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气元件和设备 / 电介质 / 散热电力电连接器组件和降低电连接器组件中接触件的温度的方法

散热电连接器组件和降低电连接器组件中接触件的温度的方法

阅读:252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散热电连接器组件和降低电连接器组件中接触件的温度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热发散电 力 电连接器 组件,具有 接触 件壳体、金属接触件、热发散构件以及非金属热传递构件,金属接触件在壳体中,热发散构件具有用于加热邻近空气的表面,非金属热传递构件用于使热量从接触件流动至热发散构件。,下面是散热电连接器组件和降低电连接器组件中接触件的温度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热发散电电连接器组件,包括:
接触件壳体,所述接触件壳体由电介质材料形成,所述接触件壳体包括内部接触件凹部、和接触件通开口以及位于所述接触件通风开口上方的接触件通风狭槽,接触件开口内部接触件凹部从所述内部接触件凹部延伸到所述接触件通风开口、到所述接触件壳体的所述接触件通风开口的外部,所述接触件通风开口和所述接触件通风狭槽延伸到所述接触件壳体的外部;
金属构件,所述金属构件包括接触件和传导件,所述传导件在所述接触件凹部中,所述接触件在所述接触件开口中或附近;
热发散本体,所述热发散本体包括本体热接收表面和本体空气加热表面;
非金属热传输构件,所述非金属热传输构件包括相对的端部、在所述非金属热传输构件的一端上的第一热接收表面以及在所述非金属热传输构件的另一端上的第一热发散表面;
在所述壳体中在所述传导件和所述第一热接收表面之间的第一夹持式表面对表面热流连接;以及
在所述第一热发散表面和所述本体热接收表面之间的第二夹持式表面对表面热流连接;
在所述本体空气加热表面和所述本体空气加热表面处的空气之间的未夹持的热流连接;
其中,所述热传输构件将热量从所述传导件流动至所述热发散构件本体,所述热发散构件本体使热量流动至所述空气加热表面,并且所述空气加热表面加热邻近的空气,以通过所述接触件壳体使所述热量从所述传导件发散出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输构件包括条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带是平面的,并且所述热流连接是平面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式连接处的压力约为3kg/cm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式连接包括将所述热接收表面固定到所述传导件上的夹持构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输构件具有至少约600W/[mK]的热传导率。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发散本体由非金属形成。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热传输构件保持到所述热发散本体上的非金属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构件包括塑料本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式连接处的夹持压力约为
3kg/cm2。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式连接处的夹持压力约为
2
3kg/c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发散本体在所述内部接触件凹部中。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传输构件包括热解高定向的石墨条带。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第一热发散表面在所述内部接触件凹部中,并且包括用于使空气流入和流出所述凹部的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接触件壳体(1)中的一个或多个空气流动开口,其中所述空气加热表面邻近所述通风狭槽。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接触件壳体中的空气流入开口和在所述接触件壳体中的空气流出开口,所述空气流出开口位于所述空气流入开口上方,其中,所述接触件通风开口、所述内部接触件凹部和所述接触孔件通风狭槽包括空气流动路径,热量沿着所述空气流动路径从所述传导件发散。
