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控制系统 / 伺服控制器 / 一种自动落球试验机及使用方法

一种自动落球试验机及使用方法

阅读:130发布:2024-01-0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自动落球试验机及使用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自动落球试验机及使用方法,在 触摸屏 中的参数设置界面设置好产品所需要测试的坐标 位置 ;将被检测产品放在产品 定位 底座上面,将亚克 力 球装入导向筒内,按下触摸屏上的位置按钮,PLC发出指令驱动三个伺服轴运动到 指定 位置,操作者需同时按下左启动按钮和右启动按钮,挡球 气缸 将落球 挡板 抽回,亚克力球垂直落下,砸在被检测产品位置上,这时推铲气缸启动,将落球推板推向检测产品上方,保护被检测产品不会被弹起的亚克力球二次砸中;测试工作完成后,X伺服轴、Y伺服轴和Z伺服轴会回到开始设定好的工作位置,等待下次实验启动。Z伺服轴、Y伺服轴和X伺服轴可充分保证球体降落位置,可重复批量检验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下面是一种自动落球试验机及使用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自动落球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罩(1)、挡板(2)、电控箱(3)、自动落球装置(4)、光栅(5)、电源开关(6)、左启动按钮(8)、右启动按钮(7)、RS232C 接口(9)、USB 接口(10)、急停按钮(11)、地脚(12)、油分离器(13)、穿壁接头(14)、三相插座(15)、挡球气缸电磁(16)、推铲气缸电磁阀(17)、电磁阀插座(18)、触摸屏(19)、DC24V电源、可编程控制器 PLC;
所述电源开关(6)、急停按钮(11)、左启动按钮(8)、右启动按钮(7)、RS232C 接口(9)、USB 接口(10)和触摸屏(19)分别安装在电控箱(3)的前面,所述油水分离器(13)、穿壁接头(14)、三相插座(15)和电磁阀插座(18)分别安装在电控箱(3)的后面,所述挡球气缸电磁阀(16)和推铲气缸电磁阀(17)分别安装在电磁阀座(18)上,所述DC24V电源和可编程控制器 PLC分别安装在电控箱(3)的里面;
所述自动落球装置(4)安装在电控箱(3)的上面,所述保护罩(1)固定在自动落球装置(4)的框架底板(4-1)上,在保护罩(1)左右侧壁的前面分别固定一对光栅(5),所述挡板(2)固定在保护罩(1)左右侧壁前面的下端,在电控箱(3)的底面安装有数个地脚(12);
所述自动落球装置(4)包括框架底板(4-1)、推铲气缸(4-2)、落球推板(4-3)、产品定位底座(4-4)、亚克球(4-5)、导向筒(4-6)、落球挡板(4-7)、筒固定板(4-8)、落球固定板(4-
9)、加强板(4-10)、气缸连接板(4-11)、挡球气缸(4-12)、落球转接板(4-13)、Z轴拖链板(4-
14)、Z伺服轴拖链(4-15)、Z伺服轴(4-16)、Z伺服轴安装板(4-17)、X伺服轴(4-18)、X轴立板(4-19)、X伺服轴拖链板(4-20)、X伺服轴拖链托板(4-21)、X伺服轴拖链(4-22)、框架立筋(4-23)、X轴横板(4-24)、框架加强板(4-25)、X轴直线导轨(4-26)、X轴导轨(4-27)、Y轴直线导轨(4-28)、Y轴导轨垫块(4-29)、框架横板(4-30)、Y伺服轴拖链(4-31)、Y伺服轴(4-
32)、框架竖板(4-33)、框架前加强板(4-34)、Y轴滑块(4-35)、X轴滑块(4-36);
两个所述框架前加强板(4-34)分别固定在框架竖板(4-33)上,所述框架竖板(4-33)和两个框架加强板(4-25)分别固定在框架底板(4-1)上,所述两个框架前加强板(4-34)、框架竖板(4-33)和两个框架加强板(4-25)用于框架横板(4-30)与框架底板(4-1)的连接,所述Y轴直线导轨(4-28)固定在Y轴导轨垫块(4-29)上, 所述Y轴导轨垫块(4-29)、Z伺服轴(4-
