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净化

阅读:233发布:2024-02-0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复合净化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复合 净化 器,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壳体, 水 雾区设有水雾 喷嘴 和折流栅板;荷电区设有电晕极和荷电区接地极板,电晕极与电晕极固定杆连接,荷电区接地极板与荷电区接地极固定杆连接;收尘区的放 电极 板与放电极固定杆连接,收尘区接地极板与收尘区接地极固定杆连接;静电电源装置的收尘区电源装置上设有放电极 支架 ,荷电区电源装置上设有电晕极支架,放电极支架与放电极固定杆连接,电晕极支架与电晕极固定杆连接。本发明通过水雾区、荷电区、收尘区三区的组合,以及下进上出的烟气流动方式,达到较高的净化效率且阻 力 小能耗低,维护和运行 费用 低,工作寿命长,减少火灾隐患等有益效果。,下面是一种复合净化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复合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气口,顶部设有出气口,且所述壳体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布设有雾区、荷电区、收尘区;
所述水雾区设有至少一个水雾喷嘴,以及设置在所述水雾喷嘴下方的若干个折流栅板,所述折流栅板用于收集落下的水滴并让烟气折流穿过;
所述荷电区设有若干个电晕极和若干个荷电区接地极板,若干个所述电晕极与若干个所述荷电区接地极板相互间隔平行交叉排列,且若干个所述电晕极均通过一电晕极固定杆进行连接,所述电晕极固定杆的两端通过电晕极支架与所述壳体连接,每个所述电晕极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均通过一第一绝缘件进行连接,若干个所述荷电区接地极板均通过一荷电区接地极固定杆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进行连接;
所述收尘区设有若干个放电极板和若干个收尘区接地极板,若干个所述放电极板与若干个所述收尘区接地极板相互间隔平行交叉排列,且若干个所述放电极板均通过一放电极固定杆进行连接,所述放电极固定杆的两端通过放电极支架与所述壳体连接,每个所述放电极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均通过一第二绝缘件进行连接,若干个所述收尘区接地极板均通过一收尘区接地极固定杆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进行连接;
还设有静电电源装置,所述静电电源装置包括荷电区电源装置,以及收尘区电源装置,所述荷电区电源装置通过所述电晕极支架为所述荷电区提供电源,所述收尘区电源装置通过所述放电极支架为所述收尘区提供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包括主进气口和辅助进气口,所述主进气口位于所述壳体中心位置处,所述辅助进气口位于靠近所述壳体内侧壁处,且所述主进气口与所述辅助进气口之间通过一隔板进行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荷电区电源装置包括荷电区高压静电电源、第一导线
所述第一导线贯穿某一个所述第一绝缘件后一端与所述荷电区高压静电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晕极支架连接;
所述收尘区电源装置包括收尘区高压静电电源、第二导线;
所述第二导线贯穿某一个所述第二绝缘件后一端与所述收尘区高压静电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电极支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荷电区与所述收尘区的侧壁上设有一侧框,所述侧框与所述壳体内侧壁之间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用于设置所述静电电源装置、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框相对所述电晕极固定杆处设置一对第一通孔,所述电晕极固定杆的两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后与所述电晕极支架连接,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内表面至所述电晕极固定杆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相邻所述电晕极与所述荷电区接地极板之间距离的1.5-2倍;
所述侧框相对所述放电极固定杆处设置一对第二通孔,所述放电极固定杆的两端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后与所述放电极支架连接,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内表面至所述放电极固定杆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相邻所述放电极板与收尘区接地极板之间距离的1.5-2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雾区与所述荷电区之间还设置一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围设在所述壳体内侧壁处,围成两端开口形状,且靠近所述荷电区一侧的口径小于另一侧开口的口径,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为30°-75°之间;