17.一种降低电连接器组件中的接触件的温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介电质接触件壳体、金属传导件和细长的非金属热传输构件,所述壳体具有接触件凹部和接触件开口,所述接触件凹部在所述壳体中,所述金属传导件在所述凹部中,并且具有在所述接触件开口处或附近的接触件;
b.使电流流过所述接触件以加热所述接触件;
c.使热量在所述接触件和所述热传输构件的一端之间的夹持式表面对表面热流连接处从所述接触件流动至细长的热传输构件的所述一端,沿着所述热传输构件的长度流动至所述热传递构件的相对端,并且使热量通过第二夹持式表面对表面热流连接流动至远离所述接触件的非金属热发散构件上的第一热接收面;
d.使热量从所述非金属热发散构件上的所述第一热接收表面流动至所述非金属热发散构件上的第一热发散表面;以及
e.使热量从所述第一热发散表面流动至所述凹部内的邻近空气中以加热所述空气,以使所述热量从所述接触件和所述空气发散出去至所述凹部的外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f.使所述凹部内的经加热的空气流动并且通过具有约3kg/cm2或大于3kg/cm2的夹持压力的平面热流连接从所述传导件流动到所述热传输构件中。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f.使热量沿着PGS条带从所述传导件流动至所述热传输构件。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f.使热量沿着具有约600-1700W/[mK]的热传导率的热传输构件从所述传导件流动至所述热发散构件。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f.提供延伸穿过所述凹部的空气流动路径,使加热的空气沿着所述空气流动路径从所述凹部的内部并经过第一空气流动开口流动至所述凹部的外部,并且沿着所述空气流动路径从所述凹部的外部并经过第二空气流动开口向所述凹部的内部抽吸入较冷的空气,所述第一空气流动开口位于所述第二空气流动开口的上方。
22.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
接触件壳体,所述壳体由电介质材料形成,所述壳体包括内部接触件凹部和接触件开口,所述接触件开口从所述内部接触件凹部延伸到所述接触件壳体的外部;
金属构件,所述金属构件包括接触件和传导件,所述传导件在所述接触件凹部中,所述接触件在所述接触件开口中或附近;
热发散本体,所述热发散本体包括本体热接收表面和本体空气加热表面;
非金属、平面的热传输条带,所述条带包括相对的端部、在所述金属构件的一端上的第一热接收表面以及在所述金属构件的另一端上的第一热发散表面;
在所述壳体中在所述传导件和所述第一热接收表面之间的第一平面夹持式表面对表面热流连接;以及
在所述第一热发散表面和所述本体热接收表面之间的第二平面夹持式表面对表面热流连接;
在所述本体空气加热表面和所述本体空气加热表面处的空气之间的未夹持的热流连接;
将所述热传输条带保持到所述热发散本体上的非金属构件;
其中,所述热传输条带将热量从所述传导件流动至所述热发散本体,所述热发散本体使热量流动至所述空气加热表面,并且所述空气加热表面加热邻近的空气,以使所述热量从所述传导件发散出去。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式连接或所述第二夹持式连
2
接处的压力约为3kg/cm。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式连接包括将所述热接收表面固定到所述传导件上的夹持构件。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输构件具有至少约600W/[mK]的热传导率。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发散本体由非金属形成。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构件包括塑料本体。