16)、Y伺服轴(4-32)和Y伺服轴拖链(4-31)分别固定在框架横板(4-30)上,所述落球转接板(4-13)固定在Z伺服轴(4-16)一面的滑块上,所述落球固定板(4-9)和加强板(4-10)分别固定在落球转接板(4-13)上,所述筒固定板(4-8)固定在落球固定板(4-9)上面,所述挡球气缸(4-12)固定在落球固定板(4-9)的底面,所述导向筒(4-6)通过筒固定板(4-8)固定在落球固定板(4-9)孔中,落球挡板(4-7)一端通过导向筒(4-6)开口置于导向筒(4-6)内,落球挡板(4-7)另一端通过气缸连接板(4-11)与挡球气缸(4-12)连接,所述亚克力球(4-5)设置在导向筒(4-6)内,所述Z伺服轴安装板(4-17)固定在Z伺服轴(4-16)的另一面,所述Z伺服轴拖链(4-15)固定在Z伺服轴安装板(4-17)的一面,所述Z轴拖链板(4-14)一端与Z伺服轴拖链(4-15)固定,Z轴拖链板(4-14)另一端固定在Z伺服轴安装板(4-17)上,所述X轴滑块(4-36)固定在Z伺服轴安装板(4-17)的另一面,所述X轴直线导轨(4-26)固定在X轴导轨垫块(4-27)槽中,所述X轴导轨垫块(4-27)和X伺服轴(4-18)分别固定在X轴立板(4-19)上,所述Y轴滑块(4-35)固定在X轴横板(4-24)的底面,所述X轴横板(4-24)分别固定在X轴立板(4-19)的底面和Y伺服轴(4-32)的滑块上,X轴直线导轨(4-26)置于X轴滑块(4-36)的槽中,X伺服轴(4-18)滑块与Z伺服轴安装板(4-17)的另一面相固定,Y轴滑块(4-35)的槽扣装在Y轴直线导轨(4-28)上,两个框架立筋(4-23)分别与X轴立板(4-19)立面和X轴横板(4-24)上面相固定,所述X伺服轴拖链(4-22)固定在X伺服轴拖链托板(4-21)上,X伺服轴拖链托板(4-21)固定在两个框架立筋(4-23)上,所述X伺服轴拖链板(4-20)的一端固定在Z伺服轴安装板(4-17)的另一面上,X伺服轴拖链板(4-20)的另一端固定在X伺服轴拖链(4-22)上;
所述推铲气缸(4-2)和产品定位底座(4-4)分别固定在框架横板Ⅰ(4-30)上的扣板上,所述落球推板(4-3)与推铲气缸(4-2)连接,推铲气缸(4-2)的伸缩动作带动落球推板(4-3)覆盖在产品定位底座(4-4)上面或使产品定位底座(4-4)显露出来;
Z伺服轴(4-16)滑块的前后移动带动可导向筒(4-6)前后移动,X伺服轴(4-18)滑块的左右移动带动可导向筒(4-6)左右移动,Y伺服轴(4-32)滑块的上下移动带动可导向筒(4-
6)上下移动,调整Z伺服轴(4-16)、X伺服轴(4-18)和Y伺服轴(4-32)的移动范围,使导向筒(4-6)筒心与产品定位底座(4-4)的中心保持同心位置
电路连接为:可编程控制器 PLC分别与光栅(5)、右启动按钮(7)、左启动按钮(8)、急停按钮(11)、Z伺服轴(4-16)、X伺服轴(4-18)、Y伺服轴(4-32)、挡球气缸电磁阀(16)、推铲气缸电磁阀(17)、挡球气缸(4-12)、推铲气缸(4-2)和触摸屏(19)连接,挡球气缸电磁阀(16)与挡球气缸(4-12)连接,推铲气缸电磁阀(17)与推铲气缸(4-2)连接,DC24V电源向可编程控制器 PLC、触摸屏(19)、Z伺服轴(4-16)、X伺服轴(4-18)、Y伺服轴(4-32)、挡球气缸电磁阀(16)、推铲气缸电磁阀(17)提供电源。
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落球试验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将电源线插在三相插座(15)中,将漏电保护器(26)打开,将油水分离器(13)的气源接好,打开电源开关(6),在触摸屏(19)中的参数设置界面,设置好产品所需要测试的坐标位置;例如,检测产品如果有9个位置需要检测,那么我们就需要用触摸屏(19)上的坐标设置功能,首先手动按触摸屏(19)上X伺服轴(4-18)运动按钮,将导向筒(4-6)移到所需测试位置,记下坐标输入到触摸屏中,再用同样的的方法将Y伺服轴(4-32)移到测试所需位置,将坐标输入触摸屏中,最后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好Z伺服轴(4-16)高度,这样设置好9个位置后就可以实现反复的自动测试;接下来将被检测产品放在产品定位底座(4-4)上面,将定制的亚克力球(4-5)装入导向筒(4-6)内,按下触摸屏(19)上的位置按钮,X伺服轴(4-18)、Y伺服轴(4-32)和Z伺服轴(4-16)三个伺服轴由可编程控制器 PLC内部程序发出指令,驱动三个伺服轴运动到指定位置,同时触摸屏(19)会由可编程控制器 PLC内部程序控制发出指令,弹出“请启动落球”窗口,操作者需同时按下左启动按钮(8)和右启动按钮(7), 挡球气缸(4-12)将落球挡板(4-7)抽回,使导向筒(4-6)中的亚克力球(4-5)垂直落下,砸在设置在定位底座(4-
