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软件 / 协同著作 / 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及装置

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及装置

阅读:420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及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及装置,涉及 数据处理 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众包产品的产品结构对候选研发人员的协同要求;根据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交互内容获取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实际协同能 力 ;根据理想协同矩阵ISM和实际协同矩阵RSM获取候选研发人员协同赤字 水 平;根据候选研发人员满足众包产品结构协同要求的实际水平,获取候选研发人员的总协同成本;根据人员选择模型确定的总协同成本最小的对应候选研发人员为众包产品的研发团队人员。本 发明 将众包产品的产品结构的协同要求考虑在众包研发人员的选择过程中,在选择出满足众包模式下产品结构协同要求的研发团队人员后,能够确保众包研发团队的总协同成本最小化。,下面是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及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方法包括:
获取众包产品的产品结构对候选研发人员的协同要求,所述协同要求采用理想协同矩阵ISM表示;
根据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交互内容获取所述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实际协同能,所述实际协同能力采用实际协同矩阵RSM表示;
根据所述理想协同矩阵ISM和所述实际协同矩阵RSM获取候选研发人员协同赤字平,所述协同赤字水平用SD表示,并用来衡量候选研发人员满足产品结构协同要求的实际水平;
根据所述候选研发人员满足众包产品结构协同要求的实际水平,获取候选研发人员的总协同成本;
根据人员选择模型确定的所述总协同成本最小的对应候选研发人员为所述众包产品的研发团队人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众包产品的产品结构对候选研发人员的协同要求包括:
获取所述众包产品结构对负责相同产品部件研发任务的研发人员的直接协同要求;所述直接协同要求采用ISME表示;
依据不同产品部件之间的依赖关系,获取所述众包产品结构对分别负责不同产品部件研发任务的研发人员的间接协同要求;所述间接协同要求采用ISMI表示;
根据所述直接协同要求ISME和间接协同要求ISMI计算理想协同矩阵IS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交互内容获取所述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实际协同能力包括:
根据所述候选研发人员的常规性科研交互信息获取所述候选研发人员的常规性科研交互关系RSMB;所述常规性科研交互信息至少包括邮件记录、电话记录和传真记录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根据所述候选研发人员的创新性科研交互信息获取所述候选研发人员的创新性科研交互关系RSMI;所述创新性科研交互信息至少包括专利信息、论文信息和出版著作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分别对所述常规性科研交互关系RSMB和创新性科研交互关系RSMI归一化处理;
根据归一化后的所述常规性科研交互关系RSMB和创新性科研交互关系RSMI获取所述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科研交互关系RSMBI;
对所述科研交互关系RSMBI归一化处理得到实际协同矩阵RS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赤字水平SD获取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总协同成本包括:
计算保证基本的协同交互水平而付出的成本,得到固定协同成本FSC;
计算为弥补协同赤字而付出的额外成本,得到可变协同成本VCC;
根据所述固定协同成本FCC和所述可变协同成本VCC计算候选研发团队的总协同成本TC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选择模型为:
xIi=1or xIi=0
xJj=1or xJj=0
式中,O表示众包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研发能力类型的数量,OI表示具有研发能力I的候选研发人员的数量;OJ表示具有研发能力J的候选研发人员的数量;xIi、xJj为0/1变量,若候选研发人员xIi、xJj被选中,则xIi=xJj=1,否则,xIi=xJj=0。
6.一种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装置包括:
理想协同矩阵获取模,用于获取众包产品的产品结构对候选研发人员的协同要求,所述协同要求采用理想协同矩阵ISM表示;
实际协同矩阵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交互内容获取所述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实际协同能力;所述实际协同能力采用实际协同矩阵RSM表示;
协同赤字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理想协同矩阵ISM和所述实际协同矩阵RSM获取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赤字水平;所述协同赤字水平采用SD表示;
总协同成本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赤字水平获取研发人员之间的总协同成本;所述总协同成本采用TCC表示;