和/或;
所述荷电区与所述收尘区之间还设置一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两端均与所述壳体内侧壁进行连接,且与水平面成倾斜状,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7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尘区的顶部还设置至少一个自清洗喷嘴。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复合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若干个所述折流栅板包括若干个依此排列的上板和若干个依此排列的下板,相邻两个所述下板之间留有第一间隙,相邻两个所述上板之间留有第二间隙;
相邻两个所述下板上方设置一所述上板,且所述下板与所述上板之间留有第三间隙;
使用状态下,烟气依此流经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三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板和下板均成一共形状结构,且所述上板的共形状结构开口与所述下板的共形状结构开口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复合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晕极为齿条状结构,所述荷电区接地极、所述放电极板和所述收尘区接地极板均为平板状。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复合净化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产生复合净化的复合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 不管餐饮业烹饪,还是工业热处理的烟气中均含有固态尘粒、冷凝液态油及油裂解产生的气态污染物等。采用单一的净化处理方法存在很多缺陷,如:惯性分离法利用气流中尘粒的惯性而进行分离,对粒径较小的颗粒去除效率低。而采用普通过滤吸附对于有液态冷凝物产生的烟气,如油烟烟气,易粘黏、堵塞造成压降大能耗高,更换滤料增加运行成本,液体洗涤法净化效率较高,但对于亚微米级的颗粒物净化效率较低,且阻较大,对于使用洗涤剂产生的废液,排放时不仅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其消耗品又造成运行费用的增加。
[0003] 目前,干式静电沉积法是油烟净化的主要技术手段,具有较多优点,净化效率高,压降较小,噪声和能耗低,运行费用低,但是去除刺激性气味,即气态污染物及非极性微粒物较困难,粘度较高的冷凝油污会在收尘电极上聚集,形成油膜,阻碍电场放电,导致净化效率下降即失效,集尘电极清洗困难,维护工作量大,费用高,由于油膜易燃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用湿电或雾电场,如ZL201621225943.5,烟气从上往下运行,虽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在接触水雾以前的零部件仍然聚集油污,需要经常清洗,但由于电场中的针刺会挂上纤维性尘物,清洗较困难,并且会影响电场工作性能,尤其是在放电极采取布满针刺的结构形式下,虽然起晕电压低,但是电场分布不均匀;虽然荷电彻底,但收尘效果较差,主要由于收尘适合在起晕电压高的均匀电场中进行,所以净化效果较差,又因其荷电与收尘在一个电场中,受起晕电压低的制约,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的距离较大,电场长度尺寸较大,设备尺寸较大,又因为烟气从上往下运行,还需另外增设除雾装置,系统复杂阻力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净化效率低、阻力大、能耗高、频繁清洗运行维护费用高、存在火灾隐患、不易去除气态污染物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净化器,通过水雾区、荷电区、收尘区三区的组合,以下进上出的烟气流动方式,将各个区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加强,满足同时去除烟气中的固态、液态和气态多种污染物成分,达到较高的净化效率并且阻力小、能耗低,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工作寿命长,减少火灾隐患等有益效果。
[0005]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复合净化器,包括:
[0007] 一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气口,顶部设有出气口,且所述壳体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布设有水雾区、荷电区、收尘区;
[0008] 所述水雾区设有至少一个水雾喷嘴,以及设置在所述水雾喷嘴下方的若干个折流栅板,所述折流栅板用于收集落下的水滴并让烟气折流穿过;
[0009] 所述荷电区设有若干个电晕极和若干个荷电区接地极板,若干个所述电晕极与若干个所述荷电区接地极板相互间隔平行交叉排列,且若干个所述电晕极均通过一电晕极固定杆进行连接,所述电晕极固定杆的两端通过电晕极支架与所述壳体连接,每个所述电晕极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均通过一第一绝缘件进行连接,若干个所述荷电区接地极板均通过一荷电区接地极固定杆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进行连接;
