脚接合错位或各向异性导电胶膜被压坏的情况。且该技术一旦将柔性电路板与驱动电路板压接,便不能在不做破坏的情况下使其分离,在运输过程中易使柔性电路板内部走线发生连接线断裂。外部引线接合有可能会出现接合错位或各向异性导电胶膜被压坏的,同时在运输过程中易使柔性电路板内部走线发生连接线断裂。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减少连接线断裂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和显示装置。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包括:
[0006] 柔性电路板,用于生成显示面板的驱动信号;驱动电路板,用于与显示面板电连接;连接器,固定在所述驱动电路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连接器与驱动电路板电连接。
[0007] 可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驱动电路板连接的一侧为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为一排均匀分布的针脚,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针脚相对应的针脚管,当所述针脚与所述针脚管连接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点亮屏幕。
[0008] 可选的,所述连接器包括弹簧装置,当所述针脚插入所述针脚管时,所述弹簧打开,当所属针脚完全进入所述针脚管后,所述弹簧装置关闭限制针脚移动,当所述弹簧装置再次打开,可取出所述针脚。
[0009] 可选的,所述连接器包括旋转压板,所述针脚管位于所述旋转压板下,所述针脚放入所述针脚管中,所述旋转压板压下固定所述针脚,再次打开旋转压板,可以取出所述针脚。
[0010] 可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输出引线、输入引线、基材和金属引线,所述输出引线和所述输入引线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相对侧,所述基材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中部,所述基材包围所述金属引线。
[0011] 可选的,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中部。
[0012] 可选的,所述针脚与所述针脚管长度一样。
[0013] 可选的,所述连接器靠近所述驱动电路板侧边。
[0014]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包括:
[0015] 柔性电路板,用于生成显示面板的驱动信号;驱动电路板,用于与显示面板电连接;连接器,固定在所述驱动电路板上,靠近所述驱动电路板侧边;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连接器与驱动电路板电连接;
[0016] 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输出引线、输入引线、基材和金属引线,所述输出引线和所述输入引线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相对侧,所述基材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中部,所述基材包围所述金属引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驱动电路板连接的一侧为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为一排均匀分布的针脚,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针脚相对应的针脚管,所述针脚与所述针脚管长度一样,当所述针脚与所述针脚管连接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点亮屏幕,所述连接器存在旋转压板,所述针脚管位于所述旋转压板下,所述针脚放入所述针脚管中,所述旋转压板压下固定所述针脚,再次打开旋转压板,可以取出所述针脚。
[0017]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如上述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
[0018] 相对于柔性电路板和驱动电路板连接通过外部引线接合方式(OLB制程)连接,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柔性电路板和驱动电路板施加一定温度与压力,柔性电路板和驱动电路板会受热发生膨胀,容易发生接合错位或者各向异性导电胶膜被压坏的情况。一旦采用这种方法压接便不能在不做破坏的情况下使其分离,在运输过程中易使柔性电路板内部走线发生连接线断裂,本申请通过连接器连接柔性电路板和驱动电路板,可以避免发生接合错位或者各向异性导电胶膜被压坏。附图说明