28.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发散本体在所述接触件凹部中。
29.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带包括热解高定向的石墨。
30.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热发散表面在所述接触件凹部中,并且包括用于使空气流入和流出所述凹部的装置。
31.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触件壳体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空气流动开口。
32.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接触件壳体中的空气流入开口和在所述接触件壳体中的空气流出开口,所述流出开口位于所述流入开口上方。
3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接触件通风狭槽和第二接触件通风开口,所述第二接触件通风狭槽、所述内部接触件凹部和所述第二接触件通风开口包括第二空气流动路径。

说明书全文

散热电连接器组件和降低电连接器组件中接触件的温度

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将电力经过电路从电源分配到电力消耗器,电路通常包括传导件(导体)和电连接器,电连接器连结到传导件以用于根据需要建立通断连接。
[0002] 电力分配电路处理可能的范围为从几安培到几百安培的高安培电流。流过连接器中金属电接触件的电流在接触件中产生热量。接触件必须足够大以处理电流,而不会产生足够的电阻热量而充分提高接触件的温度以免损坏接触件、它们周围的壳体或附近的部件。为了防止不期望的加热,常规的金属接触件具有较大的横截面积以减小电阻。这增加了接触件的成本和尺寸以及接触件壳体的尺寸。
[0003] 需要一种用于电力分配的改进的电连接器系统,该电连接器系统有效地去除由于经过接触件的电流而在接触件中产生的热量。热量应当从接触件去除,并从接触件发散。去除电阻产生的热量允许减小接触件的尺寸和成本。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在电力分配电路中的互补的热量去除连接器组件的改进的复合电连接器系统。
[0004] 每个连接器组件包括金属接触件,该金属接触件与互补组件中的对应接触件接合以形成所期望的电力分配连接器。流过接触件的电流产生热量,该热量通过高传导性非金属条带从接触件传递出去,条带通过热传输压力连接来安装在接触件上。这些条带使热量快速且有效地从接触件流动到远离接触件的热分配构件。接触件保持与高导电条带的热传输压力连接。从接触件流过并穿过条带到达热分配构件的热量加热了这些构件,这些构件将热量辐射到邻近的空气中以从连接器流走并发散。热分配构件在接触件壳体的凹部中具有散热(热发散)表面。空气通过一个或多个开口流入和流出该凹部。替代地,热发散表面可以在接触件壳体外。
[0005] 通过增加与位于远离金属接触件的传导性条带的端部接触的热分配构件的热传导率来增加从电连接器组件去除的热量。具有高热传导率的特殊材料可以用于该目的,包括树脂和金属。
[0006] 将热从接触件传递到热分配构件的高传导性条带可以由热解高定向(PGS)石墨形成。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在待接合位置中的两个互补的热发散电连接器组件的附视图;
[0008] 图2是沿线2-2截取的图1的组件的侧视图;
[0009] 图3是当接合时的图1的组件的立体图;
[0010] 图4、5和6是分别沿图3的线4-4、线5--5和线6--6截取的竖直剖视图;
[0011] 图7是图3的俯视图;
[0012] 图8是沿图7的线8-8截取的竖直剖视图;
[0013] 图9是在接触件被压接到电力线缆上之前的线缆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反向立体图;