4)上的被检测产品位置上,这时推铲气缸(4-2)启动,将落球推板(4-3)推向被检测产品上方,保护检测产品不会被弹起的亚克力球二次砸中,保证被检测产品只被砸一次,外围保护罩(1)和挡板(2)会保证亚克力球(4-5)不会因为弹蹦而跳出试验机;测试工作完成后,X伺服轴(4-18)、Y伺服轴(4-32)和Z伺服轴(4-16)会回到开始设定好的工作位置,等待下次实验启动。

说明书全文

一种自动落球试验机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落球试验机及使用方法,是检测产品各个部位抗冲击程度的试验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很多厂商对产品的表面抗冲击程度和一定高度跌落后的状态无法有实际的实验数据,而且在调整位置方面,一般采用手动定位,手动放置落球方式,不可以重复准确定位,也不可以保证不同批次的产品所砸位置一致,同样也做不到多个位置设定,无法批量检测产品,这样就无法准确的确定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落球试验机及使用方法,本发明可以在一台设备中设置多个落球位置,而且位置重复性好,可以批量测试产品,速度快捷,同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实用性强、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0004]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落球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罩挡板、电控箱、自动落球装置、光栅、电源开关、左启动按钮、右启动按钮、RS232C 接口、USB 接口、急停按钮、地脚、油分离器、穿壁接头、三相插座、挡球气缸电磁、推铲气缸电磁阀、电磁阀插座、触摸屏、DC24V电源、可编程控制器 PLC;所述电源开关、急停按钮、左启动按钮、右启动按钮、RS232C 接口、USB 接口和触摸屏分别安装在电控箱的前面,所述油水分离器、穿壁接头、三相插座和电磁阀插座分别安装在电控箱的后面,所述挡球气缸电磁阀和推铲气缸电磁阀分别安装在电磁阀座上,所述DC24V电源和可编程控制器 PLC分别安装在电控箱的里面;
所述自动落球装置安装在电控箱的上面,所述保护罩固定在自动落球装置的框架底板上,在保护罩左右侧壁的前面分别固定一对光栅,所述挡板固定在保护罩左右侧壁前面的下端,在电控箱的底面安装有数个地脚;
所述自动落球装置包括框架底板、推铲气缸、落球推板、产品定位底座、亚克球、导向筒、落球挡板、筒固定板、落球固定板、加强板、气缸连接板、挡球气缸、落球转接板、Z轴拖链板、Z伺服轴拖链、Z伺服轴、Z伺服轴安装板、X伺服轴、X轴立板、X伺服轴拖链板、X伺服轴拖链托板、X伺服轴拖链、框架立筋、X轴横板、框架加强板、X轴直线导轨、X轴导轨、Y轴直线导轨、Y轴导轨垫块、框架横板、Y伺服轴拖链、Y伺服轴、框架竖板、框架前加强板、Y轴滑块、X轴滑块;
