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缆,导体和接线 / 接线端子排 / 一种智能配电模块及智能配电柜

一种智能配电模及智能配电柜

阅读:595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智能配电模及智能配电柜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电模 块 及智能 配电柜 ,该智能配电模块包括 底板 、两个侧板、面板以及搭接件,两个侧板分别垂直设置于底板的相对两侧;面板垂直设置于底板的前端,且与两个侧板位于底板的同一侧,底板、两个侧板以及面板围成一容置空间;搭接件与侧板靠近面板的一侧连接且至少部分伸出容置空间,能够进行搭接以实现扩容。本发明通过设置底板、两个侧板以及面板以围成一容置空间,并设置至少部分伸出容置空间的搭接件,以使得智能配电模块能够通过搭接件实现扩容,能够使得智能配电模块的扩容安装更加方便,从而使得智能配电柜的容量大大提升,扩大智能配电柜的适用范围。,下面是一种智能配电模及智能配电柜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智能配电模,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两个侧板,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
面板,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前端,且与所述两个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底板、所述两个侧板以及所述面板围成一容置空间;
搭接件,与所述侧板靠近所述面板的一侧连接且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容置空间,能够进行搭接以实现扩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件包括主路排板和搭接排板,所述主路排板通过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搭接排板与所述主路排板连接,且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容置空间以实现搭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配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电模块进一步包括支路排板,所述支路排板通过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通过连接板与所述主路排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配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电模块进一步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置于所述主路排板和所述支架之间、所述支路排板和所述支架之间,用于使得所述主路排板和所述支架之间、所述支路排板和所述支架之间绝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电模块进一步包括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面板的一侧,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搭接件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用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电模块进一步包括开关断路器,所述开关断路器贯穿设置于所述面板且与所述搭接件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电模块进一步包括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连接,用于与外部设备安装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侧边设置有安装孔,用于与外部设备安装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电模块进一步包括监控机构,所述监控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远离所述面板的一侧。
10.一种智能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配电模块,所述多个智能配电模块相互电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智能配电模及智能配电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配电模块及智能配电柜。