研发人员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人员选择模型确定所述总协同成本最小对应的候选研发人员为所述众包产品的研发团队的研发人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想协同矩阵获取模块包括:
直接协同要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众包产品结构对负责相同产品部件研发任务的E
研发人员的直接协同要求;所述直接协同要求采用ISM表示;
间接协同要求获取单元,用于依据不同产品部件之间的依赖关系,获取所述众包产品结构对分别负责不同产品部件研发任务的研发人员的间接协同要求;所述间接协同要求采用ISMI表示;
E I
理想协同矩阵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直接协同要求ISM 和间接协同要求ISM计算理想协同矩阵IS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协同矩阵获取模块包括:
常规性交互关系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候选研发人员的常规性科研交互信息获取所述候选研发人员的常规性科研交互关系RSMB;所述常规性科研交互信息至少包括邮件记录、电话记录和传真记录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创新性交互关系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候选研发人员的创新性科研交互信息获取所述候选研发人员的创新性科研交互关系RSMI;所述创新性科研交互信息至少包括专利信息、论文信息和出版著作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归一化单元,用于分别对所述常规性科研交互关系RSMB和创新性科研交互关系RSMI归一化处理;
科研交互关系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归一化后的所述常规性科研交互关系RSMB和创新性科研交互关系RSMI获取所述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科研交互关系RSMBI;
实际矩阵获取单元,用于对所述科研交互关系RSMBI归一化处理得到实际协同矩阵RS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总协同成本获取模块包括:
固定协同成本获取单元,用于计算保证基本的协同交互水平而付出的成本,得到固定协同成本FCC;
可变协同成本获取单元,用于计算为弥补协同赤字而额外增加的成本,得到可变协同成本VCC;
总协同成本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固定协同成本FCC和所述可变协同成本VCC计算候选研发人员的总协同成本TCC。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选择模型为:
xIi=1or xIi=0
xJj=1or xJj=0
式中,O表示众包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研发能力类型的数量,OI表示具有研发能力I的候选研发人员的数量;OJ表示具有研发能力J的候选研发人员的数量;xIi、xJj为0/1变量,若候选研发人员xIi、xJj被选中,则xIi=xJj=1,否则,xIi=xJj=0。

说明书全文

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众包模式下研发各产品的过程中,需要研发团队协同处理。相关技术中包括:
[0003] 《“单核”型虚拟研发团队运行期间成员补充选择决策--一种基于正负靶心贴近模型的应用》(王挺.中国人资源开发,2016年,第10期:35-40):构建了包括协作互补关系、个人研发实力、对称适应状态、质量管理平、远程沟通能力及合作信誉态度等指标的人员评价体系,并构建与之对应的决策评价模型,实现对“单核”型虚拟研发团队运行期间补充成员的有效选择。
[0004] 《考虑指标期望的新产品开发交叉功能团队成员选择方法》(姜艳萍,潘恩,梁海明.运筹与管理,2013年,第4期:204-211):综合考虑候选人员的综合素质指标和专业技能指标,建立了对应指标期望的满意度函数,并以选中成员的总体满意度最大为目标函数,构建了新产品开发交叉功能团队成员选择的优化模型。
[0005] 《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选择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研究》(陈雅丽.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期:132-136):构建了包括现有研发能力、质量管理能力、柔性能力、信息的归一化能力、合作态度及文化类似性等指标的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选择评价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成员选择决策模型。
[0006] 然而,相关技术在研发团队形成过程中,考虑了候选人员的协同能力,但并没有将产品结构的协同要求考虑在内,即相关技术并不能保证众包模式下产品研发人员之间协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而研发人员之间不兼容或者低效率的协同交互关系势必导致众包产品研发成本的增加,进而造成众包产品研发绩效水平的降低。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8]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该选择方法包括:
[0009] 获取众包产品的产品结构对候选研发人员的协同要求,所述协同要求采用理想协同矩阵ISM表示;
[0010] 根据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交互内容获取所述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实际协同能力,所述实际协同能力采用实际协同矩阵RSM表示;