两个所述框架前加强板分别固定在框架竖板上,所述框架竖板和两个框架加强板分别固定在框架底板上,所述两个框架前加强板、框架竖板和两个框架加强板用于框架横板与框架底板的连接,所述Y轴直线导轨固定在Y轴导轨垫块上,所述Y轴导轨垫块、Z伺服轴、Y伺服轴和Y伺服轴拖链分别固定在框架横板上,所述落球转接板固定在Z伺服轴一面的滑块上,所述落球固定板和加强板分别固定在落球转接板上,所述筒固定板固定在落球固定板上面,所述挡球气缸固定在落球固定板的底面,所述导向筒通过筒固定板固定在落球固定板孔中,落球挡板一端通过导向筒开口置于导向筒内,落球挡板另一端通过气缸连接板与挡球气缸连接,所述亚克力球设置在导向筒内,所述Z伺服轴安装板固定在Z伺服轴的另一面,所述Z伺服轴拖链固定在Z伺服轴安装板的一面,所述Z轴拖链板一端与Z伺服轴拖链固定,Z轴拖链板另一端固定在Z伺服轴安装板上,所述X轴滑块固定在Z伺服轴安装板的另一面,所述X轴直线导轨固定在X轴导轨垫块槽中,所述X轴导轨垫块和X伺服轴分别固定在X轴立板上,所述Y轴滑块固定在X轴横板的底面,所述X轴横板分别固定在X轴立板的底面和Y伺服轴的滑块上,X轴直线导轨置于X轴滑块的槽中,X伺服轴滑块与Z伺服轴安装板的另一面相固定,Y轴滑块的槽扣装在Y轴直线导轨上,两个框架立筋分别与X轴立板立面和X轴横板上面相固定,所述X伺服轴拖链固定在X伺服轴拖链托板上,X伺服轴拖链托板固定在两个框架立筋上,所述X伺服轴拖链板的一端固定在Z伺服轴安装板的另一面上,X伺服轴拖链板的另一端固定在X伺服轴拖链上;
所述推铲气缸和产品定位底座分别固定在框架横板Ⅰ上的扣板上,所述落球推板与推铲气缸连接,推铲气缸的伸缩动作带动落球推板覆盖在产品定位底座上面或使产品定位底座显露出来;
Z伺服轴滑块的前后移动带动可导向筒前后移动,X伺服轴滑块的左右移动带动可导向筒左右移动,Y伺服轴滑块的上下移动带动可导向筒上下移动,调整Z伺服轴、X伺服轴和Y伺服轴的移动范围,使导向筒筒心与产品定位底座的中心保持同心位置;
电路连接为:可编程控制器 PLC分别与光栅、右启动按钮、左启动按钮、急停按钮、Z伺服轴、X伺服轴、Y伺服轴、挡球气缸电磁阀、推铲气缸电磁阀、挡球气缸、推铲气缸和触摸屏连接,挡球气缸电磁阀与挡球气缸连接,推铲气缸电磁阀与推铲气缸连接,DC24V电源向可编程控制器 PLC、触摸屏、Z伺服轴、X伺服轴、Y伺服轴、挡球气缸电磁阀、推铲气缸电磁阀提供电源。
[0005] 一种自动落球试验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将电源线插在三相插座中,将漏电保护器打开,将油水分离器的气源接好,打开电源开关在触摸屏中的参数设置界面,设置好产品所需要测试的坐标位置;例如,检测产品如果有9个位置需要检测,那么我们就需要用触摸屏上的坐标设置功能,首先手动按触摸屏上X伺服轴运动按钮,将导向筒移到所需测试位置,记下坐标输入到触摸屏中,再用同样的的方法将Y伺服轴移到测试所需位置,将坐标输入触摸屏中,最后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好Z伺服轴高度,这样设置好9个位置后就可以实现反复的自动测试;接下来将被检测产品放在产品定位底座上面,将定制的亚克力球装入导向筒内,按下触摸屏上的位置按钮,X伺服轴、Y伺服轴和Z伺服轴三个伺服轴由可编程控制器 PLC内部程序发出指令,驱动三个伺服轴运动到指定位置,同时触摸屏会由可编程控制器 PLC内部程序控制发出指令,弹出“请启动落球”窗口,操作者需同时按下左启动按钮和右启动按钮, 挡球气缸将落球挡板抽回,使导向筒中的亚克力球垂直落下,砸在设置在定位底座上的被检测产品位置上,这时推铲气缸启动,将落球推板推向被检测产品上方,保护检测产品不会被弹起的亚克力球二次砸中,保证被检测产品只被砸一次,外围保护罩和挡板会保证亚克力球不会因为弹蹦而跳出试验机;测试工作完成后,X伺服轴、Y伺服轴和Z伺服轴会回到开始设定好的工作位置,等待下次实验启动。
[0006]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结构精密、制作容易、操作简单,亚克力球体可定制重量,Z伺服轴、Y伺服轴和X伺服轴可充分保证球体降落位置,其中Z伺服轴高度可自由设定,Y伺服轴和X伺服轴的水平位置可自由设定,三个伺服轴可设定多组坐标组合来满足多个落球点位的测试需求。同时当Y伺服轴和X伺服轴在水平位置多个点位设定完成后,在Y伺服轴和X伺服轴运动到指定点位后,Z伺服轴的高度设定还可以实现自由时时设定的功能,更方便实验方式操作。