背景技术

[0002] 智能配电柜已广泛应用于通信、路、航空以及制造业等领域,它能够提高数据中心电能利用率、加强动系统的安全性管理,为数据中心的设备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物理基础。而随着数据处理量越来越大,配电柜普遍存在容量不足的问题。
[0003] 本申请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传统的配电柜采用固定安装方式,所有的开关断路器均采用安装板进行固定,当出现有扩容需求时,会出现无法安装或者安装难度大的问题。其主要问题在于开关无安装位,无法进行精密监控,无法走线,无接线端子等。此外,即使通过常见的热插拔开关进行扩容,也需在配电模块上预留开关位置,其成本较高且接线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配电模块及智能配电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电柜不易实现扩容的技术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配电模块,包括:
[0006] 底板
[0007] 两个侧板,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
[0008] 面板,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前端,且与所述两个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底板、所述两个侧板以及所述面板围成一容置空间;
[0009] 搭接件,与所述侧板靠近所述面板的一侧连接且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容置空间,能够进行搭接以实现扩容。
[0010]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搭接件包括主路排板和搭接排板,所述主路排板通过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搭接排板与所述主路排板连接,且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容置空间以实现搭接。
[0011]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配电模块进一步包括支路排板,所述支路排板通过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通过连接板与所述主路排板连接。
[0012]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配电模块进一步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置于所述主路排板和所述支架之间、所述支路排板和所述支架之间,用于使得所述主路排板和所述支架之间、所述支路排板和所述支架之间绝缘。
[0013]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配电模块进一步包括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面板的一侧,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搭接件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用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0014]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配电模块进一步包括开关断路器,所述开关断路器贯穿设置于所述面板且与所述搭接件电连接。
[0015]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配电模块进一步包括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连接,用于与外部设备安装连接。
[0016]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侧边设置有安装孔,用于与外部设备安装连接。
[0017]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配电模块进一步包括监控机构,所述监控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远离所述面板的一侧。
[001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配电柜,包括多个上述的智能配电模块,所述多个智能配电模块相互电连接。
[0019] 本发明通过设置底板、两个侧板以及面板以围成一容置空间,并设置至少部分伸出容置空间的搭接件,以使得智能配电模块能够通过搭接件实现扩容,能够使得智能配电模块的扩容安装更加方便,从而使得智能配电柜的容量大大提升,扩大智能配电柜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21] 图1是本发明智能配电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智能配电模块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本发明智能配电模块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是本发明智能配电模块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是本发明智能配电柜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7]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而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8] 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智能配电模块10实施例包括底板110、两个侧板120、面板130以及搭接件200,两个侧板120分别垂直设置于底板110的相对两侧;面板130垂直设置于底板110的前端,且与两个侧板120位于底板110的同一侧,底板110、两个侧板120以及面板
130围成一容置空间140;搭接件200与侧板120靠近面板130的一侧连接且至少部分伸出容置空间140,能够进行搭接以实现扩容。
[0029]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底板110、两个侧板120以及面板130以围成一容置空间,并设置至少部分伸出容置空间140的搭接件200,以使得智能配电模块10能够通过搭接件实现扩容,能够使得智能配电模块10的扩容安装更加方便,从而使得智能配电柜的容量大大提升,扩大智能配电柜的适用范围。
[0030]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0、两个侧板120以及面板130可构成19英寸机架式安装框架,面板130的高度可以为8U至12U,例如8U、10U或12U。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智能配电模块10的框架尺寸,在此不做限制。
[0031]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130可以通过设置贯穿设置于面板130的固定件131与侧板120连接。其中,固定件131可以为螺钉,以便于面板130的拆装。
[0032] 在其他实施例中,面板130也可以通过卡扣等其他连接结构与侧板120连接,在此不做限制。
[0033] 在本实施例中,搭接件200包括沿垂直于底板110的表面方向延伸设置的主路排板210和搭接排板220,主路排板210通过支架150设置于容置空间140内,搭接排板220与主路排板210连接,且至少部分伸出容置空间140以实现搭接。
[0034] 在本实施例中,搭接排板220可以为Z形弯折板,以便于与其他配电模块搭接以实现扩容。在其他实施例中,搭接排板220也可以为L形弯折板或者直板,在此不做限制。
[0035]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配电模块10进一步包括沿垂直于底板110的表面方向延伸设置的支路排板230,支路排板230通过支架150设置于容置空间140内,且通过连接板160与主路排板210连接。
[0036] 在本实施例中,主路排板210、搭接排板220以及支路排板230都为金属材料制成,例如等,能够实现电传输。主路排板210、搭接排板220以及支路排板2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用于实现同一功能的多个排板的规格尺寸相同,以减少生产加工的难度。
[0037]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0上设置有镂空部111,镂空部111对应搭接排板220设置,以使得多个智能配电模块10上下层叠设置时,下层智能配电模块10的搭接排板220能够从上层智能配电模块10的镂空部111伸入上层智能配电模块10以实现电连接。
[0038]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配电模块10进一步包括绝缘件300,绝缘件300设置于主路排板210和支架150之间、支路排板230和支架150之间,用于使得主路排板210和支架150之间、支路排板230和支架150之间绝缘。
[0039]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件300与主路排板210或支路排板230连接的连接面可以呈阶梯形设置,以使得多个主路排板210和多个支路排板230呈阶梯形排布,减少多个主路排板210之间、多个支路排板230之间出现短路的概率。
[0040]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件300可以为绝缘电木,相比目前常用的绝缘子,绝缘电木能够在保证绝缘强度的同时简化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件300也可以为绝缘橡胶等其他绝缘材料,在此不做限制。
[0041]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配电模块10进一步包括接线端子400,接线端子400设置于侧板120远离面板130的一侧,接线端子400与搭接件200连接,接线端子400用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0042] 在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400的数量为二,两个接线端子400相对设置于两个侧板120上,以增大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的范围。
[0043]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配电模块10进一步包括开关断路器500,开关断路器500贯穿设置于面板130且与搭接件200电连接,用于对连接于搭接件200的外部设备进行开关控制。
[0044]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断路器500的数量为16个,16个开关断路器500呈8排2列排布于面板130上,每个开关断路器500包括3路开关,以实现48路开关控制。
[0045] 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断路器500也可以呈其他形式排列,并且当开关断路器500的数量小于面板130的开孔数量时,可通过塑胶子面板对多余开孔进行封堵,以使得智能配电模块的表面平整。
[0046]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配电模块10进一步包括监控机构600,监控机构600设置于底板110上且位于容置空间140内远离面板130的一侧,监控机构600用于对开关断路器500输出的各个支路的电能参数进行监控,以实现智能控制。其中,电能参数可以包括电压电流、有功电能、无功电能、功能因素等。
[0047] 在本实施例中,监控机构600可以包括霍尔传感器
[0048]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配电模块10进一步包括导轨700,导轨700与底板110和侧板120连接,用于与外部设备安装连接。
[0049]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130侧边设置有安装孔132,用于与外部设备安装连接。
[0050] 参见图5,本发明智能配电柜实施例包括柜体800及设置于柜体800内的柜体支架810,柜体支架810上设置有多个智能配电模块10,多个智能配电模块10相互电连接。
[0051] 其中,智能配电模块10的结构参见上述智能配电模块10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0052]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配电柜的高度可以为40U至44U,例如40U、42U或44U,智能配电柜可包括3个智能配电模块10,总支路数小于或等于144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容量大小设置智能配电柜的高度及智能配电模块10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制。
[0053]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底板110、两个侧板120以及面板130以围成一容置空间,并设置至少部分伸出容置空间140的搭接件200,以使得智能配电模块10能够通过搭接件实现扩容,能够使得智能配电模块10的扩容安装更加方便,从而使得智能配电柜的容量大大提升,扩大智能配电柜的适用范围。
[005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