[0014] 图10是在安装在电路板上之前的电路板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0015] 图11是线缆连接器接触件和热传递条带的立体图;
[0016] 图12是图11的接触件和条带的分解图;
[0017] 图13是电路板接触件和热传导条带的立体图;以及
[0018] 图14是图13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图1至3示出了互补的线缆电连接器组件10和电路板电连接器组件12。线缆组件10被安装在两条电力线缆14的末端上。电路板组件12被安装在电路板16上。当如图3所示接合时,这些组件在线缆14和电路板16上的电路之间形成电力传输电连接。线缆可以连接到电源。
[0020] 线缆电连接器组件10包括由模制的热塑性树脂形成的接触件壳体18。在线缆组件10中,两个线缆接触件(触头)22安装在并排的凹部24中。
[0021] 电路板组件12包括由模制的热塑性树脂形成的接触件壳体20。在电路板组件12中,两个电路板接触件(触头)26安装在并排的凹部28中。
[0022] 两个热传导条带30以表面对表面热传递接合的方式与线缆接触件22附接。两个热传导条带32以夹持式表面对表面热传递接合的方式与电路板接触件26附接。流经接触件22和26的电流加热这些接触件。条带30和32使热量从这些接触件流走。
[0023] 组件10的线缆接触件壳体18包括模制的塑料本体34和模制的塑料盖部36。本体34和盖部36在图1、2、3、6和9中示出。本体34从插入端38延伸到线缆端40。两个并排的接触件凹部42在本体的端部38和40之间延伸。接触件凹部42在图6和8中示出。
[0024] 本体34在插入端38处包括两个并排的接触件鼻部44。接触件凹部24延伸到鼻部44中。竖直狭槽46在端部38处延伸穿过鼻部44的顶壁和底壁。竖直壁48在鼻部44和线缆端表面40之间的凹部42的相对两侧的上方延伸,如图9所示。
[0025] 盖部36包括具有四个挠性闭件开口52的顶壁50,顶壁50装配在壁48的上端上,并且四个挠性闭锁件开口52在壁50的下方并横跨壁50间隔开。当盖部被安装在本体上时,开口52接合本体34上的四个闭锁件66,如图6所示。
[0026] 四个隔开的热传递表面54从顶壁50的前部分向下延伸。如图6所示,这些壁与每个凹部24的竖直壁48的内表面紧密地表面对表面接合。当盖部36被闭锁到本体34上时,附接到线缆导体接触件22的热传递条带30紧密地夹在壁48和54之间,以用于如下的有效传导的热量,即,热量从条带30流动至盖部36中的塑料,并经过该塑料流动至凹部24的上部分中的表面55。热量从表面55流出以加热周围的空气。表面55在壳体18内。通狭槽58在盖部36的前端(引线端)上形成于每个凹部24上方。凹部24中的空气被热的表面55加热。加热的空气通过对流经狭槽58从凹部上升出来并被消散。较冷的空气经过通风开口64被吸入到凹部中。
[0027] 盖部36安装在壁48的顶部上并且抵靠本体34的后表面40。两个并排的线缆通风开口62和一组通风开口64延伸穿过盖壁60的顶部和底部。盖部上的四个挠性闭锁件开口52在四个闭锁件66上方延伸,然后在闭锁件66后面闭锁,闭锁件66形成在壁48的从凹部24面向外的侧部(侧面)上。
[0028] 线缆接触件22如图11和12所示。在盖部36被闭锁到本体之前,使接触件22装配到本体34中。每个接触件22包括金属接触件构件68,该金属接触件构件68的一端具有压接筒状部70,且另一端具有两组相对的悬臂式接触件指状部72。指状部72从相对的支承壁74向外延伸,并连结至筒70。高抗拉强度的辅助弹簧76具有包裹在指状部72的内端周围的矩形安装带78和覆盖接触件指状部72的弹性辅助弹簧臂80。
[0029] 传导性条带30的在前部分覆盖壁74的平的外表面82。在支承壁74的底部上方,条带30的下边缘间隔开距离84。
[0030] 条带30通过夹持板86被夹持在接触件构件68的外表面82上。每个板包括上夹持部分88和下安装部分90,上夹持部分88覆盖条带30,下安装部分90在条带30的下方与壁74的下部分接合。夹持板86的下部分90被钎焊或焊接(熔焊)到支承壁74的下部分,以保持板86紧紧地抵在表面82上,并保持条带与接触件构件68表面对表面夹持式热流接合。闭锁件91从板86延伸出。
[0031] 电力线缆14的暴露的前端(引线端)被定位在敞开的压接筒状部70中,然后将其压接闭合以形成与线缆导体的电连接。在将接触件构件固定在线缆的端部上的情况下以及将条带30夹持在壁74上的情况下,接触件处于如图9中所示将延伸到凹部42中的位置。线缆14在图9中未示出。