[0010] 所述收尘区设有若干个放电极板和若干个收尘区接地极板,若干个所述放电极板与若干个所述收尘区接地极板相互间隔平行交叉排列,且若干个所述放电极板均通过一放电极固定杆进行连接,所述放电极固定杆的两端通过放电极支架与所述壳体连接,每个所述放电极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均通过一第二绝缘件进行连接,若干个所述收尘区接地极板均通过一收尘区接地极固定杆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进行连接;
[0011] 还设有静电电源装置,所述静电电源装置包括荷电区电源装置,以及收尘区电源装置,所述荷电区电源装置通过所述电晕极支架为所述荷电区提供电源,所述收尘区电源装置通过所述放电极支架为所述收尘区提供电源。
[0012] 本技术方案中,以下进上出的烟气流动方式对烟气进行处理,烟气在负压作用下,由壳体下端进入壳体内,烟气在水雾区由水雾洗涤作用下,部分固态烟尘被湿润,烟气温度降低,气态油分子冷凝成液态,随气流进入荷电区,通过对荷电区施加高压静电,在电晕极和荷电区接地极板之间形成的通道内,产生电晕产生不均匀电场,使尘粒、液态冷凝物、水雾等带上电荷,荷电水雾受同电荷排斥力的影响,雾珠分裂变小变多,进一步扩散碰撞洗涤冷却烟气,减少气态污染物,通过电晕产生的臭进一步去除气态污染物,已荷电尘粒、冷凝液态物和水雾在一定烟气流速下,随气流进入收尘区,在放电极板和收尘区接地极板之间形成的通道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吸附在收尘区接地极板上,由于水雾在收尘极板上形成水膜,尘粒、液态冷凝物及纤维性尘类不会粘附聚集在收尘极板上,随着凝并作用,收尘极板上形成较大的液滴,当其重力大于气流浮力时便自然落下,有效避免污染物聚集覆盖极板影响放电性能,从而影响收尘效果,落下的液滴被水雾区内的折流栅板收集排出;而经收尘区净化后的烟气由上部出气口排出,因不含水雾,不需配置除雾装置,出气口与抽气机相连;将水雾区、荷电区、除雾收尘区分为三个区域,统一布置在一个壳体内,通过气流组织,达到对烟气进行复合净化的效果,并且克服干式静电极板频繁清洗问题,因有水雾且无可燃物聚集,因此具有防火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油烟净化技术设备的缺陷;不仅复合净化器阻力小、能耗低,结构紧凑,制造费用低,而且运行维护费用低,占地少,工作寿命长,净化效率高,无火灾隐患。
[0013]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包括主进气口和辅助进气口,所述主进气口位于所述壳体中心位置处,所述辅助进气口位于靠近所述壳体内侧壁处,且所述主进气口与所述辅助进气口之间通过一隔板进行隔离。
[0014] 本技术方案中,将进气口设置成由主进气口和辅助进气口构成,目的是使得大部分烟气从主进气口进入,一小部分的烟气从辅助进气口进入,避免分设在壳体的内侧壁两侧的固定电晕极支架的绝缘件不被水雾溅湿保持与壳体之间的绝缘性能。
[0015] 优选地,所述荷电区电源装置包括荷电区高压静电电源、第一导线
[0016] 所述第一导线贯穿某一个所述第一绝缘件后一端与所述荷电区高压静电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晕极支架连接;
[0017] 所述收尘区电源装置包括收尘区高压静电电源、第二导线;
[0018] 所述第二导线贯穿某一个所述第二绝缘件后一端与所述收尘区高压静电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电极支架连接。
[0019] 本技术方案中,不管是荷电区电源装置还是收尘区电源装置均由高压静电电源、以及导线构成,这样利用导线贯穿其中某一个绝缘件后,分别实现高压静电电源与电晕极支架和放电极支架连接,从而为荷电区和收尘区提供电源,同时在绝缘件的包裹下导线不被水雾溅湿,与壳体之间保持绝缘,避免发生导电现象发生。
[0020] 优选地,所述荷电区与所述收尘区的侧壁上设有一侧框,所述侧框与所述壳体内侧壁之间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用于设置所述静电电源装置、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
[0021] 本技术方案中,在荷电区与收尘区的侧壁上设有一侧框,目的是通过侧框与壳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的容置腔,将静电电源装置、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安装在容置腔内后实现保护,避免受壳体内水雾影响发生漏电现象。
[0022] 优选地,所述侧框相对所述电晕极固定杆处设置一对第一通孔,所述电晕极固定杆的两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后与所述电晕极支架连接,,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表面至所述电晕极固定杆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相邻所述电晕极与所述荷电区接地极板之间距离的1.5-2倍;
[0023] 所述侧框相对所述放电极固定杆处设置一对第二通孔,所述放电极固定杆的两端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后与所述放电极支架连接,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内表面至所述放电极固定杆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相邻所述放电极板与收尘区接地极板之间距离的1.5-2倍。