[0007] 本发明定位精度高、重复性和一致性好,落球装置有套筒限制,垂直度好,保证下落位置准确,测试精度高,可重复批量检验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推铲气缸工作可以保证产品不会被意外损坏,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同时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外围保护罩可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推铲气缸的保护功能可保证产品质量。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自动落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自动落球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自动落球装置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自动落球装置的后视图;
图7为本发明自动落球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电路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0]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自动落球试验机,包括保护罩1、挡板2、电控箱3、自动落球装置4、光栅5、电源开关6、左启动按钮8、右启动按钮7、RS232C接口9、USB 接口10、急停按钮11、地脚12、油水分离器13、穿壁接头14、三相插座15、挡球气缸电磁阀16、推铲气缸电磁阀
17、电磁阀插座18、触摸屏19、DC24V电源、可编程控制器 PLC。
[0011] 将电源开关6、左启动按钮8、右启动按钮7、RS232C 接口9、USB 接口10、急停按钮11和触摸屏19分别安装在电控箱3的前面,将油水分离器13、穿壁接头14、三相插座15和电磁阀插座18分别安装在电控箱3的后面,将挡球气缸电磁阀16和推铲气缸电磁阀17分别插装在电磁阀插座18上,将DC24V电源和可编程控制器 PLC分别安装在电控箱3的里面。
[0012] 自动落球装置4安装在电控箱3的上面,保护罩1固定在自动落球装置4的框架底板4-1上,在保护罩1左右侧壁的前面分别固定一条光栅5,挡板2固定在保护罩1左右侧壁前面的下端,在电控箱3的底面安装有数个地脚12。
[0013] 自动落球装置4包括框架底板4-1、推铲气缸4-2、落球推板4-3、产品定位底座4-4、亚克力球4-5、导向筒4-6、落球挡板4-7、筒固定板4-8、落球固定板4-9、加强板4-10、气缸连接板4-11、挡球气缸4-12、落球转接板4-13、Z轴拖链板4-14、Z伺服轴拖链4-15、Z伺服轴4-16、Z伺服轴安装板4-17、X伺服轴4-18、X轴立板4-19、X伺服轴拖链板4-20、X伺服轴拖链托板4-21、X伺服轴拖链4-22、框架立筋4-23、X轴横板4-24、框架加强板4-25、X轴直线导轨4-
26、X轴导轨垫块4-27、Y轴直线导轨4-28、Y轴导轨垫块4-29、框架横板4-30、Y伺服轴拖链4-
31、Y伺服轴4-32、框架竖板4-33、框架前加强板4-34、Y轴滑块4-35、X轴滑块4-36。
[0014] 两个框架前加强板4-34分别固定在框架竖板4-33上,框架竖板4-33和两个框架加强板4-25分别固定在框架底板4-1上,两个框架前加强板4-34、框架竖板4-33和两个框架加强板4-25用于框架横板4-30与框架底板4-1的连接,Y轴直线导轨4-28固定在Y轴导轨垫块4-29上,Y轴导轨垫块4-29、Z伺服轴4-16、Y伺服轴4-32和Y伺服轴拖链4-31分别固定在框架横板4-30上,落球转接板4-13固定在Z伺服轴4-16一面的滑块上,落球固定板4-9和加强板
4-10分别固定在落球转接板4-13上,筒固定板4-8固定在落球固定板4-9上面,挡球气缸4-
12固定在落球固定板4-9的底面,导向筒4-6通过筒固定板4-8固定在落球固定板4-9孔中,落球挡板4-7一端通过导向筒4-6开口置于导向筒4-6内,落球挡板4-7另一端通过气缸连接板4-11与挡球气缸4-12连接,亚克力球4-5设置在导向筒4-6内,Z伺服轴安装板4-17固定在Z伺服轴4-16的另一面,Z伺服轴拖链4-15固定在Z伺服轴安装板4-17的一面,所述Z轴拖链板4-14一端与Z伺服轴拖链4-15固定,Z轴拖链板4-14另一端固定在Z伺服轴安装板4-17上,X轴滑块4-36固定在Z伺服轴安装板4-17的另一面,X轴直线导轨4-26固定在X轴导轨垫块4-