[0011] 根据所述理想协同矩阵ISM和所述实际协同矩阵RSM获取候选研发人员协同赤字水平,所述协同赤字水平用SD表示,并用来衡量候选研发人员满足产品结构协同要求的实际水平;
[0012] 根据所述候选研发人员满足众包产品结构协同要求的实际水平,获取候选研发人员的总协同成本;
[0013] 根据人员选择模型确定的所述总协同成本最小的对应候选研发人员为所述众包产品的研发团队人员。
[0014]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装置,该装置包括:
[0015] 理想协同矩阵获取模,用于获取众包产品的产品结构对候选研发人员的协同要求,所述协同要求采用理想协同矩阵ISM表示;
[0016] 实际协同矩阵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交互内容获取所述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实际协同能力;所述实际协同能力采用实际协同矩阵RSM表示;
[0017] 协同赤字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理想协同矩阵ISM和所述实际协同矩阵RSM获取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赤字水平;所述协同赤字水平采用SD表示;
[0018] 总协同成本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赤字水平获取研发人员之间的总协同成本;所述总协同成本采用TCC表示;
[0019] 研发人员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人员选择模型确定所述总协同成本最小对应的候选研发人员为所述众包产品的研发团队的研发人员。
[0020] 本发明将众包产品的产品结构的协同要求考虑在众包研发人员的选择过程中,从而得到理想协同矩阵ISM;并且,还构成候选研发人员的协同交互实际协同矩阵;最后,考虑到协同成本进而构建人员选择模型,从而使选择的众包研发人员能够确保研发团队的协同成本最小化。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产品部件与研发人员的匹配关系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的模块交互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间接协同要求的推导逻辑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研发人员的选择结果示意图;
[0027]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研发团队协同成本的对比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装置的结构框图
[0029] 图8-10依次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装置的理想协同矩阵获取模块、实际协同矩阵获取模块、总成本获取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 目前,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可以借助于众包平台进行设计开发,因此,不同研发人员之间准确有效的网络协同是确保产品研发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提升研发团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0032] 然而,在实现本发明方案的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在众包模式下研发团队形成的过程中,虽然考虑了候选人员之间的协同能力,但并没有将众包产品结构的协同要求考虑在内,即相关技术并不能保证众包产品研发人员之间协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而研发人员之间不兼容或低效率的协同关系势必导致众包产品研发成本的增加,进而造成众包产品研发绩效水平的降低。
[0033] 在实际应用中,众包产品结构界定了相应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范围(比如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内容及其强度),相应研发人员应根据众包产品的不同部件依赖关系开展不同强度的协同交互活动,用以实现对应产品部件之间的接口设计。否则,相应研发人员之间存在的不兼容或者低效的协同交互,势必会导致研发团队协同成本的增加和产品质量的降低,甚至会造成产品研发的失败。所以,针对众包产品研发人员的选择问题,应将产品结构对研发人员的协同要求考虑在内,可以在保证相应研发人员协同交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实现产品研发协同成本的最小化,进而促进众包产品研发的成功实现。
[0034] 发明人发现:产品部件与研发人员之间的匹配关系可以如图1所示。参见图1,匹配关系可以包括:
[0035] ①协同匹配:产品部件之间有依赖关系,同时相应研发人员之间存在协同交互关系。
[0036] ②缺失匹配:产品部件之间没有依赖关系,并且相应研发人员之间不存在协同交互关系。
[0037] ③协同缺失:产品部件之间虽然有依赖关系,但相应研发人员之间不存在协同交互关系。
[0038] ④协同冗余:产品部件之间虽然无依赖关系,但相应研发人员之间存在协同交互关系。
[0039] 由图1可知,满足①②的候选研发人员符合产品结构对研发团队的协同要求,而③④则为协同不足或低效的协同交互,在研发人员选择过程中应以①②为选择标准,并避免③④情况的发生。
[0040] 基于上述产品结构对研发人员选择的影响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的模块交互示意图。参见图2和图3,一种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包括:
[0041] 步骤201,获取众包产品的产品结构对候选研发人员的协同要求,所述协同要求采用理想协同矩阵ISM表示。
[0042] 步骤202,根据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交互内容获取所述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实际协同能力;所述实际协同能力采用实际协同矩阵RSM表示。
[0043] 步骤203,根据所述理想协同矩阵ISM和所述实际协同矩阵RSM获取候选研发人员协同赤字水平,所述协同赤字水平用SD表示,并用来衡量候选研发人员满足产品结构协同要求的实际水平。
[0044] 步骤204,根据所述候选研发人员满足众包产品结构协同要求的实际水平,获取候选研发人员的总协同成本。
[0045] 步骤205,根据人员选择模型确定所述总协同成本最小对应的候选研发人员为所述众包产品的研发团队的研发人员。
[0046] 下面对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的各步骤作详细描述。
[0047] 首先,介绍步骤201,获取众包产品的产品结构对候选研发人员的协同要求,所述协同要求采用理想协同矩阵ISM表示。
[0048]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众包产品的产品结构对应候选研发人员的协同要求,协同要求可以包括直接协同要求和间接协同要求。其中直接协同要求可以是两个候选研发人员同时负责相同产品部件的研发任务时,产品结构对两个候选研发人员提出的协同要求;间接协同要求可以是两个候选研发人员各分别负责不同部件的研发任务时,依据不同部件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计算推导,得出产品结构对相应两个候选研发人员的协同要求。
[0049] 本实施例中,当候选研发人员Ii和Jj同时负责产品部件x的研发任务时,产品结构对候选研发人员Ii和Jj提出了直接协同要求,以完成相应的研发任务。直接协同要求ISME的计算公式为:
[0050]
[0051] 式(1)中,用域映射矩阵DMMPD表示众包模式下产品研发任务的分配情况;DMMPO(OIi,Px)表示具有I研发能力的研发人员i承担产品部件x的研发任务数量,DMMPO(OJi,PY)表示具有J研发能力的研发人员j承担部件y的研发任务数量。
[0052] 本实施例中,当候选研发人员Ii和Jj分别负责产品部件x、y的研发任务时,则依据产品部件x、y之间的依赖关系可以推导出产品结构对研发人员的间接协同要求,推导逻辑如图4所示,对于承担不同产品部件(x和y,z)研发任务的人员(Ii和Jj)而言,如果对应的产品部件之间存在依赖交互关系(x→y,x→z),那么研发人员之间需要进行协同交互活动,同时协同交互的方向及协同交互强度取决于对应产品部件之间的依赖关系方向及其强度(Ii→Jj),计算公式为:
[0053]
[0054] 式(2)中,DSMP表示产品结构的依赖结构矩阵,其中DSMP(Px,Py)用于表示产品部件x对产品部件y的依赖关系。
[0055] 本实施例中,综合直接协同要求ISME和间接协同要求ISMI可以计算出产品结构对候选研发人员的协同要求ISMEI,如下式(3)所示:
[0056] ISMEI(Ii,Jj)=ISME(Ii,Jj)+ISMI(Ii,Jj)   (3)
[0057] 然后,对协同要求ISMEI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理想协同矩阵ISM,计算公式(4)所示:
[0058]
[0059] 其次,介绍步骤202,根据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交互内容获取所述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实际协同能力;所述实际协同能力采用实际协同矩阵RSM表示。
[0060] 本实施例中,众包产品研发过程中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交互内容,可以包括常规性科研交互关系RSMB和创新性科研交互关系RSMI。
[0061] 本实施例中,常规性科研交互关系RSMB可以根据所述候选研发人员的常规性科研沟通信息获取;所述常规性沟通信息至少包括邮件记录、电话记录和传真记录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62] 本实施例中,创新性科研交互关系RSMI可以根据所述候选研发人员的创新性科研沟通信息获取;所述创新性信息至少包括专利信息、论文信息和出版著作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63] 然后,本实施例对候选研发人员之间不同的科研交互关系进行归一化处理,如下式所示:
[0064]
[0065]
[0066] 之后,综合归一化后的常规性科研交互关系RSMB和创新性科研交互关系RSMI。
[0067] 计算出研发人员之间的科研交互关系RSMBI(Ii,Jj),计算公式如下:
[0068] RSMBI(Ii,Jj)=αRSM'B(Ii,Jj)+βRSM'I(Ii,Jj)   (7)
[0069] 式中,0≤α,β≤1,α+β=1。
[0070] 本实施例对所述科研交互关系RSMBI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实际协同矩阵RSM,计算公式如下:
[0071]
[0072] 再次,介绍步骤203,根据所述理想协同矩阵ISM和所述实际协同矩阵RSM获取候选研发人员的协同赤字。
[0073] 考虑到在某一方面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能力不足,并不能通过其在其它方面的协同能力进行弥补,所以本实施例中提出了协同赤字的概念,用以度量候选研发人员之间满足众包产品结构协同要求的实际水平,计算公式:
[0074] SD(Ii,Jj)=Max{ISM(Ii,Jj)-RSM(Ii,Jj),0}   (9)
[0075] 式中,SD(Ii,Jj)表示研发人员Ii和Jj之间的协同赤字水平,即产品结构对二者的协同要求(ISM(Ii,Jj))大于二者之间实际协同水平(RSM(Ii,Jj))的程度大小,又因为Ii和Jj在某一方面的协同不足并不能借助其在其它领域的协同能力进行弥补,因此本技术忽略掉SD(Ii,Jj)小于零的部分,故SD(Ii,Jj)≥0。
[0076] 第四,介绍步骤204,根据所述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赤字水平获取候选研发人员的总协同成本。