[0024] 本技术方案中,在侧框相对电晕极固定杆处设置第一通孔,目的是使得电晕极固定杆贯穿第一通孔后与电晕极支架连接,达到导电作用。同时通过侧框相对放电极固定杆处设置第二通孔,同样的使得放电极固定杆贯穿第二通孔后与放电极支架连接,达到导电作用。这样通过对第一通孔的孔内表面至电晕极固定杆的杆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做进一步的限定,以及对第二通孔的孔内表面至放电极固定杆的杆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做进一步的限定,有效避免距离太小容易放电,距离太大增加烟气进入侧框的几率,保证侧框内进入烟气越少越好,越少能够有效地提高绝缘效果。既保证的静电电源装置的安全性,又能实现为荷电区和收尘区提供电源。
[0025] 优选地第一绝缘件下端连接的电晕极支架和上端连接的壳体连接件之间的距离为电晕极板与其荷电区接地极板之间距离的1.5-2倍,第二绝缘件下端连接的放电极支架和上端连接的壳体连接件之间的距离为放电极板与其收尘区接地极板之间距离的1.5-2倍。距离太小会增加两者放电的机会,距离太大会增大设备高度尺寸。
[0026] 优选地,所述水雾区与所述荷电区之间还设置一第一导流板,围设在所述壳体内侧壁处,围成两端开口形状,且靠近所述荷电区一侧的口径小于另一侧开口的口径,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为30°-75°之间。
[0027] 和/或;
[0028] 所述荷电区之上收尘区之下还设置一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两端均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且与水平面成倾斜状,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75°之间。
[0029] 本技术方案中,在水雾区设置一第一导流板,且将第一导流板设置在位于壳体内侧壁处,且围成两端开口形状,同时靠近荷电区一侧的口径小于另一侧开口的口径,该设置的目的是为烟气的流通路径提供导向作用,保证全部烟气能够从壳体的中心位置处朝向荷电区流出,提高荷电区对烟气的处理精准率,增加处理效率,同时减少含水雾烟气进入侧框内的机会,有利于保持绝缘件的绝缘性能。
[0030] 同时进一步的在收尘区设置第二导流板,且通过第二导流板的连接方式,使其成倾斜状。同样的确保荷电后的烟气都能进入收尘区电场,在收尘区的作用下进一步的提高对烟气的处理精准率,同时减少含水雾烟气进入侧框内的机会,有利于保持绝缘件的绝缘性能最终达到最佳的处理效率。
[0031] 最主要的是在设置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作用下,能够使几乎全部烟气都能通过电场,在侧框内设置有静电电源装置与电晕极固定杆和放电极固定杆形成电场的情况下,即使有少量含水雾烟气从进入侧框上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入容置腔内也会被其内部的收尘极板吸附,从而避免绝缘件被湿润爬电。
[0032] 优选地,所述收尘区的顶部还设置至少一个自清洗喷嘴。
[0033] 本机上方案中,通过收尘区的顶部(即整个壳体的顶部)设置的自清洗喷嘴,在整个净化器停机状态下对残留在各极板(即电晕极、荷电区接地极板、放电极板和收尘区接地极板)上粘附的污染物进行清洗,保持各电极板的清洁度,避免由专业人员拆卸后进行清洗,减少维护成本。
[0034] 进一步优选地,若干个所述折流栅板包括若干个依此排列的上板和若干个依此排列的下板,相邻两个所述下板之间留有第一间隙,相邻两个所述上板之间留有第二间隙;
[0035] 相邻两个所述下板上方设置一所述上板,且所述下板与所述上板之间留有第三间隙;
[0036] 使用状态下,烟气依此流经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三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
[0037]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折流栅板的改进,使其由若干个依此排列的上板和若干个依此排列的下板构成,同时在相邻两个下板之间留有第一间隙,相邻两个上板之间留有第二间隙,最后在下板与上板之间留有第三间隙;这样通过上板与下板的设计,实现对水滴的收集,同时避免水滴从各烟气进入的间隙中掉落。
[0038] 优选地,所述上板和下板均成一共形状结构,且所述上板的共形状结构开口与所述下板的共形状结构开口相对设置。
[0039]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上板与下板的配合,既保证了气流顺畅地流入水雾区内,还能通过折流栅板对水雾区的水滴进行收集并排除,设计巧妙合理。
[0040] 优选地,所述电晕极为齿条状结构,所述荷电区接地极为平板状;所述放电极板和所述收尘区接地极板均为平板状,并且为圆弧角过度周边无尖角。
[0041] 本技术方案中,将电晕极设置为齿条状结构,通过尖端产生电晕,最终产生不均匀电场,起晕电压低,有利于尘粒和液态冷凝物及水雾的荷电,电晕产生的臭氧又能进一步去除气态污染物,一举两得。将放电极板和收尘极板设置为平板结构,圆弧角过度周边无尖角,起晕电压高可以减少电晕的产生,使电场保持均匀,有利于收尘,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净化器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0042] 1、本发明中,由水雾区、荷电区、收尘区分为三个区域,统一布置在一个壳体内,同时采取下进气上出气的方式,通过气流组织,达到对烟气进行复合净化的效果,并且克服干式静电极板频繁离线清洗问题,因有水雾且无可燃物聚集,因此具有防火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油烟净化技术设备的缺陷;本发明复合净化器阻力小、能耗低,结构紧凑,制造费用低,运行维护费用低,占地少,工作寿命长,净化效率高,减少火灾隐患。