[0019]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0020] 图1是显示面板驱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柔性电路板的示意图;
[0022] 图3是申请人已知的一种显示面板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0024] 其中,10、驱动电路板;11、连接线;12、针脚;13、针脚管;14、连接器;20、柔性电路板;30、显示面板;40、输出引线;50、基材;60、金属引线;70、输入引线;80、压接机台;90、旋转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0026]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27]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8]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0029] 申请人采用过一种未公开的技术方案:
[0030] 现有的柔性电路板的源极薄膜芯片和驱动电路板连接通过外部引线接合方式(Outer Lead Bonding,OLB制程)连接,在该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柔性电路板和驱动电路板施加一定温度与压力,柔性电路板和驱动电路板会受热发生膨胀,容易发生接合错位或者各向异性导电胶膜被压坏的情况。一旦采用这种方法压接便不能在不做破坏的情况下使其分离,在运输过程中易使柔性电路板内部走线发生连接线断裂。现有未公开信息为关于连接器,连接器固定在驱动电路板上,连接器上存在针脚管,与柔性电路板对应的针脚连接。
通过连接器取代之前的连接方式,可以随时分开柔性电路板和驱动电路板,方便搬运,减少产品损伤。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2]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布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包括:柔性电路板20,设置为生成显示面板30的驱动信号;驱动电路板10,用于与显示面板30连接;连接器14,固定在驱动电路板上;柔性电路板20通过连接器14与驱动电路板10连接。
[0033] 本方案中,柔性电路板20和驱动电路板10连接通过外部引线接合方式(OLB制程)连接,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柔性电路板20和驱动电路板10施加一定温度与压力,柔性电路板20和驱动电路板10会受热发生膨胀,容易发生接合错位或者各向异性导电胶膜被压坏的情况。一旦采用这种方法压接便不能在不做破坏的情况下使其分离,在运输过程中易使柔性电路板内部走线发生连接线断裂。通过连接器连接柔性电路板20和驱动电路板10,可以避免发生接合错位或者各向异性导电胶膜被压坏。
[0034] 本实施例可选的,柔性电路板20与驱动电路板10连接的一侧为连接线11,连接线11为一排均匀分布的针脚12,连接器14与针脚12相对应的针脚管13,当针脚12与针脚管13连接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点亮屏幕。
[0035] 本方案中,连接线11取代之前的连接方式,更加稳定,不易发生错位。针脚12对应一个个的连接接口,均匀分布的针脚12,使连接时柔性电路板的受力更加均匀,减少断裂。针脚管13为针脚12提供了连接场所,方便针脚12插入,同时对针脚12有限制的作用,限制针
2脚发生相对位移,当针脚12与针脚管13连接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点亮屏幕。
[0036] 本实施例可选的,连接器14包括弹簧装置,当针脚121插入针脚管13时,弹簧打开,当所属针脚完全进入针脚管13后,弹簧装置关闭限制针脚2移动,当弹簧装置再次打开,可取出针脚12。
[0037] 本方案中,驱动电路板10和柔性电路板20通过连接器14连接后,需要将两者分离时,只需将弹簧装置打开即可,可以将驱动电路板10随时取下,同时不影响下次继续使用,操作简单方便。
[0038] 本实施例可选的,连接器14存在旋转压板90,针脚管13位于旋转压板下,针脚12放入针脚管13中,旋转压板90压下固定针脚12,再次打开旋转压板90,可以取出针脚12。
[0039] 本方案中,通过旋转压板90对针脚12和针脚管13进行固定,旋转压板90对针脚12施加一定压力对针脚12进行限制,需要将两者分离时,只需将旋转压板90打开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工作人员运输搬运。
[0040] 本实施例可选的,柔性电路板20包括输出引线40、输入引线70、基材50和金属引线60,输出引线40和输入引线70位于柔性电路板20相对侧,基材50位于柔性电路板20中部,基材50包围金属引线60。
[0041] 本方案中,柔性电路板20用于生成显示面板的数据驱动信号,包括输出引线40、输入引线70、基材50和金属引线60,其中输出引线40和输入引线40位于柔性电路板20相对侧,有利于柔性电路板20与其他结构连接,同时基材50包围金属引线60,保护金属引线60不易折断。