[0032] 当接触件22、条带30和线缆完全插入到本体34中时,指状部72在狭槽46处位于的凹部42的前端或引线端内。条带30在接触件22上方沿着壁48的内表面向上延伸到壁的顶部。参见图6。
[0033] 然后,将盖部36放到本体34的后顶部上,并且如图3和6所示,通过与四个闭锁件开口52接合的四个闭锁件66将其保持就位。闭锁件在凹部24外,远离条带30。
[0034] 热传递壁54从盖部36的顶部向下延伸,以将条带30的上端紧紧地夹持在竖直壁48的内部表面上。与条带的顶部的紧的夹持接合提供了有效的表面对表面热流接合,因此电流产生的热量经过接触件流动至条带30的被夹持的下部分、沿着条带向上并到达壁54。
[0035] 电路板电连接器组件12如图10所示。模制的塑料本体96包括在前外壳100,向前外壳100背离电路板16并且形成并排的接触件凹部28的前端(引线端)。在本体96的远离组件10的端部处,每个凹部28从外壳100延伸到竖直通风开口102。本体96的电路板端104背离外壳100并限定通风开口102。电路板接触件凹部28从外壳100延伸到本体端104。两个U形盖部支承壁106围绕凹部28的上开口端在电路板16上方并且远离外壳100延伸。闭锁件108设置在壁106的外表面上,以用于当盖部被安装在本体96上时接合盖部上的四个挠性闭锁件开口110。
[0036] 在外壳100的顶部中,在凹部28的在前端的上方形成细长通风狭槽112。在狭槽112下方穿过外壳100的底壁形成互补的通风开口114。
[0037] 在每个凹部28的电路板端上方,盖部98包括通风狭槽116。两对刚性热传递壁118从盖部向下延伸。壁118就位于相对的凹部壁上的内侧。挠性闭锁件开口110位于凹部壁外。热传递表面55在壁118的内侧上。如图8和10所示,在组件12中的通风狭槽116的内侧上提供了类似的热传递表面57。
[0038] 电路板接触件26如图13和14所示。每个接触件26包括金属接触件构件120,该接触件构件120具有通过横向壁124在接触件的顶部处连结的一对相对的平面侧部122,使得接触件具有倒U形形状。通风开口126延伸穿过顶部横向壁124。交叠的各板128连结到面向线缆电连接器组件10的侧壁122的边缘,以形成可插入到指状部72之间以在组件10与12之间建立较低电阻的电连接的触头片(刀式触头)。
[0039] 如图13所示,条带32固定到侧构件122的外壁的上部分。条带32通过类似于板86的夹持板130在接触件26上保持在位。夹持板130的上部分覆盖条带32的下部分。板130在条带32下方的下部分通过钎焊或焊接(熔焊)固定到侧构件122,以将条带32的下端紧紧地夹持在接触件的侧部上,并在接触件和条带之间建立夹持表面对表面的热流连接。由流经接触件26的电流产生的热量流动至条带32。接触件26包括从每个接触件侧构件122的下端向下延伸的多个钎焊指状部132。
[0040] 如图4所示,盖部98附接到壳体的顶部。热传递壁118被引导到凹部28的敞开的上端中且在条带32的上端内侧。然后,将盖部向下推到顶部本体96上,以将壁118向下移动到凹部28的上端中,并在壁118与条带32的上端的两个侧部以及外壳20的上部之间形成压力的表面对表面的热流连接。挠性闭锁件开口110运动到闭锁件108上,以形成四个闭锁连接,这些闭锁连接将部盖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并在凹部28的内侧将条带与传递壁118之间保持热流连接不变。高压的表面对表面的热流连接也形成在条带的上端与形成凹部28的壁的上端之间。
[0041] 如图4所示,每个电路板接触件26(如前所述带有附接的条带32)装在每个凹部28的电路板端中。接触件通过形成在侧构件122的下部分中的闭锁件134保持就位。在壳体20的底部处,这些闭锁件接合壁136。壳体底壁138齐平地搁置在板16的顶表面上。指状部132延伸穿过板16中的孔,并压入装配或焊合(钎焊)在这些孔中,以与板16上的电路形成电连接。
[0042] 如上所述,通过如上所述将线缆电连接器组件10安装在线缆14上并且如上所述将电路板电连接器组件12安装在电路板上,在电力线缆14和电路板16中的印刷电路之间建立电连接。组件10和12如图1所示定位,然后一起移动以将线缆组件的前端(引线端)延伸到外壳100中,以使成对的板128延伸到狭槽46中并在接触件指状部72之间延伸,以在板128和指状部72之间形成多个高压电连接,从而在线缆中的导体和板16中的电路之间传输电流。辅助弹簧76增加了指状部72与板128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减小阻力。