[0043] 2、本发明中,通过一种方案将进气口设置成由主进气口和辅助进气口构成,目的是使得大部分烟气从主进气口进入,一小部分的烟气从辅助进气口进入,避免分设在壳体的内侧壁两侧的连接静电电源装置中的导线与壳体之间的绝缘件被水雾溅湿保持绝缘性能。另一种方案通过设置导流板,以及通过导流板的设置方式,确保荷电后的烟气都能进入收尘区电场,在收尘区的作用下进一步的提高对烟气的处理精准率,最终达到最佳的处理效率。
[0044] 3、本发明中,设置的不管是荷电区电源装置还是收尘区电源装置均由高压静电电源、以及导线构成,这样利用导线贯穿某一个绝缘件后实现高压静电电源与电晕极支架和放电极支架连接,从而为荷电区和收尘区提供电源,同时保持导线和绝缘件不被水雾溅湿,保持各电极支架与壳体之间的绝缘,避免发生导电现象。
[0045] 4、本发明中,不管是通过对静电电源装置位置的限定,还是通过在荷电区与收尘区的侧壁上设置的侧框,目的均是为了对静电电源装置的保护,避免受壳体内水雾影响发生漏电现象,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0046] 5、本发明中,进一步的通过在收尘区的顶部(即整个壳体的顶部)设置的自清洗喷嘴,可以有效地清洗放电极板和收尘区接地极板上粘附的污染物,保持极板的清洁,维护成本低。
[0047] 6、本发明中,通过对折流栅板的改进,使其由若干个依此排列的上板和若干个依此排列的下板构成,同时在相邻两个下板之间留有第一间隙,相邻两个上板之间留有第二间隙,最后在下板与上板之间留有第三间隙;这样通过上板与下板的设计,既保证了气流穿过相邻折流栅板之间的间隙折流进入水雾区内,还能通过折流栅板对水雾区的水滴进行收集并排除,同时避免水滴从各烟气进入的间隙中掉落,设计巧妙合理。
[0048] 7、本发明中,将电晕极设置为齿条状结构,通过尖端产生电晕,最终产生不均匀电场,起晕电压低,有利于尘粒和液态冷凝物及水雾的荷电,电晕产生的臭氧又能进一步去除气态污染物,一举两得。
[0049] 8、本发明整体结构紧凑,满足同时去除烟气中的固态、液态和气态多种污染物成分,达到较高的净化效率,并且阻力小、能耗低,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工作寿命长,减少火灾隐患等有益效果。附图说明
[0050]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复合净化器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0051]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复合净化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52]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复合净化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54] 图4为图3中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55] 图5为本发明一种复合净化器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56] 图6为图5中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57] 图7为图5中D-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58] 图8为本发明一种复合净化器的水雾区、荷电区、收尘区的使用原理图;
[0059] 图9为图8中E部分的收尘区电场放大图;
[0060] 图10为图8中F部分的荷电区电场放大图。
[0061] 附图标号说明:
[0062] 壳体1;进气口11;主进气口111;辅助进气口112;隔板113;出气口12;框体13;
[0063] 水雾区2;水雾喷嘴21;折流栅板22;下板221;上板222;排污管23;集水槽24;第一导流板25;支撑板26;
[0064] 荷电区3;电晕极31;电晕极固定杆32;荷电区接地极板33;荷电区接地极固定杆34;第一绝缘件固定板35;
[0065] 收尘区4;放电极板41;放电极固定杆42;收尘区接地极板43;收尘区接地极固定杆44;第二导流板45;自清洗喷嘴46;第二绝缘件固定板47;
[0066] 静电电源装置5;荷电区电源装置51;电晕极支架横杆511;电晕极支架竖杆512;荷电区高压静电电源513;第一绝缘件514;第一导线515;
[0067] 收尘区电源装置52;放电极支架横杆521;放电极支架竖杆522;收尘区高压静电电源523;第二绝缘件524;第二导线525;
[0068] 侧框6;第一通孔61;第二通孔62。

具体实施方式

[006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70]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其次,顶部、底部等均指图中所示方向,虚线带箭头的线为烟气的流动方向。
[0071] 在本发明复合净化器的实施例一中,参看图1、2所示,一种复合净化器,具体包括了一壳体1,壳体1的底部设有进气口11,顶部设有出气口12,以下进气上出气的方式实现对烟气的处理。同时壳体1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布设有水雾区2、荷电区3,以及收尘区4,该设置的目的是使得从底部进气口11进入的烟气,依次通过水雾区2、荷电区3,以及收尘区4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净化效率且阻力小能耗低,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工作寿命长,减少火灾隐患等有益效果。