[0042] 本实施例可选的,连接器14位于驱动电路板10中部。
[0043] 本方案中,连接器14位于驱动电路板10中部,使得连接时受力在驱动电路板中部,没有在一端,对两端受力均匀,增加使用寿命。
[0044] 本实施例可选的,针脚12与针脚管13长度一样。
[0045] 本方案中,针脚12与针脚管13长度一样,当针脚12完全插入针脚管13时,针脚12也刚好顶到针脚管13的底部,针脚12长度过长会暴露在空气中,对整体结构有影响,过短有可能影响连接效果。
[0046] 本实施例可选的,连接器14靠近驱动电路板10侧边。
[0047] 本方案中,连接器14靠近驱动电路板10的侧边,方便与柔性电路板20连接,同时在一侧也留出更多空间,方便操作。
[0048]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实施例公布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包括:柔性电路板20,设置为成显示面板30的驱动信号;驱动电路板10,用于与显示面板30电连接;连接器14,固定在驱动电路板10上,位于驱动电路板10中部,连接器14靠近驱动电路板10侧边;柔性电路板20通过连接器14与驱动电路板10连接;
[0049] 柔性电路板20包括输出引线40、输入引线70、基材50和金属引线60,输出引线40和输入引线70位于柔性电路板20相对侧,基材50位于柔性电路板20中部,基材50包围金属引线60,柔性电路板20与驱动电路板10连接的一侧为连接线11,连接线11为一排均匀分布的针脚12,连接器14与针脚12相对应的针脚管13,针脚12与针脚管13长度一样,当针脚12与针脚管13连接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点亮屏幕,连接器14存在旋转压板90,针脚12管位于旋转压板90下,针脚12放入针脚管13中,旋转压板90压下固定针脚12,再次打开旋转压板90,可以取出针脚12。
[0050] 本方案中,柔性电路板20用于生成显示面板的数据驱动信号,包括输出引线40、输入引线70、基材50和金属引线60,其中输出引线40和输入引线40位于柔性电路板20相对侧,有利于柔性电路板20与其他结构连接,同时基材50包围金属引线60,保护金属引线60不易折断。柔性电路板20中的源极薄膜芯片和驱动电路板10连接通过外部引线接合方式(OLB制程)连接,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柔性电路板20和驱动电路板10施加一定温度与压力,柔性电路板20和驱动电路板10会受热发生膨胀,容易发生接合错位或者各向异性导电胶膜被压坏的情况。一旦采用这种方法压接便不能在不做破坏的情况下使其分离,在运输过程中易使柔性电路板内部走线发生连接线断裂。通过连接器14连接柔性电路板20和驱动电路板10,可以避免发生接合错位或者各向异性导电胶膜被压坏。连接器14位于驱动电路板10中部,使得连接时受力在驱动电路板中部,没有在一端,对两端受力均匀,增加使用寿命。连接线11取代之前的连接线,更加稳定,不易发生错位。针脚12对应一个个的连接接口,均匀分布的针脚12,使连接时柔性电路板20的受力更加均匀,减少断裂。针脚管13为针脚12提供了连接场所,方便针脚12插入,同时对针脚12有限制的作用,限制针脚121发生相对位移,当针脚12与针脚管13连接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点亮屏幕。针脚12与针脚管13长度一样,当针脚12完全插入针脚管13时,针脚12也刚好顶到针脚管13的底部,针脚12长度过长会暴露在空气中,对整体结构有影响,过短有可能影响连接效果。驱动电路板10和柔性电路板20通过连接器14连接,通过旋转压板90对针脚12和针脚管13进行固定,旋转压板90对针脚12施加一定压力对针脚进行限制,需要将两者分离时,只需将旋转压板90打开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工作人员运输搬运。
[0051]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布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还包括柔性电路板的栅极,用于控制水平方向信号;显示面板30,显示面板30与柔性电路板20连接。
[0052] 本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架构在于使用了控制电路,取代之前外部引线结合方式,从而避免了内部走线发生连接线断裂,同时柔性电路板20可以和驱动电路板10分开,避免了运输造成的损坏。
[0053]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广泛用于TN面板(全称为Twisted Nematic,即扭曲向列型面板)、IPS面板(In-PaneSwitcing,平面转换)、VA面板(Multi-domain Vertica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技术),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面板,适用即可。
[0054]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