[0077] 本实施例中,候选研发人员的总协同成本包括固定协同成本FCC(Ii,Jj)和可变协同成本VCC(Ii,Jj)。其中,固定协同成本FSC是保证候选研发人员之间基本的协同交互水平而付出的成本,可以包括为保证人员之间正常交流沟通所支出的工资费用,以及在此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邮箱使用费用、电话费用、传真费用等。可变协同成本是针对协同赤字而追加的额外成本开支,可以包括针对研发人员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开展研发交流沟通而支付的加班费,以及在加班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办公费用等。
[0078] 可变协同成本VCC(Ii,Jj)的计算公式如下:
[0079] VCC(Ii,Jj)=UVCC(Ii,Jj)*SD(Ii,Jj)   (10)
[0080] 在式(10)中,UVCC(Ii,Jj)表示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单位可变协同成本。
[0081] 之后,本实施例综合固定协同成本FCC(Ii,Jj)和可变协同成本VCC(Ii,Jj)可以计算出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总协同成本TCC(Ii,Jj),计算公式如下:
[0082] TCC(Ii,Jj)=FCC(Ii,Jj)+VCC(Ii,Jj)   (11)
[0083] 最后,介绍步骤205,根据人员选择模型确定所述总协同成本最小对应的候选研发人员为所述众包产品的研发团队的研发人员。
[0084] 本实施例中选择研发人员后构成研发团队的总协同成本最小为最终目标,构建研发团队的人员选择模型,如下式所示:
[0085]
[0086]
[0087] xIi=1or xIi=0   (14)
[0088] xJj=1or xJj=0   (15)
[0089] 式(12)~(15)中,O表示众包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研发能力类型的数量,OI表示具有研发能力I的候选研发人员的数量;OJ表示具有研发能力J的候选研发人员的数量。xIi、xJj为0/1变量,若候选研发人员xIi、xJj被选中,则xIi=xJj=1,否则,xIi=xJj=0。
[0090]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众包产品的产品结构的协同要求考虑在研发人员的选择过程中,从而得到理想协同矩阵ISM;并且,本实施例中还构成候选研发人员的协同交互的实际协同矩阵;最后,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协同成本构建人员选择模型,从而使选择的研发人员能够确保众包研发团队的协同成本最小化。
[0091] 为验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本发明一实施例将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应用于包括9个产品部件的众包产品。每个产品部件都需要候选研发人员具有不同的研发能力,则选择目标即为从9个不同的研发领域内挑选出9个不同的研发人员。
[0092] 假设,该实验候选研发人员分别为O1={11,12,13},O2={21,22},O3={31,32,33,34},O4={41,42},O5={51,52,53},O6={61,62,63},O7={71,72},O8={81,82,83,
84},O9={91,92,93},计算可知共有10368种可组合方式,并据此给每种可能组合对应的研发团队进行编号。DSMP和DMMPO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0093] 表1
[0094]
[0095] 表2
[0096]
[0097]
[0098] 本实施例中随机为候选研发人员分配不同的科技信息交互次数,并令α=β=0.5,从[1,100]内随机取整数作为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固定协同成本,从[1,10]内随机取整数作为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单位可变协同成本。基于上述数据可以构建本实施例的人员选择模型,得到候选研发人员选择结果如图5(a)和图5(b)所示。
[0099] 参见图5(a),若将产品结构的协同要求考虑在内,则实验选择出的最佳研发团队编号为2135,与之对应的研发人员选择结果为{O11,O22,O31,O42,O53,O62,O72,O84,O92}。参见图5(b),若不将产品结构的协同要求考虑在内,则实验选择出的最佳研发团队编号为2123,与之对应的团队成员为{O12,O22,O32,O41,O52,O61,O71,O83,O92}。对比分析,研发团队2123虽然固定协同成本(110.97)低于研发团队2135的固定协同成本(196),但该研发团队2123存在协同赤字,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追加可变协同成本(85.89),使其最终的总协同成本(196.86)要高于研发团队2135的总协同成本(196)。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在确定研发团队的初期,将众包产品结构的协同要求考虑在人员选择过程中,可以避免协同赤字的发生,从而可以降低研发团队的总协同成本。
[0100] 为进一步验证本实施例提供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的有效性,基于上述实验数据还计算出了两种人员选择方式(考虑和不考虑产品结构的协同要求)的所有选择结果,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各研发团队的协同成本的示意图。参见图6,可以明显看出,考虑产品结构协同要求而组建的研发团队,平均总协同成本(306.33)要显著低于不考虑产品结构协同要求的研发团队的平均总协同成本(398.05)。