[0072] 在实际使用时,其中,设置的水雾区2中包括至少一个水雾喷嘴21,以及设置在水雾喷嘴21下方的若干个折流栅板22,这样烟气中的一部分灰尘遇水雾被湿润,烟气被冷却,一部分油气分子被水雾冷却后凝结成液滴掉落在折流栅板22上,由折流栅板22收集并排出壳体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折流栅板22的下方进一步的设置排污管23,最终由排污管23排出壳体1。
[0073] 其中,设置的荷电区3设有若干个电晕极31和若干个荷电区接地极板33,具体的若干个电晕极31与若干个荷电区接地极板33相互间隔平行交叉排列,见图1所示。而若干个电晕极31均通过一电晕极固定杆32进行连接,即若干个电晕极31的与电晕极固定杆32进行固定连接。同时将电晕极固定杆32的两端通过电晕极支架与壳体1连接,且在每个电晕极支架与壳体之间均通过一第一绝缘件514进行连接。这样既能满足后期对荷电区3提供电源,同时保持第一绝缘件514不被水雾溅湿,保持电源装置与壳体1之间的绝缘性能,避免发生导电现象发生。而设置的若干个荷电区接地极板33均通过一荷电区接地极固定杆34与壳体1的内侧壁进行连接,即荷电区接地极板33与荷电区接地极固定杆34进行连接,连接后由荷电区接地极固定杆34的两端与壳体1的内侧壁进行连接。
[0074] 其中,设置的收尘区4设有若干个放电极板41和若干个收尘区接地极板43,若干个放电极板41与若干个收尘区接地极板43相互间隔平行交叉排列,见图1所示。而若干个放电极板41均通过一放电极固定杆42进行连接,即若干个放电极板41与放电极固定杆42进行连接。同时放电极固定杆42的两端通过放电支架与壳体1进行连接,且每个放电极支架与壳体1之间均通过一第二绝缘件524进行连接。这样既能满足后期对收尘区4提供电源,同时保持第二绝缘件524不被水雾溅湿,保持电源装置与壳体1之间的绝缘性能,避免发生爬电现象发生。而设置的若干个收尘区接地极板43均通过一收尘区接地极固定杆44与壳体1的内侧壁进行连接,即若干个收尘区接地极板43一端与收尘区接地极固定杆44连接后,通过收尘区接地极固定杆44的两端与壳体1的内侧壁进行连接。这样实现了对放电极板41和收尘区接地极板43的固定。
[0075] 在本实施例一中,还设有静电电源装置5,具体的静电电源装置5包括了为荷电区3提供电源的荷电区电源装置51,以及为收尘区4提供电源的收尘区电源装置。在实际安装时,将荷电区电源装置51和收尘区电源装置52均分设在壳体1的内侧壁两侧,见图1、2所示。这样烟气从壳体1的中心位置上升时,即使烟气中含有水雾也不用对静电电源装置5造成影响。在实际使用时,荷电区电源装置51通过电晕极支架的连接实现为荷电区3提供电源,其中,电晕极支架包括电晕极支架横杆511和电晕极支架竖杆512,具体的将电晕极支架横杆
511连接荷电区电源装置52后,再通过电晕极支架竖杆512与电晕极固定杆32进行连接。从而达到为放电极板41,以及电晕极31提供电源。同样的收尘区电源装置52通过放电极支架实现为收尘区4提供电源,其中,放电极支架包括了放电支架横杆521和放电支架竖杆522;
这样通过放电支架横杆521连接收尘区电源装置52后,再通过放电支架竖杆522与放电极固定杆42进行连接,最终实现为收尘区4提供电源。
[0076]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为进一步的避免静电电源装置5受水雾的影响,可以在壳体1内侧壁设置静电电源装置5处,将壳体1从内向外设置一凸起,凸起结构形成一框体13结构,且框体13的开口朝向壳体1的中心位置,这样通过框体13结构可以实现对静电电源装置
5的保护。本申请中对凸起框体13的位置不做进一步限定,进行实现该功能即可。
[0077] 在实施例二中,参看图3、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改进,且改进之处在于:如果将静电电源装置5和绝缘件(即第一绝缘件514和第二绝缘件524)设置在水雾区2与荷电区3之间的壳体1内侧壁上,即位于水雾喷嘴21的上方两侧,这样静电电源装置5离水雾喷嘴21的距离较近。依此,进一步的将进气口11设置成由主进气口111和辅助进气口112构成,而主进气口111位于壳体1中心位置处,辅助进气口112位于靠近壳体1内侧壁处,且主进气口111与辅助进气口112之间通过一隔板113进行隔离。这样保证大部分烟气从主进气口111进入,而少量烟气从两侧辅助进气口112进入。同时水雾喷嘴21仅设置在壳体1的中心位置处,即主进气口111的重心位置处。该方案能够通过隔板113的隔离保证大部分烟气与水雾喷嘴21中的水接触,而小部分的烟气(即靠近静电电源装置5处)不与水接触,从而实现了对静电电源装置5和绝缘件设置的保护,避免受潮影响效率。
[0078] 实施例二的使用及工作过程:烟气在负压作用下,由壳体1下端主进气口111和两侧辅助进气口112进入壳体1内,大部分烟气进入主进气口111,在主进气通道内,烟气在水雾喷嘴21洗涤作用下,部分固态烟尘被湿润,烟气温度降低,气态油分子冷凝成液态,随气流进入荷电区3,少量不含水雾烟气从辅助进气口112进入,防止水雾溅湿静电电源装置5和绝缘件,也进入荷电区3,通过对荷电区3施加高压静电,在电晕极31和放电极板41之间形成的通道内,产生电晕产生不均匀电场,使尘粒、液态冷凝物、水雾等带上电荷,荷电水雾受同电荷排斥力的影响,雾珠分裂变小变多,进一步扩散碰撞洗涤冷却烟气,减少气态污染物,而同时通过电晕产生的臭氧进一步去除气态污染物,已荷电尘粒、冷凝液态物和水雾在一定烟气流速下,随气流进入收尘区4,在放电极板41和收尘区接地极板43之间形成的通道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吸附在收尘区接地极板43上,由于水雾在收尘极板43上形成水膜,尘粒、液态冷凝物及纤维性尘类不会粘附在极板上,极板保持清洁,随着凝并作用,极板上形成较大的液滴,当其重力大于气流浮力时便自然落下,被主进气通道内的折流栅板22收集,由排污管23排出;经收尘区4净化后的烟气由上部出口排出,后续当出气口12与抽气风机相连;将水雾区2、荷电区3、收尘区4三个区域,统一布置在一个壳体1内,采取下进气上出气的方式,通过气流组织,达到对烟气进行复合净化的效果,并且克服干式静电极板频繁清洗问题,因有水雾且无可燃物聚集,因此具有防火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油烟净化技术设备的缺陷;该复合净化器阻力小、能耗低,结构紧凑,制造费用低,运行维护费用低,占地少,工作寿命长,净化效率高,无火灾隐患。