27槽中,X轴导轨垫块4-27和X伺服轴4-18分别固定在X轴立板4-19上,Y轴滑块4-35固定在X轴横板4-24的底面,X轴横板4-24分别固定在X轴立板4-19的底面和Y伺服轴4-32的滑块上,X轴直线导轨4-26置于X轴滑块4-36的槽中,X伺服轴4-18滑块与Z伺服轴安装板4-17的另一面相固定,Y轴滑块4-35的槽扣装在Y轴直线导轨4-28上,两个框架立筋4-23分别与X轴立板
4-19立面和X轴横板4-24上面相固定,X伺服轴拖链4-22固定在X伺服轴拖链托板4-21上,X伺服轴拖链托板4-21固定在两个框架立筋4-23上,所述X伺服轴拖链板4-20的一端固定在Z伺服轴安装板4-17的另一面上,X伺服轴拖链板4-20的另一端固定在X伺服轴拖链4-22上。
[0015] 推铲气缸4-2和产品定位底座4-4分别固定在框架横板Ⅰ4-30上的扣板上,落球推板4-3与推铲气缸4-2连接,推铲气缸4-2的伸缩动作带动落球推板4-3覆盖在产品定位底座4-4上面或使产品定位底座4-4显露出来。
[0016] Z伺服轴4-16滑块的前后移动带动可导向筒4-6前后移动,X伺服轴4-18滑块的左右移动带动可导向筒4-6左右移动,Y伺服轴4-32滑块的上下移动带动可导向筒4-6上下移动,调整Z伺服轴4-16、X伺服轴4-18和Y伺服轴4-32的移动范围,使导向筒4-6筒心与产品定位底座4-4的中心保持同心位置。
[0017] 电路连接为:可编程控制器 PLC分别与光栅5、右启动按钮7、左启动按钮8、急停按钮11、Z伺服轴4-16、X伺服轴4-18、Y伺服轴4-32、挡球气缸电磁阀16、推铲气缸电磁阀17、挡球气缸4-12、推铲气缸4-2和触摸屏19连接,挡球气缸电磁阀16与挡球气缸4-12连接,推铲气缸电磁阀17与推铲气缸4-2连接,DC24V电源向可编程控制器 PLC、触摸屏19、Z伺服轴(4-16)、X伺服轴4-18、Y伺服轴4-32、挡球气缸电磁阀16、推铲气缸电磁阀17提供电源。
[0018] 左启动按钮8和右启动按钮7为互按钮,操作者需同时按下左启动按钮8和右启动按钮7试验机才能启动。
[0019] 为了防止误操作设置光栅5,操作者在取或放被检测产品时,保证试验机不能启动。
[0020] 急停按钮11的设置是在特出情况下,使试验机瞬时停止工作。
[0021] 一种自动落球试验机的使用方法,将电源线插在三相插座15中,将漏电保护器26打开,将油水分离器13的气源接好,打开电源开关6,在触摸屏19中的参数设置界面,设置好产品所需要测试的坐标位置;例如,检测产品如果有9个位置需要检测,那么我们就需要用触摸屏19上的坐标设置功能,首先手动按触摸屏19上X伺服轴4-18运动按钮,将导向筒4-6移到所需测试位置,记下坐标输入到触摸屏中,再用同样的的方法将Y伺服轴4-32移到测试所需位置,将坐标输入触摸屏中,最后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好Z伺服轴4-16高度,这样设置好9个位置后就可以实现反复的自动测试;接下来将被检测产品如圆形镜片或显示屏放在产品定位底座4-4上面,将定制的亚克力球4-5装入导向筒4-6内,按下触摸屏19上的位置按钮,X伺服轴4-18、Y伺服轴4-32和Z伺服轴4-16三个伺服轴由可编程控制器 PLC内部程序发出指令,驱动三个伺服轴运动到指定位置,同时触摸屏19会由可编程控制器 PLC内部程序控制发出指令,弹出“请启动落球”窗口,操作者需同时按下左启动按钮8和右启动按钮7,挡球气缸4-12将落球挡板4-7抽回,使导向筒4-6中的亚克力球4-5垂直落下,砸在设置在定位底座4-4上的产品位置上,这时推铲气缸4-2启动,将落球推板4-3推向被检测产品上方,保护被检测产品不会被弹起的亚克力球二次砸中,保证被检测产品只被砸一次,外围保护罩1和挡板2会保证亚克力球4-5不会因为弹蹦而跳出试验机;测试工作完成后,X伺服轴4-18、Y伺服轴4-32和Z伺服轴4-16会回到开始设定好的工作位置,等待下次实验启动。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