[0101]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平均总协同成本可以再一次验证了本发明提供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方法的有效性,即在众包模式下将产品结构的协同要求考虑在研发人员的选择过程中,可以提高研发人员之间协同交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而实现产品研发团队协同成本的最小化。
[0102]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装置。参见图7,所述研发团队人员选择装置包括:
[0103] 理想协同矩阵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众包产品的产品结构对候选研发人员的协同要求,所述协同要求采用理想协同矩阵ISM表示。
[0104] 实际协同矩阵获取模块702,用于根据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协同交互内容获取所述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实际协同能力;所述实际协同能力采用实际协同矩阵RSM表示。
[0105] 协同赤字获取模块703,用于根据所述理想协同矩阵ISM和所述实际协同矩阵RSM获取候选研发人员的协同赤字水平;所述协同赤字水平采用SD表示。
[0106] 总成本获取模块704,用于根据所述候选研发人员的协同赤字水平获取候选研发人员的总协同成本。
[0107] 研发人员确定模块705,用于根据人员选择模型确定所述总协同成本最小对应的候选研发人员为所述众包产品的研发团队的研发人员。
[0108]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装置的理想协同矩阵获取模块的结构框图。参见图8,在图7所示研发团队人员选择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理想矩阵获取模块701包括:
[0109] 直接协同要求获取单元801,用于获取所述产品结构对负责相同产品部件研发任务的研发人员的直接协同要求;所述直接协同要求采用ISME表示。
[0110] 间接协同要求获取单元802,用于依据不同产品部件之间的依赖关系,获取所述产品结构对分别负责不同产品部件研发任务的研发人员的间接协同要求;所述间接协同要求采用ISMI表示。
[0111] 理想矩阵获取单元803,用于根据所述直接协同要求ISME和间接协同要求ISMI计算理想协同矩阵ISM。
[0112]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装置的实际协同矩阵获取模块的结构框图。参见图9,在图7所示研发团队人员选择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实际矩阵获取模块702包括:
[0113] 常规性科研交互关系获取单元901,用于根据所述候选研发人员的常规科研沟通信息获取所述候选研发人员的常规性科研交互关系RSMB;所述常规性科研沟通信息至少包括邮件记录、电话记录和传真记录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114] 创新性科研交互关系获取单元902,用于根据所述候选研发人员的创新性科研沟通信息获取所述候选研发人员的创新性科研交互关系RSMI;所述创新性科研沟通信息至少包括专利信息、论文信息和出版著作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115] 归一化单元903,用于分别对所述常规性科研交互关系RSMB和创新性科研交互关系RSMI归一化处理。
[0116] 科技关系获取单元904,用于根据归一化后的所述常规性科研交互关系RSMB和创新性科研交互关系RSMI获取所述候选研发人员之间的科研交互关系RSMBI。
[0117] 实际矩阵获取单元905,用于对所述科研交互关系RSMBI归一化处理得到实际协同矩阵RSM。
[0118]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装置的总成本获取模块的结构框图。参见图10,在图7所示研发团队人员选择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总成本获取模块704包括:
[0119] 固定协同成本获取单元1001,用于计算保证基本的协同交互水平而付出的成本,得到固定协同成本FCC。
[0120] 可变协同成本获取单元1002,用于弥补协同赤字而额外付出的成本,得到可变协同成本VCC。
[0121] 总协同成本获取单元1003,用于根据所述固定协同成本FCC和所述可变协同成本VCC计算候选研发人员的总协同成本TCC。
[012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人员选择模型为:
[0123]
[0124]
[0125] xIi=1or xIi=0
[0126] xJj=1or xJj=0
[0127] 式中,O表示众包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研发能力类型的数量,OI表示具有研发能力I的候选研发人员的数量;OJ表示具有研发能力J的候选研发人员的数量。xIi、xJj为0/1变量,若候选研发人员xIi、xJj被选中,则xIi=xJj=1,否则,xIi=xJj=0。
[0128]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众包产品的产品结构的协同要求考虑在众包研发人员的选择过程中,在选择出满足众包模式下产品结构协同要求的研发团队人员后,能够确保众包研发团队的总协同成本最小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众包模式下基于产品结构的研发团队人员选择装置与上述方法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上述方法的实施细节同样适用于上述装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再对上述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0129]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0130]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