[0079] 在实施例三中,参看图3、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改进,且改进之处在于:将静电电源装置5和绝缘件,即第一绝缘件514和第二绝缘件524,设置在荷电区3上部的壳体1内侧壁两侧,对着辅助进气口112。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静电电源装置5与水雾区2的水雾喷嘴21距离过近受潮影响,辅助进气口112流动的不含水雾烟气保持绝缘件干燥,保持绝缘性能。同时将电晕极固定杆32、荷电区接地极固定杆34、放电极固定杆42、收尘区接地极固定杆44,以及放电极支架和电晕极支架的位置,根据静电电源装置5的位置做上下调整,具体的连接方式,以及功能不做变动。
[0080] 本实施例的使用及工作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二的使用及工作过程相同,仅是烟气在负压作用下,由壳体1下端进气口11进入壳体1内,烟气在水雾喷嘴21洗涤作用下,部分固态烟尘被湿润,烟气温度降低,气态油分子冷凝成液态,随气流进入荷电区3。
[0081]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再次参看图1-4所示,其中为进一步防止水雾溅湿静电电源装置5,将静电电源装置5中的荷电区电源装置51由荷电区高压静电电源513、第一导线515构成。这样实际使用时仅需将第一导线515贯穿某一个电晕极支架与壳体1之间的第一绝缘件514后一端与荷电区高压静电电源513连接,另一端与电晕极支架,即电晕极支架横杆511连接,从而实现为荷电区3提供电源。同时收尘区电源装置52包括收尘区高压静电电源523、第二绝缘件524、第二导线525构成。这样实际使用时仅需将第二导线525贯穿第二绝缘件524后一端与收尘区高压静电电源523连接,另一端与放电极支架,即放电极支架的横杆521连接,从而实现为收尘区4提供电源。
[0082] 在实施例四中,参看图5-10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改进,且改进之处在于:进一步的在荷电区3与收尘区4的侧壁上设置一侧框6,使得侧框6与壳体1内侧壁之间形成一容置腔。实际安装时,将静电电源装置5安装在侧框6内,这样通过侧框6可以实现对静电电源装置5和绝缘件的保护,避免受水雾影响。具体的在侧框6相对电晕极固定杆32处设置一对第一通孔61,电晕极固定杆32的两端贯穿第一通孔61后与电晕极支架竖杆512连接;同时在侧框6相对放电极固定杆42处设置一对第二通孔62,放电极固定杆42的两端贯穿第二通孔62后与放电极支架竖杆522连接。这样不仅实现对静电电源装置5的保护,同时还能实现对荷电区接地极板33和放电极板41的固定,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0083] 具体使用时,电晕极支架竖杆512的底端与电晕极固定杆32的端部进行连接,而电晕极支架竖杆512的顶端与第一绝缘件514的下端连接,而第一绝缘件514的上端通过一第一绝缘件固定板35与侧框6的顶部连接,从而实现对荷电区电源装置51的固定。同时放电极支架竖杆522的顶端与第二绝缘件524的下端连接,而第二绝缘件524的上端通过第二绝缘件固定板47与侧框6的顶部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对收尘区电源装置52的固定。其中,应说明的是不管是第一绝缘件514还是第二绝缘件524均是为了避免绝缘件两端连接的电晕极支架竖杆512与第一绝缘件固定板35,以及放电极支架竖杆522与第二绝缘件固定板47之间直接接触,发生导电现象。优选地,将两者之间的距离限定在相邻相邻电晕极31与荷电区接地极板33之间距离的1.5-2倍之间,以及相邻放电极板41与收尘区接地极板3之间距离的1.5-2倍,这样起到绝对的绝缘效果。
[0084] 应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进一步的将第一通孔61内表面至电晕极固定杆32的杆外表面之间的距离限定在相邻电晕极31与荷电区接地极板33之间距离的1.5-2倍之间。同样的将第二通孔62的孔内表面至放电极固定杆42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相邻放电极板41与收尘区接地极板3之间距离的1.5-2倍。这样避免通孔过大或过小,距离太小容易放电,距离太大增加烟气进入侧框6的几率,侧框6内进入烟气越少越好,越少能够有效地提高绝缘效果;但由于侧框6内设置静电电源装置5与侧框6之间形成电场,即使有少量水雾雾珠进入也会被吸附,同样也可以避免水雾湿润,造成漏电现象发生。
[0085] 在本实施例五中,再次参看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做改进,且改进之处在于:进一步的在水雾区2设置一第一导流板25,且第一导流板25位于壳体1内侧壁处,具体的第一导流板25为平板状结构,安装时将其直接围设在壳体1内侧壁处,使其围成两端开口形状,即靠近荷电区3一侧的口径小于另一侧开口的口径,即靠近水雾区2一侧的口径较大,且整个第一导流板25位于水雾区2的上半部,这样可以将通过水雾喷嘴21喷射后的烟气中气态油分子冷凝成液态,掉落至折流栅板22上,最后由于折流栅板22连接的排污管23排出。而经过水雾区2的烟气在第一导流板25的导流作用下从壳体1的中心位置继续上升至荷电区3进行核电反应。
[0086] 其中,应说明的是,实际安装时,为方便第一导流板25的安装,同时为提高安装后的稳定性,第一导流板25通过一支撑板26与壳体1侧壁进行连接,使其支撑板26与第一导流板25构成一三角支架。这样将侧框6的底部搭设在支撑板26上方,同时利用支撑板26实现对侧框6的支撑,一举两得。同时第一导流板25与支撑板26之间的夹角在30°-75°之间,以60°为宜,即能起到导流作用,又不产生较大阻力,第一导流板下端与壳体1连接,上端与电场组件支撑板26连接,第一导流板上截面小于或等于荷电区3进口截面,确保烟气全部经过荷电区3电场。