[0043] 流过接合的组件10和12的电流产生热量,该热量增加了线缆接触件22和电路板接触件26的温度。条带30和32被固定在与接触件22和26的平坦的(平面的/平的)、高压的表面对表面的热传递的接触件中,并且将热量从接触件迅速地传导出去,向上通过组件10和12,并传递到位于组件的顶部处的塑料盖部36和98。这些盖部以高压表面对表面热传递连接来夹持在条带的上端上。从接触件沿条带向上携带的热量被传递到盖部中,并且还传递到壳体上端处的塑料中,以加热盖部和壳体的上端。
[0044] 盖部将热量传递到内部热传递表面55和118,然后这些内部热传递表面55和118通过辐射将热量传递到凹部中,并通过对流加热凹部中的空气。如图8中的箭头94和140所示,对流使加热的空气向上流动并通过狭槽58和116从组件中流出。较冷的空气经过通风部62和64(如箭头92所示)以及通过组件12中的通风开口102(如箭头140所示)抽回到组件的内部。
[0045] 如图8所示,在外壳100内,线缆接触件22和电路板接触件26之间的电连接处形成的热量加热外壳内的空气。如图8中的箭头142所示,对流使加热的空气经过外壳100中的狭槽112和114以及本体34中的狭槽46向上流动从组件离开。
[0046] 在接合的组件10和12中,空气在组件内侧的凹部或腔室24和28中被加热,并且经过出口狭槽58和116向上流出腔室。额外的较冷空气经过通风进入开口62和102被抽吸到腔室中以替代加热的空气。如图8所示,在接合的组件10和12中形成多个气流路径,以将热量从接合的接触件22和26散发出去。第一空气流动路径由箭头92和94表示。第二空气流动路径由箭头92和94表示。第三空气流动路径由箭头140表示。
[0047] 电连接组件可包括具有热传导条带的接触件,该热传导条带与该接触件以表面对表面的热流连接,以用于使热量从该接触件流走,其中热量流动至塑料本体中,该塑料本体具有在组件外部的表面,因此使来自接触件的热量直接传递到组件外部并且加热组件外的空气并且通过辐射和对流消散掉。
[0048] 另外,来自接触件的热量可以流动到条带并且沿着条带流动以加热腔室内的本体,其中,加热的空气经过一个开口或通风部从组件中流出,而替代空气经过同一个开口或通风部回流到组件中。不需要用于使空气流入和流出组件的单独的开口或通风部。
[0049] 条带30和32使热量沿其长度有效地流动。这些条带可以是导电的。条带30和32位于组件10和12内,并且被这些组件屏蔽以免受外部接触和意外的冲击(电击)或短路。带有暴露部分的条带可具有塑料外盖部以防止冲击或短路。
[0050] 盖部36和98紧紧地夹持在条带的上端上,因此沿条带流动的热量加热树脂,并且从盖部对流并散发以加热周围的空气,从而使加热的空气从组件流动离开。组件的热传导效率受到形成盖部36和98的树脂的热传导性(导热性/导热率)的影响。盖部可以由具有相对较高的热传导率(W/mK)的树脂模制,该热传导率大于用于模制连接器壳体的常规树脂的热传导率。
[0051] 盖部可以由以下较高热传导率树脂来模制:
[0052]
[0053] 可以使用其它高热传导率树脂。
[0054] 通过将条带的上端以与金属本体为表面对表面的热传递接合方式来固定,可以提高热流动效率,金属本体具有面向壳体内部或面向壳体外部的热发散表面(散热面)。金属本体可以是挤出成型的或压铸的镁或。挤出成型的铝的热传导率为150,而压铸的镁或铝的热传导率为50至100。本体可以由金属预成型件来机加工出。
[0055] 条带是导电的,因此夹持到条带的上端上的金属的热-发散本体将是导电的。金属热传导本体的暴露表面应当被屏蔽以防止冲击或短路。
[0056] 传导性条带(导热条带/导电条带)30和32优选地由热解高度定向的石墨片材(PGS)形成。这些片材通常由石墨制成并且具有接近单晶的结构。PGS石墨片材的热传导率约为600-1700W/[mK]。
[0057] 需要高压热流电连接以使热量有效地流入和流出传导性条带30和32。夹持板86和2
130以约3kg/cm的夹持压力将条带30和32的端部夹持到接触件22和26上。条带的上端同样紧紧地夹持在壳体本体和盖部之间,如图4和6所示。
[0058] 线缆组件和电路板组件10和12为紧凑设计,并且在电路板16上方约29mm延伸。PGS条带30和32位于组件10和12中,并且具有大约18mm的竖直高度。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