[0087] 在本实施例六中,再次参看图6、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做改进,且改进之处在于:进一步的在荷电区3还设置一第二导流板45,且第二导流板45的两端均与壳体1内侧壁进行连接,使其成倾斜状。同样确保荷电后的烟气都能进入收尘区4电场,在收尘区4的作用下进一步的提高对烟气的处理精准率,最终达到最佳的处理效率。更优的是在设置第一导流板25和第二导流板45作用下,能够使几乎全部烟气都能通过电场,在侧框6内设置有静电电源装置5与电晕极固定杆32和放电极固定杆42形成电场的情况下,即使有少量含水雾烟气从进入侧框6上设置的第一通孔61和第二通孔62进入容置腔内也会被收尘区4吸附,从而避免绝缘件被湿润触电。
[0088] 应说明的是,第二导流板45与侧框6连接水平夹角在30°-75°之间,以60°为宜,即能起到导流作用,又不产生较大阻力,同时第二导流板45实际设置在两侧框内壁之间极板的两侧,侧框内壁处无需设置,最终能够实现第二导流板45与侧框6之间构成一个导流口即可,这样可以有效地确保荷电后的烟气都能进入收尘区4电场中进行收尘。
[0089] 在本实施例七中,参看图5-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且改进之处在于:进一步的在收尘区4的顶部设置至少一个自清洗喷嘴46。这样通过收尘区4的顶部,即整个壳体1的顶部,设置的自清洗喷嘴46,在整个净化器停机状态下对残留在各极板(即电晕极31、荷电区接地极板33、放电极板41和收尘区接地极板43)上粘附的污染物进行清洗,保持各电极板的清洁度,避免由专业人员拆卸后进行清洗,从而降低维护成本,无需专业人员拆开整个产品后再对壳体1内部进行清洗。同时通过自清洗喷嘴46冲洗后,即可通过凝结成水滴的形式掉落在折流栅板22上,最后由排污管23排出完成清洗。当然在实际使用时,在折流栅板22的下方设置集水槽24,进一步的在集水槽24上连接排污管23,可以有效地将污水集中后统一排出,提高排污效率。同时将折流栅板22倾斜设置,即与水平面成倾斜状,见图1、3、5所示,这样可以进一步的保证将集水槽24中的污水全部排出,避免集水槽24中产生积水现象。
[0090] 上述实施例四至七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使用及工作过程:烟气在负压作用下,由壳体1下端进气口11进入壳体1内,烟气在水雾的混合洗涤作用下,部分固态烟尘被湿润,气体温度降低,气态油分子冷凝成液态,随气流进入荷电区3,通过对荷电区3施加高压静电,在电晕极31和荷电区接地极板33之间形成的通道内,产生电晕并产生不均匀电场,使尘粒、液态冷凝物、水雾等带上电荷,荷电水雾受同电荷排斥力的影响,雾珠分裂变小变多,进一步扩散碰撞洗涤冷却烟气,减少气态污染物,通过电晕产生的臭氧进一步去除气态污染物,已荷电尘粒、冷凝液态物和水雾在一定气体流速下,随气流进入收尘区4,在放电极板41和收尘区接地极板43之间形成的通道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吸附在收尘区接地极板43上,由于水雾在收尘区接地极板43上形成水膜,尘粒、液态冷凝物及纤维性尘类很少粘附在收尘区接地极板43上,随着凝并作用,收尘区接地极板43上形成较大的液滴,当其重力大于气流浮力时便自然落下,被折流栅板22收集,流入集水槽24后由排污管23排出;经收尘区4净化后的气体由上部出口排出,因不含水雾,不需配置除雾装置。当然后续出气口12可以与抽气风机相连;在风机和电场停止工作时,打开收尘区4上部设置的自清洗喷嘴46,清洗各极板上粘附的污染物,保持各极板清洁。
[0091] 在本实施例八中,参看图2、4、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改进,且改进之处在于:其中设置的若干个所述折流栅板22包括若干个依此排列的上板222和若干个依此排列的下板221,相邻两个下板221之间留有第一间隙,相邻两个上板222之间留有第二间隙;同时在相邻两个下板221上方设置一上板222,且下板221与上板222之间留有第三间隙;这样在使用状态下,烟气依此流经第一间隙、第三间隙和第二间隙,最终流入水雾区2。这样设置,即保证烟气的进入,又能避免水滴直接从进气口11掉落,设置巧妙合理。其中,应说明的是第一间隙、第二间隙,以及第三间隙的大小保证烟气能够从中进入即可,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0092] 在本实施例九中,再次参看图2、4、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八的基础上做改进,且改进之处在于:将上板222和下板221均设置成一共形状结构,且上板222的共形状结构开口朝向下板221的共形状结构开口。这样进一步的避免水滴从间隙中掉落出来,设计巧妙合理。至于开口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即可,本申请中不做进一步限定。
[0093] 在本实施例十中,再次参看图2、4、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改进,且改进之处在于:电晕极31为齿条状结构,放电极板41和收尘区接地极板43均为平板状。其中,电晕极31、放电极板41、荷电区接地极板33、收尘区接地极板43及其放电极支架和电晕极支架均为导电材质制成。
[0094] 还应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净化器设备在实际使用时,电源的接地线连接在壳体1上,在壳体1上设置接地线与大地连接,起到导电作用。其次,除绝缘件外其余均由导电材料制成,具体根据实际生产所需进行选择合适的材料,本申请中不再一一赘述。
[0095]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